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句子成分讲解
(完整版)小学语文划分句子成分

划分句子成分一、主语:一个句子中所要表达、描述的人或物,是句子叙述的主体。
主语一般用名词或代词来承担。
用==来表示。
例:我是女的。
苹果是圆的。
名词:电风扇、苹果代词:我、你、他二、谓语:用来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动作或处在什么状态,一般用动词或形容词来承担,一般跟在主语后边。
用——来表示。
例:小芳哭了。
主语谓语状态、动作三、宾语:是动作的对象货承受者,常用名词、代词来承担。
用来表示。
例:我打了他。
主语谓语宾语,谓语的对象四、定语:修饰限定主语、宾语的,表示主语或宾语的性质、特征、范围。
一般用在主语宾语前边。
用()来表示。
例:(美丽的)王一考大学了。
定语五、状语:修饰限定谓语动词的,表示状态程度,一般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用[ ]来表示。
例:可爱的小弟弟[晃晃悠悠地] 向我走来。
状语六、补语:是对谓语或宾语的程度或结果的补充说明。
一般用在谓语或宾语后边。
用< >来表示。
例:我吃冰淇淋<吃多了>。
补语七、利用语气助词分清定、状、补。
的:是定语的标志,前地:是状语的标志,前得:是补语的标志,后八、口诀歌: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状语有时位主前,逗号分开心有数。
扩句练习1.太阳升起来了。
2.我们打扫卫生。
3.风筝飞上天。
4.小红看花灯。
5.天空飘着白云。
6.弟弟看到大海。
7.妈妈讲故事。
8.榕树像大伞。
9.妈妈是律师。
10.我爱祖国。
11.小刚关心同学。
12.心里充满希望。
13.公园里种着花。
14.同学们在听课。
15.列车通过大桥。
16.战士保卫祖国。
17.微风吹拂柳条。
18.天空中飞翔着雄鹰。
19.天下着雨。
20.云散开了。
21.心情激动。
22.比赛正在进行。
语文语法知识:句子成分划分

句子成分一、句子成分1.什么是句子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位。
根据用途和语气,句子可以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根据结构可分为单句和复句。
我们今天要研究的是单句,要给它划分成分。
2.句子成分的名称及符号名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符号:主语= 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 补语< >(1). 主语主语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主语在句子中表示被陈述的对象,表示全句的语意说的是“谁”或者“什么”。
主语通常是名词或者代词,也可以是其他的名物化的短语。
例如:世界人民爱好和平。
(名词)他是我们的经理。
(代词)全球经济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
(主谓短语名物化)(2). 谓语谓语也是句子的主要成分。
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
谓语通常是动词、形容词或者名词,有时偏正关系的短语也可以做谓语。
溪水涨起来了。
(动词)花儿红艳艳。
(形容词)今天星期三。
(名词)这张桌子三条腿。
(偏正短语)(3.)宾语宾语是动词的连带成分,表示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
常由名词、代词跟在动词后边,或者是名词、代词借助介词用在动词前边;另外表示开始、停止的动词和表示活动的动词短语可以做宾语(动词名物化)。
例如:他吃桃。
(名词)人们理解他。
(代词)她喜欢跳舞。
(动词短语名物化)(4). 定语修饰或者限制名词的成分叫做定语。
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状、数量、所属等。
通常是形容词、数量词、名词、代词,用在名词前边。
定语后常用助词“的”。
例如:(红色)的花。
(形容词)(四双)袜子。
(数量词)他今天穿了件(呢子)大衣。
(名词)这是(我)的意见。
(代词)(5).状语修饰或者限制形容词的成分是状语。
状语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程度等。
通常是形容词、副词、数量词、表示处所或者时间的名词、介词结构,用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边。
状语后常用助词“地”。
例如:你〔快〕走。
汉语句子成分

汉语句子成分汉语句子是由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成分构成的。
了解汉语句子成分对于正确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等方面展开讲解,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句子成分的知识。
主语是句子的主要组成部分,通常是句子中的主体或者行为的发出者。
主语一般位于句子的最前面,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动词不定式、动名词等。
例如,“小明”、“他”、“三个人”、“读书”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主语。
谓语是句子表达主语所做的动作或者所处的状态的部分。
谓语通常位于主语之后,由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构成。
例如,“跑步”、“在学习”、“很快乐”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谓语。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者行为的对象,它通常位于谓语动词之后。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数词等。
例如,“吃饭”、“看书”、“一本小说”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宾语。
定语是用来修饰名词或者代词的成分,通常位于被修饰的名词或代词之前。
定语可以是形容词、数词、代词、动词短语等。
