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最新版)

合集下载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本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本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本1. 简介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是对煤气站的设备、操作、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和检查,以确保煤气站的安全运行。

本检查表是为了帮助评价人员全面、系统地进行评估,并按照煤气站的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

2. 检查对象本评价检查表适用于各种规模的煤气站,包括天然气站、液化石油气站等。

3. 检查内容3.1 煤气站设备3.1.1 煤气储存设备- 检查煤气储罐和储气罐的安全性能,包括防漏、防爆、防腐蚀等;- 检查储气罐的压力传感器和阀门的运行情况;- 检查煤气管道的连接处和接口的密封性。

3.1.2 压缩设备- 检查压缩机、泵等设备的运行状况,包括温度、压力、震动等;- 检查设备的油液、冷却液等液位和质量;- 检查设备的保护装置的运行情况,如过载保护、过热保护等。

3.1.3 配气系统- 检查配气器、调压装置等设备的运行情况,包括输出压力、流量等;- 检查配气系统的防爆装置和安全阀的运行情况;- 检查配气系统的泄漏情况,包括检查管道的漏气点和连接处的密封情况。

3.2 煤气站操作3.2.1 操作规程- 检查煤气站是否有详细的操作规程,并核实操作人员是否熟悉和遵守规程;- 检查煤气站操作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

3.2.2 安全设施- 检查安全设施的完善程度,如灭火设备、逃生通道等;- 检查安全设施的维护状况,如消防器材是否过期、逃生通道是否畅通等。

3.2.3 紧急应急措施- 检查煤气站是否有应急预案,并核实操作人员是否了解和掌握;- 检查应急设备的完好性,如应急停气装置、应急关阀装置等。

3.3 煤气站管理3.3.1 人员管理- 检查煤气站是否有明确的人员岗位职责和分工;- 检查人员培训记录和安全意识的培养情况;- 检查安全管理人员的配备情况和资质。

3.3.2 设备维护管理- 检查设备的定期维护记录和维护方案;- 检查维护记录中是否存在漏洞和延误;- 检查设备维护人员的培训和技能证书。

3.3.3 安全风险评估- 检查煤气站是否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并核实是否执行相应的防控措施;- 检查事故报告和处理情况,分析事故原因和整改措施的执行情况。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煤气站是指供应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等燃气给城市、乡镇及相关用户的气化设施。

其安全性评价是为了对煤气站的安全状况进行全面检查,发现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以确保煤气站的正常运行和人员安全。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二)检查表:1. 煤气站基本信息- 煤气站名称- 所在地点- 建设单位- 经营管理单位2. 技术设备安全- 煤气站设备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设备是否进行定期检查、维护和保养- 煤气站的设备是否具备自动报警功能- 是否进行了安全保护设备的规定检修和更换3. 安全运行管理- 煤气站是否建立了科学合理、严格的管理制度- 是否进行了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是否制定了应急预案,并进行了演练4. 环境安全- 煤气站周边环境是否存在燃气泄漏、爆炸、火灾等安全隐患- 周边建筑物和设施是否与煤气站保持安全距离5. 制度执行情况- 对各类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检查内容:1. 检查煤气站的进出口道路是否畅通,防止施工车辆、非运营车辆等进入煤气站区域。

2. 检查煤气站内的燃气管线是否完好无损,有无老化、腐蚀、破裂等现象。

检查各类阀门、冷却器、压缩机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

3. 检查煤气站的通风设施是否正常运行。

通风设施的建设和使用要符合相关安全要求,防止煤气站内气体积聚导致爆炸、中毒等危险。

4. 检查煤气站的火灾监控设备是否正常运行。

煤气站应配备火灾报警设备、消防设备、安全防护设备等,以及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5. 检查煤气站的进出口阀门和压力传感器是否正常。

