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机房电气设计要点分析(正式)
计算机房工程电气设计问题探讨

No 2 2 1 . 0, 0 0 M o e n Bu i c STr d n u tv d r sI S l a c I d sr
21 0 0年 第 2 期 O
计 算 机 房 工 程 电气 设 计 问题 探 讨
呖
( 川 长 征 机 床 集 团 右 §公 司 。 j 自萤 6 3 0 ) 四 四 l l 4 0 0
劳 的 重 要 原 因 , 眩光 的 限 制 可 以 分 为 以 下 三 级 对
眩 光 制 等 级 l Ⅱ Ⅲ
眩 克 经 应 无 眩 光 有 轻 微 眩 光 有 眩 光感 觉
适 用 场 所 主 机 房 、 本 工 作 间 基 第 一 类 辅 助 房 间 第 二 、 类 辅 助 房 间 i
只 要 求 接 地 电阻 R 3 就 行 。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稳 态 电 压 偏 移 范 围 ( ) ±2 %
士5
—
+7
—
1 3
稳态频率偏 移范 围( ) 02 Hz ± . ±0 5 . 电压波形畸 变率 ( ) 3 5 5 — —8
土l 8 l 一 O
允 许 断 电 持 续 时 间 ( ) 0 — — 2 0 2 0— 。0 ms — 4 4 — 0 0 — 1 5 0
部 分 , 随 着 人 类 生 产 自动 化 水 平 的 逐 渐 提 高 以 及 计 算 { 伴 在工程 中 的广泛 应 用 , 电子 计算 机 机 房 的设 计 必须 确 保 电
子计算 机系统稳定 可靠运 行及 保 障机房 工作 人 员有 良好
工作 环境 , 到 技 术先 进 、 济 合理 、 全 适 用 、 保 质量 。 做 经 安 确 对 计 算 机 房 电气 设 计 过 程 中 的 一 些 要 点 进 行 了 归 纳 , : 以
计算机房工程电气设计的探讨

源 。备用 电源能够提供满足功率要求 的电源 。 2基本要 求 表 1 计算机机房供 电系统
靠性两大指标来衡量 。一般用供 电企业的实际供 电小时
数与全年 时间内实际总小时数的百分 比来衡量, 也可 以这 样衡量全年的停电数和停电持续时间。
送
计算机房工程 电气设计 的探讨
蒋建军
( 湖 北 省 信 息 中心 ( 湖 北 电 子政 务 中 心 ) 湖 北 ・ 武汉
摘 要
接 地 系 统做 了可 靠 设 计 , 对 实 际 的 机 房 I 程 提供 理 论依 据 。
4 3 0 0 0 0)
计 算机 房 I 程 的 电气 设 计 既 要 满 足 自 身的 要 求 。 叉要 满 足应 用 的要 求 。 针对机房工程的配电系统、 机房I程 配 电柜 系统 UP S电 源 系 统 防 雷和 接 地 -
可 分 为主 设备 电源 、 辅 助 设备 电源 、 照 明 电源 和 备用 电源 这
根据计算机房工程在 各种系统和范围有不 同的供配 电需求 , 如根据《 电子计算机场地通用规范》 、 《 低压配电设 计规 范》中的规定, 根据计算机机房供电系统计算机 的性 能和用途 以及运行方式 ( 是否联网) 等情况, 可 以划定为
2 - 3照 明
2 - 3 . 1 照 明的 选 择
A、 B、 C 三 级 见表 1所 示 。
2 . 1不同等级 负荷和 负荷等级对电源的要 求
2 . 1 . 1 负 荷 等 级
跟据供 电可靠性 的要求和中断供 电在对人身安全、 经 济损 失上所造 成的影响程度 可以将 电力 负荷主要划分为 三个等级 : ( 1 ) 一级负荷 。中断供 电造成人身伤亡 的负荷 或政治 、 经济上造成重大的损 失者 , 如在国民经济 中重点
数据中心电气设计标准

数据中心电气设计标准数据中心电气设计标准对于确保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安全性和高效性至关重要。
电气设计标准包括了各种方面,从供电系统到配电、接地系统、备用电源和灯光等。
以下是关于数据中心电气设计标准的一般指南,具体标准可能会因地区、国家、行业以及数据中心规模和用途而有所不同。
1. 供电系统a. 主电源双电源供电:数据中心电气设计应采用双电源供电设计,确保在一台电源出现故障时,另一台电源能够自动接管。
电源负载均衡:电源系统应合理规划和设计,确保电源负载在各台电源之间均衡分配,避免过载或不平衡。
b. 电缆和导线优质电缆:使用高质量、抗干扰的电缆,确保信号传输质量和电力传输稳定性。
防火电缆:在关键区域使用防火电缆,提高火灾发生时的安全性。
2. 配电系统a. 配电板模块化设计:配电板采用模块化设计,便于扩展和维护。
智能配电:配电系统应具备智能监控和管理功能,实现对电力使用的实时监测。