例如,“漂亮的花”、“两个学生”、“在教室里学习的同学”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定语。
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整个句子的成分,用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方式、程度等。
状语通常位于句子中的其他成分之后。
例如,“昨天”、“在家里”、“因为下雨”、“为了学习”、“快速地跑”等都可以作为句子的状语。
除了以上几种成分外,汉语句子中还有补语、插入语、独立成分等。
补语是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者宾语的成分,通常位于主语或者宾语之后。
插入语是用来插入句子的成分,用来表示说话者的感叹、疑问、命令等语气。
独立成分是句子中的独立成分,不属于句子的其他成分,通常位于句子的两端。
通过对汉语句子成分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义。
掌握句子成分对于提高汉语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汉语句子成分的知识,提高汉语语言能力。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

(完整版)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小学语文句子成分分析与讲解1. 句子的定义与组成句子是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单位。
一个句子通常包括主语、谓语和宾语。
句子由词语组成,词语按照其在句子中的作用可以分为不同的成分。
2. 主语主语是句子中执行动作或者被动作作用的人或物,起主要作用的成分。
主语通常回答句子中的“谁”或“什么”。
例如:小明跑步(小明是主语)。
3. 谓语谓语是句子中表达动作或状态的词或词组。
谓语一般用动词来表示,也可以用形容词、副词等表示。
谓语一般回答句子中的“做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小明跑步(跑步是谓语)。
4. 宾语宾语是句子中受到动作作用的对象。
宾语通常回答句子中的“谁”或“什么”。
宾语可以是名词、代词、动词不定式、从句等。
例如:小明喜欢篮球(篮球是宾语)。
5. 补语补语是补充和说明主语或宾语的成分。
补语通常是形容词、名词、副词等。
它不是句子必备成分,但有时可以用来补充句子的意思。
例如:小明是学生(学生是补语)。
6. 定语定语是用来限定名词或代词的成分,修饰它们的性质、特点和状态。
定语通常放在名词或代词的前面,用来描述和限定它们。
例如:漂亮的花(漂亮的是定语)。
7. 状语状语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成分,表示时间、地点、方式、原因等。
状语通常放在句子的前面、中间或后面,用来说明动作的情况或条件。
例如:昨天我去了图书馆(昨天是状语)。
8. 同位语同位语是用来解释或说明某个名词或代词的成分。
同位语通常放在被解释的名词或代词的后面,用来进一步阐述其含义。
例如:我和小明,同学关系(同学关系是同位语)。
9. 状语从句状语从句是一个修饰句子中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从句,在句子中充当状语。
状语从句可以表示时间、原因、条件、目的等。
例如:我唱歌的时候,他在跳舞(我唱歌的时候是状语从句)。
以上是小学语文句子成分的分析与讲解,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语文句子成分知识讲解

语法讲座
主干
主干
主语 谓语 宾语
定义: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特点:A、经常由名词、代词、名词性短语充当。B、 一般表示谓语所说的是“谁”或“什么”。 符号:双行线。
1、定义:说明陈述或说明的对象的语言单位。 2、特点:A、经常由动词、形容词充当。 B、一般 表示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
语法讲座
汉语句子成分口诀
(1) 主谓宾、定状补,主干枝叶分清楚, 主要成分主谓宾, 附加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生活。 •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
的轮廓。 •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 8、豆大的汗珠不停的从脸上直往下落。
语法讲座
1. 他[非常诚恳]地征求(大家)的意见。 2、秋天[比春天][更]富有(欣欣向荣)的景象。 3、张思德同志[永远]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4、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 5、[在长期的奋斗中],我[一向]过着(朴素)的生活。 6、峰峦[刚刚][从黑夜中]显露出(一片灰蒙蒙)的轮廓。 7、(淡淡)的朝阳[刚][把树梢]照亮。 8、(豆大)的汗珠[不停]地[从脸上][直][往下]落。
句句子子的的各成各分成都 分可都以可出出现现 谓语与宾语 谓语与和补语 主语与谓语
语法讲座
短语知识回顾
并列短语 偏正短语 动宾短语 动补短语 形补短语 主谓短语
复指短语 方位短语 量词短语
“的”字短语 “所”字短语
介宾短语
练习
一、什么是句子
• 句子是由词或词组构成的,是具有一定 语调并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语言运用单 位。
语文中的句子成分解析

语文中的句子成分解析句子成分分析,也称为句子结构分析或语法分析,是语文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通过句子成分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组成,进而理解句子的含义和思想。
以下是对句子成分分析的详细介绍。
一、句子成分分析的概念句子成分分析是一种对句子结构进行分析的方法,它把句子划分为不同的组成部分,并标明这些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
句子成分分析也被称为“语法分析”,因为它涉及到语言的规则和语法。
二、句子成分的种类一般来说,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
1.主语:主语是句子中的主要成分,通常表示动作或事件的主体。
