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技术比较
下一代无源光接入网技术PON的技术演进

下一代无源光接入网技术PON的技术演进摘要:PON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PON技术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接着介绍了PON 的三种技术:APON、EPON和GPON并对两种主流PON技术―EPON和GPON进行分析比较,提出了从现有的EPON、GPON技术演进到下一代PON网络xPON,从技术实现的角度对xPON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字:PON APON EPON GPON xPON1、引言: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最新发展的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
无源光网络由光线路终端(OLT)、光网络单元(ONU)和光分配网络(ODN)组成。
一般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接入)方式,而且可以灵活地组成树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典型结构为树形结构),PON的本质特征就是ODN全部由无源光器件组成,不包含任何有源电子器件。
这样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简化了供电配置和网管复杂度,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越来越受到业界的关注和重视,发展非常迅猛。
与点到点的有源光网络相比,PON技术的主要特点在于维护简单,成本较低(节省光纤和光接口)和较高的传输带宽,其高性能价格比的特点会使其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竞争优势,PON一直视被为接入网未来的发展方向。
PON网络由于其简洁、廉价、可靠的网络拓扑结构被普遍认为是宽带接入网的最终解决方案,支持光纤到户FTTH。
与核心网不同的是,FTTH对成本更加敏感。
成本的突破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条件的成熟。
剖析FTTH成本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设备采购成本,二是运营成本。
根据NTT公布的数据,FTTH的这两项成本已经与高速ADSL基本接近。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DSL设备的价格下降潜力已经不大,但是FTTH的成本随着规模增长有望继续下降。
从整体上看,在接入网领域光通信酝酿着新一轮的发展。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概述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概述作者:管一飞来源:《科技资讯》 2012年第28期管一飞(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上海 201206)摘要:简单介绍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包括它们的组成、分类和性能特点,实际应用中的组网方式和光功率计算等。
关键词:无源光网络 EPON GPON FTTx中图分类号:TN91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0(a)-0019-02我国目前的主流有线宽带接入技术主要包括ADSL、FTTB+LAN、FTTx等,其中光纤接入(FTTx)技术是今后一定时期内的发展方向,它主要通过无源光网络(PON)技术实现。
1 光纤传输的优势光纤传输具有带宽高、线路直径小且重量轻、传输质量高和成本低等优势。
如今光纤的带宽理论上已经超过10GHz,每公里衰减小于0.3db,随着技术的发展,未来10~100Gb/s的传输也将成为可能;光纤即便包裹着保护套,也比同等的铜线尺寸小重量轻;更为突出的是,光纤传输抗干扰能力强,几乎可以忽略附近各种电子噪声源的干扰;此外,传输途中的低损耗可以增加中继器间的距离,因此减少了外部设备的成本,降低了维护运行费用。
2 无源光网络(PON)的组成与分类无源光网络(PON)系统由局端设备(OLT)、用户端设备(ONU/ONT)和光分配网(ODN)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ODN全部由无源光分路器和光纤等无源器件组成,不包括任何有源器件。
PON技术采用点到多点的拓扑结构,下行和上行分别采用时分复用(TDM)的广播方式和时分多址(TDMA)方式传输数据。
PON技术可以细分为很多种,目前常见的有APON(ATM PON)、EPON(Ethernet PON)和GPON(Gigabit PON),它们的主要区别体现在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不同。
其中,APON以ATM 作为数据链路层;EPON使用以太网作为数据链路层,并扩充以太网使之具有点到多点的通信能力;GPON则结合了APON和EPON的优点,使用ATM/GEM作为数据链路层,能够对多种业务提供良好支持,同时引入了更多的来自电信业的网络管理和运行维护思想。
宽带无源光纤接入介绍

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 BPON
APON关键技术——高速突发同步技术
由于上行为多点到一点的TDMA方式,测距程序的 精确度有限(一般为±1bit),不同ONU发送的突 发时隙之间有几bits的防护时间。时隙之间有相位 突变,OLT必须能在很短的时间(几个bits)内实 现相位同步。在传送帧结构中加入同步保护字, OLT接收机迅速恢复从不同节点传来的每个突发信 号的正确时钟,在上行信元到达OLT的前几个bits 内实现快速突发比特同步。
本项目研发历时三年,分五个阶段完成:
第一阶段:方案论证(2001.6~2001.9,)
针对各项关键技术和创新难点,设计出一套满足要求、切实可行的实现 方案
第二阶段:子系统电路及软件设计(2001.10~2002.6)
各模块电路基本成形、软件编写完成,并进行性能测试,
第三阶段:部件生产及调试(2002.6~2002.12)
本项目近期需进行的工作
1)完善系统设计,增强各子系统电路和软件功能, 提高系统可靠性和稳定性; 2)基于WEB的图形化网管系统; 3)专用集成电路设计芯片,进一步降低设备成本; 4)完善批量生产图纸资料、工艺流程; 5)建立专用生产线;
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 BPON
信息高速公路第一公里
——各种接入技术比较
一个POP点规划接入多 少座大楼 ?需要多少对 光纤? 如何解决FTTB 的规模接入?
