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易经》第二十七卦:颐
山雷颐卦详解

山雷颐卦详解颐卦第二十七(下震雷上艮山——山雷颐卦)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1、颐,养也,象口中含物以自养。
颐卦下震动、上艮止,有口腮下动上止以嚼物之状,故颐卦象征颐养之意,含有自养、养人、待养三义。
颐养之道须能谨守正道,则可获吉祥;观察颐养之方,则应观察其所养之人,是否合乎正道,并从其自养口腹之需求,而明其贪廉、贤不肖。
◎自,从也。
◎口实,口腹所需求之食物。
2、程颐曰:天地造化,养育万物,各得其宜者,亦正而已矣。
观人之所颐,与其自求口实之道,则善恶吉凶可见矣。
3、郑康成曰:颐,养也。
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
颐中之物曰口实。
自二至五,互有二坤,坤载养物,人所食之物皆存焉。
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4、马其昶曰:颐有自养、养人、待养三义,初阳在下当自养,上九位在上当养人,其四阴爻,则皆待养于人者也。
5、李士鉁曰:颐卦上覆下承,以象辅颊,中有四画,以象众齿。
6、序卦传: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7、崔觐曰:大畜刚健,辉光日新,可以观其所养,故言“物畜然后可养”。
8“颐:贞吉”虞翻曰:晋四之初。
与大过旁通。
养正则吉。
谓三爻之正,五上易位,故“颐贞吉”。
反复不衰,与乾、坤、坎、离、大过、小过、中孚同义。
故不从临观四阴二阳之例。
或以临二之上,兑为口,故有口实也。
9、“观颐”虞翻曰:离为目,故“观颐”,观其所养也。
10“自求口实。
”虞翻曰:或以大过兑为口,或以临兑为口。
坤为自,艮为求。
口实,颐中物,谓其自养。
郑玄曰:颐中,口车辅之名也。
震动于下,艮止于上,口车动而上,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
颐,养也。
能行养,则其干事,故吉矣。
二五离爻,皆得中。
离为目,观象也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
颐中有物曰“口实”。
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
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1、彖传曰:颐养之道能谨守正道,则可获吉祥者;乃谓其所养之人,均为谨守正道之贤明者,故得吉祥。
关于颐卦的理解

关于颐卦的理解颐在六十四卦中排列第二十七位,颐是养的意思,上卦是艮,艮为山为止之意,下卦是震,是动之意,而一动一静正是养生的秘诀所在。
从大象上来看,颐是大离象,离中虚,象征嘴,离又为心,所以养生重于心而轻于身。
从颐卦当中我们应该领悟到人生在世,是满足口腹之欲还是精神上的需求,是每个人应面对的抉择。
从颐的初爻到六三爻的爻辞当中可以看出,每个爻都是凶,而且层次由小凶到大凶。
而从六四爻到上九,却截然相反,是由小吉到大吉。
由此可知,如果满足最低层次的欲望,只会使自己陷入欲望的沟壑当中,以致不能自拔。
而若将眼光放长远一点,使自己的人生丰富多彩,就应节饮食,慎言语,最终达到智慧的人生才是最完美的人生。
卦辞“亨,元吉,观颐,自求口实。
”饮食是人类的天性,民以食为天,饮食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必需的行为。
但是从饮食当中,却可以领悟到许多人生的道理。
首先,应该自食其力,不要有非分的奢望。
“自求口实”就是说你要凭借自己的能耐,去养活自己,这才是养生的根本之所在。
试想,如果一个人连自己都无法养活,那么他如何去谈养生呢?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初九的欲望太容易满足了,看到别人大快朵颐,就想到自己今后能够大快吃肉,大碗喝酒,便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如果这样认为,就太肤浅了,这样下去,自然而然会走向凶险。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二为阴爻阴位,向下去寻找初九的阳爻,与其趣味相投。
