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秋季班第1课融入大自然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

《亲近大自然》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景观和生物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
(2)学会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二、教学内容1. 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简介:本文通过描述作者亲近大自然的经历,让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生字词:森林、瀑布、清澈、鱼儿、蝴蝶、花朵、小溪、鸟儿、草地、野花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亲近大自然》。
(2)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观察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培养学生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观察大自然的能力。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身体验大自然,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大自然的感受和经历。
(2)简介课文《亲近大自然》的内容。
2. 学习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大意。
(2)教师讲解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朗读与讨论:(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对大自然的描述。
(2)小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大自然的美有哪些感受。
4. 观察与实践:(1)组织学生到户外观察大自然,记录下自己看到的景物和生物。
(2)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5. 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大自然的美文。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
![[语文教案]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30f232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0c.png)
小学语文活动课《亲近大自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 通过观察和体验大自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介绍大自然的景色、动植物等,让学生了解自然的魅力。
2. 观察和体验大自然: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3. 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通过讨论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
2. 体验法: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图片,以便进行教学讲解和展示。
2.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和体验活动,需要准备相关的户外用品和工具。
3. 准备相关的小组讨论题目和活动方案,以便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实践活动。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是否积极观察和体验大自然。
2. 学生表达能力:评价学生在观察和体验活动中的表达能力和观察结果。
3. 学生环保意识和责任感: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中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六、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大自然的美景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大自然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大自然的美丽和丰富,引导学生了解自然的重要性。
3. 观察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4. 体验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户外体验活动,如亲近植物、观察昆虫等,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丰富。
5.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心得,培养学生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六年级】亲近自然

【六年级】亲近自然亲近自然亲近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天性,也是我们走进大自然,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方式。
自然是我们的母亲,她给予了我们生命,给予了我们食物、水和空气。
