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字课《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优秀6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优秀6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认得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图画和解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索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思念家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很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师:这首诗的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白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家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师:今日,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峨眉山月歌)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
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捉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
倘若碰到不认得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解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察,矫正要求认得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
(注意矫正,评价)【多读】认得生字,字音,写法师:大家读得都特别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范读)师:男同学和女同学分开读一读,比一比,看谁读的声音最洪亮,字音最精准。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精选两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精选两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理解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懂字词句,第三步思考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理解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思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理解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老师这里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师:看到这些景物,可以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家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为什么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思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月亮)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峨眉山月歌)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家齐读诗的题目。
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家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
如果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该怎么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正要求认识的字词。
检查朗读,点人读。
(注意纠正,评价)【多读】认识生字,字音,写法师:大家读得都非常好,老师也想读一读。
《峨眉山月歌》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教学设计预案:篇一一、导入从历史上看,我们是个特别喜欢月亮的民族。
入晚,我们抬头望月,想起住在那里面的嫦娥、吴刚、白兔和蟾蜍,再想起古典诗词中有关月亮的佳篇名句,有一种特别的感受。
如果这也算是一种民族心理,那么最善于表现这种心理的`诗人就是李白了。
“太白十诗九言月”,明月经过诗人反复歌咏成为美丽皎洁动人的形象,赋予了它特别的生命和感情。
二、走进李白笔下的月光世界“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李白《蜀道难》);“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三、作者简介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唐朝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称,与杜甫齐名,世称“李杜”。
四、背景这首诗是李白年轻时离开蜀地时的作品,意境明朗,语言浅近,音韵流畅。
《峨眉山月歌》是李白最早的一首写月诗。
这首诗写于他出蜀远游,向三峡进发的途中,他怀着“遍谒诸侯,海县清一”的政治抱负和生活理想,扬帆东下,辞亲远游。
然而这个青少年生活过的山清水秀的蜀地,又使他踌躇满志的胸中萦绕着留恋的情绪。
五、朗读诗歌,理解大意。
1、听录音,结合注释感知。
调整:调整:教学反思教学内容《峨眉山月歌》第二课时主备人缪君丽执教老师教学目标1、理解两首古诗的意思,通过自我诊断与矫治,感受诗的意境,受到美的熏陶。
2、默写古诗教学重点、难点展开丰富想象,理解诗意,了解古诗表达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预案一、基础性诊断与矫治。
1、复习背诵学过的李白的诗歌。
2、范读,让学生初步感受两首古诗。
3、简单介绍《峨眉山月歌》的创作背景。
二、发展性诊断与矫治。
1、读前启发:两首诗皆有山有水,景色优美,你能体会出诗的意境吗?2、自渎,读后同桌检查是否准确通顺,再交流各自对诗句的理解。
3、图文对照,理解词义:(1)半轮;(2)影入;(3)下渝州。
4、展开想象,理解诗意,体会“青幽的峨眉山上挂着弯弯的月亮,影子倒映在平羌江中”这一优美意境。
《峨眉山月歌》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正确流畅地诵读诗歌,背诵诗歌。
2.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情感。
3.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
诗歌的诵读、背诵、理解。
三、教学难点
体会诗人情感。
四、教学方法
诵读法、品读法、情读法。
五、教学时间
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介绍作者李白及诗歌特点,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学习。
2.整体感知:让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以下问题:诗歌描绘了哪些景物?
