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考复习 视图与投影 教案

合集下载

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空间想象与绘图技巧教案

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空间想象与绘图技巧教案

九年级数学《投影与视图》空间想象与绘图技巧教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够:1. 理解投影与视图的概念,能够准确描述物体的投影和视图;2. 掌握空间想象与绘图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这些技巧进行空间图形的绘制和分析;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及绘图技巧;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黑板、彩色粉笔、教案、教学PPT等;2. 学生准备:课本、笔、作业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发学生对空间想象的思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2. 概念解释与讲解(在黑板上画投影与视图的示意图)投影是指三维空间中物体在不同平面上的投射结果,视图是指物体在某一特定方向上的投影结果。

通过透过物体和围绕物体的不同的视点,我们可以得到物体在各个平面上的投影和在不同方向上的视图。

3. 绘图技巧的讲解(在黑板上讲解并示范)a. 正投影:物体在垂直于底面的平面上的投影。

投影与实物图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但是方向相反。

b. 侧投影:物体在旁侧的一个平面上的投影。

通常是物体在水平方向的投影,所以不同物体的侧投影在同一平面上。

c. 俯视图:物体在上方一个平面上的投影。

通常是物体在垂直于底面的平面上的上视图,所以不同物体的侧投影在同一平面上。

4. 练习与巩固(布置练习题并讲解)通过布置一些投影与视图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所学知识。

在讲解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正确的绘图技巧,并注意投影和视图的对应关系。

5. 拓展与应用(提出拓展问题并讨论)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例如,根据给定的物体视图,通过绘制投影图找到物体的实际形状,并进行测量和计算。

6. 归纳与总结(归纳投影与视图的性质)通过学生的总结,归纳出投影与视图的一些性质,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内容。

7. 课堂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作为课堂作业,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

数学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复习课》教案

数学九年级下册《投影与视图-复习课》教案

初中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主备教师审核教师授课周次授课时间课题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复习) 课型复习课教学目标1、通过本节复习,使学生对本章知识点有一个系统的认识。

2、通过习题演练,达到灵活运用知识点的目的。

3、认识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本章知识点。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本章知识点。

教学方法与手段指导法,鼓励法,归纳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第一课时课时数1课时课堂教学实施设计(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师生共同勾勒出本章知识框架图:【知识归纳】1.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由形成的投影是平行投影.由形成的投影叫做中心投影.投影线投影面产生的投影叫做正投影.[注意] (1)在实际制图中,经常采用正投影.(2)当物体的某个面平行于投影面时,这个面的正投影与这个面的形状、大小完全相同.(3)阳光下同一时刻不同物体及影长与光线构成的三角形相似.2.视图三视图是、、的统称.三视图位置有规定,主视图要在,它的下方应是,坐落在右边.三视图的对应规律主视图和俯视图;主视图和左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当堂检测】1、李刚同学拿一个矩形木框在阳光下摆弄,矩形木框在地面上形成的投影不可能是( D )2、学校里旗杆的影子整个白天的变化情况是( B )A、不变B、先变短后变长C、一直在变短D、一直在变长3、晚上,人在马路上走过一盏灯的过程,其影子的长度变化情况是(B )A、先变短后变长B、先变长后变短C、逐渐变短D、逐渐变长4、如图是由一些相同的小正方体构成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则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是( D )A、5B、6C、7D、8四题图五题图【巩固提高】5.由若干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俯视图的方格中的字母和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体的个数,求x,y的值. (答案:x=1或x=2,y=3)6.由几个小立方体叠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求组成几何体的小立方体个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答案:12个,7个) 【课后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初中投影视图教案

初中投影视图教案

初中投影视图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投影、投影面、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区分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 学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并画出其投影。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 - 学会利用投影来描述和理解现实世界中的物体。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和合作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 投影的概念和性质;-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特点;- 利用投影描述和理解物体。

教学难点:- 投影的分类和理解;- 利用投影进行物体描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 投影仪;- 透明塑料尺;- 硬纸板;- 实物模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投影现象,如太阳光下的影子、电影院里的投影等,引导学生关注投影的存在。