b. UPS(不间断电源)双路供电:UPS系统应采用双路供电设计,确保在UPS故障时有备用电源。
高效能设计:UPS设备应具备高效的能源转换性能,减少能源损失。
3. 接地系统a. 电气接地接地电阻控制:电气系统的接地电阻应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确保系统接地良好。
可靠接地网:建立可靠的接地网,降低电气设备对人身的危险。
b. 设备接地设备接地:各设备应正确接地,确保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气设备的绝缘:设备绝缘应符合相关标准,降低电气故障的风险。
4. 备用电源a. 发电机组自动切换系统:发电机组应配备自动切换系统,确保在主电源故障时能够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
定期检测:定期对备用电源进行检测和维护,确保其随时可用。
5. 照明系统a. 安全照明应急照明:数据中心应急照明系统设计合理,确保在电源故障时,人员能够安全疏散。
照度标准:照明系统应符合相关照度标准,确保数据中心的工作环境明亮舒适。
6. 智能化监控与管理a. 远程监控远程监控:采用智能化监控系统,能够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运行状态,提高设备的管理效率。
大型计算机机房电气工程设计实例分析

Pi | u h a h g ng ung i uai ns an i
Ja uYuF ha inZh aZ n
建筑 与发 展
・ 67 ・
大型计算机机房 电气工程设计实例分析
王文捷 上海机 电设计研 究院有 限公 司 2 04 00 0
35 能 计 量 装 置 .电
在 3 / O V降压站采 用高 压集中计量 ,并可根据要求设置低 压电 5lk 度计量分表。
消防设施用 房、消防和安 防控制室等 。行政管理 区是数 据 中心 管理人
员 日常办 公及对 数据 中心进行 管理 的 区域 ,主要包 括 办公 室、值 班 室 、门厅 等 。
2总体 设计 说 明
机 房分 级 :该数据 中心 机房 为 A 级 。
总 体 布 局 设计
机 房分 级 :该数据 中心 机房 为 A 级 。 数据 中心 的布局包 括主机 房 、辅助 区 、支持 区、行政 管理 区等 。 数据 中心 主机房 包括服 务器机 房 ( 包括 高密度 服务器 区域 ) 、存 储 设备 区域 、 网络布 线 区域 。辅助 区用 于设 备和 软件 的安装 、调 试 、维护 、运行 监 控 和 管 理 的场 所 ,包 括 进 线 间 、测试 机 房 、监 控中心、备件库 、打印室、维修室等 。 支持 区用于保 障完 成信息 处理过程和必要 的技术作业 的场所 ,包 括变 电所、柴油 发 电机 房、不 间断 电源 系统室 、 电池 室、空调机 房 、
装置 。
1 计 原 则 设
根据用 户提 出 的技术 要求 ,对 新建机 房 的建筑物进 行实地 勘查 , 依据 国家有关标 准和规范 ,结合所建数据 中心机房 系统运行特 点进 行 总 体 设计 。 为计 算机 设备 和 工作 人 员创造 一 个 安全 、 可靠 、美 观 、 舒 适 的工 作 场地 。
机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

机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1. 项目背景机房系统工程是指在计算机机房中,针对计算机设备和机房环境所进行的工程设计。
机房系统工程的设计要点,涵盖了机房的布局、空调、电源、网络、安全等各个方面,旨在为机房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稳定的供电和网络支持,以保证计算机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机房布局设计要点2.1 机房选择与规划在进行机房系统工程设计时,首要任务是选择合适的机房,并进行详细规划。
以下是机房布局设计的关键要点:•选择机房的场地要宽敞、通风良好,并考虑到安全和易于管理的因素。
•根据机房规模和需求,合理规划机房的布局,包括冷/热通道的设置、机柜的摆放等。
2.2 空间利用与机房容量•合理设置机柜,并考虑到扩容的可能性。
•预留足够的通道和走廊空间,方便维护和操作。
•考虑到机房的冷却需求,确保空间足够容纳冷却设备。
3. 机房空调系统设计要点3.1 温湿度控制•设计适当的温湿度控制系统,确保机房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
