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第七课知识点
2016届高三一轮复习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考点三、中国共产党……发展
1.民族精神时代性含义:民族精神随着时代变化而 不断丰富和发展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特别提示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中华文化和民族精神的关系
中华文化
民族精神
联 ①中华文化是中华各民族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共同性。②中华 系 文化的力量,集中表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弘扬中华文化,必
须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③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之 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是中华文化得以生生不息、不断创新、 发展、繁荣的根,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 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中华民族精神渗透 在民族文化的各个方面,,贯穿整个民族历史发展的全过程, 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独有的精神特质,是一个民族与其他民族 相区别的重要特征,对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具有巨大的作用。 ④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是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关系 的一个具体体现。
考点一、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5.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 •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
、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
全面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含义
形成
作用
指一个民
族为了实现
共同的理想
团 结 统 一
和目标,凝 聚全民族的 意志、智慧 和力量,同 心同德、维
护统一、顾
全大局的互
作用
在当代国际社会中,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 、合作的旗帜,奉行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政策,始终不渝走和 平发展道路,反对霸 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为维护世界和平、促 进共同发展作出了重 要贡献,赢得了世界 人民的广泛赞誉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我们的民族精神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奋斗精神:
【表现】
①革故鼎新,自强不息
②建设大好河山、开拓辽阔边 疆、开垦广袤良田、治理大江 大河、战胜自然灾害、建设城 镇乡村、发展生活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现实意义】凝聚才智、浸透 汗水、蕴含牺牲
10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团结精神:
【表现】
①团结一心,同舟共济
②建立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守 望相助的中华民族大家庭,打败 侵略者,捍卫民族自由独立
【现实意义】取得令人瞩目的成 就,更是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 同心同向努力的结果
我们的的含义 二、中华民族精神的形成及作用 三、新时期民族精神的内涵 四、民族精神是不断发展的 五、为什么要弘扬民族精神 六、如何弘扬民族精神 七、中华文化和民族文化的关系
各国努力培育的民族精神
美国:富有开拓精神,崇尚白手起家,追 求成功,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从小自立。 韩国:信奉儒家思想、团结、奋争、民族 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强烈的国货观念。 日本:强烈的忧患意识,善于借鉴与创造, 忠孝至上的爱国情结。《菊与刀》
特点: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同历史时 期,爱国主义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内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古代
近代
现代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 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共28张PPT)
社会事件:
2012年9月11日,日本签订“购岛”合同,中国民 众进行大规模反日游行,全球华人也举行规模浩大 的反日示威游行,反对日本“购岛”。中日关系陷 入紧张。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词语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七课词语
1. 蒂:本义是花或瓜果与枝茎相连接的部分,这里指花或瓜果下面的部分。
2. 梗:本义是植物的枝茎,这里指紫藤的枝茎。
3. 伶仃:孤独无依的样子。
4. 忍冬:这里指金银花,它的花长在冬季,故名。
5. 苞蕾:未开的花;花骨朵。
6. 风致:风采、景象。
7. 沉静:沉稳安静。
8. 悠然:形容心情舒畅的样子。
9. 浑然:完整无缺的样子。
10. 融泄:流畅。
11. 终极:终点、末梢。
12. 凝望:目不转睛地看;注目远望。
13. 仙露琼浆:形容美酒。
14. 蜂蝶:指昆虫中的蝴蝶和蜜蜂等。
15. 缠绵悱恻:形容内心痛苦悲伤,感情难以排遣。
16. 希冀:希望。
17. 慰藉:安慰、抚慰。
18. 忍冬:这里指忍冬藤,又名金银花、双花、二宝花等,为多年生半常绿缠绕灌木,叶对生,卵形,有柔毛,花成对腋生,花冠唇形,有香气,初开为白色后变黄色,黄白相映,故称金银花。
第七课 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精品讲义)

第07课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目录考纲考情 (1)思维导图 (1)知识梳理 (2)考点精讲 (2)考点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2)考点2 正确认识中华传统文化 (7)考点3 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 (11)典例精析 (13)易混易错点 (16)【考纲考情】【思维导图】【知识梳理】1个载体:文化载体。
1个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
1个核心:爱国主义。
1个价值:中华的当代价值。
1个态度: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2个作用: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
2个概念: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3个特点:文化的特点、中华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民族精神的特点。
3个功能:文化的功能、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
【考点精讲】考点1 文化的内涵与功能一、文化的内涵与功能1.什么是文化⑴文化的内涵:①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及其创造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
②狭义的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现象,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内容,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等非意识形态的内容。
⑵特点:①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
①文化要通过载体呈现出来。
所谓文化载体,是指文化的记录、记载、标识、传承和表现的物化形式。
文化载体是多种多样的,器物、行为、制度等是文化的载体。
【拓展归纳】判断一种现象是不是文化,应该注意四点:第一,经济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商品交易等。
第二,政治现象或活动不属于文化,如参加选举活动等。
第三,纯自然的山水、景观不属于文化,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
第四,文化既包括静态的文化产品,也包括动态的文化活动。
⑶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①在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不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决定了不同时代的文化。
经济是基础,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
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七课 我们的民族精神

