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5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6
本单元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 2.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1986)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7
相关提示
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 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智力水平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 相关。故智力水平不能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 相关的因素。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21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22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具体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 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从发展(动态)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变化的 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 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 平衡过程。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8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 )
(一)体验标准: 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状况 良好的心情 包括 恰当的自我评价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9
(二)操作标准:
通过观察、试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 和效应 心理活动的效率 核心是效率 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5
第二单元
评估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6
本单元主要内容:
1.心理健康的三标准(许又新1988) 2.心理健康的十标准(郭念锋1986)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7
相关提示
抵御心理压力的能力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显 著的正相关,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衡量标准。 智力水平高低,与心理健康水平并无显著的 相关。故智力水平不能作为心理健康的指标。 衡量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是与心理健康密切 相关的因素。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21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咨询师培训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22
二、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的具体内涵
从静态的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一种心理状态,它在某一时段内, 展现着自身的正常功能。
从发展(动态)角度看: 心理健康是在常规条件下,个体为应对变化的 内、外环境,围绕某一群体的心理健康常模,在 一定(两个标准差)范围内不断上下波动的相对 平衡过程。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8
一、评估心理健康的三标准:
(许又新、1988 )
(一)体验标准: 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状况 良好的心情 包括 恰当的自我评价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刘志平主讲
9
(二)操作标准:
通过观察、试验、测验等方法考察心理活动的过程 和效应 心理活动的效率 核心是效率 个人的社会效率或社会功能
心理咨询师培训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变态心理学 与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健康心理学
完整最新版课件
1
怎样理解心理变态?
完整最新版课件
2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完整最新版课件
3
变态心理学与健康心理学
变态心理学概述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功能性、标准化、三原则) 常见异常心理症状(认知障碍、情绪障碍、意志行为障碍) 常见精神障碍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三标准、十标准) 心理不健康状态分类 健康心理学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31
思维内容障碍
妄想
强迫观念
超价观念
完整最新版课件
32
适应障碍的病程特点是()。
A.一般不超过一个月 B.遭遇生活事件后数小时起病 C.一般不超过六个月 D.遭遇生活事件后一周内起病 【答案】C 【解析】适应障碍通常在遭遇生活事件后1个月内起病,
病程一般不超过6个月。 【扩展】要注意和一般心理问题与严重心理问题做鉴别。 一般心理问题的情绪一般间断不超过2个月,不间断的话,
交基本维持正常,但效率有 仅 局 限 于 最
所下降
初事件
直接引发求助者的痛苦情绪、情 绪 反 应 对 对生活、工作和社会交往有 象被泛化 一定程度影响
精神痛苦较难解决,社会功 心 理 冲 突 内 能受损,工作生活有一定程 容泛化 度影响,但严重程度未达到 神经症诊断标准
完整最新版课件
23
压力与健康
完整最新版课件
27
心理咨询对精神障碍患者的作用是( )。
A.消除症状
B.系统治疗
C.预防复发
D.精神分析
【答案】C
【解析】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康复和 预防复发。
【扩展】心理咨询师了解心理异常症状的知识,是为了鉴别精 神障碍和非精神障碍。对于精神障碍患者,也可以根据需要进 行辅助性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并且要满足以下条件:一是 必须是在经过系统临床治疗,病理性症状缓解或基本消失以后 才能进行。二是心理咨询和治疗的主要目标,应是社会功能的 康复和预防复发。三是必须密切配合精神科医生一起实施。
变态心理学幻灯ppt课件

器欲阶段);病态时可能退行.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ppt课件完整
5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③人的心理结构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 成;以此对应的人格结构则有本我、自我和 超我构成;
❖ ④“本我”按“快乐原则”活动,“自我” 按“现实原则”活动,“超我”按“道德原 则”活动;
❖ ⑤人们为了防止冲突引起焦虑,具有防止焦 虑的能力,该能力称为防御机制。
❖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常见精神疾病,具有 感知、思维、情感、意志和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 以精神活动的不协调或脱离现实为特征。通常意识 清晰,智能多完好,可出现某些认知功能损害。
❖ 常见类型有青春型、 联想混乱,行为愚蠢,性轻浮.
