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基础知识
27个模拟电路基础知识总结

27个模拟电路基础知识总结01基尔霍夫定理的内容是什么?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在电路任一节点,流入、流出该节点电流的代数和为零。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在电路中的任一闭合电路,电压的代数和为零。
02戴维南定理一个含独立源、线性电阻和受控源的二端电路,对其两个端子来说都可等效为一个理想电压源串联内阻的模型。
其理想电压源的数值为有源二端电路的两个端子的开路电压,串联的内阻为内部所有独立源等于零时两端子间的等效电阻。
03三极管曲线特性04反馈电路的概念及应用。
反馈,就是在电子系统中,把放大电路中的输出量(电流或电压)的一部分或全部,通过一定形式的反馈取样网络并以一定的方式作用到输入回路以影响放大电路输入量的过程。
反馈的类型有: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电压并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
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有四种影响:提高放大倍数的稳定性,由于外界条件的变化(T℃,Vcc,器件老化等),放大倍数会变化,其相对变化量越小,则稳定性越高。
减小非线性失真和噪声。
改变了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和输出电阻Ro。
有效地扩展放大器的通频带。
电压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压趋向于维持恒定。
电流负反馈的特点:电路的输出电流趋向于维持恒定。
引入负反馈的一般原则为:为了稳定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应引入直流负反馈;为了改善放大电路的动态性能,应引入交流负反馈(在中频段的极性)。
信号源内阻较小或要求提高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时,应引入串联负反馈;信号源内阻较大或要求降低输入电阻时,应引入并联系反馈。
根据负载对放大电路输出电量或输出电阻的要求决定是引入电压还是电流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压或输出电阻要小,则应引入电压负反馈;若负载要求提供稳定的信号电流或输出电阻要大,则应引入电流负反馈。
在需要进行信号变换时,应根据四种类型的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功能选择合适的组态。
例如,要求实现电流——电压信号的转换时,应在放大电路中引入电压并联负反馈等。
05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无源滤波器:这种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L和C组成。
模电基本知识点总结

模电基本知识点总结1. 电压、电流与电阻电压(Voltage)电压是电荷分布不均衡引起的力量,用来描述电子流动的驱动力。
单位是伏特(V)。
电流(Current)电流是电荷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点的数量。
电流的方向是电荷流动的方向。
单位是安培(A)。
电阻(Resistance)电阻是电流对流的阻碍程度。
电阻值的大小取决于导体的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
单位是欧姆(Ω)。
2. 基本电路元件电路电路是由电子元件、电源和导线等组成的电子元件的连接路径。
根据电流流动的方式,电路可以分为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
电源电源是提供电压和电流的设备,可以是直流电源(如电池)或交流电源(如电网)。
电阻器电阻器是用来限制电流流动的元件。
根据电阻器的性质,可以分为可变电阻器和固定电阻器。
电容器电容器是由两个带电极板的导体之间的绝缘材料隔开的元件。
它可以存储电荷,具有储存和释放能量的特性。
电感器电感器是由线圈组成的元件。
当电流通过线圈时,会在其中产生磁场,导致电感器具有储存电能的特性。
3. 基本电路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包括基尔霍夫电压定律和基尔霍夫电流定律。
•基尔霍夫电压定律(KVL):在闭合电路中,电压源的代数和等于电阻器的总电压代数和。
•基尔霍夫电流定律(KCL):在电路中的任何交汇点,进入该点的电流等于离开该点的电流之和。
欧姆定律欧姆定律描述了电压、电流和电阻之间的关系。
V = I * R其中,V代表电压,I代表电流,R代表电阻。
4. 放大器放大器是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元件,用于放大信号。
常见的放大器有运放(Operational Amplifier)、晶体管放大器(Transistor Amplifier)等。
5.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滤除或选择特定频率范围的信号。
常见的滤波器有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和带通滤波器等。
6. 集成电路集成电路是将多个电子元件集成在一块半导体板上的电路。
