柜面操作风险防控
柜面操作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一、员工技能不足员工技能不足可能会对柜面操作带来风险。
员工如果没有足够的培训和自身学习能力,或者没有掌握必要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在处理业务时可能会产生操作失误,从而引发风险。
此外,如果员工缺乏诚信和道德素质,也可能导致其故意违规或欺诈,给银行带来风险。
二、内部控制失效内部控制是银行风险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内部控制失效,可能会导致业务操作不规范、权限滥用、流程不严密等问题,从而引发风险。
例如,如果银行没有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或者没有对员工进行充分的授权和监管,就可能导致员工在业务操作中出现失误或欺诈行为。
三、程序操作失误程序操作失误也是柜面操作中常见的风险之一。
员工在操作业务系统时,如果输入错误的信息或数据,或者没有按照规定的流程进行操作,就可能导致业务处理错误或延误,引发风险。
此外,如果系统本身存在缺陷或漏洞,也可能会被黑客攻击或利用,引发安全风险。
四、信息系统故障信息系统故障也可能导致柜面操作风险。
例如,网络中断、服务器故障、软件崩溃等都可能导致业务处理中断或失败,引发风险。
此外,如果银行没有建立有效的备份和恢复机制,就可能会导致数据丢失或损坏,给银行带来风险。
五、外部事件影响外部事件也可能会对柜面操作带来风险。
例如,火灾、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都可能导致业务中断或失败,引发风险。
此外,社会事件、政治动荡等也可能会对柜面操作带来一定的影响和风险。
六、客户方原因客户方原因也可能会导致柜面操作风险。
例如,客户不诚实、不守信等原因,都可能导致业务处理失败或引发风险。
此外,如果银行没有建立有效的客户身份验证和业务授权机制,也可能会导致业务操作存在安全风险。
七、现金管理不善现金管理不善也可能会对柜面操作带来风险。
例如,员工在管理现金时如果没有遵守规定的手续和流程,就可能导致现金丢失或被盗用,给银行带来风险。
此外,如果银行没有建立有效的现金审计和监管机制,也可能会导致员工在现金管理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摘要】银行柜面作为银行最直接与客户接触的渠道,存在着诸多操作风险。
本文从柜面操作风险分析、风险防范措施、客户身份验证措施、现金管理措施和内部人员监控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
针对不同的风险,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案,强调了客户身份验证和内部人员监控的重要性。
文章总结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强调了加强培训和提高员工意识的重要性。
未来建议在技术应用和监管方面加强,提高风险意识和自查意识,以全面保护银行和客户利益。
通过本文的研究和总结,可以更好地管理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确保银行业务的安全和稳定发展。
【关键词】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风险分析,风险防范,客户身份验证,现金管理,内部监控,防控策略,总结,发展趋势,建议。
1. 引言1.1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柜台办理业务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潜在风险,包括诈骗风险、内部操作风险、现金管理风险等。
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客户资金的损失、银行声誉的受损甚至对整个金融市场造成不良影响。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策略尤为重要。
为了有效防范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银行需要进行全面的风险分析。
首先要对柜面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梳理,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点;其次要对客户身份验证、现金管理、内部人员监控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识别潜在风险因素。
在防范措施方面,银行可以采取多层次的措施,如加强客户身份验证措施、建立严格的现金管理制度、加强对内部人员的监控等。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柜面操作风险的发生概率,保护客户资金安全和银行利益。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是银行业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银行需要持续加强对柜面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不断完善防控措施,以提升客户满意度和保护银行自身利益。
2. 正文2.1 柜面操作风险分析柜面操作风险分析是银行业务中非常重要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柜面操作风险来自于人为因素。
员工因疏忽、错误或故意造成的操作失误,可能导致客户资金遗失或被盗。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与控制

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与控制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业银行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柜面业务作为商业银行最切实可行的方式之一,为广大客户提供日常金融服务,然而,与此同时,柜面业务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重点讨论商业银行柜面业务风险的主要类型以及应对措施。
1. 客户识别风险作为金融机构,商业银行必须核实客户的身份信息。
