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施工方案

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作业指导书工程项目部(盖章)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目录一、工程概况 2二、线路复测 3三、基面开挖 4四、分坑8五、基坑开挖和埋坑11六、扎筋组模12七、基础浇制14八、接地及排水沟工程17九、与监理关系19十、质量注意事项19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21 十二、文明施工22 十三、环境保护23 十四、附件:1)基础安全保证措施2)基础质量保证措施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架设在铁塔左侧,其余#13~开断点#15(J2)段(长0.582km)采用单回路铁塔架设(铁塔新建)。
全线共新建双回路铁塔16基,其中直线塔5基,转角塔11基(其中单回路4基),本工程导线采用2×LGJX-300/25型稀土钢芯铝绞线。
全线采用两根地线均为GJ-80钢绞线。
2、本工程线路途经地区部分为高山地区,地形起伏大,地质多岩石与硬塑土,不易开挖。
3、根据沿线的地形地质条件,许多塔位利用山体的原有坡地,采用不等高基础,以减少植被破坏、减少塔基开挖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基础型式采用现浇直柱和斜柱地脚螺栓式钢筋砼基础,基础砼采用C25级、C20级,垫层砼采用C10。
5、施工单位拿到设计图纸及《施工明细表》后,要进行认真的审核、校对,发现错误或有疑问应及时与工程部联系。
6.本工程基础由一个施工队施工。
施工队承担的基础施工情况如下表:二、线路复测1、施工测量前,必须对所有的仪器和测量用具进行全面检查和校对,并熟悉有关图纸和说明。
2、为保证工程质量,必须由持有操作证的测工对所有桩位进行测量。
当有下列条件之一时,应查明原因并予以纠正:2.1 以设计勘测订立的两个相邻直线桩为基准,其横线路方向偏差大于50mm。
2.2 当采用经纬仪视距法复测距离时,顺线路方向两相邻塔位中心桩间的距离与设计值的偏差大于设计档距的1%。
2.3 转角桩的角度值,用方向法复测时对设计值的偏差大于1’30”。
3、施工测量时,应对下列几处地形标高进行重点复测:3.1 地形变化较大,导线对地距离有可能不够的地形凸起点的标高。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承台基础施工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承台基础施工发布时间:2023-03-10T02:13:27.238Z 来源:《科技潮》2022年35期作者:张志文庞旭[导读] 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注意占地面积较大的承台基础,相关人员务必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后期的施工问题。
济南和源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98山东润生电力有限公司山东省济南市 250014摘要:在大跨越的输电线路中,铁塔承台结构是决定输电线路质量的核心部位,对于铁塔承台的施工要求也较为苛刻。
在当前阶段下,由于铁塔承台施工成本高、地势复杂且工程内容较为繁琐,导致相关人员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瓶颈,因此全方位提升铁塔承台的施工水平势在必行。
本文以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承台基础的施工特点为出发点,通过案例对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承台基础施工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承台基础;施工1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承台基础的施工特点一般而言,高压输电线路大跨越灌注桩承台基础施工所承受的作用力气相对较大,致使在进行灌注桩承台基础设计时上面的承台方量相对比较大,且施工周期较长,从而为高压输电线路相关施工人员带来了较大的工作负担,影响施工效率与施工质量。
与此同时,承台基础施工对灌注桩的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务必在相关单位检验合格后方可对承台进行施工。
除此之外,在进行灌注桩承台基础施工的过程中,承台基础的施工质量与工期进度和运行安全存在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若稍有不慎,则会造成基础漏筋、蜂窝、杆塔倾斜等一系列安全事故,甚至会使承台基础开裂,其带来的不良后果可想而知。
因此,还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尤其注意占地面积较大的承台基础,相关人员务必采取对应的技术措施来控制后期的施工问题。
2高压架空输电线路大跨越铁塔承台基础施工2.1案例情况介绍本文探讨的案例输电线路工程总长度超过100km,且在大跨越输电段采用了四个基塔。
该工程在进行基础建设时实现了人工挖孔桩技术与钻孔灌注桩技术的综合运用。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的工艺流程输电线路施工可分为准备工作、施工安装和启动验收三大部分。
工艺流程可分为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基础施工、材料运输、杆塔组立、导线及避雷线架设、接地装置、线路防盗、分项工程检查、竣工验收和资料移交等12个环节。
一、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现场调查、备料加工、复测分坑3个环节。
