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电工电子基础知必学识点

电工电子基础知必学识点

电工电子基础知必学识点1. 电压、电流、电阻的概念和基本关系。

电压指电场的载能能力,单位为伏特(V);电流是电荷的流动,单位为安培(A);电阻是电流通过的阻力,单位为欧姆(Ω)。

它们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欧姆定律来描述:电流等于电压除以电阻。

即 I = V/R。

2. 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串联电路是指电流依次通过每个电阻或电器件,电流大小相同;并联电路是指电压相同,电流分别通过每个电阻或电器件。

3. 电源和电荷的特点和联系。

电源是提供电流的设备,可以将其他形式的能量转化为电能;电荷是电子的载体,具有正负两种性质。

4. 电功率和功率定律。

电功率指单位时间内消耗或产生的电能,单位为瓦特(W)。

功率定律可以表示为 P = V*I,即功率等于电压乘以电流。

5. 电阻的等效串联和并联。

等效串联是指多个电阻按顺序连接后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等效并联是指多个电阻同时连接后的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个电阻倒数之和的倒数。

6. 半导体器件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半导体器件包括二极管、晶体管等,其原理基于半导体材料导电性的特点。

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可以将交流电转化为直流电。

晶体管是一种电流放大器,可以调节电流和电压信号。

7. 电磁感应原理和法拉第定律。

电磁感应是指通过磁场变化而产生电流的现象。

法拉第定律描述了电磁感应现象的定量关系,即感应电动势的大小等于磁场变化速率的负值乘以导线环路的总面积。

8. 三相交流电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三相交流电系统是一种常用的电力传输方式,可以提供更大的功率输出。

三相电是由三个相位相差120度的交流电组成,可以通过三相电动机实现高效的能量转换。

9. 简单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方法。

通过应用欧姆定律、功率定律和电路分析方法,可以计算电路中各个参数的值和电路的工作状态。

以上仅为电工电子基础知识的一些必学识点,具体还包括电容器、电感、交流电路等更深入的内容。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

电路基础知识大讲解电路是电子学的基础,无论是在电子设备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电路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全面介绍电路基础知识,涵盖电路的定义、元件、电流和电压、电阻和导电性以及串联和并联等主要内容,以帮助读者深入理解电路原理与应用。

一、电路的定义电路指的是由电子器件、导线和电源组成的路径,用于电流的流动。

电子器件可以是晶体管、二极管等,导线用于连接电子器件,电源则提供电流的能源。

二、电路元件1. 电源:电路的能量来源,可以是电池或者交流电源。

2. 电阻器:用于控制电流的大小,通常由导体材料制成。

3. 电容器:用于存储电荷,在电路中起到储能的作用。

4. 电感器:通过磁场的作用存储能量,并抵抗电流的变化。

5. 稳压器:用于保持电路的稳定电压,防止电流过大而损坏其他器件。

6. 晶体管:一种半导体器件,用于放大电流或者控制电流的开关。

三、电流和电压1. 电流:电流是电荷在电路中流动的载体,单位是安培(A)。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的流动方向决定,从正极到负极为正向电流方向。

2. 电压:电压是电荷流动的推动力,单位是伏特(V)。

电压差指的是两个节点之间的电势差,也称为电压,用于推动电荷在电路中流动。

四、电阻和导电性1. 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特性,单位是欧姆(Ω)。

导线、电阻器等电路元件都有一定的电阻,电阻越大,流过的电流越少。

2. 导电性:材料的导电性指的是电流在材料中流动的能力。

金属通常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而绝缘体则几乎不导电。

五、串联和并联1. 串联:串联指的是多个电路元件依次连接在一起,电流依次经过每个元件。

串联电路中总电流相等,电压按照元件的阻值分布。

2. 并联:并联指的是多个电路元件平行连接,电流分流通过每个元件。

并联电路中总电压相等,电流按照元件的导纳值分布。

综上所述,电路基础知识包括了电路的定义、元件、电流和电压、电阻和导电性以及串联和并联等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知识,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学的原理和应用,并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应用电路相关的知识。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

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知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1. 在PN 结中,P 区接电源正极,N 区接电源负极,这种连接方式称为()。

