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的解剖生理_动物解剖学

合集下载

畜禽解剖生理优秀课件

畜禽解剖生理优秀课件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三)腹膜 腹腔和骨盆腔内的浆膜称腹膜。贴于腹腔和骨盆 腔壁内表面的部分为腹膜壁层;壁层从腔壁折转而 覆盖于内脏器官外表面的为腹膜脏层,壁层与脏层 之间的腔隙称腹膜腔。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四、腹腔分区
为了准确地表明各器官的位置,将腹腔划分为10 个部分。具体划分方法如下:
1.划分为:腹前部、腹中部、腹后部。 2.划分为:上部称季肋部,下部称剑状软骨部; 上部又以正中矢面为界分为左、右季肋部。 3.划分为:左、右髂部和腰部及脐部。 4.划分为:左、右腹股沟部、中间的耻骨部。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四8月
二、腹腔划分
肋骨
腹后部
腹前部 腹中部
(二)骨盆腔 骨盆腔是腹腔向后的延续,其背侧为荐骨和前3~ 4个尾椎,两侧为髂骨和荐坐韧带,底壁为耻骨和坐 骨。腔内有直肠、输尿管、膀胱及雌性动物的子宫 后部和阴道或雄性动物的输精管、尿生殖道和副性 腺等。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骨盆部由背侧为荐骨和前几个尾
椎,两侧为髂骨和荐坐韧带,底壁为耻 骨和坐骨。前口由荐骨岬、髂骨及耻骨 前缘围成;后口由前几个尾椎、荐坐韧 带后缘及坐骨弓围成。腔内有直肠、膀 胱、生殖器官。
畜禽解剖生理
学习目标
1.消化系统的组成。 2.腹腔和骨盆腔的构成。 3.腹膜的组成。 4.各消化器官的形态、位置、构造。 5.腹腔的划分。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9年8月
一、内脏的概念 内脏大部分位于体腔内,是直接或间接与外界相 通,参与动物体新陈代谢,维持生命正常活动和繁 殖后代、延续种族的各种器官的总称,包括消化、 呼吸、泌尿和生殖器官,。广义的内脏还包括体腔 内的其他一些器官,如心脏、脾和内分泌腺等。 二、内脏的一般结构 内脏可依据有无较大而明显的空腔,分为有腔内 脏和实质内脏两大类。

动物解剖学教材十三五

动物解剖学教材十三五

动物解剖学教材十三五
《动物解剖学教材十三五》是一本系统介绍动物解剖学的教材,全书按生产中畜禽生产方向共分为六大模块,即动物有机体的基本结构、牛(羊)解剖生理特征、猪解剖生理特征、家禽解剖生理特征、犬猫解剖生理特征、马解剖生理特征、经济动物解剖生理特征。

此外,该教材还包括学习本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如细胞的形态与大小、细胞的构造与功能、细胞的生命活动、细胞的兴奋性等方面的知识。

还有显微镜的构造、使用与保养、基本组织的观察等实训内容。

同时,教材中还涉及畜(禽)体表主要部位名称及方位术语、组织结构的立体形态和断面形态等方面的知识。

该教材的目的是帮助读者系统地掌握动物解剖学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了解不同动物的解剖生理特点,为后续的动物生产和管理提供基础。

如需更多信息,建议前往国家教育部官网查询或咨询相关人员。

动物的解剖与生理

动物的解剖与生理

动物的解剖与生理动物的解剖与生理是动物学中的重要研究内容,通过对动物身体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动物的内部构造和生理过程。

本文将从解剖和生理两个方面来探讨动物的内部机制。

一、动物的解剖学解剖学是研究动物身体结构及其组织形态的科学。

通过观察和研究动物的各个器官、组织和细胞的构成,可以揭示动物体内的内部结构和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

1. 细胞和组织结构动物的细胞是组成身体组织和器官的最基本单位,而组织则是由相同类型的细胞组成的。

不同类型的细胞和组织,在形态和功能上有着差异。

例如,神经细胞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而肌肉细胞则负责产生力和运动。

2. 器官系统动物的身体内部由多个器官组成,这些器官之间相互协作,共同维持生命活动。

常见的器官系统包括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等。

每个器官系统都有自己特定的功能,并与其他系统相互作用。

3. 特殊器官和适应性结构一些动物特有的器官和结构,使其适应特定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

