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实验报告答案 厦门大学
电工实验报告答案解析-(厦门大学)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验证表4—1实验数据一(开关S投向R侧)表4—2实验数据二(S投向二极管VD侧)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答: U S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U S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
不可以直接短接,会烧坏电压源。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
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性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由实验数据二可知)。
实验五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表5-2 实际电压源外特性数据表5-3 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图(a )计算)(6.117SSS mA R U I ==图(b )测得Is=123Ma1. 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答:电压源内阻很小,若输出端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电流源内阻很大,若输出端开路会使加在电源两端的电压无穷大,两种情况都会使电源烧毁。
2. 说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其输出是否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答: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输出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
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下降的快慢受哪个参数影响? 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都是存在内阻的,实际电压源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实际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因此都是呈下降变化趋势。
下降快慢受内阻R S 影响。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所谓‘等效’是对谁而言?电压源与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S ; (2)满足S S S R I U =。
电工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实验名称:基本放大电路的研究一、实验目的1. 了解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 掌握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方法。
3. 学会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
二、实验原理基本放大电路主要由晶体管、电阻和电容等元件组成。
其基本原理是利用晶体管的放大作用,将输入信号放大到所需的电压或电流水平。
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主要包括增益、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带宽和噪声等。
三、实验仪器与设备1. 晶体管(如:3DG6)2. 电阻(不同阻值)3. 电容(不同容量)4. 信号发生器5. 示波器6. 万用表7. 实验电路板8. 电源四、实验步骤1. 按照实验电路图连接电路,注意元件的连接顺序和方向。
2. 调整电源电压,使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
3. 使用信号发生器产生输入信号,频率和幅度可调。
4. 使用示波器观察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测量输出信号的幅度和相位。
5. 使用万用表测量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输出阻抗和带宽。
6. 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数,观察放大电路性能的变化。
五、实验数据与结果1. 输入信号频率:1kHz2. 输入信号幅度:1Vpp3. 输出信号幅度:10Vpp4. 输入阻抗:50kΩ5. 输出阻抗:1kΩ6. 带宽:100kHz六、实验分析1. 放大电路的增益为输出信号幅度与输入信号幅度的比值,本实验中增益为10。
2. 输入阻抗为晶体管集电极与基极之间的等效电阻,本实验中输入阻抗为50kΩ。
3. 输出阻抗为晶体管发射极与集电极之间的等效电阻,本实验中输出阻抗为1kΩ。
4. 带宽为放大电路能够正常工作的频率范围,本实验中带宽为100kHz。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掌握了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和原理。
2. 我们学会了使用示波器和信号发生器等实验仪器进行实验。
3. 通过改变电路元件的参数,我们观察到了放大电路性能的变化,进一步了解了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
八、注意事项1. 在连接电路时,注意元件的连接顺序和方向,避免出现短路或开路。
电工学实验教程答案

电工学实验教程答案【篇一:电工实验报告思考题答案(1)】叠加原理实验中,要令u1、u2分别单独作用,应如何操作?可否直接将不作用的电源(u1或u2)短接置零?在叠加原理中,当某个电源单独作用时,另一个不作用的电压源处理为短路,做实验时,也就是不接这个电压源,而在电压源的位置上用导线短接就可以了。
