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气地球化学复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海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1、原油的化学性质

国外公认的碳酸盐岩生成的石油特征是:高硫(> 1.0 %), 低API度(20~30),Pr/Ph<1.0,Ph/nC18>1.0,偶碳优势CPI<1.0

2、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①正构烷烃碳数分布呈单峰态,

②广泛检出C13~C20规则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和C21~C45规则和不规则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

③规则甾烷以C29甾烷占优势,一般占40%~60

④C31~C35升藿烷系列相对较发育,且明显受盐度控制。

⑤伽马蜡烷为常见的非藿烷骨架型五环三萜烷。

⑥三环萜烷含量较高

二、陆相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

1、原油的性质:原油普遍高含蜡,硫酸盐含量低,具有低钒/镍比(一般小于1)的特点

2、原油的烃类族组成:原油的烃类族组成以烷烃为主,环烷烃次之,芳香烃较少,多属石蜡基原基。

3、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

①饱和烃馏分

检测出C13~C20规则无环类异戊二烯烷烃,并有丰富的甾烷、萜烷类化合物

甾烷类生要由C27~C29甾烷、重排甾烷及4-甲基甾烷组成,此外还有少量的孕甾烷和升孕甾烷。甾类化合物主要为藻类生源产物,但C29

甾烷可能来源于高等植物。在陆相原油中,C29甾烷明显高于C27甾烷

②芳烃馏分

陆相原油芳经馏分中含有丰富的芳构化生物标志化合物,主要类型有:

芳构化倍半萜类与二萜类:前者只检测出卡达烯,后者仅见惹烯和海松烯,属被子植物树脂生源完全芳构化的生物标志化合物。

芳构化三环萜烷:主要包括m/z181 及m/z209的两个C24~C26二芳三环萜烷和m/z205的C26 ~C28三芳三环萜烷.芳构化三环萜烷是常规三环萜烷芳构化的产物,属于细菌、藻类生源,但它是在酸性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常与陆源有机质有关。

芳构化三萜类:主要是陆生被子植物生源的奥利烷、乌散烷及羽扇烷芳构化的产物,也有微量细菌生源的芳构化藿烷。它们大都是在酸性氧化作用较强的湖相沉积中形成的,与陆源有机质有关。

苯并藿烷:指示细菌生源,是在酸性氧化环境中形成的,在煤系地层及湖相腐殖—偏腐殖泥岩中分布较广泛。

芳构化甾类:仅见C26~C28三芳甾、C27~C29甲基三芳甾及其它微量甾类芳构化产物.陆相原油各类生物标志化合物的形成大都与陆源有机质输入有关。在有大量陆源有机质输入的淡水湖泊中,不仅腐殖质组分急剧增多,而且水介质的酸性氧化作用也明显增强,这种沉积环境的演变既有利于形成陆游生物标志化合物,也有利于各种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芳构化,甾烷与藿烷的重排现象也较普遍。当然,生物标志化合物的芳构化和重排作用也与有机质的热演化程度有关。

三、生标物应具备的基本特征

1.化合物的结构表明它曾经是或者可能是生物体的一种成分,存在于沉积物中,尤其是在原油、煤、岩石中能够检测到

2.其母体化合物有较高的浓度,其主要结构特征在沉积和早期埋藏过程中具有化学稳定性

3.分子结构有明显的特异性,即具有特殊的碳骨架

四、影响沉积有机质丰度的主要控制因素

①水体环境物理参数对沉积有机质丰度的控制作用:水体环境的物理参数是指沉积物和有机质沉积过程中沉积介质的动态和静态物理性质,包括水流速度、粘土矿物与有机质的絮凝作用、水体深度与浪基面的深度、沉积速度与沉降速度

②水体环境的化学参数对沉积有机质丰度的控制作用:水体环境的化学参数包括氧化还原电位(Eh值)、酸碱度(PH值)、盐度和温度,对沉积有机质最重要的是氧化—还原条件,氧化环境不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③水体环境的生物参数对沉积有机质丰度的控制作用主要表现在:提供有机质和沉积物来源;改变沉积环境;加速沉积过程;消耗、改造有机质。

五、海洋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积场所大

②远洋水域有机质来源是单一的,近陆水域是混合的

③有机质的有利沉积条件:表层生物高产、下层缺氧还原,持续较快沉积、絮凝作用加速沉积

④高能滨岸带不利于有机质沉积和保存

⑤大陆架是海洋内有机质的主要沉积区

⑥远洋盆地是生物钙质、硅质丰富沉积区和有机质贫乏沉积区沉积场所巨大

六、过渡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二元性或多重性

②低能缓流的还原环境有利于有机质沉积

③干旱泻湖环境,富含有机质的泥岩常与蒸发岩组成旋回

④过渡带以陆相淡水与海相咸水环境交替为特征,使有机质生物来源更复杂

七、湖泊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二元和多方向性

②营养型湖的浪基面以下的还原环境是有机质的富集区

③湖泊环境差异大,沉积有机质也有较大差异

④营养型淡水湖泊的较深—深湖及前三角洲亚环境沉积富有机质泥岩,可形成碎屑—粘土岩旋回

⑤盐湖中富含有机质的油页岩、泥岩可与蒸发岩形成旋回

⑥单断式“箕状”断陷不对称盆地,有机质的分布亦呈不对称展布

八、沼泽环境的有机质沉积特征

①有机质来源具有原地单一性

②温和潮湿气候和长期停滞的水体有利于沼泽发育和沼泽泥炭沉积

③沼泽沉积的有机质丰度高,但类型单一

④沼泽煤系可与湖泊、泻湖生油层系在剖面上交替出现

九、干酪根分类方法及各种方法的优劣

1、干酪根的元素分类

①Ⅰ型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大于1.5,O/C原子比一般小于0.1,主要来源于藻类和微生物的脂类化合物,以生油为主

②Ⅱ干酪根:H/C原子比1.0~1.5,O/C原子0.1 ~0.2,主要来源于浮游动、植物和微生物,既能生油,也能生气

③Ⅲ干酪根:H/C原子比一般小于1.0,O/C原子比可达0.2或0.3,来源于陆地植物的木质素、纤维素等,以成气为主

④Ⅳ干酪根:H/C原子比约0.5 ~0.6,O/C原子比大于0.3,为残余有机质或再循环有机质,其生烃能力极低

优点:采用的是原子比参数,反映干酪根总体的元素组成及其性质,对确定干酪根的类型和生油潜力是有意义的。

不足:该分类方法受有机质演化程度的影响,从Van Krevelen图上可看出:各类型干酪根随埋深增加、温度升高而发生演化,其H/C、O/C 原子比逐渐趋于接近,因而在干酪根成熟度较高的情况下用此法分类较困难。另一方面,相同类型干酪根,因受近地表风化的影响,其O/C 原子比有较大增加,H/C原子比稍下降。

2、干酪根的显微组成分类

目前国内普遍通行的分类方法是根据干酪根类型指数——TI值来进行分类,具体办法是用鉴定的各组分百分含量计算TI值

优点:能通过干酪根的形态、颜色、透明度、荧光等特征,直接观察干酪根,确定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具有直观、快速、经济、简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