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和砂石地基02
砂和砂石地基基础技术交底

砂和砂石地基本章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砂和砂石地基、地基处理、排水垫层以及地面垫层等工程。
一、材料要求1天然级配砂石或人工级配砂石,级配良好,不均匀系数Cu应大于5,宜采用质地坚硬的中砂、粗砂、砾砂、石屑或其他稳定性好、透水性强的无害工业废料。
在缺少中粗砂和砾砂的地区,当有试验依据时,可采用细砂,但宜同时掺入一定数量粒径20~50mm的碎石或卵石,其掺量应符合设计要求,拌合均匀,要求颗粒级配良好。
2级配砂石材料,碎(卵)石含量不得超过50%,不得含有草根、垃圾等有机杂物。
含泥量不宜超过5%,用作排水固结地基时,含泥量不宜超过3%。
碎石或卵石最大粒径不得大于垫层或虚铺厚度的2∕3,并不宜大于100mm。
二、主要机具一般应备有人力夯、蛙式打夯机、推土机、压路机(6~10t)、手推车、平头铁锹、喷水用胶管、2m靠尺、小线或细铁丝、钢尺等。
三、作业条件1 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应符合设计要求。
2 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基槽地质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隐检手续。
3 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500mm以下,保持基坑(槽)无积水。
4 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桩或弹上水平线。
大面积铺设时,应设置5×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四、操作工艺(一)工艺流程:→→→→→止塌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基坑(槽)及附近如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加以填实处理。
对旧河暗沟应妥善处理,旧池塘回填前应将池底浮泥清除。
(三)级配砂石、用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将砂石拌和均匀,达到设计要求。
并控制材料含水量,可参考表3.4.6。
(四)分层铺筑砂石:1砂和砂石地基应分层铺设,分层夯压密实。
2铺筑砂石的每层厚度,一般为150 - 200mm,不宜超过300mm分层厚度可用样桩控制。
《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地基 3 4.1一般规定4.2灰土地基4.3砂和砂石地基4.4土工合成地基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4.7注浆地基4.8预压地基4.9振冲地基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11水泥土搅桩地基4.12土和灰土挤密地基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4.14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4.15砂桩地基5.桩基础 16 5.1一般规定5.2静力压桩5.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5.4混凝土预制桩5.5钢桩5.6混凝土灌注桩6.土方工程 24 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土方回填7.基坑工程 27 7.1一般规定7.2排桩墙支护工程7.3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7.4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程7.5钢或混凝土支护工程7.6地下连续墙7.7沉井和沉箱7.8降水和排水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5 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附录B塑料排水带的性能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GB50300新规范建筑工程的分部、分项划分工程

管道系统及部件安装(01),水泵及附属设备安装(02),管道冲洗(03),管道、设备防腐(04),埋地换热系统与管网安装(05),管道、设备绝热(06),系统压力试验及调试(07)
水源热泵换热系统(14)
管道系统及部件安装(01),水泵及附属设备安装(02),管道冲洗(03),管道、设备防腐(04),地表水源换热管及管网安装(05),除垢设备安装(06),管道、设备绝热(07),系统压力试验及调试(08)
边坡(06)
喷锚支护(01),挡土墙(02),边坡开挖(03)
地下防水(07)
主体结构防水(01),细部构造防水(02),特殊施工法结构防水(03),排水(04),注桨(05)
02
主
体
结
构
混凝土结构(01)
模板(01),钢筋(02),混凝土(03),预应力(04),现浇结构(05),装配式结构(06)
舒适性空调系统(05)
风管与配件制作(01),部件制作(02),风管系统安装(03),风机与
空气处理设备安装(05),风管与设备防腐(06),组合式空调机组安装(07)消声器、静电除尘器、换热器、紫外线灭菌器等设备安装(08),风机盘管、变风量与定风量送风装置、射流喷口等末端设备安装(09),风管与设备绝热(10),系统调试(11)
钢管混凝土结构(04)
构件现场拼装(01),构件安装(02),钢管焊接(03),构件连接(04),钢管内钢筋骨架(05),混凝土(06)
型钢混凝土结杓(05)
型钢焊接(01),紧固件连接(02),型钢与钢筋连接(03),型钢构件组装及预拼装(04),型钢安装(05),模板(06),混凝土(07)
铝合金结构(06)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StandardforacceptanceofconstructionqualityofbuildingfoundationQJ/DYSJ0302.202—20061总则1.0.1为加强本公司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本标准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1.03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1.0.4本标准应与现行企业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QJ/DYSJ0301·300—2003配套使用。
