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系统分析与方法研究_税常峰

合集下载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评价资料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评价资料重点

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评价资料重点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是指对城市交通发展的目标、政策、战略进行科学规划,从而实现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综合评价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的有效性和适应性,需要收集一定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下面是城市交通系统规划综合评价所需的重点资料。

1.城市交通状况数据:包括城市人口、车辆数量、交通流量、交通事故数等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局、交通部门等机构获取。

2.道路网络数据:包括道路等级、道路长度、道路宽度、道路密度、路口数量等数据,可以通过交通部门的交通规划、设计等相关文件获取。

3.公共交通数据:包括公交线路数量、车辆数量、客流量、服务范围等数据,可以通过公交公司、运管部门等机构获取。

4.铁路、轨道交通数据:包括铁路线路数量、车辆数量、客流量、服务范围等数据,可以通过铁路公司、交通部门等机构获取。

5.环境数据:包括空气质量、噪音水平、交通排放量等数据,可以通过环保部门、交通部门等机构获取。

6.经济数据:包括城市GDP、人均收入、就业情况等数据,可以通过统计局、发改委等机构获取。

7.居民出行数据:包括居民通勤方式、通勤时间、出行目的等数据,可以通过交通调查、问卷调查等方法获取。

8.城市规划数据:包括城市总体规划、交通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数据,可以通过城市规划部门、交通部门等机构获取。

9.城市交通安全数据:包括交通事故数量、事故类型、事故原因等数据,可以通过交警部门、事故调查部门等机构获取。

10.城市交通投资数据:包括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维护费用、运营成本等数据,可以通过交通部门、财政部门等机构获取。

综合评价城市交通系统规划时,可以使用这些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例如,通过分析城市交通状况数据和居民出行数据,可以了解城市交通需求和短板,从而制定合理的交通规划目标和政策措施。

通过分析环境数据和交通安全数据,可以评估交通系统对环境和安全的影响,提出改进建议。

通过分析经济数据和交通投资数据,可以评估交通系统的经济效益和可持续性,为投资决策提供依据。

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

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

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评估城市交通系统是城市运转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如同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一样,对于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个高效、便捷、安全、环保的交通系统能够促进城市的经济增长,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反之,一个拥堵、混乱、不安全、高污染的交通系统则会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给居民带来诸多不便和困扰。

因此,对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进行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城市交通系统的构成要素繁多且复杂。

首先是道路网络,包括主干道、次干道、支路等,其布局是否合理直接影响交通的流畅性。

合理的道路布局应当能够有效地分散交通流量,减少拥堵点的出现。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应当避免出现断头路、狭窄的瓶颈路段等。

其次是公共交通系统,如地铁、公交车、轻轨等。

公共交通的覆盖率、运营频率、线路规划以及与其他交通方式的衔接情况,都直接关系到其吸引力和使用效率。

一个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能够减少私人汽车的使用,从而缓解道路拥堵和减少尾气排放。

再者是交通管理设施,包括交通信号灯、交通标志、监控摄像头等。

这些设施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对于规范交通秩序、提高道路通行能力起着关键作用。

例如,合理设置交通信号灯的配时,可以有效地减少车辆等待时间,提高路口的通行效率。

然后是停车设施,包括路边停车位、停车场等。

停车设施的数量是否充足、分布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道路的通行状况。

如果停车难问题严重,车辆可能会在道路上寻找停车位,从而增加交通拥堵。

另外,交通参与者的行为也是影响城市交通系统性能的重要因素。

行人、驾驶员是否遵守交通规则,对于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交通流畅至关重要。

评估城市交通系统的综合性能,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量。

交通效率是一个关键的评估指标。

这包括道路的通行能力、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交通拥堵的程度等。

通过监测不同路段在不同时间段的车流量和车速,可以了解交通拥堵的发生时间、地点和严重程度。

例如,在早晚高峰期间,一些主干道可能会出现严重的拥堵,车辆行驶速度缓慢,这就表明交通效率低下。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