❖ 偏执型、----系统妄想,未婚女多. (个案音乐女)
❖ 紧张型、----抑制,木僵.
ppt课件完整
4
2.简述精神分析理论对变态心理的 解释。(P251)
❖ ⑴ 该理论从两个基本命题出发解释异常心理现象: ❖ ①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 ❖ ②性冲动是神经症和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 ⑵ 按上述基本命题,佛洛伊德推演出5个判断: ❖ ①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力,这一动力名
为“力比多”; ❖ ②力比多有三个发展阶段(口腔欲、肛门欲、生殖
生了变化。
ppt课件完整
13
2.简述思维障碍的常见类型与特点。 (P263)
❖ ⑴ 思维形式障碍:包括联想障碍和思维逻辑 障碍。常见症状(13种思维形式障碍)如下:
❖ 思维奔逸:思维活动量增加和思维联想速度 加快的一种兴奋性的思维联想障碍。
❖ 思维迟缓:思维活动显著缓慢,联想困难, 思考问题吃力,反应迟钝的抑制性的思维联 想障碍。
❖ ② 记忆减退:远记忆力和近记忆力的减退。 ❖ ③ 遗忘:对局限于某一事件或某一时间内的经历不
变态心理学演示精品PPT课件

(3)神经内分泌因素
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功能调节中枢而下丘 脑本身也受到来自不同神经递质系统的调 节,如单胺类神经递质。 因此心境障碍患者所出现的神经内分泌功能 异常可能主要地反映了单胺类神经递质系 统功能的异常。
第四节 心境障碍的心理治疗
认知疗法 行为疗法
认知疗法
目的在于纠正病人的认知歪曲,建立灵活和积 极的思考方式,并练习新的应对方式。这些认 知歪曲包括对外界事物负性方面的选择性注意, 以及对后果非现实的病态推论。
境障碍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心境障 碍的病因及心境障碍的治疗方法;介绍心境障 碍与自杀的关系,自杀行为的原因;介绍对自 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测以及对自杀的预防方法。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心境障碍的概
念,掌握躁狂发作与抑郁发作的临床症状,了 解他们的形成原因、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法,了 解自杀的原因,掌握对自杀危险性的评估和预 测方法,了解自杀预防的方法和措施。
(三)、双相心境障碍
有心境变高和变低两极性特点,是心 境在正常,高涨(躁狂),低落(抑郁)之 间往返摆动。
典型的双相心境障碍的病例:
参阅教材P147页案例5-3
二、心境障碍的诊断依据
CCDM—3对心境障碍的诊断标准如下:
(一)抑郁发作的诊断
[症状标准] 以心境低落为主,并至少有下列症状中的4项: 1. 兴趣丧失、无愉快感; 2. 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 3. 精力减退或疲乏感; 4. 自我评价过低、自责,或有内疚感; 5. 联想困难或自觉思考能力下降; 6. 反复出现想死的念头或有自杀、自伤行为; 7. 睡眠障碍,如失眠、早醒,或睡眠过多; 8. 食欲降低或体重明显减轻; 9. 性欲减退
躁狂发作以心境高涨为主,与其处境不相称, 可以从高兴愉快到欣喜若狂。病情轻者社会功 能无损害或仅有轻度损害,严重者可出现幻觉、 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21/7/23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异常心理与 行为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性冲 不破防线
潜意识
2021/7/23
意识不到的痛苦隐藏到 潜意识
扭曲的形式变相表 达自己
显形梦、隐性梦、口误、 失误、遗忘、神经症症状 (焦虑、紧张、强迫、转 换和分离性癔症、疑病、
14
•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 件;
心理刺激太多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退化”
性心理发展受 到挫折
性心理“固着”
未来人格的变 态异常
2021/7/23
15
•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 与“超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与紧张。
2021/7/23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2021/7/23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 3、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个人独特的人格心理特征具有相对稳定性
2021/7/23
41
Thank your very much!