A. 正向偏置B. 反向偏置C. 零偏置D. 不确定2. 二极管的主要特性是()。

A. 放大作用B. 单向导电性C. 稳压作用D. 滤波作用3. 三极管的三个电极分别是()。

A. 基极、发射极、集电极B. 阳极、阴极、控制极C. 正极、负极、地D. 输入极、输出极、公共极4. 场效应管是一种()控制器件。

A. 电流B. 电压C. 电阻D. 电容5. 基本放大电路的主要作用是()。

A. 对信号进行放大B. 对信号进行滤波C. 对信号进行整形D. 对信号进行调制6. 放大器的输入电阻越大,对信号源的影响()。

A. 越大B. 越小C. 不变D. 不确定7. 放大器的输出电阻越小,带负载能力()。

A. 越强B. 越弱C. 不变D. 不确定8. 反馈是指将放大器的()回送到输入端的过程。

A. 输入信号B. 输出信号C. 直流信号D. 交流信号9. 正反馈会使放大器的性能()。

A. 稳定B. 不稳定C. 放大倍数增大D. 放大倍数减小10. 负反馈会使放大器的性能()。

A. 稳定B. 不稳定C. 放大倍数增大D. 放大倍数减小11. 集成运算放大器是一种()。

A. 数字集成电路B. 模拟集成电路C. 功率集成电路D. 混合集成电路12. 集成运放的反相输入端标有“-”号,表明该输入端的信号与输出端信号()。

A. 同相B. 反相C. 无关D. 不确定13. 理想运放的开环放大倍数为()。

A. 0B. 1C. 无穷大D. 不确定14. 正弦波振荡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A. 放大器、反馈网络、选频网络B. 放大器、滤波器、稳压器C. 放大器、调制器、解调器D. 放大器、混频器、检波器15. 石英晶体振荡器的主要优点是()。

A. 频率稳定度高B. 输出幅度大C. 调节方便D. 成本低16. 数字电路中,最基本的逻辑门有()。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

电学基础知识大全电工电子学基础知识1、定义:把电源、用电器、开关、导线连接起来组成的电流的路径,电路知识点总结。

2、各部分元件的作用:(1)电源:提供电能的装置;(2)用电器:工作的设备;(3)开关:控制用电器或用来接通或断开电路;(4)导线:连接作用,形成让电荷移动的通路二、电路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1、定义:(1)通路:处处接通的电路;(2)开路:断开的电路;(3)短路:将导线直接连接在用电器或电源两端的电路。

2、正确理解通路、开路和短路三、电路的基本连接方式:串联电路、并联电路四、电路图(统一符号、横平竖直、简洁美观)五、电工材料:导体、绝缘体1、导体(1)定义:容易导电的物体;(2)导体导电的原因:导体中有自由移动的电荷;2、绝缘体(1)定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2)原因:缺少自由移动的电荷六、电流的形成1、电流是电荷定向移动形成的;2、形成电流的电荷有:正电荷、负电荷。

某碱盐的水溶液中是正负离子,金属导体中是自由电子。

七。

电流的方向1、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的方向;2、电流的方向跟负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相反;3、在电源外部,电流的方向是从电源的正极流向负极。

八、电流的效应:热效应、化学效应、磁效应九、电流的大小:i=q/t十、电流的测量1、单位及其换算:主单位安(a),常用单位毫安(ma)、微安(μa)2、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1)电流表;(2)量程;(3)读数方法(4)电流表的使用规则,工作总结《电路知识点总结》。

十一、电流的规律:(1)串联电路:i=i1+i2;(2)并联电路:i=i1+i2【方法提示】1、电流表的使用可总结为(一查两确认,两要两不要)(1)一查: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线上;(2)两确认:①确认所选量程。

②确认每个大格和每个小格表示的电流值。

两要:一要让电流表串联在被测电路中;二要让电流从“+”接线柱流入,从“—”接线柱流出;③两不要:一不要让电流超过所选量程,二不要不经过用电器直接接在电源上。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

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电路知识入门基础知识电路是指电流在一定路径上流动的方式。

了解基础的电路知识对我们理解和应用电子设备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电路的基础知识。

1. 电流:电子通过导体(如金属线)流动时形成的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流可以通过电流表来测量。

