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数字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详解研究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详解研究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详解研究地铁通信广播系统是指地铁列车内部和列车与外部之间的通信系统。

它是地铁列车运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与列车行驶、乘客安全息息相关。

下面对地铁通信广播系统进行详细研究。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的组成地铁通信广播系统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车载控制台、地面控制中心和车站广播系统。

1.车载控制台车载控制台是指地铁列车上的控制台,它由中央控制器和控制器终端组成。

中央控制器连接着车头与车尾的两端,主要负责监控列车的运行状况和控制列车的方向等;而控制器终端则提供广播调度、列车在线监控、故障自诊断等功能。

2.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则是指地铁公司的控制中心,以及与之配合的通讯网络。

它负责对列车进行行车调度、列车遇到故障时的处理、以及与列车乘务员的通讯等。

3.车站广播系统车站广播系统主要是针对地铁车站的广播系统。

它由车站广播控制器、广播发射机、扬声器等设备组成,负责车站的安全提示、乘客提醒、列车到站信息以及天气情况等公共信息的发布。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的运作模式地铁通信广播系统的运作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调度员指挥调度员根据线路的情况,对车站进行调度和监控,掌握列车的动态信息,进行排班。

2.车载调度终端广播车载调度终端与调度员联系,接受调度指令,并在车载控制台上发送广播。

3.站台广播车站广播系统将车站中心的信息广播到公共区域,向乘客发布行车信息、安全提示及天气情况等。

4.安全广播车载控制台在列车发生紧急情况时,可以通过车载通信设备与车站中心进行联络,启动安全广播功能,提高乘客的安全意识和应急的能力。

地铁通信广播系统的重要性地铁通信广播系统是地铁列车运行的核心部分。

通过这个系统,列车乘务员和调度员可以进行实时通讯,列车运行的稳定性得到了很好的保障。

与此同时,在列车停靠车站时,车站广播系统可以将车站中心的信息广播到公共区域,为乘客提供信息,并提高乘客对安全的意识和应急能力,可以保证地铁列车的行车安全和乘客权益。

地铁中广播系统的运营研究

地铁中广播系统的运营研究
在集成式的广播系统中,将广播集成在综合监控系统中, 通信专业负责广播播放设备的维护,而由综合监控专业负责广 播的播放,综合监控画面是图形化界面,操作比较直观,一般 站务人员不需要,定时播放,实现广 播播放形式的多样化,还可以实现背景音乐广播播放,话筒广 播播放,tts广播播放的功能,丰富了广播的播放功能。但是在
3 两种广播系统的优缺点比较 分立式的广播系统与综合监控系统不产生任何联系,使
用广播系统厂家提供的广播控制盒播放广播,广播控制盒直接 与广播服务器相连,排除了由于综合监控服务器故障带来的问 题,不存在与别的专业的集成或互联,故障排查比较简单,责 任归属明确,发生故障时,相关专业响应速度较快,可以由专 业人员快速独立修复故障。但是在分立式的广播系统中,由于 广播控制盒是专业化的设备,操作不直观,站务人员需要经过 专业化的培训方可进行操作,且广播控制盒界面不直观,不利 于广播的定制化播放,个性化播放。
可以对集成式的广播系统做一些改进,改进的一个方案是 明确接口划分,将接口设置于综合监控交换机的外侧,由于在 地铁建设时期,综合监控专业交换机的外侧线缆由各相关专业 负责敷设,在运营时期,将此部分线缆划归相关专业有利于故 障的权责划分,加快故障响应速度。
改进的另一个方案是将两个专业的设备划归给同意各专业 管理,无论是将广播设备一起划归给通信专业还是综合监控专 业,从设备数量和维保任务来说总量并没有增加很多,但是在 保留集成式广播系统中界面友好,易于上手的方面起了极其重 要的作用[4]。
2 地铁系统中广播系统的结构 在以往的地铁建设实践中,广播系统是分立式的,它单独
设立,结构也很简单,控制中心设立广播服务器和工作站通过 光纤环网与车站的广播服务器相连,用于下发或修改最新的广 播,在车站设立广播控制盒与车站的广播服务器相连,用于手 动或自动控制广播的启停。

沈阳地铁一号线列车广播系统简介

沈阳地铁一号线列车广播系统简介

沈阳地铁一号线列车广播系统简介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沈阳地铁一号线列车广播系统的原理及功能,并对其中重点部分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字:地铁、广播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expounds the shenyang subway train radio system principle and function, and the key part in detail.Key words: the subway, radio沈阳地铁1号线列车广播设备是由北海公司设计的地铁列车广播与乘客信息系统。