33
第三十三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4
第三十四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5
第三十五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6
第三十六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7
第三十七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38
第三十八页,共六十六页。
一、国民经济效益分析
4
第四页,共六十六页。
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的特点
一个科学的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 方法应具有以下特点: 1 综合性 2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 3 动态性 4 整体性
5
第五页,共六十六页。
第二节 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方法
一、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方法的内容 和原则 二、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的指标体系 三、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
改善城市公共形象D6(0.25)
促进人才的培养D7(0.4) 促进科技进步C3(0.1)
促进技术的应用和开发D8(0.6)
固定资产投资D9(0.6) 建设投资费用C4(0.45)
其他建设费用D10(0.4)
日常养护费用D11(0.5)
运营费用C5(0.1) 大、中修费用D12(0.2)
运营管理费用D14(0.3)
综合评价的常用方法有: ①德尔菲法 ②层次分析法 ③模糊综合评价法
10
第十页,共六十六页。
三、综合交通运输规划方案评价的方法
以层次分析法为例,其基本步骤如下: 1 建立递阶层次结构模型。 2 确定比较判断矩阵。 3 运用模型,计算各方案的相对重要性排 序权值,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4 分析运行结果,提出最优方案的推荐意 见。

区域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与思考

区域轨道交通规划若干问题与思考
t r ns a i t n e t wo r k a t d i f e r e n t l e v e l s a n d t h e c o o r d i n a t e d c o n n e c t i o n wi t h n e w u r l a s he t s p e — c i f i c r e q u i r e me n t s o n r e g i o n a l r a i l ra t n s i t p l a n n i n g . T h e k e y i s s u e s nd a s o l u t i o n s i n he t d e v e l o p me n t o f r e — g i o n a l i n t e ra g t e d r a i l ra t n s i t re a d i s c u s s e d , s u c h a s c o mp a t i b i l i t y a n d c o mp e n s a t i o n o f n e w o t r k f u n c t i o n a l — i t i e s a t d i fe r e n t l e v e l s , n e w o t r k c o n n e c t i o n , r a t i o n a l a l l o c a t i o n o f c o r r i d o r r e s o rc u e s , d i v e r s i ie f d o p e r a t i o n
划理念 、协调上位规 划、法规与技术标准、轨道交通车站与周边用地一体化开 发, 以及 建设模式等
方 面 提 出建 议 。
关键词 :区域轨道交通 ;层级划分 ;网络衔接 ;一体化运营模式;新型城镇化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设计方案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设计方案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的持续增长,交通问题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

在城市交通规划上,往往需要通过编制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进而选取最优方案进行实施。

因此,本文将从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角度出发,介绍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的相关概念、原理、方法以及应用。

概念介绍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是指通过对不同的交通规划方案进行比较、分析和评价,选择最佳的规划方案。

评价过程需要考虑的要素不仅包括了方案的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还需要考虑方案的可持续性和可行性等。

因此,在进行方案评价时,需要选择合适的评价指标、方法,进行科学严谨的评价。

原理与方法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的因素,因此在评价过程中需要选择合适的方法、模型和指标,从而对不同的方案进行比较和综合评价。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用的评价方法和指标。

评价方法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综合评价方法,它适用于多指标、多层次的问题。

其基本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层次化,建立一个由上到下逐级细化的层次结构,从而便于分析和决策。

熵权法熵权法是一种基于信息熵理论的权重分配方法,它可以将指标的重要性进行量化,以便进行综合评价。

经济学方法经济学方法主要是针对方案的经济性进行评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用分析等方法。

评价指标技术指标技术指标是评价交通规划方案的基本指标,如交通流量、行车速度、降噪效果等。

经济指标经济指标主要是评价规划方案的经济效益,包括投资成本、财务收益、社会利益等指标。

环境指标环境指标主要是评价规划方案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如噪音、污染等。

应用案例上海市是一个公共交通日益发达的城市,其地铁网已经逐步覆盖了市区的各个角落。

为了更好地适应不断增长的客流需求,上海市交通部门提出了多个地铁线路建设方案。

为了确定最佳建设方案,需要进行综合评价。

在评价过程中,选择了成本效益分析、层次分析法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指标主要包括技术余量、客流量、投资成本、财务收益等方面。

一种基于速度采样数据的区域交通拥堵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一种基于速度采样数据的区域交通拥堵评价方法[发明专利]