这些景物构成了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3.深入理解:通过分析诗歌中的具体描写,引导学生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歌意境,体会诗人
情感。
4.课堂小结:总结本课所学知识,强调重点与难点。
5.作业布置: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峨眉山月歌》教案

《峨眉山月歌》教案《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篇一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两首古诗的意思。
2、背诵两首古诗。
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理解本课的8个生字及组成的词语。
两首古诗的意思。
能写出《望洞庭》一诗所描绘的景色。
感悟诗的意境,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投影片、收集有关李白、刘禹锡的生平资料或名篇佳句等。
第一课时教学任务:理解《峨眉山月歌》诗意,并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诗。
一、激发学习兴趣1、导入新课1、谁能谈谈李白和他的诗?师述:李白,唐代诗人,字太白,居士,幼时随父迁居四川清莲乡,25岁离蜀,长期在各地漫游,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富有浪漫主义色彩。
人称“诗仙”有‘斗酒诗百篇“之称。
2、说说你学过李白得哪些诗。
指名交流收集的名言佳句。
3、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他青年时期写的一首《峨眉山月歌》。
书:课题二、初读诗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诗,读准字音。
2、指名读,纠正字音。
出示:峨眉君羌渝洲1、认读生字。
2、理解字词的意思:半轮(看图理解,指上弦月或下弦月)3、影:月影。
夜发:连夜出发。
四、读文释义理解一、二两句:秋天的夜晚,峨眉山月色特别明朗,月影映照平羌江,又伴随我顺流而下。
1、指名读。
2、小组学习,理解意思,或提出疑问。
3、交流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板书:月半轮理解三、四句:连夜从清溪出发,向三峡方向驶去,思念友人却没有见着,只好怀着依依惜别之情向渝洲驶去了。
板书:影江水流1、由读。
2、小组学习。
3、交流。
4、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诗。
连起来读,指名串讲诗意。
1、示幻灯片课文插图。
2、引导观察想象。
板书:思君五、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1、看懂图意。
2、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见了什么,低头又看见了什么。
这时,他会怎么想,脸上会么表情。
3、结合想象连起来说一段话。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诗人因思念而惆怅的预语气。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精选两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精选两篇《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学习借助图画和注释明白得古诗大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三个层次(第一步读准、读通,第二步读明白字词句,第三步摸索读、体会读)的朗读,达到明白得诗文大意然后背诵的目的。
3、情感与态度:感悟诗的情境,体会作者想念故乡、亲友的情感。
重点难点重点:背诵诗文。
难点:明白得诗句,整体感悟诗歌情境。
教学时刻一课时教具预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温习旧知,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学过的诗歌,引出本诗。
师: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而许多古诗中都会有景色的描写,诗人寄情于景,借景抒情。
老师那个地点有一幅画,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出示幻灯片)在这幅画中你都看到了什么?(李白、月亮、床&midd ot;·····)师:看到这些景物,能够让我们想到哪一首学习过的唐诗呢?(《静夜思》)师: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大伙儿一起来背一背吧!(集体背诵)师:在这首诗里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思)什么缘故呢?(“思”字点明了诗人想要表达的感情,想念故乡)他是借什么来表达的这种感情呢? (月亮)师:今天,我们再一起学习一首李白的与月亮有关的诗。
(板书:峨眉山月歌)二、层层深入,学习新课1、自读诗文,读准,读通。
师:大伙儿齐读诗的题目。
想一想,在这首诗中,诗人会描写什么景色呢?(重点抓住“月”)请大伙儿大声地朗读这首诗,要看准字音,字型,读通诗句。
假如遇到不认识的字或不明白得的词该如何办呢?(看课下的注释,问老师,问同桌·····&midd ot;),读三遍到五遍。
老师巡视,纠刚要求认识的字词。
《峨眉山月歌》教学实录(精选12篇)

《峨眉山月歌》教学实录(精选12篇)《峨眉山月歌》篇1教学古诗《峨眉山月歌》时上得十分开心,学生的激情感染了我,而他们也在这样的课堂里得到了诗与诗外的丰富感受。
1、拓展知识,燃热情。
