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西城区2014-201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讲解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物理教科版试题及其答案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检测八年级物理教科版(第一章至第四章第5节)考生注意:1、本卷共6页,总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左侧的项目填写清楚。
3、答案请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你身体下列部位的长度最接近50cm 的是: ( ) A .手掌的长度 B .脚掌的长度C .伸直两臂两手间的距离D .小腿的长度2.体育老师想测量新整修过的学校操场的长度,请你帮老师从下面提供的器材中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 )A. 长为40 cm ,分度值为1 mm 的钢尺B. 长为1.5 m ,分度值为1mm 的塑料尺C. 长为4 m ,分度值为1 cm 的钢卷尺D. 长为30 m ,分度值为1dm 的皮卷尺3.下列成语中不含有机械运动的是: ( ) A. 背道而驰 B. 奔走相告 C. 比比皆是 D. 必由之路4.一辆汽车车身长20m ,以30km/h 的速度通过一座大桥所用的时间为18s ,则该大桥长度是: ( )A. 150mB. 130mC. 520mD. 200m5. 如图所示,其中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是: ( )A. (1)和(2)B. (2)和(3)C. (3)和(4)D. (1)和(4)6. 原子弹爆炸可毁灭城市、核电站可为我们提供丰富的电能。
下列事例可说明具有能量的是: ( )A. 电学和光学B. 做机械运动的物体C. 物体内部结构复杂D. 原子核内部结构复杂7. 出行是人们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出行的工具多种多样,使用的能源也不尽相同。
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和燃油汽车所消耗能量的类型分别是: ( ) ①生物能 ②核能 ③电能 ④太阳能 ⑤化学能 A. ①③⑤ B. ①④⑤ C. ①②③ D. ①③④8.物体在1s 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单位是: ( ) A.秒 B.赫兹 C.米 D.次9.小明在教室里上课,但从校外的建筑工地上却传来施工的噪声,为了减弱噪声,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用棉团塞住耳朵B.将教室的门窗打开 C.将教室的门窗关闭D.请老师讲课时声音更大一些10.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诗句“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高 B .两名宇航员在太空中不能直接对话,是因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C .发出较强声音的喇叭能使它前面的烛焰“跳舞”,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听不同乐器弹奏同一首歌曲时能分辨出所用乐器,是利用了声音的音色不同11.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在我们鉴赏这些忧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 A .“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 B.“鱼翔浅底”——光的折射现象 C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光的反射现象 D.“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12.如图所示,物体A B 高1.6 m ,平面镜C D 高0.6 m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为2 m 。
最新2014—201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

最新2014—2015学年八年级第一学期物理期末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成绩:_______________一、选择题(每题3 分,共30分)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
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身旁超越的汽车2、“随身听”播放英语磁带时,用“快放”比正常播放时()A.音调提高B.响度变大C.音色变好D.没有区别3、我们在冬天睡觉时会盖上被子,但夏天卖冰棍的人也会用被子把冰棍盖上,这其中的主要理由是()A.防止冰棍被破坏B.防止冰棍因吸热而熔化C.防止冰棍的冷气跑掉而熔化D.防止外界的温度传给冰棍.4、下面关于光学现象和光学知识的连线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光的反射B.水中的倒影――光的直线传播C.黑板反光――光的折射D.能从各个方向看到桌子――漫反射5、观赏水面风景照片时,总发现景物的“倒影”比本身暗一些,这是由于()A.“倒影”比真实景物清晰度差B.入射水面的光线有一部分折射入水中C.光线被反射掉一部分D.冲洗照片的质量有问题6、使用投影仪放映投影片时,银幕不动,为使银幕上的像大一些,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上拉些B.投影仪远离屏幕,镜头往下拉些;C.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上拉些D.投影仪移近屏幕,镜头往下拉些.7、一枝蜡烛立在凸透镜前,调节光屏的位置,恰好在光屏上得到缩小的清晰的像。
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和光屏对调一下位置,则()A.在光屏上仍可呈现缩小的像B.隔着透镜可看到蜡烛的像C.在光屏上呈现放大的像D.在光屏上呈现与蜡烛等大的像8、一个钢瓶里装有压缩气体,当从钢瓶中放出部分气体后,瓶中剩余气体()A.质量和密度都减小B.质量减小,密度不变C.质量不变,密度减小D.质量和密度都不变9、如图所示,三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质量相同的酒精、水、盐水,则装酒精的是()A.甲杯B.乙杯C.丙杯D.无法判断第9题图第11题图10、人类在新材料探索的道路上总在进行着不懈的努力。