要确保煤气站的压力控制在安全范围内,防止因压力过高或过低引发安全事故。

6. 检查煤气站的紧急停车设备是否齐全,操作人员是否熟悉使用方法。

紧急停车设备是保证煤气站安全运行的重要设备之一。

7. 检查煤气站内的紧急疏散通道是否畅通,疏散人员是否有序,消防逃生设备是否可用。

8. 检查煤气站周边的环境安全,是否存在燃气泄漏隐患,以及是否有防爆、防火等设备。

燃气设施日常安全检查表

燃气设施日常安全检查表

燃气设施日常安全检查表燃气设施日常安全检查表一、检查燃气管道1.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渗漏现象,包括管道接口、阀门等部位。

2.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破损、老化等问题,及时更换损坏的部位。

3.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堵塞现象,如有需要进行疏通处理。

4.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过度弯曲、牵拉等情况,需要及时调整恢复正常。

二、检查燃气表计1. 检查燃气表计是否运行正常,读数是否与用气量相符合。

2. 检查燃气表计是否有损坏、漏气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或更换。

3. 检查燃气表计周围是否有杂物堆积,需要清理保持通畅。

三、检查燃气灶具1. 检查燃气灶具是否点火正常,火焰是否均匀、稳定。

2. 检查燃气灶具是否有漏气、燃烧不完全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3. 检查燃气灶具周围是否有易燃物品,需要及时清理。

4. 检查燃气灶具的连接管是否有松动、老化等问题,需要及时调整或更换。

四、检查燃气热水器1. 检查燃气热水器的热水供应是否正常,水温是否符合要求。

2. 检查燃气热水器是否有漏气、燃烧不完全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3. 检查燃气热水器周围是否有易燃物品,需要及时清理。

4. 检查燃气热水器的排烟是否通畅,有无积灰等现象,需要及时清理。

五、检查燃气供暖系统1. 检查燃气供暖系统的暖气片是否正常供暖,温度是否合适。

2. 检查燃气供暖系统的管道是否有渗漏、破损等问题,需要及时修复。

3. 检查燃气供暖系统的排烟是否通畅,有无积灰等现象,需要及时清理。

4. 检查燃气供暖系统的阀门是否正常,有无漏气等问题,需要及时维修。

六、其他1. 检查燃气设施周围是否有明火、易燃物品等安全隐患,需要及时清除。

2. 检查燃气设施的配件、连接件等是否松动,需要及时调整。

3. 检查燃气设施的使用说明,是否符合安全规范。

以上为燃气设施日常安全检查表,希望能够对您的生活和工作有所帮助,保障您和家人的安全。

如发现异常情况,请及时联系相关专业人士处理。

易燃易爆设施及场所-发生炉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易燃易爆设施及场所-发生炉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34
煤气管道
架空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不燃气体管、燃油管和氧气管伴随敷设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厂区架空煤气管道与水管、热力管、不燃气体管和燃油管在同一支柱或栈桥上敷设时,其上下平行敷设的垂直净距不应小于250mm。
2.煤气管道与输送腐蚀性介质管道共架敷设时,煤气管道应架设在上方;对于易漏气、漏油、漏腐蚀性液体的部位,应在煤气管道上采取保护措施。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7.0.4条
37
煤气管道
煤气管道应设导除静电的接地设施。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7.0.5条
38
煤气管道
热煤气管道的隔断装置应采用盘形阀或水封;当阀门安装高度大于2m时,宜设置平台。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7.0.17条
6.当大型煤气站的煤气排送机、空气鼓风机轴承温度大于65摄氏度或油冷却系统的油压小于50kPa时应发出声、光报警信号。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3.0.2条
17
热工测量和控制
煤气发生炉应设空气饱和温度自动调节装置,并应设汽包水位自动调节装置、汽包高低液位声光报警装置。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3.0.3条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5.0.7条
28
电气
煤气排送机的电动机必须与煤气排送机前低压煤气总管的煤气压力传感装置进行联锁。当压力下降到设定值时,应自动停止煤气排送机。
《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GB50195-2013第15.0.8条
29
电气
连续式机械化运煤和排渣系统,其各机械之间应设电气联锁。