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与自然疏远,忽视了自然的存在。
为了保护自然资源,我们需要亲近自然,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亲近自然可以使我们放松身心,摆脱生活的压力。
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烦恼和困扰,而与大自然亲近可以让我们暂时忘记这些烦恼。
当我们走进森林、山脉、湖泊时,我们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之美,无尽的宁静和平静。
我们可以在大自然中呼吸新鲜空气,呼吸到大自然纯净的气息,这让我们感到非常的舒服和放松。
亲近自然还可以让我们学到很多知识。
大自然是一个宝藏,她孕育了无数的生物和物种。
在大自然中,我们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动物和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特点。
我们可以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和动物的行为来学习生物学知识。
大自然也是一个实验室,我们可以进行很多实验和观察,探索科学的奥秘。
亲近自然还有助于培养我们的环保意识。
自然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
当我们亲近自然时,我们能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大自然的独特之美和宝贵之处。
我们会意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进而积极参与到环保活动中去。
我们可以节约水和电,减少废物的产生,保护野生动植物等等。
只有每个人都积极参与,才能保护好我们的共同家园。
要想亲近自然,我们可以通过很多方式来实现。
我们可以去郊外或者乡村游玩,远离城市的喧嚣,呼吸新鲜的空气。
我们可以去公园散步或者野餐,欣赏美丽的风景。
我们可以种植花草树木,打造我们自己的小花园。
我们也可以阅读有关自然的书籍和杂志,丰富自己的知识。
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

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模板(通用7篇)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1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灾害的种类,认识自然灾害的危害。
2.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既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
过程与方法:结合图片,联系生活,让学生认识大自然的危害,体会人类的行为与环境是密切相关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爱护、保护大自然的思想,并从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自然灾害是客观存在的,又与人类的行为密切相关。
教具准备:课件、卡纸、地球(图片)教学过程:课前活动。
师生共同唱歌《娃哈哈》一、谈话导入。
师:是啊!我们的祖国像一个大花园。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的大花园,走进地球。
1.课件演示几张图片。
2.生谈感受。
二、揭题板书。
师:这美好的一切,也许会在顷刻间被摧毁,今天,老师带你们一起走进大自然的另一面:自然灾害三、初步认识几种自然灾害。
1.课件播放四川汶川县发生的大地震。
2.师补充说明汶川大地震的相关情况。
3.让学生说说此时的感受。
4.翻开书,了解唐山大地震。
5.生说说此时的心情。
6.除了地震,你还知道哪些自然灾害呢?生汇报,师报书。
7.具体了解雪灾相关情况。
①学生说雪灾给我们带来的不便;②课件演示雪灾有关情况。
四、环保大看台。
1.学生说说人类哪些行为影响了环境?2.小组活动:讨论我们可以做什么?①教师出示活动要求②生讨论③生反馈交流五、发出倡议、共同呼1.生设计召号语(指名展示)2.师出示:“爱护地球,这是我们共有的家园! 爱护地球,这是我们共有的母亲!”(师生共同说出心声)六、情感熏陶,体会意境。
师:一首诗特别能表达我们现在的心情!全体朗诵:我爱大自然,它让世界变得绚烂。
阳光、空气、水,给我们滋养和沐浴。
珍惜我们共有的家园吧,让世界充满平安!七、板书设计:自然灾害地球图片六年级秋季开学第一课教案2目标1、了解在什么情况下最容易发生烧烫伤2、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随时随地保护自己重点学会一些预防和处理烧烫伤等意外伤害的基本常识和方法难点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学会随时随地保护自己教学过程活动一:心灵交流会通过互相交流自己曾经受到过的烧烫伤的伤害,提醒同学们平时多注意,避免受到同样的伤害其他同学发言谈谈对这些情况的看法和想法集体讨论我们做这些事情时该注意些什么活动二:收集能预防烧烫伤的办法(1)分组讨论以上问题,并相互交流‘(2)学生谈谈自己是如何预防烧烫伤活动三:我最聪明看谁了解最多关于烧烫伤的急救技巧‘评出本环节中表现最好的学生活动四:现场大练兵师生一同布置演练现场。
融入大自然:开学第一课户外教育

融入大自然:开学第一课户外教育随着新学年的开始,学生们纷纷踏上回归校园的旅程。
而在这个新学年里,我想提议一个新的学习方式——户外教育。
户外教育是一种能够让学生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它能够为学生提供不同于传统课堂的学习体验。
在户外教育中,学生们可以通过亲身参与、观察和体验自然环境来学习知识和培养技能,从而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首先,户外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发展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感受力。