2014—2015学年上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

图12014—2015学年上期八年级期末考试物 理 试 题 卷(全卷共四个大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30分。
)1.生活中处处皆物理,下列几种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运动场每条跑道的宽度约为1.2 mB .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 /sC .一名初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0kgD .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9.5℃2.同窗多年,同学们互相已经非常熟悉了,甚至可以“闻其声,知其人”。
通过声音识别同学的主要依据是 ( )A .音调B .响度C .音色D .声速3.如图1所示为实验室常用温度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该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B .此时温度计的示数为31℃C .该温度计的量程为20℃—100℃D .把温度计的内径做粗一些可提高测量的准确程度4.在图2所描述的几种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5.热现象在一年四季随处可见,下列属于液化现象的是 ( )A .初春,湖面上的冰层开始融化B .盛夏,打开冰箱门形成的“白气”C .深秋,屋顶的瓦上结了一层霜D .隆冬,教室的窗户玻璃上出现冰花 图2A.湖水中楼阁的倒影B.露珠下树叶的叶脉 C .阳光下指针的影子 D .平面镜中的花瓶图46.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的参照物是( )A . 轻舟B .山C .长江水D .轻舟上的人7.2013年4月20清晨,雅安芦山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 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
出发50min 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 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 到达指定地点。
则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为 ( )A .126km/hB .70km/hC .52.5km/hD .30km/h8.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常把密度作为所选材料的主要考虑因素,下面属于主要从密度的角度考虑选材的是 ( )A .用水作为汽车发动机的冷却液B .用塑料泡沫做电影场景中滚落的“石头”C .用纳米薄层和纳米点制造存储器等纳米电子器件D .用熔点较低的酒精制成能测量较低温度的寒暑表9.啤酒放在冰箱冷冻室内,里面的啤酒结成冰后把瓶子胀破了,这是因为 ( )A. 啤酒冻结后,质量、体积均不变B .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大,体积也变大C. 啤酒冻结后,质量不变,体积变大D .啤酒冻结后,质量变小,体积也变小10.如图3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像。
2014—201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物理期末测试题及答案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测试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八年级物理试题(满分为70分)一、选择题(共20分。
单选题,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一大题后的答案栏中,答在其他地方的无效)1、下列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在菏泽用普通茶壶烧开水,沸水的温度可达100℃ B.两个鸡蛋的重约为1NC.中学生双脚站立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约为6×103N D.一张课桌的高度约1.2m2、你在上体育课时,遇到了下列一些场景,并由此联想到学过的物理知识,下列联想错误的是:A.“跳远助跑”时利用了惯性的原理B.“引体向上”时手搓镁粉利用了增大摩擦的道理C.“踢足球”时利用了力使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道理D.“仰卧起坐”时利用了大气压的原理3、如图所示,从斜面底端被弹簧弹出的木块在沿光滑斜面上滑的过程中受到(不计空气阻力):A、重力、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推力C、重力、摩擦力、冲力D、重力、摩擦力、推力4、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汽车的重力和它所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C.汽车对地面的压力和汽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汽车的牵引力和它所受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5、在日常生活中,用100N的拉力不能提起重150N的物体的简单机械是 :A.杠杆 B.斜面 C.一个定滑轮 D.一个动滑轮6、如图所示,利用弹簧测力计将处于容器底部的物块缓慢上提。
在物块从开始上提到离开水面的过程中,下图能正确表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与物块底部离容器底部的高h的关系的是:乙甲F 甲=20牛 F 乙=15牛 8题A BC DFFFF9题BF4m2mGF 2G A CF 3GF 4O Gl3lD10题7题BC DAvvvv7.如图所示是一种水翼船,船体下安装了水翼。
当船在高速航行时,水面下的水翼会使船身整体抬...高.离开水面,从而减小水对船的阻力。