而其竟然不守本分,违背了常理,又向上九厚颜相求,脚踩两只船,当然这样做是凶险的。
也就是说这必然会遭到上九爻的断然拒绝,而且又失信于初九,最后只能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六三“拂颐,居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三处于震卦的最上爻,极为不利,而且还要坚持自己的观点,执迷不悟,这样当然是凶上加凶了。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四进入艮卦当中,已经从凶险的欲望场中解脱了出来,六四为阴居阴位与初九相正应,它向下寻找养生的方法,可以得到初九的支持,虽然其它爻对其心怀鬼胎,企图采取其它手段予以干涉,但是没有关系,因为它们都处于险地,而九四处于福地,吉凶自然明了。
《颐卦》(周易)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周易》颐卦关于周易《周易》即《易经》,《三易》之一(另有观点:认为易经即三易,而非周易),是传统经典之一,相传系周文王姬昌所作,内容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
《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卦和爻各有说明(卦辞、爻辞),作为占卜之用。
《周易》没有提出阴阳与太极等概念,讲阴阳与太极的是被道家与阴阳家所影响的《易传》。
《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相传为孔子所撰。
《周易》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自然哲学与人文实践的理论根源,是古代汉民族思想、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大道之源”。
内容极其丰富,对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
《易经》为群经之首,设教之书。
颐卦原文《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颐卦译文颐卦:占得吉兆。
研究养生之道,要自食其力。
初九:你自己放着大量财物,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
凶险。
六二:要解决生计问题,就得在山坡上垦荒开田。
为了生计而去抢劫粮食,凶险。
六三:违背养生之道,占得凶兆。
十年都很倒霉,没有什么好处。
六四:六四两腮不停地颠动,可获吉祥。
像猛虎那样双目圆睁眈视一切,急欲不断地得到食物,必无灾祸。
六五:违背养生理论,居守正道吉。
不能渡大江大河。
上九:遵循养生之道,先艰难后吉利。
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
颐卦新解

周易之颐卦新解《颐卦》(艮上震下)的注解卦符:------- ---- ---- ---- -------上接《复卦》。
本卦为震生八卦中的第二阶段。
事物在积蓄阶段。
颐养。
孕育,相当于母亲在怀孕。
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养,颐养。
实—富,满。
与“虚”相对。
颐养:守正则吉祥。
通过观察体会颐养过程,自己获得口中食物。
即要自力更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舍—行人住在主人的家,即不是自己的家。
引申为往。
尔—你。
灵—神,神灵。
龟—乌龟。
朵—动。
舍弃你如同神龟般的聪明智慧,痴呆地看着我鼓动腮帮子进食,结果必然导致凶险。
意指要有独立的思想,不能人云亦云。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颠—倾倒,跌。
拂—违背,不从。
经—常道。
颠、拂、于丘之颐,指均为违背常理,获取食物的奉养方法,则前进的途中必然遭遇凶险。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违背颐养的正道,预示结果必然遭遇凶险,在十年的漫长岁月里得不到养育,没有一点好处。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眈—视近而志远。