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说明煤气设施在运行、操作、维修中稍有设备故障,处理不当或不安全行为,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

所以,加强煤气设施的动态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煤气站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是用来消除暂时故障、保护人身安全的。

这种装置和设施,必须是灵敏、可靠。

煤气站人员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学会排除故障和现场急救法,提高消灾救护能力。

附件(一)《煤气发生炉使用企业安全检查表》附件(二)《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1 设备检查1.0 煤气站区置位。

1.1.1 煤气站应布置在工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

1.1.2 冷煤气站煤气发生炉厂房应与其它生产厂分开布置,距生产车间应大于或等于40m,小型煤气站(厂)可与用煤气的车间厂房相邻。

但应与防火墙隔发,其距离依热煤气的产量而定。

当产量小于500m3/h 时,可与用户直接连接,用防火墙隔开;而至其它车间应不小于13m。

当产量为5000~35000m3/h时,与用户车间应相距13m。

1.1.3 厂外煤气发生站的区域周围应有大于或等于2m高的围墙,非煤气站使用的铁路、道路,不准穿越煤气站区域。

1.1.4 煤气站与居民区的距离:煤气产量大于50000m3/h为1000m;25000~50000m3/h为500m;5000~25000m3/h为300m;小于5000m3/h 为100m。

1.0 煤气站区布置1.2.1 煤气站区内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宽度大于或等于 3.5m,并设有回车道。

1.2.2 煤气发生炉应单列,外壳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3m。

1.2.3 主厂房内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用作通道不应小于1.5m1.2.4 煤气净化设备应排成一行,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1.2.5 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和机器间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为0.8~1.2m。

如用作通道则应不小于1.5~2m。

1.2.6 鼓风机的吸风口应设在室外,且有防雨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文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文

煤气站安全性评价检查表及检查内容范文一、煤气站基本信息1. 煤气站名称:2. 煤气站所在地:3. 煤气站负责人:4. 煤气站联系电话:5. 煤气站建设日期:6. 煤气站设计容量:7. 煤气站实际运行容量:8. 煤气站运行方式(连续供气/间歇供气):二、煤气站设施和设备检查1. 化气罐检查a. 化气罐是否符合国家标准要求?b. 化气罐表面是否有异常变形、裂纹等缺陷?c. 化气罐阀门是否正常开关、无泄漏现象?d. 化气罐周边是否设置防护设施,如护栏、警示标志等?2. 进气管道检查a. 进气管道是否设置了安全阀、减压阀等装置?b. 进气管道是否正常工作,压力是否稳定?c. 进气管道是否存在泄漏现象,有无异味?3. 附属设备检查a. 气体质量检测装置是否正常运行,能否准确测量气体浓度?b. 煤气站是否设置了自动报警装置,能否及时发出警示信号?c. 煤气站是否配备了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泡沫炮等?4. 设备维护和保养情况检查a. 煤气站的设备维护保养记录是否完整?b. 设备的维护保养是否定期进行,是否按照规定标准操作?c. 设备的磨损情况是否达到更换的标准?5. 煤气站防护设施检查a. 煤气站周边是否设置了围墙或栅栏,是否能有效阻止非法闯入?b. 煤气站出入口是否设置了安全门禁控制装置?c. 煤气站周边是否有定期巡查、维护的制度?三、煤气站安全管理检查1. 安全管理制度检查a. 煤气站是否制定了详尽的安全管理制度,并按照规定执行?b. 安全管理制度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如生产安全、设备维护、应急处理等?2. 煤气站人员素质检查a. 煤气站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是否持有合格的操作证书?b. 煤气站工作人员是否接受过相关的安全培训?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检查a. 煤气站是否制定了各类安全规章制度,如消防安全、管道巡检等?b. 煤气站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并按照规章制度进行操作?4. 应急处理预案检查a. 煤气站是否制定了应急处理预案,并将其公告于站内明显位置?b. 煤气站工作人员是否熟悉应急处理预案,能够应对突发情况?5. 事故记录和报告检查a. 煤气站是否建立了事故记录和报告的制度?b. 煤气站是否及时、准确记录事故情况,并上报有关部门?c. 煤气站是否针对事故情况进行了及时整改和改进?总结:通过对煤气站设施和设备的检查、安全管理的检查以及应急处理预案的检查,能全面评估煤气站的安全性,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改,确保煤气站的正常运行和安全生产。

