所得税会计作业答案

合集下载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及作业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及作业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及作业所得税会计练习一.个人选择1.XXXX公司12月31日的固定资产账面价值为人民币10万元,重估后的公允价值为5年,净残值为0。

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折旧,而税法按账面价值折旧。

XXXX 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人民币()万元。

答:8公元前16年,6公元4年,[答案][决议]XXXX 12月31日固定资产账面价值= XXXX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借方余额为XXXX XXXX 10月营业损失1000万元。

根据税法,这一损失可用于减少未来5年的应税收入。

该公司预计未来五年将产生800万元的应税收入。

甲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如果没有其他税收调整,XXXX之前适用的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XXXX 1月1日起适用的所得税税率改为25%。

XXXX年初存货账面余额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为5万元。

XXXX存货年末账面余额5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增加5万元。

假设没有其他税务调整,XXXX年末“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人民币()万元。

a . 3 . 3b . 2 . 5c . 1 . 25d . 1 . 65[答案] b8.甲公司成立于XXXX 1月1日。

XXXX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XXXX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为100万元,XXXX及以后各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25%,上述暂时性差异不是由所有者权益中包含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

然后在甲方XXXX年度利润表中填写金额为()万元的所得税费用。

[回答] c9.XXXX期初A企业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为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余额为12.5万元。

在XXXX,企业A核销可抵扣暂时性差异30万元,发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核销XXXX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发生递延所得税()万元。

[答案]二。

多个选项1.下列关于计税资产或负债的陈述是正确的()。

A.资产的计税基础,即根据税法规定,在计算未来期间的税收时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B.资产的计税基础,即其账面价值减去在未来期间计算税收时根据税法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C.负债的计税基础,即在计算未来期间的税时根据税法可以税前扣除的金额。

会计实务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所得税部分)

会计实务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所得税部分)

会计实务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所得税部分)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长江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4200万元,使用年限为3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使用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

则20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3920B.3658.67C.280D.02.B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B公司于2015年12月31日取得某项固定资产,其初始入账价值为500万元,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

税法规定,对于该项固定资产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预计净残值与会计估计相同。

则2017年12月31日该项固定资产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为()万元。

A.7.5B.20C.12.5D.-7.53.大海公司当期为研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共计32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50万元,开发阶段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50万元,该项研发当期达到预定用途转入无形资产核算,假定大海公司当期摊销无形资产30万元。

税法摊销方法、摊销年限和预计净残值与会计相同。

税法规定,企业为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大海公司当期期末无形资产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50B.120C.0D.2104.长江公司当期为研发新技术发生研究开发支出500万元,其中研究阶段支出120万元,开发阶段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160万元,符合资本化条件的支出220万元。

假定该项新技术已经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当期会计摊销额为22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未形成无形资产计入当期损益的,在按照规定据实扣除的基础上,按照研究开发费用的75%加计扣除;形成无形资产的,按照无形资产成本的175%摊销。

所得税会计课后作业答案核算题:5

所得税会计课后作业答案核算题:5

所得税会计课后作业答案
2008年度:
当期应纳税所得=8000+(1000-5000*15%)+200-(400/5-400/10)-150=8260 当期所得税=8260*25%=2065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450*25%=112.5
-期初余额:0
20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增加额:112.5
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190*25%=47.5
-期初余额:0
2008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额:47.5
2008年所得税费用=2065+47.5-112.5=2000
借:所得税费用2000
递延所得税资产1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2065
递延所得税负债47.5
2009年度:
当期应纳税所得额=8000-250+150-20-70=7810
当期所得税=7810*25%=1952.5
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期末余额:350*25%=87.5
-期初余额:112.5
2009年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额:25
2009年递延所得税负债期末余额:130*25%=32.5
-期初余额:47.5
2009年递延所得税负债减少额:15
2009年所得税费用=1952.5+25-15=1962.5
借:所得税费用1962.5
递延所得税负债1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952.5
递延所得税资产25。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所得税》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所得税》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

中级会计师会计实务《所得税》章节练习题及答案含答案第十五章所得税一、单项选择题1.一台设备的原值为100万元,折旧30万元已在当期和以前期间抵扣,折余价值70万元。

假定税法折旧等于会计折旧。

那么此时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100B.30C.70D.02.甲公司于2007年初以100万元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2007年末该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120万元。

则该项投资性房地产在2007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B.100C.120D.203.A公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前发生了500万元的筹建费用,在发生时已计入当期损益,按照税法规定,企业在筹建期间发生的费用,允许在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之后5年内分期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假定企业在20×6年开始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当期税前扣除了100万元,那么该项费用支出在20×6年末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0B.400C.100D.5004.下列各项投资收益中,按税法规定免交所得税,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应予以调整的项目是()。