例如,鱼类的鳞片可以提供保护和减少摩擦的作用,鸟类的羽毛可以帮助其飞行和保持体温。

二、动物的生理学生理学研究的是动物身体内部的生理过程和功能。

通过研究动物的生理,可以了解其代谢、运动、生殖等方面的机制和规律。

1. 代谢与能量代谢是生物体内化学反应的总称,包括物质的合成和分解过程。

动物通过代谢从外界获取能量,并用于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如维持体温、运动、生长等。

2. 运动与神经系统动物的运动依赖于神经系统的调控。

神经系统通过神经传递信息,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放松,从而产生各种运动行为。

例如,腿部的肌肉通过神经冲动收缩,使动物能够行走或奔跑。

3. 生殖与繁衍动物的繁衍是物种延续的重要方式。

不同物种的生殖方式各异,包括性生殖和无性生殖两种方式。

性生殖通过两性个体的结合,产生新的个体。

无性生殖则是由一个个体单独繁殖,不需要与其他个体进行结合。

总结动物的解剖与生理是深入了解动物内部机制的重要途径。

通过解剖和生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动物的体内构造、器官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生理过程和功能的机制。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

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动物解剖生理是现代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主要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器官的构成、生殖、循环、呼吸、消化、运动、感官、神经和代谢等诸多生理过程。

这个领域的研究对于深入了解动物的生物学特征,提高生物学知识水平以及探索生命本质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动物解剖生理的相关概念以及各系统的构成和功能。

一、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概念1. 动物解剖生理学概述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分支学科,也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其研究方法,物质基础及理论体系与其他学科有相似之处,主要是通过简单器官或者完整体的观察和解剖,运用生物化学、生物物理、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等多种技术手段来揭示生命的基本结构和基本规律。

2. 动物解剖生理学的基本原则解剖生理学的研究方法,基本遵循以下一些基本原则:(1)整体性原则:人体器官及其组织间存在着各种联系,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是相互关联的。

(2)生物系统原则:人体各系统具有自身的生物特点,不同的系统之间也相互协调和影响。

(3)层次结构原则:人体是由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等多个层次构成的,不同层级之间相互联系。

(4)适应性原则:生物体是适应环境的产物,适应能力不同,结构和功能也会不同。

(5)历史进化原则: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不是独立地产生的,而是在历史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的。

二、动物解剖生理学系统分析1. 消化系统消化系统主要功能是将食物分解成更小的分子,以便机体能够吸收和利用。

其中包括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肝、胆囊和胰腺等组织和器官。

口腔和胃主要负责食物的初步消化,口腔的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和碳酸酐酶等酶,可以将食物中的淀粉和蔗糖分解成糖类,碳酸酐酶则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碳酸盐,同时唾液还含有一定量的消毒酶。

而胃则存在有环境酸性,嗜酸性分泌酸性蛋白酶,可以分解蛋白质,并能杀灭食物中的微生物。

小肠是消化系统中最长的组织,由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三部分组成,它的主要功能是通过消化液分解食物,并将小分子物质吸收入血液和淋巴系统中,用于维持人体的物质和能量代谢。

动物消化解剖生理学掌握牛羊兔猪家禽等动物的消化解剖生理等知识

动物消化解剖生理学掌握牛羊兔猪家禽等动物的消化解剖生理等知识

动物消化解剖生理学掌握牛羊兔猪家禽等动物的消化解剖生理等知识动物消化解剖生理学是研究动物消化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了解动物消化解剖生理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动物的消化过程,为动物的饲养和养殖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从牛、羊、兔、猪和家禽等不同动物的角度,来介绍它们的消化解剖生理等知识。

一、牛的消化解剖生理牛属于反刍动物,其消化系统主要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组成。

牛的胃共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瘤胃又分为瘤胃前室、瘤胃网室和瘤胃真胃)、网胃、皱胃和瘤胃罩。

牛的食欲非常旺盛,通过大量摄食来获取足够的养分。

二、羊的消化解剖生理羊属于反刍动物,其消化系统类似于牛,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组成。