1.现场调查工程公司(处)在接受输电线路施工任务后,应了解有关设计的图纸及工程概算,并进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沿线自然状况、地形、地貌、地物、自然村的分布,居民风俗习惯及劳动力情况;沿线运输道路及通过的桥梁结构、交叉跨越结构;材料集散转运的地点及仓库;生活医疗设施及地方病情况;指挥中心及施工驻地的选择等。
填写表格,编写调查报告。
根据现场调查内情况、施工力量及工程实际状况,公司(处)应确定施工方案,编制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预算,制定工程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提出施工综合进度的安排,制定劳动力供应计划,提出并落实材料及加工订货计划。
2.备料加工现在施工单位都以效益为中心,人工费用所占比例也较大,如果工器具、材料跟不上而造成窝工,其损失十分大。
虽然现在基本上不是买方市场,但各厂的产品质量、价格、工期、技术水平、售后服务有一定差距,要经过仔细比较,货比三家。
需要加工的部件,也要及早落实材料,整理好图纸,落实好加工单位。
制定好物资供应计划,按各施工阶段及时将材料加工统一平衡分配到施工队,应规定出物资、材料和加工供应时间表。
3.复测分坑输电线路的设计工作,由设计单位承担,设计中的现场选线定位工作,通常邀请施工单位及运行单位共同参加,以便对线路走向等重要问题共同研究,选择合理的线路方案。
施工人员从施工角度提出具体意见。
(1)、交接桩。
设计单位在线路设计完毕交付施工时,除交给设计图纸外,还应将选定的线路桩位及走向,向施工单位人员逐桩交代清楚。
施工人员在“交接桩”工作中应认真负责,详细了解桩位情况。
高压架空输电线路施工

第一章绪论1、电力系统:发电厂(电源)、电力网、用电设备(用户)2、电力网:变电所,输配电线路3、架空输电线路的组成:基础、杆塔、导线、避雷线、绝缘子、金具及接地装置4、基础:干他的地下部分用于稳定杆塔的装置叫基础。
基础的作用:是将杆塔、导地线荷载传到土壤,并承受导地线,断线张力等所产生的上拔、下压或倾覆力。
包括电杆基础,铁塔基础。
5、杆塔:主要用来支持导线、避雷线以及其他附件,使导线、避雷线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并使导线对地面、交叉跨越物或其他建筑物保持允许的安全距离。
按材料分:钢筋砼电杆、铁塔按整体稳定受力的特点:自立式、拉线式按其在线路中的位置和作用:直线杆塔Z:指线路直线段中间部位上的杆塔,又称中间杆塔。
耐张杆塔K:位于线路耐张段的两端,限制故障范围,承受较大荷载。
转角杆塔N:位于线路转角处跨越杆塔J:位于线路与河流、山谷、铁路等交叉跨越的地方终端杆塔D:位于线路末首端换位杆塔H:位于线路换位处6、导线:是悬挂在杆塔上用来输送电能的金属线,它要求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也应有耐磨、耐折、耐腐、轻质价廉的特点。
7、避雷线:又称架空地线,是悬挂在导线上方的一根或两根金属线。
作用:防止雷击架空导线,并在架空导向受到雷击时分流、耦合和屏蔽作用,使线路绝缘子所受的过电压降低。
8、绝缘子:用来支持或悬挂导线的,使之与杆塔、大地保持绝缘,不但要求承受工作电压和大气过电压作用,同时还要承受导线的垂直荷载,水平荷载和导线张力。
因此,绝缘子必须有良好的绝缘性能和足够的机械强度。
常用的绝缘子:针式绝缘子,悬式绝缘子,棒式绝缘子,合成绝缘子9、金具:在架空线路上用于悬挂、固定、保护、接续架空线或绝缘子,以及在拉线杆塔的结构上用于连接拉线的金属器件。
10、接地装置:包括接地引下线和接地体。
接地体,是埋设于杆塔基础周围土壤中的圆钢、扁钢、钢管或它们的组合结构,与避雷线或直接与杆塔的金属构件相连接,当雷击杆塔或避雷线时,将雷电流引入大地、防止雷击穿绝缘子。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流程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流程英文回答:The basic construction process for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s involves several key steps. Here is a general outline of the process:1. Surveying and Design: The first step is to conduct a survey of the proposed transmission line route. This involves assessing the terrain, identifying any obstacles or potential challenges, and determining the best path for the transmission line. Once the survey is complete, the design phase begins, where engineers create detailed plans and specifications for the construction.2. Site Preparation: Before construction can begin, the site needs to be prepared. This may involve clearing vegetation, removing any obstacles or structures that may be in the way, and leveling the ground to create a suitable foundation for the transmission line.3. Foundation Construction: The next step is toconstruct the foundations for the transmission line towersor poles. This typically involves digging holes or trenches, pouring concrete, and installing anchor bolts or other support structures. The foundations need to be