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总复习试题附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全册单元测试卷期中期末总复习试题附答案第1单元一、填空。
(每空2分,共30分)1.下面的三个图形分别是从什么方向看到的?(填“上”“正”或“左”)2.在下面四个几何体中:(1)从正面看是图A的是(),从左面看是图B的是()。
(2)观察④,从()面和()面看到的都是图B。
(3)用5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摆一个从上面看和①一样的几何体,有()种不同的摆法。
3.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和上面看都是,从左面看是,则这个几何体是由()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的。
4.用小正方体搭一个几何体,从上面和左面看到的图形如图所示。
搭这个几何体最少需要()个小正方体,最多需要()个小正方体。
5.看下面的几何体填空。
(1)移去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和正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移法。
(2)添加一个小正方体,使得从左面、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不变,有()种添法。
6.用5个小正方体摆一摆:若从上面看到的形状是,有()种摆法。
如果又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有()种摆法。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小题2分,共10分)1.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的物体,一定是由3个正方体组成的。
() 2.根据从正面和上面看到的图形,一定不能确定几何体的具体形状。
() 3.用小正方体搭成一个几何体,要使从左面和上面分别看到右面两个图形,至少需要5个小正方体。
()4.由3个摆成一个物体,从正面看到的是,那么这3个只有2种摆法。
() 5.一个物体从左面看到的是,这个物体不一定是由4个正方体摆成的。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小题2分,共12分) 1.如图,它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将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原几何体相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B.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C.从左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改变D.从任何一面看到的图形都发生了改变2.下面各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从上面看是,这个几何体是()。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

小学数学最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检测卷(含答案解析)(1)一、选择题1.要反映一个病人的体温变化情况,用()比较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统计表D. 以上三种都可以2.某市规定每户每月用水是不超过6吨时,每吨价格为2.5元;当用水量超过6吨时,超过的部分每吨价格为3元。
下图中能正确表示每月水费与用水量关系的示意图是()。
A. B. C. D.3.要统计东莞近五年降水量的变化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D. 不确定4.王校长想知道近几年学校学生人数增减变化情况,最好选用()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5.依据折线统计图,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2010至2017年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一直呈上升趋势B. 2010至2017年人均纸质书阅读量迅速减少C. 2010至2017年两种阅读方式的阅读量差距越来越大D. 纸质书比电子书更受人们喜欢6.育才小学六年级同学从学校出发,乘车0.5时来到离校5千米远的图书馆借阅书籍,0.5小时后继续前进,乘车1小时后,来到离校8千米远的科技馆参观1小时。
你认为能正确描述这个事情经过的关系图是( )。
A.B.C.D.7.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的大小表示城镇化水平的高低,由图可知,我国城镇化水平提高最快的时期是()A. 1953-1964B. 1964-1982C. 1982-1990D. 1990-2002 8.星期天晚饭后,小红从家里出去散步,如图描述了她散步过程中离家的距离s(米)与散步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关系图,依据图象,下面的描述符合小红散步情景的是()A.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就回家了.B. 从家出发,到了一个公共阅报栏,看了一会儿报后,继续向前走了一段,然后回家了.C. 从家出发,散了一会儿步,就找同学去了,18分钟后才开始返回.D. 从家出发,一直散步(没有停留),然后回家了.9.小明骑自行车上学,开始时以正常速度匀速行驶,但行至中途时自行车出了故障,只好停下来修车,车修好后,因怕耽误上课,他加快了骑车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下面是行驶路程s(米)与时间t(分)的关系图,那么符合这个同学行驶情况的图象大致是()A. B.C. D.10.在常见的折线统计图上,表示()A. 不变B. 缓慢上升C. 缓慢下降D. 大幅上升11.要统计小红身高的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7单元测试卷(含答案及周测培优)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26分)1.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1)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售出( )册;(2)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