走出教室,置身于大自然中,学生们可以亲自观察不同植物的生长过程,感受四季交替的变化,体验自然界中的美妙景色。
这样的观察和体验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增加他们对自然的认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细心和耐心,以及对美的欣赏能力。
其次,户外教育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自然环境中,学生们会面临各种不同的挑战,比如如何搭建一个稳固的帐篷、如何有效使用有限的资源等等。
这些挑战需要学生们进行思考、组织和合作,从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会不断尝试和改进,从而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
此外,户外教育还能够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在户外活动中,学生们通常需要与同伴进行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这样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他们学会倾听他人的意见、尊重他人的观点,并将自己的意见与他人协商一致。
同时,户外活动也需要学生们进行良好的沟通,以便有效地传递信息和协调行动。
这样的经历能够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为他们今后的人际交往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户外教育还有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户外活动通常需要学生们进行体力活动,比如徒步、攀岩、划船等等。
这些活动能够帮助学生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和改善各种健康问题。
与此同时,大自然中的景色和气息也能够帮助学生放松心情,减轻学习和生活压力,提升身心健康。
然而,要实现户外教育的目标,我们需要制定一套合理的教育计划。
这个计划应该包括选择适宜的户外活动、制定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安全和保护,并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等等。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 (2)

六年级语文第一课一、课文介绍本节课的课文是《我的祖国》。
这是一篇描写祖国美好景色和优秀人物的散文。
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们将了解到祖国的壮丽景色以及伟大的人物,增强我们对祖国的热爱和自豪感。
二、课文内容分析1. 第一段课文开头介绍了大自然的美丽景色,通过描绘海边的场景,让我们感受到祖国的壮丽和广阔。
2. 第二段第二段主要描述了祖国的伟大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工人等。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3. 第三段最后一段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三、课堂讲解在上课时,老师将逐段讲解课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段文字的意义和韵味。
通过讲解,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
四、课文解读1. 描述大自然的美丽课文开头通过描写海边的景色,让我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
这种描写让我们对祖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增强了我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 强调伟大的人物课文中介绍了许多伟大的人物,如红军战士、科学家和工人。
这些人物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奉献,为祖国的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们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地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3. 强调团结和富强课文最后强调了祖国的团结和富强。
无论我们身处何地,都应当热爱祖国,为祖国的繁荣奉献自己的力量。
只有团结一致,我们的祖国才能更加富强。
五、学习收获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对祖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增强了我们的热爱和自豪感。
我们应当珍惜祖国的资源,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
六、总结《我的祖国》这篇课文通过对祖国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的描述,让我们更加热爱和珍惜祖国。
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不仅了解了祖国的美丽景色和伟大人物,还从中汲取了力量和勇气。
希望我们在将来能够为祖国的繁荣贡献自己的力量,让祖国更加富强和美丽。
以上是对六年级语文第一课《我的祖国》的简要介绍和解读。
1.走进大自然

