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雷
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傅郁林

爱考机构-北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傅郁林傅郁林副教授,民事诉讼法学教育背景1983-1987年,武汉大学法律系本科生(国际法学专业);1995-1998年,北京大学法律系硕士研究生(民法学专业);1998-2001年,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诉讼法学专业);2001-2003年,北京大学博士后研究人员(法学理论与司法制度方向)工作经历1987-1998年,武汉海事法院历任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研究室副主任;2003年,进入北京大学法学院任教并聘为副教授;2009年获博士生导师资格期间先后在德国图本根大学(2001年)、美国东北大学(2001年)、加拿大蒙特利尔大学(2005-2006年)、美国耶鲁大学(2006年)分别做过3-12个月的访问学者,主要是比较研究司法制度和民事诉讼制度。
应邀在哈佛大学(2008年)、巴黎政治学院(2008年)、剑桥大学(2009年)和台湾、香港地区的著名高校短期授课和参加国际会议。
研究领域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比较民事诉讼法、纠纷解决科研成果著作:《民事司法制度的功能与结构》,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0年;《民事诉讼程序实证研究》(合著),法制出版社2005年。
译著(除特别注明外,均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美国法官自选裁判文书译评•爱德华兹集》(主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美国民事诉讼法》(主译),2004年;《危机中的民事司法》(合译),2005年;《美国上诉程序》(独译),2008年;《择案而审——美国最高法院受理案件过程》(合译),2009年。
主编:《农村基层法律服务研究》(主编),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6年;《民事诉讼法学教程》(副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另外主持大型翻译丛书“民事诉讼法学精粹译丛”,很有影响。
在《中国社会科学》(中英文版)、《中国法学》、《法学研究》、《中外法学》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另有ANewAnalyticalFrameworkforUnderstandingandPromotingJudicialIndependenceinChina等4篇英文论文发表在英文学术期刊及由剑桥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论文集之中荣誉奖励《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和《先决问题与中间裁判》两篇文章分别于2004年和2009年获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青年学者优秀论文一等奖;《审级制度的建构原理》一文的引证率在中国法学类成果中总排名第十五,在民事诉讼法学成果中排名第二其他事项承担的教学科目:民事诉讼法学、仲裁法学、中国民事纠纷解决(英文)、法律实务兼职:中国法学会会员、国际民事诉讼法学会会员、中国法学会诉讼法学研究会理事、中国法学会司法改革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教育部重点基地诉讼法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研究中心研究员。
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成晓河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国际关系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成晓河
成晓河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系副教授,主攻中国外交,对中美关系及中国与周边部分国家关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他开设的课程包括:国际关系研究方法;当代中国研究方法(英);亚太国际关系以及战后国际关系史。
成晓河博士曾在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工作过一段时间;1997至1998年在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心做访问学者;2007年在爱尔兰都柏林大学商学院教授中国政治及中国外交;2009年在密歇根大学福特公共政策学院教授中国外交。
成晓河博士发表的论文主要涵盖朝鲜半岛及南亚次大陆。
成博士从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获取法学学士学位、从波士顿大学获取国际关系硕士和政治学博士学位。
联系方式:chengxiaohe@。
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海军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海军王海军,男,1971年11月21日生,山东青岛人,法学博士。
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一教育背景1992年——1996年在山东曲阜师范大学学习,获学士学位;1996年——1999年在山东师范大学学习,获硕士学位;1999年——2002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获法学博士学位,并以优异成绩毕业留校工作至今。
二主要研究领域及学术成果现主要从事“执政党建设与当代中国政治问题”之教学与研究工作,围绕该领域先后在《光明日报(理论版)》、《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邓小平理论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8篇,其中多篇为国家级学术期刊转载;曾在教育部、中共中央组织部、北京市委宣传部等单位学术征文中获得一、二、三等奖。
到目前为止出版著作12余部,个人专著3部:(1)《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版);(2)《江泽民的领导艺术研究》(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版);(3)《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1月版)。
现被聘为北京市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研究员,从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规律”等课题研究,2004年完成中国人民大学青年科研项目“全球化与执政党建设现代化问题研究”。
主要科研成果(2004年新马院成立以来):专著或教材:2004年1、《理论创新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独立作者)——国防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万字。
2、《江泽民的领导艺术论》(独立作者)——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20万字。
2005年3、《中国共产党方针政策研究》(独立作者)——知识产权出版社2005年版,45万字。
2007年4、《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第二作者)——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20万字。
5、《香港回归十年志》(1997年卷)、(1998年卷)(第一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80万字。
人大考研-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唐杰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唐杰
唐杰
系所
办公房间
电子邮件
城市规划与管理系
tangjie@
职称
现任职务
办公电话
讲师,硕士生导师
教育经历