宽带无源光接入设备: BPON
传统的 SDH方案特点:
点对点的媒体
** 对每个CPE都要一对光纤 结构性的带宽 (形成通道) 通道间不能共享带宽 无 QoS 价格贵 **对应每个用户设备(CPE)在SDH和CO交换机 上都需要专门的插板,高价格低利用率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探讨

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探讨宽带业务数据流的增加,使得PON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
介绍了PON 技术的概念、组成、工作原理及特点,并且对APON、EPON和GPON技术进行了综合分析比较。
标签:无源光网络;APON;EPON;GPON1 引言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个人电脑的普及,互联网数据流量激增,传统的铜缆接入方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通信业务量增长的需求。
由于光纤具有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能力强、价格便宜等优点,非常适合作为高速、宽带业务的传输媒体。
而在各种光接入技术中,PON(无源光网络)技术由于采用无源节点、敷设和运行维护成本低、对业务透明和易于升级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2 PON系统的组成、各部分功能及工作原理无源光网络(PON)技术是最新发展的点到多点光纤接入技术,由于它采用光纤作为传输媒介,因此能提供无限的带宽。
而采用光分配网络的方案,更增加了组网的灵活性,如组成数型、星型、总线型等拓扑结构(典型结构为树型结构),克服了局端到多用户的点对点的连接方式所带来的经济成本和带宽的浪费。
特别是随着光纤向用户日益推进,其综合优势越来越明显。
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的定义: PON是一种应用于接入网,局端设备(OLT)与多个用户端设备(ONU/ONT)之间通过无源的光缆、光分/合路器等组成的光分配网(ODN)连接的网络。
在OLT(光线路终端)和ONU(光网络单元)之间的ODN (光分配网络)没有任何有源电子设备的光接入网。
无源光网络的构成(附原理图):OLT(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线路终端,OLT位于局端,它是一个多业务提供平台,提供PON系统与核心数据、视频和电话网络间的接口。
OLT可提供各种广域网接口,可与数据通信系统、话音网关、IP等设备相连;还可提供吉比特以太网接口,OLT根据需要可配置多块光线路卡。
ONU(Optical Network Unit)-光网络单元,ONU提供用户的数据、视频和电话网络与PON间的接口。
PON技术介绍(精)

基于PON技术的宽带接入1PON技术的概念1.1PON技术的概念以及特点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OpticalNetwork,无源光网络)技术是一种一点到多点的光纤接入技术,它由局侧的OLT(光线路终端)、用户侧的ONU(光网络单元)以及ODN(光分配网络)组成。
所谓“无源”是指在ODN中不含有任何有源电子器件及电子电源,全部由光分路器(Splitter)等无源器件组成。
无源光网络(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避免了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了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了系统可靠性,同时节省了维护成本,是通信行业长期期待的技术。
同有源系统比较,PON技术具有节省光缆资源、带宽资源共享,节省机房投资,设备安全性高,建网速度快,综合建网成本低等优点。
1.2PON技术的工作原理(1)工作原理框图如图1所示,PON系统由位于中央局端的一个光线路终端(OLT)和位于客户端的一组关联光网络终端(ONT)组成,在它们之间是由光纤和无源分光器或连接器组成的光分配网络(ODN)。
(2)基于TDM/TDMA的上行/下行流量管理。