走进大自然──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一组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组共有四篇课文,其中《山中访友》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独特而新奇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人与自然之间那种和谐之美,亲切之感。
作者以访问山中的老朋友为线索表达出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
《山雨》是一篇自读课文,作者用简练而形象的语言向我们描绘了一幅有声有色的山村雨景图。
《草虫的村落》是一篇讲读课文,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一个童话般的美妙的世界。
在这里小甲虫是整个故事的主角,富有生命、美丽和智慧。
《索溪峪的“野”》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纯天然,不加任何雕饰的自然美景图,作者生动的语言,独具匠心的构思,令人叫绝的文笔让索溪峪的“野”性之美流于人们眼前。
教学目标1.会写19个生字,自主学习掌握本单元的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用心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好境界,体会境界的自然美。
4.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如何观察,如何展开联想和想象,巧妙运用多种修辞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
5.品味优美的语言,通过背诵、练笔、阅读等形式不断丰富语言的积累,丰富情感的体验,增强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和热爱之情。
教学时间: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4课时。
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自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4课时,“回顾·拓展”1课时1、山中访友教学目标: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了解作者所访之“友”。
②抓住重点词语,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构思。
③展开想像,感受作者的心境,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④热爱自然,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
课前准备: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以让学生自主讨论学习本文,指导学生反复朗读,通过朗读来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内容:抓重点词语,感知内容,理清思路,诵读感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掌握本课的生字、词语。
2.熟读课文,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

《融入大自然的美丽》教案设计第一章:认识大自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大自然的概念,认识到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大自然的定义和特点。
2. 讨论大自然对人类和地球的重要性。
3. 分享保护大自然的方法。
教学活动:1. 观看大自然风光视频,感受大自然的美丽。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大自然的认识和感受。
3. 制定保护大自然行动计划。
第二章:季节的变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季节变化的原因,认识到四季之美。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感受季节变化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讲解季节变化的原因。
2. 欣赏四季之美,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3. 讨论季节变化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活动:1. 观察校园或周边的自然环境,记录季节变化的特点。
2. 分享观察到的季节变化,讨论对生活的影响。
3. 创作季节变化的绘画或写作作品。
第三章:植物的生长与繁殖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认识到植物对大自然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热爱植物、保护植被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2. 欣赏植物的繁殖方式。
3. 讨论植物对大自然和人类的作用。
教学活动:1. 参观植物园或校园植物,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2. 小组讨论,分享对植物生长和繁殖的认识。
3. 制作植物生长过程的手工作品。
第四章:动物的世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认识到动物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2. 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生态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讲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2. 欣赏动物世界的奇妙之处。