(1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知识产权局(12)发明专利申请(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号 201810585179.X(22)申请日 2018.06.08(71)申请人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地址 100191 北京市海淀区学院路37号(72)发明人 赵吉昌 马莹雪 盛浩 (74)专利代理机构 北京中创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03代理人 尹振启(51)Int.Cl.G08G 1/01(2006.01)G08G 1/052(2006.01)(54)发明名称一种基于速度采样数据的区域交通拥堵评价方法(57)摘要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速度采样数据的区域交通拥堵评价方法,借助车载GPS或其他装置获取包含瞬时速度及对应地理位置的车辆行驶数据;将对应城市的地理空间划分为不同的区域,并将采集到的数据按时间段投影到地图的对应区域;对于每一时段上落在各区域中的所有数据,计算这一时段该区域的平均交通速度;对于每一有效区域,以其在所有时段上交通速度的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为基准,将任意时段该区域的交通速度转化为一个代表拥堵严重程度的指数,测算出区域拥堵程度,便于不同时间和区域之间的比较分析。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4页CN 108806250 A 2018.11.13C N 108806250A1.一种基于速度采样数据的区域交通拥堵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数据驱动、实时计算、时空维度、粒度可调等。

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借助车载GPS或其他装置采集车辆道路行驶数据;步骤2,将获取的车辆行驶数据按照时间粒度进行划分,将对应城市的按地理空间粒度进行划分,针对每个时间段的所有数据,根据经纬度将其投影到地图上的对应区域内,并根据各区域投影数据量选定有效区域;步骤3,对于每一时段上落在任意区域内的所有数据,计算该时段内此区域的平均交通速度;步骤4,对于任意有效区域,计算其在全天所有时段上的道路速度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步骤5,以步骤4中任意区域全天道路速度最小值、最大值和平均值为基准,将该区域任意时间段内的道路交通速度转化为一个代表拥堵严重程度的[0,100]区间上的指数,该指数越大说明该区域在所选时段上越拥堵。

《2024年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范文

《2024年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范文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理论分析》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的持续发展,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成为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繁荣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重要保障。

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作为一种高度复杂且多元的交通网络体系,对于优化资源配置、提升经济效率、减少环境影响以及增强地区间联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进行理论分析。

二、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定义与特点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多种交通方式(如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管道等)通过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的协调与配合,形成的一个高效、便捷、可持续的交通运输网络。

其特点包括多元性、协同性、整体性、动态性和可持续性等。

三、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理论分析(一)网络理论综合交通运输系统可以被视为一个复杂的网络系统,由多个交通节点(如车站、港口、机场等)和交通线路组成。

网络理论对于分析和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结构、功能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分析网络的拓扑结构、流量分布和节点重要性等因素,可以更好地理解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规律和优化潜力。

(二)协同理论协同理论认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中,各种交通方式需要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和优势互补。

协同理论有助于分析和优化交通运输系统的协同机制,提高系统的整体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要求交通运输系统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未来发展的潜力。

在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和运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和经济效益等因素。

可持续发展理论有助于指导交通运输系统的规划和决策,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四、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策略(一)加强规划与协调为了实现综合交通运输系统的优化和发展,需要加强规划与协调工作。

这包括制定科学的规划方案、明确发展目标、优化交通网络布局、加强不同交通方式之间的衔接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政府部门的协调与合作,形成合力推进交通运输系统的建设与发展。

基于规划评估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

基于规划评估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

基于规划评估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引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给城市交通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规划评估在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基于规划评估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

第一部分:城市交通问题的挑战随着城市化进程,城市交通问题变得日益突出。

交通拥堵、环境污染、交通事故等问题严重影响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进行城市综合交通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第二部分:规划评估的重要性规划评估是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的重要环节。

通过规划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城市的交通需求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规划评估还可以评估交通系统设计的可行性和效果,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

第三部分:规划评估的方法1. 数据收集和分析:通过收集城市交通相关数据,如交通流量、出行方式等,分析城市交通问题的症结所在。

2. 交通需求预测:通过对城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等因素的分析,预测未来的交通需求,为交通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3. 交通模拟和仿真:利用交通模型和仿真软件,模拟和评估不同交通系统设计方案的效果,为决策者提供决策依据。

4. 多指标评估:综合考虑交通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等多个指标,对不同方案进行评估,选择最优的方案。

第四部分:案例分析以某市为例,通过规划评估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综合交通系统。