strong and stable to support the weight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4. Tower or Pole Installation: Once the foundations are in place, the towers or poles can be installed. These structures support the transmission lines and are typically made of steel or concrete. They are erected and secured to the foundations using cranes or other heavy machinery.5. Stringing the Conductors: After the towers or poles are installed, the conductors (wires) can be strung between them. This is typically done using specialized equipment, such as tensioners or pullers, which help to stretch and position the conductors correctly. The conductors need tobe properly insulated and spaced to ensure safe and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electricity.6. Installation of Insulators and Accessories:Insulators are installed on the towers or poles to prevent the transmission lines from coming into contact with the structure and to maintain electrical isolation. Other accessories, such as lightning arresters, vibration dampers, and bird diverters, may also be installed to enhance the safe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e.7. Testing and Commissioning: Once the construction is complete, the transmission line undergoes rigorous testingto ensure its integrity and functionality. This may involve conducting electrical tests, checking for any faults or defects, and verifying the line's capacity to transmit electricity. Once the line passes the tests, it can be commissioned and connected to the power grid.8. Restoration and Cleanup: After the transmission line is commissioned, any areas that were disturbed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are restored and cleaned up. This may involve reseeding vegetation, repairing roads or access points, and removing any construction debris.中文回答:架空输电线路的基础施工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 测量和设计,首先需要对拟建的输电线路进行测量。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接地射线沟深 度不低于60cm
接地围 框钢筋
.
接地模块
.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7、基础浇筑 8、拆模回填 9、质量检查
目录
.
9、质量检验
检查基础顶面高差
塔尺
地脚螺 栓漏高
经纬仪 .
检查跟开
小 跟开
跟开
.
测量立柱宽度及 地脚螺栓偏心
立柱混凝 土面蜂窝
.
.
谢谢
.
7.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脚螺栓及模板的准确性,发生偏差及时进行校正;
7.6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 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
混凝土配合比标识
砂石料盛具
机械搅拌混凝土
.
人工抄拌混凝土
7.4基础浇筑过程中,应按照规定制作试块,试块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其 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基本相同。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角、耐张、终端、换位塔基础每基应取一组,每组制作3块; (2)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队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立方 米时,亦应取一组; (3)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4)制作的混凝土试块应标明施工杆号。
混凝土试压块
检查基础 顶面高差
机械捣固
施工中质量控制
.
