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套感官相关标准
感官检验标准

感官检验标准一、引言随着消费者对产品品质要求的不断提高,感官检验越来越受到各行业的重视。
感官检验是通过人的五官(视觉、嗅觉、听觉、触觉、味觉)对产品的质量进行评价的一种方法。
它具有直观、快速、可靠的特点,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感官检验标准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企业和从业者提供参考。
二、感官检验标准的具体内容1.外观标准:产品的外观是消费者对产品的第一印象,包括颜色、形状、光泽、纹理等。
外观标准要求产品符合市场需求,色彩搭配和谐,造型美观大方,表面光滑,无明显瑕疵。
2.质地标准:产品的质地反映了产品的内在品质,如食品的硬度、韧性、弹性等。
质地标准要求产品质地均匀,无明显过硬或过软的现象,能满足消费者使用需求。
3.口感标准:口感是消费者在品尝产品时所感受到的触觉、味觉等方面的综合体验。
口感标准要求产品具有良好的口感,如食品要具备适口性、爽滑度、回味等。
4.香气标准:香气是产品在无意识状态下所散发出的气味。
香气标准要求产品的香气浓郁、宜人,无异味。
5.滋味标准:滋味是消费者在品尝产品时所感受到的味道。
滋味标准要求产品的滋味鲜美、可口,符合消费者口味。
三、感官检验标准的应用1.食品行业:食品行业的感官检验标准涉及颜色、气味、口感等方面,确保食品安全、美味。
2.化妆品行业:化妆品行业的感官检验标准主要包括外观、质地、香气等,以保证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体验。
3.家居用品行业:家居用品行业的感官检验标准主要针对产品的外观、手感、气味等,提升产品的美观与实用度。
4.工业产品行业:工业产品行业的感官检验标准包括外观、质地、性能等,以确保产品功能正常、耐用。
四、感官检验标准的制定与实施1.制定原则:感官检验标准的制定应遵循科学、合理、实用的原则,充分考虑消费者需求和企业生产实际。
2.制定流程:包括立项、调研、起草、征求意见、审查、批准、发布等环节。
3.实施与监督:感官检验标准实施过程中,企业应严格执行,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督,确保标准的落地生根。
感官评价标准

滋味30分
软硬适口,味道均匀(28-30)
软硬可接受,味道均匀(25-27)
过软或过硬,味道不均匀(22-24)
过软或过硬,味道怪异(22以下)
总分
评分
意见
备注:取适量试样置于白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组织形态、色泽和有无杂质情况。然后熟制后嗅闻和品尝,检查其气味和滋味。参照DB31/ 2016-2013食品安全地方标准调理肉制品和调理水产品
感官评价标准
指标
分数
标准
打分
编号1
编号2
编号3
编号4
编号5
编号6
编号7色泽10分
外表呈红色,肉质颜色较好(8-10)
外表浅红,肉质颜色正常(5-7)
外表颜色异常(4以下)
杂质
10分
外表及内部均无肉眼可见杂质(8-10)
略有杂质,不易发现(5-7)
有明显杂质(5以下)
组织形态满分30
弹性10分
弹性好 (8-10)
弹性较好 (5-7)
弹性差 (5以下)
调味料20分
调味料均匀分布(18-20)
调味料稍不分布均匀(15-17)
调味料分布不均匀(12-14)
调味料分布极不均匀(12以下)
风味满分50
气味20分
柔和的特有香味(18-20)
气味较正常,芳香不足 (15-17)
略有异味 (12-14)
产品感官品评标准

感官品评标准1.0目的通过感官品尝确认产品是否达我司要求及满足客户需求。
2.0适用范围适用于我司现有产品及新引入成品的品评。
3.0品尝地点电商工作室4.0参加人员及要求-感官品鉴小组:由生产部、品保部、研发部等成员组成,负责对接收的样品(或过程产品和需要放行的产品)进行颜色、气味、组织形态、滋味的品鉴;-身体健康、味觉及色觉正常、无(抽烟酗酒等)不良嗜好;-评价员无明显个人气味,对所需检验的产品无偏见无过敏。
5.0品评要求-评价员不能饥饿或过饱,在品评前1小时内不抽烟、不吃东西,可以喝水;-品尝前,参加人员不得吸烟、喝酒,不得涂抹任何带香味的化妆品;-品尝时要求环境安静、光线充足、无异味;-品尝时,提供给品评员的样品应具备同样的浓度和温度,减少因样品不同带来的误差。