例如,“我喜欢吃苹果”中的“我”就是主语。
2.谓语:谓语是句子中描述主语动作或状态的成分。
在上述例子中,“吃”就是谓语。
3.宾语:宾语是动作或行为的对象,是主语动作行为承受者。
在“我喜欢吃苹果”中,“苹果”就是宾语。
4.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的成分,通常说明名词的性质或特征。
例如,“我喜欢吃红苹果”中的“红”就是定语。
5.状语:状语是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句子的成分,通常说明动作发生的时间、地点、方式、原因、条件等。
例如,“我每天都喜欢吃苹果”中的“每天”就是状语。
6.补语:补语是补充说明动词或形容词所表达的意思的成分。
在“他做完了作业”中,“完”就是补语。
三、句子成分分析的作用句子成分分析在语文学习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句子的结构和组成,了解每个部分在句子中的作用,进而更准确地理解句子的含义。
其次,句子成分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语言的语法规则和用法,提高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例如,在写作中,通过合理安排句子成分,可以使文章更加通顺、流畅、有条理。
最后,句子成分分析也是中文信息处理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基础,对于机器翻译、文本分类等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四、如何进行句子成分分析?进行句子成分分析的步骤如下:1.确定句子的主谓宾结构。
首先确定句子的主语、谓语和宾语,这通常是句子的主要信息。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

语文句子成分划分语文句子是语言表达的基本单位,由各种句子成分构成。
正确的句子成分划分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至关重要。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语文句子成分的划分。
首先,句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
主语是句子的主题,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它是句子的核心成分。
谓语是句子的谓词,表示主语的动作或状态。
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益者,它通常是一个名词或代词。
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数量词、代词或名词性从句。
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进行修饰的成分,它可以表示时间、地点、原因、目的、方式、程度等。
补语是对及物动词、系动词或名词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通常是形容词、副词或名词。
其次,句子成分的划分需要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进行分析。
在划分主语和谓语时,要注意主语和谓语之间的逻辑关系,主语是动作的发出者,谓语是主语的行为或状态。
在划分宾语时,要注意宾语和动作之间的关系,宾语是动作的承受者或受益者。
在划分定语时,要注意定语和被修饰词之间的关系,定语是对名词或代词进行修饰的成分。
在划分状语时,要注意状语和被修饰成分之间的关系,状语是对动词、形容词、副词或全句进行修饰的成分。
在划分补语时,要注意补语和被补充成分之间的关系,补语是对及物动词、系动词或名词进行补充说明的成分。
最后,句子成分的划分需要根据句子的语境进行分析。
在划分句子成分时,要考虑句子的整体意思和结构,不能孤立地看待每个成分。
需要综合考虑句子的上下文,理解句子的逻辑关系和语法结构。
只有全面理解句子的语境,才能准确划分句子的各个成分。
总之,正确的句子成分划分对于理解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至关重要。
在划分句子成分时,需要注意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和补语的特点和功能,结合句子的结构和意思进行分析,综合考虑句子的语境,才能准确把握句子的结构和意思。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语文句子成分的划分方法。
语文句子成分分析

第二步再找出主语部分的中心词——主语 与谓语部分的中心词——谓语;
石拱桥 ‖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 第三步分析有沒有宾语及定语、状语、补 语等各种成分。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現得〈比较早〉
第一步可先从中分出主语部分与谓语部分; 我‖ 把一盘热腾腾的菜捧上饭桌。
1.主语 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
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 ⑴中国人民志气高。 ⑵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 谓语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的。
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 ⑴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⑵树叶黄了。 ⑶小王今年十六岁。 ⑷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⑸明天星期日。 ⑹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 宾语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行