然而,客户识别风险是商业银行柜面业务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客户可能提供虚假身份信息,以进行非法活动,如洗钱等。
为了降低客户识别风险,商业银行应采用有效的客户识别和尽职调查措施,如要求提供有效的身份证件、住址证明和工作证明,并与公安部门等机构进行信息比对。
2. 内部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柜面业务中的内部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人为错误、盗窃和内部欺诈等。
这些行为可能导致资金损失、信誉损害和法律责任等问题。
为了降低内部操作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员工培训,确保员工了解操作规程和内部控制措施,并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控机制。
3. 信息安全风险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商业银行柜面业务中,客户的敏感信息存在泄露和被恶意利用的风险。
柜员操作错误、黑客攻击和恶意软件等都可能导致信息安全风险。
为了防范这些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柜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并投入足够的资金和资源来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如使用防火墙、加密技术和安全审计等措施。
4. 交易违规风险商业银行柜面业务涉及大量的交易活动,包括存款、取款、转账等。
然而,一些客户可能通过虚假交易、资金转移等方式进行违规操作,从而带来交易违规风险。
为了减轻这种风险,商业银行应加强对交易流程的监控,建立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确保交易的合法性和规范性,并及时发现和处置任何可疑违规行为。
5. 外部市场风险商业银行柜面业务的风险不仅来自内部,也来自外部。
市场波动、经济衰退和其他不可预测的情况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运营和盈利能力带来不利影响。
为了应对外部市场风险,商业银行应建立灵活的风险管理框架,包括风险评估、资产多样化和国际业务扩展等措施,以减轻对柜面业务的影响。
柜面操作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引言在银行柜面业务中,柜员作为银行与客户之间的重要纽带,承担着许多关键操作,如开户、存取款、转账等。
然而,柜面操作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柜面操作风险的类型和影响,并提供相应的防范措施。
1. 操作风险的类型柜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1.1 身份认证风险柜员在为客户办理业务时,需要对客户身份进行验证。
如果柜员未能准确验证客户身份,可能会导致非法操作、盗取客户信息等风险。
1.2 误操作风险误操作是指柜员在进行操作时出现疏忽、错误或不正当的操作行为。
例如,柜员错误地处理客户交易、错输金额等,可能会给银行和客户带来损失。
1.3 内部欺诈风险柜员作为银行内部人员,如果利用其内部权限进行欺诈行为,例如盗取客户资产、私自开设虚假账户等,将给银行和客户带来严重损害。
1.4 资金管理风险柜员在处理客户存取款、转账等业务时,需要进行准确的资金管理。
如果柜员管理不当,可能会导致资金丢失、错帐等风险。
2. 柜面操作风险的影响柜面操作风险的影响不容忽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客户信任缺失如果客户在柜面操作中遭遇到错误、安全问题或盗窃等情况,将严重影响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进而导致客户流失。
2.2 经济损失柜面操作风险可能导致银行和客户遭受经济损失。
例如,柜员误操作导致客户资金错误划转,银行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同时客户可能因此面临经济损失。
2.3 市场声誉损害柜面操作风险一旦发生,往往会引起媒体关注和社会舆论,对银行的市场声誉造成严重影响。
这将影响银行的业务发展和形象。
3. 柜面操作风险的防范措施为有效管理柜面操作风险,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3.1 完善的培训和考核制度银行应对柜员进行全面的培训,特别是对身份验证、操作规程、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并且,银行还应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对柜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估。
3.2 强化客户身份验证银行应采用多重身份验证方式,以确保客户身份的准确性。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摘要】银行柜面操作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环节,也是风险较高的地方。
本文从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出发,系统分析了银行柜面操作存在的风险,包括人为失误、盗窃、网络攻击等。
然后提出了一系列风险防范措施,包括加强员工培训和监控,应用技术手段加强安全防护,并建立应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机制。
结论指出,银行应加强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意识,持续改进风险防控机制,确保银行柜面业务的安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指导银行在柜面业务中有效防范风险,提高业务安全性,保障客户权益。
【关键词】银行柜面操作、风险、防控策略、分析、防范措施、员工培训、监控、技术手段、突发事件处理、风险管理、意识、改进机制、业务安全。
1. 引言1.1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银行柜面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窗口,涉及到客户的资金和信息,因此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