•考虑到机房内设备的热量产生,合理选择空调设备的冷却能力和排热能力。
3.2 空调通风系统•设置合理的冷/热通道,确保冷风和热风的流通,并降低冷风和热风之间的干扰。
•安装风扇和通风设备,保持机房内空气的流通和新鲜。
4. 机房电源系统设计要点4.1 非中断电源(UPS)系统•根据机房的负载需求,选择合适的UPS 设备,并设置备用电池,确保在停电时机房设备的持续供电。
4.2 电源线路与配电箱设置•铺设合适的电源线路,并配置适当的配电箱,确保机房内设备的安全供电和管理。
4.3 配电系统的冗余设计•针对重要设备,设计冗余的配电系统,以防止单点故障带来的影响。
5.1 网络架构设计•考虑到网络的规模和需求,设计合适的网络架构,包括核心交换机、接入交换机等设备的设置和连接。
5.2 网络安全设计•设置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系统(IDS),确保机房网络的安全。
•设计合适的网络拓扑,以降低网络风险和提高网络的可用性。
6.1 门禁系统和监控系统•设置合适的门禁系统,限制人员的进入和管理。
机房配电设计方案

机房配电设计方案1. 引言机房是计算机设备等信息技术设施的集中存放地,为了保证机房内设备的正常运行,配电系统的设计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机房配电设计方案,包括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设计原则、设计步骤以及最终的设计方案。
2. 配电系统的基本要求机房配电系统的设计需要满足以下基本要求:2.1. 安全可靠性配电系统需要保证设备的供电稳定,避免因供电不稳定而导致设备故障或数据损失。
此外,配电系统还需考虑防雷、防火等安全措施,保障机房内设备和人员安全。
2.2. 灵活性和可扩展性机房配电系统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能够适应未来机房设备更新升级和扩容的需求。
设计时需考虑容量余量、配电回路的规划以及设备布局,以便未来的改造和扩展。
2.3. 高能效性配电系统需要考虑能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在满足设备运行需求的前提下,尽量提高能效,减少能源浪费。
3. 设计原则在进行机房配电系统设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合理规划容量根据机房内设备的功耗需求,合理规划配电系统的容量。
应考虑当前设备的功耗,同时留有一定的余量以应对未来设备的增加或替换。
3.2. 分级供电机房内的设备可以按照重要性或功耗等级进行分级供电。
重要设备可以单独供电线路,以确保其稳定供电;低功耗设备可以合并供电线路,以节约设备。
3.3. 冗余设计为了提高机房配电系统的可靠性,冗余设计是必要的。
例如,可以采用并列供电、备用UPS电源等方式实现冗余供电。
3.4. 安全保护配电系统应考虑到人员和设备的安全,包括防雷、过载保护、漏电保护等安全措施的设计。
4. 设计步骤4.1. 收集需求收集机房设备的功耗需求、容量要求、设备布局等相关信息。
4.2. 确定供电方案根据机房设备的功耗需求和容量要求,确定适当的供电方式,包括主干供电线路、分支供电线路等。
4.3. 设计配电回路根据设备的分级供电需求和供电方案,设计各个配电回路的容量和布局。
考虑设备的功耗分布、供电线路的长度和材质等因素。
计算机房电气设计研究

5 安保措施 计 算机 机房应 根据其重 要程度及 管理措 施, 考虑设置 门禁管理系统 , 保系统 , 安 电视监 控系统 ,对 出人人员进出的权限进行控制及监 视。 各弱电安保子系统应能可靠相互联动, 并与 保安中心 直接通讯联系 ,保证保安 中心可 实时 监控 机房状态 。 对 于机房的安全保护 , 应本着“ 防为主 , 人 机 防为辅 ”的原则 ,加强对工作人员 的素质教 育, 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各方面综合管 理, 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安全保护 。 6接地系统和等电位措施 计算 机机 房的接地 系统不仅 对计算 机运 行 的可靠性 ,而且对计算机 系统 的电气安全性 都具有极大 的影响。对计算机接地系统的论述 主要包括 以下几个方面 : 61 . 接地方式 电子计算机房接地方式概括来讲 , 可以分 成两类 ,一类是系统接地 ,还有一类是屏蔽接 地。 系统接地又可以细化成下面四种接地方式 : 6 . 交流工作接地 ( .1 1 中性线 )接地电阻不 , 应大于 4 Q。 6 . 安全保护 接地 ,接地 电阻不应大 于 .2 1
