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岩油烃源岩地化参数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
烃源岩评价

<0.4
<0.01
<100
<1
岩石热解(Rock Eval)
系指烃源岩评价,其特点是利用热 解法,直接分析岩样,样品用量少, 简便、分析速度快、成本低。可对钻 井剖面做初步生油评价。
岩石热解分析仪
RockEval6
原理:测出岩石中的热蒸发及热裂解烃类的 绝对含量。利用程序升温将岩石样品中的烃 类物质热蒸发及热裂解分离出来,再由载气带 入FID分别检测
超临界抽提方法
有机质的转化率
岩样和煤样
对于岩屑,则先用镊子仔细挑选出真正有代 表性的岩石碎片,然后用水洗去表面沾污的泥 浆、泥土等杂质,在用氯仿或苯-甲醇混合溶 剂淋洗 1-2分钟,低温干燥后粉碎过筛,装 瓶待用。为防止碎样时因发热而使部分有机质 挥发、变质,我们一般用密封式化验制样粉碎 机或用铜研钵人工研碎。
古气候条件:温暖、湿润
氧化还原条件:还原条件
II 烃源岩地球化学
有机质的丰度 有机质的类型 成熟度指标 有机质的转化率 油源对比
有机质的丰度
主要的指标:有机碳
(干酪根 +可溶有机质) 氯仿沥青A
泥质岩石:0.5%--- 15% 碳酸盐岩: 0.1%---- 0.3%
有测机定元仪素
原理:将被测物质(固体、液体)放入高
的温H2O气炉、体燃N2物烧。质,将采生其用成它吸的的附气干体—扰混解气合吸体物装清主置除要分后为离,C,余O2再下、 用热导或红外检测器检测出各种气体含 量,最后利用化学反应原理计算出各种元 素的百分含量。
C/H=6~7.5 C/H=7.5~9
生油岩系指在相同的地质背景下 和一定地史阶段中形成的生油岩 与非生油岩石的组合
泥质岩石烃源岩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

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关键参数及方法陆相页岩油是指在陆地环境中形成的含油页岩,其储层评价是指对这种页岩的油气储层性质进行评估分析的过程。
在陆相页岩油储层评价中,有一些关键参数和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对这些参数和方法的全面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评估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含油性质。
一、孔隙结构参数的评价1. 孔隙度孔隙度是指储层中孔隙空间所占的比例,通常以百分比表示。
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孔隙度的评价非常重要,因为孔隙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储集性能和渗流性能。
通过对孔隙度的评价,可以判断出储层中是否存在足够的孔隙空间来储存油气。
2. 孔隙结构除了孔隙度外,孔隙结构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
孔隙结构包括孔隙大小、孔隙形状、孔隙连通性等,这些参数直接影响着储层的孔隙体积和孔隙连接情况。
通过对孔隙结构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孔隙特征,为页岩油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参考。
二、岩矿组成参数的评价1. 含油量对于陆相页岩油储层的评价,含油量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参数。
通过对含油量的评价,可以判断出储层中的有效含油空间和油气资源量,为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 岩矿成分除了含油量外,岩矿成分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关键参数之一。
岩矿成分包括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含量、碳酸盐矿物含量等,这些参数可以反映出储层的岩矿组成情况,从而为页岩油的成因和分布特征提供重要的依据。
三、地球物理参数的评价1. 岩石物理参数陆相页岩油储层的地球物理参数评价也是非常重要的。
岩石物理参数包括密度、声波速度、磁化率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岩石物理性质,为页岩油的勘探和开发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2. 孔隙流体参数除了岩石物理参数外,孔隙流体参数也是评价陆相页岩油储层的重要参数之一。
孔隙流体参数包括孔隙水和孔隙气的饱和度、渗透率、粘度等,通过对这些参数的评价,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储层的孔隙流体性质,为页岩油的开发提供重要的地球物理依据。
录井技术在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实践应用