浇筑完成的基础立柱顶面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7、基础浇筑 8、拆模回填
架空输电线路施工基础的几种形式

3.掏挖基础
该基型分全掏挖和半掏挖两种,适用无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况下,开挖基坑时不扰动原状土,
避免大开挖后再填土。基础承受上拔荷载时,原状土的内摩擦角和凝聚力得以充分发挥作用。这种基础型式也显示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和
为了减小混凝土量,主柱中心与底板中心设置偏心,抵消水平弯矩,达到减小底板及配筋的效果。大板基础设计时应控制沉降及不均匀沉降,
对转角塔及负荷较大的直线塔进行地基沉降变形验算,施工时应尽量少扰动地基土,清除开挖的全部浮土并做好垫层,必要时使用块石灌浆。
6.斜插板式基础
该基础的主要特点是基础主柱坡度与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钢直接插入基础混凝土中,使基础水平力对基础底板的影响降至最低。
环境效益,根据以往工程的统计,由于各线路地质条件的不同等原因,采用全掏挖基础比用阶梯型基础节约钢材和混凝土分别为3~7%和
8~20%。掏挖基础有直柱式和斜插式两种型式。斜插式掏挖基础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减小了基础水平力产生的偏心弯矩,
还可省去地脚螺栓
4.阶梯型基础
该基础是传统的基础型式,适用各类地质、各种塔型,其特点是大开挖,采用模板浇制,成型后再回填土,利用土体与混凝土重量抗拔,
垫层、护面、保护帽:C10级
需要时,可将主柱的坡度设置与塔腿主材坡度相同,以减小偏心弯矩,还可省去地脚螺栓。由于该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强度,
混凝土和钢筋的用量都较小,同时减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浇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费用较低。
2.岩石锚杆基础
该基型适用于中等风化以上的整体性好的硬质岩。该基础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钻孔、插入锚杆,然后灌浆,使锚杆与岩石紧密粘结,
35~500kV架空输电线路杆塔基础土方施工标准化作业指导书

3)识别现场作业危险源,组织落实防范措施;
4)工作前对工作班成员进行危险点告知,交待安全措施和技术措施,并确认每一个工作班成员都已知晓;
5)对土石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进行监护。
1人
2
工作人员
1)认真执行土石方施工的具体任务;
2)认真落实土石方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
3)土石方施工过程中相互督促执行安全措施。
表5工器具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挖掘机
台
1
不等高基础使用,配棱镜
2
空压机
台
1
遇到岩石时用
3
发电机
台
1
含配电箱
4
水泵
台
2
与地下水时使用,根据水量适当调整,配发电机
5
挡土板桩
块
若干
泥水坑、流沙坑时使用,数量根据基础大小来定
6
钢钎
根
2
7
卷尺
50m
把
1
8
大锤
把
1
9
塔尺
5m
把
1
测坑深
10
4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并在有效期内。
5
熟悉基础施工图及支模尺寸。
4
根据检修项目,确定所需的备品备件与材料,见表4。
表4备品备件与材料
√
序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木桩
根
若干
2
红油漆
桶
1
中心桩刷漆
3
铁钉
若干
4
工器具与仪器仪表主要包括专用工具、常用工器具、仪器仪表等,见表5(表中所列工器具与仪器仪表的数量是对一个作业点而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接地射线沟深 度不低于60cm