为了保障客户资金安全和银行业务顺利进行,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十分重要。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人为错误操作、欺诈行为、信息泄露等多种形式。
这些风险如果不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对银行的声誉和资金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为了有效防范柜面操作风险,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是加强员工培训和监控,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操作技能,严格监控员工的操作行为。
其次是应用技术手段,比如安装监控摄像头、加强数据加密等措施,确保信息安全。
银行还需要建立健全的突发事件处理机制,及时处置风险事件,最大程度减少损失。
加强柜面操作风险管理意识、持续改进风险防控机制以及确保银行柜面业务安全是保障银行业务正常运行和客户资金安全的关键。
银行应该不断完善防控策略,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金融环境。
2. 正文2.1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是银行业务运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风险主要包括内部操作风险和外部环境风险。
内部操作风险主要涉及员工的疏忽、误操作、欺诈等行为,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和客户投诉等问题。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是指在银行柜台业务中,由柜员操作不当或疏忽导致的各种风险,可能对银行的财务、声誉和客户利益产生不利影响。
为了防控柜面操作风险,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和策略。
银行应对柜员进行全面的培训和教育,包括法律法规、操作规程、风险防控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和风险防控意识的柜员才能够正确地处理各类业务,并避免操作风险的发生。
银行应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操作规程、审核制度、授权管理等。
通过制定明确的业务流程和操作规程,规范柜员的操作行为,减少操作风险的发生。
设立审核制度并实施有效的内部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操作风险。
银行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加强柜台操作的监控和防控。
设置实时监控系统,对柜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控和录像,以便及时发现不当操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银行还可以利用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确保柜员的身份真实可靠。
第四,银行应加强对柜员的管理和监督。
建立健全的绩效考核机制,对柜员的业绩和合规程度进行评估,对不合格或存在风险的柜员及时予以整改或调整。
加强对柜员的日常监督,通过例行抽查、巡查等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
银行可以引入第三方风险评估机构,定期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
通过与专业机构的合作,银行可以及时了解行业最新的风险动态和风险防控方法,并加以应用和落地。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控需要从培训教育、内部控制、信息技术、管理和监督、第三方合作等多个方面入手,通过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和策略,全面提升柜员的业务水平和风险防控能力,确保柜面操作的安全和稳定。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及防控策略一、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分析银行柜面是银行与客户之间直接接触的重要窗口,是银行业务的重要环节。
在柜面业务中存在着一定的操作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人为错误操作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在处理客户的业务时,可能出现因疏忽、疲劳或者缺乏经验而造成的操作错误,例如将客户的款项打错账户、给客户错发资料等。
2. 内部欺诈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可能利用职务之便,从事违规操作、内部欺诈等行为,给银行及客户带来损失。
3. 客户信息安全风险:柜面业务需要获取客户的个人信息、账户信息等涉及隐私的信息,如信息泄露将给客户带来不必要的风险。
4. 假币风险:柜面工作人员在业务中可能遇到假币兑换的情况,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并进行处理,将给银行带来经济损失。
以上风险的存在,可能给银行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在操作风险事件发生后,可能损害银行业务的稳健性和客户的信任度,加重银行的业务成本和管理负担,对柜面操作风险进行有效的防控十分重要。
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银行应该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包括完善的审批程序、清晰的责任分工、严格的业务流程等,确保柜面业务的正常运作。