方式 : 41自动状 态 . +
即防护区发生火警时 , 火灾报 警控制器接 到防护区两个 独立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发 出联 动信号f 闭通风空 调等)经过 3 秒时间延时, 关 , O 火灾报警控制 器输 } 4伏直流电。 }2 j 启动灭火系 统。H C 2 7a经管网施放到 防护区, F 一 2e 控制器面 板喷放指示灯亮 , 同时, 报警控制器接 收压 力讯 号器反馈信号 。防护 区内门灯显亮, 避免人员误
4 。 0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2电气 手 动 状 态 .
即当防护区经常有 人工作时 , 以通 过防 可 电子计算机 机房供 配电系统 应考 虑计 算 护区门外 的手动/ 动转换开关。 自 使系统从 自动 机系统有扩散 、 升级等可能性 , 并应预 留备用容 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 , 当防护区发生火警 时, 报 量。 警控制器只发 出报警信号 , 出动作信号 。 不输 由 2 照 明 值班人 员确认火警 ,按下控制 器面板或击碎 防 根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 的规定 : 护 区门外 紧急启 动按 钮 , 即可立即启动系统, 喷 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 放 HF 一 2 e 灭 火 剂 。 C 27a 定: 4 3机械手动状态 主 机 房 的 平 均 照 度 可 按 20、0 5 0x取 0 30、0 I 当自动 、 动紧急启 动都失 灵时 , 手 可进 入 值; 储瓶问 内实现机械应 急操作启动 。只需拔 出对 基本工作间 、 第一类辅助房 间的平均照度 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 ,拍击手动按 可按 10 10、0 I 0 、5 20x取值。 钮, 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 。 第二 、三 =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 明设计标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当设有 固定灭 7 伟的规 定 取值 。 火系统时 ,应采用感烟 、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 电子计算机机 房内应设置备用照 明, 照 合。根据工程经验 , 其 感温探测器虽可靠性较高 , 度宜为一般照明的 11 。备用照明宜为一般 照 但其灵敏度对 于计算机机房来说 是不够 的 , /0 因 明的一部分。应急照明备用电源可采用灯具 自 此我们设计 多采用感娴探测器 ,为减少误 报的 带镉镍 电池 , 或采用 u s 为应急照 明备用 电 可能 , P作 同一探测 区应设置两组感烟探测器。 火灾 源。 应急连续供 电时 间应按 3 r n 0 i 考虑 。 a 应急照 报警系统 诃试 时,设置两个独立探测 器发 出报 明管线应单独敷设 , 与其他照明管线 区分开 。 警信号 , 即确认火灾情况的发生 , 火灾报警 控制 3信息屏蔽 . 器相应启动有关灭火设备。机房吊顶及架 空地 特殊重要 的计算机 系统应 考虑设 置独立 板下一 般布线较 多,因此要根据T程具体情 况 的系统 , 网络交换主机应分 别单独设置 , 硬件上 设 置探测器 , 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 , 可考虑设 置 做到相对独立 。 缆式线 型定温火灾探测器。大楼内若设有 消防 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 并避 中心 , 计算机机房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消 防中 免并排敷设. 当不能避免时 , 采取相应的屏蔽 心实现通讯联系 ,消防 中心可实时监视计算 机 应 措施。信息通讯线应尽量敷设在钢管或金属线 机房的安全状态 。
高等学校计算机中心机房电气设计要点分析

远离计算机信号线 , 避免并排敷设 空调动力供电回路上应设消防联动装置 . 确保在发生火灾 时能迅
速 切 断 电源
7消 防 系统 .