燃气安全设施检查表

燃气安全设施检查表

燃气安全设施检查表燃气安全设施检查表1. 燃气管道系统- 检查燃气管道系统是否有明显的泄漏迹象,如气味、声音或气体冒泡等。

-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 检查燃气管道是否有堵塞或阻塞的情况。

2. 燃气阀门- 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打开和关闭。

- 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气味、声音或气体冒泡等。

- 检查燃气阀门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3. 燃气灶具- 检查燃气灶具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点火和调节火力。

- 检查燃气灶具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气味、声音或火焰异常等。

- 检查燃气灶具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4. 燃气热水器- 检查燃气热水器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点火和加热水。

- 检查燃气热水器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气味、声音或火焰异常等。

- 检查燃气热水器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5. 燃气散热器- 检查燃气散热器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加热室内空气。

- 检查燃气散热器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气味、声音或火焰异常等。

- 检查燃气散热器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6. 燃气表- 检查燃气表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显示燃气使用情况。

- 检查燃气表是否有漏气现象,如有气味或指针运动异常等。

7. 燃气报警器- 检查燃气报警器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检测到燃气泄漏。

- 检查燃气报警器是否有电池电量不足或故障的情况。

8. 燃气安全通风系统- 检查燃气安全通风系统是否正常运作,如能否排除室内燃气及烟雾。

- 检查燃气安全通风系统是否有堵塞或阻塞的情况。

9. 储气罐- 检查储气罐是否有明显的泄漏迹象,如气味、声音或气体冒泡等。

- 检查储气罐是否有明显的破损或腐蚀现象。

- 检查储气罐的压力是否正常。

10. 紧急疏散路线和设备- 检查紧急疏散路线是否明确标示,如疏散指示牌和灯光等。

- 检查紧急疏散设备是否正常运作,如疏散通道和应急出口等。

11. 燃气安全设施维护记录- 检查燃气安全设施的维护记录,如检查日期、维修内容和维修人员等。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

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说明煤气设施在运行、操作、维修中稍有设备故障,处理不当或不安全行为,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

所以,加强煤气设施的动态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煤气站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是用来消除暂时故障、保护人身安全的。

这种装置和设施,必须是灵敏、可靠。

煤气站人员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学会排除故障和现场急救法,提高消灾救护能力。

1设备检查1.0煤气站区置位。

1.1.1煤气站应布置在工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1.1.2冷煤气站煤气发生炉厂房应与其它生产厂分开布置,距生产车间应大于或等于40m,小型煤气站(厂)可与用煤气的车间厂房相邻。

但应与防火墙隔发,其距离依热煤气的产量而定。

当产量小于500m3/h时,可与用户直接连接,用防火墙隔开;而至其它车间应不小于13m。

当产量为5000~35000m3/h时,与用户车间应相距13m。

1.1.3厂外煤气发生站的区域周围应有大于或等于2m高的围墙,非煤气站使用的铁路、道路,不准穿越煤气站区域。

1.1.4煤气站与居民区的距离:煤气产量大于50000m3/h为1000m;25000~50000m3/h为500m;5000~25000m3/h为300m;小于5000m3/h为100m。

1.0煤气站区布置1.2.1煤气站区内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宽度大于或等于3.5m,并设有回车道。

1.2.2煤气发生炉应单列,外壳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3m。

1.2.3主厂房内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用作通道不应小于 1.5m1.2.4煤气净化设备应排成一行,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1.2.5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和机器间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为0.8~1.2m。

