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禽解剖生理特点.
家禽生理结构—家禽的内脏器官(动物解剖生理课件)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小肠:较长,杂食性鸟类很发达
大肠:盲肠一对,位于小肠与大肠 交界处。鸟类的大肠很短,不贮存 粪便,有利于减轻飞行重量。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是鸟类的发声器官; 有的鸟还形成鸣管泡。鸟类吸气、呼气时均能发声。
(二)呼吸系统
(二)呼吸系统
肺弹性很小,体积不大,紧贴于体腔背部肋骨之间,由各级分支的气 管形成彼此相同的网状管道系统构成。
气囊是鸟类特有呼吸器官,共9个,分别为颈气囊1个、锁骨间气囊1 对、前胸气囊1对、后胸气囊1对和腹气囊1对。气囊分布于内脏与气管 之间,有的气囊分出的小管通入肌肉、皮下和骨髓腔内。鸟类的气囊除 参与呼吸外,雄性鸟的腹气囊紧贴睾丸,使睾丸能维持较低的温度,保 证精子的正常生成和发育。
肛门:开口于泄殖腔。泄殖腔的背面 有一特殊的腺体,称腔上囊,随年龄 增长而缩小,可作测定年龄的指标。 同时它也是鸟类重要的中枢免疫器官, 参与体液免疫。
(一)消化系统
2、消化腺
消化腺主要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等组成。
唾液腺:主要分泌粘液润湿食物,便 于吞咽,一般不含消化液. 肝脏:一般分两叶。一般右叶大于左 叶。
家禽的解剖生理特征
动物解剖生理
家禽的内脏解剖生理特征
(一)消化系统
1、消化管
由喙、口咽、食管、嗉囊、胃、肠、泄殖腔组成。
喙:是消化道最前端的开口,是鸟类的特征 之一,其形状、结构随食性和生活方式的不 同而略有差异。鸟类无牙齿,食物靠吞进消 化道内贮存和碎解。
动物解剖生理——家禽篇课件

6、大肠的消化作用
大肠的消化主要是在盲肠。盲肠容积大, 能容纳大量的粗纤维饲料。盲肠内,有丰 富的营养物质,严格的厌养条件,适宜微 生物的生长繁殖。据测定,1g盲肠内容物 含有10亿个细菌。食物在盲肠内存留的时 间较长,6-8h才能排出,适宜微生物进行 消化作用。盲肠内的微生物,可将饲料中食草、食菜的 禽有重要意义。
〔二〕冠、肉垂、耳叶
冠:表皮很薄,真皮厚。冠是第二性征 的标志,公鸡的冠特别兴旺,呈直立状, 母鸡冠常倒向一侧。公鸡和在产卵期的母 鸡,冠因在真皮的中间层充满纤维性黏液 组织而直立;去势的公鸡及停止产蛋的母 鸡,冠因纤维性黏液组织消失而倾斜。冠 的结构、形态可作为区分鸡品种、成熟程 度和健康状况的标志。
2、游离部
由股骨、膝盖骨、小腿骨和后脚骨组成。股骨 较细,上端与髋骨形成髋关节,下端与膝盖骨、 小腿骨构成膝关节。膝盖骨呈不正的三角形,位 于股骨远端上面。小腿骨包括胫骨和腓骨,胫骨 远端与近列跗骨愈合,称为胫跗骨,与跖骨构成 胫跖关节。后脚骨包括跗骨、跖骨和趾骨。跖骨 分为大跖骨和小跖骨。大跖骨兴旺,由2、3、4跖 骨及远列跗骨愈合形成,又称为跗跖骨。小跖骨 〔第1跖骨〕小,以韧带连于大跖骨下端内侧。鸡 有4个趾〔乌骨鸡、贵妃鸡有5个趾〕,第1趾向后 向内,其余3趾向前,以第三趾最兴旺。
空肠:形成许多环状肠袢,鸡和鸽的数 目较多,鸡10-11圈;鸭和鹅的较少,6-8 圈。空肠中部的小突起,叫卵黄囊憩室, 是卵黄囊柄的遗迹。
回肠:较短,以系膜与两盲肠相连。
小肠的组织结构与哺乳动物相似,其特 点是:
无十二指肠腺,小肠绒毛长,无中央乳 糜管,脂肪直接吸收入血;黏膜下层较薄, 小肠腺较短。
第四章 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第一节 运动系统
一、骨骼 禽类的骨按部位可分为头骨、躯干骨和四肢骨。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