-品尝一种样品之后必须用温水漱口或者食用原味苏打饼干或原味吐司面包,以消除样品产品的影响、减缓味觉疲劳,-品尝前,参加人员需明确,各位品尝员需独立做出判断,不得讨论,避免互相干扰。
-品尝人员感冒或身体不适者,不能参与品尝。
6.0品评流程-样品准备:依照品尝计划准备所需样品,完整包装产品。
-包装外观:需对产品外包装的质量状况加以评判,包括封口状况、日期打印等。
-感官品尝:按照前后顺序进行感官品尝,项目包括产品色泽、组织形态、滋味、气味、总体,逐项打分并填写《新产品风味评定表》。
7.0品尝判定-总体满分为5分,大于等于3.5分视为可接受,小于3.5分则不可接受;-若产品色泽、组织状态、气味、滋味、回味等单项得分平均分低于3分,则不能接收;-若产品外包装存在缺陷需供应商提供问题分析报告。
第 1 页,共1 页。
各类食品检验感官要求

均匀一致,无硬块 大小较均匀,差异小于20% 碰压伤:允许总数5%的果有轻微碰压伤,但单果损伤总面 积不超过5cm2 占总数5%的果有轻微伤,单果损伤总面积不超过3cm2 不允许 允许5%的果有轻微的日灼,且单果总面积不超过5cm2 不允许 纵剖面不超过2个 个体中等但数量少,或数量中等但个体小 果实完整良好,果柄完整,新鲜清洁,无果肉褐变、病果 、虫果、刺伤,无不正常外来水分,籽粒饱满,无异常气 味或滋味,整齐度好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 果皮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 特大型果大于等于600g;大型果大于等于400g;中型果大 于等于200g;小型果大于等于100g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 果皮色泽具有本品种成熟时应有的色泽 果实完整良好,果柄完整,新鲜清洁,无果肉褐变、病果 、虫果、刺伤,无不正常外来水分,充分发育,无异常气 味或滋味,具有可采收成熟度或食用成熟度,整齐度好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 硬度不要求 果皮色泽具有本品种完熟期(软食)应有的色泽 大型果大于等于250g;中型果大于等于200g;小型果大于 等于100g 果实完整良好,果柄完整,新鲜清洁,无果肉褐变、病果 、虫果、刺伤,无不正常外来水分,充分发育,无异常气 味或滋味,具有可采收成熟度或食用成熟度,整齐度好 果形端正,具有本品种固有特征 有一定硬度,可削皮,可切分 果皮色泽具有本品种采收成熟期(脆食)应有的色泽 大型果大于等于200g;中型果大于等于120g;小型果大于 等于100g 果实新鲜洁净,无异味,有本品种特有的香气,无不正常 外来水分,带新鲜萼片,具有适于市场或贮藏要求的成熟 度 果实应具有本品种特有的形态特征,颜色特征及光泽,且 同一品种、同一等级不同果实之间形状、色泽均匀一致。 各主栽品种的具体规定见附录A(标准的附录) 大于等于70% 中小果形品种大于等于15%。大果型品种大于等于25% 无明显碰压伤,无汁液浸出 畸形果实小于等于1% 果实完整良好,发育正常,新鲜洁净,无异味,无非正常 外部潮湿,具有耐贮运或市场要求的成熟度 端正 具有本品种应有的底色和条纹,且底色均匀一致,条纹清 晰 均匀一致,无硬块 大小较均匀,差异小于20% 碰压伤:允许总数5%的果有轻微碰压伤,但单果损伤总面 积不超过5cm2 占总数5%的果有轻微伤,单果损伤总面积不超过3cm2 不允许 允许5%的果有轻微的日灼,且单果总面积不超过5cm2 不允许 果实完整良好,发育正常,新鲜洁净,无异味,无非正常 外部潮湿,具有耐贮运或市场要求的成熟度 端正 具有本品种应有的底色和条纹,且底色均匀一致,条纹清 晰
感官分析相关国家标准

感官分析——味觉敏感度测定GB 12312—90本标准等效采用国际标准ISO 3972—1979《感官分析──味觉敏感度测定》。
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四种基本味道的识别能力及其觉察阈,识别阈,差别阈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味觉敏感度的测定,以及选择、培训评价员。
2 引用标准GB 10221.1~10221.4 感官分析术语GB 10220 感官分析方法总论3 方法提要3.1 识别基本味道的能力制备具有四种基本味道已知浓度的参比溶液,按未知顺序提供给评价员,每次品尝后作记录。
3.2 不同类型阈的测定将储备溶液按两种系列稀释,以浓度递增的顺序向评价员提供某种基本味道系列浓度的稀释溶液,每次品尝后,作记录。