如用作通道则应不小于1.5~2m。

1.2.6鼓风机的吸风口应设在室外,且有防雨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1.2.7循环水沟应设有盖板、沉淀池,冷、热水,周围应有护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最新版) Technical safety means that the pursuit of technology should also include ensuring that peoplemake mistakes动力设施安全检查表/发生煤气站安全检查表(最新版)说明煤气设施在运行、操作、维修中稍有设备故障,处理不当或不安全行为,就会发生煤气中毒、着火、爆炸等事故。

所以,加强煤气设施的动态检查,及时消除隐患,控制不安全行为是至关重要的。

煤气站的安全装置和安全设施是用来消除暂时故障、保护人身安全的。

这种装置和设施,必须是灵敏、可靠。

煤气站人员还必须有强烈的自我保护和相互保护意识,学会排除故障和现场急救法,提高消灾救护能力。

1设备检查1.0煤气站区置位。

1.1.1煤气站应布置在工厂夏季最大频率风向的上风向.1.1.2冷煤气站煤气发生炉厂房应与其它生产厂分开布置,距生产车间应大于或等于40m,小型煤气站(厂)可与用煤气的车间厂房相邻。

但应与防火墙隔发,其距离依热煤气的产量而定。

当产量小于500m3/h时,可与用户直接连接,用防火墙隔开;而至其它车间应不小于13m。

当产量为5000~35000m3/h时,与用户车间应相距13m。

1.1.3厂外煤气发生站的区域周围应有大于或等于2m高的围墙,非煤气站使用的铁路、道路,不准穿越煤气站区域。

1.1.4煤气站与居民区的距离:煤气产量大于50000m3/h为1000m;25000~50000m3/h为500m;5000~25000m3/h为300m;小于5000m3/h为100m。

1.0煤气站区布置1.2.1煤气站区内应设有消防车道,其宽度大于或等于3.5m,并设有回车道。

1.2.2煤气发生炉应单列,外壳之间距离大于或等于3m。

1.2.3主厂房内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离用作通道不应小于1.5m1.2.4煤气净化设备应排成一行,设备之间的净距不小于2.5m1.2.5煤气排送机间、空气鼓风机间和机器间的设备之间,以及设备与墙之间的净距为0.8~1.2m。

如用作通道则应不小于1.5~2m。

1.2.6鼓风机的吸风口应设在室外,且有防雨和降低噪声的措施。

1.2.7循环水沟应设有盖板、沉淀池,冷、热水,周围应有护栏。

1.0煤气站防火、防爆、隔声的要求1.3.1主厂房属乙类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

厂房、房顶、房架、地板沟必须为金属结构或混凝土结构。

1.3.2煤气排送机和机器间属有爆炸危险的乙类生产厂房,耐火等级不低于三级。

1.3.3主厂房的运煤贮煤层,当煤气有可能从加煤机漏入煤斗时,属Q—3级爆炸危险场所,其它均属H-2级火灾危险场所;应有防爆措施。

1.3.4煤气排送机间、机器间属Q—3级爆炸危险场所,应有防爆措施。

1.3.5焦油泵房,焦油库属H-1级;煤场属H-3级;煤斗间,破碎筛分间、输煤带或输送机走廊属H--2级火灾危险场所。

1.3.6煤气管道的排水器房属Q—3级爆炸危险场所。

1.3.7各层完全出口不少于两个,但每层面积不超过1000m2,且同一时间的生产人数不超过5人者,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1.3.8煤气操作层的换气次数每小时不少于6次。

1.3.9站房的噪声小于85dB(A)。

值班室,化验室、整流式仪表室、通风机间均应有隔音措施。

1.3.10露天煤库,煤气贮气罐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应符合JBJ11—82《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1.0煤气生产安全要求1.4.1煤气站的煤斗间、输煤系统排送机间及有煤焦油的地区,不得抽烟和生火取暖,不得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4.2确认设备及各处水封、水位安全装置、仪表指示装置、电器控制阀门、消防通讯设施等完好。

