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复习进程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复习进程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复习进程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

Renal failure Uremia

Chronic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

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

害,一旦恢复肾血流,肾功能可转为正常,故又称为功能性急性肾衰竭。

2.肾性因素

(1)急性肾小管坏死:为临床上最常见,最重要的一种肾性ARF,约占急性肾衰的75%~80%。常见原因有:

1)急性持续性肾缺血:由于肾缺血持续时间较长,损伤肾实质所致。

2)急性肾中毒:如汞、砷、铅、四氯化碳、磺胺、新霉素、多粘菌素、卡那霉素、蛇毒、蕈毒等毒物或药物随血流入肾后直接损害肾小管,使之坏死。

(2)广泛性肾小球、肾间质和肾血管损伤:如急性肾小球肾炎,全身性红斑狼疮、急进型高血压等广泛性损伤肾小球;急性肾盂肾炎直接造成肾间质损害;双肾动脉栓塞等肾血管疾病可损害肾功能.

(3)肾小管阻塞:如血红蛋白(各种原因所致的溶血)、肌红蛋白(挤压综合征)、尿酸盐结晶等均可因堵塞、损伤肾小管而致本病。

3.肾后因素:见于双侧尿路梗阻的各种因素,如泌尿道结石、肿瘤和前列腺疾患等。

(二)发病机制

ARF的发病机制十分复杂,不同病因、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ARF,其发病机制不尽相同,但GFR均有降低。下面主要阐述肾缺血、肾中毒引起的少尿型ARF的发病机制。

1.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肾脏的血液供应很丰富,正常成人安静时每分钟约有1200ml血液流过两侧肾脏,其中94%左右的血液分布在肾皮质层,肾髓质层血流很少。

ARF时肾血流动力学的特点发生改变,表现为肾血流量下降和肾内血流分布异常,导致GFR降低。持续性肾缺血和肾血流量远离皮质分布,是ARF初期的主要机制,肾血流动力学改变与下列血管活性物质有关:

(1)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高:这是因为:

1)肾缺血或肾中毒时,近曲小管受损使其对Na+的重吸收功能降低,使流经远曲小管致密斑处的Na+浓度增高,肾素释放增加。

2)肾缺血时,肾入球小动脉壁牵张降低,肾素释放增加。

3)全身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使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肾素、血管紧张素释放

增加。

(2)体内儿茶酚胺增加:休克或外伤引起的ARF,患者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儿茶酚胺浓度增加,儿茶酚胺具有收缩血管导致肾内血流分布异常的作用。给动物肾动脉灌注肾上腺素后再作肾动脉造影,发现肾皮质血管不显影,而肾髓质血管显影正常,这一结果说明肾皮质外2/3的入球小动脉对儿茶酚胺敏感,这一改变与ARF的改变相似。

(3)前列腺素产生减少肾是产生前列腺素的主要器官,肾缺血或中毒时,肾髓质间质细胞合成前列腺素减少,特别是扩血管的PGE2合成减少,而缩血管的血栓素A2(TXA2)相对增加,二者比例失调,导致肾血管收缩,肾血流量减少,GFR降低。

(4)其他ARF时,血浆内皮素、ADH、血小板活化因子及肿瘤坏死因子等均可增加,均能影响肾缺血或中毒引起的ARF的发病进程,其中内皮素能同时引起肾小球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收缩,尤其对出球小动脉收缩更明显。其它血管活性因子具体作用尚未阐明。

上述血管活性物质的改变导致肾缺血,但当缺血后血液再灌注时,细胞损伤反而加重,即出现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引起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是细胞内钙超载和氧自由基大量生成。钙超载可引起线粒体功能障碍,使ATP生成减少,并可促进氧自由基生成。氧自由基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起血管阻塞和通透性增高,血液浓缩等,加重肾血流动力学障碍。

近年来,人们用血液流变学进一步补充肾缺血的理论,以解释ARF发生发展及维持的机制。ARF时,肾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血液粘度升高:ARF时,血中纤维蛋白增多、红细胞易于破裂使血红蛋白逸出、血小板易于聚集等均可使血液粘度升高,致肾小球前阻力增高,引起GFR下降。

②白细胞粘附:ARF时,白细胞变形能力降低,粘附血管壁的能力增高,造成肾脏微血管阻塞和肾血流量减少,引起GFR下降。

③微血管改变:ARF时,肾微血管痉挛,自动调节功能丧失,加之血液粘度升高及白细胞附壁等,使缺血进一步加重,这是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重要原因。

2.肾小管损伤肾缺血或中毒会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其中近曲小管和髓袢升支粗段又是外髓中最易受损的部位。损伤初期,细胞内ATP减少,细胞膜泵功能降低,引起细胞内水肿和细胞内钙积蓄。后者可激活蛋白水解过程,导致细胞坏死,还可使肾血管收缩,加重肾缺血。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后,基膜断裂,原尿回漏到肾间质,造成肾间质水肿,并压迫肾小管,阻碍原尿通过。同时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形成管型阻塞肾小管,引起管腔内压升高,导致GFR。

急性肾衰竭的发病机制

总之,ARF的发病机制是多种因素同时或先后作用的结果,一般而言,在ARF的初期,肾血流动力学改变起主导作用;当病变进一步发展,出现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时,肾小管损伤及肾血液流变学改变对ARF的持续与发展起重要作用。

(三)功能、代谢变化

1.少尿型ARF

(1)少尿期:约1~2周。此期特点在于尿液质与量的变化和体内一系列代谢紊乱,是病程中最危险的阶段,其中危害最大的是高钾血症和水中毒。

1)少尿,无尿及尿的质量改变:患者出现少尿(尿量<400ml/d),甚至无尿(尿量<100ml/d),尿相对密度低,尿N a+含量增多。若肾实质损伤,则尿中可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坏死的上皮细胞及其管型等。

2)高钾血症:为少尿期病人的主要致死原因。产生的机制为:①肾排钾障碍;②组织分解增强,细胞内K+大量释出;③酸中毒使细胞内K+外逸;④低血钠时使远曲小管K+-Na+交换减少。高血钾对心肌有毒性作用,引起心律失常,甚至心脏停搏而死亡。

