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载电子设备-第六章_无线电通信系统
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发展的回顾、现状以及趋势

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发展的回顾、现状以及趋势摘要:我国的自主的无线电导航设备产业始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之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壮大,由初期的一片空白发展到了如今的系统工程,无线电导航为我国的航空、航海、国防、经济等方面的发展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本文对我国的无线电导航系统的发展进行了回顾、探讨和分析。
关键字:航空电子系统;无线电导航;总线;引言在国际上,从海湾战争到沙漠之狐,每一次战役都体现了导航系统在现代化战争中所起到的巨大作用和意义,无线电导航系统是机上导航的重在组成,不仅仅是航行的保障设备,同时它也成为了武装平台和军事系统之间连接的重要桥梁。
新型的无线电导航系统将为飞机提供自动化的任务保障。
同时在部队训练中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为部队的进攻、防守以及后勤工作提供准确的信息来源,几乎贯穿了战争的整个过程,从战争开始一直到部队之间的整合、调动、指挥、击打以及后勤支持,都离不开无线电导航系统所提供的信息资源。
因此,发达国家对于无线电导航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和关注,加大了对开发新型无线电导航系统的投资力度,从而来获得政治经济以及军事上的优势地位。
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是装备在飞机上,与地面信标台一起完成导航任务的航空电子系统,随着航空电子系统经历了分立式、联合式、综合式和先进综合式的四个发展阶段,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作为其中重要组成,也同样经历这些阶段。
1回顾我国第一代的信标机、无线电罗盘是六七十年代研制,属于晶体管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
这样的机载无线电导航设备属于分立式航空电子系统,无论是传感器、信号采集、控制、显示都是一套完整、独立、专用的功能设备,飞行员必须分别获取各设备的显示信息,并分别进行控制与操作。
随着飞机承担的任务不断地多样化与复杂化,航空电子系统的组成越来越庞大,复杂,设备间信息传递都是点多点,互联电缆繁多,重量大,飞机本身各项开销就很大;飞行员面对的显示和控制装置也越来越多,操作越来越复杂,特别是成员少又需要响应迅速的战斗机,为充分发挥作战效能,应运而生了第二代航空电子系统。
机载系统基础知识

机载系统基础知识===========一、机载设备------机载设备是指直接安装在飞机上的各种设备的总称,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类:1. 飞行器系统:如发动机、燃油系统、供氧系统等。
2. 飞行器控制设备:如襟翼、起落架、自动驾驶仪等。
3. 航空电子设备:如雷达、通信设备、导航设备等。
4. 生命保障系统:如氧气面罩、救生衣等。
5. 其他辅助设备:如照明系统、气象探测器等。
二、航空电子------航空电子是用于航空领域的电子系统的总称,它涵盖了广泛的技术领域,包括雷达、导航、通信、自动驾驶等。
在现代飞机中,航空电子系统通常是实现各种飞行任务的关键部分。
三、飞行控制------飞行控制是指通过控制飞机的各种参数(如速度、高度、方向等)来操纵飞机的过程。
现代飞机通常采用自动飞行控制系统来实现飞行控制,这些系统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飞行状态信息,并根据预设的程序进行自动控制。
四、导航系统------导航系统是帮助飞机确定其位置和航向的设备。
在现代飞机中,导航系统通常包括惯性导航系统(INS)、全球定位系统(GPS)和无线电导航设备等。
五、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用于飞机与地面之间以及飞机内部的通信设备。
在现代飞机中,通信系统通常包括高频(HF)、甚高频(VHF)和卫星通信等。