师:同学们,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以前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板书课题:峨眉山月歌)齐读课题。
师:这首诗的作者是谁?生: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
(板书:李白)师:你了解李白吗?说说你知道的关于李白的知识。
生:李白是著名的唐朝诗人。
生:李白被人们称为“诗仙”。
生:我还知道与他的雅号齐名的“诗圣”杜甫和“诗鬼”李贺。
生:李白是继屈原之后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
生:李白爱喝酒,而且常在酒后写下名篇佳作。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你们通过介绍把李白带到了我们中间。
[感想] 在日常的古诗教学中导入往往是不被重视的,可当学生讲出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常酒后写作后,我惊喜地发现了在学生眼中闪烁的知识积累被肯定后的愉悦,这就是学习古诗的动力。
想起我们儿时的学习经历,被刻在记忆深处的有时就是那么一句有关联的题外话,一个新鲜词眼便会让自己兴奋不已,这种学习的热情不正是教师想为学生点燃的吗?2、学诗立意,先抓情。
师:你能背几首李白的诗吗?生:《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生:还有《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生:《望庐山瀑布》“日照香炉升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也是李白的诗。
师:这些诗分别表达了李白什么样的心情?生:思念家乡、怀念友人、赞美河山。
师:我们常说文章是作者的心声,古人写诗也往往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情感,这首《峨眉山月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呢?[感想] 由众多的情感表达引入本诗所表达的作者的情感,既是一个铺垫,又能引起学生的思考。
诗歌中的情感是条主线,是理解内容的突破口,紧扣情感进行教学能准确地把握诗歌所要包含的意蕴。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doc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一1.导入:以前我们曾经学过不少古诗,谁能背诵给大家听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古诗。
这节课我们先来学习第一首2。
解题。
《峨眉山月歌》简介蛾眉山。
简介作者。
李白:唐代诗人,幼时随父迁居四川,长期在各地漫游,他的诗想象丰富,本诗是他青年时代初离四川时所作。
3.初读课文。
范读课文。
自学课文。
要求: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②查字典或结合诗句理解词语。
半轮影流夜发向思君下③读通课文,理解词句的意思④不理解的注上记号。
学生根据上述要求自学课文。
检查自学情况。
②指名说说有关词语的意思。
③指名说说诗句意思。
④提出不懂的词和句。
4.精读课文。
疏通诗句。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半轮:上弦月或下弦月。
影:诗句中指月影。
流:流动,课文中有月影随江水流动之意。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夜发:夜里出发。
向:驶向。
思:思念。
君:作者的友人。
下:由上游往下游行走。
引导想象诗的意境。
①出示图画,看懂图意。
②想象诗人坐在小船上抬头看到了什么,低头看到什么,这时他会怎么想,他的表情会是什么样儿。
要读出诗人思念友人的感情,语调要低缓些。
出示: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范读、指名读。
6.指导背诵。
朗读背诵抄写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字课《峨眉山月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眉”,掌握书写要领,学生初步认识主笔。
2、通过学习“溪”和“峡”,掌握三点水的写字要领及左窄右宽和左短右长结构字的特点
书写要领。
3、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激发学生学生写字兴趣,渗透育人教育。
增强观察比较的能
力
教学重难点:
1、联系生活和自然,感受汉字的造字特点和字形美。
2、掌握掌握三点水的写字要领及左窄右宽和左短右长结构字的特点书写要领。
规范书写本
课生字。
教学准备:PPT、实物投影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知道这节课咱们来干嘛的吗?(写字)
课题是——峨眉山月歌
这首七言绝句是谁写的?
会读吗?齐读——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轮秋
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
思君不见下渝州
师:本诗描写了峨眉山月的优美景致,描绘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全诗意境清朗秀美,语言自然天成,为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
从你们的朗读声中我再次感受到了年轻的诗人李白“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情,和离开家乡对亲朋好友的恋恋不舍的无限情思。
过渡语:好诗配好字,怎样才能练得一手好字呢?咱们先去东晋时代向一位大书法取取经,他来了——
PPT出示书法家故事《王羲之吃墨》,观看要求:
师:同学们看到这,都有哪些收获?