a.几何系列:稀释比率为2。
b.算术系列:浓度间差异较小,用于味觉敏感度的精确测定。
4 试剂4.1 水无色、无味、无嗅、无泡沫、中性,纯度接近于蒸馏水,对实验结果无影响。
14.2 储备液按表1规定制备。
表 1 储备液注:①M为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
②酒石酸和蔗糖溶液,在试验前几个小时配制。
③试剂均为分析纯。
4.3 稀释溶液根据试验目的,用储备液(4.2)制备几何系列或算术系列的稀释溶液。
4.3.1 几何系列,见表2。
24.3.2 算术系列,见表3。
35 设备5.1 容量瓶:清洁、干燥、容量适宜。
45.2 其他容器(玻璃杯、烧杯):清洁、干燥、容积约50 mL。
5.3 恒温水浴。
6 试验条件6.1 环境应符合GB 10220规定的条件。
6.2 评价员应符合GB 10220的规定。
6.3 试验规则6.3.1 细心品尝每种溶液。
6.3.2 如果溶液不咽下,需含在口中停留一段时间。
6.3.3 每次品尝后,用水嗽口。
6.3.4 试验期间样品和水温尽量保持在20℃。
7 试验步骤7.1 四种基本味道识别能力的测定57.1.1 试验溶液选用几何系列G6稀释溶液或算术系列A9稀释溶液,配制每种基本味道溶液。
7.1.2 测定把稀释溶液分别放置在9个已编号的容器内,每种味道的溶液分置于1~3个容器中,另有一容器盛水,评价员按随机提供的顺序分别取约15 mL溶液,品尝后,按附录A1填写。
感官检验标准

感官检验标准一、检验方法感官检验是通过人的感觉器官,如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等,对产品进行检验的方法。
在感官检验中,一般采用以下方法:1.视觉检验:通过观察产品的外观、颜色、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等,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2.听觉检验:通过听声音或振动,判断产品是否有异常声响或异常振动。
3.嗅觉检验:通过闻气味,判断产品是否有异常气味,如异味、臭味等。
4.味觉检验:通过品尝产品的味道,判断产品是否符合预期的味道和口感。
5.触觉检验:通过触摸产品的表面、质地、温度等,判断产品是否符合要求。
二、检验员资质感官检验员应具备以下资质:1.具备一定的文化程度和学习能力,能够理解和掌握感官检验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具备一定的感官分析能力和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地判断产品的质量状况。
3.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协调能力,能够与其他检验员和相关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作。
4.具备一定的责任心和公正性,能够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三、检验环境条件感官检验应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环境条件:1.温度和湿度:感官检验应在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界环境对产品产生影响。
一般要求温度在20-25℃之间,湿度在50-60%之间。
2.光照条件:视觉检验应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光线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一般要求使用标准光源或自然光线,避免使用强光或阴影等极端光照条件。
3.空气质量:嗅觉和味觉检验应在清洁、无异味的空气条件下进行,以避免外界气味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4.噪声和振动:听觉和触觉检验应在无噪声和振动的环境下进行,以避免外界噪声和振动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