家禽解剖特点范文1.外部形态特征:家禽的身体结构呈流线型,躯体侧扁。
头部前方的嘴巴有硬而锐利的喙,适合啄食。
肩背部有翅膀,用于飞行。
腹部有两条腿,适合行走。
2.消化系统:家禽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
口腔内有角质质地的喙,用来咬食物。
食道用于将食物从口腔运送到胃部。
胃分为两个部分:研磨胃和腺胃。
研磨胃内有鸟类特有的研磨石,用于辅助消化。
肠道包括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用于吸收营养物质。
最后由肠道排出的残渣经过肛门排泄。
3.呼吸系统:家禽的呼吸系统由鼻腔、喉咙、气管和肺组成。
鼻腔经过喉咙与气管相连,气管分支为两个支气管,分别进入两个肺。
家禽的肺呈腺体状,表面覆盖着许多血管,能更高效地与环境气体交换。
4.循环系统:家禽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家禽的心脏位于胸腔内,由四个腔室组成:两个心房和两个心室。
血液通过心房和心室的收缩和舒张来完成循环。
家禽的血液红细胞呈核心凹陷的圆盘状,便于在血管中流动。
5.泌尿系统:家禽的泌尿系统包括肾脏、尿道和膀胱。
家禽的肾脏位于骨盆腔内,主要负责排泄废物和调节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平衡。
尿液从肾脏经过尿道排出,尿液储存于膀胱中。
6.生殖系统:家禽的生殖系统包括卵巢、输卵管、子宫和生殖腔。
家禽的卵巢位于腹腔表面,母禽的卵巢通常只发育一侧,形成卵黄。
卵黄在输卵管中受精,进一步形成卵壳,最后通过生殖腔排出体外。
公禽的生殖系统包括睾丸、输精管和生殖腔,产生精液。
总结起来,家禽解剖特点主要表现在外部形态特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泌尿系统和生殖系统等方面。
这些特点使得家禽能适应不同的环境和生活方式,具备了特殊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为家禽的生存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鸡的生理解剖特点医学PPT课件

效益的
2
运动系统和被皮
骨胳 禽骨胳的骨密质非常致密,大部分骨为含气骨, 所以既坚固而又较轻。在幼年,几乎所有骨内都 含有骨髓,而到成年,除翼和后肢的一部分骨外 ,大都被与外界间接相通的气腔所代替,成为含 气骨。
专业的
道德的
2018
效益的
3
专业的 道德的 效益的
2018
4
运动系统和被皮
颈和躯干骨 颈椎数目很多(13~14枚),连结而成乙状弯曲,关节 突发达,椎体的关节面呈鞍状,因此颈部能作屈伸和左 右偏转运动。寰枕关节因枕骨髁只有一个,与寰枢关节 一起,使头能作灵活的转动。胸椎的数目较少(7枚),而 且大多已互相愈合。腰椎和荐椎以及一部分尾椎,在发 育过程中较早就愈合成为一块,又叫腰荐骨,共有11~ 14枚椎骨。因此,脊柱的胸部和腰荐都几乎没有什么活 动性。后几枚尾椎形成活动关节,最末一节是发达的尾 综骨,为尾羽的支架。 肋骨的对数与胸椎数目一致。前 1 ~ 2对是浮肋,其 余是胸骨肋。后者各分为椎骨段和胸骨段两段,呈直角 相连接。除最前和最后一、二枚肋骨外,在椎骨段上有 一枚钩突连接于后一肋骨,因此胸廓比较牢固。 胸骨非 常发达,腹侧正中形成一胸骨嵴 ,又叫龙骨突,其大小决 定于不同禽类胸肌的发达程度。
专业的
道德的
2018
效益的
13
运动系统和被皮
被皮
(一)皮肤 禽的皮肤较薄,无汗腺和皮脂腺。尾部具有尾脂 腺,分为左右两叶,分泌物用喙压出并涂布在羽毛上, 起润泽作用。皮肤在翼部形成皮肤褶,叫翼膜,用于飞 翔。 (二)羽毛 羽毛是皮肤的衍生物。典型的羽毛有一根羽轴, 它又分羽根和羽干两部分:羽根着生在皮肤的羽囊内, 羽干两旁是由许多羽枝构成的两羽片。羽毛可分为被羽 、绒羽和纤羽,后两种不呈典型结构,绒羽有保温作用 。被羽着生在禽体的一定部位,叫羽区,其余部位叫裸 区,以便于肢体的运动。
第一章家禽的解剖生理特点和禽病的病因_禽病学