3)水中毒:主要因肾排水减少;ADH分泌增多;体内分解代谢增强,内生水增多所致,可出现稀释性低钠血症,急性肺水肿、脑水肿以及心力衰竭。

4)代谢性酸中毒:系肾脏排酸保碱功能减退及体内固定酸生成过多所致。酸中毒可引起心血管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及高钾血症,需及时纠正。

5)氮质血症:肾功能衰竭时,因肾不能充分排出代谢产物,以及体内蛋白质分解代谢增强,致使血中非蛋白氮(non-protein nitrogen,NPN)物质含量升高(>28.6mmol/L),称为氮质血症(azotemia)。

正常血中NPN有多种,其中尿素、尿酸和肌酐含量最高且必须从肾排出,因此当肾功能衰竭时,NPN升高,临床上常用血尿素氮(BUN)作为氮质血症的指标。BUN的正常平均值为3.57~7.14mmol/L。

(2)多尿期:约1~2周。病人尿量增多(>400ml/d),逐渐可达3~5L/d。出现多尿是病情好转的标志,说明GFR已开始恢复。多尿的机制是:①再生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浓缩功能不完善;②经肾小球大量滤出的尿素等代谢产物,在肾小管内产生渗透性利尿作用。③肾间质水肿消退使肾小管阻塞解除。此期因丧失大量水,电解质,容易造成水、电解质代谢紊乱,并因抵抗力下降而易发生感染,值得注意。

(3)恢复期:一般发病后约1个月进入恢复期,约需3个月至半年,甚至1年以上,才能完全恢复肾功能。需要指出,此期病人尿量虽然恢复正常,内环境紊乱得到纠正,但肾小管浓缩功能完全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少数患者由于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严重和修复不全,可能转为慢性肾功能衰竭。

2.非少尿型ARF 近年来,非少尿型ARF发病率逐渐增多,其发病机制为:

①肾单位受损程度不一,健存的少部分肾单位,其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功能尚正常;②肾小管浓缩功能障碍较肾小球滤过功能降低更严重,故造成发病后尿量无明显降低(约400~1000ml/d)。但由于GFR降低,内环境紊乱(如氮质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仍然存在,值得注意。本病一般病情轻,预后好,但易发生漏

诊,若治疗不及时,可向少尿型ARF转化。

(四)防治原则

1.积极治疗原发病,消除引起或加重ARF的因素。

2.对症处理对少尿期病人应注意“量出为入”的原则,严格控制水钠摄入;积极处理高钾血症;纠正代谢性酸中毒;控制氮质血症;注意防治并发感染。凡有透析指征时,应尽早进行透析治疗。

二、慢性肾功能衰竭

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 CRF)是指因各种病因造成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以致健存肾单位不能充分排出代谢废物和维持内环境恒定,机体逐渐出现以代谢废物潴留,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肾内分泌功能障碍等肾功能损害为特点的病理过程。其发展缓慢,病程可迁延数月或数年,最后常导致尿毒症死亡。

(一)病因

凡能引起肾实质进行性破坏的疾患,均可导致CRF。主要包括:

1.肾脏疾患慢性肾小球肾炎、慢性肾盂肾炎、肾结核、全身性红斑狼疮等。其中以慢性肾小球肾炎最为常见,约占CRF的50%~60%。

2.肾血管疾患:高血压性肾小动脉硬化,结节性动脉周围炎等。

3.尿路慢性梗阻:如尿路结石、肿瘤、前列腺肥大等。

(二)发病机制

目前尚不十分清楚,可能与以下机制有关:

1.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健存肾单位是指在慢性肾实质进行性破坏过程中,残存的轻度受损或正常的肾单位。肾单位可通过代偿性肥大,以增加其功能来进行代偿。但随着病情的恶化,健存肾单位日益减少,最终无法完成代偿功能时,即可出现CRF的临床表现。

2.矫枉失衡矫枉失衡是指机体对GFR降低进行代偿时,因代偿不全,引起内环境新的紊乱(包括内分泌功能紊乱),进而加重机体损害的过程。典型的是钙磷代谢的矫枉失衡,即导致血磷增高和血钙降低。

3.肾小球过度滤过CRF时,肾单位进行性破坏,使健存肾单位负荷过重,长期代偿性过度滤过,可逐步造成这部分肾小球硬化,这也是CRF发展成尿毒症的一个重要原因。

16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A型题】 1.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代谢紊乱 B.泌尿功能障碍 C.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D.肾性高血压 E.肾性骨营养不良 2.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前列腺肥大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汞中毒 3.肾性因素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A.肾间质水肿 B.肾间质纤维化 C.肾血管损害 D.肾小管坏死 E.肾小球病变 4.引起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5.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主要发病机制是() A.肾小管阻塞 B.肾小管原尿反流

C.肾缺血 D.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E.肾内DIC 6.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中心环节是() A.肾小球囊内压增高 B.肾小球滤过率降低 C.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 D.肾小管阻塞 E.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7.急性肾功能不全最严重的并发症是()A.高钾血症 B.高磷血症 C.高镁血症 D.氮质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8.急性肾功能不全多尿期,多尿的发生机制是()A.原尿反流减少 B.新再生的肾上管功能不成熟 C.近曲小管功能障碍 D.远曲小管功能障碍 E.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9.原尿反流是() A.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间质 B.肾小管内液返流到肾小球 C.肾盂内液返流到肾小管 D.由于肾小管阻塞所致 E.急性肾功能不全初期的主要发病机制 10.原尿反流的病理生理学基础是() A.原尿流速缓慢

B.肾小管阻塞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尿量减少 11.急性肾功能不全较常见的首要症状是() A.脓尿 B.血尿 C.蛋白尿 D.多尿 E.少尿 12.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表现() A.机体内环境严重紊乱 B.氮质血症 C.低钾血症 D.高钾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13.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的表现() A.少尿 B.代谢性碱中毒 C.水中毒 D.高钾血症 E.氮质血症 14.少尿型肾功能不全最危险的阶段是() A.多尿早期 B.多尿后期 C.少尿期 D.恢复早期 E.恢复后期 1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病人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是()