逐逐—奔驰的样子。
老虎是动物之王,处于最高位置,象老虎扑食那样的颐养方式是吉祥的。
老虎要扑食时,虎视眈眈,专心致志,孜孜以求,则必然能够达到目的,当然也没有什灾祸。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涉大川—为隐晦术语,政治术语。
发现稍微偏离了颐养的正道,应需要立即回转到正道,这样才吉祥。
否则不能干大事业。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由—从,经。
天下百姓都依靠他的养育而得以安居乐业;肩负如此重任,必须谨防危险,有所戒惧才能获得吉祥。
这样能干大事业。
下接《屯卦》。
附注:卦名颐:颐的繁体字:頤;异体字:頉、頥、顊。
颐,甲骨文的意思为“下巴”。
———摘自[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云南教育出版社]①[说文解字]顄(hàn)也。
[疏]颐,养。
②[易.颐卦]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疏]颐,养也。
③[又]初九,观我朶(duǒ)颐。
《象传上-颐》(易传)简介、原文全文及翻译白话译文

《易传》象传上·颐
关于易传
《易传》是一部战国时期解说和发挥《易经》的论文集,其学说本于孔子,具体成于孔子后学之手。
《易传》共7种10篇,它们是《彖传》上下篇、《象传》上下篇、《文言传》、《系辞传》上下角、《说卦传》、《序卦传》和《杂卦传》。
自汉代起,它们又被称为“十翼”。
颐原文
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颐译文
《颐卦》的卦象是震(雷)下艮(山)上,为雷在山下震动之表象,引申为咀嚼食物时上颚静止、下颚活动的状态,因而象征颐养;颐养必须坚守正道,所以君子应当言语谨慎以培养美好的品德,节制饮食以养育健康的身体。
“痴呆地看着我鼓动腮帮子进食”,是说初九爻虽重视保养身体,但由于不能坚守正道,并不值得推崇。
《颐卦》的第二爻位(六二)“前进的途中必然遭遇凶险”,是因为前进的途中没有相应的同类。
“在十年的漫长岁月里被遗弃而得不到养育”,是因为它与颐养的正道大相径庭,从根本上违背了养育他人和保养自己的原则和方法。
“反过来向下属乞求食物以获取奉养的吉祥”,是因为六四位居在上,与初九照应,同时又能坚守正道,虽取之于民,却又用之于民,这也就是说,它能够向下普遍地施舍光明恩德。
“能够安然地居于尊位,所以结果吉祥”,是因为能够顺从有阳刚之美的贤者。
“天下百姓都依靠他的养育而得以安居乐业,必须谨防危险,有所戒惧才能获得吉祥”,是说养育天下百姓,因而能得到天下的信任和爱戴,达到普天同庆。
对话《易经》之颐卦

对话《易经》之颐卦原创2021-06-10 12:06艮【☶】上震【☳】下之山雷颐卦,在山天大畜卦后出现,说明了天地间一个最为明显的生存之道和颐养天年法则,也就是天地间事物的相互转化和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基本道理。
人们都知道,如果出现地动山摇般的崩裂必然会吞噬山野郊外之物,即便是巍峨的大山也会因此而化为齑粉归于广博大地。
而当天雷震动山野,好雨时节便会如约而至,栖息山野的万物也能得以承受天地造化的丰沛滋养。
正如阴阳交合才有雷震山野,时空之口日夜咀嚼的,正是川流不息的天地正气;而大地中的万物也依循着大道造化万物的生存法则动静其中。
人类应当从中效法的,也正是自然造化所赋予的承载并化育万物的本能,犹如身上的口舌,该动时动,该静时静,动静其中,不仅要充饥饱腹,吟诗唱和,也要谨防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当然,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事物,其生存法则和颐养天年之道,无出于自然所秉赋的顺昌逆亡法则。
颐卦卦辞说,'颐,贞吉;观颐,自求口实。
'颐卦将天地时空化育万物,万物来之自然又回归自然的基本道理,通过山峙峰立于大地,又终归回归大地的变化过程给予完整地体现了。
任何事物,却要经历天地时空及其不息时光的繁衍化育,如同山野之物都要在山野怀抱中栖息繁育并休养生息。
其实,时空中的一切动静起伏,都是阴阳之气交互作用的结果。
