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地持轻物掷远》小学三年级

合集下载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说课稿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说课稿

《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说课稿第一篇:《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说课稿《原地侧向投掷轻物》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以三年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按水平目标二课程目标要求,以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本节课选择小学三年级原地侧向投掷轻物的项目进行教学。

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出发,采用由易到难、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让学生能很快进入角色,融入课堂气氛中去,成为课中真正主人。

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和积极性,通过教材“投掷”为载体,以教师的启发为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玩”、“学中练”的过程中得到成功的乐趣,掌握动作技术,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投掷的技术。

(2)能力目标:发展学生协调性、灵敏性、掷远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投掷的教学,使学生初步具有良好的组织纪律观念、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团结协作精神,勇于克服困难等意志品质。

三、本课重点:肩上曲肘,挥臂迅速。

四、本课难点:蹬地、转体、挥臂动作连贯。

五、教学过程本课教学过程队形队列——健美操——教师示范——学生自练——教师导学——学生互练——游戏——放松——小结1、队形队列:首先进行课堂常规,教师宣布本课内容,通过模仿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培养学生饱满的学习精神,为本课有序地进行打下良好的基础。

2、健美操:通过优美的音乐节奏与教师一起练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注意力集中的好习惯,同时培养学生美感和韵律感,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充分活动身体有关的肌肉与关节,为学习本课任务作好充分的准备。

3、导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给学生投掷的技术、技能,发展学生身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4、自练、互练:给学生时间,让学生自练、互练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个性的发展,充分体现本课的“自主、协同、创造”的教学模式。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轻物掷远》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掷轻物的基本技巧,提高投掷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掷轻物的方法,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善于模仿和探究。

但在掷轻物方面,部分学生可能动作不规范,需要教师耐心指导。

此外,学生的体能水平参差不齐,教学中应注重因材施教。

三.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掷轻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技能目标:通过练习,提高学生的掷轻物能力,使80%以上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掷轻物的动作要领。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极锻炼身体的态度,增强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掷轻物的基本技巧和方法。

2.教学难点:掷轻物的力度和角度的控制。

五. 教学方法1.示范法:教师或学生代表进行动作示范,引导学生正确掌握掷轻物的技巧。

2.练习法:分组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掷轻物的能力。

3.比赛法:学生进行比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竞争意识。

4.反馈法:教师及时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六. 教学准备1.器材准备:轻物(如篮球、排球等)、测量工具、标志物。

2.场地准备:宽阔的场地,以便学生练习和比赛。

3.教学课件:掷轻物的动作要领和技巧。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项新的技能——掷轻物。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掌握掷轻物的技巧,提高自己的投掷能力。

现在,请大家跟着我一起动起来吧!”2.呈现(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课件或现场示范,让学生了解掷轻物的基本动作要领。

如:握球的方法、掷球的姿势、力的作用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动作要领进行练习,及时纠正不规范的地方。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持轻物掷远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持轻物掷远

三年级上册体育教案:持轻物掷远一、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地掌握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能;2.学生能够自如地掷远并提高自身的身体协调能力;3.学生能够在对方指定区域内投掷轻物。

二、教学内容1. 投掷姿势的练习1.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身体略微前倾;2.右手握住轻物,左手自然下垂;3.右手向后摆臂,左手向前平伸;4.将重心转移到后脚,右手以肘部为中心快速甩出。