羊的胃也分为四个部分:瘤胃(瘤胃前室、瘤胃网室、瘤胃真胃)、网胃、皱胃和瘤胃罩。

与牛相比,羊的饲料选择性较强,可以适应不同的环境和饲料条件。

三、兔的消化解剖生理兔的消化系统相对简单,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组成。

兔的胃分为前胃和后胃,前胃包括贲门胃和腺胃,后胃包括空肠和盲肠。

兔的消化功能强,食物迅速通过消化道,但对纤维类食物的消化能力较弱。

四、猪的消化解剖生理猪的消化系统与人类相似,由食道、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组成。

猪的胃分为胃前室、胃网室和胃腺室。

猪的胃酸分泌较强,可以消化不易被其他动物消化的饲料。

猪的消化吸收功能较为高效,适应性广泛。

五、家禽的消化解剖生理家禽的消化系统也相对简单,由食道、嗉囊、胃、小肠、大肠和消化腺等组成。

家禽的胃包括腺胃和瘤胃。

家禽的消化能力弱,对纤维类食物的消化能力尤其有限。

家禽的胃蠕动较为缓慢,需要经常进食以保持体力和能量需求。

综上所述,了解动物的消化解剖生理学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动物的饲养和养殖。

同时,根据不同动物的消化系统特点,我们可以科学地选择适宜的饲料和饲养方法,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发育和产出效益。

《家禽解剖生理》课件

《家禽解剖生理》课件

家禽的肌肉系统
01
02
03
肌肉构成 肉等,不同的肌肉群具有 各自的功能和特点。
肌肉特点
家禽的肌肉纤维相对较细 ,数量较多,这使得家禽 能够进行快速、灵活的运 动。
肌肉功能
家禽的肌肉系统主要负责 运动、呼吸、消化、繁殖 等生理功能,对家禽的生 长和发育至关重要。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2
家禽生理学基础
家禽的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组成
包括鼻腔、喉、气管、肺 和气囊等部分,用于气体 交换和调节体温。
呼吸特点
家禽的呼吸频率较高,且 多为胸式呼吸,以满足高 代谢率的需求。
气囊的作用
气囊协助肺进行气体交换 ,增加气体交换面积,并 调节体温。
环境监测
定期监测饲养环境的质 量,以确保家禽的健康 和生产性能。
03
家禽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来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维持机体的
稳态。
REPORT
CATALOG
DATE
ANALYSIS
SUMMAR Y
03
家禽生长与发育
家禽的生长特点
生长速度快
家禽的生长速度比其他动物快,能够在短时间内达到成熟。
骨骼和肌肉发育
家禽的骨骼和肌肉发育较快,对饲料的需求较高。
羽毛和喙的发育
采集病料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和血清学检测, 以确诊疾病。
预防措施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卫生,定期消毒,接种疫苗等。
疾病治疗方法
对症治疗
针对家禽的症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解热、消炎、补充营 养等。
免疫治疗
使用免疫血清或高免卵黄抗体进行治疗,提高家禽的免疫力。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的一些解剖生理特征:《养禽与禽病防治》点击数:870 更新时间:2008-1-31家禽属于鸟纲动物,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温、泌尿、神经、内分泌、淋巴和生殖等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解剖生理特点,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了解家禽解剖生理特征,对正确饲养家禽、认识家禽疾病、分析家禽致病原因,以及提出合理的治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作用。

一、家禽的血液生理特点家禽的血浆蛋白含量较哺乳动物的低,即使同为家禽,其血浆蛋白的含量也因家禽品种、龄期、性别、生产性能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家禽血浆的总渗透压相当于0193%的氯化钠溶液的渗透压,与哺乳动物相近,但家禽的血浆胶体渗透压却比大多数哺乳动物要低得多,主要原因是由于家禽的血浆白蛋白的含量比较低,而白蛋白对胶体渗透压的影响要比球蛋白大。

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的含量虽与哺乳动物相近,即100毫升的血浆中约有20~30毫克非蛋白含氮物。

但家禽血浆中非蛋白含氮物在成分上与哺乳动物却存在明显的差别,家禽的主要为氨基氮和尿酸氮,尿素氮甚少,肌酸几乎没有,而哺乳动物则主要为尿素和肌酸,氨基氮和尿酸氮含量极少。