六、气象系统------气象系统是用于获取和显示飞行气象信息的设备。
在现代飞机中,气象系统通常包括气象雷达、风向和风速传感器等。
七、生命保障系统--------生命保障系统是确保机组和乘客在飞机起飞、降落和紧急情况下的安全和舒适的设备。
在现代飞机中,生命保障系统通常包括氧气面罩、救生衣、座椅安全带等。
八、航电系统集成--------以上所提到的各种机载系统通常需要协同工作以实现飞机的安全、高效运行。
因此,航电系统集成成为了现代飞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航电系统集成将各种机载系统进行整合和优化,为机组提供了一个集中式的操作平台,以便于其更好地监控和控制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
机载电子设备-第八章_无线电导航设备与系统3

3.1 自动测向器(ADF)(3)
ADF指示的角度是飞机纵轴方向到地面导 航台的相对方位。因此,若要得到飞机相 对于导航台的方位,还必须获知飞机的航 向,这需要与磁罗盘或其他航向测量设备 相结合。 飞机上通常把磁罗盘和ADF的指示部分结 合在一起,构成无线电磁指示器(RMI, Radio Magnetic Indicator)。
利用两个地面导航台为飞机定位
判断飞机飞越导航台的时间
3.1 自动测向器(ADF)(5)
判断飞机飞越导航台的时间:当飞机飞向 导航台时,根据相对方位角的变化来判断 飞越导航台的时间。如方位指示由0 °转向 180 °的瞬间即为飞越导航台的时间; 利用方位指示保持沿预定航路飞行,即向/ 背台飞行; 由于工作于中长波段,可接收民用广播信 号,并可用于定向。
3.1 自动测向器(ADF)(7)
机载设备
自动测向接收机:一般为超外差式设计; 控制盒:用于控制各种工作状态的转换、 频率选择和远、近台的转换等,并可进行 调谐; 方位指示器 天线
3.1 自动测向器(ADF)(8)
机载天线
采用两个(正交)环形天线和一个垂直天线, 一个环形天线的环面与飞机纵轴垂直,当 飞机对准导航台时接收信号最小,另一个 环形天线的环面与飞机横轴垂直,当飞机 对准导航台时接收信号最大,即接收信号 的强弱随飞机的纵轴移动而变化,而接收 信号的相位在最小值时转换。这一信号再 与垂直天线(用于辨向)接收信号叠加即可 确定方位。
相对 方位 观测线
飞机到地面导航台的相对方位
3.1 自动测向器(ADF)(2)
系统的工作频率在150kHz~1800kHz范围 内,属中长波波段,因此主要依靠地波或 直达波传播。 地波的传播距离可以达到几百公里,但易 受到天波的污染,特别在夜间。只有当飞 机离地面导航台站较近时,方位读数才比 较可靠,测向精度可达2°左右。
第06章 交通通信

第六章交通通信系统本章主要介绍几种先进的通信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在交通中的应用。
在介绍各种通信技术之前,先看一下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
完成信息传输任务的系统称为通信系统。
任何通信系统都是由发射机、接收机和信道三个基本部分组成的,如图6-1。
在发送端,首先把待发的消息转换为信号,再通过发射机将信号送入信道。
信道指的是信号传输的通道,在有线电话系统中信道就是导线电缆,在无线电通信系统中信道就是大气空间。
在接收端,把接收到的信号进行放大处理,最后转换为消息。
所以,一个通信系统的工作过程,主要是包括消息与信号的转换、信号的处理和信号的传输等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编码技术和传输技术等,我们不需要详细的了解。
图6-1 通信系统模型6.1 移动通信技术1.移动通信用于交通在现代化的交通管理中,为了及时的传递各类交通信息,在交通管理中心设有中心指挥台,各类车辆及执勤人员配备通信机,实现交通移动通讯。
用于移动通信的通信机,大体上可分为携带台、车载台、基地台(总台):(1)携带台体积小,重量轻,携带方便,供交通民警短距离间相互联络以及现场指挥、调度和向基地台汇报情况、接收指示。
(2)车载台功率较大,装在交通指挥车上,可在较大范围内对车辆、停车场、道路进行交通疏导,并根据交通指挥中心基地台的指令,现场处理交通事故和其他突发案件。
(3)基地台功率大,可覆盖范围较大,它主要根据全区交通情况,指挥所属用台及时处理交通事务。
为便于统一指挥,使通信畅通,各种无线电台可组成很多形式的通信网。
按系统的构成可分为两大类:一种是移动无线通信网,它是一种散射状专业移动网,结构比较简单,且仅仅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采用选择性呼叫技术,基本上能适应交通指挥的需要。