水、电、气煤供应正常,方可投产。

1.4.3煤气设施严禁在负压状态下运行。

1.4.4严禁用汽油、煤油等易燃物体作点火助燃剂。

1.4.5用点火棒点火,禁止进入炉内点火,适时关闭透炉孔1.4.6生产时,无论在何种情况下,炉底压力必须大于炉出压力50cm(H2O)1.4.7当炉出压力剧烈降低或系统内压力剧烈波动时,禁止打开透炉孔。

运行中,不开汽封则不准打开透炉孔。

1.4.8生产炉运行时,禁止打开自然风阀及鼓风箱的清理孔;冷、热备用炉的竖管水封必须保持上部溢流;热备用炉的透孔炉,严禁打开和加煤。

1.4.9煤气中含氧量超过0.5%时,不准与网路接通。

1.4.10停电时,迅速关空气阀,加大饱和蒸气,调节生产炉最大阀。

停蒸气时,应减少用户流量或停炉。

停自来水时,应启动加压泵补充,若存水用完,应减少用户或停炉。

1.4.11集汽器缺水,应打开其底部排水阀,无水流出时,应采取紧急措施;打开安全阀,关出口蒸汽阀,检查水套水位。

若水位高出水套一半,可缓慢加水;若含少量水或无水,即向水套内注入蒸汽。

1.4.12送气时,应用蒸气或惰性气体和煤气对煤气设备与管网进行吹洗。

1.4.13空气鼓风机、煤气排送机和循环水泵不得带负荷启动。

启动前,必须用手盘。

1.4.14循环水系统,应严格控制补水,不得满水。

1.0加煤机的安全要求1.5.1加煤机结构完整,运转可靠,气密性良好。

1.5.2传动机构与加煤机的摇杆连接处,应有过载保险销。

1.5.3洒煤锥丝杆通水冷却,排水温度不得超过45℃,水质应符合规定要求。

1.5.4加煤机上部的储煤斗,应设有煤气放散管通室外。

1.5.5煤气发生炉热备用时,必须将上下钟罩严密关闭。

1.5.6加煤机损坏,炉出温度超过800℃时应停炉。

1.0炉身1.6.1探火孔的塞子与孔座应严密不漏煤气。

1.6.2探火孔的蒸汽环管末端应装排除冷却凝水装置。

1.6.3每台煤气发生炉只允许打开两个不相邻的探火孔。

1.6.4打开探火孔前,确认蒸汽压力达到设计要求;先开蒸汽阀门,高速至既不吸入空气又不泄漏煤气的程度。

1.6.5水套应定期排污,水套用水应经化学处理,水质符合GB1576—79《低压锅炉水质标准》的规定。

1.0出灰机1.7.1注意保持灰盘水位。

1.7.2热备用炉的灰盘严禁启动。

1.7.3灰盘机构损坏,不能出灰应停炉。

1.0排送机1.8.1运行中鼓风机,排送机应联锁运行。

1.8.2各部的压力,温度变化不准超过规定。

1.8.3排水系统和蒸汽吹洗系统应畅通好用。

1.8.4排送机拆修或长期停用时,进出口阀门处应堵盲板。

1.8.5当排送机和鼓风机振动异常,轴承温度超过65℃或损坏时,要立即停车。

1.8.6排送机事故停车后,打开最大阀,调节压力,但无法降低炉出压力时应停炉。

1.0安全装置与安全设施1.9.1最大阀(钟罩阀)1.9.1.1钟罩阀内放散水封的有效高度为设计压力的水柱高度加50mm,但不得大于200mm。

1.9.1.2钟罩应有重锤平衡装置,遇超压应能自动跳开放煤气。

1.9.1.3运行钟罩不断水,不得把进水管直接接到水封上,应通过漏斗。

1.9.1.4溢流水管应通过漏斗排水,不得将溢水管与排水管接通。

1.9.1.5钟罩阀与放散管的十字接头应常查,勿堵塞。

1.9.2逆止阀1.9.2.1逆止阀应灵敏可靠,密封良好。

1.9.2.2逆止阀后的混合空气管应有排除冷凝水的装置。