家禽血糖与哺乳动物血糖成分虽然都是D-葡萄糖,但家禽的血糖含量比哺乳动物高。

家禽血浆中的含钙量一般也与哺乳动物的含钙量基本一致,但在产蛋期间,血浆的含钙量则比哺乳动物的血钙要高出许多。

另外,家禽血浆始终保持高钾低钠状态,这点是比较特别的。

家禽血浆中的胆碱酯酶贮量很少,因此对抗胆碱酯酶的药物(如有机磷)非常敏感,容易中毒。

家禽的血细胞是由红细胞、白细胞和凝血细胞组成。

红细胞为卵圆形,有核,这点与哺乳类红细胞有着显著的不同。

家禽红细胞的体积也比哺乳动物的大,而比爬行类动物的小。

家禽红细胞的数量常因家禽品种、性别、龄期和生理状态不同而变化,但不管如何,红细胞的数量肯定要比哺乳动物少。

白细胞分为异嗜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等五种。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

《动物解剖生理》课程标准课程类别:专业核心课程课程学时:32开设学期:第一学期一、概述(一)课程性质《动物解剖生理》是研究正常动物有机体的形态、结构、机能及其活动规律的学科。

本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具备相应岗位所必需的动物解剖生理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在掌握牛(羊)各系统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及其生理功能的基础上,了解猪、马、家禽等的机体结构和功能,掌握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及其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为学习临床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从而达到培养独立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和继续学习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标准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的精神而编写的。

本课程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掌握关键知识为主线,以实用为目的,从理论性和实践性特点出发,对课程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设置。

在知识点和能力点构建上,遵循学生学习认知规律为后期专业课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三)课程开发思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按照学校人才培养要求,积极探索以实践能力考核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畜牧兽医专业岗位能力为重点,从探索、实施课堂与实训一体化,项目导向为突破口,将教、学、做一体化融入教学全过程,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的课程设计理念,形成了认知教学、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为模块的课程教学体系。

努力实现课程内容设计与职业岗位能力需求的完美统一。

二、课程目标(一)知识目标(1)熟悉基本概念和畜体的基本结构;(2)掌握猪、牛、羊运动、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心血管、免疫、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形态构造、组织构造和位置及生理功能;(3)掌握兔的解剖特征;(4)掌握禽的解剖特征。