则水翼安装正确的是:8.如图所示,甲、乙两物体在拉力F 的作用下,沿竖直向上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力,则:A .甲的速度一定大于乙的速度B .甲的重力一定大于乙的重力C .拉力F 甲做的功一定大于拉力F 乙做的功D .拉力F 甲的功率一定大于拉力F 乙的功率9.如图所示是圆柱形铁桶横截面示意图,为了将铁桶滚上台阶,示意图中最省力的是:10.图10是使用简单机械匀速提升同一物体的四种方式(不计机械重和摩擦),其中所需动力最小的是:13题题14F 浮/N题151 2 3 4 5 6 7 8 9 10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在MH370失联后,由东海舰队导弹驱逐舰长春舰、导弹护卫舰常州舰和综合补给舰巢湖舰组成的中国第17批护航编队参与了搜救工作。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北京市西城区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共15题;共30分)1.(2分)下列物理量中,以焦耳为单位的是()A.力B.压强C.功D.功率【答案】C【解析】【解答】A.力的国际单位是牛顿,A不符合题意;B.压强的国际单位是帕斯卡,B不符合题意;C.功的国际单位是焦耳,C符合题意;D.功率的国际单位是瓦特,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国际单位中,功的单位是焦耳。
2.(2分)图中所示的实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A.铁轨铺设在枕木上B.大货车有很多车轮C.破窗锤锤头呈锥状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答案】C【解析】【解答】A.铁轨铺设在枕木上,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A不符合题意;B.大货车有很多车轮,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B不符合题意;C.破窗锤锤头呈锥状,是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C符合题意;D.图钉帽的面积较大,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减小压强,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3.(2分)如图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省力杠杆的是()A.修枝剪刀B.食品夹子C.托盘天平D.医用镊子【答案】A【解析】【解答】A.修枝剪刀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属于省力杠杆,A符合题意;B.食品夹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B不符合题意;C.托盘天平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属于等臂杠杆,C不符合题意;D.医用镊子在使用过程中,动力臂小于阻力臂,属于费力杠杆,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杠杆时,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动力小于阻力,是省力杠杆。
4.(2分)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极地科考船B.喷水壶C.活塞式抽水机D.锅炉水位计【答案】D【解析】【解答】A.轮船是利用浮力等于重力(漂浮)在水面航行,A不符合题意;B.喷水壶利用了壶内外的压力差来工作的,B不符合题意;C.活塞式抽水机利用了大气压来工作,C不符合题意;D.锅炉水位计下端相连,上端开口,符合连通器的结构,D符合题意。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题(含详细答案)

八年级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9、10小题有2个或2个以上选项正确,选项不全得1分,有错误选项不得分。
请把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0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A .吉他声是由琴弦的振动产生,并能像光一样在真空中进行传播B .用手指在同一根琴弦的不同位置按压,可以弹奏出音调不同的声音C .超声波可以粉碎结石,说明声音具有能量D .合理利用噪声可以控制植物提前或推迟发芽,以此来除掉杂草02.两列火车并列停在火车站里,当甲车开走时乙车没开,可是乙车上的人却觉得自己的车在向后退,他选的参照物是 ( B )A .乙车B .甲车C .地面D .同车的人03.关于匀速直线运动,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A .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 B .快慢不变的运动,一定是匀速直线运动C .一个物体对于某参照物静止时,这个物体不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D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04.密度公式为ρ=mV,对此公式正确的理解是 ( D )A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物体的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 .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密度成正比D .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成正比05.为了浇铸一个铜像,使用的材料是铜,则浇铸过程的物态变化是 ( C ) A .一个凝固过程 B .一个熔化过程 C .先熔化后凝固 D .先凝固后熔化0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B ) A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B .太阳光射不到影子里,是因为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传播路径是直的C .太阳和月亮都是光源D .小孔成像实验中,孔越大,像越清楚07.如图所示,能正确描述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发生折射的光路图是 ( D)08.如图所示的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m 与体积V 的关系图象。
由图象可知,A 、B 两种物质的密度ρA 、ρB 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C )A .ρB >ρ水>ρA B .ρB >ρA >ρ水C .ρA >ρ水>ρBD .ρ水>ρA >ρB09.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CD )A .发声体每秒振动次数越多,音调就越高,响度越大B .声源离人耳越近,音调越高,响度越大C .音色与发声体的结构、材料有关D .用力敲鼓,鼓面振幅越大,响度越大10.下列现象发生过程中,需要吸热的是 ( ABD ) A .初春,屋檐下的冰锥消融了 B .盛夏,湿地中水的蒸发 C .金秋,夜晚草叶上形成露珠 D .寒冬,逐渐变小的冰雕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4分。