思考题二、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器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原理的迭加性与齐次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电阻器与二极管不能替换使用。
电阻器是双通器件,二极管是单通器件,当二极管两端电压低于二极管启动电压,二极管的电阻是无限大的,当二极管单通运用,二极管的电阻又是非常小的。
当然不成立,有了二极管就不是线性系统了,但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保持近似线性,从而叠加性与齐次性近似成立。
如果误差足够小,就可以看成是成立。
实验三思考题一(1)ul和ud的代数和为什么大于u?(2)并联电容器后,总功率p是否变化?为什么?三相负载根据什么条件作星形或者三角形连接?(1)因为他们的方向不同,是向量相加,三角形关系。
(2)并联电容器后,会产生无功功率,总规律会变大。
在感性负载中并联一定大小容量的电容,才可使电源(如变压器等)的视在功率减少。
纯电阻电路中不减反增。
三相负载根据负载设计的额度电压和实际的电源电压决定星形或三角形连接。
比如负载额定电压220v,电源额定电压380v,就接成星形连接,这时负载获得220v电压。
比如负载额定电压220v,电源额定电压220v,就接成角形连接,这时负载获得220v电压。
比如负载额定电压380v,电源额定电压380v,就接成角形连接,这时负载获得380v电压。
思考题二、复习三相交流电路有关内容,是分析三相星形连接不对称负载在无中线情况下。
当某相负载开路或短路时会出现什么情况?如果接上中线,情况又如何?1、当某相负载开路时,就相当于另外两组串联在380v电压下使用,那么电阻大的那组,分得的电压高,如超过其额定电压就会烧毁。
电工实验课后题答案

下周三早晨三四节课实验有问题的同学到机电院练习实验,下面是考试注意事项和思考题答案,有问题或需要补充的地方希望大家及时指出,同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好好复习,争取每个人都取的好成绩实验六注意事项:一、电流源后方取电(电压可调节)二、灯泡不亮时检查电路的步骤1.调压未到220V2.转动启辉器3.用万用表测日光灯电阻丝及功率表电流线圈是否烧坏4.换启辉器思考题1日光灯的启辉原理带有启辉器的日光灯一般使用电感镇流器。
启辉器在通电初期在动触头和静触头之间实现气体导电并且发热,热量促使动触头接触到静触头实现金属触头接触,这时温度降低,在动触头与静触头分离的瞬间镇流器电感的自感电动势的高压击穿了灯管内部气体,灯管开始辉光放电灯管的点燃过程完毕。
灯管的压降低于启辉器的气体点燃电压所以启辉器不会反复起作用。
2日光灯上缺少启辉器时,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或用一只启辉器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为啥一根导线与启辉器的两端短接再迅速断开的过程与启辉器的作用是完全一样的。
启辉器的功能是在短时间内接通日光灯两头灯丝的电流,灯丝发热使管内莹光粉导通后,启辉器便不工作等待下次启动。
只要在开灯时短接启辉器插口内的两触片然后断开,就能起到启辉器的作用。
启辉器只是相当于一个开关,是利用断开时镇流器产生高压而点亮日光灯。
灯管发亮要瞬间施加高压才行,启辉器就是只在启动时施加个高压,灯管亮了以后它就不工作了,所以可以拔下来去点亮别的同类型灯泡。
3为了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常在感性负载上并联电容器……总电流变小。
感性元件上的电流和功率不变,因为并联上电容器后,有一部分电流在感性负荷与电容器之间来回流动,所以感性负荷上的电流没有任何减小,它的功率也不受任何影响。
4. 提高感性负载的功率因数为什么用并联电容器而不用串联电容器的方法……并联电容提高负载功率因数,串联电容器提高电压。
关于提高日光灯电路的功率因数,用并联电容的方法是可以补偿电感镇流器的无功损耗,从而提高负载功率因数。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

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报告答案实验一:串联电路和电阻的测量
1. 预热电路,使电路保持不变,等待电路晶体管的温度稳定。
2. 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3. 将一个电阻器串联到电路中,再次使用万用表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4. 计算出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电流值(电阻值除以电路中的电流)。
5. 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和电阻器测量得到的电阻值,计算出电路中的电流值。
实验二:并联电路的测量
1. 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2. 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值(电源电压除以并联电路的电阻值)。
3. 将一个电阻器并联到并联电路中,再次使用万用表测量并联电路中的电阻值,记录下发现的值。
4. 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所测得的电阻值,并根据所用电源的电压计算出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值。
实验三:电比例传感器的实验
1. 连接电比例传感器到电路中。
将数字显示屏连接到电路。
2. 调整电路中的电阻器,以及调整电比例传感器来模拟不同的传感器值。
3. 测试数字显示屏是否能够正常显示传感器的数值。
4. 重复步骤2,直至能够稳定地将不同的传感器数值通过数字显
示屏显示出来。
总结:
在实验中,我学会了测量电路中的电阻值,计算电路的电流值,并使用数字显示屏来显示传感器的电值。
通过这些实验,我也深
入了解到了电子技术的一些基本原理。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五

厦门大学电子技术实验报告实验五(共9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电子技术实验报告一、实验原理1、场效应管的主要特点场效应管是一种电压控制器件,由于它的输入阻抗极高(一般可达上百兆、甚至几千兆),动态范围大,热稳定性好,抗辐射能力强,制造工艺简单,便于大规模集成。
因此,场效应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