根据集成度的不同,集成电路可以分为小规模集成电路(Small-scale Integration, SSI)、中规模集成电路(Medium-scale Integration, MSI)和大规模集成电路(Large-scale Integration, LSI)。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基础(一)一、基础概念1. 电路电路是由电子元器件或者电气元件(例如,电阻、电容、电感等)连接而成,构成的电子装置。
电路分为直流电路和交流电路,其中直流电路的电流一般是恒定不变的,而交流电路的电流则是周期性变化的。
2. 元器件元器件是电路中最基本的构成单元,包括电阻、电容、电感等。
不同的元器件对电路中的电信号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电阻会阻碍电流的流动,而电容则会将电信号存储下来,并释放出来。
3. 电压、电流和电阻电压是电路中电子流动的驱动力,也称电势差,通常用符号V表示。
电压越高,电流也相应地越大。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电流是电子在电路中流动的数量,通常用符号I表示。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电阻是电路中阻碍电流流动的因素,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的大小越大,则电流通过电路的速度越慢。
4. 电路图电路图是用符号表示电路中各种元器件的图示。
通过电路图,我们可以识别电路中所使用的元器件,并了解电路中各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二、基础元器件1. 电阻电阻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元器件之一,其作用是阻碍电流的流动。
电阻的物理量是电阻值,通常用符号R表示。
电阻的单位是欧姆(Ω)。
电阻分为固定电阻和变阻器两种。
固定电阻一般以芯片电阻或线圈形式存在,主要是用来控制电路中的电流。
变阻器则被用来调节电路中电阻的大小。
2. 电容电容是能够将电能存储在其中的元器件。
电容器的物理量是电容值,通常用符号C表示。
电容的单位是法拉(F)。
电容一般分为电解电容和固体电容。
电解电容主要应用于大电容电路中,而固体电容一般应用于小电容电路中。
3. 电感电感是在电路中产生磁场并由此引起电动势的元器件。
电感的物理量是电感值,通常用符号L表示。
电感的单位是亨利(H)。
电感一般分为线圈电感和铁芯电感两种。
线圈电感主要应用于高频电路中,而铁芯电感则应用于低频电路中。
三、放大器放大器是一种能够放大电子信号的电路。
模电知识点总结讲义

模电知识点总结讲义第一部分:基本概念1. 电子元件电子元件是指能处理信息的基本部件,包括电阻、电容、电感、二极管、晶体管等。
- 电阻:用于限制电流或降低电压的元件。
- 电容:用于储存电荷或储存能量的元件。
- 电感:用于储存磁场能量或阻碍电流变化的元件。
- 二极管:用于整流、开关、放大等功能的元件。
- 晶体管:用于放大、开关、稳压等功能的元件。
2. 电路电路是由电子元件连接而成的路径,用于传输电流或信号。
- 直流电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
- 交流电路:电流方向时而正时而负的电路。
- 数字电路:用于处理数字信号的电路。
- 模拟电路:用于处理模拟信号的电路。
3.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指根据电路中元件的特性和连接关系,计算电压、电流等参数的过程。
- 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各节点的电流代数和为零。
- 欧姆定律:电流与电压成正比,电阻是电压和电流的比值。
- 诺顿定理:任意线性电路均可用一个等效的电压源和串联电阻来替代。
- 戴维南定理:任意线性电路均可用一个等效的电流源和并联电阻来替代。
4. 信号处理信号是指传输信息的载体,信号处理是对信号进行增强、滤波、调制等操作的过程。
- 放大器:用于增强信号幅度的电路。
- 滤波器:用于去除或增强特定频率的电路。
- 调制器:用于将低频信号调制到高频载波上的电路。
第二部分:放大器1. 放大器类型- 基本放大器:包括共射、共集、共底极等类型。
- 差分放大器:用于抑制共模信号的放大器。
- 电压跟随器:用于输出跟随输入信号的放大器。
2. 放大器设计- 选型:根据放大器的功率、频率、噪声等性能要求选择适当的器件。
- 偏置:通过电阻、电容等元件来设置放大器工作点。
- 反馈:通过串联或并联的电阻、电容等元件来控制放大器的增益、带宽等性能。
3. 放大器应用- 信号放大:用于将传感器输出的微弱信号放大到可测量范围。
- 信号传输:用于增强信号以便传输到远处或驱动加载。
第三部分:滤波器1. 滤波器类型- 低通滤波器:允许低频信号通过,阻断高频信号。
模电基础知识

模电基础知识
模电基础知识是指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和知识。
模拟电子技术是一门研究和应用模拟信号和电路的学科,主要涉及电路和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实现等方面。
以下是模电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
1. 电路基本元件:电阻、电容、电感等元件是模电电路的基础。
了解元件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是模电基础知识的重要部分。
