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散剂和颗粒剂优秀课件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混合方法
搅拌混合 研磨混合 过筛混合
3. 混合器械
⑴ 混合筒 ⑵ 槽形混合机 ⑶ 双螺旋锥形混合机
4. 混合的原则及注意事项
➢ 影响混合的效率与质量的因素
⑴ 组分的比例量 ⑵ 组分的堆密度 ⑶ 混合器械的吸附性 ⑷ 含液体或结晶水的药物 ⑸ 粉末的带电性 ⑹ 低共熔
⑴ 组分的比例量
1. 粉碎目的
减小药物的粒径,增加比表面积,提高生物利用度; 调节药物粉末的流动性; 改善不同药物混合的均匀性 降低药物粉末对创伤面的机械刺激性等。
2. 粉碎方法
取决于药物的性质、使用的要求和设备的条件等。
➢ 干法粉碎
将药物干燥,使水分降低到一定限度(一般应小于5%) 后,再粉碎的方法。
常用的有五倍散、十倍散,亦有百倍、千倍散。
⑵ 组分的堆密度
组分的堆密度相差悬殊时,堆密度小的药物易浮于上部或 飞扬,而密度大的药物则沉于底部,不易混匀。
一般先将堆密度小的药物先放入研钵内研磨,再加堆密度 大的药物,研匀。
轻质碳酸镁、轻质氧化镁等与其他药物混合时,应先将前 者放入容器中。
⑶ 混合器械的吸附性
➢ 湿法粉碎(即加液研磨法)
药物中加入适量的水或其他液体再研磨粉碎的方法。 对某些难溶于水的药物如珍珠、炉甘石等,要求极细粉
时,可采用“水飞法”。
2. 粉碎方法
➢ 混合粉碎
将药物与辅料混合在一起粉碎,辅料细粉能饱和药物粉 末的表面能而阻止其聚结,有利于粉碎,可得到更细的 粉末,且可缩短混合时间。
第六章散剂和颗粒剂
第一节 概述
口服固体制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不同,药物从剂型中的溶 出和吸收速度也不相同。
溶出过程在吸收过程之前,溶出速度对药物药效发挥的快 慢、作用的强弱和维持时间的长短等都有很大影响。
药物制成不同的固体剂型,在胃肠道的吸收速度和吸收量 有很大差异。
对同一药物来说,其吸收量通常与药物从剂型中的溶出量成 正比。
一种或多种药物均匀混合制成的粉末状制剂。 分内服散剂和外用散剂,为古老的剂型之一。
二、散剂的特点
容易分散、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药物溶出和奏效迅速。 制法简便,剂量可随意调整,运输携带方便。 对外伤可起到保护、吸收分泌物、促进凝血和愈合的作用。 不含液体,相对比较稳定。 药物粉碎后比面积增大,有臭味、遇光、湿、热容易变质的
药物粉末的表面一般不带电,但在混合摩擦时往往产生表 面电荷而阻碍粉末的混匀。
通常可加入少量表面活性剂,以提高表面导电性或在较高 湿度(40%以上)下混合。
应用润滑剂作抗静电剂,如硬脂酸镁,可呈现出有效的抗 静电活性。
⑹ 低共熔
两种或更多药物混合后,熔点往往降低,如熔点降至室温 附近,则易出现润湿或液化现象。这种液化现象有时出现 较快,也有时需若干时间后才出现。
➢ 微晶结晶法(制备10 m以下的微粉)
将药物的过饱和溶液,在急速搅拌下骤然降温、快速结 晶,制得微粉;
也可将药物的饱和溶液经转换溶剂而得微粉。
3. 粉末粗细(筛分)
粉末粗细分级的方法很多,在散剂的制备中多采用过筛法。 一般散剂中的药物,除另有规定外,均应通过6号筛,外
用散剂应通过7号筛。 药物细度的选择,应根据药物性质、作用及给药途径等。
量小的药物先置乳钵内时,可被乳钵壁吸附造成较大 的损失。因此,应先取少部分量大的药物或辅料如淀 粉等置乳钵内先行研磨,以饱和乳钵的表面能。
⑷ 含液体或结晶水的药物
处方中若含有少量的液体成分,如挥发油、酊剂、流浸膏 等,可利用处方中其他成分吸收;如含量较多时,可另加 适量的吸收剂吸收至不显潮湿为度。 常用的吸收剂有磷酸钙、白陶土、蔗糖或葡萄糖等。
4. 内服散剂粉末粗细
易溶于水的药物如水杨酸钠,不必粉碎的太细; 难溶性药物如磺胺等,应粉碎得细些,加速溶解和吸收; 不溶性药物如次碳酸镁、氢氧化铝等治疗胃溃疡时,必须
制成最细粉,以发挥其保护作用及药效。 有不良臭味和刺激性的药物如奎宁、呋喃妥因等,不宜粉
碎太细,以免加剧臭味和刺激性。 红霉素等在胃中不稳定的药物,若增加其细度,则可加速
含有结晶水的药物(如硫酸钠或硫酸镁结晶等)研磨后可 放出水,故可用等摩尔量的无水物代替。
⑷ 含液体或结晶水的药物
吸湿性强的药物(如氯化铵等),应在干燥环境下迅 速操作,并且密封包装防潮。
有的药物本身虽不吸潮,但互相混合后易于吸潮(如 对氨基苯甲酸钠与苯甲酸钠),应分别包装。
⑸ 粉末的带电性
其在胃液中的降解,反而降低药效。
5.源自文库外用散剂粉末粗细
外用散剂主要用于皮肤或伤口,其中多为不溶性成分,如 白陶土、磺胺等,这些药物均应粉碎成细粉,以减轻对组 织或粘膜的机械刺激性。
一些直接用于破损创伤表面的散剂还应灭菌处理 。
㈡ 混合
1. 混合目的
使散剂中各药物组分分散均匀、色泽一致,以保证 剂量准确,用药安全有效。
药物一般不宜制成散剂。 剂量较大的散剂,有时不如丸、片或胶囊等剂型容易服用。
三、散剂的制备
制备操作过程
粉碎→过筛→混合→分剂量→包装。 个别散剂因成分或数量的不同,可将其中的几步操作结合
进行。 用于深部组织创伤及溃疡表面的外用散剂,应在清洁避菌
条件下制备。
㈠ 粉碎与过筛
制备散剂用的固体原料,除细度已达到药典要求外,均需 进行粉碎。
两种物理状态和粉末粗细相似的等量药物混合时,一 般容易混合均匀;
组分比例量相差悬殊时,则不易混合均匀。应采用 “等量递增”混合法,
将量大的药物先粉碎,然后取出一部分与量小药物约等 量混合均匀,如此倍量增加量大的药物直至全部混匀。
⑴ 组分的比例量
一些毒剧药物或药理作用很强的药物往往剂量很小, 除称取费时外,服用也容易损耗。因此,常在药物中 添加一定比例的辅料,制成散剂或倍散(贮备散), 便于临时配方。
第一节 概述
固体剂型口服吸收过程
固体剂型→崩解(或分散)→溶出→吸收(经生物膜) 首先,崩解或分散成细小颗粒; 其次,药物从颗粒中溶出、溶入胃肠液中; 最后,通过生物膜而进入血液循环,才能发挥药效。
口服固体剂型吸收快慢的次序
散剂>胶囊剂>片剂>丸剂。
第二节 散剂(powders)
一、散剂的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