3. 讨论动物在大自然中的作用。
教学活动:1. 观看动物世界视频,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2. 小组讨论,分享对动物世界的认识和感受。
3. 制作动物的手工作品或绘画作品。
第五章: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概念,认识到水资源对大自然和人类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秋季班第1课融入大自然一、趣味语文捎来的奇怪的信有一个目不识丁的农妇,她的丈夫长期在外打工,她非常想念丈夫。
她想给自己的丈夫写封信但是又不会写字,于是她想了一个办法。
这个农妇写了一封奇怪的信,托人捎给了她的丈夫。
她丈夫拆开信一看,满页纸都画着排列整齐的乌龟,最后还画了一只竖着的大乌龟。
当时,她的丈夫很不理解,还以为妻子骂他是乌龟呢。
过了几天,他才恍然大悟,于是卷起铺盖回老家去了。
你知道这个农妇画了满纸的乌龟到底是什么意思吗?参考答案:归归归……(龟的谐音)速归!(竖龟的谐音)二、本课知识点拔这一单元,我们要学习《山中访友》《山雨》《草虫的村落》和《索溪峪的野》四篇课文,课文带领我们投入大自然的怀抱,领略大自然的风姿,倾听大自然的声音,与大自然互诉心声,交流感受。
我们生活在这个有声有色、有情有义的世界中,我们也时时在观察大自然的美景,倾听大自然的各种音响,在观察和倾听的过程中浮想联翩。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自己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
【作文选题】1、成为大自然中的一员:想象自己是大自然中的一员,然后把看到的、想象到的和感受到的说清楚。
2、走进音响世界:说说自己听到的各种各样奇特的大自然的声音。
3、回顾暑假生活:主要向大家说说暑假游览的风景名胜及自己的感受,特别说说在游览欣赏过程中的联想和想象。
【思路示例】把自己想象成大自然的一员,内容是多方面的。
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风雨雷电,想象成云雾霜雪,想象成江河湖海……你还可以把自己想象成花草树木,想象成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如小燕子、小鸟、小狗、小猫、小老鼠……只要是你熟悉的,你都可以想象。
1、如果我把自已想象成一种小动物,应该怎样来白述呢?如果你把自已想象成一种小动物,你应该把自己当作一个小动物,写“自己眼里的一个故事”。
运用这种方法,可以写童话,也可以写寓言。
由于是用第一人称的口吻来描述的,所以文章就有一种亲切之感。
读起来的感觉就真实自然,富有童趣。
这类文章比简单的童话、寓言等,在内容上更丰富,有时运用拟人、比喻、夸张等手法来表达,在写作技巧上更娴熟,艺术性更强。
2、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应该怎样来自述呢?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植物,你就应该把所要介绍的植物当作人来写,运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让植物自己来介绍自己的生活体验或生长过程等。
介绍的内容,可以是自己观察思考得来的,也可以是自己从阅读的资料中得来的。
但不管资料是怎样得来的,都要进行再思考加工,充分融进自己的思想感情。
在描述的过程中,也可以使用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力求把文章的语言叙述得生动有趣。
3、如果我把自己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应该怎样来自述呢?如果你把自己想象成一种自然景物,你应该具体描述某一自然景物眼中的世界。
你要运用自己所掌握的科学知识,采用第一人称的口吻,让你所想象的自然景物来说话。
比如你把自己想象成小水珠、白云、风、雾、露珠等,可从它的形态、颜色、静态或动态、变化过程等方面来展开联想和想象,在具体写作的时候,可用拟人化的手法,写出生动的故事情节,写出有趣的生活细节,可以写它们的对话、活动等,使所描述的物品或景物具有人的一切特征。
当然,如果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介绍一些自然科学的知识,使文章不仅具有趣味性,而且具有知识性,那就更好了。
三、美文阅读与赏析我是一只小蝌蚪大大的脑袋,圆圆的身子,披着一身黑色的长袍,一条又细又长的尾巴。
这就是我,一只小蝌蚪,只渴望自由的小蝌蚪。
我原来住在一条清澈的小河里,和伙伴们成群结队地在河里游来游去,欢乐无比。
啊,春天到了,和煦的阳光照在河面上,波光粼粼。
我们可高兴啦!甩着长尾巴来到美丽的浅滩上,生命的乐章在向我们奏响。
我们躺在浅滩上,柔软的河水就如同母亲暖暖的胸怀,滋润着我们的心田。
我们在浅滩上尽情地嬉戏、玩耍,是多么自由,多么欢畅呀!不知什么时候,河边来了一群淘气的孩子。
这时,我有着不祥的预感,厄运将要降临在我们身边。
无知而又自私的孩子们一个劲儿地扔着塑料袋、易拉罐……突然,一块沉重而巨大的石头扔在我们中间,顿时水花四溅,不知道有多少同伴命丧黄泉。
天啊,人类真是太残忍了!从这以后,经常有孩子拿着塑料袋或口袋来捕捉我们。
每当看到我们的伙伴被他们捉走,我的心都碎了。
一天,我被一个小孩子捉住了,关在那冰冷闷气的玻璃瓶里,没有鲜美的水藻,没有要好的伙伴,也没有宽阔美丽的小河。
我只能沿着玻璃瓶边缘慢慢地游动,在小河里生活习惯了的我,怎么能适应这窄小阴暗的小瓶子呢?我就像一只被囚禁于笼子里的小鸟,没有了自由,失去了希望。
后来,我只能每天躺在冰冷的瓶子里,回忆着过去的自由,思念着伙伴的情谊。
渴望自由生活的我,伴着泪入睡,是多么的悲哀。
我已知道,我再也无法拥有以往的幸福,以往的欢乐,以往的自由了。
我已坚持不了几天了,在我奄奄一息的时候,我想:人类啊,你们会后悔的,你们将受到应有的惩罚。
我绝望了,我多么希望生命的乐章再次向我奏响,我多么希望回到那美丽的小河中,和伙伴们尽情地玩耍。
但对于现在的我来说,这将成为过去,这只能是一个美好的梦。
这时,我仿佛闻到了清新的草香,看到了绿绿的草地,岸边的柳树倒映在河里,清清的河水如同一条蓝绸带,飘向遥远的天边,迎接着新一轮阳光,我和伙伴们生活在自由的乐土里。
我是一棵树春天来得早,风徐徐吹,雨细细下,四周绿意满目,到处是明丽的色彩。