2. 电路分析:电路分析是验证电路行为和性能的过程。
常用的分析方法包括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网孔分析、节点分析等。
3. 放大器:放大器是模电电路中常见的功能模块,用于放大信号。
学习放大器的基本类型、特性和性能指标,以及放大器的设计方法是模电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4. 滤波器:滤波器用于对信号进行滤波,分为低通、高通、带通和带阻滤波器等类型。
了解滤波器的原理、类型和设计方法是模电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5. 可编程集成电路:可编程集成电路(Programmable Integrated Circuits, PICs)是一种能够按照用户的需求改变功能的集成电路。
了解PICs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是模电基础知识的
重要内容。
6. 双向传输门:双向传输门是一种能够扮演多变功能的集成电
路。
了解双向传输门的原理、应用和设计方法是模电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7. 信号声音:信号声音是模电电路中常见的一种信号处理技术。
了解信号声音的基本原理、应用和设计方法是模电基础知识的重要内容。
以上是模电基础知识的一些主要内容,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理解和应用模拟电子技术。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

完整版)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知识点总结共发射极、共基极、共集电极。
2.三极管的工作原理---基极输入信号控制发射结电流,从而控制集电极电流,实现信号放大。
3.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共发射极放大倍数最大,共集电极放大倍数最小。
三.三极管的基本放大电路1.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和电流放大的作用。
2.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跟随和电流跟随的作用。
3.共基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的作用,输入电阻较低。
4.三极管的偏置电路---通过对三极管的基极电压进行偏置,使其工作在放大区,保证放大电路的稳定性。
四.三极管的应用1.放大器---将弱信号放大为较强的信号。
2.开关---控制大电流的通断。
3.振荡器---产生高频信号。
4.稳压电源---利用三极管的负温度系数特性,实现稳定的输出电压。
模拟电子技术复资料总结第一章半导体二极管一.半导体的基础知识1.半导体是介于导体和绝缘体之间的物质,如硅Si、锗Ge。
2.半导体具有光敏、热敏和掺杂特性。
3.本征半导体是纯净的具有单晶体结构的半导体。
4.载流子是带有正、负电荷的可移动的空穴和电子,是半导体中的两种主要载流体。
5.杂质半导体是在本征半导体中掺入微量杂质形成的半导体。
根据掺杂元素的不同,可分为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
6.杂质半导体的特性包括载流子的浓度、体电阻和转型等。
7.PN结是由P型半导体和N型半导体组成的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和接触电位差等特性。
8.PN结的伏安特性是指在不同电压下,PN结的电流和电压之间的关系。
二.半导体二极管半导体二极管是由PN结组成的单向导电器件。
1.半导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只有在正向电压作用下才能导通,反向电压下截止。
2.半导体二极管的伏安特性与PN结的伏安特性相似,具有正向导通压降和死区电压等特性。
3.分析半导体二极管的方法包括图解分析法和等效电路法等。
三.稳压二极管及其稳压电路稳压二极管是一种特殊的二极管,其正常工作状态是处于PN结的反向击穿区,具有稳压的作用。
模电必考知识点总结

模电必考知识点总结一、基本电路理论1. 电路基本定律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电路中的功率计算等基本电路定律是模拟电子技术学习的基础,了解和掌握这些定律对于学习模拟电子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2. 电路分析了解如何对电路进行简化、等效电路的转换、戴维南定理和诺依曼定理等电路分析的基本方法。
3. 电路稳定性掌握电路的稳定性分析方法,包括如何对直流放大电路和交流放大电路进行稳定性分析。
4. 传输线理论了解传输线的基本特性,包括传输线的阻抗、反射系数、传输线的匹配等知识。
二、放大电路1. 二极管放大电路了解二极管的基本特性和放大电路的设计原理,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基本的二极管放大电路。
2. 晶体管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共射放大电路、共集放大电路和共基放大电路等基本的晶体管放大电路。
3. 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响应特性,包括截止频率、增益带宽积等相关知识。