2. 提问:什么是投影?投影有哪些种类?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投影的概念:投影是指在光线的作用下,物体在平面上的影子。

2. 讲解投影面的概念:投影面是指投影所在的平面。

3. 讲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概念:- 平行投影:光线平行,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影子也是平行的;- 中心投影:光线从一个点(称为投影中心)发出,物体在投影面上的影子是从中心向外发散的。

4. 讲解正投影的概念:正投影是指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

三、实例讲解(15分钟)1. 利用透明塑料尺和硬纸板,让学生自己尝试进行投影实验,观察和记录不同角度下的投影;2. 利用实物模型,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投影特点。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让学生自己找一个物体,尝试画出其在不同角度下的投影;2. 让学生尝试解释现实生活中的投影现象。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投影的概念和性质;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和练习中的发现,以及如何利用投影描述和理解物体。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画出自己在不同角度下的投影,并写一篇小论文,描述和解释投影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第一节:投影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投影的分类。

2. 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投影的概念,投影的分类。

教学难点:投影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投影的概念。

2. 新课:介绍投影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投影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投影的概念与分类。

2. 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二节:视图的概念与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视图的分类。

2. 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视图的概念,视图的分类。

教学难点:视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视图的概念。

2. 新课:介绍视图的分类,讲解不同类型的视图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视图的概念与分类。

2. 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节:三视图教学目标:1. 了解三视图的概念,掌握三视图的画法。

2. 能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三视图的概念,三视图的画法。

教学难点:三视图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三视图的概念。

2. 新课:介绍三视图的画法,讲解不同类型的三视图特点。

3. 练习:让学生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作业:1. 复习三视图的概念与画法。

2. 运用三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第四节: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与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掌握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

2. 能够运用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

教学难点:投影与视图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投影与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新课:介绍投影与视图的转换方法,讲解不同类型的投影与视图应用。

3. 练习:让学生运用投影与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投影与视图的概念教学目标:1. 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

2. 理解视图的概念,掌握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及关系。

3. 学会用投影和视图的方式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内容:1. 投影的概念和分类2. 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性质3. 视图的概念和分类4. 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及关系5. 用投影和视图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重点:投影与视图的概念及性质教学难点:用投影和视图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形状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投影与视图现象,引发学生对投影与视图的兴趣。

2. 讲解投影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投影的性质。

3. 讲解视图的概念和分类,引导学生理解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定义及关系。

4. 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会用投影和视图的方式观察和描述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投影与视图概念的理解程度。

2. 通过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投影与视图性质的掌握程度。

3.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用投影和视图观察和描述几何体形状的能力。

第二章:三视图的绘制教学目标:1. 掌握三视图的绘制方法。

2. 学会通过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内容:1. 三视图的概念2. 三视图的绘制方法3. 通过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重点: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和通过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教学难点:通过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教学方法:采用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操作法。

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展示实际生活中的三视图现象,引发学生对三视图的兴趣。

2. 讲解三视图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三视图的重要性。

3. 讲解三视图的绘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正确绘制三视图。

4. 通过实例演示,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三视图还原几何体的形状。

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三视图概念的理解程度。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视图与投影

中考数学复习教案视图与投影

主备人用案人授课时间____月日总第课时课题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以分析实际例子为背景,认识投影和视图的基本概念和基本性质.通过学习和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对视图与投影学习的好奇心,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重点应用盲区的意义解释简单的现实现象难点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视线、视角和盲区教法及教具讲练结合三角板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一、情境创设视图与投影与中考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 1、掌握基本几何图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关系;2、理解中心投影和平行投影的性质; 3、理解是的视点、视角及盲区在简单的平面图和立体图中表示。

近年中考视图与投影仍将是考查的重点内容,尤其视图与投影与实际生活有关系的应用问题。

应试对策要正确判断简单几何体三视图,正确画出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

根据实例掌握中心投影与平行投影的有关性典型例题分析:【例1】一只虫子从圆柱上A点处,绕圆柱爬到B处.你能说出它爬行的最短路线吗?A注:立体图形上研究两点间的最短距离问题,通常是将立体图形展开成平面图形,化空间问题为平面问题;BB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个案调整教师主导活动学生主体活动【例5】一位画家把边长为1米的7个正方体摆成如图的形式,然后把露出的表面涂上颜色,那涂色面积为___。