其主要功能是播放列车到站动态音/视频运营信息,使旅客及时了解列车的运行情况、到站信息等,方便旅客换乘其他线路,减少旅客下错站的可能性。

在发生灾害或其他紧急情况下,进行紧急广播,以指挥旅客疏散,调度工作人员抢险救灾,减少意外造成的损失。

1司机室对讲可以在有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系统提供司机室之间的通话功能,一列车两端的司机室可以通话。

在两列车重连时,四个司机室之间也可以通话,司机室内部的通信为全双工,而且通话内容不会被客室听到。

2司机对乘客广播(人工广播)在激活端,司机可以用麦克风对客室广播。

在两列车互连时,在激活端司机室可以对所有客室广播。

系统中预留了列车重联时的通信控制接口和列车音频总线接口及对讲音频总线接口。

3无线电广播(OCC广播)列车广播系统与无线电装置有RS232和音频接口,其中RS232可以接收无线电台的控制和实时文本信号,允许OCC不需司机操作就可向司机室或客室乘客进行广播。

在正常状态下,系统的默认方式为可根据用户需要使用系统设置软件调整。

司机也可手动控制实现OCC与司机的对讲和OCC向客室乘客进行广播。

4列车自动广播(数字化报站与预录紧急广播)4.1全自动播放站名和注意事项广播中央控制器通过发来的实时速度信息和控制信号或者来自车辆牵引系统的速度节点信号,结合开关门信号控制数字信息处理器进行全自动数字化语音报站。

地铁公共广播(PA)子系统—PA系统概述

地铁公共广播(PA)子系统—PA系统概述
具有各级广播占用指示和选区占用的指标; 能显示出广播的优先级; 有编组广播的功能;
具有监听选择图标,可以对广播权限内的各广播选区进行监 听,监听音量可调,所有广播控制命令均加入操作等级识别码, 以便广播系统判别广播优先级。
车站功能
广播范围:本站所有选区广播、多个选区广播、单个选区广播 车站广播终端:采用图形化界面,包括以下内容: ➢显示本站PA设备实时运行状态
IS:全线广播、任意一个车站广播、任意车站的相同 选区 进行一个或多个广播 中心广播终端:采用图形化界面。
主界面以图形方式显示全线各站的名称及位置;同时显示 各站的状态,可否进行广播以及广播的占用情况:
➢该站未开通; b.该站已开通,设备正常,可进行广播操作; ➢c.该站有设备报警,或与中心无联系及设备出现严重故障, 无法对此站进行广播; ➢d.广播区被占用,话筒播音状态;e.广播区被占用,语音 播音状态; ➢f.广播区被占用,线路播音状态;
①可显示车站广播区划分,并显示各广播区的占用/空闲状态; ②优先级状态显示; ③信源显示:显示此站正在广播的信源。 ➢具有话筒广播、线路输入广播、语音广播、语音段选择等信源选择图标, 有“播放”、“暂停”等按钮,单选、组选、全选本站各广播区进行话筒、 语音、线路广播 ➢有各选区、全站等选择图标,可自由选择广播区或快捷方式选中所有广播 区进行广播 ➢有各级广播占用指示和选区占用指示 ➢有编组广播功能 ➢有监听选择图标 ➢所有的广播操作均有相应指示
控制中心功能
能通过话筒广播、语音广播等信息源选择图标,可单选、 组选、全选全线各站各广播进行话筒、语音、线路广播;
有 “选站广播”和“选区广播”功能; 对于“语音广播”,有在固定时间(自由设定时间)对选择 的广播区播出预先录制的广播内容功能; 对于“语音广播”,有周期性广播功能; 具有全线、单站、分区等广播使用方式的选择图标;

城市地铁新一代广播系统研究

城市地铁新一代广播系统研究

城市地铁新一代广播系统研究作者:李鑫陈华陈伟来源:《中国新通信》2021年第01期【摘要】目前,北京轨道交通的广播系统存在一定局限性,无法实现运营异常情况下路网范围内的统一播报及多系统联动,标准化程度不高,无法适应网络化运营管理。