验证A药对急性中毒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

验证A药对急性肾衰竭的治疗作用 某药物研究所新研制出一个新制剂A,拟通过制备急性肾功能衰竭的 实验动物模型,以及选择有效的观察指标,证实A药在急性肾功能衰 竭的治疗作用。请你设计一个可行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或者机理,同 时简单谈谈新药研究与评价分哪几个阶段?临床前研究包括哪些内容? 一、实验目的: 验证A药对急性肾衰竭有治疗作用。 二、实验动物:健康雄性SD大鼠 三、实验原理: 1、甘油致ARF模型的原理:肌注甘油可造成肌肉溶解及溶血,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及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可使肾血管、肾小球入球小动脉发生收缩,大鼠肾血流减少,肾小管内皮细胞肿胀,增大了肾血管的阻力,血管节段性坏死,外膜纤维化,血管自身调节功能丧失,导致肾血流及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肾脏缺血而使肾小管功能受到损害。此外,大量的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滤过不能被肾小管重吸收而聚集为管型堵塞肾小管,进一步加重肾的损伤,从而引发局部炎症反应。 甘油毒性小,一般认为甘油致大鼠血红蛋白尿性急性肾衰竭模型有中毒性和缺血性两种机制,接近于人常见的急性肾小球肾衰竭,且此法不用动手术伤及大鼠,操作简单、方便、复制出来的急性肾衰竭模型稳定。 2、阳性药物:地塞米松,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具有抗炎、抗内毒素作用,故能缓解急性肾衰竭症状。 抗炎作用: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激素抑制炎症细胞,包括巨噬细胞和白细胞在炎症部位的集聚,并抑制吞噬作用、溶酶体酶的释放以及炎症化学中介物的合成和释放。可以减轻和防止组织对炎症的反应,从而减轻炎症的表现。 四、实验器材与药品 50 %甘油、生理盐水、A药、地塞米松注射液、代谢笼、离心机、注射器、普朗医疗生产的全自动生化分析仪PUZS-300、尿素氮检测试剂盒BUN、肌酐CRE检测试剂盒等。 五、实验方法与指标观察: 1、动物造模及喂养:健康雄性SD大鼠50只,体重220 + 20g,适应性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 型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A.汞中毒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C.肾结石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 A.肾小管阻塞 B.肾间质水肿 C.GFR↓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 A.VD3 B.PTH C.激肽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PGE2 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 A.近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 B.远曲小管钠浓度改变 C.远曲小管钾浓度下降 D.近曲小管钙浓度改变 E.远曲小管氯浓度改变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低渗性脱水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D.水肿 E.水中毒 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 A.能量代谢障碍 B.自由基增多 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 D.磷脂酶活性增高 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小管坏死 D.肾间质纤维化 E.肾小管阻塞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严重休克 B.重金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 PTH 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低钾血症D.肠吸收钙↓ E.高磷血症 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夜尿增多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D.低渗尿 E.等渗尿 14.急性肾衰少尿期,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 A.水中毒B.少尿 C.高钾血症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 RBC 生成素增加 C.RAAS 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 PGE2减少 E.肾脏产生激肽减少 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 D.肾血浆流量减少 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17.无尿的概念是指24 小时的尿量等于或小于: 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0 ml 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 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 ↓ 20.下述哪项指标可用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A.GFR

氯化汞与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

氯化汞与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 摘要: 【目的】复制急性中毒性肾衰动物模型,通过对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及肾脏形态学改变的观察,了解中毒家兔肾功能的改变。判断、分析致病因素及导致急性肾衰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取家兔两只,分为实验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对照组,分别对家兔行心脏采血和膀胱取尿,分别测定并比较两兔的血清肌酐和尿肌酐含量以及酚红排泄率,比较肾衰家兔和正常家兔的肾脏排泄功能,最后取两兔肾脏观察比较。 【结果】与正常家兔相比,急性肾衰家兔尿肌酐、尿/血肌酐比值(<10:1)、酚红排泄率均明显下降,血肌酐含量也有所下降,肾比重减小,肾脏外观苍白肿大,切面苍白,皮髓质分界不清。 【结论】氯化汞可直接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引起器质性肾功能衰竭,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肾灌注压下降,肾小管排泌功能、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功能障碍。 【关键词】氯化汞;急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肌酐;尿肌酐/血肌酐;酚红排泄率 【引言】肾脏是一个多功能器官,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泌尿功能。肾脏通过调节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泌与重吸收以及排泄体内代谢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当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小管排泌重吸收功能障碍时,肾的泌尿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1] 1、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实验对象:家兔 1.2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酚红、NaOH、醋酸、碱性苦味酸、肌酐标准应用液 1.3实验器材:手术器械一套、试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离心机 2.实验方法 2.1复制肾功能衰竭模型:于实验前一天,取两只家兔,称重,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HgCl2(o.8~1.0ml/kg)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实验组兔;另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0ml/kg)作为对照组兔。 2.2麻醉手术:家兔称重,按5 ml/kg体重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0 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2.3心脏采血:在心尖搏动最剧烈的地方用干燥针管,垂直进针进行取血。放置10min后,3000r/min离心15min,小心吸取血清置于另一干燥管中,备测血肌酐。 2.4腹部手术:将麻醉的兔子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下腹部正中剪毛,在耻骨联合上约1.5cm处做切口,长约4cm,暴露膀胱,用注射器收集2ml尿液于试管中,做尿肌酐检查。随后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并分离之。在近膀胱端结扎输尿管,稍等片刻,待其略充盈后,用眼科剪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细塑料管(塑料管事先用肝素冲洗或充满肝素),结扎并固定,用于收集尿液。 2.5血清和尿液肌酐含量测定——苦味酸沉定蛋白法: (1)血清肌酐含量测定取硬质试管3只编号,分别为空白管、标准管及测定管。按表1加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授课教师病理生理教研室 施广霞教授 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 展过程。掌握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机制和少尿期的代 谢紊乱。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2、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熟悉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机制。 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尿毒症的概念,熟悉 尿毒症的表现。了解尿毒症的发病机制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和病理生理学挂图 教学时间:6学时 急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肾脏的功能: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10分钟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10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少尿的发生机制:50分钟 细胞损伤和机制:15分钟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45分钟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3学时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5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30分钟 对机体的影响:80分钟 尿毒症:20分钟 板书设计: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少尿的发生机制 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尿毒症 教学内容 概述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功能: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其次肾脏还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参与血压与血量的调节;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功能的调节;分泌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灭活胃泌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但也有部分病人的尿量一开始并不减少,甚至反而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一、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 肾前因素:由肾脏血液灌流量降低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称为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 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各类休克等。 肾性因素:由肾脏的器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原因包括(1)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2)急性肾小管坏死:由肾缺血或/和肾毒物中毒等引起。 (3)体液因素异常:高钙血症、低钾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4)不同型输血(血红蛋白性肾病)。 肾后因素:由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为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从肾盂到尿道的急性梗阻。 (二)分型 (1)少尿型: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 (2)非少尿型:发病初期尿量不减少,而且无明显多尿期,有进行性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较轻,预后较好。 二、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发病经过* 分少尿期、多尿期和恢复期 1、少尿期:持续8-16天,最危险的时期。病因引起肾血管持续收缩,肾实质缺血,肾 小球滤过率极度降低,肾小管上皮细胞因缺血缺氧而发生变性坏死、肾 毒素也可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复习进程