(三)其它普通病:啄癖、肛门淋、嗉囊阻塞、
肌胃腐蚀、气肿、龙骨囊肿等。
五、遗传性疾病:基因及染色体突变引起 的疾病。 六、应激反应:冷、热、噪音、震动、运 输等。 七、外科病:创伤、挫伤、骨折、脱肛等。
易出现食盐中毒。
七、禽的淋巴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家禽虽然也存在着淋巴管,但数量上较哺乳 动物少,除了水禽有两对淋巴结外,其他禽 类没有真正的淋巴结。
法氏囊是家禽所特有的中枢免疫器官,主导 体液免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主要侵此害部 位,引起家禽免疫抑制,导致早期的免疫接 种失败和对病原微生物的易感性增强。
物才能达到目的。
五、禽的体温生理特点
Hale Waihona Puke 家禽没有汗腺而有丰厚的羽毛,因此,
家禽体温凋节方式与哺乳动物存在着较
大的差异。家禽的肺和气囊在体温调节
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由于高湿会妨碍呼
吸蒸发散热,因此适当的空气流通,有
利于家禽耐受高温。
六、家禽的泌尿生理特点
家禽没有膀胱,尿在肾脏中生成后,经输尿管 直接输送到泄殖腔,与粪便一起排出。
3、支原体病(CRD):鸡支原体感染(MG)、 鸡传染性滑膜炎(MS)、火鸡支原体(MM)。
4、衣原体:鹦鹉热,鸟疫:非鹦鹉禽类引起的人 类感染。 5、螺旋体病:疏螺旋体、密螺旋体。 6、真菌:曲霉菌,鸭对黄曲霉特别敏感;念珠菌 病,冠癣。
二、寄生虫病
1、原虫病:球虫病,鸡、火鸡、鸭、鹅、鸽;
白细胞原虫病:卡氏病,沙氏;毛滴虫病: 上消化道粘膜溃疡、坏死;组织滴虫:黑头
家禽解剖学家禽解剖生理特征

• 2 输精管
•
一对弯曲的细管;与输尿管并行;向后因壁内平滑肌增多而
扁平椭圆形 刚孵出的禽;卵巢表面平坦;此后呈颗粒状 随年 龄和性活动期卵泡逐渐发育成熟突出于卵巢表面;仅以细柄 相连 • 若左侧卵巢退化;右侧卵巢继续发育;往往出现性逆转
• 2 输卵管 • 左侧充分发育 刚孵的幼禽输卵管为
一条细而直 壁很薄的管道;随年龄逐 渐增厚 加粗 加长 弯曲 • 根据构造和功能可分5部分: • 漏斗:获取卵子并将其纳入是卵管内;
部分;盲肠颈较细;内有淋巴组织;称盲肠扁桃体;盲肠 体较宽 直肠/结直肠:短;无明显的结肠
• 3 泄殖腔
• 为消化 泌尿 生殖系统的共同通道;略呈球形;向后以泄殖孔 /肛门开口于外;泄殖腔以粘膜褶分为三部分:
• 粪道: 较宽大;向前与直肠直接连接; • 泄殖道:最短;向前以环形褶与粪道为界;向后以半月形褶
鸡;常规解剖器械手术刀 手术剪 骨剪 镊子 等;模型 挂图
三 实验内容:
1 放血致死 颈静脉放血致死;或口腔血管放血致死 2 外部形态观察 羽毛 翼 喙 爪 尾 3 脱毛和剥皮
开水烫毛后;用剪刀或手术刀从颈部腹侧中央至肛门 切开皮肤;剥皮 观察皮肌 浅筋膜 肌肉 血管 神经
4 打开体腔;观察胸腹腔脏器: 沿正中线从胸骨下端至肛门切开腹壁;再沿最后肋骨
• 2 血管
• 动脉
• 主动脉为右主动脉弓;主动脉弓分出左右臂头动脉;每一 臂头动脉又分为颈总动脉和锁骨下动脉 两颈总动脉出胸腔 进入颈椎腹侧的肌肉内;沿中线并列前行 肾前动脉肾动脉; 睾丸 卵巢;髂外动脉发出处较前至后肢;坐骨动脉分出肾中 肾内动脉至后肢;
家禽的解剖简介