2. 电压:电流在电路中流动时的势能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压可以通过电压表来测量。

3.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元件。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可以通过电阻表来测量。

4. 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和线条表示电路的图示。

电路图中通常包括电源、导线、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

5. 并联和串联:在电路中,元件可以连接成并联或串联。

在并联电路中,元件是平行连接的,电流会在元件之间分流。

在串联电路中,元件是依次连接的,电流会依次通过每个元件。

6. Ohm定律:Ohm定律是电路学最基本的定律,它描述了电流、电压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Ohm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V=I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根据Ohm定律,电阻越大,电压和电流之间的关系越大。

7. 电容: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

它由两个导体之间的绝缘介质隔开。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可以在电子设备中用来储存电荷、滤波和调节电压。

8. 电感:电感是电流产生感应电压的元件。

它由线圈组成,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产生磁场。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可以用来过滤、滤波和储存能量。

9. 逻辑门:逻辑门是数字电路中用于处理逻辑运算的元件。

常见的逻辑门有与门、或门、非门等。

逻辑门可以用来构建计算机和其他数字电子设备。

10.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电路可以分为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模拟电路处理连续的信号,例如声音和光线。

数字电路处理离散的信号,例如数字音频和图像。

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通常在电子设备中同时存在。

以上是电路知识的基础知识介绍。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电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并能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应用这些知识。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解析
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是电学的核心内容,涉及到电荷、电流、电压、电阻和电路等概念。

以下是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的简要介绍:
1.电荷:电荷是电的基本属性,它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

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2.电流:电流是电荷的流动,是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数量。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3.电压:电压是电场产生的电势差,是电荷在电场中具有的势能差。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4.电阻:电阻是阻碍电流流动的属性,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5.电路: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器等元件组成的电流闭合的路径。

电路可以是串联、并联或混合连接。

6.电阻定律:欧姆定律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基本定律,它表明在恒温下,电流等于电压与电阻的比值。

7.电功率:电功率是电流通过电路时所做的功,是电压与电流的乘积。

电功率的单位是瓦特(W)。

8.电容:电容是导体或器件存储电荷的能力,是电容器的主要特性。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9.磁场:电流在导体中产生磁场,磁场与电流方向垂直。

10.电磁感应:变化的磁场可以诱导电动势,在闭合回路中产生感应电流。

这些是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中的一些重要概念。

电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应用广泛,涉及到电力、电子、通信等众多领域。

深入了解电的基础知识和原理,有助于理解电学和电子技术的运作原理,以及应用于各种电路和设备中。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

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1. 电的定义和性质:电是一种带有电荷的粒子或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

电荷分为正电荷和负电荷,它们之间的相互吸引或斥离产生了电力。

电力的强弱由电荷的数量和距离决定。

2. 电荷和电流:电荷是电的基本单位,通常用库伦(Coulomb)表示。

电流是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点或横截面的电荷量,以安培(Ampere)为单位表示。

电流的方向由正电荷流向负电荷。

3. 电压和电势差:电压是电荷在电路中移动时所受到的电场力,以伏特(Volt)为单位表示。

电势差是不同电势之间的差异,是推动电荷流动的力量。

4. 电阻和电导: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通过的物理量,以欧姆(Ohm)为单位表示。

电阻通过欧姆定律与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相联系。

电导是电阻的倒数,表示电流通过一个导体时的容易程度。

5. 直流和交流电:直流电是电流在电路中沿一个方向流动,如电池供电的电路。

交流电是电流在电路中交替改变方向,如家用电源供电的电路。

6. 电路和电路元件:电路是由电源、导线和电路元件组成的路径,用来传输电能。

电路元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等,它们可以改变电流和电压的特性。

7. 戴维南定理和欧姆定律:戴维南定理是描述电路中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关系的定理。

欧姆定律则是描述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线性关系。

掌握以上电的重要基础知识点,将有助于理解电的本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电流的传输方式。