场效应管按结构可分为 MOS 型和结型,按沟道分为 N 沟道和 P沟道器件,按零栅压源、漏通断状态分为增强型和耗尽型器件,可根据需要选用。
那么,场效应管由于结构上的特点源漏极可以互换,为了防止栅极感应电压击穿,要求一切测试仪器,都要有良好接地。
2、场效应管的特性(1)转移特性(控制特性)反映了管子工作在饱和区时栅极电压 VGS对漏极电流 ID的控制作用。
当满足|VDS|>|VGS|-|VP|时,ID对于 VGS的关系曲线即为转移特性曲线。
如图 1 所示。
由图可知,当 VGS =0 时的漏极电流即为漏极饱和和电流 IDSS,也称为零栅漏电流,使 ID =0 时所对应的栅源电压,称为夹断电压 VGS=VP。
(2)转移特性可用如下近似公式表示:跨导:(3)输出特性(漏极特性)反映了漏源电压 VDS对漏极电流 ID的控制作用。
动态电阻表示为:(4)图示仪测试场效应管特性曲线的方法:1、连接方法:将场效应管G、D、S分别插入图示仪测试台的B、C、E2、输出特性测试3、转移特性测试(5)场效应管主要参数测试电路设计:1、根据转移特性可知:当VGS=0时,ID=IDSS,其测试电路如图32、根据转移特性可知:当ID=0时,VGS=VGS(TH),其测试电路如图43.自给偏置场效应管放大器:自给偏置N沟道场效应管共源基本放大器如图所示,该电路与普通双极性晶体管放大器的偏置不同,它利用漏极电流在原极电阻上的电压降产生栅极偏压,即:VGSQ=—IDRS由于N沟道场效应管工作在负压,故称为自给偏置,同时RS具有稳定工作点的作用。
电工实习报告答案

一、实习目的为了将所学的电工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提高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我于20XX 年X月X日至20XX年X月X日在XX公司进行了为期两周的电工实习。
通过实习,我期望能够深入了解电工行业的实际工作流程,掌握基本的电工技能,为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实习单位为XX公司,主要从事电气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及维修工作。
在实习期间,我担任电工助理一职,负责协助电工师傅完成日常的电气设备安装、调试及维修工作。
三、实习内容及过程1. 电气设备安装实习期间,我参与了公司新购入的配电柜的安装工作。
在电工师傅的指导下,我学习了配电柜的安装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相关电气元件的安装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掌握了配电柜安装的基本技能。
2. 电气设备调试在安装完成后,我协助电工师傅对配电柜进行调试。
调试过程中,我学习了如何使用万用表、示波器等仪器检测电气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 电气设备维修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公司现有电气设备的维修工作。
在电工师傅的带领下,我学会了如何查找故障原因、更换损坏的电气元件,并完成了设备的维修。
4. 安全操作规范在实习过程中,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操作的重要性。
电工师傅向我讲解了电气设备操作的安全规范,使我掌握了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如何防止触电等安全知识。
四、实习心得与体会1.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通过实习,我深刻体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在实际工作中,理论知识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而实践经验则使我更加熟练地掌握电工技能。
2. 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会了与同事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团队合作使我认识到,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确保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3. 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安全操作是电工工作的首要任务。
通过实习,我意识到安全意识的重要性,时刻提醒自己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自身及他人的安全。
五、总结为期两周的电工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习过程中,我不仅掌握了基本的电工技能,还学会了与同事合作、遵守安全规范。
电工实验报告答案-(厦门大学)精编版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验证表4—1实验数据一(开关S投向R侧)表4—2实验数据二(S投向二极管VD侧)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答: U S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U S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
不可以直接短接,会烧坏电压源。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
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性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由实验数据二可知)。
实验五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表5-2 实际电压源外特性数据表5-3 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图(a )计算)(6.117SSS mA R U I ==图(b )测得Is=123Ma1. 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答:电压源内阻很小,若输出端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电流源内阻很大,若输出端开路会使加在电源两端的电压无穷大,两种情况都会使电源烧毁。