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 “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 ⑴什么叫信息? ⑵门口围观一群看热闹的。 ⑶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 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 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
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 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 ⑴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金黄的珍 珠。 ⑵三杯美洒敬亲人。 ⑶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 单瓣梅花。 ⑷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祖父‖ [正在]找(五十年前)的照片。
划分句子成分:
• 日光的照射特别强烈。 • 总理那高大的形象总是浮现在我的眼前。 • 船长已经不耐烦我父亲的那番话。 • 经过多少世纪的风雨,她仍然立在死海附 近的山坡上。 5.一杯冒着热气的茶放在我左手的桌角上了。 6.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 了我。 7.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句子成分讲解句子成分1、主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指明说的是“什么人”或“什么事物”。
例如:(1)中国人民志气高。
(2)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
2、谓语谓语是陈述主语的,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
例如:(1)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
(2)树叶黄了。
(3)小王今年十六岁。
(4)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5)明天星期日。
(6)什么书他都看。
3、宾语宾语在动语后面,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人或事物,回答“谁”或“什么”一类问题。
例如:(1)什么叫信息?(2)门口围关一群看热闹的。
(3)马克思认为知识是进行斗争和为无产阶级解放事业服务的手段。
4、定语定语是名语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名词表示人或事物性质、状态、数量、所属等。
例如:(1)那(沉甸甸)的稻谷,象一垄垄(全黄)的珍珠。
(2)(三杯)美洒敬亲人。
(3)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
(4)(中国)的历史有(自己)的特点。
5、状语状语是动语或形容词前面的连带成分,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动作的状态、方式、时间、处所或程度等。
例如:(1)他[已经]走了。
(2)咱们[北京]见。
(3)歌声[把王老师]带入深沉的回忆。
(4)科学[终于以伟大的不可抑制的力量]战胜了神权。
副词、形容词经常作状语,表时间、处所的名词经常作状语,一般名词不作状语。
动词中除助动词外,一般动词很少作状语,介词短语常作状语。
一般状语紧连在中心高速的前边,但表时间、处所、目的的名词或介词短语作状语时,可以放在主语的前边,如,[在杭州]我们游览了西湖胜景。
6.补语补语是动词或形容词后面的连带成分,一般用来补充说明动作、行为的情况、结果、程度、趋向、时间、处所、数量、性状等。
例如:(1)广大人民干得〈热火朝天〉。
(2)他写的字比原来不是好〈一点〉,而是好得〈多〉。
(3)他生〈于1918年〉。
(4)他坐〈在桌子旁〉。
(5)颜色是那么浓,浓得〈好象要流下来似的〉。
7.独立成分在句子中不与其他成分(主、谓、宾、定、状、补)产生结构关系,但意义上又是全句所必需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一种成分,用来表示称谓呼叫,对事物原推测、估计、注释、补充、感叹、摹拟语气等。
例如:(1)事情明摆着,你看,我们能不管吗?(2)十分明显,不大大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四个现代化就是一句空话。
(3)啊,多么使人心醉的绚丽灿烂的秋色!(4)砰,砰,一阵枪声传来......充当独立成分的,有的是一个词,有的是短语,它在句子的位置比较灵活,有的在句首,有的在句中。
8、复指成分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或短语指同一事物,作同一个句子成分。
例如:(1)先生自己也要书。
(2)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这已经成为。
挡不住的历史潮流。
(3)这就是朝鲜战场上一次最壮丽的战斗--松骨峰战斗。
句子成分分析:——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第一部分一、主语、谓语1、主语多表示人或事物。
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2)[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
例如:(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2、谓语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
例如: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
例如: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3)主谓短语做谓语。
例如: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
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
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