同时,深入研究电的知识还能帮助我们理解电器的使用及维修、电力系统的布置与调节等方面的问题。

电子电路入门基础知识

电子电路入门基础知识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七)
早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就发现了电现象和磁现象。我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75一211年)就发明了司南。而人类对电和磁的真正认识和广泛应用、迄今还只有一百多年历史。在第一次产业革命浪潮的推动下,许多科学家对电和磁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研究,从而取得了重大进展。人们发现带电的物体同性相斥、异性相吸,与磁学现象有类似之处。 1785年,法国物理学家库仑在总结前人对电磁现象认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后人所称的“库仑定律”,使电学与磁学现象得到了统一。 180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特研制出化学电池,用人工办法获得了连续电池,为后人对电和磁关系的研究创造了首要条件。 1822年,英国的法拉第在前人所做大量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电磁感应定律,证明了“磁”能够产生“电”,这就为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原理奠定了基础 1837年美国画家莫尔斯在前人的基础上设计出比较实用的、用电码传送信息的电报机,之后,又在华盛顿与巴尔的摩城之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条电报线路。 1876年,美国的贝尔发明了电话,实现了人类最早的模拟通信。英国的麦克斯韦在总结前人工作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电磁理论”,表现为四个微分方程。这那就后人所称的“麦克斯韦方程组”。麦克斯韦得出结论:运动着的电荷能产生电磁辐射,形成逐渐向外传播的、看不见的电磁波。他虽然并未提出“无线电”这个名词,但他的电磁理论却已经告诉人们,“电”是能够“无线”传播的。
电子工程师必备基础知识(五)
二极管的作用和功能用四个字来说:“单向导电。”二极管常用来整流、检波、稳压、钳位、保护电路等。在随身听的供电回路中串上一只整流二极管,当直流电源接反时,不会产生电流,不会损坏随身听。给二极管(硅资料)加上低于0.6V的正向电压,二极管基本上不产生电流(反向就更加不能产生电流啦),这个电压就叫死区电压、门槛电压、门限电压、导通电压等。三极管的作用和功能因为四个字来完成:“电阻可变。”由于三极管等效成的电阻值能够无限制的变化,所以三极管能够用来设计开关电路、放大电路、震荡电路。三极管的集电极电流等于基极电流乘以放大倍数,当基极电流大到一定水平时,集电极的电流由于各种原因不可能再增大了,这时集电极电压已经等于或接近发射极电压了,相当于电阻值变成0欧姆。确信三极管的放大状态绝招: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场效应管性能优量,但在分立元件中,低电源电压适应性比三极管要差。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型器件,很容易被静电损坏,所以,场效应管中大多都有保护二极管。 可控硅实际上是一个高速的、没有机械触点的电子开关,这个开关需要用一个小电流去掌握。这个开关具有自锁功能,即导通后撤走掌握电流仍能维持导通,而一旦截止后,又能维持截止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道电子技术入门知识讲解——电的基础知识讲解.txt-两个人同时犯了错,站出来承担的那一方叫宽容,另一方欠下的债,早晚都要还。

-不爱就不爱,别他妈的说我们合不来。

学电子基础很重要,如果你还是电子新手,你的一切迷惑将在这里揭晓!看完之后是否觉得茅舍顿开,那么恭喜你入门了!一、电的基础知识1、电是什么?电有几种?电有何重要特性?电是最早从“摩擦起电”现象中表现出来实物的一种属性。

电有正负两种。

“同性相斥,异性相吸”是电的重要特性。

2、如何理解“电是实物的一种属性”?电来源于实物本身一般情况,实物本身就存在等量的正负电荷,因而不显示电的特性;由于某种原因当实物失去或得到某种电荷,对外才会显示电的特性。

3、“摩擦起电”是物体变成带电状态的唯一方法,请说明?不对。

除了摩擦之外,受热、化学变化等其它原因都可能使物体变成带电状态。

4、什么是导体和绝缘体?举例说明。

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导体;极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叫绝缘体。

金属物和带杂质的水溶液都是导体;塑料、空气、干燥的木头是绝缘体。

5、塑料棒与羊毛摩擦后能吸起小纸绡,而金属物不能,所以金属物无法“摩擦起电”,对吗?为什么?不对,金属物同样可以“摩擦起电”只是因为金属为良导体,电荷很快通过人体对地放电中和,所以不显示带电状态。