师小结:
过渡:
是啊,不管练习软笔书法还是硬笔书法,都需要滴水穿石的精神,不管哪种风格的字,只要遵循书法的规则,都是美的。
同学们,想写好美美的钢笔字吗?那就开启我们的写字之旅吧
二、出示“眉”
1、师:这个字读什么?看字形,说说“眉”是指什么?自古以来,夸人家眉毛长得好
看,都是怎么夸的,说一个词语?
慈眉善目,眉清目秀,那道浅浅的眉毛宛如风中的柳叶飘逸出尘
柳眉星眼螓首蛾眉眉清目秀眉目如画眉似新月浓眉大眼
贼眉鼠眼就是某一种外貌的标注的,眯眯眼,短眉毛,瘦削脸,尖鼻子。
(师:所以呀,我们在生活中会看到许多爱美的姐姐、阿姨和妈妈,还有奶奶们,都)2写好主笔
师:中国汉字的书写也是符合我们的审美眼光的,“眉”整个字形看上去显得很舒展修长。
同学们,请再仔细读帖,要想把这个“眉”字写精神,尤其要写好哪一笔画?(丿)
请同学们插上想象的翅膀,想想这一撇像什么?(在生活中有见过吗)
(像新月、像柳叶)
师:同学们的想象力和观察力都很棒,给你点赞!
师:老师,也想出来一个,请看——(课件出示)
瞧,多么俊俏挺拔的新娘啊,找到老师说的那一长撇了吗?(对,从挺拔的腰身到优美的裙摆这段)
书空长撇(最上部要写得挺拔,再慢慢向左下撇出一个优美的弧线,收笔时出尖,越尖)(起笔先顿笔,再撇出一个挺拔优美的弧线,收笔出尖)
师:从形态上看,笔画比较长大、舒展的笔,多为主笔。
写好主笔,字就更有精神。
3目部四横指导(出示蓝“眉”)
除了写好关键笔画主笔外,请同学们再仔细观察,“目”字在书写时,需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吗?
(1)目字里的四横间隔均匀,生活中、大自然中有哪些事物是间隔很均匀的?
(砌墙、百叶窗、解放军方阵。
)
(2)四横除了要间隔均匀外,还要怎么样呢?能不能写得太水平?
比一比,哪个眉子更神?()
师:横左低右高,就像威武的解放军叔叔,微微抬起下巴,多神气!(出示图片)
3、出示写字儿歌,小结:同学们,请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一写。
师:在田字格中书写,先首笔定位。
4、生描红一个,临写两个
5、师巡视指导,提醒“三个一”请注意。
6、实物投影,点评。
4)生再次对照临写两遍,反馈。
(询问同桌,这次怎么评价他?书写得不好也没关系,掌握了书写规则,多加练习自然熟能生巧)
师小结:写好硬笔书法并不难,做到一读帖二临写三对照,持之以恒,就能写规范的字,写漂亮的字。
三、指导“溪”
1、“溪”是什么结构呢?