由于计算 机机房设备的特殊性 . 不能采用 通常的灭火系统 , 因此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规定 :电子计算 机主机 房、 “ 基本丁作 问应 设二氧化碳或 卤代烷灭火系统 ” 目前设计 多采 用七氟丙烷 ( C HF 一 2 7a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系统设计分为 t 、 2e ) h动 电气手动 、 机械手动三 种 启 动方 式 主机房宜采用感炯探测器 。 当设有 固定灭火系统时 , 应采用感 l 、 阚 感温两种探测器 的组合。 根据T程经验 , 感温探测器虽可靠性较高, 但 其灵敏 度对于计算机机房来说是不够 的. 因此我们设计多采用感 烟探 测器 . 为减 少 误 报 的 可 能 . 同一 探 测 区应 设 置 两 组感 烟 探 测 器 。 灾报 火 警系统调试时 . 设置两个 独立探 测器发 出报警信号 . 即确认火灾情况 的发生 . 火灾报警控制器相应启动有关灭火设备。机房吊顶及架空地 板下一般布线较多 . 因此要根据 工程 具体情况设置探测器 , 于安全 对 要求较高的. 可考虑设置缆式线 型定温火灾探测器 。计算机机房的火 灾报警控制器至少应与楼宇消防值班室 内火灾报警设备联 网。
程 实例 , 对计算机房 电气设计过程 中的要点进行 了一 下归纳 , 并提供 了一 些个人见解, 大家参考讨论。 供
【 关键 词】 高等 学校; 计算机 中心机房; 电气设计
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1设 计 原则 . 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 T s接地系统 . E线 与相线分开.机房电 N— P 应遵循可靠性 、 先进 性、 可扩充性 、 安全性 、 环保性、 经济性 的设计 原则 。为系统提供稳定可靠 的运行环境 . 为从 事计算 机操作 的工作人 源接人处应做重复接地 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 ; 直流工作接 地; 安全工作接地 ; 员创造良好 的工作环境。能以较低 的成本 、 较少的人员投入来保证 系 统的正常运转 , 实现高效能和高效益 。 所选用的产品技术成熟、 性能先 防 雷保 护 接 地 防静 电接地是电气设计 中容易但又不允许被忽视的组成部分 . 在 进、 市场 占有率高 、 售后服务保障体系 良好 生产和生活中有许多静 电导致设备故障的事例 . 主机房 内所有导静电 2功 能 分 区 . 活 工作 台 而和 座 椅 垫 套 必 须进 行 静 电 接 地 , 得 有 对 地 不 机 房分 区 至 少 应 包 括 机 房 核 心 设 备 布 置 区 、 源 布 置 区 、 防设 地板 、 动 地 板 、 电 安 绝缘 的孤 立 导 体 备布置区、 监控 区、 专用空调 区等 区域 6. 统监 控 系 3系统供 配 电 . 机房场地设备集 中监控系统主要由远程用户计算 机、监控主机 、 机房 电气系统包 括机房 区的空调动力 、机柜设备动力、照 明、 监 智能模块 、 多设备驱动卡及智能设备等部分组成。 对整个 控、 通讯 、 维护等用电系统 , 应根据机 房实际负荷要求 . 以确保满 足机 计算机 网络 、 U S系统、 空调设 备、 加湿漏 水 、 门禁 系统 、 电视监 房用电的特殊要求 按负荷性质 分为计 算机设备负荷和辅助设备 负 机房的供配电系统 、 P 控图像等情况进行集中 自动监控 系统要求采用开放式结构 荷. 计算机设备和辅助设备负荷设备应分开供 电。 监控 系统的工作范围是信息 中心全部区域。 机房计算机设 备包 括计算机 主机 、 务器 、 服 网络设备 、 通讯设备 监控系统主机设在机房监控室 .监控终端 显示设 备在监控室 . 可 等. 由于这些设备进行数据 的实时处理与实时传递 . 关系重 大 . 以对 所 实 包括 : 机 房 的 对 电源的质量与可靠性 的要求较高 应采用双 回路市 电供 电 .并设 置 实 现大 屏 显 示 。要 实 现 以下 功 能 : 现 对 场 地 的 监 控 . 