怀化医专《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教案编号

第十一章肾功能不全 肾具有泌尿及内分泌等功能,它不仅排泄代谢废物,参与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的调节,而且还分泌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如肾素、前列腺素、红细胞生成素及1,25-二羟维生素D3等。肾的功能对于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保证生命活动正常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严重障碍,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发生紊乱,并伴有其内分泌功能障碍时,称为肾衰竭(renal failure)。根据其发病缓急和病程长短分为急性和慢性肾衰竭两类。在急性或慢性肾衰竭的严重阶段,机体会出现严重的全身中毒症状,即尿毒症(uremia)。 Acute Renal failure Uremia Chronic 一、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指各种原因引起肾泌尿功能在短期内急剧降低,引起代谢废物不能排出,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机体内环境发生严重紊乱的全身性病理过程。 根据发病后患者尿量的不同,分为少尿型急性肾衰竭和非少尿型急性肾衰竭两种。前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少尿或无尿、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后者尿量减少不明显,但肾脏排泄代谢产物的功能障碍,仍然存在机体内环境的紊乱。 (一)病因 1.肾前因素主要系各种原因造成的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常见的有各类休克、创伤、严重烧伤,大出血、严重脱水,急性心力衰竭等,它们均可通过急剧地降低有效循环血量,引起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明显减少和钠,水潴留,使肾泌尿功能急骤降低。但缺血时间短,肾实质尚无损

急性肾功能不全

急性肾功能不全 1.实验目的: 学习制备中毒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观察氯化高汞对家兔肾功能的影响掌握尿常规检查法、血浆尿素氮的测定方法。 2.实验原理: Hgcl2中的汞离子可使蛋白质变性,沉淀,使肾小球滤过率降低和肾小管结构受损,主要损伤部位在近端肾小管。 3.实验材料: 分光光度计,光学显微镜,离心机,恒温水浴;氯化汞(HgCl2)溶液,20%氨基甲酸乙酯,酚红,NaOH,醋酸,碱性苦味酸,肌酐标准应用液,生理盐水,葡萄糖。 4..实验方法: 实验时,固定家兔,局麻下颈动脉插管,暴露膀胱,用注射器抽取尿液5ml备用输尿管插管(耳缘静脉输注10%葡萄糖50ml/kg),收集尿液,做尿常规检查颈总动脉插管,做血浆尿素氮检查。 5.实验结果: 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实验结果 表1-1 正常家兔的血肌酐、尿肌酐及酚红排泄率 血肌酐尿肌酐酚红排泄率 对照组 4.00 1.31 3.320.25 5.00 0.04 5.60 0.50 6.00 1.30 12.00 0.45 s x±0.88±0.73 6.97±4.50 0.40±0.13 表1-2 急性肾功能衰竭造模家兔的血肌酐及尿肌酐 血肌酐尿肌酐酚红排泄率 实验组1.00 4.257.10/ 2.000.03 5.00/ 3.00 5.188.25/ 7.00 5.38 5.50/ s x± 4.94±2.72 6.46±1.49 /

6.实验讨论: 实验前对离心管做好抗凝处理颈总动脉放血,尿液加热时应缓慢移动试管,避免加热不均匀导致试管破裂,试管口不能对着人。 输尿管如能收集到足够的尿液,用该尿液做尿常规检查,如收集不到,则用膀胱中抽取的尿液先用低标定标,如浓度超过40mg/ml,则改用高标定标。 7.参考文献: 朱大年.生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P56 陆源.林国华.杨午鸣.机能学实验教程(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10.P234

第十四章 传染病

一选择题 A型题 1、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 A急性增殖性炎B纤维素性炎 C化脓性炎D变质性炎 E特殊性炎 2、结核菌菌体具有抗原性的成份是: A蛋白质B脂质 C多糖类D内毒素 E外毒素 3、结核病基本病变中,渗出为主的病变多表现为: A化脓性炎B化脓性出血性炎 C假膜性炎D粘液卡他性炎 E浆液纤维素性炎 4、典型的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是: A郎罕氏细胞B类上皮细胞 C干酪样坏死D郎罕氏巨细胞 E变性坏死的中性白细胞 5、结核病基本病变中,增生为主的病变表现为: A结核球B假结核结节 C结核样肉芽肿D结核性肉芽肿 E结核瘤 6、人体内吞噬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 AT淋巴细胞B浆细胞 C巨噬细胞D中性白细胞 E嗜酸性白细胞 7、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 A浆细胞B淋巴细胞 C纤维母细胞D类上皮细胞和郎罕氏巨细胞 E巨噬细胞 8、原发性肺结核的原发灶多位于: A肺尖B肺下叶的下部 C肺锁骨下区D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胸膜处 E肺上叶的上部 9、肺结核原发病灶: A常呈圆形,直径1cm B病变开始即表现为干酪样坏死C常距离胸膜均为2cm D容易发展为慢性空洞 E坏死严重 10、肺结核原发综合征中,一个重要的特点是: A原发病灶由典型的结核结节融合成 B肉眼观察见其结核性淋巴管炎呈明显串珠状 C原发灶常位于肺通气不良的部位