1.0.5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除应执行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和公司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2术语2.0.1土工合成材料地基geosyntheticsfoundation在土工合成材料上填以土(砂土料)构成建筑物的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可以是单层,也可以是多层。
一般为浅层地基。
2.0.2重锤夯实地基heavytampingfoundation利用重锤自由下落时的冲击能来夯实浅层填土地基,使表面形成一层较为均匀的硬层来承受上部载荷。
强夯的锤击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3强夯地基dynamicconsolidationfoundation工艺与重锤夯实地基类同,但锤重与落距要远大于重锤夯实地基。
2.0.4注浆地基groutingfoundation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液,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压缩性和渗透性。
2.0.5预压地基preloadingfoundation在原状土上加载,使土中水排出,以实现土的预先固结,减少建筑物地基后期沉降和提高地基承载力。
按加载方法的不同,分为堆载预压、真空预压、降水预压三种不同方法的预压地基。
2.0.6高压喷射注浆地基jetgroutingfoundation利用钻机把带有喷嘴的注浆管钻至土层的预定位置或先钻孔后将注浆管放至预定位置,以高压使浆液或水从喷嘴中射出,边旋转边喷射的浆液,使土体与浆液搅拌混合形成一固结体。
砂和砂石地基

砂和砂石地基砂和砂石地基施工工艺标准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中的砂和砂石地基、地基处理和基础垫层工程。
2术语和定义2.1砂垫层和砂石垫层系用砂或砂砾石(或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其特点是:可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减少变形量,可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同时施工工艺简单,可缩短工期,降低工程造价等。
3施工准备3.1材料要求3.1.1砂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20〜50mm 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
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应小于5%,兼作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3.1.2砂砾石自然级配的砂砾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mm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宜为30%),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杂物,含泥量小于5%。
3.2主要机具设备3.2.1机械设备有:——拌和机械:轮胎式装载机——运输机械:塔吊吊运;装载机装运;机动翻斗车转运——夯实机械;木夯;平板振动器;小型压路机(〜10t)3.2.2主要工具铁锹、铁耙、喷水胶管、洒水壶、铁筛、手推胶轮车、2m靠尺等。
3.3作业条件3.3.1确定配合比对级配砂石进行检验,人工级配砂石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例,使符合设计要求(推荐配合比:卵石:粗砂:中砂:细砂=2.5: 2.5:4:1)。
3.3.2坑(槽)底清理验收对基坑(槽)和基底土质、地基处理进行检验;并检查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验槽隐蔽验收手续。
3.3.3设置标高桩在边坡及适当部位设置控制铺填厚度的水平木桩或标高桩,在边墙上弹好水平控制线。
3.3.4 降、排水可在开挖后的基坑内设置集水井,用水泵抽水排水或采取其他降水措施。
4施工操作工艺4.1基底清理平整铺设垫层前应将基底表面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原有地基应进行平整。
4.2基底土面标高不同时的处理垫层底面标高不同时,土面应挖成阶梯形或斜坡搭接,并按先深后浅的顺序施工,搭接处应夯压密实。
砂和砂石地基

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中的砂和砂石地基、地基处理、排水垫层以及地面垫层等工程,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粘性土地基。
二、施工准备2.1 技术准备参见"1.2 灰土地基"第1.2.2.1条。
2.2 材料要求1. 砂:宜用颗粒级配良好、质地坚硬的中砂或粗砂,当用细砂、粉砂时,应掺加粒径为20mm~50mm的卵石(或碎石),但要分布均匀。
砂中不得含有杂草、树根等有机杂质,含泥量应小于5%,兼做排水垫层时,含泥量不得超过3%。
2.砂石:用自然级配的砂石(或卵石、碎石)混合物,粒级应在50nun以下,其含量应在50%以内,不得含有植物残体、垃圾等有机杂物,含泥量不宜超过5%。
2.3 主要机具1.机械设备:插入式振动器、平板式振动器、6~10t压路机、翻斗汽车、机动翻斗车等。
2.其他工具:铁锹、铁耙、胶管、喷壶、铁筛、手推胶轮车等。
2.4 作业条件1.对级配砂石进行技术鉴定,人工级配砂石应通过试验确定配合比,并应符合设计要求。
2.回填前,应组织有关单位检验基槽地质情况,包括轴线尺寸、水平标高,以及有无积水等情况,办完验槽隐蔽验收手续。
3.在地下水位高于基坑(槽)底面施工时,应采取排水或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使地下水位降低至基坑底500mm以下,保持基坑(槽)无积水。
4.设置控制铺筑厚度的标志,如水平木桩或标高桩,或在固定边坡(墙)上钉上水平木桩或弹好水平线。
大面积铺设时,应设置5x5m网格标桩,控制每层铺设厚度。
三、施工工艺3.1 工艺流程3.2 操作工艺1.处理地基表面将地基上表面的浮土、淤泥、杂物清除干净,平整地基,并妥善保护基坑边坡,防止塌土混入砂石垫层中。
基坑(槽)及附近如低于地基的孔洞、沟、井、墓穴等,应在未填砂石前加以填实处理。
对旧河暗沟应妥善处理,旧池塘回填前应将池底浮泥清除。
2.级配砂石人工级配的砂石,应将砂石拌合均匀,达到设计要求,再铺夯压实。
每层铺设厚度、砂石最优含水量控制及施工机具、方法的运用可参考表1-5。