新人教版2014—2015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

新人教版 2014—2015 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模拟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 1.(黑龙江黑河)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城市街道两旁植树种草,这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B. 敲锣时用力越大,声音的音调越高 C.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340m/s D. 医生用“B 超”检查胎儿的发育情况,利用了声能传递信息 2.学习、生活中所涉及的下列数值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 40℃ B.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 26cm C.人步行的速度约为 10m/s D.正常人 10 次脉搏的时间约为 1min 3.下列有关匀速直线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由运动时间决定 B.汽车沿平直公路每分钟行驶的路程均为 1000 米,则汽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根据 v=s/t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通过的路程成正比 D.根据 s=vt 可知,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通过的路程与所需时间成正比 4.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装满了水,将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铁球和铝球分别放入三个杯 中,使水溢出质量最多的是(已知ρ 铜>ρ 铁>ρ 铝)( ) A、铜球 B、铁球 C、铝球 D、不能确定 5. 如图 M-1 所示, 物体 S 经透镜 L 成清晰的像于 M 处的光屏上。
则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透镜 L 一定是凸透镜 透镜 L M B.若透镜不动,而将物体和光屏的位置互换, S 则屏上仍能成清晰的像 C.光屏上的像一定是倒立的 D.透镜 L 对光线一定起发散作用 6.(江苏泰州)图 M-2 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图 M-1 )图 M-2 7.(湖北荆门)下列光学仪器成放大实像的是( ) A.潜望镜 B.平面镜 C.放大镜 D.幻灯机 8.(湖北黄石) “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 生活的时空” 。
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物理考试题及其答案

人教版2014—201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物理试卷说明:本试卷一共六道大题,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本次考试命题范围是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教材。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把正确选项前对应的字 母填在题后括号内。
本题共24分)1.如图甲乙丙丁所示,分别是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其中测量结果错误的是( )甲 乙丙 丁A.甲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3.80cm 。
B.乙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1.45cm 。
C.丙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4.99cm 。
D.甲图测的物体A 的长度为1.50cm 。
2.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当小车自斜面顶端滑下时开始计时,滑至斜面底端时停止计时.如图所示,此过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是 ( )A.10cm/sB.9cm/sC.8cm/sD.7cm/s2题图 3题图3.小亮作发光点S 的像S '的光路图,如图。
他作图的步骤有:①作反射光线O 1A 1、O 2A 2。
②作入射光线SO 1、SO 2,③作法线O 1N 1、O 2N 2,④将反射光线O 1A 1、O 2A 2反向延长交于S '。
正确的顺序是 ( )A .①②③④B .②③①④C .④①③②D .②①③④4.蜜蜂载花蜜飞行时,它的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300次;不载花蜜飞行时,翅膀平均每秒振动约440次.有经验的养蜂人能辨别出蜜蜂是出去采蜜,还是采蜜回来.养蜂人辨别所依据的特征是:()A.声音的音色不同 B.声音的响度不同C.声音的音调不同 D.飞行的路线和高度不同5.下面四幅图展示的物理情景都与声学知识有关。