环境温度 、 湿度的监控 、 网络监控、 门禁 的监控。 实现设备级 U S供 电电源做保证 . P 从而最大限度满足机房计算机设备对供 电电源 视频监控 . 的监控 : 配 电( 电 、P ) 要开关 状态监视及 实时监视电压 ( 、 对 市 U S主 v) 质 量 的 要求 A)频率 ( z 。精密空 调压缩机状态、 H) 风机状态 、 加热器状态、 抽 机房辅助设备包括计算机专用精密空调系统 、 计算机机房 照明配 电流( 、 加湿器状态、 新风机 、 漏水报警等。 消防系统等设备的性能 、 电系统 、 计算机机房新风系统及市 电辅助系统( 市电插座等 )宜采用 湿器状态 、 , 运行情 况和故 障报警 。实现多种报警方式 , 括 : 包 声光 、 局域 网、 电话 双 回 路供 电 手机 ) 警 等 。须 具有 严密 的权 限 管 理 功 能 . 设 定 不 同 管理 人 员 的 报 可 系统设计时 . 根据机房 内小 型机 、 服务器及 网络设备信息 点的配 ( 能实现远程监控 , 括: 包 局域 网监控 , 拨号监控 。 管理 置要求 . 每个机柜应配置独立 的电源 回路 : 机房 内应考虑在墙 面踢角 浏览和操作权 限。 人员可 以在网络的任意位置 ,通过浏览器查 看重要 区域的实 际状况 , 线上方位置布置适当的数量 电源插座 监视区域一旦有人员 机房活动地板下部的低压配 电线路宜采用阻燃铜芯屏 蔽导 线 、 铜 同时视频 系统还具有移 动报警和触发报警功能 . 或者探头报警 , 即启动 录像 , 记录整个过程 。 芯屏蔽电缆在敷设镀锌铁线槽及镀锌钢管 内敷设 . 电源线应尽 可能地 活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计算机机房电气设计要点
分析(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498-26 计算机机房电气设计要点分析(正
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周密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
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机房电源
电子计算机机房用电负荷等级及供电要求应按《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的规定执行。
根据机房的重要性,考虑是否双电源接入,或考虑设置UPS室,计算机机房应设置专用的动力箱。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电子计算机供电电源质量根据电子计算机的性能、用途和运行方式(是否联网)等情况,可划分为A、B、C三级。
电子计算机机房供配电系统应考虑计算机系统有
扩散、升级等可能性,并应预留备用容量。
照明
根据《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的规定:电子计算机机房照明的照度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主机房的平均照度可按200、300、500lx取值;
基本工作间、第一类辅助房间的平均照度可按100、150、200lx取值。
第二、三类辅助房间应按现行照明设计标准的规定取值。
电子计算机机房内应设置备用照明,其照度宜为一般照明的1/10。
备用照明宜为一般照明的一部分。
应急照明备用电源可采用灯具自带镉镍电池,或采用
UPS作为应急照明备用电源。
应急连续供电时间应按30min考虑。
应急照明管线应单独敷设,与其他照明管线区分开。
防雷接地
考虑到雷电或其他电信设备的干扰,计算机房不宜设置在大楼的顶层或靠外墙侧,特殊情况限制的,应设置屏蔽层防止雷电干扰。
对于特别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屏蔽机房。
建筑物(包括计算机机房)内设备及管线接地安装应按照相关规范执行,做好等电位连接。