【例6】已知:CD为一幢3米高的温室,其南面窗户的底框G距地面1米,CD在地面上留下的最大影长CF为2米,现欲在距C点7米的正南方A点处建一幢12米高的楼房AB(设A,C,F在同一水平线上)(1)、按比例较精确地作出高楼AB及它的最大影长AE;(2)、问若大楼AB建成后是否影响温室CD的采光,试说明理由。

板书设计(用案人完成)当堂作业课外作业教学札记C FA DGC FADGBEH。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投影与视图5.2视图(教案)

北师大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五章投影与视图5.2视图(教案)
1.教学重点
(1)视图的概念及其分类: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特点和识别方法。
举例:通过展示实际物体的图片,让学生学会区分不同视图,并能够指出各个视图所呈现的物体面。
(2)视图的画法:掌握根据物体形状绘制主视图、左视图和俯视图的方法。
举例:以简单的几何体为例,引导学生按照一定比例和规范步骤进行视图绘制。
在实践活动中,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让学生们动手动脑,积极投入到学习中来。我发现,学生们在讨论和操作中能够互相学习,互相启发,这种合作学习的方式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视图的画法。
然而,我也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有些学生参与度不高,可能是因为他们对主题不够感兴趣,或者是对自己的观点缺乏信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关注这部分学生,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勇于表达。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视图的基本概念。视图是物体在不同方向上的投影。它能够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物体的形状和结构,是工程绘图和建筑设计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和画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如下:
1.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通过视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观察和认识周围的空间物体,提高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
2.增强几何直观:让学生在绘制和观察视图过程中,培养几何图形的直观感知能力,为解决几何问题奠定基础。
3.提高数据分析能力:通过视图案例分析,使学生能够运用视图数据来描述物体形状和结构,提高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新人教版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投影与视图》全章教案第一章:投影的概念及分类教学目标:1. 了解投影的概念,掌握各种投影的分类。

2. 能够运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投影的概念:平行投影、中心投影。

2. 投影的分类:正投影、斜投影。

教学步骤:1. 引入投影的概念,展示各种投影图片,让学生感受投影的特点。

2. 讲解平行投影和中心投影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两种投影的区别。

3. 介绍正投影和斜投影的概念,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4. 利用投影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建筑物立面图的绘制等。

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图片属于哪种投影方式?2. 请用投影的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投影现象。

第二章:视图的定义及分类教学目标:1. 理解视图的定义,掌握各种视图的分类。

2. 能够运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视图的定义: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2. 视图的分类: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

教学步骤:1. 引入视图的概念,展示各种视图图片,让学生感受视图的特点。

2. 讲解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的定义,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三种视图的关系。

3. 介绍正视图、侧视图、俯视图的概念,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4. 利用视图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根据三视图还原物体等。

巩固练习:1. 判断下列图片属于哪种视图?2. 请用视图的知识解释生活中遇到的视图现象。

第三章:投影与视图的变换教学目标:1. 理解投影与视图的变换规律。

2. 能够运用变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 投影与视图的变换规律:旋转、平移、缩放。

教学步骤:1. 讲解投影与视图的变换规律,展示各种变换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变换的特点。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理解旋转、平移、缩放对投影与视图的影响。

3. 利用变换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绘制物体的三视图等。

巩固练习:1. 请用变换规律解释下列图片的变换过程。

2. 请用变换规律绘制物体的三视图。

第四章:投影与视图的应用教学目标:1. 掌握投影与视图在实际中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视图与投影教学设计
王绪影
【教学目标】
1、了解视图与投影的基础知识,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2、会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原型,能计算几何体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重点】
了解视图与投影的基础知识,能判断简单物体的视图。

会根据三视图描述几何体的原型
【教学难点】
计算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

【教学过程】
一、自主学习:考点知识梳理
考点一:投影
1、投影:光线照射物体,会在平面上(如地面、墙壁)留下它的,把物体映成它的影子叫做投影.
2、平行投影:由形成的投影.例:阳光下树影的形成。