1999-2003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本科,法学学士
2003-2008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研究生(硕博连读),法学博士德国图宾根大学访问学生(2007)
工作经历
2008年至今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教师
2008-2010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博士后
开设课程
本科城市社会学、社会科学研究设计、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学术硕士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
专业硕士(MPA)城市发展的社会学分析、城市发展热点问题
研究专长
1、城市社会学
2、城乡社会管理
3、城乡发展与规划
代表性成果
1、唐杰.二代优先:当前城市户籍政策调整的一种思路[J].城市发展研究,2011,(11)
2、唐杰.社会抗议刍议——关于我国集体行为研究概念体系的思考[J].学术界,2009,(5)
3、唐杰.互联网发展对社会抗议的影响研究[J].社会科学辑刊,2007.11
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的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基于10个劳动力输出大省的调查”(09CJY061),应用经济学类青年项目,2009
5、北京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网络环境下的社会抗议研究”(06BeSH025),社会学类自选项目,2006。
人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孟捷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经济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孟捷姓名:孟捷职称/职务:教授办公电话:82500225E-mail:mengjie@研究领域:研究领域包括政治经济学、技术创新经济学、经济思想史和经济学方法论来校时间:1995教育背景1984年9月-1988年7月,在复旦大学世界经济系就读,获经济学学士学位;1988年9月-1991年7月,在中国人民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就读,获经济学硕士学位;1991年9月-1995年4月,在北京大学经济学院外国经济思想史专业就读,师从著名经济学家陈岱孙教授,获经济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1995年4月-1996年11月,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列主义发展史研究所;1996年11月至今,任职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7月晋职为教授,2004年被批准为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生导师。
社会兼职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总干事;中华外国经济学说研究会理事;全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理事重要荣誉和称号2006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5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3年获“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资助项目”的资助;2002年被授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8届青年教师基金;2001年入选“北京市培养新世纪(2001-2005)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论文《演化经济学与马克思主义》,孟捷,《经济学动态》,2006年第1期《经济人假设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孟捷,《中国社会科学》,2007年第1期《技术创新与超额利润的来源》,孟捷,《中国社会科学》,2005年第5期《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再生产中的不确定性》,孟捷,《中国社会科学》,2004年第3期著作《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造性转化》,孟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年。
人大法学考研专业的详细划分

2018人大法学考研专业的详细划分本文系统介绍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难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就业,中国人民大学法学专业方向,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参考书,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考研专业课五大方面的问题,凯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老师给大家详细讲解。
特别申明,以下信息绝对准确,凯程就是王牌的法学考研机构!一、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细分专业介绍及初试科目中国人民大学法学各专业方向如下:1.法学理论2.法律史3.宪法学与行政法学4.刑法学5.民商法学6.诉讼法学: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证据学,物证技术学7.经济法学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9.国际法学10.知识产权法:法学,法学应用11.比较法法12.法律(法学专硕)以上各专业大部分初试科目是一样的,如下: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40法或241德③623理论法学④806应用法学其中物证技术学专业课科目为624物证技术学807普通物理与普通化学法律(法学专硕)①101思想政治理论②201英语一或203日语③法硕联考专业基础(法学)④法硕联考综合(法学)二、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大不大,跨专业的人考上的多不多?近几年法学考研比较热门,中国人民大学的法学院又是中国法学类重点中的重点,在中国学位排名第一的,相对于其他院校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难度较大,中国人民大学注重基本功,看重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很多真题都是源自教材,一些教材上找不到的考点凯程老师会帮助同学们总结重点。
每年在凯程辅导班里很多凯程考生,都考的不错,而且每年还有很多本科一般院校的成功录取的学员,主要是看你努力与否。
所以记住重要的不是你之前学得如何,而是从决定考研起就要抓紧时间完成自己的计划,下定决心,就全身心投入,要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三、法学就业怎么样?中国人民大学本身的学术氛围好、人脉资源广,出国机会也不少,在全国的知名度是响当当的,提起中国人民大学都知道他们的法学硕士特别强,社会认可,自然就业就没有问题。
人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惠民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教育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秦惠民姓名及自然情况秦惠民,男,1955年9月15日生,教授研究方向教育政策与法律制度;教育管理与学校治理;教育法学;教育背景1995.9-1998.7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1978.3-1982.1中国人民大学本科毕业,获法学学士学位。