一种是蜂窝状移动无线电话网,这种系统结构复杂,要用有线和无线通信两种技术,并应用微处理机以扩大通信网的功能。
2.移动通信的发展及分类移动通信是指至少有一个移动端的无线电通信。
它可以满足人们随时随地不受任何限制进行通信的要求。
第7章 飞机电子系统

防空雷达发现。
1.3 飞行控制系统
自动地形跟随/回避系统
自动地形跟随系统
自动地形跟随/回避系统
2.任务电子系统
飞机为完成某种特定任务而装备的电子系 统 目标探测系统 电子战系统 敌我识别系统
2.1 目标探测系统-机载雷达
执行不同任务的飞机装备不同功能的雷达 歼击机:射击瞄准和导弹制导雷达; 轰炸机:轰炸瞄准雷达; 预警机:大型预警雷达; 反潜机:适于发现海面目标的搜索雷达 军事侦察和资源探测飞机:具有极高分辨率 的合成孔径雷达。
1.3 飞行控制系统
基本工作原理:
1.3 飞行控制系统
自动飞行控制系统组成:
① 自动驾驶仪 ② 自动油门杆系统 ③ 自动导航系统 ④ 自动进场和着陆系统 ⑤ 自动地形跟随/回避系统
1.3 飞行控制系统
自动地形跟随/回避系统
控制军用飞机在超低空(相对高度100m以下
的空域)突破敌人防线的飞行,利用地形、地物
第七章 飞机电子系统
飞机电子系统: 为完成飞行任务所需要的各种机载电子 设备。 分类 通用电子系统、任务电子系统
1.通用电子系统
飞机为完成正常飞行任务所必须装备的电 子系统。
无线电通信系统 导航系统 飞行控制系统
1.1 无线电通信系统
组成: 由发射机、接收机、天线、电源、控制盒、 送话器(或电键)和受话器组成。 短波或微波通信方式: 微波着陆系统、空中交通管理雷达应答器、高 频无线电通信电台、甚高频无线电通信电台。 通信卫星: 地球静止轨道卫星或低轨卫星。
1.2 导航系统
用途: ① 引导飞机沿着预定航线飞到预定地点 。 ② 随时给出飞机准确的实时位置。 ③ 军事上,还要配合其他系统完成武器 投放、侦查、巡逻、反潜、预警和救 援等任务。
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心得总结

航空机载电子设备心得总结1.高频通信系统的用途:实现远距离的空对空,地对空的声音通信。
2.高频通信系统的通信距离可达数千公里,与飞行高度无关。
3.当飞机位于跑道中心线右侧,LOC接收机接收的调制音频中:150Hz ,90Hz。
4.现代民航飞机的自动驾驶仪通常有:横滚通道和俯仰通道。
5.TCRBS,DABS全呼叫信号中P1、P3、P2脉冲的宽度相等但P4较宽。
6.陀螺罗盘是利用三自由度陀螺的稳定性和进动性工作的。
7.三自由度陀螺主要有稳定性和进动性两个基本特性。
8.客舱广播系统中的四种音频信号的优先顺序为:机长,服务员,预录通知,登机音乐。
9. 地球表面上任意两点的大圆圈线最短。
10. 飞机导航设备中大气数据计算机系统、惯性导航系统属于自主(备)式设备。
11.飞机相对方位角是指飞机纵轴测量到飞机一导航台连线或飞机纵轴方向和飞机到VOR台连线之间顺时针方向测量的夹角。
12.机载无线电高度表用途是利用无线电高度表测量飞机相对地面的真实高度或叫垂直高度的一种设备。
13.对于只有A模式应答机的飞机,TCAS只可能发出TA信息。
14.飞行管理计算机的存储器内存储有导航和性能两个数据库。
15.自动定向机主要是依靠环形天线及垂直天线组合的方向性实现定向的。
16.马赫数的大小决定于动压和静压。
17.在R M I上,V O R方位角的指示是根据飞机磁航向加相对方位。
18.在飞机进近过程中,决断高度是指飞行员对继续进近或复飞做出决断的最低高度。
19.飞行指引仪的功用是引导飞行员操作飞机,监控自动驾驶仪工作。
20.GPWS控制板上的起落架,襟翼位置操控开关在“禁止”位相当于起落架放下,襟翼在着陆位置。
21.对惯性基准系统进行快速对准的接通条件是系统在正常工作,方式选择开关在NAV位置且地速小于20.海里/小时。
22.“荷兰滚”运动是飞机绕立轴及纵轴的周期性运动。
23.如果副驾驶将R/T一I/C开关扳向I/C位时,不论MIC开关的位置如何,其话筒信号直接连接到飞行内话系统。
无线通信系统概论

第1章 绪论
信号的时间特性要求传输该信号的电路的时间特性 (如时间常数)与之相适应。
2. 频谱特性 对于较复杂的信号(如话音信号、 图像信号等), 用频谱分析法表示较为方便。
0 t
图 1 — 2 信号分解
信号幅度
第1章 绪论
对于周期性信号, 可以表示为许多离散的频率分量 (各分量间成谐频关系), 例如图 1 — 3即为图 1 — 2所 示信号的频谱图; 对于非周期性信号, 可以用傅里叶变换 的方法分解为连续谱, 信号为连续谱的积分。
•
用对自我的永远不满意,来换取顾客 的永远 满意。2 020年9 月22日 星期二 10时40 分29秒 10:40:2 922 September 2020