D原发灶常是多发性渗出性病变 E肺门淋巴结的干酪性坏死更明显 11、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病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 A仅发生于儿童B常见的死亡原因为结脑 C病变在肺内易顺支气管扩散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 E急性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病不如继发性肺结核病所引起的常见 12、全身性粟粒性结核的血路播散多来源于被结核病变侵袭 A无名静脉B颈内静脉 C上腔静脉D肺静脉 E支气管静脉 13、男性生殖系结核病多见于 A、前列腺 B、精囊腺 C、输精管 D、附睾 E、睾丸 14、慢性菌痢病理特点应除外以下哪项? A、可造成肠腔狭窄 B、溃疡深浅不一 C、慢性增生性炎 D、粘膜表面坏死,大量纤维素渗出 E、有肉芽组织瘢痕 15、患者有发热、腹痛、腹泻、脓血便和里急后重,最可能诊断为: A、阿米巴痢疾 B、细菌性食物中毒 C、消化不良性腹泻 D、急性肠炎 E、急性细菌性痢疾 16、成人肺结核临床最常见的类型、病理上是: A局灶型肺结核B浸润型肺结核 C干酪性肺炎D肺结核球 E慢性空洞性肺结核 17、开放性肺结核主要是指: A慢性纤维空洞性肺结核B急性粟粒性肺结核 C慢性粟粒性肺结核D局灶型肺结核晚期 E浸润型肺结核早期 18、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论述正确的是: A病变在肺内无一定部位B不易形成慢性空洞 C肺门淋巴结病变明显D大咯血是常见的死因 E不经治疗,大多数能自然痊愈 19、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 A空肠B阑尾 C回肓部D左半结肠 E右半结肠 20、下列哪类疾病最易引起肠道狭窄 A肠阿米巴病B肠伤寒 C肠结核D细菌性痢疾 E以上都不是 21、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是: A脑底部有脓性渗出物

肾功能不全各个分期

肾功能不全分期 概述 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肾功能不全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肾小球严重破坏,使身体在排泄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方面出现严重紊乱的临床综合征候群,可分为急性肾功能不全和慢性肾功能不全。本病预后严重,是威胁生命的主要病症之一! 分期 肾功能不全可分为以下四期: 一期肾功能储备代偿期 因为肾脏储备代偿能力很大,因此临床上肾功能虽有所减退,但其排泄代谢产物及调节水、电解质平衡能力仍可满足正常需要,临床-上可以不出现症状,肾功能化验也在正常范围或偶有稍高现象。 二期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 肾小球已有较多损害(60%~75%),肾脏排泄代谢废物时已有一定障碍,血肌酐、尿素氮可偏高或超出正常值。病人可以出现贫血,疲乏无力,体重减轻,精神不易集中等。但此期常被忽视,若有失水、感染、出血等情形,则很快出现明显症状。 三期肾功能衰竭期

肾脏功能损害相当严重(75%~95%),不能维持身体的内环境稳定,患者易疲劳,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症状加剧,贫血明显,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显,并常有酸中毒,此期又称肾衰期。 四期尿毒症期 此期肾小球损害已超过95%,有严重临床症状,如剧烈恶心、呕吐,尿少,浮肿,恶性高血压,重度贫血,皮肤瘙痒,口有尿臊味等。 发病机制 慢性肾衰竭进行性恶化的机制:慢肾衰发病机制复杂,目前尚未完全弄清楚,有下述主要学说: 1.健存肾单位学说和矫枉失衡学说肾实质疾病导致相当数量肾单位破坏,余下的健存肾单位为了代偿,必须增加工作量,以维持机体正常的需要。因而,每一个肾单位发生代偿性肥大,以便增强肾小球滤过功能和肾小管处理滤液的功能。但如肾实质疾病的破坏继续进行健存肾单位越来越少终于到了即使倾尽全力也不能达到人体代谢的最低要求时,就发生肾衰竭,这就是健存肾单位学说当发生肾衰竭时,就有一系列病态现象。为了矫正它,机体要作相应调整(即矫正)但在调整过程中,却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一定代价因而发生新的失衡,使人体蒙受新的损害。举例说明:当健存肾单位有所减少余下的每个肾单位排出磷的量代偿地增加,从整个肾来说,其排出磷的总量仍可基本正常,故血磷正常。但当后来健存肾单位减少至不能代偿时,血磷乃升高。人体为了矫正磷的潴留,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以促进肾排磷这时高磷血症虽有所改善,但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却引起了

第八章 肾功能不全

内蒙古农业大学教案【动物医学专业】

第八章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当各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和机能出现严重损伤时,导致多种代谢产物、有毒物质在体内蓄积,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出现紊乱,肾脏的内分泌功能和其他功能也出现障碍,这一病理过程称为肾功能不全(renal insufficiency)。 肾脏(kidney)有两个最显著的特点,一是功能较复杂;二是适应代偿能力强。第一点,肾脏功能较复杂,概括起来主要有三个功能。1,肾脏是泌尿器官,通过排出尿液,来维持机体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的稳定;2,肾脏还能分泌与合成多种激素和维生素:激素如肾素、前列腺素、促红细胞生成素等,维生素如1.25-二羟VD3等,它参与机体钙的代谢;3,肾脏又参与某些激素的失活,如胃泌素、甲状旁腺激素等,发挥作用后,在肾脏被灭活。因此,一旦发生肾功能不全时,必然会对肾脏的机能、对动物全身的机能,造成多方面的影响,严重时可能致死动物。 第二点,肾脏适应代偿能力强。组成肾脏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是肾单位(nephron),肾脏是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的,如牛的肾脏有800万个肾单位,狗有80~120万个,兔有20万个。每个肾单位包括一个肾小球和与它相连的肾小管。肾单位多,肾脏的储备能力强。因此,一般的轻微损伤,通过肾脏的适应代偿,不会引发肾功能不全。只有当各种比较剧烈的病因、或比较持续的病因,造成的损伤作用超过肾脏代偿能力的时候,才有可能引起肾功能不全。 下边介绍一下肾功能不全的分类。根据肾功能不全的病程和发生机理,肾功能不全可分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两类。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发展到严重阶段时,由于大量代谢产物和内源性有毒物质不能排出而在体内蓄积,引起机体发生自体中毒的综合症侯群,这种病理过程称为尿毒症。因此,为本章分为三节,即急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第十四章 肾功能不全教案