《地基与基础验收规范》 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目录1.总则 1 2.术语 1 3.基本规定 2 4.地基 3 4.1一般规定4.2灰土地基4.3砂和砂石地基4.4土工合成地基4.5粉煤灰地基4.6强夯地基4.7注浆地基4.8预压地基4.9振冲地基4.10高压喷射注浆地基4.11水泥土搅桩地基4.12土和灰土挤密地基4.13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地基4.14夯实水泥桩复合地基4.15砂桩地基5.桩基础 16 5.1一般规定5.2静力压桩5.3先张法预应力管桩5.4混凝土预制桩5.5钢桩5.6混凝土灌注桩6.土方工程 24 6.1一般规定6.2土方开挖6.3土方回填7.基坑工程 27 7.1一般规定7.2排桩墙支护工程7.3水泥土桩墙支护工程7.4锚杆和土钉墙支护工程7.5钢或混凝土支护工程7.6地下连续墙7.7沉井和沉箱7.8降水和排水8.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验收 35 附录A地基与基础施工勘察要点附录B塑料排水带的性能1 总则1.0.1 为加强工程质量监督管理,统一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的验收,保证工程质量,制订本规范。
说明:1.0.1 根据统一布置,现行国家标准《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201中的“土方工程”列入本规范中。
因此,本规范包括了“土方工程”的内容。
1.0.2 本规范适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
说明:1.0.2 铁路、公路、航运、水利和矿井巷道工程,对地基基础工程均有特殊要求,本规范偏重于建筑工程,对这些有特殊要求的地基基础工程,验收应按专业规范执行。
1.0.3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中采用的工程技术文件、承包合同文件对施工质量验收的要求不得低于本规范的规定。
说明:1.0.3 本规范部分条文是强制性的,设计文件或合同条款可以有高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要求,但不得低于本规范规定的标准。
1.0.4 本规范应与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配套使用。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一、单选题1、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单位工程不应少于点,1000㎡以上工程,每100m2至少应有点,3000㎡以上工程,每3000㎡至少应有点。
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点,基槽每20 延米应有点。
AA、3,1,1;1;1B、5,1;3;3;3 C:3;3;3;3;3;D、3;1;3;3;3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对水泥土搅拌桩复合地基、高压喷射注浆桩复合地基、砂桩地基、振冲桩复合地基、土和灰土挤密桩复合地基、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复合地基及夯实水泥土桩复合地基,其承载力检验,数量为总数的,但不应少于处。
有单桩强度检验要求时,数量为总数的0.5%~1%,但不应少于3 根。
(A)A:0.5~1% 1;0.5~1% 3 B: 3% 3 3% 3% 33、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除《地基与基础质量验收规范》第4.1.5、4.1.6 条指定的主控项目外,其他主控项目及一般项目可随意抽查,但复合地基中的水泥土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振冲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夯实水泥土桩至少应抽查。
B A:15%B:20%C:25% D:30%4、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土工合成材料施工前应对土工合成材料的物理性能(单位面积的质量、厚度、比重)、强度、延伸率以及土、砂石料等做检验。
土工合成材料以㎡为一批,每批应抽查%。
(C)A:1000;1;B:1000;3;C:1000;5;D:1000,3-55、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水泥土搅拌桩进行强度检验时,对承重水泥土搅拌桩应取 d 后的试件;对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应取 d 后的试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7 陕西省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技术资料统一用表
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砂和砂石地基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
陕ZJP-01010102
编写说明:
一、验收依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法》GB 50202-2002
二、规范摘要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法》GB 50202-2002
4.1.5对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土工合成材料地基、粉煤灰地基、强夯地基、注浆地基、预压地基、其竣工后的结果(地基强度或承载力)必须达到设计要求的标准。
检验数量,每个单位工程不应少于3点,1000m2以上工程,每100 m2至少应有1点,3000 m2以上工程,每300 m2至少有1点,每一独立基础下至少应有1点,基槽每20延米应有1点。
4.1.7其他主控及一般项目随意抽查,但是复合地基中的水泥搅拌桩、高压喷射注浆桩、振冲桩、土和灰土挤密桩、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及夯实水泥桩至少应抽查20%。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 50300-2013
3.0.9检验批抽样样本应随机抽取,满足分部均匀、具有代表性的要求,抽样数量应符合有关专业验收规范的规定,当采用计数抽样时,最小抽样数量应符合表3.0.9的要求
主控项目:
1)地基承载力,由设计提出要求,在施工结束,一定时间后进行灰土地基承载力的检验,其检验方法也因各地设计单位的习惯、经验等不同、选用标贯、静力触探及十字板剪切强度或承载力检验等方法。
2)配合比。
砂、石材料及配合比设计符合设计要求,体积比或重量比砂石拌合均匀,检查施工记录。
3)压实系数,现场施工随时检查分层铺筑的厚度,分段施工搭接部位的压实情况,加水量区压实遍数,按规定检测压实系数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检查施工记录。
一般项目:
1)石料有机质含量。
≤5%,检查焙烧试验报告
2)石料含泥量。
≤5%,现场检查及检查水洗试验报告3)石料粒径≤100 mm,检查筛子及实施情况。
4)含水量。
±2%,与最优含量比较,检查烘干报告。
5)分层厚度,±50 mm,与设计厚度比较,水准仪检查检查结果:主控项目填合格,一般项目填合格或合格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