现聘岗位及主要工作经历:现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教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学位评定委员会公共管理、图情档、教育学分会委员;2008年获批国务院颁发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13年6月获评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从事高教工作逾30年高教研究有重要贡献学者”。
校内任职简历:1986-1993年在中国人民大学校部机关任副处长、处长、研究生院院长助理;1993.5-2002.11任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1999.11-2001.6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2001.6—2013.4兼任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同时兼任副院长和教育研究所所长;2011年10月起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2011-2012年兼任《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刊》主编;中国人民大学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2013年5月聘任)学术委员会委员;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人民大学第四届、第五届、第六届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等。
校外主要学术兼职教育部学风建设委员会委员兼秘书长(2006年至今,教育部聘任);教育部政策法规司咨询专家(2000年1月起至今,每届聘期两年);中国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会副理事长(2000年第一届理事会至今);北京市学位委员会第二届学科评议组成员;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学科规划组成员(第五届2006/2012;第六届2012.11/任期5年);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2006/2012;第三届2012.8/至今);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第一届、第三届学术委员会委员;第二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98-2005);中国高等教育管理研究会常务理事(2006/10至今)、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8/至今);全国高校社科信息资料研究会名誉会长(2006/07至今);受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届学术委员会委员(2013年4月受聘)受聘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00/08/21);受聘国家留学基金评审专家(2005/05);受聘北京市法学会教育法学研究会顾问(2011/10/29);受聘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2007/09/25,任期4年);受聘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组成员(2006年/至今,每次聘期一年);受聘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职称评审学科组组长(1999年/至今);受聘清华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1/07;聘期3年);受聘北京理工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2012/12;聘期4年);受聘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政策研究院兼职教授(2010/07;聘期3年)受聘教育部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兼职研究员(2012/04)受聘中国政法大学法治政府研究院客座研究员(2009/3/20);受聘北京教育学院客座教授(2009/01,聘期3年);受聘沈阳师范大学客座教授(2010-2013);受聘沈阳师范大学治理改革咨询专家(2011/09/13)受聘日本国同志社大学特聘客座教授(2010-2011);受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首都高等教育发展研究基地学术委员会委员(2006/04/20);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理事(2009/03);受聘《高校教育管理》编委会委员(2006/12/28);受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杂志社兼职编辑(2000/07)受聘《21世纪校长》专栏主持人。
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宋健

爱考机构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保录限额)爱考机构-人大考研-社会与人口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宋健
教师
党政教辅人员
当前位置:首页|教职员工宋健
教师?宋健
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社会与人口学院人口学系副教授,法学博士。
现为国家人口计生委项目专家、中国人口学会理事、北京市人口学会理事、北京市老年学会理事。
现任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院长助理、人口学系人口学教研室主任。
主要讲授课程:《人口统计学》、《调查设计与抽样》、《人口概论》等。
主要研究领域:社会政策、流动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等。
发表有《中国农村人口的收入与养老》、《人口政策与国情》、《人口理论概要》、《中国社会政策协调与社会性别平等促进》、《中国的独生子女与独生子女户》、《城市流动人口管理的困境与探索》等著作与成果。
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国际项目和省部级科研项目。
先后获得全国人口科学优秀成果奖、中国老年学学术成果奖、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软科学奖、中国人民大学校级教学成果奖,以及中国人民大学先进工作者称号、中国人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人口和计划生育外事工作先进个人称号等。
电子邮件:songjian@。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考机构www.aikao.com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爱考机构-人大考研-法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程雷
程雷
1978年6月生,河北廊坊人,法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AssociateProfessorofRenminUniversityofChina,SchoolofLaw
新闻'>
200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
2001-2007年就读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获法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7年9月至2009年8月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
Doctor’sdegreeinCriminalProcedure,thetopicofPhDdissertationwasCovertInvestigationinChina
RenminUniversityofChinaLawSchool(2004/07)
Master’sdegreeinProcedureLaw
RenminUniversityofChinaLawSchool(2001/04)
BAdegreeinLaw
Chinese’People’sPublicSecurityUniversity,LawDepartment.