而时空万物的这种相与互动,已将自然造化那环环相扣的生养链条表现得如许地明白又如此地清晰。
事物的相互依存与相互转化,都在时空那生生不息的大化之中;一应的阴阳转化,正是天地之气相互间的刚柔品味。
而事物的颐养天年之道,无出于天地的顺昌逆亡法则。
因此,只有持守天地正道才可保持生命的祥和吉利。
当然,在品味事物特别是人生的基本生存法则时,无论是养育他人还是被他人所养育,无论是忙碌操劳还是安适休憩,终归都要回到每一个人的自我体验和人生历练当中。
【注:人生当中只有始终信步于大道之行方可确保安然无忧。
而无论在人生的言谈举止还是日常的起居饮食当中,他人终归无从代替,其中的酸甜苦辣咸滋味只有当事人心中自知。
自食其力的颐养之道——解读《易经颐卦》

自食其力的颐养之道——解读《易经颐卦》《颐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二十七卦。
这个卦是异卦相叠。
上卦为艮,为山,下卦为震,为雷,山在上而雷在下,雷出山中,正是春暖之际,天地养育万物之时,依时养贤育民。
外实内虚,阳实阴虚,实者养人,虚者为人养。
《序卦传》: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原文】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译文】谨守正道,则可获吉祥;观察颐养之道,在于自食其力。
【启示】颐养要坚守正道,自食其力是最好的颐养之道。
坐享其成、不劳而食者戒。
【原文】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译文】自己储藏着大量的财宝,还要羡嫉人家的财物,必遭凶险之事。
【启示】老子曰:“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
故知足之足,恒足矣。
”(《道德经》)【原文】六二:颠颐,拂经于丘。
颐征,凶。
【译文】为了糊口,就得在山坡上开荒种地。
为了生计而去抢劫别人,这是凶险之事。
【启示】要想生活的好,就要努力付出,自食其力,那种不想付出就想得到或靠不正当手段得到的不义之食,是凶险的。
【原文】六三:拂颐,贞凶。
十年勿用,无攸往。
【译文】违背养生正道,靠歪门邪道过活,凶兆。
十年都得倒霉,永无好处。
【启示】《韩诗外传》: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对曰:“所受俸禄也。
”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
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致诚。
不义之物,不入于馆。
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
子其去之。
”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
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
《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
”言贤母使子贤也。
【原文】六四:颠颐,吉。
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译文】所求不过糊口,吉利。
专一、欲望安然自得,无灾祸。
【启示】在七百多年前,元太祖成吉思汗在率领大军西征欧洲的途中,感到自己年老体衰,于是,不远万里派人回来把山东的道士丘处机请去。
丘处机领旨以后,带了十八个徒弟足足走了四年的路程,才到达雪山(今阿富汗境内)。
易经中颐卦的决策智慧与战略思维

易经中颐卦的决策智慧与战略思维易经,又称《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典籍之一,被认为是决策智慧和战略思维的重要源泉之一。
其中颐卦作为易经八卦之一,承载着深刻的哲理和生活智慧,对于决策者和战略制定者来说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将从颐卦的象征意义、决策智慧以及战略思维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颐卦的象征意义在易经中,颐卦的象征意义是“养正”,意味着顺应天道、修身养性,以达到健康、和谐和持久发展的状态。