2021/7/23
42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此判断高 级神经系统(大脑皮质)功能的 病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抑制、 兴奋与抑制的集中与扩散过程、 互相正负诱导过程等;
变态心理学(李秀泉)PPT课件

心 理 非标准化区分 与 异 常 标准化的区分
社会学角度:对社会准则的破坏 精神医学角度:古怪无效的观念或行为 认知心理学角度:个体主观上的不适体验
李心天
医学标准:将心理障碍当作躯体疾病对待 统计学标准:偏离平均值的程度 内省经验标准:病人和观察者的内省经验
心
社会适应标准:按社会要求和道德规范行事
理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的早期关注 历史:公元前400年,希波克里特(拉底)“体
液学说”。(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 )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 行为主义的理论解释 • 人本主义的理论解释
.
6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 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 -----两个基本命题:
.
10
第二节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及其区 分
第一单元 正常心理与异常心理的概念
正常心理的三大功能: • 正常心理活动三大功能:保障适应环境、人际交往正常运
行、反映认识改造客观世界;(了解什么是正常的)
• 异常心理活动:丧失上述功能,无法保证正常生活,破坏 心身健康
三大功能只要丧失一个,就有问题
.
11
–潜意识(无意识) –性的冲动 (生本能)
2------几个重要概念:
• 力比多 • 性心理发展阶段:口欲期(0-18个月)、肛欲期(18月-
3岁)、性蕾期(3-6岁)、生殖期 • 心理结构:潜意识、前意识、意识 •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 防御机制:压抑、升华、反向形成、幽默、投射、否认
.
•
人的一切必须集中到人本身的存在上来;
•
世界上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认识自我”。
第一章变态心理学介绍-PPT课件

测验
张三的本德视觉动作完形测验结果。左边的是要复制的图 形,右边的是张三按照左边的画出来的图形。张三画的图 形的一些特点显示出大脑损伤:旋转,或将图形回转(a );没有能力来完图案(b);很难重叠(c);简单化( d)。
心理障碍和精神障碍的重要区别
重点不同 精神病学是从医学的角度来研究各种障碍 的发生、发展的原因及规律,采用以医学 手段为主的治疗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治疗;但是变态心理学主要是对不同的障 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探讨他们产生的原因, 采用心理治疗的理论观点和技术方法进行 干预。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第一部分
变态心理学介绍
第一章 变态心理学概论
内容提要
概念 评价标准 评估 分类与诊断 发展简史 研究方法
一、变态心理学的有关概念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几个相关概念 变态心理学和其他学科的关系
变态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什么是变态心理学
变态心理(异常心理)是指各种各样的心 理异常或者行为异常,是指人的感知、思 维、情感、智能、判断、行为、记忆以及 人格等心理过程和个性特征发生异常。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异常的心理现象与行为 活动发生、发展和变化的原因及其规律的 科学。
第三部分 精神障碍
第四部分 情绪和行为障碍
如何学习变态心理学
学好基础课,了解正常心理活动、心理现象及其发 生发展的规律 掌握变态心理的定义、评价标准 了解变态心理学的历史发展脉络 掌握当今使用的关于变态心理学的分类与诊断 结合具体案例来了解和掌握各种变态心理现象的症 状、病因及治疗方法
他们怎么了?
他们怎么了?
有一位高一男生近几年来突然变得很古怪, 常常一个人呆呆的一动不动的坐在在房间里 ,也不说话,学习成绩急剧下降,整天懒懒 散散。最近还经常平白无故地打骂邻居的孩 子,砸烂家中的用具。这位男生到底是怎么 回事呢?是心理不正常?还是脾气比较暴躁 ?