并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相关业务培训,增强其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降低由于操作错误带来的风险。
2. 提高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银行应该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培训,使其了解操作规程、熟悉各种业务流程,确保其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通过定期的考核和评价,并设立相应的奖惩机制,激励柜面工作人员提高业务素质和责任意识。
3. 加强内部监督银行应该加强对柜面业务的内部监督,通过电子监控系统、现场巡查等方式,监督柜面工作人员的业务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可能存在的问题,规避潜在风险。
4. 客户信息保密银行应该加强对客户信息的保密工作,设立专门的保密区域和措施,保障客户的个人信息和账户信息安全。
加强对柜面工作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确保客户隐私信息不会被泄露。
5. 假币识别与处理银行应该对柜面工作人员进行假币识别培训,增强其对假币的辨识能力。
浅谈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
浅谈商业银行柜面操作风险商业银行是金融系统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其柜面操作是银行日常经营中的重要环节。
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创新,商业银行的柜面操作风险也在不断增加。
柜面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柜员操作不当、管理不善或者系统失误等原因所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本文将从风险的概念、柜面操作风险的特点、影响因素以及防范措施等方面来浅谈商业银行的柜面操作风险。
一、风险的概念风险是指不确定性的可能性,即在未来出现的一种事件或情况产生的可能性。
金融领域中的风险通常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
操作风险是指由于内部过失、系统错误或外部事件等所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即是商业银行柜员在日常工作中因为操作不当、管理不善或者系统失误等原因所导致的可能损失的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主要包括客户资金管理、票据处理、前台现金管理等方面。
二、柜面操作风险的特点1. 高频度性: 柜面业务是银行日常经营中的常规操作,柜员每天都要进行大量的柜面工作,因此柜面操作风险具有高频度性。
2. 接触客户: 柜面是银行与客户直接对接的最重要的渠道之一,柜员需要与客户进行现金的存取、查询业务,因此柜面操作风险具有与客户接触的特点。
3. 前台操作: 柜面操作主要包括前台现金管理、票据处理、柜面监控等,是银行重点关注的操作岗位,因此柜面操作风险具有前台操作的特点。
4. 涉及金钱: 柜面操作是涉及大量现金的操作,一旦发生错误或者失误可能导致银行巨大的损失,因此柜面操作风险具有涉及金钱的特点。
三、影响因素1. 柜员素质: 柜面操作风险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柜员的素质,包括业务能力、责任心、纪律性等方面。
2. 监管制度: 监管制度的严谨和规范性,对银行的柜面操作风险具有重要影响。
3. 内部控制: 银行内部控制制度的健全与否,对柜面操作风险的控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技术水平: 银行的信息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直接关系到柜面操作风险的大小。
四、防范措施1.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必须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对柜员资格的审核、培训与考核、柜员职责的明确以及内部审计与风险管理等方面。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
浅谈如何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柜面业务是银行运营中的重要环节,也是与客户直接接触的环节。
柜面业务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柜员操作不当、技术失误或其他非控因素导致的可能对银行业务造成损失的风险。
为了有效防范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银行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措施: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
银行应制定并落实严格的柜面业务操作规程,明确柜员的操作权限和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应包括操作流程、授权程序、控制措施等方面的要求,同时应定期对柜面人员进行培训与考核,确保柜员对操作规程的熟悉程度和操作的规范性。
二、加强柜面人员的素质培养。
柜面人员是直接面对客户的窗口,他们的业务水平和素质直接关系到柜面业务的服务质量和风险控制。
银行应加强对柜面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他们的专业水平和风险防范意识。
三、建立完善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
银行应对柜面业务进行全面的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例如,对于高风险的操作业务,可以设置双人审批制度或者增加风险报告等措施,提高业务操作的审慎性。
四、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控制。
随着技术的发展,银行可以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来加强柜面业务的风险控制。