在PON中,OLT与ONU之间采用的数据传输方式包括WDM/WDMA、SCM/SCMA、CDM/CDMA和TCM/TCMA,实际应用中一般采用TDM/TDMA方式,图2、3表明在PON系统中从OLT到多个ONU其下行采用TDM广播方式、上行采用TDMA(时分多址)方式的数据传输过程。
2PON技术的分类以及在FTTx中的应用2.1FTTx技术FTTx技术分为FTTB、FTTC、FTTZ、FTTH、FTTO、FTTF 等。
其中最主要的是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FTTH(光纤到用户)三种形式。
随着软交换与光缆技术进一步成熟,FTTH将成为我们通信接入方式的最终目标。
有源光纤接入技术如PDH、SDH、MSTP、点到点以太网系统因机房建设、有源设备建设、维护成本高等原因而渐渐被淘汰;PON技术则因为无源化带来的维护成本低,以及无机房建设产生的建设成本低,愈加受到行业欢迎。
epon技术简介

EPON技术目录1.PON技术发展 (1)1.1EPON的基本原理 (2)1.2EPON的技术优点 (4)1.3EPON的传输原理 (4)2.EPON协议和关键技术介绍 (6)2.1协议栈介绍 (6)2.1.1EPON的层次模型 (6)2.1.2MPCP子层 (6)2.1.3EPON的物理层(RS子层、PCS子层、PMA子层、PDM子层) (7)2.2EPON关键技术 (10)2.2.1EPON数据链路层的关键技术 (10)2.2.2EPON的QoS问题 (11)1. PON技术发展光纤接入从技术上可分为两大类:有源光网络(AON,Active Optical Network)和无源光网络(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
1983年,BT实验室首先发明了PON技术;PON是一种纯介质网络,由于消除了局端与客户端之间的有源设备,它能避免外部设备的电磁干扰和雷电影响,减少线路和外部设备的故障率,提高系统可靠性,同时可节省维护成本,是电信维护部门长期期待的技术。
PON的业务透明性较好,原则上可适用于任何制式和速率的信号。
目前基于PON的实用技术主要有APON/BPON、GPON、EPON/GEPON等几种,其主要差异在于采用了不同的二层技术。
图1 PON的两个主要标准体系APON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就被ITU和全业务接入网论坛(FSAN)标准化的PON技术,FSAN在2001年底又将APON更名为BPON,APON的最高速率为622Mbps,二层采用的是ATM封装和传送技术,因此存在带宽不足、技术复杂、价格高、承载IP业务效率低等问题,未能取得市场上的成功。
为更好适应IP业务,第一英里以太网联盟(EFMA)在2001年初提出了在二层用以太网取代ATM的EPON技术,IEEE 802.3ah工作小组对其进行了标准化,EPON可以支持1.25Gbps对称速率,随着光器件的进一步成熟,将来速率还能升级到10Gbps。
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共40页

61、奢侈是舒适的,否则就不是奢侈 。——CocoCha nel 6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 ,如日 中之光 ;志而 好学, 如炳烛 之光。 ——刘 向 63、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孔 丘 64、人生就是学校。在那里,与其说好 的教师 是幸福 ,不如 说好的 教师是 不幸。 ——海 贝尔 65、接受挑战,就可以享受胜利的喜悦 。——杰纳勒 尔·乔治·S·巴顿
谢谢!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有源光网络和无源光网络..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详解PON基础知识:OLT、ONU、ONT和ODN,建议收藏

详解PON基础知识:OLT、ONU、ONT和ODN,建议收藏光纤到户(FTTH)已开始受到全球电信公司的重视,技术得以快速发展,有源光网络 (AON) 和无源光网络 (PON) 是使 FTTH 宽带连接成为两大系统,可以提供具有成本效益的解决方案的 PON 在大多数FTTH 部署中更为普遍。
本文将介绍PON 的基础知识,主要涉及OLT、ONT、ONU、ODN 等基础组件及相关技术。
PON 详解:定义、标准和优势无源光网络是指利用点对多点拓扑和分光器将数据从单个传输点传送到多个用户端点的光纤网络,与 AON 相比,多个客户通过光纤分支树和无源分路器/合路器单元连接到单个收发器,完全在光域中运行,在 PON 架构中没有电源。