四、样品选取与处理在感官检验中,样品的选取和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以下是一些关于样品选取与处理的方法:1.随机选取样品: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从一批产品中随机选取一定数量的样品进行检验。
这样可以保证样品的代表性,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2023年食品感官检验标准

2023年食品感官检验标准一、感官检验概述食品感官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分析和评价食品的外观、气味、口感、滋味和质构等感官特性,以及评价食品的综合品质和营养价值的过程。
感官检验是食品检验中最重要的检验方法之一,具有直接、快速、简便和经济等特点。
二、食品感官检验基本要求1. 检验人员应具备合格的感官鉴别能力和一定的专业知识。
2. 检验场所应清洁、安静,具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风条件,避免外界干扰。
3. 检验样品应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并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准备和呈样。
4. 检验过程中应采用规范的感官检验方法,并遵守相应的操作规程。
5. 检验结果应准确、客观、公正,并可追溯。
三、食品感官检验方法1. 外观检验:观察食品的外观、颜色、质地和形态等,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2. 气味检验:闻食品的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3. 口感检验:品尝食品的味道和口感,以确定其味道和口感是否符合要求。
4. 滋味检验:通过味觉感受食品的味道和风味,以判断其滋味是否正常。
5. 质构检验:通过触觉感受食品的质地和结构,以确定其是否符合要求。
四、不同食品的感官检验要点1. 液体食品:观察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和滋味等。
对于酒精饮料,还应考虑其酒香和口感等。
2. 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熟食和加工食品,还应考虑其风味和质地等。
3. 半固体食品:观察其外观、质地、颜色、气味和口感等。
对于婴幼儿食品和病人食品,还应考虑其口感和营养价值等。
4. 气体食品:闻其气味,以判断其气味是否正常。
对于啤酒等饮料,还应考虑其泡沫和口感等。
五、食品感官检验应用案例分析以某品牌果汁为例,通过感官检验可以对其颜色、透明度、气味、口感和滋味等进行全面评价。
在颜色方面,应选择鲜艳的橙色或黄色,表示其富含维生素C;在透明度方面,应选择清澈透明的样品,避免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在气味方面,应选择具有清新果香的样品,避免不良气味的存在;在口感方面,应选择口感爽滑、酸甜适中的样品,以满足消费者的口感需求;在滋味方面,应选择口味纯正的样品,避免过甜或过酸等问题。
感官测试标准可靠度性测试大全

1、手机进行滑开/闭合测试,滑盖手感良 2、使手机处于滑开状态,手握住键盘板 机,不可以明显感觉到上滑盖晃动; 3、手机处于合盖状态,手机上下滑盖间 接受; 4、对于翻盖机,翻盖力度大小,翻盖没 盖合盖比较容易; 5、手机处于合盖状态,查看手机上下翻 接受;
4
4.1
室外感官性能 测试
1.对比样机的选取:选择同像素的,软、硬件版本已经稳 与竟品样机相当或优于竟品样机 定的并且批量发货的机型,或者是是品牌机; 2.拍摄条件的要求: 室外拍摄固定5个不同的对比场景(包括近景和远景),选 择3位以上的同事
2、 3、 4、 5、
实测的背光点亮时间与预设时间差异 手机LCD亮度均匀、不存在褶皱和漏 LCD不同对比度下显示效果OK LCD反应灵敏,无坏点
1.2
LCD、LED背光 亮灭合理性测 试
1、测试手机在进行Camera预览时,LCD是否常亮,键盘背 光是否常亮; 2、测试手机在进行摄像时,LCD是否常亮,键盘背光是否 常亮; 3、测试手机在进行录音时,LCD是否常亮,键盘背光是否 常亮; 4、测试手机在运行秒表时,LCD是否常亮,键盘背光是否 常亮; 5、测试手机在播放视频时,LCD是否常亮,键盘背光是否 常亮; 6、玩游戏时,LCD和键盘背光是否常亮;按暂停键后, LCD和键盘背光是否常亮