例如,可以建立完善的交易监控系统,对柜员的操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和防范风险。
同时,可以引入人脸识别、指纹识别等技术手段,提高柜面业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五、加强对外部风险的防范。
柜面业务不仅面对客户,还与各种外部环境因素密切相关。
银行应加强对外部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及时调整业务策略和操作流程,以降低业务风险。
同时,建立紧密的外部沟通机制,与监管机构、其他金融机构等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防范和应对风险。
总之,在柜面业务操作风险防范方面,银行应以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为基础,加强柜面人员的培训与素质提升,建立并落实科学的风险评估和控制机制,并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进行风险控制。
同时,要增强对外部风险的防范意识,与外部机构保持紧密合作,共同防范和应对风险。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
04
风险成因
人员素质不高
部分柜面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不高, 容易引发操作风险。
系统缺陷与漏洞
银行系统存在缺陷和漏洞,容易遭受外部攻 击和内部违规操作的风险。
内控管理不到位
银行内部管理存在漏洞,对柜面业务的监督 和制约不够,导致风险事件发生。
客户自身因素
详细描述
某银行柜员利用职务之便,私自挪用客户资金进行非法交易。银行通过内部审计发现异常,最终依法 追究了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同时,银行也加强了客户身份识别措施,以防范外部诈骗风险。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风险转移
通过购买保险、分担等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其他 机构或第三方。
风险恢复
风险总结
对风险事件进行全面总结,分析原因和教训, 提出改进措施。
风险防范机制完善
根据风险总结结果,完善柜面操作的风险防范 机制,提高风险抵御能力。
风险文化建设
加强银行内部的风险文化建设,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05
风险影响评估
02
评估风险发生后可能造成的损失。
风险等级评估
03
根据风险概率和影响程度确定风险等级。
风险报告
在内部通报风险事件,提 高员工风险意识。
在发现重大风险时及时向 上级管理层报告。
定期向上级管理层报告风 险状况。
定期报告
紧急报告
内部通报
03
银行柜面操作风险的防 范与控制
制度建设
制定完善的柜面操作规程
06
案例分析
案例一:柜员误操作导致资金损失
总结词
柜员操作失误是常见的银行柜面操作风险之一,可能导致资金损失和客户纠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该事件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和漏洞: • 一、二级支行负责人及业务主管人员利用职务便利,私 自以银行名义对外出具担保,直接导致客户起诉银行,造 成银行资金损失和声誉风险。 •二、临柜业务印章保管失控,使用不规范,致使他人有机 会使用印章进行违规操作。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识别管 控外部 风险
•合规操作是风险防控的基石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监管工作的内涵
•制度
•人
•系统
•监管工作作
。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挂失不及时案例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该事件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和漏洞:柜员未 在第一时间进行挂失操作,犯罪分子利用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 在我们银行柜面业务处理过程中,操作风险 时时刻刻都存在着,就象我们在生活中碰到某 些社会现象,随时都可能发生。为了让大家对 风险防控能有更深刻、更进一步的了解,请大 家欣赏一下下面的图片,结合日常操作风险点 ,从中吸取教训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运营主管时刻关注新柜员,注意日常工作中风险防范 意识的培养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箱包交接过程中存在的风险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风险和漏洞:通过此次测试,暴露出在箱包交 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座的各位深 思。
•理解底稿:
•调阅2014年6月19日某分理处柜员环境16:30至 16:40时段录像,柜员在箱包交接过程中未审核 押韵人员身份。
•调阅2014年6月20日某分理处柜员环境录像 16:32至16:43时段录像,交接过程中柜员未检 查锁具的完好性。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客户头像: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风险和漏洞:套取银行卡进行诈骗活动,经办 柜员或授权主管未认真审核证件,身份确认过 程走过场,风险防范意识较低。
•理解底稿:
•调阅某分理处末柜员某笔业务传票影响,开卡 业务未进行联网核查。 •调阅某支行营业室柜员2通道监控录像,主管 进行授权时未对取款人与身份证件进行核对。
•该事件主要存在以下风险和漏洞:
•一是柜员领用重要空白凭证数量超限额。柜员一 次向重要空白凭证管理员领用50份存单,超过了
25份的上限,致使存单遗失数量扩大。
•二是柜员离岗休假时未对自己保管的所有重要空 白凭证进行移交。运营主管及交接双方均未在交 接凭证上签名确认,相关登记簿上未登记重要空
白凭证、印章等交接内容。
柜面操作风险防控
2020年7月17日星期五
开讲了
•时间对吗?
这节课程会有意思吗?
