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11 赵州桥》说课稿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1赵州桥(教案)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11赵州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常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讨分析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我国古代建筑艺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介绍赵州桥的地理位置、建造年代、历代修缮情况等。
2.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分析赵州桥的结构、造型、材料、工艺等方面的特点。
3. 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阐述赵州桥在桥梁建筑、文化艺术、工程技术等方面的价值。
4. 赵州桥的文学价值: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理解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历史常识。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深入分析赵州桥的建筑特点,理解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分析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赵州桥图片、课文插图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展示、简介等方式,引起学生对赵州桥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等。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主学习成果,互相补充,深化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4. 探讨分析:针对课文中的难点,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其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
5. 欣赏课文:让学生欣赏课文中的优美语句,感受作者对赵州桥的赞美之情。
6. 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赵州桥在我国桥梁建筑史上的地位及其文学价值。
7. 课堂延伸:布置作业,让学生课下查阅资料,了解更多关于赵州桥的知识。
2023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第【1】篇〗赵州桥课时设计课堂实录19 赵州桥1第二学时教学活动活动1【讲授】《赵州桥》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今天,老师要带领同学们去游览河北省赵县闻名中外的赵州桥,齐读课题,指着说,这就是有名的赵州桥。
要到这里,就要正确读词语,夺到红旗,才能去。
学生齐读带生字的词语。
二、朗读感悟,品悟赵州桥。
1.让我们一起来游览这座闻名中外的赵州桥吧。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赵州桥?并用笔勾画下来。
2.指名交流读课文的感受。
过渡:你最喜欢赵州桥的哪个方面?就多读读那个自然段。
(根据学生回答灵活指导。
)3.学生交流,品悟赵州桥。
▲设计奇特。
汇报第二自然段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设计之雄伟、坚固。
①随机出示:“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下面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37米多宽的河面上”。
“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
②教师引读,学生读带有数字的词语,引导学生明白运用了列数字的方法。
品词析句,重点抓住“全部”、“没有桥墩”、“横跨”、“37米多宽”等重要词句,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赵州桥的雄伟。
③赵州桥是怎样设计的?这样设计有什么好处?指名交流。
④多媒体出示赵州桥的设计原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理解“创举”,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个创举?用“既…又…”练习说话,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自豪的语气。
▲图案美观。
汇报第三自然段的学习体会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图案栩栩如生的特点。
出示句子:“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认识过渡句,指导它起到承接上文,引出下文的作用。
练习用“不但…而且…”说话。
②从文中哪些描写了看出赵州桥的美观?师出示感受图案的精美。
理解“回首遥望”。
③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练习说话。
④引导想象:如果你是设计师,你会在栏板上雕刻怎样的龙呢?⑤配乐朗读第3自然段。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赵州桥》说课稿

11 赵州桥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赵州桥》。
一、说教材《赵州桥》是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的文章。
它是一篇说明文,介绍了世界闻名的赵州桥。
课文着重介绍了赵州桥的雄伟.美观.坚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课文通过叙述和说明的方式,把桥的外观和结构特征分别作了叙述,紧接着说明了一种结构的好处。
由此而得到“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这个结论。
又因为这个桥“到现在已经有一千三百多年了”,所以称它为“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
这篇文章开头有叙述,结尾有结论,使文章具有很强的说明性。
这篇课文安排在本册教材的第一组,这组教材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任务。
上学期教学重点放在词,句训练上,本学期则要逐步把重点转到段的驯良上来。
而这篇课文是同学们接触的第一篇以建筑物命名的状物文章。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和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第一,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联系上下文理解“雄伟.创举.坚固.美观.遗产”等词语的意思,会用“参加”.“而且”造句。
第二,理解词句,理解课文内容。
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第三,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第三自然段。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以及设计上的特点。
教学难点:一是学生缺少石拱桥的有关桥梁知识。
二是学生未实地见过赵州桥,缺少感性知识。
三是桥的坚固文中未直接写出。
四是一些长句学生理解上困难。
如“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要,节省了石料”。
课时安排:3课时。
二、说教法这节课,我采用的教法有:投影演示法.谈话法.读——讲——议——练结合法。
首先,谈话法是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确定的。
三年级儿童注意力还较容易分散,谈话法能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获得和掌握知识。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说课课件(共14张PPT)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感受赵州桥的雄伟并对古代和现代技术的对照,感受劳动 人民的智慧。
2、把握赵州桥的特点,感受“坚固”
提出问题“在1400年的历史中,赵州桥会经历什么?”引导学生想象,培养学生 的想象能力。
【设计意图】完成教学重难点,增强民族自豪感。
任务四:教师小结,课文总结 本节课认识了生字词,使学生学会了用关联词“有的……