(二)能力目标(1)能在骨路标本上识别全身各骨、主要关节组成及骨性标志,在动物模型或动物标本上识别主要的肌肉;(2)能在标本上识别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以及位置;(3)能在活体牛或羊身上指出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各器官的体表投影位置;(4)认识心脏和心包的形态、位置和构造及全身主要血管的分布,掌握体循环各肺循环路径;(5)熟悉全身主要淋巴结的位置;(6)认识脑、脊髓及各部构造及生理特点;掌握形成条件反射的物质基础,并能在生产中利用;(7)学会禽类、猪、羊的解剖技术,识别其内脏器官解剖结构;(8)在解剖和观察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灵活运用解剖学的知识,分析归纳解决在生产中的有关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节
泌尿系统
一、泌尿系统的构造特点
家禽泌尿系统包括肾和输尿管,没有膀胱。 1.肾 一对,位于腰荐骨两侧的凹窝内,酱红色。可据表面 浅沟分为前、中、后三叶。禽肾无肾门。肾的血管和输尿 管直接从肾表面进出。 2.输 尿 管 自肾前、中叶之间的内侧缘起始,然后向后伸延,开口
于泄殖腔的泄殖道。
第五节
泌尿系统
第一节
运动系统
禽类骨骼的主要特征是重量轻、强度大。这是由于禽类骨密质非常致密,一 些骨相互愈合,形成了牢固的骨架,因而强度大。重量轻是由于气囊扩展到许多 骨的内部,取代了骨髓,成为含气骨所致。但幼禽,几乎全部骨都含有骨髓。 家禽的骨骼可以划分为头骨、躯干骨、前肢骨(又叫翼部骨骼)和后肢骨4部 分。 1.头骨 家禽的头骨也包括颅骨和面骨两部分。其颅骨在早期已愈合为一体, 面骨较轻,无齿。上颌各骨联合形成上喙的支架,与颅骨间有活动性。而下颌骨 形成下喙的基础。下颌骨与颞骨之间有特殊的方骨,它通过翼骨、腭骨以及颧弓 与上喙相连。当开张或闭合口腔时,可同时升、降上喙,以使口腔开张更大。 2.躯干骨 躯干骨包括椎骨、肋骨和胸骨。 椎骨分为颈椎、胸椎、腰荐椎和尾椎。颈椎的数目多(鸡13—14枚,鸭14~ 15枚,鹅17~18枚),椎体长。胸椎(鸡7枚,鸭、鹅各9枚)大部愈合一起。腰 荐椎(11一14节)愈合成一块,称综荐骨。尾椎(鸡5~6枚,鸭、鹅各7枚)末端的 部分愈合成尾综骨。 肋骨的对数与胸椎的数目一致。除第1、第2对肋骨外,其余肋骨均分为与胸 椎相连的椎肋和与胸骨相接的胸肋。大部分椎肋还具有钩突,连于后一肋骨,以 加固胸廓。 胸骨发达,背面凹,腹面正中有突出的胸骨嵴。其大小与胸肌的发达程度有关。
第四节 呼吸系统
4.鸣 管 鸣管位于胸前口气管杈处,它以鸣骨为支架,加上内、外鸣 膜共同构成。公鸭有鸣泡。 5.肺 禽肺呈鲜红色,左、右各一叶,肺的壁面紧贴在胸壁和脊柱 上,肺组织嵌入肋间隙内。肺腹侧面被覆有胸膜。支气管人肺 后纵贯全肺,称为初级支气管,后端出肺,通人气囊。从初级 支气管分出次级支气管,再从次级支气管上分出三级支气管。 相邻三级支气管间吻合。因此,禽肺内的导管部不像哺乳动物 那样形成支气管树,而是互相连通的管道。 6.气 囊 它是肺内支气管黏膜突出形成的,外被浆膜。禽气囊包括: 成对的颈气囊、胸前气囊、胸后气囊、腹气囊和一个锁骨间气 囊。气囊的作用是贮存气体、减轻体重和调节体温。
第四节 呼吸系统
一、家禽的呼吸系统构造特点
家禽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鸣管(囊)、支气管和 肺以及特有的气囊等器官组成。 1.鼻 腔 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内有前、中、后3个鼻甲。鸽 无后鼻甲。眶下窦是惟一的鼻旁窦,呈三角形,位于眼球的 前下方。眼球上方有特殊的鼻腺,有导管开口于鼻腔。水禽 的鼻腺可分泌盐分,故又称为盐腺。 2.咽 见消化系统。 3.喉和气管 喉位于咽底壁,与鼻孔相对。喉软骨只有环状和勺状软骨 两种,被固有喉肌连接在一起。喉口为一纵向裂缝。禽喉无 声带。禽的气管长且粗,由气管环连接而成,沿颈腹侧后行, 至心脏背侧分杈,分出左、右两个支气管。分杈处的特殊构 造为鸣管,是禽的发声器官。