2. 说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其输出是否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答: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输出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
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下降的快慢受哪个参数影响? 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都是存在内阻的,实际电压源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实际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因此都是呈下降变化趋势。
下降快慢受内阻R S 影响。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所谓‘等效’是对谁而言?电压源与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S ; (2)满足S S S R I U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四线性电路叠加性和齐次性验证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V)U S2(V)I1(mA)I2(mA)I3(mA)U AB(V)U CD(V)U AD(V)U DE(V)U FA(V)U S1单独作用12 0 8.65 -2.39 6.25 2.39 0.789 3.18 4.39 4.41 U S2单独作用0 -6 1.19 -3.59 -2.39 3.59 1.186 -1.221 0.068 0.611 U S1, U S2共同作用12 -6 9.85 -5.99 3.85 5.98 1.976 1.965 5.00 5.02 2U S2单独作用0 -12 2.39 -7.18 -4.79 7.18 2.36 -2.44 1.217 1.222测量项目实验内容U S1(V)U S2(V)I1(mA)I2(mA)I3(mA)U AB(V)U CD(V)U AD(V)U DE(V)U FA(V)U S1单独作用12 0 8.68 -2.50 6.18 2.50 0.639 3.14 4.41 4.43 U S2单独作用0 -6 1.313 -3.90 -2.65 3.98 0.662 -1.354 0.675 0.677 U S1, U S2共同作用12 -6 10.17 -6.95 3.21 6.95 0.688 1.640 5.16 5.18 2U S2单独作用0 -12 2.81 -8.43 -5.62 8.43 0.697 -2.87 1.429 1.435 1.叠加原理中U S1, U S2分别单独作用,在实验中应如何操作?可否将要去掉的电源(U S1或U S2)直接短接?答: U S1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U S1侧,开关S2投向短路侧;U S2电源单独作用时,将开关S1投向短路侧,开关S2投向U S2侧。
不可以直接短接,会烧坏电压源。
2.实验电路中,若有一个电阻元件改为二极管,试问叠加性还成立吗?为什么?答:不成立。
二极管是非线性元件,叠加性不适用于非线性电路(由实验数据二可知)。
实验五电压源、电流源及其电源等效变换表5-1 电压源(恒压源)外特性数据R2(Ω) 470 400 300 200 100 0I (mA) 8.72 9.74 11.68 14.58 19.41 30.0U (V) 6.00 6.00 6.00 6.00 6.00 6.00表5-2 实际电压源外特性数据R2(Ω) 470 400 300 200 100 0I (mA) 8.12 8.99 10.62 12.97 16.66 24.1U (V) 5.60 5.50 5.40 5.30 5.10 4.80表5-3 理想电流源与实际电流源外特性数据R2(Ω)470 400 300 200 100 0R S=∞ 5.02 5.02 5.02 5.02 5.02 5.01U (V) 2.42 2.06 1.58 1.053 0.526 0R S=1KΩI (mA) 3.41 3.58 3.86 4.18 4.56 5.01U (V) 1.684 1.504 1.215 0.877 0.478 0 3.研究电源等效变换的条件U(V) I (mA) 图5-4(a ) 4.82 24.1 图5-4(b ) 4.8324.1图(a )计算)(6.117SSS mA R U I ==图(b )测得Is=123Ma1. 电压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短路?电流源的输出端为什么不允许开路?答:电压源内阻很小,若输出端短路会使电路中的电流无穷大;电流源内阻很大,若输出端开路会使加在电源两端的电压无穷大,两种情况都会使电源烧毁。
2. 说明电压源和电流源的特性,其输出是否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答:电压源具有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而输出电流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电流源具有输出电流保持恒定不变,而端电压的大小由负载决定的特性; 其输出在任何负载下能保持恒值。
3. 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外特性为什么呈下降变化趋势,下降的快慢受哪个参数影响? 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都是存在内阻的,实际电压源其端电压U 随输出电流I 增大而降低,实际电流源其输出电流I 随端电压U 增大而减小,因此都是呈下降变化趋势。
下降快慢受内阻R S 影响。
4.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是什么?所谓‘等效’是对谁而言?电压源与电流源能否等效变换?答: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等效变换的条件为: (1)实际电压源与实际电流源的内阻均为RS ; (2)满足S S S R I U =。
所谓等效是对同样大小的负载而言。
电压源与电流源不能等效变换。