颐卦的卦象由坤卦(地)上卦和震卦(雷)下卦组成,地为柔顺,雷为刚健,象征着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颐卦传递给人们的信息是,只有保持内心的稳定和修身养性,才能够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持续成长与进步。
二、颐卦的决策智慧颐卦的决策智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坚持正道颐卦象征着养正之道,强调要坚持道德的正确和公正的原则,这对于决策者来说至关重要。
在现实生活中,很多决策者可能会面临各种诱惑和压力,但只有坚持正确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判断,才能够做出公正合理、真正符合长远利益的决策。
2. 以稳为主颐卦中的地象征着稳定和柔顺,告诫人们在决策过程中要以稳为主。
决策者需要审慎思考,从多个角度综合考虑利弊得失,在不确定和变化的环境中保持冷静与稳定,避免盲目行动和冲动决策。
3. 持之以恒颐卦的卦象中,雷象征着刚健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在决策中,持之以恒是非常重要的品质。
决策者需要有足够的毅力和耐心,对自己的决策坚持信念并付诸行动,不轻易放弃,才能够最终取得成功。
三、颐卦的战略思维战略思维在颐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以下是颐卦对战略思维的启示:1. 以守为攻颐卦中的地象征着守,而雷象征着攻。
在战略的制定中,不仅需要考虑进攻的力量,还需要有守势的准备。
决策者需要具备防守的能力,稳住阵脚,为进攻创造更好的条件。
2. 战略适时雷卦中的雷象征着行动和变化,决策者需要在战略制定中掌握适时的机遇。
及时调整战略,灵活应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才能够在竞争中取得优势,实现长期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松学《易经》第二十七卦:颐打造给力的文化经典微学习平台,用优秀文化滋养您的生命。
文章分类:文化经典微学习作者:李守力编辑:凌城《易经》第二十七卦颐——山雷颐震下艮上小编导读养生最重要的是必须遵循正道。
无论是自养还是他养,节欲则正,贪欲则非。
《象传》说:“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颐卦下震上艮,下卦震为动,上卦艮为止,颐为颊辅,下颌动而上颌止,模拟的正是上下颌口腔运动的形象。
所以观颐为“自求口实”,而噬嗑卦就有如“颐中有物”,颐卦的卦象是上下颌运动的形象。
只是颐卦口中无物,噬嗑卦口中有物。
颐卦之时意在于不仅要观“自求口实”之自养,更要胸怀广大的观“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之养他。
此正如《孟子·尽心上》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周易古经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六三:拂颐,贞凶;十年勿用,无攸利。
象曰:十年勿用,道大悖也。
六四:颠颐,吉;虎视眈眈,其欲逐逐,无咎。
象曰:颠颐之吉,上施光也。
六五:拂经,居贞吉,不可涉大川。
象曰:居贞之吉,顺以从上也。
上九:由颐,厉吉,利涉大川。
象曰:由颐厉吉,大有庆也。
李守力微学通解【27.1】颐,贞吉。
观颐,自求口实。
【白话】颐卦,正固吉祥。
观察养育状况,自己求取食物。
【解读】○颐,帛书《易》、楚简《周易》、传本《归藏》同,秦简《归藏》作“亦”,当为音近相借。
颐卦下震上艮,山雷颐卦。
下卦震为动,上卦艮为止,颐为颊辅,下颌动而上颌止,正是上下颌口腔运动的形象。
颐卦口中无物,噬嗑卦口中有物。
由口腹之养,推及养身、养德、养人与养于人。
《序卦传》:“物畜然后可养,故受之以颐,颐者,养也。
”《杂卦传》:“颐,养正也。
”○颐卦有大离象,离为目,故曰观颐。
自求,下卦震为动之引申。
口实,即口食,上卦艮为果蓏,即五谷瓜果之食物。
○【颐古文字探源】《噬嗑·彖》曰:“颐中有物,曰噬嗑。