第十四章肾功能不全 教学要求:1、掌握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和发 展过程。掌握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机制和少尿 期的代谢紊乱。熟悉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了解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原则。 2、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熟悉其病因、发病过程与机制。 掌握慢性肾功能不全对机体的影响。掌握尿毒症的概念,熟悉 尿毒症的表现。了解尿毒症的发病机制与尿毒症的防治原则。教学手段:黑板结合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4学时 急性肾功能不全:2学时 1.概念:5′ 2.病因和类型:10′ 3.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经过:10′ 4.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发生机制:30′ 5.少尿期的代谢紊乱:20′ 6.肾组织细胞损伤及其机制:10′ 7.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5′ 8.防治:5′ 9. 课堂小结5′ 慢性肾功能不全:2学时 1.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5分钟 2.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5分钟 3.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10分钟 4.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15分钟 5.对机体的影响:50分钟 6.尿毒症:10分钟 7.课堂小结5分钟 板书设计:急性肾功能不全(Acute renal insufficiency, ARI)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和分型 急性肾功不全的病因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少尿的发生机制

细胞损伤及其机制 少尿期的代谢紊乱 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防治 慢性肾功能不全(Chronic renal insufficiency, CRI)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概念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过程 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展机制 对机体的影响 尿毒症 教学内容 概述 肾脏是重要的排泄器官,它的主要功能是泌尿功能: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内环境稳定。其次肾脏还具有多种内分泌功能:分泌肾素、前列腺素参与血压与血量的调节;分泌红细胞生成素参与造血功能的调节;分泌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钙磷代谢的调节,灭活胃泌素、甲状旁腺素等激素。 第一节急性肾功能不全 概念急性肾功能不全是由于肾小球滤过率急剧减少,或肾小管发生变性、坏死引起的一种严重的急性病理过程,往往出现少尿(但也有部分病人的尿量一开始并不减少,甚至反而增多)以及随之而来的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等综合征。 一、病因和分类 (一)病因 肾前因素:由肾脏血液灌流量降低而引起的肾功能不全称为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 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而发生急性肾功能不全。 见于各类休克等。 肾性因素:由肾脏的器质性损伤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肾性急性肾功能不全。 原因包括 (1)广泛性肾小球损伤。 (2)急性肾小管坏死:由肾缺血或/和肾毒物中毒等引起。 (3)体液因素异常:高钙血症、低钾血症、高胆红素血症等。 (4)不同型输血(血红蛋白性肾病)。 肾后因素:由尿路梗阻引起的急性肾功能不全称为肾后性急性肾功能不全。见于从肾盂到尿道的急性梗阻。常为双侧性的。 (二)分型 (1)少尿型: 尿量减少,氮质血症、高钾血症、代谢性酸中毒和水中毒。 (2)非少尿型:发病初期尿量不减少,而且无明显多尿期,有进行性氮质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高钾血症较轻,预后较好。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A 型题 1.肾功能不全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 A.尿量变化 B.尿成分变化 C.泌尿功能障碍 D.代谢紊乱 E.肾内分泌功能障碍 [答案] C [题解] 当各种原因使肾功能发生严重障碍时,首先表现为泌尿功能障碍,继之可引起体内代谢紊乱,与肾内分泌功能障碍,严重时还可使机体各系统发生病理变化。 2.引起急性功能性肾衰的关键因素是 A.有效循环血量减少 B.心输出量异常 C.肾灌流不足 D.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 E.肾血管收缩 [答案] C [题解] 急性功能性肾衰,就是肾前性急性肾衰,是由肾前因素引起的。凡能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心输出量下降及引起肾血管收缩的因素,均会导致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发生急性功能性肾衰。 3.能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是 A.肾动脉硬化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早期 E.休克晚期 [答案] D [题解] 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关键环节是肾灌流不足,以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各种休克时,每当血压低于8.0kPa(60mmHg)时,肾血流量可减低到正常的30%~50%。因此各类休克是引起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肾动脉硬化、急性肾炎、肾血栓形成,均不是肾前性急性肾衰竭的原因,而休克晚期由于长期肾缺血可引起肾小管坏死会导致肾性的急性肾衰竭。4.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衰竭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血管损害 B.肾小球病变 C.肾间质纤维化 D.肾小管坏死 E.肾间质水肿 [答案] D [题解] 肾毒物主要是指重金属(砷、汞等)、有机溶媒毒物(四氯化碳、甲醇等)、药物(新霉素、卡那霉素等)以及生物性毒素(蛇毒蕈毒、生鱼胆等),它们损害肾脏的突出表现是引起急性肾小管坏死。