录井技术在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中的实践应用摘要:录井技术借助于现代化工具和技术及时反馈井下信息数据,可以辅助发现油气藏并评估钻进轨迹,具有高效性、及时性以及便利性优势。
基于此,通过对主要录井技术分析,分析了水平井地质导向过程中遇到的难点和应用案例。
以期能够充分认识到录井技术优势,借助于录井技术的应用全面提高水平井勘探效率。
关键词:页岩油水平井;地质导向;录井技术引言:录井技术作为石油开采中最基础的技术,能够评估发现油气藏,并根据录井数据信息分析地层岩性,切合实际需要及时调整钻进工作。
录井技术充分利用传感器设备等先进设备工具,辅助技术人员对井下数据展开分析处理,能够将井下数据信息反馈给技术人员,帮助技术人员分析钻探工程。
数据信息能够帮助技术人员充分了解地层结构以及油气情况,便于设计更完善的钻进方案,推进石油开采等工作顺利进行。
1主要录井技术分析1.1 红外光谱录井技术该技术存在分辨率、灵敏度高的优势,分析周期短,速度快的优势,能够辅助快速发现油气层,在水平井钻进过程中使用该技术可以快速获取钻进储集层的资料。
在应用过程中,主要利用该技术进行C1、C2、C3、nC4、CO2及其他十四种气体参数。
从储集层向油气层水平钻进过程中,组分值以及光谱全烃从低值快速升高并稳定在高值。
从油气层进入储集层,组分值以及光谱全烃从高值满足降低并稳定在低值。
但仅依赖于组分值以及光谱全烃很难对钻进致密砂体情况进行评估。
按照储集层以及油气层组分之间发生的变化,可以发现储集层和油气层之间变化,可以发现储集层C2、C3值出现连续升高,C3/C2比值呈现出变小特征。
该技术由于可以快速测定组分值,方便于在现场指导水平钻进轨迹,便于施工工作顺利进行。
1.2 地化录井技术该技术是通过在岩屑中获取油气信息,但由于添加剂、井眼轨迹等方面影响,仅限于处理岩屑混杂、量少等问题,通过发现油气显示,根据组分变化判断储集层油性改变,用于对钻井轨迹的调整[1]。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

页岩油气资源评价的关键参数及方法摘要:近几年来,随着国内水平钻井技术和压裂技术的不断发展,页岩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持续快速升温,因此,建立实际有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标准是勘探开发的前提和基础。
根据页岩油气发育条件及富集机理,结合油气资源评价方法的基本原则,建立把测井资料与地化分析相结合的页岩油气资源的评价体系。
关键字:页岩油气资源ΔLgR模型页岩有效厚度氯仿沥青“A”法0 引言中国沉积盆地中富有有机质的泥页岩广泛分布,从震旦系到古近系均有分布;页岩厚度大,有机质成熟度高,生烃能力强,具有较好的页岩油气资源成藏的基本条件,勘探前景非常广阔。
如何估算这些油气资源,对于我国的页岩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国内外各大石油公司在页岩候选区评价中所采用的关键参数大致有2类,即地质条件与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地质类参数控制着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与富集,包括页岩面积、厚度、有机质丰度、类型、有机质成熟度及油气显示等方面;工程技术条件参数包括埋深、地貌条件等,控制着开发成本。
本文主要研究页岩油气资源的地质条件,把测井资料等地物手段与地化实验分析相结合,通过对页岩有效厚度、TOC含量的分析,来预测页岩油气资源的含量[1]。
1 页岩油的特征页岩油是指储存于富有机质,纳米级孔径为主页岩地层中的石油,一般只经过一次运移或进行了极短暂得到二次运移过程,在泥页岩层析中自生自储,以吸附态或游离态的形式赋存于泥页岩的纳米级孔隙或裂缝系统中。
页岩油气资源的生成受到页岩中有机质的演化阶段影响,只有在有机质进入生油窗后,才可能生成油气资源,有机质演化程度过高,则会转化形成页岩气。
页岩油主要包括游离油和吸附油,但在目前的开采水平阶段,吸附油很难开采出来,所以现今页岩油一般都指页岩油中的游离油;页岩气则同样包括游离气和吸附气。
2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页岩有机碳含量2.1 页岩测井响应特征理论假设烃源岩有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的流体组成;而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充填孔隙流体组成;成熟烃源岩则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充填孔隙流体(水和生成的烃类)组成。
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