家禽的解剖简介(一)覃子榕我在这里主要以简单介绍鸡的一些外貌特征、生理特点以及在解剖操作过程中的一些基本知识,其主要目的是针对一些兽医初学者及养殖户更好的入门。
家禽的骨有丰富的钙质,骨质较白而坚硬。
成年时,除翼和后肢下段外,大部分骨的骨髓被吸收而填充空气(又叫气骨),以适应飞翔生活。
其骨骼分为脊柱、胸廓、头骨、前肢骨和后肢骨5部分。
家禽的肢变为翼,后肢与躯干形成坚固的连接和关节,有利于跳跃、行走和划水等。
禽体由骨骼和所附着的肌肉构成,体表覆盖物为及其衍生物羽。
家禽的基本生理特点如下:(一)、新陈代谢旺盛。
其表现为:1、体温高。
2、心率高。
3、呼吸频率高。
(二)、体温调节机能不完善:由于家禽皮肤没有汗腺,又有羽毛紧密覆盖而构成非常有效的保湿层,因而当环境气温上升达26.6度时,辐射、传导、对流的散热方式受到限制,而只能靠呼吸排出水蒸气来散热。
当鸡体温升高到42-42.5度时,则出现张嘴喘气,翅膀下垂咽喉颤动,此情况若不及时纠正,往往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发育和生产。
(三)、繁殖潜力大:一只精力旺盛的公鸡,一天可交配40次以上。
而母鸡虽说仅有左侧卵巢与输卵管发育正常,但繁殖能力却一点不可小看,高产的母鸡年产蛋达300枚以上。
这些蛋经孵化大概有70%可成为雏鸡,则每年每只母鸡可获200多个后代。
家禽的营养状况和外界环境密切相关,其中以光照、温度和饲料对繁殖影响最大。
在自然条件之下,产蛋随着季节性变化而变化。
然而在现代化养殖中人们利用这一特点人为的控制和改善,从而改变为全年都能均衡保持优良的生产性能。
鸡的消化系统:家禽没有唇、牙,只有角质化坚硬喙,鸡的唾液腺不发达,唾液内含少量淀粉酶。
舌较硬,肌组织较少,舌的味觉乳头不发达,所以我们常能看到当放苦味的药物混入其饮用水中,它们依然喝得很“开心”,无异常表现。
鸡有嗉囊,具有贮存和软化食物的功能。
嗉囊内容物常呈酸性。
再往下,就是鸡的胃了,鸡的胃分为腺胃、肌胃。
腺胃主要分泌胃液,胃液含蛋白酶和盐酸,用于消化蛋白质。
家禽解剖生理

家禽的骨骼可以划分为头骨、躯干骨、前肢骨 (又叫翼部骨骼)和后肢骨4部分。
(一)头部骨骼 家禽的头骨也包括颅骨和面骨两部分。 颅骨在早
期已愈合为一体。 面骨较轻,无齿。下颌骨与颞 骨之间有特殊(tèshū)的方骨,它通过翼骨、腭骨以 及颧弓与上喙相连。当开张或闭合口腔时,可同 时升、降上、下喙,以使口腔开张更大。
第十一页,共八十五页。
胸肌最发达,其重量可占全身肌肉(jīròu)的一半左右, 家禽最发达的肌群在肩带部。主要位于胸骨部,具有上
下举翼的作用。在飞禽,该肌群可占全身肌总量的一半 以上,主要是胸部肌。 翼肌较薄弱。
盆带肌不发达。 股部和小腿部肌群则较发达,后肢股部和小腿部肌肉多而
发达。
第十二页,共八十五页。
管一起开口于十二指肠。
第二十六页,共八十五页。
第二十七页,共八十五页。
禽类消化器的特点:
1、无牙齿,无软腭,无味蕾舌乳头;
2、有嗉囊和肌胃;
3、有两条盲肠,无结肠; 4、排粪、排尿(pái niào)、和生殖为一个腔,称泄殖腔; 5、整个消化管内呈碱性。
第二十八页,共八十五页。
呼 吸 系 统 家禽呼吸系统由鼻、咽、喉、气管(qìguǎn)、
鸣管(囊)、支气管和肺以及特有的气囊等器官
组成。
第二十九页,共八十五页。
一.鼻腔(bíqiāng)
由鼻中隔分为左、右两半。内有前、中、后3 个鼻甲。鸽无后鼻甲。眶下窦是惟一(wéiyī)的鼻旁窦, 呈三角形,位于眼球的前下方。眼球上方有特殊 的鼻腺,有导管开口于鼻腔。水禽的鼻腺可分泌 盐分,故又称为盐腺。
第十九页,共八十五页。
(2)肌胃:又称砂囊(shā 。 nánɡ)
呈椭圆形厚的双凸镜状。位于腹腔偏左,前部腹侧 是肝,后方大部接腹底壁。经前背侧的腺肌胃口接 腺胃,由右侧幽门通十二指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