(填分数)2.上面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统计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 )千米;(2)火车进站时间是( );(3)火车进站后再次行驶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 )千米;(4)汽车比火车早到( )分钟。
3.右图是小辉周末郊游情况统计图。
(1)他( )时从家出发的;(2)他在路上休息了( )分钟;(3)他家距离风景区( )千米;(4)他在风景区玩了( )小时;(5)他回家用了( )分钟。
4.如果要反映小东6~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应选用( )统计图;要反映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的人数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判断题。
(每题1分,共5分)1.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 2.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长度表示30吨,那么120吨应画10厘米长。
( ) 3.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 4.反映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 5.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 ) 三、选择题。
(每空2分,共10分)1.对比两只股票某日的走势情况,应绘制( )。
A.复式条形统计图B.复式折线统计图C.两种都可以2.小林和小明分别骑自行车从学校沿着一条路线到20千米外的公园,已知小林比小明先出发,他们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B.两个人同时到达公园C.小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 D.相遇后,小林的速度比小明慢3.如图是某商店2016年下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毛衣的销售量在( )最大,衬衫的销售量在( )最大。
A.9月B.7月C.11月D.12月4.右图是北京某一天的气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24 ℃B.这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6 ℃C.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D.这一天中8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四、下面是小林8~12岁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统计表。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卷-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爱国者电脑公司第一、第二两个门市部上缴利润统计图(2001年~2007年) 2008年3月在2003~2006年,哪个部门的上缴利润增长更快()A. 第一门市部B. 第二门市部2.“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看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在下面三幅图所示的时间与路程关系中,最符合龟兔赛跑这则故事的是( )。
A.B.C.3.从家去图书馆,中途休息了几分钟,借完书后直接回家.能描述这一过程图象的是()A. B.C. D.4.反映一位病人24小时内心跳次数的变化情况,护士需要把病人心跳数据制成()A. 统计表B. 条形统计图C. 折线统计图二、判断题5.想表示两名同学5年中的身高变化情况,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较好.()6.要表示甲、乙同学几次数学成绩的对比变化情况,最好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7.复式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出数据的增减变化情况。
()8.西安要绘制新冠肺炎确诊人数变化情况统计图,选用条形统计图比较好。
()三、填空题9.表示某地区气温的变化情况应选用________统计图.10.如图是六年级两个班同学8~12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人数统计图,六(1)班8~12月平均每月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有________人.11.根据________的多少描出各点,再把各点用________顺次连接起来四、解答题12.下表记录了一个温泉的水温变化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13.下表记录了小亚1~5月体重变化的情况,根据表中的数据,画出折线统计图.五、应用题14.下面是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这6年的近视人数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完成折线统计图。
光明小学2012年入学的学生一至六年级这6年近视情况统计图(2)这个班六年时间近视学生人数整体趋势是( )。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人教版(含答案)

五年级数学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测试-人教版(含答案)一、单选题1.下面是果果8~14岁每年生日时的体重统计表。
要表示果果的体重变化情况选用()更合适。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 扇形统计图2.如果比较两个城市一周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A. 折线B. 复式折线C. 条形D. 复式条形3.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 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 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 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 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4.小军从家出发去书店买书,当他走了大约一半路程时.想起忘了带钱.于是他回家取钱,然后再去书店,买了几本书后回家.下面()幅图比较准确地反映了小军的行为。
A. B. C.5.要反映一~六年级的学生人数最好选择( )统计图。