•
内部审核定期做,系统维持不会错。 上午10 时40分2 9秒上 午10时4 0分10:40:2920 .9.22
•
来料检验照标准,交期品质必然稳。2 0.9.222 0.9.221 0:4010:40:291 0:40:29 Sep-20
第1章绪论音频放大器调制器激励放大输出功率放大载波振荡器天线开关高频放大混频器中频放大与滤波解调器音频放大器话筒本地振荡器扬声器变频器图11无线通信系统的基本组成第1章绪论超外差接收机的主要特点就是由频率固定的中频放大器来完成对接收信号的选择和放大
第1章 绪论
第1章 绪论
➢1.1 无线通信系统概述 ➢1.2 信号、频谱与调制 ➢1.3 本课程的特点 ➢思考题与习题
脆弱的生命需要安全的呵护。10:40:29 10:40:2 910:40 9/22/20 20 10:40:29 AM 安全来于警惕,事故出于麻痹。20.9.2 210:40:2910:4 0Sep-2 022-Sep -20 质量是制造出来的,而不是靠检验出 来的。1 0:40:29 10:40:2 910:40 Tuesday , September 22, 2020 不懂莫逞能事故不上门。20.9.2220.9.2 210:40:2910:4 0:29Sep tember 22, 2020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来测量和跟踪飞机 姿态、位置、速度等参数的自主导航系统 。
通过陀螺仪跟踪和测量飞机的角速度,加 速度计测量飞机加速度,经过计算得到飞 机的位置和速度信息。
优点
缺点
完全自主,不依赖外部信号,可在短时间 内提供高精度导航信息。
长时间使用误差累积,需要外部信号校准 。
无线电导航系统
无线电导航系统
缺点 易受卫星信号被遮挡或干扰影响, 需要加强安全保障措施。
工作原理 飞机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通过 测量信号传播时间和多普勒频移 等参数,计算飞机位置和航向。
优点 覆盖范围广,定位精度高,可靠 性较强。
03
飞机通信与导航系统的应 用
飞机起飞与降落
地面控制指令接收
飞机在起飞和降落过程中需要接收来自地面控制塔的指令,以确 保安全和正确的飞行轨迹。
3
航空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通过卫星实现飞机与地面之间的语音和数据通信, 覆盖范围广泛。
卫星Hale Waihona Puke 信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PS)
01
提供全球范围内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用于飞机导航和着
陆。
格洛纳斯系统(GLONASS)
02
俄罗斯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伽利略系统(Galileo)
03
欧洲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
惯性基准系统
利用陀螺仪和加速度计等惯性传感器,实时监测和修正飞行姿态、 位置和速度等参数。
卫星导航
利用GPS、GLONASS等卫星导航系统,提供高精度、实时的位 置和航向信息,提高飞行效率。
飞机紧急情况处理
紧急通信
在紧急情况下,飞行员需通过无线电与地面控制塔建立紧急通信联 系,报告紧急情况并请求援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无线电波与天线(2)
电波的传播 随后,天线附近空间中的电磁能量将按一 定的规律扩散,不断向远方传播。天线在 空间A点所形成的交变电场,将在B点产生 交变磁场,而A点的交变磁场将在B点产生 交变电场;这样,A点的交变电磁场就推进 到B点。到达B点的交变电场和交变磁场, 又会在距天线略远的C点产生交变磁场和交 变电场。如此继续,电磁能量不断向远处 传播。
18
波束宽度
天线平面波瓣图
19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5)
波束宽度:天线辐射能量是否集中,可用 波束宽度表示。它定义为主波瓣两侧半功 率点之间夹角。天线方向性越好,辐射能 量越集中,表现为方向图愈尖锐,波束宽 度缩小,使到达接收点的辐射场强得到提 高。 天线增益:在设定方向上产生相同辐射场 强前提下,实际天线与理想无方向性天线 输入功率之比。增益系数越大,在输入功 率一定的条件下,同一方向同一距离处的 信号能量越强,则通信距离越远。
22
4. 机载无线通信系统(2)