北京市指挥中心率先提出了新一代广播系统概念。

本文针对北京市22条地铁线路广播系统的现状,加以梳理、分析、总结,引出新一代广播架构,提出基于新架构的智能化广播系统,以提高地铁运营的效率。

【关键词】广播系统轨道交通北京地铁一、北京市轨道交通发展概述随着近年来北京市轨道交通建设不断发展,运营线路越来越多,客流数量稳步增涨。

2018年,轨道交通路网客运量达到38.48亿人次,日均1054.36万人次[1]。

北京市轨道交通从过去的单一线路运营跨入复杂的网络化运营时代,网络化运营组织格局逐渐形成。

提高乘客服务迫在眉睫,而直接面向乘客的广播系统在乘客服务、客流诱导和应急调度指挥中的作用越发显著。

在新形势下,北京轨道交通的广播系统出现了不相适应的状况:一方面是自身的架构、功能与网络化运营管理的要求不相适应;另一方面是与运营异常事件处置要求不相适应。

2018年轨指中心率先提出了新一代广播架构,实现跨线路广播宣传、乘客诱导的一体化,统一信息发布归口,保证乘客广播信息发布的统一、及时和高效,使广播系统更好地服务于乘客。

二、轨道交通广播系统现状2.1广播系统构成目前广播系统总体结构由两层组成:第一级:线路级,负责所辖范围内防灾广播信息及运营组织信息发布,设置线路防灾广播、线路行车广播,由线路防灾调度员、线路行车调度员播报。

第二级:车站级,负责所辖车站内防灾广播信息、运营组织信息及背景广播发布,设置车站防灾广播、车站行车广播、车站客运广播,由车站防灾值班员、车站行车值班员、车站客运值班员播报,同时系统具备自动播报功能。