接地围 框钢筋
B
29
接地模块
B
30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7、基础浇筑 8、拆模回填 9、质量检查
目录
B
31
9、质量检验
检查基础顶面高差
塔尺
地脚螺 栓漏高
经纬仪
B
32
检查跟开
小 跟开
跟开
8.2拆模时应小心操作,保证混凝土表面及棱角不损坏;
8.3基础拆模后立即进行表面质量检查,拆模后的基础,混凝土表面应平整光滑,无蜂 窝、麻面、狗洞等现象;
8.4基础拆模经表面质量检查合格后应立即回填,并应对基础外露部分加遮盖物,按规 定继续浇水养护;
8.5拆模后,及时清除地脚螺栓上的混凝土残渣,地脚螺丝扣部分涂裹黄油,回收的地 脚螺帽应做好标识妥善保管。
B
33
测量立柱宽度及 地脚螺栓偏心
立柱混凝 土面蜂窝
B
34
B
35
谢谢
B
36
7.4基础浇筑过程中,应按照规定制作试块,试块应在现场从浇筑中的混凝土取样制作,其 养护条件应与基础基本相同。试块制作数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转角、耐张、终端、换位塔基础每基应取一组,每组制作3块; (2)一般直线塔基础,同一施工队每5基或不满5基应取一组,单基或连续浇筑混凝土量超过100立方 米时,亦应取一组; (3)当原材料变化,配合比变更时应另外制作; (4)制作的混凝土试块应标明施工杆号。
7.5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地脚螺栓及模板的准确性,发生偏差及时进行校正;
7.6基础浇筑完成后应在12小时内开始浇水养护,当天气炎热,干燥有风时,应在3小时内 进行浇水养护,养护时应在基础模板外加遮盖物,浇水次数应能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B
17
混凝土配合比标识
砂石料盛具
机械搅拌混凝土
B
人工抄拌混凝土
中心桩
坑位桩
B
9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目录
B
10
5、基坑、接地沟开挖
5.1基坑开挖时,应保护好杆塔中心桩和复测时所钉的辅助桩。杆塔基础的坑深以设计给 出的洞底标高为准,洞底标高以杆塔中心桩顶面为基准;
5.2对于坑底不等高的转角塔、高低退基础检的查基坑坑深,挖坑时应认真核对方位,防止挖错; 5基.3坑基过础深开时挖,应要按有设专计人施监工护,,挖并开出采的挖取泥坑措沙壁施应要防远止垂离坑直坑壁,口坍不1m塌得以;掏上挖放置,防止抛土抛回土落应坑远内离;坑
架空输电线路基础施工
2013.01
B
1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目录
B
2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施工准备
线路复测
基础分坑
基坑开挖 扎筋支模
接地沟开挖
基础浇制
拆模回填
接地沟回填
质量检验
B
3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目录
B
4
2、施工准备
2.1工器具准备
(1)选用适合工程使用的测量仪器,包括经纬仪(全站仪)、钢卷尺、塔尺、花杆、水平尺、科学计 算器等,此外还要准备小钉子、细绳(白色)、油漆(红色)、锤子、铅锤等辅助材料; (2)配齐基坑开挖、回填、基础浇制、接地沟开挖及回填用的各种工具,; (3)配备作业人员的安全用具
合格的基础立柱
拆模时保证立 柱混凝土表面 及棱角不损坏
基础混凝土立柱与 底板连接处严密
B
24
对地脚螺栓 做保护处理
回填后立柱露出 基础地面20cm
B
25
接地埋设
埋设的接地钢 筋围框及射线
基础立柱低于周围 土质基础的情况
B
26
接地射线钢筋
B
27
开挖的接地射线沟
接地沟应沿山 体等高线开挖
B
28
钢筋焊接搭接长度 不少于钢筋直径的6 倍并且要双面焊接
18
混凝土试压块
检查基础 顶面高差
机械捣固
施工中质量控制
B
19
浇筑完成的基础立柱顶面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7、基础浇筑 8、拆模回填
目录
B
20
8、拆模回填
8.1浇筑混凝土达到规定强度要求后方可拆模,一般要求基础拆模时,基础浇筑完成不 少于48小时;