2. 投掷目标的标定在操场上分出两个小组,每个小组指定一块目标区域。

目标区域以一个正方形为对象,并用颜色区分。

每个小组的成员轮流投掷,并以得分高低作为比较。

3. 双人配对练习以二人为一组,站在操场的两个斜档上,相对投掷轻物。

目标区域可以自定,比赛时间为3分钟左右,比较两组得分高低。

三、教学重点难点1. 重点投掷的姿势,力量的使用,目标区域的标定。

2. 难点轻物的重量、形状和大小对掷远的影响。

1. 课前准备1.准备足够数量的轻物;2.决定比赛规则;3.将轻物和目标区域标记出来。

2. 教学步骤第一步:讲授投掷姿势教师向学生示范正确的投掷姿势,并要求学生模仿。

第二步:教授投掷目标将操场分为两个区域,并用不同的颜色标记。

每个小组规定一个目标区域。

每名学生轮流进行投掷,以目标区域的高低得分。

第三步:双人配对练习将学生分组,并站在操场两个斜档上进行练习。

每组比较投掷的得分高低,每位学生都轮流进行投掷。

3.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答疑解惑。

4. 课后作业每个小组自行设计投掷的目标区域,并进行一次比赛。

根据比赛结果进行分数统计。

要求学生认真记录比赛详情并写出自己的体会。

五、评价方式1.老师对学生的投掷技能、配合能力和形象表现进行评价;2.学生互相评价,讲述对方优点和不足;3.学生自我评价,总结自己的不足,制定改进计划。

1.具备掷远基础的体育教练;2.充分准备的轻物和正方形的目标表;3.超市等地可购买的轻质、大小适宜的球形物品。

原地投掷垒球(持轻物掷远)

原地投掷垒球(持轻物掷远)

原地投掷垒球(持轻物掷远):
专项热身:上下交叉传接球接力
重点:腿用力蹬直,出手速度快。

难点:动作协调,球出手要有一定的高度。

握法:用拇指、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握住球,小指弯屈顶在球的下面,掌心不着球。

预备:
身体左侧对准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比肩宽,右手持垒球向右引臂至肩平,左臂自然屈于胸前;同时右腿弯曲身体重心落于右腿,上体略向右倾;
最后用力:
然后右腿蹬地、转髋挺胸,形成满弓,左腿自然伸直,重心前移,上体向前,挥臂鞭打将球经肩上快速投出。

口诀:右手持球与肩平,重心后移身侧倾,蹬地送髋加挺胸,快速掷向前上空。

教学内容
A、模仿教师,先做徒手分解动作,在做连贯动作。

(两脚不要分的太开,不然不好发力)
(向前送髋成满弓)
(右脚弯曲,上体向右倾斜扭转)
B、个人对墙掷球,将球掷过适当高度。

(注意掌心要空出,不触球)
(右臂要伸直,不要甩小臂,出手点要高)
(右臂抬起来,于肩齐平)
C、进行“比比谁跳的远”比赛。

(蹬地送髋成满弓, 注意抬头挺胸)
(注意出手的角度38-42)
(要运动手腕、手指力量才能更远)
(要用力蹬地,上下肢要协调发力,动作要连贯)
(快速的出手)。

上下手持轻物掷远 游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上下手持轻物掷远 游戏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体育与健康三年级

小学班会教案:上下手持轻物掷远游戏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体育与健康三年级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巧。

2. 游戏规则及注意事项。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巧。

2. 教学难点: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四、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运动,如慢跑、拉伸等,提醒学生注意运动安全。

2. 技能讲解与示范讲解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巧,强调动作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分组练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一名组长,组织学生进行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练习。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 游戏环节1)组织学生进行“掷远接力”游戏,每组学生依次进行上下手持轻物掷远,以距离远近决定名次。

2)组织学生进行“掷远比准”游戏,设置目标区域,学生站在规定距离外,进行上下手持轻物掷远,以命中目标次数决定名次。

5. 放松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放松运动,如深呼吸、轻松跳等,缓解运动疲劳。

6. 总结与反思组织学生分享自己在游戏中的收获和感受,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课后加强练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上下手持轻物掷远的基本技巧。

2. 学生在游戏环节中表现出良好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3. 学生能积极参与游戏,展现出团结协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六、教学建议1. 教师在示范时要注重动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以便学生更好地掌握技巧。

2. 在分组练习时,教师要加强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3. 游戏环节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 课后教师可布置相关的练习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总之,本节课通过上下手持轻物掷远游戏,培养了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积极进取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位学生都能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运动技能,增强体质。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说课稿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说课稿

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轻物掷远》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轻物掷远》是人教版体育与健康三年级教材中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掷远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掷远的方法和技巧以及掷远比赛的规则。

教材内容丰富,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素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模仿能力和学习能力。

他们对体育活动充满热情,喜欢尝试新鲜事物。

但同时,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力量和掷准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给予个别关注和指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掌握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学会正确的掷远方法,提高掷远距离和准确性。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分组练习、比赛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技体育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自信心,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和掷远方法。

2.教学难点:掷远时的手腕翻转和力量控制。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示范法、分组练习法、比赛法等。

2.教学手段:利用图片、视频、器材等辅助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课堂导入:以趣味小游戏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动作讲解与示范:讲解轻物掷远的动作要领,示范正确的掷远方法。