16.肾功能不全题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 一、选择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D ) A.汞中毒 B.急性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不全的发生机制中原尿“漏回”是由于(C ) 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下列哪项不是因原尿回漏所引起的(D ) A.少尿 B.肾间质水肿 C.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4.判断肾功能不全程度的最可靠的指标是(E ) A.NPN B.BUN C.电解质紊乱情况 D.代谢性酸中毒E.内生肌酐清除率 5.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E )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C.等渗性脱水 D.粘液性水肿 E.水中毒 6.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A)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7.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D) A.严重休克 B.汞中毒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8.慢性肾功能衰竭(CRF)时,继发性PTH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1,25-(OH)2D3生成减少 D.肠吸收钙减少 E.高磷血症9.下列尿的变化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E) A.夜尿增多 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 D.低渗尿 E.等渗尿 10.少尿型ARF少尿期中,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C ) A.水中毒 B.少尿C.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1.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B)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 C.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PGE2减少 E.肾脏分泌PGA2减少 12.无尿的概念是指24小时的尿量小于(D ) 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50 ml 13.引起肾后性肾功能不全的病因是(D )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C.急性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14.各种慢性肾脏疾病产生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C)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减少 15.功能性急性肾功能不全时尿改变的特征是( A) A.尿比重高,尿钠含量低 B.尿比重高,尿钠含量高 C.尿比重低,尿钠含量低 D.尿比重低,尿钠含量高 E.尿比重正常,尿钠含量低 16.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哪方面的肾功能恢复得最慢( D) A.肾小球滤过功能 B.肾血流量 C.肾小管分泌功能 D.肾小管浓缩功能 E.集合管分泌功能 17.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出现等渗尿标志着(E ) A.健存肾单位极度减少 B.肾血流量明显降低 C.肾小管重吸收钠减少

氯化汞与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

氯化汞与家兔急性肾功能不全 【摘要】目的复制急性中毒性肾衰动物模型,通过对肾功能指标的检测及肾脏形态学改变的观察,了解中毒家兔肾功能的改变。判断、分析致病因素及导致急性肾衰的可能发病机制方法取家兔两只,分为实验组(急性肾功能不全)和对照组,分别对家兔行心脏采血和膀胱取尿,分别测定并比较两兔的血清肌酐和尿肌酐含量以及酚红排泄率,比较肾衰家兔和正常家兔的肾脏排泄功能,最后取两兔肾脏观察比较。结果与正常家兔相比,急性肾衰家兔尿肌酐、尿/血肌酐比值(<10:1)、酚红排泄率均明显下降,血肌酐含量也有所下降,肾比重变化不明显,肾脏外观苍白肿大,切面苍白,皮髓质分界不清。结论氯化汞可直接损伤肾小球和肾小管引起器质性肾功能衰竭,引起肾小管上皮细胞变性坏死,肾血管收缩,肾血流减少,肾灌注压下降,肾小管排泌功能、肾小管上皮细胞重吸收功能障碍。本实验中实验组血肌酐也下降,可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测量误差引起;肾比重变化不大是因为家兔之间存在个体差异。 【关键词】氯化汞急性肾功能不全血肌酐尿肌酐尿肌酐/血肌酐酚红排泄率 【引言】肾脏是一个多功能器官,其主要功能之一是泌尿功能。肾脏通过调节肾血流、肾小球滤过率、肾小管排泌与重吸收以及排泄体内代谢物质以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当肾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或肾小管排泌重吸收功能障碍时,肾的泌尿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肾功能不全。[1] 【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 1.1实验对象:家兔 1.2药品和试剂:氨基甲酸乙酯、生理盐水、葡萄糖、酚红、NaOH、醋酸、碱性苦味酸、肌酐标准应用液 1.3实验器材:手术器械一套、试管、分光光度计、水浴锅、离心机 2.实验方法 2.1复制肾功能衰竭模型:于实验前一天,取两只家兔,称重,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1%HgCl2(o.8~1.0ml/kg)造成急性肾功能衰竭,为实验组兔;另一只皮下或肌肉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1.0ml/kg)作为对照组兔。 2.2麻醉手术:家兔称重,按5 ml/kg体重剂量于耳缘静脉缓慢注射200 g/L氨基甲酸乙酯麻醉。 2.3心脏采血:在心尖搏动最剧烈的地方用干燥针管,垂直进针进行取血。放置10min后,3000r/min离心15min,小心吸取血清置于另一干燥管中,备测血肌酐。 2.4腹部手术:将麻醉的兔子仰卧位固定于手术台上,下腹部正中剪毛,在耻骨联合上约1.5cm处做切口,长约4cm,暴露膀胱,用注射器收集2ml尿液于试管中,做尿肌酐检查。随后在膀胱底部,找出两侧输尿管,并分离之。在近膀胱端结扎输尿管,稍等片刻,待其略充盈后,用眼科剪剪一小口,向肾脏方向插入一细塑料管(塑料管事先用肝素冲洗或充满肝素),结扎并固定,用于收集尿液。 2.5血清和尿液肌酐含量测定——苦味酸沉定蛋白法: (1)血清肌酐含量测定取硬质试管3只编号,分别为空白管、标准管及测定管。按表1加样,混匀,37℃水浴30min,用分光光度计以波长510nm,空白管调零,读OD值。然后,

肾脏的泌尿功能及急性肾功能不全-肾脏的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新乡医学院实验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机能实验学授课教师姓名及职称:王宝英助教 新乡医学院生理教研室教研室2005年11 月 10日

肾脏的泌尿功能与急性肾功能不全 一、实验目的 1.观察神经体液等因素对尿生成的影响。 2.学习急性中毒性肾功能不全动物模型的复制。 3.了解中毒家兔肾功能的改变,并分析导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病机制。 4.观察利尿剂对急性肾功能不全的治疗效果,并分析药物作用机制。 二、实验原理 ㈠肾脏的功能 正常的肾功能主要是泌尿,通过泌尿排出代谢废物,并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保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红细胞生成素、1,25-二羟维生素D3等物质;并使某些激素,如胃泌素、甲状旁腺激素在肾内灭活,因而又与机体许多功能代谢活动密切相关。 ㈡影响尿生成的因素 尿生成的过程包括肾小球的滤过、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三个环节,凡能影响上述过程的因素,都可能影响尿的生成,从而引起尿量的变化。 1.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⑴滤过分数即滤过膜的面积和通透性。 ⑵有效滤过压其中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是经常变动的因素。 ⑶肾血流量的变化受肾自身调节和神经体液调节,主要影响滤过平衡的位置。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及分泌的调节 ⑴肾内自身调节 ①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临床上常用的利尿方式-渗透性利尿。 ②球-管平衡近端小管定比重吸收Na+、H2O约65%~70%,那么,尿中排出的溶质和水不致因肾小管滤过率的增减而出现大幅度的变动。 ⑵神经因素 当肾交感神经兴奋时,作用于入球小动脉、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口径缩小更为明显,肾小球毛细血管血流量减少,毛细血管血压下降,那么,有效滤过压降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还激活RAAS,增加肾小管重吸收NaCl、H2O;直接增加近端小管、髓袢上皮细胞重吸收Na+、Cl-、H2O。