A. 条形B. 折线C. 扇形二、判断题6.复式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不仅能反映数量的变化趋势,而且便于对两组数据的变化趋势进行比较。
()7.折线统计图包括单式折线统计图和复式折线统计图。
()8.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可以清晰地看出数目的变化趋势()9.画折线统计图的第一步是画出横纵和纵轴()三、填空题10.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折线统计图相比,不仅能表示更为丰富的信息,而且还便于两组相关数据进行________。
11.折线统计图的优点是:________。
12.如图描述了小明放学回家的行程情况,根据图回答如下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明在路上休息了________分钟。
(2)小明前5分钟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________米。
四、解答题13.统计。
(1)根据统计图,你能判断一年气温变化的趋势吗?(2)有一种树莓的生长期为5个月,最适宜的生长温度为7~10℃,这种植物适合在哪个地方种植?(3)小明住在乙地,他们一家要在“十一”黄金周去甲地旅游,你认为应该作哪些准备?14.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这幅统计图的纵轴表示什么?横轴表示什么?(2)这幅统计图反映出松树岭乡植树情况的趋势是怎样的?(填逐渐上升或逐渐下降)(3)哪一年植树的数量增加的最快?(4)从2000到2004年,平均每年植树多少棵?(5)哪些年植树的棵数超过了这几年的平均数?(按横轴年份的顺序填写)五、作图题15.下面是甲、乙两个商场上半年销售服装情况统计表,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制成折线统计图.16.造纸厂2017年各季度新闻纸产量如下:第一季度300吨,第二季度400吨,第三季度400吨,第四季度550吨。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有答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1. 下面是某商场2016年各月利润情况折线统计图,以下的说法不符合图意的是( ).A.4月份利润最少,是20万元B.10月份利润最多,是50万元C.1∼4月份,利润逐月下降D.4∼12月份,利润逐月上升2. 甲和乙在一次赛跑中,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那么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①甲比乙先出发②甲比乙先到终点③甲速是乙速的2倍④甲、乙所行路程一样多A.1B.2C.3D.43. 小明和小英一起上学.小明觉得要迟到了,就跑步上学,跑累了,便走着到学校;小英开始走着,后来也跑了起来,到校门口赶上了小明.下列四幅图中,()描述了小英的行为.A. B. C. D.4. 某日,淘气家的室内气温如下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B.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C.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C与21∘C之间5. 如图所示的图象表示斑马和长颈鹿的奔跑情况,下面的说法不符合这个图象的是().A.斑马奔跑的路程与奔跑的时间成比例B.长颈鹿25分钟跑了20千米C.长颈鹿比斑马跑得快D.斑马跑12千米用了10分钟6. “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着缓缓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A. B. C. D.7. 如图是吴先生国庆节开车从深圳回老家F市的过程.下面说法,错误的是()A.F市距离深圳640kmB.9:00−10:00车速最快C.14:00−15:00行驶了60kmD.开车4小时后体息了20分钟8. 周末爸爸带小丽去动物园游玩,他们从家出发,乘车1.5时来到离家40千米的动物园,参观游玩2时,然后乘车1.5时回到家。
下面三幅图中,正确描述他们这一活动行程的是()。
A. B.。
新课标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及期中期末测试卷含答案(共16套)

第1、2单元测试卷考试时间:80分钟满分:100分卷面(3分)技能生活(75分)一、填一填。
(每空1分,共28分)1.因为24÷3=8,所以24是( )和( )的倍数,( )和( )是24的因数。
2.18的因数有( ),其中质数有( ),偶数有( )。
3.一个数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相加,和是32,这个数是( )。
4.下面有6个几何体。
(填序号)(1)从正面看: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
(2)从左面看: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
(3)从上面看:看到的是( ),看到的是( )。
5.3个连续奇数的和是93,这3个数分别是( ),( ),( )。
6.100以内既是3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最大奇数是( )。
7.右图是由6个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摆成的几何体。
将小正方体①移走后,从正面、上面和左面观察新几何体,与原几何体相比,从( )面看到的图形没有发生变化。
8.526至少加上( )是3的倍数,至少减去( )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9.用质数填空,每个质数只能用一次。
26=( ) + ( ) = ( ) - ( ) = ( )×( )10.一个立体图形,从正面、左面和上面看到的都是,这个立体图形是由( )个小正方体摆成的。
二、选一选。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1.一个用同样的小正方体摆出的几何体,从正面看是,从左面看是,这个几何体可能是( )。
A. B. C.2.一个数既是24的因数,又是3的倍数,这样的数有( )个。
A.1B.3C.43.如果a+1是偶数,则a是( )。
A.偶数B.奇数C.质数4.一个几何体是由6个小正方体摆成的,从左面看到的是,从上面看到的是,共有种不同的摆法( )。
A.3B.5C.75.当a是自然数时,2a+1一定是( )。
A.奇数B.偶数C.奇数或偶数6.元元搭的积木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小正方形上的数字表示在这个位置上所用小正方体的个数。
搭的这组积木从正面看是( ),从左面看是( )。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第七、八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题(第七、八单元)一、用心思考,正确填空。