A.国债利息收入B.股票转让净收益C.公司的各项赞助费D.公司债券转让净收益5.某企业2007年因债务担保确认了预计负债600万元,但担保发生在关联方之间,担保方并未就该项担保收取与相应责任相关的费用。

假定税法规定与该预计负债有关的费用不允许税前扣除。

那么2007年末该项预计负债的计税基础为()万元。

A.600B.0C.300D.无法确定6.某公司20×6年12月因违反当地有关环保法规的规定,接到环保部门的处罚通知,要求其支付罚款100万元。

税法规定,企业因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支付的罚款和滞纳金,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税前扣除。

至20×6年12月31日,该项罚款尚未支付。

则20×6年末该公司产生的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万元。

A.0B.100C.-100D.不确定7.甲企业于20×6年1月1日取得一项投资性房地产,按公允价值模式计量。

所得税会计答案.doc

所得税会计答案.doc

所得税会计一、单项选择题1.某企业2007年1月1日持有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取得成木为2500万元,2007年12月31日公允价值为3000万元,则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A )。

A.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0万元B.M抵扣暂时性差异500万元C.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 500万元D.可抵扣暂时性差异5 000万元2.A公司2007年12月31廿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

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

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则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D )万元。

A.8B. 16C. 6D. 43.甲公司2007年度因无标的物的亏损合同计提了“预计负债”,金额为100万元,假设此事项计提的预计负债在相关产品生产完成后可以抵扣,2007年期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50万元(均为预计负债产生),所得税税率为33%。

假定除此事项外再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则2007年12月 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的余额为(D )。

A.借方17万元B.借方83万元C.贷方17万元D.借方33万元4.A公司2006年12月31日购入价值20万元的设备,预计使用期5年,无残值。

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允许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

2008年前适用的所得税数率为15%,从2008年起适 2008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A)万元。

用的所得税税率为33%A. 4.8B. 12C. 7.2D. 45.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D ) oA.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B.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C.对固定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D.对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6.下列负债项目中,其账面价值与计税基础会产生差异的是(D )。

所得税会计习题

所得税会计习题

所得税会计习题⒋资料:长兴公司2021年12月31日资产负债表项目暂时性差异计算表列示:可抵扣暂时性差异700000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0000元。

该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率为25%。

假定长兴公司预计会持续盈利,能够获得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2021年度税务机关核实的该公司应交所得税为2725000元。

要求:(1)计算长兴公司20×8年递延所得税资产、递延所得税负债、递延所得税以及所得税费用。

(2)基本建设有关所得税费用的会计分录。

答案:(1)①递延所得税资产=700000×25%=175000(元)(1分)②递延所得税负债=300000×25%=75000(元)(1分)③递延所得税=75000-175000=-100000(元)(2分)④所得税费用=2725000-100000=2625000(元)(2分)(2)①借:所得税费用――当期所得税费用2725000(2分)贷款:揽税费――揽所得税2725000②借:递延所得税资产175000(2分)贷:递延所得税负债75000所得税费用――递延所得税费用100000注:以上两笔会计分录也可以合编一笔会计分录。

⒏某企业购得不须要加装的设备一台,购得成本为1000万元,预计采用20年,预计天量残值为0。

企业使用直线法计提固定资产,因合乎税法规定的税收优惠政策,容许使用双倍余额递增法计提固定资产。

假设税法规定的采用年限及净残值与财务会计规定相同,计提了2年固定资产后的财务会计期末,企业对该项固定资产计提了80万元的固定资产资产减值准备工作。

该企业适用于的所得税税率为25%。

建议:⑴排序年末固定资产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⑵排序年暂时性差异及其对所得税的影响额;⑶编制确认递延所得税相关会计分录。

财务会计年固定资产额=1000/20=50万元账面价值=1000-50-50-80=820万元税法年固定资产额=年初固定资产净值×2/20计税基础=1000-100-90=810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0万元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2.5万元会计分录:借:所得税费用25000贷:递延所得税负债25000⒑星海公司所持的交易性金融资产,进账成本为45000元,期末公允价值为60000元;该公司因产品售后服务证实了20000元的预计负债。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及作业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及作业

所得税会计练习题一.单项选择1.A公司2007年12月31日一台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为10万元,重估的公允价值为20万元,会计和税法规定都按直线法计提折旧,剩余使用年限为5年,净残值为0。