2、师:同学们,还记得写左右结构的字要有四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四定位。
3、师:我们从四看的角度,看看怎么把“溪”写得规范漂亮?谁来给大家提个醒?生讨论:
要点:1、宽窄:左窄右宽;2、高矮:左边上下略微短一点;3笔画:三点水:上紧下松,三点呼应成弧线(饱满),“奚”上紧下松,撇捺舒展。
4、定位:三点水约占字体的四分之一,让位给右边奚字重心偏左,“奚”在竖中线偏左一点起笔。
指导一:写好三点水:
1、三点水的演变历史:
早在三四千年前,我国勤劳而智慧的劳动人民受到江水流动的启发,创造了汉字“水”,它以同样的形态进入新的汉字之中,成为新的汉字的一个组成部分。
随着汉字的不断演变,隶书开始登上历史舞台,这时它作为某个汉字的组成部件,形态演变成了三个近似横画的笔画组合,与独立的汉字“水”的写法已大不一样。
三点水继续演变,笔画逐渐缩短,终于在1800多年前,演变成简洁、精致的楷体。
不管它怎么演变,总与水的形态息息相关,优美流畅。
可见,我国汉字的发展演变源远流长,它是民族的瑰宝,我们一定要学好它,写好它。
2、三点水弧度的解读
师:三点水,只有三个点组成,是否越窄越好,瘦成笔直的一道闪电就更美了呢?(出示对比图)
生讨论。
《师:出示荷花图,仔细观察,思考:花朵外层的花瓣为什么是弧形的?硬是把它们拉直是什么感觉?(可以不问)》
师:三点水的形态就像花骨朵最外层的花瓣,因为内部花瓣和花蕊的存在,而显得很饱满,呈现一种优美的弧形姿态。
3、三点水三点呼应的解读
师:三点水是三个亲如兄弟的水宝宝,老三是首点,个儿最小,最顽皮,它迫不及待地跳进奔腾的激流中,老二是第二点,它紧随其后跃到老三首点的左前方,为老三保驾护航,作为大哥第三点化身体型更强壮的提,更是首当其冲,他奋力前行,把老二护在身后,时时不忘伸出他长长的手臂,回头照应后面的首点老三。
(三点水的三个水宝宝彼此之间血脉相通,彼此照应,这在书法上就叫做呼应。
老三和老二的距离近些,老大和老二的距离稍远些,这种结构叫做上紧下松。
(PPT随机演示呼应过程)
师:亲爱的同学们,我们一起来书空三点水。
(可视频循环)
4、三点水的谦让精神
师,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做到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四看定位,我们可以给“溪”字两个部件外形加个框框,不难发现,三点水明显比右边的“奚”窄,约占整个字形的四分之一,这是为什么呢?(三点水的这种写法是为了让右边的部件获得更加宽松的书写空间,这不就是谦让精神吗?
师总结:有了谦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美好了,有了谦让,汉字的书写也变得更加和谐。
二、指导“奚”(一看字形,二看结构,三看笔画)
师:书写右边的“奚”字,同学们有什么需要提醒注意的吗?(你觉得哪笔最难写《需要问吗???》)
1、师:“奚”从整体上看“奚”字形偏长,是个上中下结构的字,注意上下对正,下宽中上窄,重心才平稳。
2、第一个撇要写好(橫撇就像戴在头上的帽子,写得平一些。
3、中间的幺要写紧凑。
4、无敌主笔。
(最有神采的笔画)
“大”字是个象形字,它的古字形就像一个张开双臂、双腿的顶天立地的“人”字,古人认为人“万物之灵”,以人为大。
撇捺要写得舒展,但是竖撇出横的头要写短一些,重心平稳。
比如“美”字
四、师范写“溪”
1、提炼书写要领:
左窄右宽,窄让宽,
三点呼应成弧线。
穿插避让多友好,
“奚”字紧凑“大”舒展。
2、视频回放,学生临写三个。
(1)、点评、互评。
(2)、反馈
五、总结学法,师,写好左右结构的字要注意四看:一看宽窄二看高矮三看笔画,四看
定位。
六、拓展;根据左右结构字的读帖四看,归类本诗中的左右结构字的书写特点。
1、出示本诗中的其他左右结构的字:峨、歌、轮、影、江、流、清、峡、渝
2左右结构归类了解:
师:老师在课前
左窄右宽:江、流、清、渝
过渡:左右结构的字除了看宽窄外,还要看高矮
左短右长:峡、峨
(左部笔画少,独体字,结构简单,适合写得短小,右部笔画多,而且有上下伸展的笔画,汉字就呈现左短右长的形态)
左宽右窄:歌、影
左右等宽:轮
七、师总结
1、师生总结:通过这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何收获呢?
2、
同学们,硬笔书法就是从软笔书法传承下来的,尤其练楷书,唐楷的书法水平至今还无人能超越,练硬笔书法就要学习大书法家的,毛笔字帖钢笔字也可以来临摹,从毛笔书法中学习结构布局,用笔的神韵等。
课件出示唐三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