目前主要有两种PON 标准:千兆无源光网络(GPON) 和以太网无源光网络 (EPON)。
它们的拓扑结构基本相同,作为众多FTTH 部署场景的首选,PON 解决方案有几个突出的优点:•更低的功耗•所需空间更少•更高的带宽•更高级别的安全性•更易于安装和扩展•降低运营和管理成本PON 结构和组件在千兆以太网无源光网络(GEPON)系统中,服务提供商的中心局有一个光线路终端(OLT),终端用户附近有多个光网络单元(ONU)或光网络终端(ONT),作为分光器(SPL)。
此外,OLT 与ONU/ONT 之间的传输也使用了ODN(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
光线路终端 (OLT)OLT 是无源光网络的起点,它通过以太网电缆连接到核心交换机。
OLT 的主要功能是为 PON 网络转换、帧和传输信号,并协调光网络终端复用以共享上行传输。
OLT 设备一般包含机架、CSM(Control and Switch Module)、ELM(EPON Link Module,PON 卡)、冗余保护-48V 直流电源模块或 1 个 110/220V 交流电源模块、风扇。
在这些部分中,PON 卡和电源支持热插拔,同时内置另一个模块,OLT 有两个浮动方向:上游(从用户那里分配不同类型的数据和语音流量)和下游(获取数据、语音、光网络单元(ONU)/光网络终端(ONT)ONU 将通过光纤传输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技术比较深圳市首迈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摘要:本文对无源光网络(PON)和有源光网络(AON)在网络结构和技术性能进行比较,分析两者在我国FTTH市场的适应性,阐述我国对FTTH接入技术的选择。
光纤到户(Fiber To The Home——FTTH)接入技术作为未来最终的、一劳永逸的宽带接入解决方案,在日本和美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共有用户约500万)。
在我国FTTH尚处于明芽阶段,尚未有商用的FTTH接入网络,但FTTH在我国已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现有的FTTH技术主要包括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和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AON 接入技术又称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接入技术(Remote Office AON——RAON),它们各有优势,适合于不同的应用环境。
本文在对它们的网络结构和技术性能进行比较,并结合我国住宅小区的特点,比较上述两种FTTH技术在我国住宅小区应用的优劣,浅析我国住宅小区对FTTH接入技术的选择。
1. 几种FTTH接入技术最早的FTTH技术是光纤从电信运营商中心机房拉至用户家里以点对点(P2P)的方式组网,如图1.1所示。
其能轻易提供100M或1G带宽,网络结构简单,运营维护成本低,支持数据、话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支持目前和未来各种宽带应用的能力。
但这种接入方式显然有其明显缺点:过分依赖光缆资源,光纤链路过长过多;由于中心机房离用户较远(一般平均距离在4—5km),这种大芯数远距离光缆铺设成本非常高,尤其在国内城市几乎不可能;一般中心机房覆盖区域大,用户众多,设备和光缆配线集中在中心机房需要大量空间。
目前,这种P2P的FTTH技术只应用在大客户(如大型企业、重点单位等),在FTTH接入中将很少使用。
目前谈论最多的FTTH接入技术是基于一点对多点(P2MP)网络拓扑结构的无源光网络(Passive Optical Network—PON)的FTTH接入网,如图1.2所示,在靠近用户时使用光分配器(Splitter)实现一点对多点(P2MP)的网络结构。
PON根据其传输协议的不同又分为基于ATM的APON、基于Ethernet的EPON、和基于General Frame Protocol的GPON三种技术标准。
下行采用广播方式,而上行采用TDMA方式。
PON从中心机房至用户的整个接入网为无源网络,具有易于维护、节约大量光缆资源、减少中心机房设备与配线等技术优势,同样具有支持数据、话音和视频等多种业务的能力。