即使是一些在冬天近乎枯槁的枝端,也探出了鹅黄色的嫩芽。
在这时,我会慢慢地舒展枝叶,慢慢地应和着阳光雨露的滋润,给自己的生命抹上一笔浓重的色彩。
看天的蔚蓝,听风的吟唱,欣赏山的曲线,玩味鸟儿的歌唱,我活得自在又舒适。
夏天来了,我能感觉到我的幸运。
我有许许多多的伙伴,风雨来侵袭我们共同承担;狂沙肆虑大地,我们并肩抗击。
根,深深地扎入地下;枝,高高地伸向蓝天。
秋天,金黄的落叶漫天飞舞,那是一种怎样美丽的舞蹈!我们不需要香味诱人的果实,也不需要四季常青的叶片,光是这落叶斑驳的色彩已经足够让人迷醉。
寒冬降临大地,我们一点都不担心。
我们学会沉默地站立,在沉默中积蓄春天的力量。
下大雪了,远近一片白茫茫,枝上的积雪是我们共同开出的花朵。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生长在人迹罕至的郊外。
这里地势空旷,野草丛生,各种小动物都有自己自由的活动空间,有它们的陪伴,我不会觉得孤单。
在这里,我可以尽情享受郊外的宁静,慢慢地欣赏郊外的美丽风景。
中午,懒洋洋的太阳光没有一点阻碍地照在我身上,我可以舒展枝叶,畅快地呼吸。
傍晚,落日的余晖中,有归巢的鸟儿美妙的歌唱,蜜蜂嗡嗡地忙碌,甲壳虫胡乱哼哼,蛙声与蝉鸣交替进行,那是一种“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界。
假如我是一棵树,我愿意做一棵平凡的树,做一棵快乐的树!四、文史知织拓展(一)知识概述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元世祖忽必烈建立元朝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明太祖朱元璋北伐攻陷大都,元朝在全国的统治结束,前后共计98年。
元朝的前身为大蒙古国。
成吉思汗元年(1206年),成吉思汗统一漠北诸部,建立大蒙古国。
先后攻灭西辽、西夏、花剌子模、东夏、金朝等国。
1260年忽必烈即汗位,建元“中统”。
1271年,忽必烈取《易经》“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次年迁都燕京称大都。
1279年(至元十六年),元军在崖山海战消灭南宋,结束了长期的战乱局面。
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1227年8月25日),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意为“拥有海洋四方”。
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1206年春天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
孛儿只斤·忽必烈(1215年—1294年),蒙古族,政治家、军事家。
大蒙古国的末代可汗,同时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世称元世祖。
蒙古尊号“薛禅汗”。
1265年(至元二年)十月,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太祖。
1266年(至元三年)十月,太庙建成,制尊谥庙号,元世祖追尊成吉思汗谥号为圣武皇帝。
(二)趣味阅读涮羊肉的起源相传,当年忽必烈统率大军南下。
一日,人困马乏肠辘辘,猛想起家乡的菜肴——清炖羊肉,立即吩咐部下杀羊烧火。
正当伙夫宰羊割肉时,发现有敌情。
厨师知道他正想吃羊肉,于是急中生智,飞刀切下十多片薄肉,放在沸水里搅拌几下,待肉色一变,马上捞入碗中,撤下细盐。
忽必烈连吃几碗,翻身上马迎敌,获得胜利。
在筹办庆功酒宴时,忽必烈特别点了那道羊肉片。
厨师选了绵羊嫩肉,切成薄片,再配上各种作料,将帅们吃后赞不绝口。
厨师赶忙迎上前说:“此莱尚无名称,请赐名。
”忽必烈笑答:“我看就叫‘涮羊肉’吧!”(三)习题巩固1、元朝都城大都在今天的( )A、北京B、南京C、开封D、洛阳2、元朝的前身为( )A、西夏B、辽国C、大蒙古国D、金国3、元朝在哪一场战役消灭了南宋( )A、赤壁之战B、长平之战C、巨鹿之战D、崖山海战4、元世祖忽必烈追尊成吉思汗庙号为( )A、高祖B、太祖C、太宗D、高宗5、1271年,忽必烈取( )“大哉乾元”之意改国号为“大元”。
A、《诗经》B、《楚辞》C、《易经》D、《春秋》6、元朝历史从至元八年(1271年)蒙古族开始,到洪武元年(1368年)秋止,前后共计98年。
7、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意为8、忽必烈,大蒙古国末代可汗,也是元朝的开国皇帝,世称元世祖。
蒙古尊号“”。
9、元朝的前身为建立的大蒙古国。
10、成吉思汗与忽必烈之间的关系是祖子。
五、基础巩固与强化1、用“勤”组词并填空勤()()()(1)姥姥是我们乡唯一的百岁寿星,她的长寿秘诀是:不离劳动,手脚( )。
(2)是什么力量使它们这么( )奔忙呢?(3)我的妈妈是一个温柔善良,( )朴实的人。
2、用画线词语的反义词填空。
(1)远处,不知名的鸟儿开始啼啭起来,仿佛在倾吐着浴后的欢悦,一扫先前的( )情绪。
(2)雨跟着一阵阵湿润的山风来了,给( )的大山带来了玉露琼浆,带来了生机。
(3)山中一下子变得非常幽静,不再是之前那()的样子。
3、先补充词语,再完成后面的练习。
德高( )重 ( )然大物大街小()熙熙()()()味深长()色匆匆不()一格年过()()上面的词语中, 、两个词常用来形容老人;常用来形容人多: 常用来形容人的劳碌。
4、给画线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甲:①居第一位②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③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
(1)那只英勇的黑甲虫,走进了村子。
()(2)寒光闪烁的古代盔甲不仅能防身,还给人以沉重和威严的感觉。
()(3)秦淮灯会源远流长,享有“秦淮灯彩甲天下”之美誉。
()5、用“√”选出画线字的正确读音。
索溪峪( gù yù)磅礴( páng bàng) 窈窕(tiáo tiào )蹚过去(tāng táng)调皮( diào tiáo) 平膝(xī qī)(1)他屏( bǐng píng)住了呼吸,静静地听着屏(bǐng píng)风里几个人的谈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