变态心理学PPT课件

学诊断标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统计学标准:在心理测验中常常采用。 ➢内省经验标准:其一是人的主观体验。
其二是他人的观察
➢社会适应标准: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心理学原则
• 郭念锋 • 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
(还包括了自知力判断 现实检验能力)
• 心理活动内在一致性原则 • 人格的相对稳定性原则
2009年11月
• 正常的心理活动(多选) • A顺利地适应环境 B维持生理机能
• 精神病学作为医学的分支,着重异常心理
的诊断、治疗、转归和预后以及精神障碍 的预防与康复。
精神病学的发展概况
• 公元前5-4世纪,古
希腊的医学家希波克 拉底提出了体液学说, 认为脑是思维的器官。
Exorcism(驱魔疗法)
1、烙铁灼灸皮肤 2、长针穿舌头 3、可怕的酷刑处 罚躲在体内的魔鬼 4、火刑等
• 1861年国医生Broca发现了语言运动中枢 • 帕斯德对身体提出“细菌理论”。
精神分析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两个基本命题
第一 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 的心理过程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 动作 精神分析以为心灵包含有情绪、思想、 欲望等作用,而思想和欲望都可以是潜意识 的。 第二、认为性的冲动、广义的和狭义的,都 是神经症和精神疾病的重要起因,这是前人 所没有认识到的。
与生俱来地自我实现 和自我完善的潜能.心 理异常不过是自我完 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 扭曲的外在表现.
• 马斯洛认为心理异常最基本的表现是“存
在焦虑”,这种“存在焦虑”就是“存在” 和“责任”的冲突。由于人的根本意义是 人的“存在”,所以“责任”便成为“存 在”得以实现的阻碍因素。
2010年5月(三级)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心理的区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9-26 19
锯箭止创的故事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
生将箭干锯下,即索谢礼。问他为 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
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
2014-9-26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S. Freud 1856-1939
10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有以下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 力——力比多(libido);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 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 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 器欲阶段。
2014-9-26
11
(3) 人的 心理 结构
2014-9-26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 此判断高级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功能的病 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 抑制、兴奋与抑制的集 中与扩散过程、互相正 负诱导过程等;
2014-9-26 22
2、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3、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 理现象,如生活事件使人兴奋,同时又 必须努力克制自己,大脑皮质兴奋与抑 制过程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 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人的神经功能 便会紊乱,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
2014-9-26 23
斯金纳(B.F. Skinner)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2014-9-26 4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 学科性质 研究目的 心理学 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个体心理差异 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 展影响
2014-9-26
精神病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的诊断、治疗 精神病的转归和预后 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5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 的早期关注
2014-9-26
24
2014-9-26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14-9-26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异常心理 与行为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 理性冲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 性冲不破防线
显形梦、隐性梦、 口误、失误、遗忘、 神经症症状(焦虑、 紧张、强迫、转换 和分离性癔症、疑 病、躯体化) 17
2014-9-26
8
2014-9-26
9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 本命题 A、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 意识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 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B、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 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014-9-26
1、公元前400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提出天 才的推论、体液学说 2、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宗教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
2014-9-26
6
3、公元17世纪后文艺复 兴运动 精神病学从酷刑中解放精 神病人
2014-9-26
7
4、公元17世纪中叶 神经科学的发展 1861年法国医生布 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 区 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 出“细菌理论”
正常与异常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2014-9-26 3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正 常心理与异常之间的差异。 1、对象: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和行为。 具体内容:
变态心理的定义? 是如何发生的? 自身有哪些种类? 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哪些性质与特点? 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 造成怎样的痛苦?