第三节 消化系统
一、消化系统的构造特点
家禽消化系统由口、咽、食管、胃、肠、泄殖腔、肛门和肝、胰等器官组成。 1、口 和 咽 家禽口腔和咽腔直接相通。无唇和齿。上下颌表面是喙,为采食器官。口腔的顶壁 为硬腭,腭的中央是腭裂。硬腭黏膜上有5排横行排列的腭乳头。常将最后一列腭乳头 作为口与咽的分界。口腔内有许多小的唾液腺,开口于口腔顶壁和底壁的黏膜上。口咽 顶壁中部有一裂隙,为鼻后孔。其后方有咽鼓管口。 2、食 管与嗉囊 家禽食管宽大,富有弹性。最初位于气管的背侧,然后转到气管的右侧,与之并行。 在颈的后半段,气管和食管一起转到颈部的右侧面。胸段食管位于两肺之间,心脏的背 侧。向后接前胃。鸡食管在胸前口处有一膨大,称为嗉囊。鸽的嗉囊可分泌鸽乳,用以 哺乳幼鸽;鸭、鹅没有真正嗉囊,仅扩大成纺锤形结构。 3、胃 家禽的胃分为两个,前一个是前胃,后一个叫肌胃。 (1)前胃:又称为腺胃。位于腹腔的右侧,两肝叶之间,偏背侧。前胃呈纺锤形, 前面经缩窄的贲门通食管。后接肌胃。前胃壁较厚,黏膜层有大量胃腺。黏膜表面的乳 头上有腺体导管的开口。 (2)肌胃:又称砂囊。呈椭圆形厚的双凸镜状。位于腹腔偏左,前部腹侧是肝, 后方大部接腹底壁。经前背侧的腺肌胃口接腺胃,由右侧幽门通十二指肠。肌胃的肌层 发达,内腔较小。黏膜面被覆一角质膜,鸡的为黄白色,易剥离,中药名为鸡内金。鸭 的呈黄白色,不易剥离。
二、禽尿与尿生成的特点 家禽没有膀胱,尿在肾脏中生成后,经输尿管直 接输送到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 禽尿为奶油色,较浓凋,呈弱酸性 (如鸡尿pH为 6.2一6.7) 。磺胺类药物的代谢的终产物乙酰化化 磺胺在酸性的尿液中会出现结晶,从而导致肾的损 伤,因此,在应用磺胺类药物时,适尚添加一些碳 酸氢钠,以减少乙酰化磺胺结晶对肾的损伤。
第四节 呼吸系统
二、家禽的呼吸生理特点
气呼吸运动主要靠肋骨的运动。 肺换气率很高,能连续换气。 囊是家禽特有的器官,在呼吸运动中主要起着空气贮备库的 作用。此外,它还有调节体温、减轻重量、增加浮力、利于水禽 在水面飘浮等多种功能。 家禽的呼吸频率常因家禽个体大小、品种、性别、龄朗、环 境温度和生理状态的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如在常温下,成公鸭的 呼吸频率 (次/分钟)为42,而成母鸭的为110。
第五章 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家禽属于鸟纲动物,最突出的特征是能够在空中
飞翔,所以在血液、循环、呼吸、消化、体温、泌尿、 神经、内分泌、淋巴和生殖等方面有着自巳独特的解 剖生理特点,与哺乳动物之间存在若较大的差异。 了解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对正确饲养家禽、认 识家禽疾病、分析家禽致病原因,以及提出合理的治 疗方案和有效预防措施都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节 被皮系统
一、皮 肤 家禽皮肤较薄。皮下组织疏松。无汁腺和皮脂腺,仅在 尾部具有尾腺。此腺在水禽特别发达。皮肤还形成一些固定 的皮肤褶,在翼部叫翼膜,在水禽趾间形成蹼。翼膜用于飞 翔,蹼用于划水。 二、羽 毛 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根据羽毛的形态可分为被羽、绒 羽和纤羽。被羽的构造比较典型,有一根羽轴,下段叫羽根, 着生在皮肤的羽囊内;上部叫羽茎,两侧具有羽片。绒羽的 羽茎细,羽枝长,主要起保温作用。纤羽细小,只在羽茎顶 部有少数羽枝。 三、其他衍生物 头部的冠、肉髯和耳垂,都是皮肤的衍生物。冠的表皮 薄;真皮厚,含丰富的血管。肉髯和耳垂的构造与冠基本相 似。脚上的鳞片和爪以及距,均是由表皮角质层加厚所形成 的。