3.分组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4.比赛环节:设置掷远比赛,激发学生的竞技热情。

5.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自己在练习和比赛中的收获和不足,教师进行总结。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站位:双脚站立,与肩同宽2.握物:用手握住轻物,手指自然分开3.掷远:手腕翻转,用力将轻物掷出4.预摆:轻轻摆动手臂,感受力量5.掷出:手腕翻转,用力掷出轻物6.跟进:掷出后,手臂跟进,保持平衡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部分。

小学体育与健康“原地轻物掷远”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原地轻物掷远”教案

小学体育与健康“原地轻物掷远”教案小学体育与健康 "原地轻物掷远" 教案引言:"原地轻物掷远" 是一项体育与健康活动,旨在帮助小学生们锻炼手臂力量、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

这个活动不仅能够促进孩子们的运动发展,还能加强他们的注意力、集中力和社交技能。

本文将提供一个教案,以帮助教师们有效地组织和指导这个活动。

教学目标:1. 发展学生的手臂力量;2. 提高学生身体协调性;3. 培养学生的准确性和集中力;4. 促进学生的社交技巧。

教学准备:1. 指导教师需要准备标准的轻物(如轻质球类、纸团等);2. 准备适合活动的场地,并确保安全性。

教学步骤:第一步:介绍活动(约10分钟)- 简要介绍"原地轻物掷远" 活动的目的和规则;- 解释活动中所需锻炼的技能,如手臂力量、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 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如 "你认为手臂力量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哪些影响?"。

第二步:示范与讲解(约15分钟)- 教师进行示范,解释正确的姿势和动作;- 强调动作技巧中的重点,如挥臂的力度和平衡动作;- 根据学生们的反应,进一步解释并演示。

第三步:组织练习(约25分钟)- 将学生们分组,每组4-6人;- 每组轮流进行练习,确保每个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参与;- 要求学生按照教师示范的正确姿势和动作进行练习;- 鼓励学生们相互合作、互相观察和提供反馈。

第四步:评估与反馈(约10分钟)- 教师观察学生们的表现,并提供积极的反馈和指导;- 鼓励学生们相互交流、分享他们的经验和观察;- 回顾活动目标,与学生们讨论他们在哪些方面有所进步。

第五步:活动延伸(约10分钟)- 鼓励学生们将所学的技能应用到其他运动和活动中;- 提供其他类似活动的建议,如运动会的投掷项目、其他小组竞赛等。

总结:"原地轻物掷远" 教案旨在帮助小学生们发展手臂力量、身体协调性和准确性。

小学体育_《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体育_《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基本部分三、游戏:轰炸狼堡游戏方法:学生成四个小组,每个小组前布置“沼泽”“高山”“山洞”“狼堡”。

由排头开始,爬过沼泽,跨过高山,钻过山洞,到达狼堡,把手中炸药(练习纸球)放入狼堡,然后迅速返回与下一位同学击掌接力,依次进行,最先完成为胜,男生与男生比,女生与女生比。

组织:四路纵队1组 2组 3组 4组沼泽沼泽沼泽沼泽高山高山高山高山山洞山洞山洞山洞狼堡狼堡狼堡狼堡1、讲解游戏比赛规则与方法2、组织学生进行游戏比赛游戏比赛(体现团结协作的和拼搏精神)1、学生认真听讲比赛规则。

2、学生积极参与比赛。

3、学生能注意安全。

5分钟结束部分1、集合整队。

2、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3、教师小结4、师生再见5、整理归还器材组织:四列横队○○○○○○○○○○○○○○○○◎○○○○○○○○1、教师带领学生做放松操。

2、教师评价本节课的学习情况。

3、师生再见4、安排归还器材。

1、集合站队2、充分放松3、心情愉悦教学场地篮球场教学器材软排球4个、小垫子8块、呼啦圈12个、标志桶4个预计运动心率预计练习密度45%附件:挂图技术要领:1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开立,投掷臂的异侧脚在前,投掷臂肩上屈肘,肘关节向前,眼看前方;2然后投掷臂向上、向后伸;3接着后脚蹬地、挥臂向前上方把球投出。