你们是否会有如下想法:
•不具备威尔史密斯的超人能力,可是我还得上课
• 目录
• 柜面操作风险的定义 • 柜面操作风险类型 • 合规操作与风险防控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柜面操作风险的定义
操作风险是指因操作流程不完 善、人为过失、系统故障或失误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要相信我们没有妹子那样的幸运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没有取到摩托哥那么好的业务技能,就不 会有三轮哥规避风险能力。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合规操作请从“一笔一清”开始
及外部事件造成损失的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类型
•内部风险 •★操作失误型
• 业务操作人员非主 • 观故意,操作失误
•引发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类型
•内部风险 • ★主观违规型
•业务操作人员出于 • 主观故意,恶意操
• 作引发风险。
柜面操作风险类型
•外部风险 •★外部欺诈型
• 不法分子采取非法 • 手段实施金融诈骗
•理解底稿:
•底稿1:调阅某分理处某柜员通道监控录像 ,柜员临时离岗,印章置于柜面上未收起保 管。或放在未枷锁的抽屉内。
•底稿2:调阅某支行营业室低柜柜员通道监 控录像,柜员业务办讫章在未使用的情况下 未收起保管。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冒用他人身份办理开卡业务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客户提供的身份证件:
• 引发风险。
合规操作与风险防控
“合规”一词为舶来品,compliance”。 即“合乎规范”。
商业银行合规,是指商业银行的经营活动 与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
•合规的定义
•人 •制度 •系统
合规操作与风险防控
•合规操作要求人按照制度要求 进行系统操作
合规操作与风险防控
••控制内部
风险
•合规操作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不按照正确流程办理业务,结果是这样子的~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不懂的业务要注意沟通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高手也有对风险评估不足的时候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风险大多数情况下发生在精神溜号的时候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不要想通过反交易来逃避抹账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做假是需要专业精神和专业能力的 而且通常难以做到天衣无缝
挂失时间差进行作案。
• 结果:我方败诉,赔偿客户被盗资金。
•理解底稿:调阅某分理处2014年6月29日 柜员2通道,14:29:08-14:35:07分录像及 某柜员38笔传票,发现客户王某借记卡 书面挂失,先联网核查,后办理业务。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遗失重要空白凭证案例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自助设备维护人员盗取ATM款项: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风险和漏洞:加钞、取钞和清钞工作未在监控状 态下由两名钞箱管理员共同进行,存在一人操作或 非管理人员操作,关闭保险柜后未打乱密码,潜藏 着钞箱资金被挪用、被盗用的风险隐患。
•同一台自助设备,一直由相同的两名钞箱管理员 加钞、取钞,达不到按季轮换,每次至少轮换一人 的要求,对存在问题的不能及时发现,容易造成问 题长期隐瞒,不能及时暴露风险。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三是未执行重要空白凭证检查监督制度。柜员日 终前未对所保管重要空白凭证进行账实相符检查 ;运营主管或运营主管授权人日终未认真监督柜 员“碰箱”,只是在柜员每日日终碰库清点凭证 上签字确认已清点;运营主管或运营主管授权人 对柜员保管的重要空白凭证未做到每周至少进行 一次账实相符检查,导致存单遗失后未能及时发 现。
•钞箱钥匙未按规定放入保险箱保管。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理解底稿:调阅8月18日某分理处加钞间通道 9:40至10:32时段监控录像,ATM管理员在转动 密码时未进行遮挡,另一名管理员未回避。
•调阅某支行营业室加钞间通道及大厅环境通道 14:20至14:50时段监控录像,ATM管理员在加钞 完毕后未在第一时间将ATM机钥匙交换给柜员。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理解底稿:调阅某分理处某柜员凭证箱重要空白 凭证超限额,其中定期存单45份。 调阅某支行某通道监控录像显示,柜员日终未进 行凭证核对,只操作5642交易。 调阅某支行某通道监控录像显示,柜员作凭证内 调交易主管未审核凭证份数即签字。
• 运营监管与风险防控
•印章保管不善引起的案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