5.3
菜单响应时间 测试
判据 Judgement
光点亮时间与预设时间差异不超过2s; 亮度均匀、不存在褶皱和漏光的现象; 对比度下显示效果OK 灵敏,无坏点
在进行Camera预览时,LCD应常亮,键盘背光 运营商有特殊需求); 在进行摄像时,LCD应常亮,键盘背光应常亮 特殊需求); 在进行录音时,LCD应常亮,键盘背光不应常
4.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官检验和评价相关标准导论及总则
GBT 10220-2012
感官分析方法学总论
GBT 10221-2012
感官分析术语
GBT 13868-2009
感官分析建立感官分析实验室的一般导则
GBT 21172-2007
感官分析食品颜色评价的总则和检验方法
GBT 25006-2010
感官分析包装材料引起食品风味改变的评价方法
GBT 29604-2013
感官分析建立感官特性参比样的一般导则
GBT 29605-2013
感官分析食品感官质量控制导则
方法标准
GBT 12313-1990
感官分析方法风味剖面检验
GB 12314-1990
感官分析方法不能直接感官分析的样品制备准则
GB 12316-1990
感官分析方法“A”-“非A”检验
GBT 12310-2012
感官分析成对比较检验
GBT 12311-2012
感官分析三点检验
GBT 12315-2008
感官分析方法学排序法
GBT 15549-1995
感官分析方法学检测和识别气味方面评价员的入门和培训
GBT 16860-1997
感官分析方法质地剖面检验
GBT 16861-1997
感官分析通过多元分析方法鉴定和选择用于建立感官剖面的描述词
GBT 17321-2012
感官分析方法二-三点检验
GBT 19547-2004
感官分析方法学量值估计法
GBT 22366-2008
感官分析方法学采用三点选配法(3-AFC)测定嗅觉、味觉和风味觉察阈值的一般导则
GBT 12312-2012
感官分析味觉敏感度的测定方法
GBT 12312-2012
感官分析味觉敏感度的测定方法
评价员管理
GBT 23470.1-2009
感官分析感官分析实验室人员一般导则第1部分:实验室人员职责
GBT 23470.2-2009
感官分析感官分析实验室人员一般导则第2部分:评价小组组长的聘用和培训
GBT 16291.1-2012
感官分析选拔、培训与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1部分:优选评价员
GBT 16291.2-2010
感官分析选拔、培训和管理评价员一般导则第2部分:专家评价员
食品感官标准(粮油)
GBT 14611-2008
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直接发酵法
GBT 14612-2008
粮油检验小麦粉面包烘焙品质试验中种发酵法
GBT 14613-2008
粮油检验全麦粉发酵时间试验(Pelshenke试验)
GBT 15682-2008
粮油检验稻谷、大米蒸煮食用品质感官评价方法
GBT 5492-2008
粮油检验粮食、油料的色泽、气味、口味鉴定
GBT 22504.1-2008
粮油检验粮食感官检验辅助图谱第1部分:小麦
GBT 22505-2008
粮油检验感官检验环境照明
食品感官标准(茶叶)
GBT 18797-2012
茶叶感官审评室基本条件
GBT 23776-2009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将于2018-6-1作废)
GB/T 23776-2018
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将于2018-6-1实施)
酒类感官标准(白酒)
GBT 33404-2016
白酒感官品评导则
GBT 33405-2016
白酒感官品评术语
食品感官标准(其他)
GBT 21265-2007
辣椒辣度的感官评价方法
GBT 22210-2008
肉与肉制品感官评定规范
GBT 15033-2009
生咖啡嗅觉和肉眼检验以及杂质和缺陷的测定
GBT 25005-2010
感官分析方便面感官评价方法
国际标准
ISO 8589:2007
Sensory analysis - General guidance for the design of test roo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