会计按重估的公允价值计提折旧,税法按账面价值计提折旧。

则2010年12月31日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余额为()万元。

A.8B.16C.6D.4【答案】D【解析】2010年12月31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20-20÷5×3=8万元,计税基础=10-10÷5×3=4万元,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的余额=8-4=4万元。

2.下列项目中,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的有()。

A.企业根据被投资企业权益增加调整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的部分B.税法折旧大于会计折旧形成的差额部分C.对固定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公允价值大于账面价值的部分进行了调整D.对无形资产,企业根据期末可收回金额小于账面价值计提减值准备的部分【答案】D3.下列项目中,会产生暂时性差异的是()。

A.因漏税受到税务部门处罚,尚未支付罚金B.计提应付职工薪酬C.取得国债利息收入D.对库存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答案】D4.A企业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2007年初“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借方余额为200万元,本期计提无形资产减值准备100万元,上期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于本期转回200万元,假设A企业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除减值准备外未发生其他暂时性差异,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科目的发生额和期末余额分别为()万元。

A.借方25、借方175 B.借方25、借方225C.借方75、借方275 D.贷方25、借方175【答案】D5.A公司于2007年10月20日自甲客户处收到一笔合同预付款,金额为1 000万元,作为预收账款核算,但按照税法规定,该款项属于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应计入取得当期应纳税所得额;12月20日,A公司自乙客户处收到一笔合同预付款,金额为2 000万元,作为预收账款核算,按照税法规定,也具有预收性质,不计入当期应税所得,A公司当期及以后各期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则A公司就预收账款,下列处理正确的有()。

所得税会计作业2答案2018

所得税会计作业2答案2018

所得税作业2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A【解析】国际会计准则规定,如果一项资产在将来给企业带来的经济利益不需要纳税,其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所以,债权投资(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1043.28×(1+5%)=1095.44(万元),计税基础与账面价值相等。

2. B【解析】税法规定,该项支出实际支付时可以税前扣除,所以,应付职工薪酬的计税基础=600-600=0。

3. C【解析】该设备2015 年末的账面价值=1000-200-80=720万元。

按税法规定应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2015 年末的计税基础=1000-200-160=640万元。

4.A【解析】交易性金额资产取得成本为1200万元,其计税基础为1200万元,2014年年末账面价值=公允价值=800(万元)。

资产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200-800=400(万元)。

5.B【解析】2013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8000-6000)×25%=500万元(要按照预期收回该资产期间的适用税率计量),2013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为500万元(借方);201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6000-3600)×25%=600万元;2014年12月31日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600-500=100万元(借方)。

6. C【解析】当期所得税=(200-30-150+70)×25%=22.5(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150×25%-70×25%=20(万元),所得税费用总额=22.5+20=42.5(万元)。

7. C【解析】①会计年折旧额=(3010-10)/3=1000(万元);②税法年折旧额=(3010-10)/5=600(万元);③2014年末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3010-1000×2=1010(万元);④2014年末固定资产的计税基础=3010-600×2=1 810(万元);⑤账面价值小于计税基础,产生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800(万元);⑥2014年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递延所得税资产”项目的金额=800×15%=120(万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所得税会计作业答案要点
1.A企业是2008年1月1日注册成立的公司,适用的所得税税率为25%。
2008年度有关所得税会计处理的资料如下:
(1)本年度实现税前会计利润200万元;
(2)取得国债利息收入20万元;
(3)持有的一项交易性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30万元;
(4)持有的一项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上升50万元;
(5)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0万元
(6)本年度开始计提折旧的一项固定资产,成本为100万元,使用寿命为5年,预计净残
值为0,按直线法计提折旧,税法规定的使用年限为10年,假定税法规定的折旧方法及净
残值与会计规定相同,折旧费用全部计入当年损益。
(2008年度除上述事项外,无其他纳税调整事项)
要求:
(1)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计算本年度应交的所得税。
(2)计算本期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
(3)计算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并做出相关的会计分录。

【答案要点】
(1)本年应交所得税=[税前会计利润200-国债利息收入20-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增加额30+存货跌价准备10+固定资产折旧(100/5-100/10)]×25%=42.5(万元)
(2)交易性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30万元;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50万元;
存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
固定资产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0万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负债发生额=80×25%=20(万元),其中,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产生的递延
所得税负债=50×25%=12.5(万元)
本期递延所得税资产发生额=20×25%=5(万元)
(3)本年度所得税费用=42.5+20—12.5—5=4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45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5
递延所得税资产 5
贷:递延所得税负债 2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42.5