机载无线电系统 从系统功能角度,现代民航飞机上的无线 电系统可分为通信、导航和雷达系统。由 于雷达一般用于导航目的,机载无线电系 统即可分为通信系统和导航系统两大类。
23
4. 机载无线通信系统(3)
甚高频(VHF COMM)通信系统 最重要也是应用最广泛的机载无线通信系 统。它主要用于飞机驾驶员在起飞着陆期 间以及飞机通过管制空域时与地面管制人 员之间的双向语音通信。甚高频信号只能 以直达波的形式在视距内传播,所以通信 距离较近,并受飞行高度影响。
交变电流
电磁场
传输线张开形成天线(偶极子天线) 传输线张开形成天线(偶极子天线)
14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2)
天线接收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当接收天线处于由发射信号所形成的电磁 场中,信号电磁场中与接收天线轴线平行 的电场分量,将引起天线导体中自由电子 的运动。这种运动的方向与电子流的密度 随外来信号电场变化而产生交变,因而在 天线中产生了与信号电场频率相同的高频 交变电流。信号电磁场中与天线相垂直的 磁场分量不断切割天线,在天线中产生交 变的感应电势。天线中所产生的交变电流 与电势的能量,来源于空间信号电磁场。
44
接收信号
中频信号
话音信号
本振信号
调幅接收机框图
45
5. 发射与接收(4)
将高频已调信号 fc 变换为 fc − fL 的中频已调 信号。这个过程称为(下)变频,其实质是在 保持原信号调制规律的前提下,降低或增 高载频的频率,即实现所谓的频率搬移。 中频放大器:由多级固定调谐的小信号发 大器组成,用于放大中频信号。 解调器(这里的包络检波器):将中频已 调信号变换为反映传输信息的调制信号。
15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3)
即天线接收到了空间信号电磁场的一部分 能量。 天线的方向性 天线必须按要求能定向的、有效的辐射或 接收电磁能。具体而言,发射天线是将发 射机输出的高频电流能量有效地转换成电 磁能流传向指定的区域;而接收天线是从 空间的指定区域拾取电磁能,并转换成接 收机输入端的高频功率。
地(面)波传播:沿地球表面传播。特点是 信号比较稳定、基本不受气象条件影响。 适合频率较低的长波远距离传播。 天波传播:在高空被电离层发射或散射而 到达接收点的传播。特点是传输损耗小和 超视距传播。适合大多数短波通信、广播 等。缺点是通信不稳定、衰落现象比较严 重。
10
波导传播
视距传播
电波在地球周界的几种传播途径
47
39
发射 天线
接收 天线
无线通信系统框图
40
5. 发射与接收(2)
发射与接收是无线通信系统的两个基本过 程。 发射机的基本任务是向发射天线提供传输 信息的射频信号。 为了有效地将所需传输的信息有效地转化 为能传播到指定距离的电磁波,发射机必 须完成三个基本过程:产生高频振荡(即载 波);以某种方式实现信号对高频振荡的调 制;对信号进行放大以获得足够的射频功 率。
28
机载通信系统天线
29
4.机载无线通信系统(5)
选择呼叫系统(SELCAL) 不是独立的通信系统,它配合高频通信和 甚高频通信系统工作,在地面呼叫指定飞 机时,以灯光和钟声谐音的形式通知机组 人员进行联络。
30
选择呼叫系统框图
31
4.机载无线通信系统(6)
为了实现选择性呼叫,需将选择呼叫系统 的代码调定为指定的飞机(或航班)代码。 当地面通过所约定的甚高频或高频波道产 生射频呼叫脉冲,选择呼叫译码器对输入 的代码信号译码。若呼叫代码与选择呼叫 调定的代码匹配,表明地面呼叫本飞机, 译码器输出灯光驱动信号至控制盒上相应 系统的通告灯,同时发出呼叫谐音,通知 机组人员地面已发出呼叫。
16
全方位) 伞形天线 (全方位 全方位
八木天线 (方向性好、高增益 方向性好、 方向性好 高增益)
17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4)
表征天线方向性的参数
(功率)方向图:天线的辐射电磁场在固 定距离处随空间角坐标分布的图形,又称 天线波瓣图。在波瓣中,含最大辐射方向 的波瓣称为主瓣,其它的依次称为旁瓣、 背瓣等。
32
4.机载无线通信系统(7)
音频综合系统(AIS):泛指机内的所有通话、 传播、录音等音频系统。系统的作用是实 现机内各类人员之间的语音信息交互,以 及驾驶舱内的语音记录。
33
机载天线
34
波音747-2J6B飞机的天线配置 飞机的天线配置 波音
35
波音747的VHF通信系统 的 波音 通信系统
12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0)