3、中心投影:从的光线形成的投影.例:灯光下物体影子的形成. 考点二:三视图
1、三视图的概念:
在平行投影中,如果投影线与投影面互相垂直,就称为。

(1)主视图:从_____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2)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3)俯视图:从____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2. 三视图的原则
(1)位置:俯视图在主视图的,左视图在主视图的。

(2)主
视图的长与俯视图的
,主视图的高与左视图的,
左视图的宽与俯视图的.
【注意】画三视图时,看得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看不见部分的轮廓线通常画成.
3.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
几何体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
1、常见几何体的展开图
圆柱体的展开图是:;
圆锥体的展开图是:;
三棱柱的展开图是:。

2、正方体侧面展开图类型
二.观看视频,中考典例精析。

三.基础巩固训练
1.由两块大小不同的正方体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它的主视图是()
2.如右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这个几何体是()
A.圆柱 B.正方体
C.圆锥 D.球
3.如图所示,左面水杯的杯口与投影面平行,投影线的方向如箭头所示,它的正投影图是()
4.如图所示是一个由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正方体的个数,那么该几何体的主视图为()
5.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标注的数
据可求得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
A.12π B.24π
C.36π D.48π
6.由一些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的主视图和左视图如图所示,则组成这个几何体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可能是。

7.由一些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组成的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
俯视图如图 5-2-13,那么组成该几何体所需小正方体的个数最少为___ _ 四、当堂检测
1.如左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可能是()
2.如左图所示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3.(2015·毕节)如图是某一几何体的三视图,则该几何体是
()
A.三棱柱B.长方体C.圆柱D.圆锥
4(2016·河南)将两个长方体如图放置,则所构成的几何体的
左视图可能是()
5已知一个正棱柱的俯视图和左视图如图,则其主视图为()
6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在该位置上的小立方块的个数,这个几何体的正视图是( )
7小颖同学到学校领来n盒粉笔,整齐地摞在讲桌上,其三视图如右
图所示,则n的值是()
A.6B.7
C.8D.9
8如图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根据图中数据,
求得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60π
B.70π
C.90π
D.160π
9如图是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这个几何体是,它的侧面积是(结果不取近似值).
五、课堂小结
1、你有什么收获?
2、在画三视图时注意什么?
六、作业布置
1、完成视图与投影测试卷
2、复习相似三角形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中考复习视图与投影
中心投影圆锥侧面积公式投影
平行投影正投影体积公式
1.位置
三视图 2.尺寸
3.虚、实房屋租赁合同
甲、乙双方就房屋租赁事宜,达成如下协议:
一、甲方将自有的坐落在__ __(简称本房产),出租给乙方作________使用。

双方约定本房产的租赁期为_ _年月_ _日起到年月日,共计_ 个月。

二、本房屋年租金为(人民币大写):_ (小写:¥__ __),租金每半年结算,分两次付清。

三、租金支付时间及方式:第一次于年月日前支付元,第二次于年月日前支付元。

四、乙方租赁期间,水费、电费、宽带费以及其它由乙方居住而产生的费用由乙方承担。

附:电表底数为______,水表底数为______,煤气表底数为______.热能表底数为。

五、房屋出租保证金
1.首次交付租金时,乙方应另付保证金(人民币大写) _元整(小写:_ __元)。

退租时甲乙双方无任何异议,甲方将保证金退还给乙方。

六、乙方租用本房产后应注意以下事项:
甲方不分担乙方在租房期内对其自身造成的损失和对第三方造成的任何道德、经济纠纷。

1.乙方应遵守中国法律,不做违法乱纪的活动,若有违反法律,由乙方负责。

2.乙方应注意居住安全,自行采取防火、防盗等安全措施。

加强用电安全,不得乱拉、乱接电线;对于防盗、防火、用电安全进行经常检查。

如乙方措施不当造成损失,其损失由乙方自行承担;造成甲方
房屋财产损失,由乙方全额赔偿给甲方;造成第三方房屋财产损失,由乙方负责处理,由乙方全额赔偿对方,并按违约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