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起步筋要求Word版
钢筋规范要求范文

钢筋规范要求范文钢筋是建筑结构中重要的构件之一,负责承担水平和垂直荷载,以提供建筑物的强度和稳定性。
为了确保钢筋的正确使用和施工品质,各国普遍制定了钢筋规范要求。
本文将详细探讨钢筋规范要求的内容。
首先,钢筋规范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钢筋的选择和质量控制:钢筋应选择规格合适、具有良好机械性能和耐久性的材料。
对于负责承载结构荷载的构件,应严格控制钢筋的成分和物理性能,以确保其强度和韧性。
2.钢筋的形状和尺寸:钢筋的形状和尺寸应符合规范要求,以适应具体的施工需求。
常见的钢筋形状有圆钢、扭钢和带肋钢筋,规格一般按照直径来标注。
3.钢筋的加工和连接:在钢筋的加工和连接过程中,应采取适当的方法和工艺,以确保钢筋之间的连接牢固可靠,并保证钢筋的正确定位。
常用的钢筋连接方式有焊接、搭接和机械连接。
4.钢筋的防腐处理:由于钢筋易受腐蚀,特别是在潮湿和腐蚀介质中,钢筋规范要求在施工前应对钢筋进行防腐处理。
常用的防腐方式包括喷涂防腐涂料、热浸镀锌和电镀等。
5.钢筋的布置和间距要求:钢筋的布置应符合结构设计和规范要求,以确保钢筋在承担荷载时能够发挥最佳的受力性能。
钢筋之间的间距应符合规范要求,以确保混凝土能够完全包裹钢筋,提高结构的耐久性。
总之,钢筋规范要求对钢筋的选择、形状和尺寸、加工和连接、防腐处理以及布置和间距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
遵守这些规范要求,可以有效地提高钢筋的使用质量和施工品质,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对于建筑行业从业者来说,掌握并遵守钢筋规范要求是非常重要的。
同时,不断学习和更新钢筋规范要求,也有助于提高施工工艺和技术水平,推动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筋绑扎规范(范文模版)

钢筋绑扎规范(范文模版)第一篇:钢筋绑扎规范(范文模版)钢筋工程5.1 材料要求5.1.1钢筋应有出厂质量合格证明书、检验报告单,并按规定分批抽取试样作机械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5.1.2钢筋表面或每捆(盘)钢筋均应有标识;钢筋表面不得有裂纹、结疤、折痕和锈蚀现象。
5.2钢筋加工5.2.1钢筋加工制作在现场进行,配置钢筋弯曲机、钢筋切断机和卷扬机用于钢筋加工。
5.2.2技术人员负责编制钢筋配料单,操作人员严格按钢筋配料单进行钢筋加工,确保尺寸正确。
5.2.3对特殊复杂部位钢筋,加工前应放大样,经复核无误后再进行加工制作,做到尺寸依图纸,操作按规范。
5.2.4严格按操作规程及质量标准执行,成型后的钢筋要挂牌分类堆放,存于钢筋棚内,并做好防锈。
5.2.5焊工须有上岗操作证,钢筋焊接施工前,应先进行钢筋试验焊接,合格后方可进行施工焊接。
钢筋焊接接头按规范要求做抽样试验。
5.2.6箍筋弯钩应满足135°,平直部分长度不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5.2.7一级盘圆钢筋加工前先进行调直,冷拉率控制在4%以内。
5.3钢筋安装5.3.1基础钢筋安装5.3.1.1基础钢筋四周两根钢筋交叉点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每隔一根呈梅花绑牢,双向受力主筋的钢筋网,应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相邻绑扎点的绑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5.3.1.2现浇柱、墙与基础连接用的插筋下端,用90°弯钩与基础钢筋进行绑扎,插筋位置应用钢筋架成井字形固定牢固,以免造成柱子钢筋位移。
5.3.1.3基础配有双层钢筋网时,应在上层钢筋网下面设置钢筋撑脚(螺纹φ14@1000,双向),以保证上下层钢筋间距和位置的正确。
5.3.1.4承台、承台连梁及防水底板钢筋均采用闪光对焊连接,接头百分率控制在50%内。
5.3.2剪力墙、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的安装5.3.2.1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均在绑扎前进行校正。
5.3.2.2剪力墙及柱(剪力墙边缘构件)钢筋接头位置按设计规定错开,剪力墙钢筋连接采用绑扎搭接,柱(剪力墙边缘构件)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采用电渣压力焊连接,根据规范及图集要求二者钢筋接头百分率均按不大于50%控制。
钢筋起步距离统计表及附图之欧阳音创编