对四幅图的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可以做固体能传播声音的实验;B.乙图可以做真空不能传播声音的实验;C.丙图可以证实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D.丁图是不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6.如图所示是小翔同学练习用温度计测水温的情景,其中操作正确的是()7.甲、乙、丙、丁四幅场景图能够分别反映出一定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说明液体蒸发时吸收热量,使液体及其与液体接触的物体温度下降;B.乙图是小维同学在树挂下拍照,树挂是升华形成的自然景观;C.丙图展示了昆虫和植物上的露珠,露珠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丁图展示的是水蒸气在玻璃上凝华形成的花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2015学年下学期初中八年级期末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30分,每小题2分)1. 在国际单位制中,功率的单位是( )A. 帕斯卡(Pa)B. 瓦特(W)C. 焦耳(J)D. 牛顿(N)2. 汽车轮胎上都刻有花纹,其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 )A. 样式美观B. 坚固耐用C. 增大摩擦D. 减小摩擦3. 图1所示的用具中,正常使用时属于费力杠杆的是( )4. 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5. 下列实例中,主要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是()A. 轮船B. 抽水机C. 密度计D. 锅炉水位计6. 下列估测值最接近实际的是()A. 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18cmB. 一瓶500mL的饮料质量约为5kgC. 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mD. 一位初中生的质量约为40g7. 关于力、力和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力推讲台桌没有推动,讲台桌受力一定不平衡B. 水中的小鱼受到水向下的压力一定等于向上的压力C. 从树上自由下落的苹果,对地球一定有吸引力的作用D. 小莉乘电梯匀速下降的过程,她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了变化8. 图3所示现象中,不能说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9. 小刚用300N的力将重为40N的铅球掷出10m远,铅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小刚对铅球做的功为()A. 0JB. 400JC. 3000JD. 3400J10. 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A. 风吹风车转动B. 秋千从高处向低处摆动C. 拉弯的弓把箭射出去D. 卫星由近地点飞向远地点11. 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就越高B. 功率大的机械比功率小的做功快C. 做功时间越长,机械的功率越大D. 效率高的机械比效率低的做功多12. 小亮想打开一个铁皮盖的玻璃瓶水果罐头,但怎么也拧不动瓶盖。
哥哥用螺丝刀沿瓶盖的边缘轻轻撬了两下,然后一拧就把瓶盖打开了。
用螺丝刀撬瓶盖的主要作用是()A. 增大了瓶盖的直径B. 减小了瓶内气体的压力C. 增大了瓶内气体的压强D. 减小了瓶盖与瓶口的接触面积13. 甲、乙两个实心正方体放在两块相同的海绵上,海绵的凹陷程度如图4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大B. 甲的质量一定比乙小C.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大D. 甲的密度一定比乙小14. 如图5的装置中,甲物体重5N,乙物体重3N。
甲、乙均保持静止状态。
不计弹簧测力计及绳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受到的合力为2NB. 乙受到的合力为2NC. 甲对地面的压力为2ND.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N15. A、B两小球在甲、乙两种液体中的静止时状态如图6所示,则下列关于它们密度的大小关系,正确的是()A. ρA>ρB>ρ甲>ρ乙B. ρ乙>ρ甲>ρB>ρAC. ρ甲>ρ乙>ρA>ρBD. ρ甲>ρB>ρA>ρ乙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符合题意的选项均多于一个。
共8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选项全选对的得2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错选的不得分)16. 对于有关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A. 用吸管喝饮料是利用了大气压强的作用B. 利用滑轮组,既可以省力,也可以改变拉力的方向C. 冰壶掷出后,仍能向前滑行,是由于冰壶受到了惯性的作用D. 用桨向后划水,船就会向前运动,这是利用了水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17. 潜水艇在海面下根据需要上浮或下潜(但始终未露出海面)。
潜水艇在下潜时,受到的重力为G1、浮力为F1;在上浮时,受到的重力为G2、浮力为F2。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 F1<F2,G1=G2B. F1=F2,G1>G2C. F1<G1,F2>G2D. F1>G1,F2<G218. 将一个小球放入盛满酒精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浸没在酒精中,溢水杯中溢出10g的酒精。
将这个小球放入盛满水的溢水杯中,静止时,小球漂浮在水中。
已知ρ酒精=0.8×103kg/m3,g=10N/kg,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等于0.1NB. 若小球在酒精中沉底,它在水中的排水体积一定等于10cm3C. 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在酒精中所受浮力一定大于0.1ND. 若小球在酒精中悬浮,它放入水中后,溢水杯中一定溢出10g的水19. 如图7所示,甲滑轮组中动滑轮总重为G甲,乙滑轮组中动滑轮重为G乙,且G甲=3G乙。
有A、B两个物体,已知G A=2G B。
用甲、乙两滑轮组分别匀速提升A、B两物体,在相同时间内,物体A 被提升高度为物体B被提升高度的一半。
若不计绳重和轴摩擦,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甲、乙两个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相等B. 拉力F1的功率大于拉力F2的功率C. 若用甲滑轮组提升B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D. 若用乙滑轮组提升A物体,其机械效率将提高三、填空题(共10分,每小题1分)20. 我们把力的大小、方向和_________叫做力的三要素。
21. 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总保持静止状态或___________ 运动状态。
22. 高铁站台离边缘1m处有一条黄色的安全警示线,旅客应站在安全警示线以外候车。