2.(1)2008年12月25日,甲企业购入一台不需要安装的设备,该设备的入账价值为60
万元,预计使用期限为3年,会计上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0。税法规定应采
用年数总和法计提折旧,折旧年限也为3年,预计净残值为0。
(2)2010年12月31日,该设备出现减值迹象,经减值测试发现,该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
额为15万元。
(3)假设甲企业每年的利润总额均为300万元,无其他纳税调整项目,适用所得税税率为
25%。
要求:计算2009年~2011年应确认的递延所得税,并做出相关的账务处理。
2

【答案要点】
(1)2009年12月31日
会计上计提折旧=60÷3=20(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为60—20=40(万元)
税法上计提折旧=60×3÷(1+2+3)=30(万元)
设备的计税基础=60—30=30(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40—30=10(万元)
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10×25%=2.5(万元)
应交企业所得税[300—(30—20)]×25%=72.5(万元)。
相应的会计处理为: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2.5
递延所得税负债 2.5
(2)2010年12月31日
会计上计提折旧=60÷3=20(万元)
设备的应计提的减值准备为20—15=5(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为15万元
税法上计提折旧=60×2÷(1+2+3)=20(万元)
设备的计税基础=60—30—20=10(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大于计税基础,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15—10=5(万元)
2010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5×25%=1.25(万元)
故2010年末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2.5—1.25=1.25(万元)
应交企业所得税(300+5)×25%=76.25(万元)
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6.25
(3)2011年12月31日
会计上计提折旧=15(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为0万元
税法上计提折旧=60×1÷(1+2+3)=10(万元)
设备的计税基础=0(万元)
设备的账面价值等于计税基础,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为0万元
故2008年末,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应有余额0万元
故2008年末应转回的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1.25(万元)
应交企业所得税[300—(10—15)]×25%=76.25(万元)
相应的会计分录为:
借:所得税费用 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1.25
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76.25

3. 甲公司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甲公司申报2011年度企业所得税时,涉及以下事
项:
(1)2011年,甲公司应收账款年初余额为3 000万元,坏账准备年初余额为零;应收
3

账款年末余额为24 000万元,坏账准备年末余额为2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计提的各
项资产减值损失在未发生实质性损失前不允许税前扣除。
(2)2011年9月5日,甲公司以2 400万元购入某公司股票,作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处理。至12月31日,该股票尚未出售,公允价值为2 600万元。税法规定,资产在持有期
间公允价值的变动不计税,在处置时一并计算应计入应纳税所得额的金额。
(3)甲公司于2009年1月购入的对乙公司股权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为2 800万元,采
用成本法核算。2011年10月3日,甲公司从乙公司分得现金股利200万元,计入投资收益。
至12月31日,该项投资未发生减值。甲公司、乙公司均为设在我国境内的居民企业。税法
规定,我国境内居民企业之间取得的股息、红利免税。
(4)2011年,甲公司将业务宣传活动外包给其他单位,当年发生业务宣传费4 800万
元,至年末尚未支付。甲公司当年实现销售收入30 000万元。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业务
宣传费支出,不超过当年销售收入15%的部分,准予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结转以后年
度税前扣除。
(5)其他相关资料
①2010年12月31日,甲公司存在可于3年内税前弥补的亏损2 600万元,甲公司对
这部分未弥补亏损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650万元。
②甲公司2011年度实现利润总额3 000万元。
③除上述各项外,甲公司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不存在其他差异。
④甲公司预计未来期间能够产生足够的应纳税所得额用于利用可抵扣暂时性差异,预计
未来期间适用所得税税率不会发生变化。
⑤甲公司对上述交易或事项已按企业会计准则规定进行处理。
要求:
(1)确定甲公司2011年12月3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其计税基础,并计算
相应的暂时性差异;
(2)编制甲公司2011年与所得税相关的会计分录。(答案中的金额单位用万元表示)
【答案】
(1) 甲公司2011年暂时性差异计算表
单位:万元

项目 账面价值 计税基础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收账款 22 000 24 000 2 000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2 600 2 400 200
长期股权投资 2 800 2 800
应收股利 0 0
其他应付款 4 800 4 500 300
合计 200 2 300
(2)递延所得税资产(贷方)=650-(2 000+300)×25%=75(万元)
(3)递延所得税负债(贷方)=200×25%=50(万元),
应交所得税=[3 000+2 000-200+(4 800-30 000×15%)-2 600]×25%=625(万元)
借:所得税费用 700
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50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递延所得税负债 50
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 62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