首先,通过数据收集和分析,发现该市交通拥堵严重,公共交通不发达。

然后,通过交通需求预测,发现未来交通需求将大幅增长。

接着,利用交通模拟和仿真,评估了地铁、BRT等不同交通系统方案的效果。

最后,综合考虑交通效率、环境影响、经济成本等指标,选择了地铁方案作为最优方案。

该方案在实施后,大大改善了城市交通状况,提高了交通效率,减少了交通事故。

结论:基于规划评估的城市综合交通系统设计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重要方法。

通过规划评估,可以全面了解城市交通问题,提出科学的解决方案。

规划评估的方法包括数据收集和分析、交通需求预测、交通模拟和仿真、多指标评估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十二五 ” 期间我国交通运输业已进入多种运输 方式协调发展 、 系统 构 建 现 代 化 综 合 交 通 体 系 的 新 阶段 , 对适应我国特 点 的 综 合 交 通 体 系 规 划 相 关 理 论的研究引起行业的广泛重视 。 评价作为综合交通 规划的重要阶段和内容 , 是为综合交通的设计 、 优化 及决策反馈提供依据的重要参考 。 通过评价的反馈 作用 , 优化和完善规划方案 , 对于区域综合交通体系 与经济资源环境相 互 适 应 、 促进体系内各方式间的 协调发展 、 交通网络 体 系 符 合 客 货 流 分 布 规 律 等 目 标的实现 , 起着基础性的影响 。 目前 , 国外对综合交通规划评价指标已开展过 一定的研究 : 英国 GOMMMS 法 提 出 了 交 通 规 划 评 价指标体系 , 主要关注环境 、 土地以及各方式的衔接 问题 ; 美国建立了针 对 规 划 目 标 和 规 划 方 案 的 两 层 次交通规划评价指 标 , 反映交通项目规划方案对社 会需求的满足程度 及 实 现 的 可 能 性 , 并针对交通网
n …, 若O 描述 为 : 设 OWA: R WAw ( a a a R, 1, 2, n) n
( ) 判断矩阵 R= { 的一致化处理 。 2 r i j}
n i=1
… r 1 n 燄 … r 2 n … r n n燅 … r 1 n 燄 … r 2 n … r n n 燅
( ) …, , 各指标权系数向量 ω 取 7 ω ω ωm ) 1, 2, j= ( AHP 法计算得出 初 始 权 重 与 信 息 熵 改 正 后 权 重 的 组合值 , 公式表达 : 1- ′。 式 中 , θ ω θ j= j+ ( j ρ ρ) ρ通 常取 0 . 5。 用层 次 - 熵 定 权 的 模 糊 综 合 评 价 法 、 灰色关联 度评价法确定的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可实施性及 实施效果评价的流程如图 3 表示 。 3 . 3 基于 OWA 算子的组合评价 1 基本原理 3 . 3 . , 有序 加 权 平 均 ( r W e i h t e d A v e r a i n O r d e g g g 算子是美 国 学 者 Y 基于描述介 OWA) a e r提 出 的 , g 于最大与最小算子之间的多属性变量信息 。 其定义
公路 2 0 1 4年8月 第8期
H I GHWAY A u . 2 0 1 4 N o . 8 g
( ) 1-0 7 1 2 2 0 1 4 0 8-0 0 0 1-0 5 中图分类号 : 1 . 1 2 文献标识码 : 0 4 5 U 4 9 A 文章编号 :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系统分析与方法研究
1] ; 日本的综合交通规 络提 出 了 可 靠 性 评 价 的 要 求 [
价方法方面 , 众多 学 者 已 进 行 过 探 讨 , 价 值 函 数 法、 层次分析法 、 主成分 分 析 法 等 已 在 理 论 或 实 践 中 得 以应用 。 根 据 交通 规 划 评价 的 相关 研 究 成果 分 析 可 知, 目前国内外对于综 合 交 通 规 划 评 价 , 特别是集规划 工作流程的合理性 、 规划方案的可实施性 、 交通目标 与区域发展目标的相互适应性及规划系统内部结构 协调性于一体 , 时点涵盖规划工作全过程的评价体 系尚处于探索阶段 。 交通硬件设施和基础网络 的技 术评价已较为成熟 , 但是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系统性 综合评 价 方 法 仍 需 进 一 步 探 讨 。 建 立 一 套 科 学 、 系 统, 且适合区域特点的综合交通规划评价体系框架 , 对于区域综合交通系统的构建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 1 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系统内涵与框架 综合 交 通 规 划 涵 盖 实 体 和 制 度 规 划 , 以递进的 层次结构逐步完成 规 划 , 评价内涵的剖析应以目标 为出发点 。 从协调 学 理 论 的 角 度 , 综合交通规划的 目标可概括为协调 发 展 , 包括综合交通体系与外部 环境 、 综合交通体系 内 各 子 系 统 之 间 以 及 各 子 系 统
; 张国伍 、 王庆云等学
者对综合运输体系 整 体 协 调 发 展 、 不同运输方式分 工合理程度评价等方面均进行了研究 。 交通规划评
收稿日期 : 2 0 1 4-0 6-2 8
— 2 —
0 1 4年 第8期 公 路 2
( ) 计算修正系数 μ 5 j:

/ d j μ =d ∑j
j j=1
( ) 利用 μ 6 θ θ 1, 2, j 修正初始指标权重系数θ j= ( T …, 得: θ m),

/ μ ′ =μ θ θ θ j j j j ∑j
j=1
r 1 1 r 1 2 熿 r 2 1 r 2 2 R= { r n×n = i j} r n 1 r n 2 燀 r 1 1 r 1 2 熿 r 2 2 1 r 2 R= { r i n×n = j } r n 1 r n 2 燀 r i j = r i j
图 1 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系统框架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整体评价值 。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系统分析与方法研究 0 1 4 年 第 8 期 税常峰 于永刚 : 2
— 3 —
图 2 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评价指标
3 . 2 方案可实施性及预期实施效果评价 模糊综合评价法及灰色关联度法的模型介绍已 较为广泛 , 不 再 赘 述, 关于层次分析法( 和熵 AHP) ) 结合 , 计算评价因素权重系数的模型 权法 ( o E n t r p y 构建如下 。 ( ) 构造判断矩阵 , 并 用 AHP 法 求 初 始 指 标 权 1 T …, 重系数θ θ θ θ 1, 2, m)。 j= (
[ 3]
实施阶段 , 综合交通 体 系 与 区 域 环 境 存 在 着 动 态 演 化性 、 协同演化性 、 交替拉动与前导性和反馈控制性 等系统基本特征 ; 价值流理论认为 , 价值的顺利流通 是综合交通体系协 调 发 展 的 基 础 , 流转效果很大程 度上受价值流转方 式 的 不 同 而 产 生 较 大 影 响 , 综合
4] ; 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 在规划 内部的协调发展 [
划以优化系统整体 水 平 和 交 通 网 络 为 目 标 , 提出了 通达性和目标性指标
[ 2]
。 国内诸多学者对单方式交
通、 枢纽 、 通道规划 评 价 也 做 了 一 定 研 究 : 朱晓宁等 学者以京沪高铁规 划 为 评 价 案 例 , 构建了高速铁路 引入枢纽衔接的相 关 评 价 指 标 ; 贾元华等学者将评 价范畴定义为交通功能发挥 、 经济社会适应性 、 环境 约束和资源整合等 4 个方面
税常峰1, 于永刚2
( ) 华杰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北京市 1 天津市公路处 天津市 3 1. 0 2 9;2. 1 7 0 0 0 0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摘 要 : 评价是衡量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合 理 与 否 的 重 要 环 节 。 通 过 对 我 国 区 域 综 合 交 通 规 划 评 价 工 作 中 存 在 问题的系统分析 , 探讨了综合交通规划评价的内涵和范畴理念 , 基于实 施 前 评 价 、 实施过程评价和实施后评价提出了 多维度评价框架体系及相应的评价指标 。 引入 OWA 算子组 合 评 价 的 思 路 , 将基于层次-熵定权的模糊综合评价和 灰色关联度评价运用于规划评价方法中 , 并结合实例进行了评估 , 为我国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综合交通规划 ; 指标体系 ; 组合评价 ;OWA