箍筋
距基础顶面(上、下)
50mm、100mm
16G101-3第66页(附件第17页)
执行
距底部梁顶
50mm
12G901-1第2-8页(附件第18页)
参考执行
距顶部梁底
50mm水平施工缝上下源自50mm梁框架梁、非框架梁
箍筋
距柱(墙、梁)边
50mm
16G101-1第88页(附件第19页)
执行
16G101-1第89页(附件第20页)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93页(附件第10页)
执行
条形基础
基础底板筋
结构外边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76页(附件第11页)
执行
独立基础
基础底板筋
结构外边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67页(附件第12页)
执行
剪力墙
连梁箍筋
结构洞边
50mm
16G101-1第78页(附件第13页)
钢筋起步距离按此表执行
时间:2021.03.11
创作:欧阳音
部位
构件
起步钢筋
起步部位
起步距离
依据
备注
基础
基础梁
箍筋
柱、墙、梁边
50mm
16G101-3第79~83、85~87页(附件第1-8页)
执行
地下框架梁
箍筋
柱、墙、梁边
50mm
12G901-3第5-2页(附件第9页)
参考执行
平板式筏形基础
板筋
边梁边
执行
水平分布筋
基础顶面(上、下)
50mm、100mm
钢筋技术要求范文

钢筋技术要求范文钢筋是一种重要的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的混凝土构件中。
由于需要承受不同的力学负荷,钢筋需要满足一些严格的技术要求。
以下是钢筋技术要求的详细内容。
1.材料质量要求:钢筋应选择优质的钢材作为原料。
钢材应符合标准的化学成分、力学性能、加工性等要求。
杂质含量应低于规定的标准,以确保钢筋的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2.外观和几何要求:钢筋的外观应平整、光滑,表面不得有划痕、压痕、裂纹等缺陷。
钢筋的直径和长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应保持直线性,不得有明显的弯曲和扭转。
3.抗拉性能要求:钢筋在受拉状态下应具有良好的抗拉性能。
抗拉强度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应符合相关的国家标准。
钢筋的屈服强度和延伸率也应满足相应的标准,以确保钢筋在受拉状态下具有足够的延性。
4.抗压性能要求:钢筋在受压状态下应具有较高的抗压强度。
抗压强度要满足设计要求,并且应符合相关标准。
此外,钢筋应具有良好的弹性恢复能力,以确保在受到压力后能够恢复原状。
5.焊接性能要求:钢筋在需要焊接时,应具有良好的焊接性能。
钢筋的焊接接头应符合相关标准,焊缝的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钢筋的焊接接头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可靠性,以确保焊接后的结构的整体性能。
6.高温性能要求:钢筋在高温环境下应具有良好的性能。
钢筋应具备较高的耐高温性,不应出现明显的软化、脆化等情况。
这对于建筑结构在火灾等特殊情况下的安全性至关重要。
7.腐蚀防护要求:钢筋在混凝土中容易遭受腐蚀。
因此,钢筋需要进行腐蚀防护。
通常采用喷涂防腐涂料或者热镀锌等方式对钢筋进行防护处理。
8.标识要求:钢筋应在表面进行明显的标识,包括钢筋的牌号、规格、产地等信息。
这有助于对钢筋进行区分和识别,保证钢筋的质量和造型符合设计要求。
总之,钢筋技术要求非常严格,需要满足材料质量、外观和几何要求、抗拉性能、抗压性能、焊接性能、高温性能、腐蚀防护要求和标识要求等多个方面的要求。
这些要求保证了钢筋在建筑结构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钢筋起步筋要求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相关规范及图集序文件编号文件名称实施日期1GB50666- 201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2012-08-01 5.4.7.5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宜为50mm。
(条文说明:第 5款中 50mm的规定根据工程经验提出,)2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2011.09.01(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P74:连梁起步筋距暗柱50mm,顶层进暗柱长度全部设置@150。
P85: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P92、 P95:板筋距次梁边1/2 板筋间距。
P54:注 2 .(梁、柱类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
P73:注 1. (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 5d。
3DBJ/T01-26-200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2001-03-01 (P4-6)1.4.3.【墙筋帮扎】2第一根水平筋距地面50mm。
6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时过梁入支座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均要加设箍筋,间距150mm。
(P4-6)1.4.4.【顶板钢筋帮扎】 1 一般让靠近模板边的那根钢筋距离板边为50mm。
4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P31 3钢筋帮扎的节点和细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过梁箍筋应有一根在暗柱内,且距暗柱边50mm;楼板的纵横钢筋距墙边(含梁边)50mm;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 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阳台留出竖向钢筋距墙边 50mm;墙面水平筋或暗柱箍筋距楼(地)面 30~50mm;墙面纵向筋距暗柱、门口边 50mm。
( 1)钢筋帮扎接头搭接长度满足 3.3.6要求,帮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帮扎接头中心 1.3 倍搭接长度。
帮扎接头范围内应保证三个绑扣和三根钢筋通过。
钢筋起步规则2018