”《尔雅·释诂下》:“颐,养也。
”《说文》:“颐,顄也。
”顄(hàn)古同“颔”。
《释名》:“颐,或曰辅车,或曰牙车,或曰颊车。
”《周易集解》曰:郑玄曰:颐中(者),口车辅之名也。
震动于下,艮止于上。
口车动而上(止),因辅嚼物以养人,故谓之颐。
颐,养也。
能行养则其干事,故吉矣。
二五离爻皆得中,离为目,观象也。
观颐,观其养贤与不肖也。
颐中有物曰口实。
自二至五有二坤,坤载养物,而人所食之物皆存焉。
观其求可食之物,则贪廉之情可别也。
《康熙字典》:《礼·玉藻》颐霤垂拱。
《疏》霤,屋檐,身俯故头临前,垂颐如屋霤。
《又》端行,颐霤如矢。
《释文》颐音夷。
《前汉·贾谊传》颐指如意。
《注》但动颐指麾,则所欲皆如意。
《礼·曲礼》百年曰期颐。
《注》飮食居处皆待于养也。
可见,颐本义为颌,引申为饮食。
颐的本字当为。
于省吾先生认为本义并非是颌,而是梳比(见:于省吾《甲骨文字释林》第66-67页,中华书局1979)。
于省吾用字例证,《说文》:“,取虮比也,从竹声。
”并依据“姬”字甲骨文做出的判断,甲骨文“姬”字右边的颐本字象三个齿的梳子,实际上这三个齿形是由于契刀在甲骨上很难刻画弧形导致的。
窃以为,字“竹”为形旁,作声旁,与虮同音,故取之。
《康熙字典》收录了的异体字,这个字“竹”下像梳子,此字可能是本字。
字可能是隶变所致,并非从。
查颐字的异体字几乎都从,于省吾的举证是证据不足的个案。
金文出现的大量的“姬”字都不像梳子形,而是“两靥如点”(面颊有两个酒窝)的形象。
(“姬”字金文:容庚《金文字典》616页)颐的本字即,加页(頁即头,頭)说明位于头部。
,《说文》:“,顄也,象形。
颐篆文,籀文从首。
”王筠《说文句读》:“《淮南子》:‘靥辅在颊则好,在颡则丑。
’高注:‘靥辅,颊上窐也。
’之外象腮,中一笔象窐。
”又:“当作,左之圆者腮也,右之突者颊旁之高起者也,中一笔则上之纹,状如新月,俗呼为酒窝。
”的衍生字:巸yí、宧yí、姬、赜zé。
1.《说文》:“巸,广颐也。
”巸为广颐,即下颌宽广。
2.《尔雅·释宫》:“室东北隅谓之宧。
”李巡曰:“东北,阳气始起,育养万物,故曰宧。
宧者,养也。
”《说文》:“宧,养也,室之东北隅,食所居。
”段玉裁引邵晋涵云:“君子之居恒当户,户在东南则东北隅为当户,饮食之处在焉。
”宧字是屋内东北角饮食的地方,这说明与饮食有关,绝不是什么梳子之类。
3.金文“姬”字,右边是个“女”旁,左边是“颐”本字,是腮的侧面图,“左之圆者腮也”,“右之突者,颊旁之高起者也”是颧骨,黑点表示酒窝(窐wā)。
姬,泛指美女,古代男女都束发,梳子并非女子专用。
而“两靥如点”则是美女的主要标志之一。
酒窝又称笑靥(yè)或双靥。
双酒窝(双靥)比单酒窝则更美。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有许多关于笑靥的描写:周朝《诗经·卫风·硕人》:“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倩,《传》好口辅也。
“倩”字就是指的微笑时候出现在两颊的酒窝。
战国·屈原《楚辞·大招》:“靥辅奇牙,宜笑焉只”,甲骨文和金文“姬”字也有双靥和笑齿同时出现的形象(此误以为梳子之由)。
西汉·班婕妤《捣素赋》:“两靥如点,双眉如张。
”三国魏·曹植《洛神赋》:“明眸善睐,靥辅承权。
”刘良注:言靥文之生辅承其颊。
李善注:权,两颊。
宋·晁端礼《清平乐》:“娇羞未惯,长是低花面。
笑里爱将红袖掩,遮却双双笑靥。
”以上可知,“姬”本义为颊辅的酒窝。
黄帝君姬水,以为姓。
周人本黄帝裔,故尧赐姓姬。
姬水,现在的说法就是美女河。
4.《周易·系辞传》:“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而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
”赜,左边从颐为口,《释文》:“颐,京作啧。
”《集解》、《左传·定公四年》《正义》引颐作啧。
从“责”之字与从“亦”之字多通。
《说文》:“迹,或作蹟。
”《尔雅·释兽》:“其跡躔。
”《释文》:“跡又作蹟。
”(参考:廖名春《王家台秦简《归藏》管窥》)《小尔雅》:“颐,深也。
”《系辞传》“赜”字本义是颊辅上深于脸面的酒窝,酒窝平时不见,微笑时才出现,这种似有似无的面容之形,只能使用象来表述。
《周易》把天下那种似有似无、幽深难见的事物(赜、迹象)付之于“象”来表达。