防止雷电危害还应防雷击引起的电磁脉冲,计算机房的配电箱应设置SPD(防电磁浪涌)保护装置,防止机房供电电源由于雷击电磁脉冲而造成断电。
另外对于重要的系统主机,其通讯电缆也应设置SPD保护装置,由于通讯电缆数量一般比较多,因此通讯线的
保护设置应根据具体实际情况合理设置。
电气接地系统宜采用TN-S接地系统,PE线与相线分开,机房电源接入处应做重复接地。
机房接地一般分为交流工作接地;直流工作接地;安全工作接地;防雷保护接地。
根据《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xx年版)的要求,防雷设计采用共用接地系统时,各接地系统宜共用一组接地装置。
信息系统的所有外露导电物(各种箱体、壳体、机架等金属组件)应建立一等电位连接网络。
因此电气防雷设计应在计算机房设置专用的等电位连接排,通过引下线与大楼总等电位连接排连接。
根据共用接地系统的层层等电位原则,采用结构主钢筋作为引下线,更适用于共用接地系统。
另应强调,大楼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应大于一欧姆。
信息屏蔽
特殊重要的计算机系统应考虑设置独立的系统,网络交换主机应分别单独设置,硬件上做到相对独立。
电源线应尽可能远离计算机信号线,并避免并排敷设.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相应的屏蔽措施。
信息通讯线应尽量敷设在钢管或金属线槽内。
对于屏蔽要求较高的通讯线,可考虑采用屏蔽线或光纤。
但两种通讯线都各有优缺点,屏蔽线的施工条件要求较高,如果屏蔽层施工时受到破损,可能造成更大的信号干扰;采用光纤线缆需配置相应的光纤模块,交换主机也要选用较高档次的。
因此实际工程中采用何种通讯线,需根据工程具体实际情况考虑。
消防工程
由于计算机机房设备的特殊性,不能采用通常的灭火系统,因此《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规定:
“电子计算机主机房、基本工作间应设二氧化碳或卤代烷灭火系统。
”目前设计多采用七氟丙烷(HFC-227ea)气体灭火系统。
灭火系统设计分为自动、电气手动、机械手动三种启动方式:
自动状态:
即防护区发生火警时,火灾报警控制器接到防护区两个独立火灾报警信号后立即发出联动信号(关闭通风空调等),经过30秒时间延时,火灾报警控制器输出24伏直流电。
启动灭火系统。
HFC-227ea经管网施放到防护区,控制器面板喷放指示灯亮,同时,报警控制器接收压力讯号器反馈信号。
防护区内门灯显亮,避免人员误入。
电气手动状态:
即当防护区经常有人工作时,可以通过防护区门
外的手动/自动转换开关。
使系统从自动状态转换到手动状态,当防护区发生火警时,报警控制器只发出报警信号,不输出动作信号。
由值班人员确认火警,按下控制器面板或击碎防护区门外紧急启动按钮,即可立即启动系统,喷放HFC-227ea灭火剂。
机械手动状态:
当自动、手动紧急启动都失灵时,可进入储瓶间内实现机械应急操作启动。
只需拔出对应防护区启动瓶上的手动保险销,拍击手动按钮,即可完成整套系统的启动喷放工作。
主机房宜采用感烟探测器。
当设有固定灭火系统时,应采用感烟、感温两种探测器的组合。
根据工程经验,感温探测器虽可靠性较高,但其灵敏度对于计算机机房来说是不够的,因此我们设计多采用感烟探测器,为减少误报的可能,同一探测区应设置两组感
烟探测器。
火灾报警系统调试时,设置两个独立探测器发出报警信号,即确认火灾情况的发生,火灾报警控制器相应启动有关灭火设备。
机房吊顶及架空地板下一般布线较多,因此要根据工程具体情况设置探测器,对于安全要求较高的,可考虑设置缆式线型定温火灾探测器。
大楼内若设有消防中心,计算机机房的火灾报警控制器应消防中心实现通讯联系,消防中心可实时监视计算机机房的安全状态。
安保措施
计算机机房应根据其重要程度及管理措施,考虑设置门禁管理系统,安保系统,电视监控系统,对出入人员进出的权限进行控制及监视。
各弱电安保子系统应能可靠相互联动,并与保安中心直接通讯联系,保证保安中心可实时监控机房状态。
对于机房的安全保护,应本着“人防为主,机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