有的…”造句,了解了古建筑的一般方法,把握赵州桥的特 点。让学生明白了赵州桥闻名于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 骄傲。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本节课内容,引导学生加深课堂 印象。
七、说作业布置
其次,精研课本,出示“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 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并介绍关联词,讲明该 关联词的并列作用,引导学生理解关联词,帮助学生运用”有的…有的……”造句。
最后,配乐让学生齐读第四自然段并通过问题“在石头上雕刻容易吗?”“雕刻得栩栩 如生容易吗?”“这些图案是李春一个人雕刻的吗?” 引导学生表达对劳动人民的敬佩, 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对赵州桥的认识,强化学生的民 族自豪感,巩固学生所学习的课堂知识,我布置以下作业: 1. 用“赵”、“省”等生字组词,尝试用“雄伟”、“创举”
等词语造句 2. 课后当小小导游,与家长分享赵州桥,向他们介绍美丽
宏伟的赵州桥。
八、说板书设计
11.赵州桥
赵州桥
总起:世界闻名 雄伟:长、宽
11.赵州桥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作业布置 八、说板书设计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11 赵州桥 优质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赵州桥》,使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探究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思维创新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优秀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树立保护文物、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2.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3. 赵州桥的相关故事及民间传说4. 赵州桥的保护与传承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
2. 教学难点: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及民间传说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赵州桥模型、挂图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示赵州桥的美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赵州桥的历史、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探讨赵州桥的建筑艺术及民间传说。
4. 探究实践:学生动手制作赵州桥模型,体验古代工匠的智慧与技艺。
5. 成果展示:学生展示制作的赵州桥模型,分享学习过程中的收获与感悟。
6. 总结评价:教师点评学生的学习成果,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六、板书设计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及文化价值2.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及艺术风格3. 赵州桥的相关故事及民间传说4. 赵州桥的保护与传承七、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赵州桥的短文,介绍其历史、建筑特点及文化价值。
2. 绘制一幅赵州桥的图画,展现其建筑艺术之美。
3. 收集关于赵州桥的民间传说,进行分享和交流。
八、课后反思1. 教学目标是否达成,教学内容是否充实,教学重点与难点是否突破。
2. 教学方法是否得当,学生参与度是否高,课堂气氛是否活跃。
3. 教具与学具的使用是否充分,教学过程是否顺利,板书设计是否合理。
4. 作业设计是否具有针对性,学生是否能够顺利完成。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1课《赵州桥》说课稿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第11课《赵州桥》。
本单元是综合性学习,围绕“传统文化”主题编排课文。
本组课文都是围绕传统文化来展开的,三首古诗、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历史遗产赵州桥、清明上河图的名画,每篇文章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培养学生感受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
在学习中,学会课文是怎样围绕一个意思把一段话写清楚的,收集传统节日的资料,交流节日的风俗习惯,写一写过节的过程。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一)教学内容本课介绍的是我国宝贵历史遗产一一赵州桥,全文共4个自然段。
第一自然段介绍赵州桥的位置、设计建造者及历史年代;第二自然段介绍赵州桥设计建造精巧的特点;第三自然段介绍赵州桥美观的特点;最后一自然段讲赵州桥的历史地位。
通过教学,让学生进一步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同时进一步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二)教学目标1.认识“县、拱、济”等11个生字,会写“赵、省、县”等13个生字。
正确读写“石匠、设计、智慧”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抄写第三自然段,体会这段话是怎样把赵州桥的“美观”写清楚的。
3.能抓住关键词理解课文,向他人介绍历史遗产赵州桥。
4.体会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2.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但是学生对赵州桥的建造及特点比较生疏,需要教师在教法上下功夫。
根据以上教材分析及学生实际,特制订以下教法和学法:1.教法: 教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朗读法。
2.学法: 看图片,看视频,多朗读体会,小组合作讨论交流法。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课件、搜集赵州桥的相关资料学生:查找有关石拱桥方面的资料三、说教学过程。
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11 赵州桥教案

教案: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1课《赵州桥》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学会通过上下文理解新词,提升信息提取和归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爱护,激发学生对古代建筑艺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1. 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年代、当时的政治经济状况以及桥梁建设的重要性。
2. 赵州桥的建筑特点:讲解赵州桥的结构、设计特色及其在桥梁工程学上的创新之处。
3. 赵州桥的文化意义:展示赵州桥在诗歌、绘画等文化艺术作品中的形象,以及它对后世桥梁建筑的影响。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
2. 教学难点: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赵州桥背后的建筑原理和历史文化。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文插图、多媒体课件、赵州桥模型。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赵州桥模型,引发学生对古代桥梁建筑的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通过多媒体课件和课文插图,生动讲解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
3. 互动讨论:分组讨论赵州桥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4. 生字词学习:利用卡片游戏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的生字词。
5. 总结与反思:回顾课程要点,鼓励学生分享学习心得。
板书设计1. 《赵州桥》2. 重点内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文化意义。
3. 关键词:赵州桥、李春、石拱桥、建筑艺术。
作业设计1. 书面作业:写一篇关于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和建筑特点的短文。