天线:对射频电能与电磁波能进行能量变 换的装置。 天线辐射电磁波的基本原理 当射频电流在张开的传输线—天线上传输 时,在天线周围的空间将产生围绕天线的 磁场;同时,天线上下两臂之间的电压, 也会在天线周围的空间形成电场。
13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1)
由此将天线上的射频能量转换为天线周围 空间中的电磁场。当天线上的信号电流、 电压交替变化时,周围空间中电磁场也随 之交替变化。
第六章 无线电通信系统
2010 . 11 . 29
主要内容
无线电波与天线 机载无线通信系统 无线信号发射与接收 涉及教材第六章和 第8.10~8.11节的内容
2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
无线电波:频率从10kHz 到 300GHz左右的 电磁波。具有波长短,易于控制的特点, 是电磁波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 电波的形成 将射频信号施加到天线输入端时,天线即 能有效地将射频信号所包含的电磁能量辐 射到空中去,在天线附近的空间形成电磁 波。即发射机所产生的射频能量通过天线 转化成空间电磁波。
11
3. 无线电波与天线(9)
地-电离层波导传播:以电离层下缘和地 面为两壁,构成同心球壳形波导,在其中 电波传播(由波导壁反射而曲折前进)。 适合长波的远距离可靠通信或远距离无线 电导航。 视距传播:指在发射点到接收点相互“看 见”的距离内,电波由发射点直接到达接 收点。适合微波波段的电波传播。
6
电场
磁场
在某一瞬时电波的电场和磁场强度的分布
7
3. 无线电波与天线(8)
电波波段的划分 由于各种特定的频率具有不同的特性,电 波频率被划分为几个波段,波段及相应的 频率范围如下:
8
无线电波波段划分
9
3. 无线电波与天线(9)
电波的传播途径 按传输介质的不同属性,电波在大气空气 传播时,主要由以下途径:
36
波音747的选择呼叫系统 的选择呼叫系统 波音
37
民航飞机所用的一种机内通信系统
38
5. 发射与接收(1)
无线通信系统:从工作过程来看,任何一 个无线通信系统都应包含发射、接收和电 波传播三大部分。发射和接收电波都需要 天线。 天线用于实现传输线中的射频电流能量与 空中传播的电磁波能量之间的转换。 将发射机馈入的射频电能变换成空间辐射 的电磁波能,称为发射天线;进行与此相 反的变换过程时,称为接收天线。
4
交变电场
交变磁场
无线电波的传播
5
3. 无线电波与天线(3)
电波的分布
空间的电磁波是由天线上的射频信号形成 的,其变化规律取决于射频信号的变化规 律。当天线射频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时, 空间各点的电场强度和磁场强度随之按正 弦规律变化,并且在传播方向上也按正弦 规律分布。 空间任意一点上的电场向量与磁场向量始 终是互相垂直的,并且二者都与传播方向 垂直。
41
BASK/BFSK/BPSK
42载波信号 已调信号 Nhomakorabea话音信号
调幅发射机框图
43
5. 发射与接收(3)
接收机的基本任务是在接收端从无线电信 号中提取系统所需的信息。 接收机的基本组成
高频放大器:由一级或多级小信号谐振放 大器组成,用来放大天线上感生的有用信 号;同时,利用放大器中的谐振系统抑制 天线上感生的其它频率的干扰信号。 混频器:由两个输入信号,一个取自高频 放大器,即为高频已调信号 fc;另一个取自 本地振荡器,为本振信号fL;通过混频器,
20
3. 无线电波与天线(16)
天线阵 单一天线的方向性是较弱的,在天线技术 中常利用天线阵天线(简称天线阵)来改 善天线的方向性。天线阵由若干相似的天 线阵元(具有相同的天线结构和空间取向 的天线)按一定规律排列构成。
21
4. 机载无线通信系统(1)
无线电系统:利用无线电波的传播特性来 完成某种特定功能的系统统称无线电系统。 就功能而言,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用于 信息传输;另一类用于信息获取。前者如 无线通信、广播、电视等,后者如雷达、 导航等。
46
5. 发射与接收(5)
超外差接收机
由于天线接收到的信号可能非常微弱,需要 放大才能驱动解调器正常工作。但由于器件、 工艺结构等因素,实现高增益的高频放大存 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且频率越高难度越大。 采用超外差接收技术,接收信号经过一次或 多次(下)变频,在中频实现放大再输入解调 器。这种接收机的灵敏度、选择性和抗干扰 性等均比较优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