意识不到的痛苦 隐藏到潜意识
潜意识
2014-9-26
扭曲的形式变 相表达自己
4、简评
[1] 历史的眼光评价心理分析理论 与创始人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 心理学方面,而且在哲学方面; [3]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压力主要来自 宗教;
2014-9-26
18
[4] 心理学界的批评它不能得到实证研究的 证实(方法论); [5] 弗洛伊德理论是对自己临床经验的分析 与总结,思考症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6]弗洛伊德是从潜意识出发,逐步构建精 神分析理论; [7] “新精神分析”代替“经典精神分析”; [8] 现代神经科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革命 性替代 “精神分析理论”。
最上层: 意识
中间层: 前意识
最下层: 潜意识
举例:海上冰山、 喝醉酒的人 一名热恋中大学生 右手麻木的母亲 遗忘,笔误、神经症症状等
2014-9-26 12
超我(superego):社会化产
(4) 物——社会规范、道德原则 人格则 自我(ego):有意识行为—— 由本我、现实原则 自我和 超我构 本我(id):生理本能,企图满 足——快乐原则 成。
变态心理学
2014-9-26
1
概述
人群中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 动;
心理正常群体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异常群体:精神障碍占中国人群 13.47%(1993)
2014-9-26 2
人格有缺 陷并伴有 思维障碍 精神障碍 人群心理 活动并不 全是异常 感知觉可能 是正常的
系统治疗后 异常部分能 得到改善或 完全矫正
14
2014-9-26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 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
心理刺激太多 性心理发展 受到挫折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固 着” 性心理“退 化” 未来人格的 变态异常
2014-9-26
15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 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 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 与紧张。
2014-9-26 13
(5)人们 为了防止冲 突引起的焦 虑,具有防 止焦虑的能 力,这种能 力称为“防 御机制”
压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投射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反向 此地无银三百两 合理化 “酸葡萄”心理,“阿Q精神” 升华 化悲痛为力量 抵消 打碎碗——岁岁平安 幽默 相声“洗脚城”
锯箭止创的故事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
生将箭干锯下,即索谢礼。问他为 什么不把箭头取出?他说:那是内
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
2014-9-26
20
(二)行为主义的解释
代表人物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B.F. Skinner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A. Bandura社会学习理论----人
S. Freud 1856-1939
10
2、依据上述两个命题,有以下判断: (1)人类的生物本能,是心理活动的动 力——力比多(libido); (2)力比多在幼年期驱动人的性心理发 展,自出生起到发展结束,有三个发展 阶段:口腔欲阶段、肛门欲阶段、生殖 器欲阶段。
2014-9-26
11
(3) 人的 心理 结构
2014-9-26
21
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学说----狗
用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直接说明人的心理现 象,并通过“实验神经症”的模型解释 “心理冲突”的机制。 步骤
1、通过动物实验,由 此判断高级神经系统 (大脑皮质)功能的病 理生理机制,比如兴奋、 抑制、兴奋与抑制的集 中与扩散过程、互相正 负诱导过程等;
2014-9-26 22