重点:掌握投掷出手的角度,挥臂动作自然。

难点:体会全身协调用力的投掷方法。

《持轻物掷远》学情分析水平二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他们活泼好动,思维能力逐渐增强,团体意识逐渐加深,对新鲜事物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表现自我,展示自我,学习兴趣高,但是注意力不够集中,情绪不够稳定。

三年级学生对体育课有浓厚的兴趣,好玩、好动、好表现。

对动作的领悟能力和模仿能力较强,敢于尝试。

因此,针对三年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让学生自制器材,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环保意识。

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并以小组评价形式为投掷练习的载体,让学生在学中玩、玩中学体验集体和个人获得成功的喜悦,让学生真正形成“参与学练、自我学练、合作学练、探究学练”的良好气氛,从而实现教学目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地持轻物掷远》教学设计
教师:李洋龙
学校:曼洪小学
一、指导思想
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身体、心里、社会适应三维健康理念”为主线,通过改变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投掷能力,促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

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择了动作简单、易学易练的侧向沙包掷远,它是小学水平二投掷教材的主要内容之一。

侧向沙包掷远的教学重点学会肩上屈肘、背后过肩、前上挥臂的投掷方法。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向后引申和向前快速挥臂的动作意识,发展灵敏、协调、力量等身体素质,加强安全教育,促进身心健康发展。

三、学情分析
小学二年级学生富于想象,本节课通过投掷器材的开发和有效使用,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其创造一个展示自我能力的平台。

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掌握侧向投掷的动作方法,享受战胜自我获得成功的乐趣。

四、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激发学生对投掷项目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在活动中展示自我的欲望,增强安全意识。

能知道投掷不仅要用手臂的力量,还要用上全身力量的道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的自选、自练,能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体验在游戏竞争时的心理感受,能主动为同伴加油助威,表现出良好的合作行为。

五、教材重难点
重点:背后过肩、肩上屈肘。

难点:用力协调、发力有序。

六、设计思路
本课教学主线清晰,结合学生的知识建构进行导入学习。

合理分解技术动作,由易到难,逐步递进,层次分明地实施教学。

采取引导启发、合作互助和游戏比赛为主的学习方式,完成课前所指定的教学目标,又达到了全面发展学生素质的目的。

课后反思:
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
学生课堂学习情况评价表
注:评价等第分为:优、优-、良、良-、一般五等。

观课·议课
本节课是以创设生活情境,置身愉悦环境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

“持轻物投准”课程在热身游戏中拉开序幕,我引导学生以游戏的方式进入学习状态,进行游戏练习,给学生自主想象的空间练习自己想象的投掷方法,这样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充满勃勃生机。

练习时间充足,游戏贯穿始终让游戏伴随着学生学习与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

体育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实践、游戏的过程。

在热身游戏后我们进入主题“持轻物投准”用沙包做投准练习,把沙包看成手榴弹。

看看谁投的准,谁投的稳。

他们在玩中学、玩中练、玩中体验着体育课的童趣、情趣。

参与热情浓厚,互动其乐融融二年级的学生都喜欢跑动,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基本环节的后半部分游戏环节中我设计以投准为目的的“越障碍投准接力跑”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采用小组竞争的形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游戏中学生们你争我赶,体验着成功与喜悦。

纵观整节课,设计比较紧凑,但是还有部分细节设计不到位,认真总结得失,争取克服不足,提高自身教学水平。

教学再设计
加入“用各种方式原地持轻物掷远”
1.创造成功体验:运动动作不是从运动技能开始的,而是从生活动作开始的。

根据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掌握的投掷动作,和教师对投掷方向的要求创造出各
种投掷方法。

使每个学生都有创造成功的体验,同时对投掷教材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过程,为下一环节做好心理和技能准备。

2.动作学习体验:通过学生左右手投掷动作的对比,体验器材远离自己和飞向目标的视角感受,学会基本的动作技术。

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启发学生思维和行为上。

3.自我挑战体验:主要目的是检验教学效果,通过游戏“打靶” 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望,体验成功感。

设计左右手“打靶” 比赛,通过比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与进步程度有一个明确的认识,正确认识自己身体发展的不平衡性,有意锻炼自己不灵活的部位,为下次课提供设计基础。

4.舞蹈美感体验:本课在开始和结束设计了儿童有氧健身操与舞蹈。

将音乐、舞蹈、体操融为一体,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节奏感。

主要培养学生的运动参与意识和热爱集体的行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