6、各种导体导电性能都一样吗?不一样。

例如铜的导电性能比铝好,铝的导电性能又比铁好。

而带杂质的水溶液的导电性能较差,但还是属于导体。

7、导体为什么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导体存在可以移动的电荷,绝缘体中可以移动的电荷极少所以导体容易导电,而绝缘体不容易导电。

8、绝缘体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导电吗?举例说明。

不对。

如空气在电压达到一定强度,就会被电离变成导体。

雷电就是空气在高压静电下突然变成导体的自然现象。

9、什么叫“击穿”现象?原来是绝缘体的物质处在高压电场下变成了导体,这一现象称为“击穿现象”,雷电就是空气被高压静电击穿的一种现象。

10、人体为什么也会导电?人体含有大量的溶解有其他物质的水溶液,因此也会导电。

11、电流是怎样形成的?导体中能够自由移动的电荷在外电力的作用下,进行有规则的移动,就形成电流。

12、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表示电流大小的单位是用法国科学家安培的名字来命名。

安培的主要贡献是研究确定了电流与磁场之间的作用力关系。

13.导体中电流的方向是怎样规定的?电流的方向习惯上以正电荷移动的方向为正向。

14、金属导体依靠什么导电,其移动方向如何?金属导体依靠可以自由移动的“自由电子”来导电,“自由电子”带负电荷,其移动方向与正电荷移动方向相反。

15、常听说“交流”与“直流”,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举例说明。

工作电流的大小方向不随时间变化的叫直流电。

工作电流的大小方向随时间变化的叫交流电。

手电简是直流电工作方式,家庭白炽灯照明是交流电工作。

16、电压是怎么一回事?就象水位差会保持水压一样,电位差也会对电荷产生电作用力,电位差也叫做电压。

17、电压的单位取自哪一位科学家的名字?他的主要贡献是什么?电压的单位取自发明了“伏特电池”的科学家伏特的名字“伏特”,简称“伏”,符号“V”。

他的主要贡献是发明了“伏特电池”,为电的利用和研究创造了极其重要的条件。

18、什么是“安全电压”?对人体而言,大于36V的电压,会有生命危险。

故规定小于36V的电压称为安全电压。

19、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常遇到的电压数值?民用交流电的电压为220V;一节干电池的标称为1.5V;一节镍镉充电电池的标称电压一般为1.2V左右;铅蓄电池每组电压约为2V左右。

等等。

20、如何用干电池得到更高的电压?将干电池串联起来可得到1.5V倍乘的电压,如两节电池串联可得到3V电压、3节可得到4.5V ……以此类堆。

21、什么是电源?举例说明。

将其它形式的能量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电源,如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发电机低压同步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成电能;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等等。

22、直流电源可调直流稳定电源WYJ 与交流电源有什么区别?请说明。

提供直流形式的电源称直流电源,提供交流形式的电源称交流电源,民用交流电是交流电源,干电池是直流电源。

23、什么是负载?举例说明。

与电源相反,把电能转化成其它形式能量的装置叫做负载。

如电灯将电能转化成光能,电动机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等。

24、通常使用的电灯即白炽灯是谁发明的?美国发明家爱迪生。

25、磁场有什么特性?磁场总是存在两个极性相反磁力最强的区域,称磁极。

磁极分北极(N)和南极(S)两种,其特性是:同极性相斥,异极性相吸。

26、磁场是怎么产生的?运动的电荷产生磁场,磁现象来源于电荷的运动。

27、第一个揭示电能够产生磁场的科学家是谁?19世纪二十年代,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第一次向公众演示了通电的导体使磁针产生编转的实验,从而揭示了电与磁之间的密切联系。

28、“指南针”现象说明了什么?最早由中国人发明的“指南针”,说明了地球存在着一个大磁场。

29、第一个实现“磁生电”的科学家是谁?英国科学家法拉第1831年实现了“磁生电”的科学实验,并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30、谁发现了电磁波?英国科学家麦克斯韦用数学方法总结前人有关电和磁的研究成果时,推算出变化的电磁场,会在其周围空间传播形成电磁波。

31、第一个证实电磁波存在的科学家是谁?他的名字用来表示什么物理单位?麦克斯韦提出电磁波理论的15年之后,德国青年赫兹研制出一个巧妙的装置,第一次证实了电磁波理论。