由此可见《系辞传》用字是多么精妙!观颐为“自求口实”,噬嗑卦为“颐中有物”,颐卦的卦象是上下颌运动的形象。
颐卦口中无物,噬嗑卦口中有物。
这两卦都证明颐为颊辅。
《易经》六十四卦的形成远远早于西周,《连山》、《归藏》已有六十四卦,《周易》一书本身就是最古老的训诂典籍,故不可舍《易》以训诂。
【27.2】彖曰:颐,贞吉,养正则吉。
观颐,观其所养也。
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
天地养万物,圣人养贤以及万民,颐之时大矣哉!【白话】彖传说:颐卦,贞吉,是说养育谨守正道则获吉祥。
观颐,是说观察他所养育的对象。
自求口实,是说观察他如何养育自己。
天地生养万物,圣人养育贤人从而养育百姓,颐卦所蕴含的时势意义真是伟大啊!【解读】○颐卦训为养生,养生必须遵循正道。
无论是自养还是他养,节欲则正,贪欲则非。
下卦震为决躁,为贪欲,上卦艮为止,为节欲。
故初至三凶,四至上吉。
○颐卦从养生之道出发,从养育主体推广到养育客体。
“观颐,观其所养也”,对应于颐卦二至五柔爻,不能自养而依靠别人所养育者;“自求口实,观其自养也”,对应于颐卦初九、上九两个刚爻,初九有自养潜能,上九是自养兼养人者。
○上九为颠为天,互体坤为地、为万物、为民众,天地孕育万物而长养之,使之欣欣向荣,天地自养即是养万物也;圣人则之,颐养贤人而照顾万民,使之安居乐业,圣人亦是自养养他。
颐养之时势功效是多么弘大啊!○《周易》凡上九居于六五之上均有尚贤养贤之义,如蒙卦“蒙以养正,圣功也”,火天大有卦有聚集群贤之象,山火贲卦六五束帛求贤,大畜卦“不家食吉,养贤也”,火风鼎卦“大亨以养圣贤”,皆与山雷颐卦“圣人养贤”类同。
颐卦初九处震卦尚有决躁之气,上九处艮卦有蓄止之德,故上九为颐卦卦主。
【27.3】象曰:山下有雷,颐;君子以慎言语,节饮食。
【白话】象传说:山下有雷,这是颐卦;君子由此领悟言语谨慎,饮食有节。
【解读】○东汉荆州牧刘表曰:“山止于上,雷动于下,颐之象也。
”颐卦的卦象是上下颌口腔运动的形象,故言“饮食”与“言语”。
颐卦象口,晋·傅玄《口铭》:“病从口入,祸从口出。
”宋·程颐曰:“慎言语以养其德,节饮食以养其体。
”【27.4】初九: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凶。
象曰:观我朵颐,亦不足贵也。
【白话】初九:舍弃你的灵龟不用,看着我嚼食的动颐,有凶祸。
象传说:看着我嚼食的动颐,也就没有什么可贵的了。
【解读】○苏轼《东坡易传》曰:“尔,初九也;我,六四也。
龟者不食而寿,无待于物者也。
养人者,阳也;养于人者,阴也。
君子在上足以养人,在下足以自养。
初九以一阳而伏于四阴之下,其德足以自养而无待于物者,如龟也。
不能守之而观于四,见其可欲朵颐而慕之,为阴之所致也,故凶。
所贵于阳者,贵其养人也。
如养于人,则亦不足贵矣。
”东坡所言极是。
“尔”指初九,“我”指六四,因六四与卦主上九同在上卦也。
初九位于群阴之下,初至五互体复卦为天根,颐卦大离,离为龟,通天地之心之龟,故曰灵龟。
灵龟喜于山阴之处而胎息,正象初九之震阳位于艮坤(上艮为山,二至五互坤,为纯阴)之下也。
如《老子》云“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内经·灵枢·本神》云“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
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假如初九能如如不动,必得“长生久视”也。
可是震为动,为决躁,初九与六四相应,心猿意马必奔驰于外也。
故“舍尔灵龟,观我朵颐”,初九阳爻本能自养而亡失其灵明之本性,对六四的颊辅之动垂涎三尺,情执躁动,必致凶险也。
六四阴爻本不能自养,其仰靠上九之养也。
○亦不足贵:养正为贵。
今初九以阳实能养之身,因其上应六四而心生求养之欲,贪婪之貌形之于外,是违背养正之道。
自养为贵,今因贪欲障盖而失其自养,故曰“亦不足贵也”。
【27.5】六二:颠颐,拂经;于丘颐,征凶。
象曰:六二征凶,行失类也。
【白话】六二:依靠上九来养育,不合常理;到丘地求助养育,前来会有凶险。
象传说:六二前来有凶险,因为此行丧失了同类。
【解读】○颠颐,拂经:此颐卦全部阴爻之属性,言皆依靠上九来养育。
阳者,养也。
颐卦以阳爻为能养,自养而养他;以阴爻为所养,受他人养育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