实验六 戴维南定理和诺顿定理的验证四.实验内容1、表6-1Uoc(V) Isc(mA) Rs=Uoc/Isc 1.7243.29524.02、表6-2 R L (Ω) 990 900800700600500400300200 100 U(V) 1.132 1.089 1.042 0.987 0.922 0.844 0.636 0.484 0.484 0.282 I(mA) 1.137 1.209 1.302 1.408 1.535 1.685 1.867 2.13 2.43 2.82 3、表6-3有源二端网络等效电流源的外特性数据R L (Ω) 99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 100 U(V) 1.116 1.078 1.030.974 0.908 0.83 0.735 0.623 0.472 0.274I(mA)1.126 1.196 1.286 1.389 1.512 1.657 1.8342.082.372.74R L (Ω) 990900800700600500400300200100U(V) 1.14 1.101 1.051 0.993 0.925 0.844 0.746 0.632 0.477 0.276I(mA) 1.158 1.222 1.312 1.417 1.539 1.686 1.863 2.11 2.39 2.774、Req= 516 ( )6、U OC= 1.724伏R S=522欧姆7、U OC=1.731伏六.预习与思考题1.如何测量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在什么情况下不能直接测量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答:当被测有源二端网络的等效内阻RS数值很大与选用的电压表内阻相近,或数值很小与电流表的内阻相近时,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时,不适用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法测量;此外存在某些输出不能短路的电路也不适合采用短路电流法测量。
2.说明测量有源二端网络开路电压及等效内阻的几种方法,并比较其优缺点。
答:有源二端网络的开路电压UOC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法(开路电压法)、伏安法和零示法。
等效内阻的测量方法有:伏安法、直接测量法、半电压法、零示法。
实验十二RC一阶电路的响应测试1、只有方波信号,在满足其周期T/2>=5τ时,才可在示波器的荧光屏上形成稳定的响应波形。
2、τ=RC=0.1ms,τ表征了电路响应时间的长短,采用图12-2或图12-3的图形测量法来测量τ的大小。
3、R、C越大,τ越大,电路的响应时间越长。
4、积分电路和微分电路的定义及具备条件见44页二-4,变化规律即波形见图12-6。
积分电路可以使输入方波转换成三角波或者斜波,微分电路可以使输入方波转换成尖脉冲波,具体来说积分电路:1.延迟、定时、时钟 2.低通滤波3.改变相角(减);微分电路:1.提取脉冲前沿2.高通滤波3.改变相角(加)。
实验十九交流电路等效参数的测量四.实验内容U I P220V 0.111 24.21110V 0.085 8.67C U I 计算值Xc计算值C4.3μF220.3 0.297 741.75 4.2935μF0.47μF219.9 0.038 5786.8 0.55μF白炽灯与电容器串联电路C U Ur Uc I P 计算λ4.3μF220.1 203.8 77.74 0.108 21.96 0.924 0.47μF220 171 135.4 0.099 17.01 0.7813.测量镇流器的参数U I P 计算值R计算值XL 计算值L180V 0.111 24.21 89.16 636.6 2.027H 90V0.0858.67 89.24 681.59 2.171H 4.测量日光灯电路UUrL Ur I P 计算λ 正常工作 220 174.2 104.8 0.268 30.23 0.51 启辉 188.5129.4110.40.18920.90.59六.预习与思考题2.在50Hz 的交流电路中,测得一只铁心线圈的P、I和U,如何计算得它的电阻值及电感量?答:三表法,是用来测量50Hz 交流电路参数的基本方法。
计算的基本公式为:电阻元件的电阻:I U R R =或2IPR = 电感元件的感抗IU X LL =,电感f X L π2L =电容元件的容抗IU X C C =,电容C 21fX C π=串联电路复阻抗的模IU Z =,阻抗角 R Xarctg=ϕ其中:等效电阻 2IPR =,等效电抗22R Z X -=4. 当日光灯上缺少启辉器时,人们常用一根导线将启辉器插座的两端短接一下,然后迅速断开,使日光灯点亮;或用一只启辉器去点亮多只同类型的日光灯,这是为什么? 答:启辉器里的主要是一个双金属片,就是起到短接两端,然后温度高了自动断开,人工进行这样的操作是一样的效果。
也是用短接后断开产生比较高的电压让日光灯发亮实验二十 正弦稳态交流电路相量的研究一、 实验内容1、 白炽灯与电容串联测 量 值计 算 值U(V) U R (V) U C (V) U’(U R , U C 组成Rt ∆)∆U ∆U/U 109.695.4953.24109.30.30.27%注:U’=测量数值计算测量值(选做)P(W) I(A) U(V) U L(V) U A(V) cosϕR(Ω) cosϕU12(V)U12(V)实测值U34(V)U13(V)启辉值23.94 0.215 200.8 144.3 108.8 0.55 518 L0.56正常工作值29.82 0.267 220 174.3 105.4 0.51 418 L0.51电容值测量数值计算(μF) P(W) U(V) U c(V) U L(V) U A(V) I(A) I C(A) I L(A) I’(A) cosφ0.47 29.86 219.8 219.8 173.4 105.5 0.237 0.039 0.269 0.571 30.2 220 220 174.1 104.6 0.211 0.078 0.268 0.661.47 30.31 220 219.8 173.9 104.9 0.188 0.113 0.269 0.742.2 30.42 220 220.2 174.3 104.2 0.161 0.165 0.269 0.883.2 30.51 219.8 220.0 174.2 104.1 0.149 0.239 0.269 0.954.3 30.80 220 220.1 174.3 104.1 0.177 0.319 0.268 0.86.5 31.22 220.4 220.3 174.6 103.8 0.296 0.480 0.268 0.47二、回答问题2、启辉器的作用是在日光灯预热结束后,产生瞬间的自感高电压,击穿灯管内部的气体(含有汞蒸气的低压惰性气体),从而使灯管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