4. 反馈电路掌握反馈电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了解正反馈和负反馈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三、运算放大电路1. 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特性,包括输入输出阻抗、放大倍数、共模抑制比等相关知识。
2. 运算放大器的电路应用了解运算放大器在反馈电路、比较电路、滤波电路、振荡电路等方面的应用,掌握运算放大器的基本应用方法。
四、滤波器电路1. RC滤波器和RL滤波器了解RC滤波器和RL滤波器的基本原理、特性和应用,包括一阶和二阶滤波器的设计和性能分析。
2. 增益电路和阻抗转换电路掌握增益电路和阻抗转换电路的设计原理和方法,了解它们在滤波电路中的应用。
3. 模拟滤波器设计了解低通滤波器、高通滤波器、带通滤波器和带阻(陷波)滤波器的设计方法和特性,掌握模拟滤波器的设计技巧。
五、功率放大电路1. BJT功率放大电路了解晶体管功率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类A、类B、类AB和类C功率放大电路的特点和应用。
模电基础知识

模电基础知识模电基础1.有源滤波器和无源滤波器的区别有源滤波器:电路主要由集成运放和R、C组成。
具有不用电感、体积小、重量轻的优点。
集成运放的开环电压增益和输入阻抗均很高,输出电阻小,构成有源滤波电路后还具有一定的电压放大和缓冲作用。
但集成运放带宽有限,所以有源滤波电路的工作频率难以做的很高。
无源滤波器:电路主要有无源元件R、C、L组成。
(按内部是否有电源,或者看元件工作时是否消耗能量和将电能转换为其他电能量分为有源元件和无源元件)2.什么是负载?什么时带负载能力?把电能转换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叫负载。
负载的变化对于电路输出特性(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的影响很小,不会因负载的剧烈变化而变化,这就是电路的带负载能力。
3.什么是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在独立源不作用(电压源短路、电流源开路)的情况下,由端口看入,电路可用一个等效电阻看待,这个等效电阻称为该电路的输入电阻Ri;从放大电路看入的等效内阻称为输出电阻Ro。
4.差模信号和共模信号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一对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两个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一对信号称为共模信号。
在差动放大器中,有用信号用差模输入,干扰信号用共模输入,干扰信号将被抑制的很小。
5.阻抗匹配阻抗匹配指信号源或者传输线和负载之间的一种合适的搭配,阻抗匹配分为低频和高频两种情况讨论。
低频电路:负载电阻跟信号源内阻相等时,负载输出功率最大。
对于纯电阻电路,低、高频电路都适合此结论。
对于含有容性或感性电阻的交流电路,信号源与负载电阻的实部相等,虚部互为相反数,此为共轭匹配。
高频电路:负载阻抗和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应该相等,这就是传输线的阻抗匹配。
否则在负载端会产生反射。
6.电压放大、电流放大、功率放大主要考虑的放大指标是什么,就叫什么放大。
例如只考虑输出功率与输入功率的关系,就叫功率放大,其实输出的还有电压。
7.晶体管工作在放大区、饱和区、截至区,发射结和集电结的偏置状况8.闩锁效应又称寄生pnpn效应或可控硅整流器效应,在整体硅的CMOS管下,不同极性掺杂的区域间都会构成PN结,而两个靠近的反方向的PN结就构成了一个双极性晶体三极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40分)
1、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2、漂移电流是(反向)电流,它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3、所谓理想二极管,就是当其正偏时,结电阻为(零),等效成一条直线;当其反偏时,结电阻为(无穷大),等效成断开;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外部电压条件是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6、当温度升高时,晶体三极管集电极电流Ic(增大),发射结压降(减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分别是(共集电
极)、(共发射极)、(共基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稳定交流输出电流采用(交流)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对于深度负反馈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AF=(1/F )。
10、带有负反馈放大电路的频带宽度BWF=(1+AF)BW,其中BW=(fh-fl ),
(1+AF )称为反馈深度。
11、差分放大电路输入端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称为(共模)信号,而加上大小相等、极性相反的两个信号,称为(差模)信号。