刑事诉讼法学
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秘书长
中国人民大学诉讼制度与司法改革研究中心副主任
第二届全国中青年刑事诉讼法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
法学类核心期刊论文
1.“秘密侦查兴起背景探究”,载《法学家》2008年第5期。
2.“变革创新中的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2期(中国人民大学复
印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3.“德国刑事司法制度的现在与未来”,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1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
报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4.“法国刑事诉讼法改革的新进展”,载《人民检察》2005年第10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
刊资料《诉讼法学、司法制度》2005年第3期全文转载)(第三作者)。
5.“不仅仅是收回——最高人民法院收回死刑复核权研讨会综述”,载《中外法学》2005年第
5期(第二作者)。
6.“程序合法性原则论纲”,载《法律科学》2004年第1期(第二作者)。
7.“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人民检察》2007年第15期(第三作者)。
8.“秘密侦查立法宏观问题研究”,《政法论坛》2011年第5期
一般学术刊物论文
1.“遏制刑讯逼供与秘密侦查合法化之博弈”,载《法制日报》2007年11月25日第16版。
2.“刑事诉讼法再修改:由分歧走向共识”,载《法制日报》2007年11月18日第16版。
爱考机构www.aikao.com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3.“秘密侦查概念的厘清与类型化研究”,载《刑事诉讼前沿研究》(第六卷),徐静村主编,
中国检察出版社2007年10月版。
4.“如何理解律师会见不被监听”,载《检察日报》2008年1月14日第3版。
5.“秘密侦查本质要素之解析”,载《中国法学与法治30年》(2008年第二届法学博士后论坛
论文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
6.“秘密侦查的兴起背景”,在《侦查论坛》第七卷,郝宏奎主编,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年9月版。
7.“秘密侦查蕴藏的争议与风险分析”,《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
8.“西方国家秘密侦查的兴起”,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9.“欧洲三国反酷刑的经验及其启示”,载《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崔敏主编,中国人民公
安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三作者)。
10.“检察官的客观义务比较研究”,载《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
11.“热议刑事诉讼法再修改”,载《人民日报》2005年11月9日第13版。
12.“用制度保障采纳无罪与罪轻证据”,载《法制日报》2005年7月25日第5版。
13.“保护法官人身安全:刑事立法应慎行”,载《法制日报》2005年8月22日。
14.“刑事诉讼的全球化趋势析评”,载《山东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2期。
15.“对警察刑事执法实践中若干问题的实证分析”,载《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4年第
1期(第二作者)。
16.“构建刑事诉讼法基本原则体系的一种思路”,载《中国司法》2005年7月。
17.“美国《联邦调查局乔装侦查行动准则》评介与译文”,载《诉讼法论丛》第11卷,陈光
中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
18.“任意侦查与强制侦查之介评——以同意取证行为为核心的分析”,载《证据学论坛》第7
卷,何家弘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第二作者)。
19.“论秘密侦查及其对刑事司法制度的挑战”,载《现代侦查取证程序》,孙长永主编,中国
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第二作者)。
20.“侦查秘密原则初步研究”,载《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06年第4期。
21.“控制下交付手段初步研究”,载崔敏主编:《刑事诉讼与证据运用》(第三卷),中国人民
公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专著(1部)
《秘密侦查比较研究——以美、德、荷、英四国为范本的分析》,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
2008年版。
ComparativeResearchonCovertInvestigation:U.S,Germany,U.KandtheNetherlandsasAnalysisSamp
les,publishedbyPressofChinesePublicSecurityUniversity,July2008with538,000words.
合著
1.《中欧遏制酷刑比较研究》,陈卫东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Sino-EUComparativeResearchonCombatingTorture,PekingUniversityPress,2008,editedbyProf.Ch
enWeidong
2.《模范刑事诉讼法典》(第二版),陈卫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3.《模范刑事诉讼法典》,陈卫东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ModelCodeofCriminalProcedureofPRC”,editedbyProfessorChenWeidong,(RenminUniversityofC
hinaPress2005)
爱考机构www.aikao.com 中国高端考研第一品牌(保过 保录 限额)
4.《被告人认罪案件简化审理程序》,陈卫东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
5.《司法精神病鉴定刑事立法与实务改革研究》,中国法制出版社2011年版
翻译著作或论文(5篇/部)
1.《遏制酷刑》,(英)科纳•弗利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合译)。
2.《美国电子证据规则》,刘品新主编,中国检察出版社2004年版(合译编著)。
3.[美]迈克西摩•朗格:“从法律移植到法律翻译:辩诉交易的全球化与刑事诉讼的美国化”,
载《诉讼法学研究》第九卷,中国检察出版社2005年版。
4.[德]约阿希姆•赫尔曼:“协商性司法——德国刑事程序中的辩诉交易”,载《中国刑事法杂
志》,2004年2月。
5.“保释:一项古老实践的重新审视”,载《保释制度与取保候审》,陈卫东主编,中国检察
出版社2003年版。
参编教材3部
1.王敏远主编:《刑事诉讼法》,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2.陈卫东主编:《中国律师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3月第3版。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秘密侦查立法问题研究”
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看守所法治化研究”
全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秘密侦查立法图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