2.2线路系统现状目前,北京市轨道交通未建设路网层广播系统,现有22条已运营线路,均已建设由控制中心(OCC)和车站广播两级组网的广播系统。

地铁广播系统的使用流程

地铁广播系统的使用流程

地铁广播系统的使用流程1.引言地铁广播系统是一种用于向乘客提供实时信息和广播服务的技术。

该系统可以通过车厢内的扬声器向乘客播放各种相关信息,如到站提示、车次信息、乘客安全提醒等。

本文档将介绍地铁广播系统的使用流程,以帮助乘客更好地使用该系统。

2.登陆系统1.打开地铁广播系统应用程序。

2.输入用户名和密码以登录系统。

3.点击“登录”按钮。

3.主界面1.登录成功后,系统将显示主界面。

2.主界面中包含以下功能:–播放控制:用于控制广播播放的开始、暂停和停止。

–广播列表:显示已创建的广播列表。

–音频选择:用于选择要播放的音频文件。

–音量调节:用于调节扬声器的音量大小。

4.创建广播1.在主界面中,点击“广播列表”。

2.在广播列表中,点击“创建广播”按钮。

3.输入广播标题和内容。

4.选择要播放的音频文件。

5.点击“保存”按钮。

5.播放广播1.在主界面中,点击“广播列表”。

2.在广播列表中,选择要播放的广播。

3.点击“播放”按钮。

4.广播将通过扬声器播放给乘客。

6.暂停广播1.在主界面中,点击“播放控制”。

2.点击“暂停”按钮。

3.广播将被暂停。

7.停止广播1.在主界面中,点击“播放控制”。

2.点击“停止”按钮。

3.广播将被停止。

8.调节音量1.在主界面中,点击“音量调节”。

2.拖动滑块以调节音量大小。

3.即时调整扬声器的音量。

9.退出系统1.在主界面中,点击“退出”按钮。

2.确认退出系统。

10.总结地铁广播系统的使用流程包括登录系统、进入主界面、创建广播、播放广播、暂停广播、停止广播、调节音量和退出系统等步骤。

通过本文档的指导,乘客可以更好地使用地铁广播系统,获取所需的实时信息和服务。

地铁广播系统整体设计方案浅析

地铁广播系统整体设计方案浅析
朱 成 伟
摘 要 :地铁 广播 系统是 地铁 运 营的重要 设施 ,不仅 为 乘客提供 舒适 的乘 车环境 和 准确及 时的乘
车信 息 ,还是 列 车运行控 制 、 灾害预 防 与报警 的重要 手段 。从 地铁 广播 系统 的功能入 手 ,讨 论地
铁 广播 系统的 构成 。
关键 词 :地铁 通信 ;广播 ;控 制 中心
7 .声场 强度 不论 室 内、室 外 均应 大 于 环 境 噪
声 1d 。负荷 区各 点 的声 场 均 匀 度及 混 响 指 标 应 0B
情时 ,控制 中 心 环 控 ( 灾 ) 调 度 员 、车 站 值 班 防 员可选 择相应 车站 、区域进行 防灾 广播 。控制 中心
行车调 度广 播 控 制 台、环 控 ( 灾 ) 调 度 广 播 控 防 制 台具 有选 区 、选 站和全 播控制 功 能 ,中心控制 主 机要有 对全 系统监控 、集 中维 护管 理功能 。车 站值 班员 广 播控制 台要有 选 区和本站 全播 功能 ,并 能监 听站 内各 广播输 出回路情 况 。因此 ,广播 系统功 能 要求 如下 。 1 .能对 控制 权灵 活设置 多级 优先级 。
列车 到 、发 信息 时 ,系统可 实 时 自动播 出 ,并 同 时 播放 2段不 同 的语 音信 息 。 6 .应具 有任 一信 源经 任 一信 道 播 向任 一 负 载 区广 播 的功 能 ,并 具 有 监 听 、检 测 、负 载 反 馈 显 示 、手/自动 备机 切换及 故 障告警 功能 。
情况。
3 .车站 值班 员 可通 过 车 站播 音 控 制 台对 本 站 某 指定 分路 或全站 广播 ,同时可根 据需要 选择监 听 本 站各 广播 区 的广播 情况 。

浅谈地铁列车广播系统

浅谈地铁列车广播系统

浅谈地铁列车广播系统摘要:列车广播系统是地铁列车最重要的子系统之一,是乘客在列车上获取出行信息的主要途径,早期的地铁列车多数是基于人工广播和静态标识的信息发布模式,现代化地铁建设已经普及了自动广播和动态信息发布方式,乘客可以在列车上轻松获取实时的出行信息。

本文以西安地铁一号线为模型,介绍了地铁列车自动广播的信息更新机制,以及列车广播在运营中的一些典型故障。

关键词:地铁车辆;列车广播;自动广播故障引言为了缓解愈加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方便市民出行,轨道交通的模式受到了大多数城市的关注和重视,其优势作用的体现大大提高了城市交通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让整个城市的交通运输体系更为健全,运转更为流畅。

用于轨道交通中的车辆检修是其中管理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对于车辆检修所采用的检修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也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和测试,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提升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出现严重的运营事故。

1列车广播系统简介1.1系统组成列车广播系统一般由广播系统、乘客信息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三大模块组成。

三个功能模块之间既相互独立运行,又有联动功能。

1.2广播系统PA广播系统主要负责提供语音和文字信息,数字报站是通过广播控制盒设置起始站、终点站、当前站、运行方向等信息后,通过手动触发或信号系统提供的距离信息自动触发来实现手动报站或自动报站功能的。

广播控制盒或信息系统提供的站点信息会同时发送给动态地图、动态信息显示器和乘客信息显示系统,通过动态的方式,在客室实时显示出列车当前所在车站或区间。

动态信息显示器主要以LED的方式在客室以滚动字幕的方式显示站点信息,并可在司机室前端以LED方式显示列车终点站信息。

语音对讲指的是通过广播控制盒配合系统主机实现司机室对讲、客室紧急对讲、人工广播等功能。

1.3乘客信息系统PIS乘客信息系统也包含动态信息显示器,主要通过媒体主机和安装在客室的LCD屏显示多媒体信息和站点信息,以及应急提示信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铁数字广播系统技术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地铁数字广播系统的术语和定义、系统组成、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

本规范适用于地铁新线建设、既有线路系统数字化整体改造。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安全第1部分:通用要求GB/T 4959—2011 厅堂扩声特性测量方法GB/T 5080.7 设备可靠性试验恒定失效假设下的失效率与平均无故障时间的验证试验方案GB/T 5465.2 电气设备用图形符号第2部分图形符号GB 8898 音频、视频及类似电子设备安全要求GB/T 9254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GB/T 9384 广播收音机、广播电视接收机、磁带录音机、声频功率放大器的环境要求及试验方法GB/T 9813.1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1部分台式微型计算机GB/T 9813.2 计算机通用规范第2部分便携式微型计算机GB/T 12060.2 声系统设备第2部分:一般术语解释和计算方法GB/T 12060.3—2011 声系统设备第3部分:声频放大器测量方法GB/T 12060.11 声系统设备第11部分:声系统设备互连用连接器的应用GB/T 17618 信息技术设备抗扰度限制和测量方法GB 17625.1 电磁兼容限值谐波电流发射限值(设备每相输入电流≤16A)GB 17859—1999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划分准则GB/T 34835 电气安全与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网络连接设备的接口分类GB 50157—2013 地铁设计规范GB 50526—2010 公共广播系统工程技术规范SJ/T 10406 声频功率放大器通用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地铁数字广播系统Metro digital public address system地铁数字广播系统是运营生产系统,是各层级中心调度员和车站值班员向乘客播报应急通告、列车运行、乘客引导等服务信息以及向工作人员发布作业命令和通知的语音播报系统,发生灾害时用于救灾广播。