(每空1.5分,共15分。
)(1)我们学过的统计图有( )统计图和( )统计图。
(2)( )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而且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一个长方体的底面积是0.8m 2 ,高是5dm ,它的体积是( )。
(4)一个最简真分数,分子和分母的和是9,这样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
(5)一批化肥,第一天运走它的14,第二天运走它的23,还剩下这批化肥的( )没有运。
(6)26个零件中有1个是次品(次品轻一些),假如用天平称,至少称( )次能保证找出次品。
(7)如果要反映某病人一天的体温变化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要反映希望小学一至六年级的人数情况,选用( )统计图比较合适。
(8)六(1)班共有30人,在一次春季运动会上,有14人参加径赛,9人参加田赛,两项都没参加的有12人,既参加径赛又参加田赛的有( )人。
二、仔细推敲,认真判断。
(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共6分。
) (1)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长度表示30吨,那么120吨应画5厘米。
( ) (2)反映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 (3)要比较上海、天津两个城市去年每个月平均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复式折线统计图。
( )(4)有50瓶钙片,其中一瓶多装了几块,要用天平把它找出来,至少称5次能保证找出重的这瓶钙片。
( )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9分。
) (1)a =2×3×7, a 的因数一共有( )个。
A 、6B 、4C 、8D 、3 (2)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从4.5cm 增加到6cm ,表面积增加了( )。
A 、27cm 2B 、94.5cm 2C 、216cm 2D 、124.875cm 2 (3)42是6和7的( )。
A 、因数B 、倍数C 、质数D 、合数 (4)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 )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根据图中信息回答问题:
(1)售出图书最多的一天比最少的一天多售出()册;
(2)星期五售出的图书册数是星期四的()。
(填分数)
2.上面是一辆汽车与一列火车的行程统计图,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汽车的速度是每分钟()千米;
(2)火车进站时间是();
(3)火车进站后再次行驶的速度比汽车每分钟快()千米;
(4)汽车比火车早到()分钟。
3.下图是小辉周末郊游情况统计图。
(1)他()时从家出发的;
(2)他在路上休息了()分钟;
(3)他家距离风景区()千米;
(4)他在风景区玩了()小时;
(5)他回家用了()分钟。
4.如果要反映小东6~12岁的身高变化情况,应选用()统计图;要反映实验小学一至六年级的人数情况,选用()统计图比较合适。
二、判断。
1.工厂需要反映各车间的产量的多少,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2.在一幅折线统计图中,用1厘米的长度表示30吨,那么120吨应画10厘米长。
()
3.医生需要监测病人的体温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4.反映一个地区一段时间内的气温变化情况,应选用折线统计图。
()
5.复式折线统计图不但能反映数量的增减变化,还便于两个数量进行比较。
()
三、选择。
1.对比两只股票某日的走势情况,应绘制()。
A.复式条形统计图B.复式折线统计图
C.两种都可以
2.小林和小明分别骑自行车从学校沿着一条路线到20千米外的公园,已知小林比小明先出发,他们俩所行的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他们都骑行了20千米B.两个人同时到达公园
C.小林在中途停留了1小时D.相遇后,小林的速度比小明慢
3.如图是某商店2016年下半年毛衣和衬衫销售情况统计图,毛衣的销售量在()最大,衬衫的销售量在()最大。
A.9月B.7月C.11月D.12月
4.右图是北京某一天的气温,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这一天的最高气温是24℃
B.这一天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是16℃
C.这一天中只有14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降低
D.这一天中8时至24时之间的气温在逐渐升高
四、下面是小林8~12岁的体重与标准体重统计表。
(单位:千克)
请根据统计表完成下面的统计图。
五、“龟兔赛跑”:领先的兔子看着慢慢爬行的乌龟,骄傲起来,睡了一觉。
当它醒来时发现乌龟快到终点了,于是急忙追赶,但为时已晚,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用s1、s2分别表示乌龟和兔子所行的路程,下面图()与故事情节相吻合。
六、解决问题。
1.下表是2016年某家电专卖店电视销售情况统计表。
(1)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完成折线统计图。
(2)如果你是该店的老板,你将如何进货?
2.如图是航模小组制作的两架航模飞机在一次飞行中飞行时间和高
度的记录。
(1)甲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飞行了()秒,乙飞机的飞行时间比甲飞机短()秒。
(2)从图上看,起飞后第25秒甲飞机的飞行高度是()米,起飞后第()秒两架飞机处于同一高度,起飞后大约()秒两架飞机的高度相差最大。
3.(变式题)某林场工作人员统计两棵不同树木的生长情况,并制成了它们的生长情况统计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
(1)从开始植树到第6年,两树中生长速度较快的是什么树?
(2)生长到哪一年的时候两树的高度一样?
(3)爷爷在小孙子出生时同时种了甲、乙两棵树,今年乙树刚好停止长高,则小孙子今年正好是几岁?
参考答案
一、1、(1) 600 (2) 8
2、(1) 0.6 (2) 8:00 (3) 15 (4) 5
3、(1)8 (2)20 (3)6 (4)1 (5)30
4.折线条形
二、1.×2.×3.√ 4.√ 5.√
三、1.B 2.A 3.C B 4.C
四、略。
五、C 点拨:本题将文字描述转化为图形时,易忽略“乌龟还是先到达了终点”。
六、1.(1) 略。
(2)多进普通彩电,少进液晶彩电。
2.(1)40 35 5 (2)25 15 30 3.(1)乙树(2)第10年(3)1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