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二、动语、宾语1、动语动语和宾语是共存的两个成分,没有宾语,就无所谓动语,动语又决定宾语的性质。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
例如:他终于露出了笑容。
(中补短语作动语)你们要学好用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联合短语作动语)山坡上下来两个人。
(不及物动词作动语)他昨天哭湿了一个枕头。
(中补短语作动语)2、宾语(1)名词性宾语。
例如:玫瑰花我给你们俩十朵,给你紫红的,给她粉红的。
近宾远宾近宾远宾近宾远宾(2)谓词性宾语。
例如:最有效的防御手段是进攻。
(动词作宾语)谁说女子不如男?(主谓短语作宾语)早上一起床,大家发现风停了,浪也静了。
(复句形式作宾语)三、定语、状语、补语1、定语(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
例如:(弯弯曲曲)的小河。
青春气息。
(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
例如:(晓风残月中)的长城。
(野生)动物。
(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
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
例如: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
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
例如:[午后],天很闷,风很小。
[白]跑一趟。
(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
(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
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
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
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
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3、补语(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
例如:这个字写〈错〉了。
她哭〈红〉了双眼。
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极点或很高的程度,也可以用量词短语“一些、一点”表示很轻的程度。
谓语中心语多是形容词。
例如:心里痛快〈极〉了。
这几天真是烦〈透〉了。
这家伙讨厌〈死〉了。
比上次要好〈一点〉。
(3)状态补语:表示由于动作、性状而呈现出来的状态。
中心语和补语中间都有助词“得”。
例如:有的同学对许多问题想得〈太简单,太浅〉。
讲的人讲得〈眉飞色舞〉,听的人听得〈津津有味〉。
他高兴得〈眼泪都流出来了〉。
(4)趋向补语:表示动作的方向或事物随动作而活动的方向,用趋向动词充当。
例如:远处传〈来〉了他的笑声。
所有的同学都坚持〈下来〉了。
人绝不能轻易把生命交〈出去〉。
(5)数量补语:表示动作发生的次数,动作持续的时间,或者动作实现以后到目前所经历的整段时间。
例如:看了<几遍>。
等了<一会儿>。
来了<两个月>。
(6)时间、处所补语:多用介词短语来表示动作发生的时间和处所,包括表示动作的终止地点。
例如:她生〈在南海〉,却不知道死〈在何方〉。
这件事发生〈在2008年〉。
(7)可能补语:这种补语的中心语主要是动词,也有少数是形容词。
补语有两种,一种是用“得”或“不得”充当,表示动作结果能实现或不能实现,另一种是在结果补语或趋向补语和中心与之间插进“得/不”,表示动作的结果、趋向可能不可能实现。
例如:这个东西吃〈得〉吃〈不得〉?作业一定要认真做,马虎〈不得〉。
看得清楚,看<不>清楚?第二部分四、中心语中心语是偏正(定中、状中)短语、中补短语里的中心成分。
1、与定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定语中心语”)定语中心语通常由名词性词语充当,有时谓词性词语也可以做定语中心语。
它跟前面的定语组成偏正短语,多用来做主语,有时也可做宾语等。
例如:(经济)的振兴要靠科学技术。
主语‖谓语定︱中(他)的家里(有)(一只)(小)(花)狗。
主语‖谓语定︱中动︱宾定︱中2、与状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状语中心语”)状语中心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有时也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充当。
它跟前面的状语组成偏正短语,用来做谓语。
现在[已经]深秋了。
主语‖谓语状︱中有的同学[上课时][在下面][悄悄]地讲话。
主语‖谓语状︱中3、与补语相对的中心语(简称“补语中心语”)补语中心语通常由动词或形容词充当,也可能由短语充当。
例如:那位学生昏倒<过去>了。
我们的校园打扮得<真漂亮>。
主︱谓主︱谓中<补〉中<补>五、独立语句子里的某个实词或短语,跟它前后别的词语没有结构关系,不互为句子成分,但又是句意上所必需的成分,这就是独立语。
它的位置较为灵活,句首、句中、句末均可。
1、插入语:插入语的作用是使句子严密化,补足句意,包括说话者对话语的态度,或引起听话者的注意。
例如:用“毫无疑问、不可否认、不用说、十分明显、尤其是、主要是、特别是”等表示肯定或强调或特别值得注意。
用“看来、算起来、我想、充其量、少说一点”等表示对情况的推测和估计;有时为了表达这种推测或估计不是说话者做出的,只不过是引用别人的意思,就会用“听说、据说”等来说明;有时说话者希望听话一方接受自己的见解,又不愿用一种强调的语气,就会用“请看、你想、你瞧、你说”等来引起对方的注意,使对方能同意所说的内容。
用“总之、综上所述”等表示总括性的意义,点名下文是对上文归总而来的结论,或者指出由此及彼,说明另外的事情,这种词语,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能使上下文更好地连接起来。
还有一些事表示注释、补充、举例的,通常用“也就是、包括、正如”等来表示。
2、称呼语:用来称呼对方,引起注意。
例如:你来啦,老师。
3、感叹语:表示感情的呼声,如惊讶、感慨、喜怒哀乐等感情和应对等。
例如:嗯,我这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