扬中华民族的优 文化传统,又要继承和发扬我们党在长期革
良传统
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
途径
内容
③必须正确对待外 来思想文化
既要积极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又要抵制西 方文化中腐朽、落后思想的危害,警惕西方敌对势 力对我国进行西化、分化的图谋
④必须与弘扬时代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
是动员和鼓舞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 作用、意义 帜,是各族人民风雨同舟、自强不息的精
神支柱
特点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
新时期主题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拥护祖国统一
提示 中华民族精神各方面的相互关系可用下图表示: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不能区分中华民族精神基本内涵 提醒 爱国主义是一种对祖国的最深厚的感情, 在不同历史时期有共同的要求,也有不同的具体内涵; 团结统一强调整体意识得到普遍认同和升华;爱好和 平强调热情好客、睦邻友好、崇尚交流;勤劳勇敢强 调的是吃苦耐劳、勤俭节约、艰苦朴素、不畏强暴、 英勇顽强;自强不息强调的是永无止境的创业追求, 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内在气质。
③只有注入时代精神,民族精神才能博采众长,日益丰富;只有
坚持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才能不移根基,不失本色
课终课 考能培优
易错纠偏
易错点一:对不同时期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 现区分不清
提醒 中华民族精神的具体表现分为两个时 期:一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至1949年); 二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年后)。
易错点二:不能正确理解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关系 提醒 正确理解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关系
民族精神
时代精神
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集中的体现。是一个时代的人们在文明创
高中政治必修三《文化生活》知识点填空

必修三《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文化与生活(介绍文化的内涵与文化的作用,重点是文化的作用。
)1、文化是相对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
2、文化是的现象。
纯粹“”的东西不能成为文化。
3、每个人的文化素养_____________,而是通过对,特别是通过、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离不开,产品离不开。
5、文化具有非常丰富的形式如、、、、、、、、等都属于文化;人们进行、、、的过程,都是文化活动。
6、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______力量,能够在人们________、__________ 的过程中转化为________力量,对_______ 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我们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文化力量的作用)(1)从社会发展看文化的作用:(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中分析)①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影响: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所决定,又于一定的、,给予政治、经济以。
、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②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A、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在________中,______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发展__________、培养各种___________、提高_____________,对推动___________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_________、_________ 等___________快速发展,__________更加丰富,___________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B、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人们为了参与_________,需要更高的_________。
世界范围内反对___________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__________的重要内容。
(2)从综合国力的发展看文化的作用:文化竞争力①当今世界,各国之间_________竞争日趋激烈,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重要因素。
文化生活 知识点整理

一、世界文化(wénhuà)的多样性是什么?1、我们所说的世界(shìjiè)文化的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mínzú)文化的多样性。
世界文化是有不同(bù tónɡ)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不同民族和国家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各具特色。
二、世界文化(wénhuà)多样性的表现三、为什么说世界文化是多样的?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间经济和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多种因素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各民族都有着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社会实践有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的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各民族的文化是世界文化不可缺少的色彩。
四、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的进步的重要动力。
2、这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文化的精粹都是这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所以,首先要认同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3、这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且属于整个世界,鲜明特色的民族文化,丰富了世界文化,共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4、只有保持世界文化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五、怎么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1、既要认同本民族的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
不同民族之间,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
要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的文化。
(态度)2、承认世界文化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的文化,还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原则)3、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2022春六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7课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案新人教版

多元文化多样魅力【教学目标】1.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
2.在生活中,形成主动去了解他国文化的习惯;懂得尊重不同文化的差异。
3.初步了解各个不同国家的礼仪: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
【教学重点】增强尊重不同文化差异的意识,乐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关。
【教学难点】懂得如何更好地处理文化不同带来的尴尬、矛盾或者冲突,【教学准备】课件、学生交流材料【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部分内容:谈话导入观看地球的演变过程。
思考:观看视频以后,你有什么发现?人类居住的地球,约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
陆地仅占地球表面积的29%,但却是人类生息繁衍的地方。
是否感觉到地球的神奇之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我们生活的地球上的文化。
第二部分内容:讲授新课活动一:各不相同的生活环境(一)看“世界的海陆分布”图1.出示“世界的海陆分布”图。
2.找一找:在图中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并说出它们的名称。
(1)学生与同桌边找边交流。
(2)全班交流汇报。
小结:七大洲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南极洲。
四大洋是: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
3.说一说:地球表面的陆地是什么样子的?(1)学生观察交流。
(2)小结:陆地表面高低起伏,形态多样。
有连绵起伏的高山,有低洼的盆地;有宽广的高原,有低平的平原……(二)看“世界地形图”1.出示“世界地形图”2. 试着在教材附录中的《世界地形图》上找一找:(1)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2)青藏高原、巴西高原、东非高原(3)亚马孙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三)自然景观大搜查1. 东非高原,撒哈拉沙漠、亚马孙平原和北极地区自然景观图。
(1)东非高原树木稀少,成群的野生动物在草原上游荡。
(2)撒哈拉沙漠非常干燥,几乎没有植被,地广人稀。
(3)世界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位于南美洲北部亚马孙河中下游,那里地势低平。
(4)北极地区终年白雪覆盖,气温非常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