但PON自身存在的缺陷也制约了它的发展。
首先,多种技术标准的存在,何种将成为未来主流标准尚无法确定;其次,系统的光发射模块要求高功率激光器和突发性收发能力,要求系统具有测距、带宽动态分配和信号加密等复杂功能,使设备成本高昂;再次,多用户共享有限带宽(一般16或32个用户共享622M或1.25G),带宽升级技术复杂。
迄今为止,PON在世界范围内尚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另一种技术成熟,已广泛应用的FTTH技术是有源光网络(Active Optical Network——AON)接入技术,AON接入技术又称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Remote Office AON——RAON)接入技术。
组网方式如图1.3。
RAON将无源光网络(PON)和点对点(P2P)接入技术相结合,实现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RAON)光纤到户综合业务接入解决方案。
从电信运营商中心机房至小区机房沿用目前已有的低芯数光缆,而从小区机房至用户端采用点对点(P2P)组网方式,接入设备和配线架统一放置小区机房,整个网络采用技术成熟、成本低廉的以太网协议。
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RAON)FTTH接入技术的优势是:是目前最低成本的FTTH接入解决方案;高带宽,能轻易实现稳定双向100M宽带接入;可以支持Internet宽带接入、CATV接入和电话接入,在接入网实现三网合一;网络结构简单、技术成熟;只有小区机房是有源节点,集中机房配线,易于维护管理,提高设备端口利用率;有效节约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光缆资源,无需增加铺设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光缆;允许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有利于电信运营商的相互竞争;支持未来可预见的新业务,如可视电话、VOD、数字影院、远程办公、在线展览、电视教育、远程医疗、数据存储及备份等。
是目前现有FTTH网络的最主要接入方式。
2.PON和AON接入技术比较如前所述,目前主要有三种FTTH技术标准:基于以太网的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Remote Office Active Optical Network——RAON))技术、基于以太网的无源光网络(Ethernet 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EPON)技术和基于通用帧协议的无源光网络(General Frame Protocol 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GPON)技术。
三种FTTH接入技术特点比较如下:比较项目 RAON EPON GPON 备注标准制定者 IEEE IEEE ITU IEEE和ITU是相互竞争的组织标准颁布时间 10年前 2004年 2003年与现有计算机网络兼容性无缝连接无缝连接需协议转换指与目前最普及的以太网兼容性网络结构拓扑结构有源交换一点对多点无源一点对多点无源一点对多点指从中心机房侧衡量,在小区内Fiber P2P属点对点分支比 1:∝ 1:32或1:16 1:32或1:16 指从中心机房侧衡量带宽支持目前独享100M 16或32用户共享622M或1G 16或32用户共享1G 或2G未来独享1G 16或32用户共享622M或1G 16或32用户共享1G或2G 指未来5—10年内信息保密技术容易难难 PON下行是广播方式技术成熟度非常成熟不成熟不成熟指器件、模块和电路成熟程度光缆节约程度显著显著显著是否需要大量增加铺设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光缆不需要需要需要目前从中心机房至小区只有低芯数光缆(4—12芯)设备端口利用率高低低指OLT端口或Splitter接入端口利用率建设难易程度容易不容易不容易 PON须大量增加铺设中心机房至小区光缆,请参考《浅析我国FTTH接入技术选择》/file0.htm网络运营维护困难容易容易从网络是有源还是无源角度考虑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允许不允许不允许指用户随时变更运营商接入的灵活性业务支持 Internet宽带接入支持支持支持目前世界上97%以上的FTT H只提供Internet宽带接入业务。