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一、目的要求: 1.掌握鸡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特点; 2.了解禽类被皮、骨骼和肌肉的特点; 3.了解禽类心血管、淋巴、神经、内分泌和感觉器官的 特点; 4.理解禽类解剖学特征与其生活习性的关系。 二、重点:鸡的消化、呼吸、泌尿和生殖系统的特点。 三、难点:鸡的消化、呼吸、泌尿、生殖系统、被皮、骨 骼和肌肉的特点。 四、思考题 1.禽类消化系统特点有哪些? 2.禽类呼吸系统特点有哪些? 3.家禽输卵管的结构有何特征?
第三节 消化系统
4.小肠与大肠 (1)小肠: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十二指肠起始于幽门,向后延伸形成降袢,再 折返回来,形成升袢。两袢间为胰。升袢末段可见胰管、肝管和胆管等人肠腔。此部位 以后称空肠。它由多个肠袢组成,被空肠系膜悬吊于腹腔右侧。空肠中部有一小突起叫 卵黄囊憩室,是胚胎时期卵黄囊柄的遗迹。回肠与盲肠等长,两者间有韧带相连。故空、 回肠间分界,以展平的盲肠顶端之间连线为标志。 (2)大肠:包括盲肠和直肠。盲肠一对,开口于直肠和回肠延接部。盲肠基部肠壁内 分布有丰富的淋巴组织,形成盲肠扁桃体。禽无结肠,回、盲肠后直接与直肠相接。直 肠管腔较大,自回盲口直达泄殖腔。 5.泄殖腔和肛门 泄殖腔位于直肠后方,为一椭圆囊。它是消化、泌尿和生殖3大系统末端的共同通道。 从泄殖腔的内部黏膜面,可将其分为粪道、泄殖道和肛道3部分。前部是粪道,中部是 泄殖道,二者间以环形黏膜褶为界。输尿管、输精管和输卵管均开口于泄殖道顶壁。后 部为肛道,它与泄殖道之间以半月形褶为界。肛道顶壁有腔上囊的开口。肛道后部通肛 门。 6.肝和胰 (1)肝:家禽肝脏较大,位于腹腔前下部,分左、右两叶,右叶较大,具有胆囊(鸽无 胆囊)。肝门位于脏面横凹内。左叶自肝门发出肝管通向十二指肠,右叶肝管注入胆囊, 由胆囊发出胆管开口于十二指肠。成禽肝脏为淡褐色至红褐色。 (2)胰:位于十二指肠升、降袢之间。淡黄色或淡红色,可分为背叶、腹叶和脾叶。 胰管(鸽、鸡有两三条,鸭、鹅有2条)与胆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
第六节 心血管和免疫系统
一、禽心血管系统的特点
家禽心血管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心脏和体重的相对比例较大, 占4%一8%。禽心脏位于胸腔的腹侧,心基部朝向前背侧,与第1肋相对, 长轴几乎与体轴平行,故心尖斜向后,正对第5肋骨。禽心脏构造也与哺乳 动物相似。其特点是右心房有一静脉窦;右房室口上不是三尖瓣,而是一 个肌瓣,也无腱索。禽的血管系统也包括动脉和静脉。其主动脉弓偏右。 颈总动脉位于颈椎腹侧中线肌肉深部。坐骨动脉一对,较粗,是供应后肢 的主要动脉。肾动脉有前、中、后3支。肾前动脉直接发自主动脉,肾中、 后动脉发自坐骨动脉。家禽的静脉特点是两条颈静脉位于皮下,沿气管两 侧延伸,右颈静脉较粗。前腔静脉1对。两髂内静脉间有一短的吻合支,由 此向前延为肾后静脉。其向前与由股静脉延续而来的髂外静脉汇合成髂总 静脉。两侧髂总静脉合成后腔静脉。肾门静脉在髂总静脉注入处有肾门静 脉瓣。其开闭可调节肾的血液注入量。禽静脉的另一特点是肝门静脉有左、 右两支。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二、肌肉 家禽肌纤维较细,肌肉没有脂肪沉积。其全身肌肉 的数量和分布及发达程度,因部位而有不同,与其身 体结构以及各部位的功能活动相适应。 家禽皮肌薄,分布广泛。在翼部还有前翼膜肌,可 紧张翼膜。头部肌的面部肌退化,但咀嚼肌比较发达。 家禽颈部活动灵活,其具有一系列分节性肌肉。其躯 干肌中的背腰荐部肌退化,而尾肌较发达,以适应尾 部活动的需要。禽没有似哺乳动物一样的膈肌。 禽腹肌也包括4层,但薄弱。家禽最发达的肌群在 肩带部。在飞禽,该肌群可占全身肌总量的一半以上, 主要是胸部肌。翼肌较薄弱。盆带肌不发达。而股部 和小腿部肌群则较发达。鸡跖部的趾屈肌腱随年龄增 大而常发生骨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