2、再通过对临床病人的观察; 3、最后用类比的方法来解释人的异常心 理现象,如生活事件使人兴奋,同时又 必须努力克制自己,大脑皮质兴奋与抑 制过程产生冲突,冲突一旦持久不消除 并打破神经过程的平衡,人的神经功能 便会紊乱,产生神经症或精神病。
2014-9-26 23
斯金纳(B.F. Skinner) 操作条件反射学说----小白鼠
2014-9-26 4
变态心理学与精神病学的区别
变态心理学 学科性质 研究目的 心理学 异常心理的基本性质与特点 个体心理差异 生存环境对异常心理发生发 展影响
2014-9-26
精神病学 临床医学 精神病的诊断、治疗 精神病的转归和预后 精神病的预防与康复
5
第二单元 学科简史
一、对心理异常现象 的早期关注
2014-9-26
24
2014-9-26
西游记的故事 中国人的成长
2014-9-26
16
(3)克服冲动的心理过程
防止抵御和消除焦虑 克制、压抑非理性冲动 异常心理 与行为 压抑力量不足
冲突、矛盾、非 理性冲破防线
冲突、矛盾、非理 性冲不破防线
显形梦、隐性梦、 口误、失误、遗忘、 神经症症状(焦虑、 紧张、强迫、转换 和分离性癔症、疑 病、躯体化) 17
2014-9-26
8
2014-9-26
9
二、对心理异常现象的现代说明
(一)精神分析的理论解释 1、精神分析的创始人—— 弗洛伊德 解释异常心理现象的两个基 本命题 A、心理过程主要是潜意识, 意识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 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 B、性的冲动都是神经症和 精神病的重要起因。
2014-9-26
1、公元前400年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提出天 才的推论、体液学说 2、公元5世纪到17世纪 宗教神秘主义占绝对优势
2014-9-26
6
3、公元17世纪后文艺复 兴运动 精神病学从酷刑中解放精 神病人
2014-9-26
7
4、公元17世纪中叶 神经科学的发展 1861年法国医生布 罗卡发现运动性失语 区 帕斯德对身体疾病提 出“细菌理论”
正常与异常有相互转化的可能性 在人群中永远并存
2014-9-26 3
第一单元 变态心理学的对象
变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学科,研究正 常心理与异常之间的差异。 1、对象:研究各类形式的变态心理和行为。 具体内容:
变态心理的定义? 是如何发生的? 自身有哪些种类? 不同种类的异常心理与行为有哪些性质与特点? 它有哪些具体表现形式? 对人的认知功能和社会功能有怎样的破坏? 造成怎样的痛苦?
意识不到的痛苦 隐藏到潜意识
潜意识
2014-9-26
扭曲的形式变 相表达自己
4、简评
[1] 历史的眼光评价心理分析理论 与创始人弗洛伊德;
[2]弗洛伊德的历史贡献,不仅在于 心理学方面,而且在哲学方面; [3] 对精神分析学说的压力主要来自 宗教;
2014-9-26
18
[4] 心理学界的批评它不能得到实证研究的 证实(方法论); [5] 弗洛伊德理论是对自己临床经验的分析 与总结,思考症状背后的意义是什么? [6]弗洛伊德是从潜意识出发,逐步构建精 神分析理论; [7] “新精神分析”代替“经典精神分析”; [8] 现代神经科学对异常心理的解释革命 性替代 “精神分析理论”。
最上层: 意识
中间层: 前意识
最下层: 潜意识
举例:海上冰山、 喝醉酒的人 一名热恋中大学生 右手麻木的母亲 遗忘,笔误、神经症症状等
2014-9-26 12
超我(superego):社会化产
(4) 物——社会规范、道德原则 人格则 自我(ego):有意识行为—— 由本我、现实原则 自我和 超我构 本我(id):生理本能,企图满 足——快乐原则 成。
变态心理学
2014-9-26
1
概述
人群中存在正常心理活动和异常心理活 动;
心理正常群体
Hale Waihona Puke 心理异常群体:精神障碍占中国人群 13.47%(1993)
2014-9-26 2
人格有缺 陷并伴有 思维障碍 精神障碍 人群心理 活动并不 全是异常 感知觉可能 是正常的
系统治疗后 异常部分能 得到改善或 完全矫正
14
2014-9-26
3、精神分析理论对心理异常现象的解释 (1)合理地度过“性心理”发展的每个 阶段,是未来心理健康的充分条件;
心理刺激太多 性心理发展 受到挫折 心理刺激太少 性心理“固 着” 性心理“退 化” 未来人格的 变态异常
2014-9-26
15
(2)“自我”必须随时随地的学习外部 世界,以便理性地处理“本我”与“超 我”的冲突和矛盾,所以时常体验焦虑 与紧张。
2014-9-26 13
(5)人们 为了防止冲 突引起的焦 虑,具有防 止焦虑的能 力,这种能 力称为“防 御机制”
压抑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投射 我见青山多妩媚,青山见我亦多情 反向 此地无银三百两 合理化 “酸葡萄”心理,“阿Q精神” 升华 化悲痛为力量 抵消 打碎碗——岁岁平安 幽默 相声“洗脚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