挖坑前,根据挖设计好要的求基和测坑量的地形高差B计算出要开挖的基坑深度
11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目录
B
12
6、扎筋支模
6.1基础配筋的规格、尺寸、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2布筋要均匀,绑扎好的钢筋应牢固、美观;
6.3底板筋不能与基坑土层接触,底板筋与基坑壁要留有不少于5cm的保护层,下底板筋 也应用砖垫起,与坑底留有不少于5cm的保护层;
6.4浇筑前支模,模板应采用刚性材料,其表面应平整且接缝严密。接触混凝土的表面 应采取有效脱模措施,以保证浇筑混凝土表面质量; 6.5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的承受浇筑混凝土的 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
6.6模板安装时及安装结束后应用仪器进行校正,偏差在规范允许偏差范围内。
口放置 5.4杆塔基础坑深的允许偏差为+100mm、-50mm,坑底应平整。同基基础坑在允许偏
差范围内按最深一坑操平检;查坑口宽度
5.5基坑开挖应减少破坏需要开挖以外的地面,弃土选择合理的堆放点,注意保护自然 植被;
5.6接地沟开挖的长度和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清除沟中影响接地体与土壤接触的杂物。 在山坡上挖接地沟时,宜沿等高线开挖,两接地沟间的平行距离不应小于5m。
目录
B
16
7、基础浇筑
7.1基础进行混凝土浇筑前复核模板以及地脚螺栓的规格、间距,基础跟开、标高,钢筋 的规格、布置及保护层厚度;
7.2严格按照混凝土设计配合比配料,对砂、石、水用秤或 桶计量; 7.3浇筑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搅拌,机械捣固。特殊地形无法机械搅拌时,也可人工搅拌,但 应保证搅拌混凝土质量;
注:复测完成后,应填写路径复测记录表和被跨越物及地形凸起点测量 记录表,并提交完整的复测报告。对于复测中发现的问题,会同设计单 位,及时对原设计进行纠正或更改。
B
7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目录
B
8
4、基础分坑
4.1分坑应在复测结束后进行,特殊情况下必须在一个耐张段复测无误后进行; 4.2分坑时应复核基础边坡距离是否满足设计要求; 4.3分坑时,应根据杆塔位中心桩的位置定出必要的、作为施工及质量控制的辅助桩,并 且其测量精度应能满足施工精度的要求;
8.6接地槽回填土前,必须检查接地槽的长度和深度符合设计要求,回填土不能掺有 石块,并要夯实。在土壤电阻率较高的地区,还应采取合适的降阻措施(使用接地 模块)。
B
21
拆模后B 的基础
22
立柱混凝土 面有麻面
立柱混凝土 表面有蜂窝
立柱混凝土 出现狗洞
立柱浇筑过程 中模板乍开
B
23
立柱混凝土 面平整光滑
2.2技术准备
(1)测量仪器和量具应在检测有效期内,使用前必须进行检查与校正,符合计量要求; (2)测量人员应经专业培训,具备相应从业资格,持证上岗;
B
5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目录
B
6
3、线路复测
3.1复测的工作内容包括:
(1)按设计断面图,核对现场桩位是否与设计图相符; (2)校核直线与转角度; (3)校核杆位高差和档距; (4)校核交叉跨越位置和标高; (5)校核风偏影响点; (6)对杆塔位进行全面校核,包括:基础保护范围,杆塔位基础的高差,特殊地形应测量塔位断面, 最终确认杆塔位是否可行,为分坑提供资料;
B
13
底板筋绑扎
立柱筋绑扎
留出的保护层
用砖将下层
底绑板筋扎垫好起的基础钢筋
下层底板筋与坑底要留
有不少于5cm的保护层
B
底板筋边沿与坑壁留有
不少于5cm的保护层
14
பைடு நூலகம்
模板刷油处理
支模前对模板进行脱模处理
工人在支模板
钢模固定扣件
B
支好的模板
将模板用撑木固定牢靠 15
1、基础施工的一般流程 2、施工准备 3、线路复测 4、基础分坑 5、基坑、接地沟开挖 6、扎筋支模 7、基础浇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