1.9.3汽包(集汽器)1.9.3.1每台发生炉应有独立的汽包,汽包应设在高位。

1.9.3.2汽包进水管上应有两套逆止阀,球阀和水位自动控制器;一套手控,一套为自动控制。

1.9.3.3汽包上必须有水位表、压力表和安全阀。

1.9.4水位表1.9.4.1汽包应有高低水位表各一支。

1.9.4.2水位表清晰明亮1.9.5压力表1.9.5.1压力表精度为1.5~2级,表盘直径大于或等于100mm,表盘刻度最大值为最大工作压力的1.5~3倍,最好为2倍。

1.9.5.2压力表的刻度盘应划有工作压力的红线且铅封。

1.9.6安全阀垂直装在汽包最高位置,其排气管尽可能通室外安全地点1.9.7防爆膜应装在设备薄弱部位或易受气浪冲击的部位,防爆膜为铝片,且标上爆破压力。

1.10煤气排送机的电机与鼓风机或空气总管及煤气排送机前的低压总管,必须装有压力继电器联锁装置。

当压力下降到预定值时,仪表系统发出灯光或声响信号,如压力下降到危险值时,排送机应能自动停止运转。

1.0运煤系统和排渣系统各机械之间,电气联锁装置应灵敏可靠。

1.0主厂房、排送机间、机器间内各设备的操作岗位,煤气防护站等应设有事故照明。

1.0煤气设备及管道场地照明采用防爆灯具,其电压不超过36V 工作行灯电压不超过12V。

1.0建筑物、净化设备、煤气管道的防雷设施应符合《建筑防雷设计规范》的规定。

1.0循环水沟应有盖板,沉淀池、冷热水井周围应有栏杆。

1.0所有传动装置的外露部分应设防护罩。

1.11发生炉煤气站的净化设备1.17.1竖管1.11.1.1竖管下部有倾斜形隔板构成水封,水封有效高度应符合规定。

1.11.1.1第一联竖管的煤气入口处应设挡水板。

第二联竖管与半净煤气总管联接法兰处应设有易装卸盲板的撑铁。

1.17.1.3竖管的给水总管应有逆水阀。

1.11.1洗涤塔1.17.2.1洗涤塔应设蒸汽切断吹扫装置,最高处有放散管。

1.17.2.2进水管路上应设逆水阀。

1.17.2.3排水管应插入水封内,水封有效高度应符合规定。

1.17.2.4洗涤塔上、下部有入孔,上、下通行有斜梯(平台及护栏)。

1.17.3电除焦油器1.17.3.1电除焦油器应有自动切断装置,当煤气含氧量大于0.8%时,煤气压力低于5mm时,能自动断电,并发信号。

1.17.3.2电除焦油器有防爆阀及放散管。

1.17.3.3电除焦油器上油封高度为煤气发生炉出口最高压力加1.45kPa。

1.18煤气站的通风及除尘1.18.1煤气可能从加煤机漏入贮煤斗时,贮煤斗内应有煤气排出室外的设施,主厂房贮煤层为封闭建筑时,贮煤斗内上部应有机械排放设施;加煤机与贮煤斗不相连时,加煤机上方应设机械排放装置。

1.18.2煤气排送机间和机器间应设防爆排风装置。

1.18.3机械化运煤系统中,破碎机、振动筛和其它产生粉尘严重地点,应采取封闭结构或机械除尘。

粉尘含量要符合国标。

1.18.4通风机的进风口若悬河不得设在煤气净化设备区一侧。

1.19煤气管道1.19.1煤气管道架空敷设与建筑物和其它管线的散水水平净距,以及与铁路、道路,架空电力线路和其它管道之间最小交叉距离,应符合JBJ11—82《发生炉煤气站设计规范》1.19.2煤气管道上禁设有腐蚀性的气体液体管道以及与煤气系统无关的电线。

管道下面不许堆放易燃易爆品,并保持畅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