系统采用标准以太网结构,通过以太网传输数字音频和控制指令。

地铁数字广播系统包含正线运营广播系统、车辆基地广播系统、区间广播系统。

3.2中心广播系统Operation Control Center Public Address system是指设置于各线路控制中心的广播设备构成的系统。

3.3广播优先级Airing priority指广播信源播出的优先等级。

当有多个信源对同一分区广播时,系统会设定信源选通分区的排队顺序,这种顺序即为优先级,优先级别高的信源优先选通分区,且在优先级别低的信源广播时能自动覆盖。

3.4分区管理Broadcast area management车站扬声器网可分成若干广播分区进行管理。

各个广播分区可分别单选、多选或全部选通、关闭。

3.5自动广播Automatic Public Address与广播系统联动的相关系统生成控制指令,触发广播系统的预录制信息的广播方式。

3.6区间广播Tunnel Public Address用于紧急情况下对地铁隧道进行防灾语音播报的广播方式。

3.7小区广播Platform Public Address站台值班员通过无线广播终端对本站台进行定向广播的广播方式。

3.8广播操作台Broadcast console为线路行车调度员提供业务操作界面的设备,根据需要,可集成于综合监控系统界面。

3.9音频话筒Audio microphone为值班员设置的人工广播话筒及监听设备。

3.10接口控制器Interface controller用于运行广播系统服务器软件,连接地铁其他子系统(ATS、时钟、ISCS等)的设备。

3.11广播主机Broadcast host提供多种功能接口的设备,支持模拟音源输入/输出、干接点、串行通信、电话接口等多种接口形式。

3.12数字功率放大器Digital power amplifier音频放大设备,控制开关单元的ON/OF,把小音频信号放大到足够的功率以便驱动扬声器或扬声器系统的放大器。

3.13区间检测器Audio booster用于实现区间广播功能,对区间扬声器线路进行检测的设备。

3.14噪检控制器Noise detector controller用于检测现场噪声,对广播区域音量进行调节。

3.15无线接收器Wireless receiver接收无线手持终端的信号,实现小区广播。

3.16录音控制器Recording controller用于对广播内容进行录音,并进行回放。

3.17无线手持终端Wireless Handing Terminal用于站台值班员对本站台进行定向广播。

3.18插播盒Broadcast box设置在车辆基地运用库现场墙上,可发起广播和对讲的设备。

4 系统组成4.1 系统总架构图1地铁数字广播系统架构图4.2 正线运营广播系统 4.2.1 中心广播系统图2 中心广播系统架构图4.2.2 车站广播系统图3 车站广播系统架构图4.3 车辆基地广播系统图4车辆基地广播系统架构图区间广播系统4.45 技术要求5.1 使用环境环境温度:5℃~45℃相对湿度:<90%大气压:86~106kPa5.2 外观和结构要求5.2.1 产品外观应整洁,表面不应有明显的凹痕,划伤、裂缝、变形、毛刺、霉斑等缺陷,表面涂镀层不应起泡、龟裂、脱落。