其原因是列车急速驶入车站时,列车旁边空气流速较大,压强较__________,若旅客距列车太近,容易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23. 浸没在水中的木块(ρ木<ρ水),受到重力和浮力,它们的合力方向竖直向__________ 。
24. 生活在西藏的人们烹饪食物往往是采用炒、烤等方式制作,较少用煮的方式。
这是由于高原地区的大气压强较小,水的沸点较___________的缘故。
25. 在高速公路上,对不同车型设定不一样的最高行驶速度,如图8所示为某段道路的限速标识牌。
这是因为同一辆车,当行驶速度增大时,其具有的_____________随之增大,因此行驶时潜在的危险性也增大。
26. 1个标准大气压p0约为1×105Pa。
在水下20m深处,水产生的压强约为________p0。
27. 小茜和胖胖体重分别为400N和700N,小茜从地面一楼上到四楼用时50s,胖胖从地面一楼上到二楼用时30s。
则两人相比胖胖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比较_____________。
28. 一辆轿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行驶,轿车上的速度表如图9所示。
在此过程中,若轿车发动机的输出功率(有用功率)为40kW,则该车行驶中所受阻力为__________N。
29. 图10中轻质横杆AB可绕固定点O在竖直平面内转动,OA:OB=4:5,当动滑轮下的配重M重200N时,体重为800N的壮壮站在水平地面上用400N的力竖直向下拉住横杆B端,恰使AB 在水平位置平衡。
利用这套器材,壮壮能拉起最大为__________N的配重。
四、实验与探究题(共34分,38题2分,其他每图1分,每空1分。
)30.(1)如图11所示,物体A静止在水平地面上,请画出A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画出图12中拉力F对支点O的力臂L。
(3)组装如图13所示的滑轮组,使绳自由端拉力F最小。
31. 小明利用如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体的动能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时,他提出如下两个猜想:A.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质量有关;B. 物体的动能可能与物体的速度有关。
(1)为探究猜想A是否正确,小明使质量不同的小车分别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2)为探究猜想B是否正确,小明应使________从同一斜面的__________由静止开始下滑,撞击水平面上的同一木块,比较木块被推出的距离。
32. 根据实验回答问题:(1)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用手将小车扭转到如图15所示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为了说明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应满足__________ 的条件。
(2)在探究“同一直线上二力合成”的实验中,每组实验的三次操作,都要将弹簧右端点从位置A拉伸到位置B,如图16所示。
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
33. 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时,同学们做了如图17所示的一系列实验。
请你根据图中给出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物体A浸没在水中所受浮力为____________N;(2)根据图乙和图____________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排开液体体积有关。
(3)根据图丙和图丁可知,浮力的大小与液体_______________有关。
34. 为了研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小刚做了如图18所示的实验。
(1)实验中,用力F拉动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物块A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绳对A的拉力与A受到的滑动摩擦力是_____________力。
(2)实验中发现,图18甲、乙中的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
由此可知:滑动摩擦力与______的大小有关。
(3)为了进一步深入研究有关问题,小刚又用一块各侧面光滑程度完全相同的物块C替代物块A,按照如图19所示的三种方式,将物块C放在木板B上进行三次实验。
当木板B在水平桌面上运动,且物块C相对桌面保持静止时,弹簧测力计三次示数分别为F2、F2、F3,则F1____F2_______F3。
(选填“>”、“=”或“<”)35. 小明用杠杆、一盒钩码和弹簧测力计等器材,做“探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
(1)实验开始时,杠杆的位置如图20甲所示。
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_移动;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__________移动(选填“左”或“右”)。
(2)小明调节杠杆水平平衡后,在杠杆左侧挂2个钩码,图20乙所示。
要使杠杆水平平衡,应在A 处挂_____________个钩码。
(3)小明再次在杠杆的两端挂上钩码,杠杆的状态如图20丙所示。
小明又调节平衡螺母,使杠杆恢复水平平衡。
然后记录下动力、阻力、动力臂和阻力臂的数值。
他分析实验数据时,发现得不到正确的“杠杆的平衡条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4)当弹簧测力计由竖直向上拉杠杆变成斜向上拉,如图20丁所示。
若杠杆仍在水平位置静止,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一定_________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36. 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小明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 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为此,小明选用长度和粗细分别相同,但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 和B ,小球、木块等器材,利用如图21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