他的名字用来表示频率的单位。

32、什么是电磁波频率?单位时间内完成电磁周期变化的次数,称为电磁波频率,其单位是“赫兹”,简称“赫”,符号“Hz”。

常用单位还有“KHz”(千赫)、“MHz”(兆赫)。

33、无线电波与可见光本质是否一样?是的,无线电波与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只是频率不同,无线电波频率较低。

无线电波与可见光的传播速度一样。

34、波长与频率是什么关系?电磁波完成一次电磁周期转化,其传播的距离称为波长。

波长等于光速除以频率。

频率越高,波长越短。

35、经常听到中波、短波收音机是怎么区别的?根据频率与波长的对应关系,接收频率在500KHz到1600KHz为中波收音机,接收频率在3MHz 到30MHz之间为短波收音机。

36、率先实现用的无线电通信实验,是哪两位科学家?意大利人马可尼和俄国人波波夫。

马可尼还获得诺贝尔奖。

37、什么是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业余无线电通信活动做为业余业务划入国际电信条约,是指“不是为了金钱利益,而是专为个人对无线电技术抱有兴趣,并经正当许可者从事自我训练、通信和技术研究的业务”。

无偿享受国际电信联盟划归给业余无线电爱好者使用的无线电频率资源,进行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方面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显著增进参与者在技术、语言、人文和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才能。

38、什么是电路?电路“三要素”是什么?电流的通路叫做电路。

电路必须是封闭的,即电荷从电源的正极流出,必须能回到电源的负极才能形成电流,因此电路又称电回路。

电源、负载和连接它们之间构成回路的导线,是任何一个电路必不可少的要素。

39、电路有几种状态?什么状态是最危险的?电路有三种状态:一、电路处处相通形成回路。

二、电路某处断开形不成回路,叫做开路或断路。

三、电路某一部分原来存在电压的两端意外导通,叫做短路。

其中短路可能损坏电源装置和元器件,是用危险的状态,必须加以避免。

40、什么是电阻?电阻的单位是用哪位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他的主要贡献?电路中对电流通过有阻碍作用并且造成能量损耗的部份叫做电阻。

电阻的单位用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的名字来命名。

他的主要贡献是通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出电压、电流和电阻三个电学量之间的关系,总结出最基本的电路定律——欧姆定律。

41、什么是“欧姆定律”?导体中的电流和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和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或者电阻不变时电流随着电压的增大而增大,电压不变时电流随电阻的增大而减小。

42、举例说明什么是串联,什么是并联?假定负载是两个灯泡。

两个灯泡在电路中有两种可能的接法。

如果将两个灯泡一个接一个按前后顺序连接,叫做串联。

将两个灯泡的两端并排连接在一起叫做并联。

43、两个电阻串联,阻值更大还是最小?并联呢?串联更大,并联则更小。

44、如何理解“电功”?怎样表示其大小?不同形式的能量转化过程中可以用“功”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电流的能量传递给负载转化成其它的数量,可以用电功来表示其数量关系。

电功等于电量与电压的乘积,其单位常用千瓦时。

千瓦时也可用来衡量耗电量,此时,l千瓦时等于消耗l“度”电。

45、1000瓦灯泡亮2个小时,所做的电功为多少?消耗多少度电?电功2千瓦时,消耗2度电。

46、什么是电功率?单位时间内所做的电功大小,就是电功率。

可以用来衡量同电器转化电功的能力大小。

47、电功率与负载的电压、电流成什么关系?单位是什么?电功率等于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即成正比关系。

单位是瓦特,常用“W”来表示。

48、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压对应注意什么?测量直流电压前电压值选择大于待测电压的直流电压档,不必断开电路,红表笔接高电位端,黑表笔接低电位端。

49、用万用表测量直流电流应注意什么?测量电流时,须先将待测电路断开,选择大于待测电路电流的直流电流档,使电流从红表笔流入电表,从黑表笔流出电表。

50.怎样使用指针式万用表测量电阻?尽量选择指针指向中部的欧姆档,测试前应调零,并注意切勿用手指触碰待测电阻或表笔的两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