16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 1.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主要机制 A.原尿回漏入间质 B.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C.肾小管阻塞 D.肾细胞肿胀 E.DIC 2.引起肾前性肾功能衰竭的主要因素是 A.急性肾炎 B.磺胺类药物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 尿路梗阻 3.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机制与下列哪项无关 A.肾小管原尿返流 B.肾缺血再灌注 C.肾小管阻塞 D.肾小球超滤系数升高 E. 肾血管收缩 4.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 A. 氮质血症 B. 水中毒 C.高钾血症 D.稀释性低钠血症 E.代谢性酸中毒 5.肾小管原尿回漏主要是由于 A. 肾小管阻塞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C.肾间质水肿 D. 原尿流速缓慢 E. 尿量减少 6.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少尿期不会发生 A. 酸中毒 B.水中毒 C.高钾血症 D. 尿钠含量降低 E. 低比重尿 7.急性肾小管坏死引起的少尿期时尿中下列哪项变化是错误的 A.尿比重<1.015 B.尿钠含量>40(mmol/L) C.尿渗透压<400mOsm/L

D.尿/血肌酐比值>40:1 E.尿蛋白含量(十十) 8.关于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 早期肾小球滤过率仍低于正常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功能不完善 C.进入多尿期应立即补充KCl D. 进入多尿期血中NPN可逐渐恢复正常 E. 多尿期可发生低钾血症9.下述哪项可用做判定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或是器质性肾功能衰竭的指标 A. 尿比重 B. 尿钾含量 C. 肾小球滤过率 D. 肾小管分泌功能 E. 氮质血症 10. 肾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特点中下列哪一项不存在 A.少尿 B.无尿 C. 管型尿 D.等渗尿 E.尿钠浓度降低 11. 下述哪项变化在功能性肾功能衰竭时不应出现 A. 肾血流量减少 B.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水重吸收增加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对钠重吸收减少 D. 血尿素氮含量增高 E. 血钾增高 12.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大量排尿的严重后果 A. 高钾血症 B. 氮质血症 C. 水中毒 D. 低脂血症 E. 脱水 13.输尿管结石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时GFR降低是因为 A.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下降 B. 原尿回漏 C. 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少 D. 囊内压升高 E.以上均不对 14. 急性肾小管坏死患者,肾功能恢复得最慢的是 A. 肾血流量 B. 肾小球滤过功能 C. 肾小管分泌功能

病理生理学第十六章 肾功能不全试题及答案

第十六章肾功能不全一、选择题 【A型题】 1.引起肾前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汞中毒 B.急性肾小球肾炎 C.肾血栓形成 D.休克 E.尿路梗阻 2.肾功能衰竭的发生机制中原尿回漏是由于: A.肾小管阻塞 B.原尿流速过慢 C.肾小管上皮细胞坏死脱落 D.肾间质水肿 E.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3.以肾小球损害为主的疾病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急性中毒性肾小管坏死 C.肾结石 D.急性间质性肾炎 E.肾肿瘤 4.原尿回漏可造成下列后果,除外: A.肾小管阻塞 B.肾间质水肿 C.GFR↓ D.渗透性利尿 E.原尿流速缓慢 5.主要在肾脏灭活的激素是: A.VD3 B.PTH C.激肽 D.促红细胞生成素 E.PGE2 6.急性肾功能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活性增强的机制是: A.近曲小管对钠重吸收减少 B.远曲小管钠浓度改变 C.远曲小管钾浓度下降 D.近曲小管钙浓度改变 E.远曲小管氯浓度改变 7.急性肾功能衰竭少尿期,输入大量水分可导致: A.低渗性脱水 B.高渗性脱水 C.等渗性脱水 D.水肿 E.水中毒 8.下述哪点不是急性肾衰时肾小管细胞损伤和功能障碍的机制? A.能量代谢障碍 B.自由基增多 C.还原型谷胱甘肽增多 D.磷脂酶活性增高 E.细胞骨架结构改变 9.持续性肾缺血和肾毒物作用引起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其肾脏损害的突出表现是: A.肾脏循环障碍

B.肾小球病变 C.肾小管坏死 D.肾间质纤维化 E.肾小管阻塞 10.下列哪项不是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A.高钙血症 B.高钾血症 C.代谢性酸中毒 D.氮质血症 E.少尿 11.下列哪项不是引起肾小管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A.严重休克 B.重金属中毒 C.严重挤压伤 D.免疫复合物 E.严重溶血 12.慢性肾衰时继发性PTH分泌过多的始动原因是: A.低钙血症 B.骨营养不良 C.低钾血症 D.肠吸收钙↓ E.高磷血症 13.下列指标中哪项表示慢性肾功能衰竭更严重? A.夜尿增多 B.尿蛋白阳性 C.高渗尿 D.低渗尿 E.等渗尿 14.急性肾衰少尿期,对患者危害最大的变化是: A.水中毒 B.少尿 C.高钾血症 D.代谢性酸中毒 E.氮质血症 15.下列哪一项不是肾性高血压的发生机制? A.钠水潴留 B.肾脏产生RBC生成素增加 C.RAAS系统活性增加 D.肾脏分泌PGE2减少 E.肾脏产生激肽减少 16.慢性肾衰患者出现等渗尿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功能障碍 B.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 C.肾脏浓缩和稀释功能障碍 D.肾血浆流量减少 E.肾脏浓缩功能障碍 17.无尿的概念是指24小时的尿量等于或小于:A.500 ml B.400 ml C.200 ml D.100 ml E.0 ml 18.肾后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因是: A.急性肾小球肾炎 B.汞中毒 C.间质性肾炎 D.输尿管结石 E.肾结核 19.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共同发病环节是: A.肾缺血 B.肾血管梗塞 C.肾单位广泛破坏 D.肾小管阻塞 E.GFR ↓ 20.下述哪项指标可用于区分功能性和器质性肾功能衰竭? A.GF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