12、为了消除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输出波形的(交越)失真,而采用(甲乙)类互补功率放大器。
13、OCL电路是(双)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OTL电路是(单)电源互补功率放大电路。
14、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具有电压放大倍数(近似于
1 ),输入电阻(大),输出电阻(小)等特点,所以常用在输入级,输出级或缓冲级。
15、差分放大电路能够抑制(零点)漂移,也称(温度)漂移,所以它广泛应用于(集成)电路中。
16、用待传输的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幅度称为(调波),未被调制的高频信号是运载信息的工具,称为(载流信号)。
17、模拟乘法器输出与输入的关系式是U0=(KUxUy )1、1、P型半导体中空穴为(多数)载流子,自由电子为(少数)载流子。
2、PN结正偏时(导通),反偏时(截止),所以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
3、反向电流是由(少数)载流子形成,其大小与(温度)有关,而与外加电压(无关)。
4、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元件,场效应管是(电压)控制元件。
5、当温度升高时,三极管的等电极电流I(增大),发射结压降UBE(减小)。
6、晶体三极管具有放大作用时,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
7、三极管放大电路共有三种组态()、()、()放大电路。
8、为了稳定三极管放大电路和静态工作点,采用(直流)负反馈,为了减小输出电阻采用(电压)负反馈。
9、负反馈放大电路和放大倍数Af=(A/1+AF ),对于深度负反馈Af=(1/F )。
10、共模信号是大小(相等),极性(相同)的两个信号。
11、乙类互补功放存在(交越)失真,可以利用(甲乙)类互补功放来克服。
12、用低频信号去改变高频信号的频率称为(调频),低频信号称为(调制)信号,高频信号称高频(载波)。
13、共基极放大电路的高频特性比共射极电路(好),fa=(1+B )fβ。
14、要保证振荡电路满足相位平衡条件,必须具有(正反馈)网络。
15、在桥式整流电阻负载中,理想二极管承受最高反压是(2U2 )。
二、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
1、稳压二极管是一个可逆击穿二极管,稳压时工作在( B )状态,但其两端电压必须(C )它的稳压值Uz才有导通电流,否则处于( F )状态。
A、正偏
B、反偏
C、大于
D、小于
E、导通
F、截止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极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 C ),该管是( D )型。
A、(
B、
C、E)B、(C、B、E)C、(E、C、B)
D、(NPN)
E、(PNP)
3、对功率放大器的要求主要是( B )、( C )、( E )。
A、U0高
B、P0大
C、功率大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4、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
( B ),此时应该( E )偏置电阻。
A、饱和失真
B、截止失真
C、交越失真
D、增
大E、减小
5、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C )而设置的。
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6、共集电极放大电路的负反馈组态是( A )。
A、压串负
B、流串负
C、压并负
7、差分放大电路RE上的直流电流IEQ近似等于单管集电极电流ICQ( B )倍。
A、1
B、2
C、3
8、为了使放大器带负载能力强,一般引入(A )负反馈。
A、电压
B、电流
C、串联
9、分析运放的两个依据是(A )、(B)。
A、U-≈U+
B、I-≈I+≈0
C、U0=Ui
D、Au=1
1、三端集成稳压器CW7812的输出电压是( A )。
A、12V
B、5V
C、9V
2、用直流电压表测得放大电路中某三极管各管脚电位分别是2V、6V、2.7V,则三个电极分别是(C),该管是( E )型。
A、(
B、
C、E)B、(C、B、E)C、(E、C、B)
D、(PNP)
E、(NPN)
3、共射极放大电路的交流输出波形上半周失真时为( B )失真,下半周失真时为(A)失真。
A、饱和
B、截止
C、交越
D、频率
4、差分放大电路是为了( C )而设置的。
A、稳定Au
B、放大信号
C、抑制零点漂移
5、共模抑制比是差分放大电路的一个主要技术指标,它反映放大电路( A )能力。
A、放大差模抑制共模
B、输入电阻高
C、输出电阻低
6、LM386是集成功率放大器,它可以使电压放大倍数在(B)之间变化。
A、0~20
B、20~200
C、200~1000
7、单相桥式整流电容滤波电路输出电压平均值Uo=( C )Uz
A、0.45
B、0.9
C、1.2
8、当集成运放线性工作时,有两条分析依据(A)(B )。
A、U-≈U+
B、I-≈I+≈0
C、U0=Ui
D、Au=1
9、对功率放大器的主要要求有( B )( C )( E )。
A、U0高,
B、P0大
C、效率高
D、Ri大
E、波形不失真
10、振荡器的输出信号最初由( C )而来的。
A、基本放大器
B、选频网络
C、干扰或噪声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