请参考《FTTH技术应用的认识误区》/file_3_17.htmCATV接入支持支持支持电话接入支持支持支持目前应用情况在日本和北美已广泛应用有少量应用极少应用目前全球500万线的FTTH用户中,95%以上的FTTH采用AON技术是否适合中国市场特点很适合不太适合不太适合请参考《浅析我国FTTH接入技术选择》/file0.htm在中国市场发展前景好不确定不确定设备成本很低高高目前EPON的报价每线在1000美元以上从上表可以看出,RAON与PON相比,具有网络建设成本低、带宽高,用户能自由选择运营商,无需增加铺设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光缆和适合中国市场等突出特点,但由于是有源网络,其网络运营维护较PON困难。
在本文的下一节,读者将认识到我国住宅小区为适应通信多业务接入、多运营商竞争的需要,小区内普遍配套通信机房,这为RAON在我国的应用提供了很好的机房条件,完全满足RAON 有源网络设备安装运营的需要,使其网络运营维护困难程度显著降低。
3. PON和AON与我国FTTH市场目前,我国FTTH主要目标市场无疑是各级城市住宅小区(包括商业大厦)的住户,其突出特点是:住户密度高,单一花园住宅小区一般有500—3000住户,有些甚至是上万个住户;住宅小区(包括商业大厦)一般配备通信机房,用于安装整个小区通信接入设备和线路交接,这种配置是电信运营商相互竞争和多种电信业务综合接入的需要,机房到用户距离普遍小于500m;主要电信运营商和有线电视运营商普遍都已铺设小芯数(一般为4到12芯)光缆到住宅小区或商业大厦的机房;小区内住户通信和CATV接入线缆资源归属各运营商所有。
许多用户认为FTTH接入技术只有无源光网络(PON)接入技术,而忽略有源光网络(AON)接入技术,然而只要我们对PON和AON接入技术稍加分析就会发现,选择小区有源交换技术更适合我国FTTH市场特点。
(请参考《浅析我国FTTH接入技术选择》/file0.htm)。
十年前,PON技术提出之初,是因为当时光纤非常昂贵(每芯每米十几元甚至几十元),而PON的一点对多点(P2MP)技术能有效节约光纤,特别是当无源光分配器非常靠近用户的时候,同时PON 又是无源网络,便于维护和管理。
今天,随着光纤生产技术的成熟和普及,光缆的市场价格(每芯每米只需几毛钱)已低于普通铜质缆线的价格,而且由于生产光纤的材料是大自然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二氧化硅,其价格仍然会随时间推移继续下降,因此PON节约光缆的优势在今天并不突出。
另外,PON在我国高密度住户住宅小区中应用中存在矛盾的两面:按PON的理想网络结构和布局(OLT在中心机房和Splitter尽量靠近用户)固然可以发挥其原有的无源网络、节约光缆资源、精简中心机房设备数量与规模的优势,但同时也带来几乎无法接受的须要大量增加铺设光缆线路、配线节点分散、放号和管理异常困难、用户无法自由选择运营商、接入端口利用率低等缺陷;而如果将PON的OLT 放置于小区机房,虽然现有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小芯数光缆资源就能满足需要,小区机房可以统一配线,非常容易放号和管理,用户可以自由选择运营商,显著提高设备端口利用率,但同时也丢弃了PON 是无源网络和节约光缆资源这两大优势。
可见,PON的无源网络的优势在我国住宅小区不能充分发挥和体现。
PON与生俱来存在配线节点分散,放号和配线管理困难,用户无法自由选择运营商,网络设备及其接入端口利用率低,设备成本高、网络结构不灵活等缺陷却恰恰是AON网络结构所轻而易举能克服和避免的。
事实上,迄今为止PON在世界范围内尚未能得到大规模应用。
我们认为,基于以太网的小区交换有源光网络(RAON)FTTH技术更适合我国住宅小区特点,并能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网络建设成本低;网络结构灵活、运营维护成本低;""集中在小区机房配线,易于放号、维护和管理;"允许用户自由选择运营商,有利于多运营商的竞争,通过竞争用户利益能得到有效保障;无需增加铺设中心机房至小区的光缆;""设备端口利用率非常高,可以根据接入用户数增加而逐步扩容;用户独享100M或1000M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