1、什么是钢筋的起步距离?
钢筋的起步距离就是:在排布钢筋时,第一根钢筋空出的长度。
同学可以把排布钢筋,想象成在道路两旁种树,第一颗树一定不能是贴着马路牙子种的,一定要空出一定的距离种。
钢筋的排布也同种树,不管是纵筋还是箍筋,在排布时,第一个钢筋要空出一段距离,如下图箍筋的起步距离是50mm,是距离构件边缘5厘米才开始绑箍筋。
清楚各种的构件起步距离的规定,在施工上可以测定现场做的工程是否合格,对于造价员来说就是计算钢筋工程量能否计算准确。
箍筋按100算起步比按50算起步就要少1-2根。
项目一大工程就能差几吨。
起步距离有按50mm算的,也有说75mm,也有说100mm,具体应该是多少,下面就给你整理清楚。
1、墙钢筋的起步距离
剪力墙水平分布筋起步距离:50mm
剪力墙垂直分布筋起步距离:墙垂直筋的原间距
墙上柱箍筋起步距离:50mm
2、柱钢筋的起步距离框架柱箍筋起步距离:50mm
3、梁钢筋的起步距离
框架(非框架)梁箍筋起步距离:50mm
井字梁箍筋起步距离:50mm
板的受力筋(分布筋)的起步距离:1/2原板钢筋间距
筏板基础受力筋钢筋的起步距离:1/2原钢筋间距,且≤75mm
基础梁箍筋的起步距离:50mm
最后给大家一张表格总结文中图片采用的是18G-901钢筋排布图集,与16G钢筋图集规定一致,是一本补充说明的图集。
钢筋起步筋要求

5
12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011.11.01
3-1~3-5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主筋为S。(S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
3-2 (剪力墙)5注3.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其纵向钢筋、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关要求。
起步钢筋要求解析
序号
部位及要求
依据来源
1
墙体竖向钢筋பைடு நூலகம்步
50mm
《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
(培训教材之四)
竖向钢
筋间距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2
墙体水平钢筋起步50mm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4.《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5.《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011.09.01
P74:连梁起步筋距暗柱50mm,顶层进暗柱长度全部设置@150。
P85: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
P92、P95:板筋距次梁边1/2板筋间距。
钢筋起步距离统计表及附图之欧阳文创编