2. 实践作业:制作一张赵州桥的模型,并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课后反思1. 学生理解程度:通过作业和课堂互动,评估学生对赵州桥的历史背景、建筑特点及其在中国桥梁史上的地位的理解程度。
2. 教学方法有效性: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互动环节和多媒体使用是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020年春新版人教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11.赵州桥(说课稿)

《赵州桥》说课稿《赵州桥》是小学三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
下面我将从教材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阐述。
一、说教材《赵州桥》是一篇说明文。
它从坚固和美观两方面介绍了闻名世界的赵州桥。
课文开头先交代赵州桥的所在地,设计人及建桥时间,然后重点介绍赵州桥雄伟、坚固、美观的特点,最后讲作者由衷的赞美。
全文层次清晰、重点突出,通过对赵州桥设计特点的说明,赞扬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根据《新课标》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已有知识结构情况,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词,能正确读写“坚固、美观”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3.了解赵州桥的结构特点和建筑特色,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
4.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重点:让学生了解赵州桥的建造特点,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赵州桥设计上的特点及其好处。
三、说学情我班学生的拼音、字词基础比较好,而且有预习的习惯,所以字词的学习相对轻松。
但学生处于三年级的上学期,年龄小,阅历浅,就本课来说,他们对赵州桥的感受往往只停留在浅表的形式上,要激发孩子了解赵州桥的特点和设计的妙处是一个难点。
因此我在教学时会引导学生通过抓重点词句来理解课文,把“总——分”的写作顺序作为重中之重。
四、说教法学法教法:“以读代讲”法:《新课标》指出:“重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
”第一自然段比较简单,第三自然段写赵州桥“美观”部分,语言生动优美,教学这部分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读,读中理解,读中体会。
“扶放结合”法:“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学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良好的读书习惯。
针对本课特点,采用“举一反三,扶放结合”法。
首先扶着学生学习第二段,教师点拨,使学生掌握抓重点词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一方法学习第三段,旨在教学生乐学、会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赵州桥》说课稿
我的说课题目是《赵州桥》,接下来我将以教什么、怎么教以及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赵州桥》选自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本单元的主题主要是介绍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赵州桥》是一篇介绍物的说明文,采用了列数字等说明方法,围绕赵州桥的雄伟、坚固和美观三个特点进行说明。
语言简洁,易于理解。
良好的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
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识字能力,但阅读能力尚不成熟,需要老师多加引导。
同时小学生的抽象思维还未形成,以形象思维为主,因此对于赵州桥美观的特点需要结合多媒体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
此外,小学生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具有好奇心,可多设计学生活动,带动他们学习的氛围。
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我的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知识与技能:认识生字词,理解“缠绕”等词语,了解文章大意,掌握“不仅……而且……”的用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提高合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体会作者的赞美热爱之情,激发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难点为:
重点:赵州桥的三个特点.
难点:体会作者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美和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结合我的目标和重难点,我的教学方法有:情境教学法、圈点勾画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综合以上分析,我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我的教学过程主要包括激趣导入、整体感知、深入研读、拓展延伸和小结作业等五个环节。
在导入环节中,我采用的是设疑导入法:同学们,你们见过这座桥吗?有同学发现了这就是我们山东青岛的海湾大桥,今天来学习另外一座同样历史悠久但意义非凡的桥——赵州桥,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看它有什么神奇之处。
通过展示同学们熟悉的景物来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快速融入课堂氛围,进入
整体感知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让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和注释的方式认读生字词,并了解课文主要介绍了赵州桥的哪些特点。
在学生朗读之后,我会检查学生的自学成果,并抓住一些易读错的字词进行指导点拨,同时通过学生的回答归纳出本文主要介绍了一座雄伟美观的赵州桥。
通过引导学生查字典和看注释的方式不仅帮学生扫清了阅读障碍,理清文章脉络,还教会了学生学习生字和概括大意的能力。
在初步了解赵州桥的特点的基础上我再带领学生深入研读课文,进一步了解赵州桥的各个特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请同学们再读课文,用圈点勾画法找出体现赵州桥特点的词,由于学生已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因此他们能准确找出赵州桥的三个特点:雄伟、坚固、美观(板书)。
接下来我会带领学生逐步感受每个特点,先让学生画出文中描写雄伟的句子,并感受数字说明的好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建筑的长和宽的方式使学生体会赵州桥雄伟的特点。
对于赵州桥的第二个特点——坚固,我将通过展示课本插图和板书示意的方式,(画桥)体会赵州桥的设计,同时组织学生讨论这样设计的好处。
而赵州桥美观的这个特点我则会让学生齐读第三段并结合图片感受桥上图画的美观,并请同学们找出其中的表现手法:有的……有的……,用这种句式造句;再找出“不但……而且……”这句话,感受这种表达的作用。
在深入研读的这个环节,我采用了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理念,将课堂交给了学生。
同时也很好地结合了现代化教学手段,多次运用多媒体给学生展示图片,将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直观化,让学生更好地感受文章的内涵。
在深入理解了赵州桥的各个特点后,顺势到了我的拓展延伸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我会请同学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感受古代人民的智慧,并用多媒体展示长城、故宫等我国有名的古建筑,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最后我会用学生自由表达对赵州桥的印象作为本课的小结。
并请同学们课后收集我国的名胜古迹和大家分享交流。
最后说我的板书设计,我的板书本着形象直观的原则,将赵州桥的特点及示意图展示出来,突出本课的重难点。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