5.2.2 金属零件不应有锈蚀及其他机械损伤,灌注物不应外溢,塑胶件无明显披锋、缩水、划伤、脱漆。

5.2.3 开关、按键、旋钮等操作应灵活可靠,各种指示器和功能正常工作,应能达到预期的功能。

5.2.4 零部件应紧固无松动,结构上有足够的机械稳定性。

5.2.5 说明功能的文字和图形符号的标志应明确、清晰、端正、牢固,图形符号应符合GB/T5465.2的规定。

在GB/T 5465.2中未定义的图形符号,由产品标准规定。

5.2.6 接口的电气和机械结构型式应符合GB/T 12060.11和GB/T 34835的规定。

5.3 功能要求5.3.1 中心广播系统功能5.3.1.1 人工广播。

系统应能通过话筒对广播范围内的区域进行人工实时播报。

5.3.1.2 预录制广播。

系统能对广播范围内的区域进行预录制广播,至少能存储500条、600分钟语音信息,支持多种语音格式转换,并具有预录制语音播音排队功能。

中心站可同步更新车站语音信息。

5.3.1.3 实时录制广播。

系统能通过控制终端进行实时录制广播,相关录制信息可调用播放并可进行管理。

5.3.1.4 TTS广播。

系统能通过人机界面实现文字合成语音的操作,合成的语音可进行预听,并可用合成的语音对广播范围内的区域进行广播。

需同时支持普通话,英语双语合成,支持地方方言转化,至少支持3路TTS广播并行转换广播。

5.3.1.5 定时广播。

通过人机界面进行设置,系统可实现预订时刻向预订区域进行选定的预录制广播。

5.3.1.6 循环广播。

通过预先设置,可实现对指定的广播内容进行不间断的自动循环广播,循环的次数可以人工预先设定。

5.3.1.7 平行广播。

系统应能实现多信源、多信道、多负载区域平行广播,各信源可经不同的播音通道同时播向不同的负载区域;同时能够实现多个广播区同时播放同一存储音源的不同语音段的功能。

能下发不少于16路平行广播。

5.3.1.8 监听功能。

系统可通过网络监听广播范围内任一分区广播内容,监听音量可调。

5.3.1.9 分区管理。

系统可通过人机界面选择广播分区,进行分区全选、多选、单选、编组广播。

5.3.1.10 应急广播。

在遇紧急情况下,系统应能通过综合监控系统触发实现紧急情况下的自动或人工广播。

也可在紧急情况下,调度员通过后备操作台上的指定按钮实现紧急广播。

5.3.1.11 网络对讲。

系统应能向车站或者车辆段对讲设备发起网络对讲,对讲目标设备、音量自定义。

5.3.1.12 录音功能。

系统应具备实时录音功能,录音信息包含广播内容、日期、时间信息以及用户信息等。

录音可调用查询。

5.3.1.13 后备模式。

中心综合监控系统控制台广播功能故障时通过后备广播操作台实现相同的广播功能、显示功能,且优先级高于综合监控系统各控制台。

5.3.2 车站广播系统功能5.3.2.1 人工广播,同5.3.1.1 。

5.3.2.2 预录制广播,同5.3.1.2 。

5.3.2.3 实时录制广播,同5.3.1.3 。

5.3.2.4 TTS广播,同5.3.1.4 。

5.3.2.5 定时广播,同5.3.1.5 。

5.3.2.6 循环广播,同5.3.1.6 。

5.3.2.7 平行广播,同5.3.1.7 。

5.3.2.8 监听功能,同5.3.1.8 。

5.3.2.9 分区管理,同5.3.1.9 。

5.3.2.10 应急广播,同5.3.1.10 。

5.3.2.11 录音功能,同5.3.1.12 。

5.3.2.12 自动广播。

车站广播系统通过以太网与综合监控系统(或信号)进行连接,广播系统获得列车运行信息,并自动进行不少于4路同时播报的列车到发广播。

5.3.2.13 播放预示音。

每次进行人工广播前,系统可自动播放预示音信息,预示音可自定义。

5.3.2.14 优先级广播。

当高优先级广播时,能够自动打断低优先级的广播,而低优先级的广播则不能打断高优先级的广播。

5.3.2.15 小区广播。

站台值班员可通过无线手持台发起人工广播或者通过快捷指令实现选定广播分区的预录制广播。

5.3.2.16 音量自动调节。

系统应能对环境噪音进行检测,通过音量自动调节机制,控制信噪比,实现广播音量自动调节。

噪声传感器与广播区域可自由关联。

5.3.2.17 扬声器线路检测。

系统能检测广播区的线路状态,状态应包括正常、开路、短路、接地。

当广播区线路发生故障时,系统应及时向中心系统网管发出告警信息。

扬声器线路发生短路故障时,应具有对设备的保护功能。

5.3.2.18 主备电源切换。

功放、广播主机等主要设备应支持主备电源切换,当主电源故障时,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供电。

5.3.2.19 功放导备。

广播系统应能实时检测功率放大器的工作状态。

当功率放大器故障时,可自动切换至对应的备用功率放大器,不影响正常广播。

当主用功率放大器修复后可自动恢复为主用功率放大器。

5.3.2.20 延时加电。

系统统具有延时加电功能,能够延时对系统中的功放、广播主机等重要控制模块逐台加电,以有效地防止电网瞬间断、通电时对本系统运行程序的干扰和系统设备开机时对电网的冲击。

5.3.3 车辆基地广播功能5.3.3.1 人工广播,同5.3.1.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