箍筋
距基础顶面(上、下)
50mm、100mm
16G101-3第66页(附件第17页)
执行
距底部梁顶
50mm
12G901-1第2-8页(附件第18页)
参考执行
距顶部梁底
50mm
水平施工缝上下
50mm
梁
框架梁、非框架梁
箍筋
距柱(墙、梁)边
50mm
16G101-1第88页(附件第19页)
执行
16G101-1第89页(附件第20页)
参考执行
悬挑板
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
梁(墙)边
1/2板筋间距
16G101-1第103页(附件第26页)
执行
时间:2021.03.12
创作:欧阳文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93页(附件第10页)
执行
条形基础
基础底板筋
结构外边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76页(附件第11页)
执行
独立基础
基础底板筋
结构外边
≤1/2板筋间距且≤75mm
16G101-3第67页(附件第12页)
执行
剪力墙
连梁箍筋
结构洞边
50mm
16G101-1第78页(附件第13页)
执行
悬挑梁
箍筋
距柱(墙、梁)边
50mm
16G101-1第92页(附件第21页)
执行
框支梁
箍筋
距柱(墙)边
50mm
16G101-1第96页(附件第22页)
执行
板
楼(屋)面板
受力钢筋
分布钢筋
梁(墙)边
1/2板筋间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墙体水平钢筋起步50mm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4. 《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5.《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
7
柱、梁箍筋起步50mm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
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P4-6)1.4.4.【顶板钢筋帮扎】1 一般让靠近模板边的那根钢筋距离板边为50mm。
4
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P31 3 钢筋帮扎的节点和细部要求应符合下列规定:
过梁箍筋应有一根在暗柱内,且距暗柱边50mm;楼板的纵横钢筋距墙边(含梁边)50mm;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阳台留出竖向钢筋距墙边50mm;墙面水平筋或暗柱箍筋距楼(地)面30~50mm;墙面纵向筋距暗柱、门口边50mm。
6
楼板起步钢筋距离
50mm
1.《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2.《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3.《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4.《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1/2板筋间距
现浇混凝土结构施工相关规范及图集
序
文件编号
文件名称
实施日期
1
GB50666-2011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
2012-08-01
5.4.7.5 梁及柱中箍筋、墙中水平分布钢筋、板中钢筋距构件边缘的起始距离宜为50mm。(条文说明:第5款中50mm的规定根据工程经验提出,)
2
11G1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3
连梁起步筋距暗柱50mm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11G101-1)》
3.《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4.《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5.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3-2 (剪力墙)5注3.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其纵向钢筋、箍筋、直径和间距应满足柱的相关要求。
起步钢筋要求解析
序号
部位及要求
依据来源
1
墙体竖向钢筋起步
50mm
《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
(培训教材之四)
竖向钢
筋间距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011.09.01
P74:连梁起步筋距暗柱50mm,顶层进暗柱长度全部设置@150。
P85: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
P92、P95:板筋距次梁边1/2板筋间距。
P54:注2 .(梁、柱类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
(1)钢筋帮扎接头搭接长度满足3.3.6要求,帮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错开距离为帮扎接头中心1.3倍搭接长度。帮扎接头范围内应保证三个绑扣和三根钢筋通过。
5
12G901-1
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
(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2011.11.01
3-1~3-5 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主筋为S。(S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
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
3-3 3-17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距暗柱主筋为S。(S为剪力墙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
3-11 墙中水平分布钢筋距楼面为50mm。
1-12、3-10.剪力墙底部构造加强部位为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上一层。
2-4(框架结构)(柱)纵向钢筋搭接范围箍筋间距不应大于较小钢筋直径的d,且不应大于100mm。
3-9 墙面水平筋距楼面50mm。
4-7 楼板的纵横钢筋距墙边(含梁边)50mm
2-13 梁、柱接头处的箍筋距柱边50mm;次梁两端箍筋距主梁50mm;
2-8 柱起步筋50mm。节点区上下50mm。
6
11G329-1
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
2011.09.01
2-9 柱起步筋50mm。节点区上下50mm。
4.《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
P73:注1.(约束边缘构件)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及5d。
3
DBJ/T01-26-2003
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2001-03-01
(P4-6)1.4.3.【墙筋帮扎】2 第一根水平筋距地面50mm。
6 过梁箍筋两端各进入暗柱一个,第一个过梁箍筋距暗柱边50mm,顶层时过梁入支座全部锚固长度范围内均要加设箍筋,间距150mm。
4
连梁箍筋进暗柱一根(距暗柱50mm)
1.《建筑安装分项工程施工工艺规程》(第二分册)
2.《北京市开创与评审建筑结构长城杯工程实施指南》(培训教材之四)
5
柱起步筋50mm,节点上下均为50mm
1.《建筑物抗震构造详图》(11G329-1)
2.《混凝土结构施工钢筋排布规则与构造详图(现浇混凝土框架、剪力墙、梁、板) 》(12G9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