2 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2 . 1 总体设计 评价 体 系 的 设 计 , 考虑从可实施性和预期实施 效果两方面出发 , 构建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评 价指标体系 , 并将 该 指 标 体 系 分 为 目 标 层 、 系 统 层、 状态层及指标层等 4 个层次 。 第一层次为目标层 。 该层主要综合表达综合交 通规划方案的总体 效 果 , 反映规划方案的综合运行 状态及战略实施的整体效果 。 第二层次为系统层 。 该层将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从方案的可实施性和方案的预期实施效果评价两方 面进行描述 。 第三层次为状态层 。 该层拟定评价指标构建原 则, 选取经济 、 技术 、 资源环境和系统整体性指标来 构建方案可实施评价体系 ; 选取综合交通 、 经济社会 效益以构建方案实施效果评价体系 , 并细分为规模 、 结构 、 经济和效益等评价指标 。 第四层次为指标层 。 该层为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最下层及基础性设计指标 。 2 . 2 评价指标的分类设计 评价指标设计以综合交通相关理论基础及系统 分析框架为依据 , 参考国外交通规划评价的理念与 指标构建思路 , 注重 体 现 交 通 规 划 评 价 与 项 目 评 价 的区别之处 , 评价指标设计在反映规划目标 、 工作程 序和规划方法合理性 、 科学性的同时 , 还需体现规划 方案的经济社会和 环 境 影 响 , 评价过程体现可持续 发展的思想 , 强调规划项目与既有交通系统 、 环境系 统和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协调 。 评价指标设计分方案可实施性评价和实施效果 评价两类 , 其中方案 可 实 施 性 评 价 指 标 以 模 糊 定 量 为主 , 方案 实 施 效 果 评 价 指 标 以 量 化 为 主 , 辅以定 性 。 如图 2。 3 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3 . 1 评价方法思路 为合 理 地 评 价 综 合 交 通 的 规 划 方 案 , 本文引入 组合评价的概念 , 结合前述构建的综合交通规划评 价指标体系结构 , 对方案可实施性与方案预期实施 效果 ( 准则层 ) 分别选用基于层次熵定权的模糊综合 评价法与灰色关联 度 评 价 法 , 对各自模块独立进行 评价 。 组合 评 价 过 程 中 引 入 基 于 OWA 算 子 的 思 路, 将各系统层的评 价 结 果 通 过 位 置 权 重 加 权 得 到
交通规划应重点关注方案的可实施性 。 通过对综合 交通规划的目标分 析 及 评 价 理 论 解 析 , 本文认为综 合交通规划方案 评 价 内 容 框 架 应 包 括 两 个 方 面 : 一 是规划可实施性的评价 , 包括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技 术、 经济 、 环境等各方面 ; 二是规划预期实施效果的评 价, 涵盖交通 、 经济 、 社会各层面 , 对规划综合交通系 统的规模 、 结构 、 布局以及经济社会效益进行评估 。 从评 价 时 间 维 度 看 , 过往评价的时点多为规划 方案拟定阶段 , 近年 规 划 方 案 实 施 后 评 价 工 作 也 逐 渐开展 , 但对于起到 阶 段 性 总 结 调 整 功 能 的 实 施 过 程评价尚为空白 。 本 论 文 认 为 , 综合交通规划方案 评价的时间维度应 包 括 3 个 阶 段 : 一是规划方案实 施前评价 , 是规划方案实施前的讨论评估环节 , 重点 关注方案的技术 、 经 济 的 合 理 性, 与 环 境、 资源约束 的适应性 , 以及方案的整体协调性 ; 二是规划方案实 施过程中评价 , 阶段 性 把 握 规 划 方 案 实 施 过 程 中 进 度、 投资 、 效益发挥 的 情 况 , 以作为后续阶段调整的 依据 ; 三是规划方案实施后评价 , 即从规划实施完成 后的时点 , 对项目完成时带来的经济社会效益 、 与环 境协调性 、 系 统 内 部 结 构 合 理 性 等 方 面 进 行 评 价。 对于综合交通规划 的 实 施 , 应在统筹涵盖各层次评 价内容基础上 , 根据规划实施所处不同阶段的特点 , 有针对性地建立各阶段区域综合交通规划方案的评 价模型 , 在完整的时 序 内 系 统 把 握 综 合 交 通 规 划 方 案的合理性 。 如图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