文章编号:100020747(2002)0420050203烃源岩测井识别与评价方法研究王贵文1,朱振宇2,朱广宇3(1.石油大学(北京);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3.东南大学)摘要:烃源岩测井评价通过纵向连续的高分辨率测井信息估算地层的有机碳含量,弥补了因取心不足而造成的在区域范围内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困难,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研究了用Δlg R 、多元统计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根据测井信息识别与评价烃源岩的方法,用这些方法对塔里木盆地台盆区21口井寒武2奥陶系进行烃源岩层段识别与评价,将测井资料处理成果与岩心的有机地化、地质录井资料相互检验,证实所用方法基本满足烃源岩评价的需要。
图6参7(朱振宇摘)关键词:烃源岩;有机碳含量;多元统计;人工神经网络;测井信息;识别中图分类号:P631.811 文献标识码:B 有机碳含量(TOC )是反映岩石有机质丰度最主要的指标。
对岩心、岩屑样品进行有机地球化学分析,可获得有机质丰度和转化率等系列参数。
然而,岩心样品有限,分析费用昂贵且费时,特别是岩屑分析结果可能不准确。
利用测井曲线估算地层有机碳含量,既可以克服以上缺点,同时容易得到区域范围的地层有机碳含量数据,为资源量估算及油气勘探决策提供地质依据。
笔者在充分考察前人有关烃源岩测井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分析与对比Δlg R 法、多元统计分析法和人工神经网络法[127]的特点,并将这些方法运用于塔里木盆地台盆区寒武2奥陶系烃源岩的测井分析与评价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烃源岩的测井响应富含有机碳的烃源岩具有密度低和吸附性强等特征。
假设富含有机碳的烃源岩由岩石骨架、固体有机质和孔隙流体组成,非烃源岩仅由岩石骨架和孔隙流体组成(见图1a ),未成熟烃源岩中的孔隙空间仅被地层水充填(见图1b ),而成熟烃源岩的部分有机质转化为液态烃进入孔隙,其孔隙空间被地层水和液态烃共同充填(见图1c )。
江苏油田泥页岩测录井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江苏油田泥页岩测录井评价方法应用研究摘要:江苏油田近期的泥页岩勘探取得突破,相继在x38井、y38-1井等井发现工业油流。
本文通过录井资料、地球化学资料及测井资料,首先分析泥页岩的岩性特征、物性特征、含油性特征、可压裂性特征、地化参数特征、测井响应特征;在六性关系特征的基础上分析泥页岩的测录井响应特征,总结泥页岩有效储层的特征;通过重点井的分析化验资料,结合成像测井资料,划分泥页岩的测井相;最终确定了泥页岩储层综合评价的标准;最终确立江苏油田泥页岩测录井综合评价标准。
关键词:生烃能力超压测井相储层综合评价中图分类号:te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 (2013)04(c)-0089-02泥页岩油气是一种非常规石油天然气资源,与常规石油天然气层相比有很大差别,目前国内的页岩气研究刚刚起步,特别是利用测录井资料如何评价页岩油气储层方面,没有太多可供借鉴的资料。
国外的页岩油气勘探开发经历了长久的过程,现在技术日趋成熟,测录井在页岩油气储层识别和储层综合评价方面,在整个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过程都起着重大的作用。
江苏油田开展泥页岩油气的勘探和开发已有15年,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
x38井阜二段泥岩裂缝油藏试油二开,5小时抽汲产油9.2方,不含水;y38-1井阜四段的砂质泥岩中试油,日产油4.1方。
江苏油田已经进入开发的中后期,进一步开展泥页岩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1 泥页岩储层六性关系研究储层评价从传统的“四性”关系: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针对非常规地层进一步拓展为“六性”关系:即岩性、物性、含油气性、测井属性、地化特征、可压裂性之间的关系。
1.1 岩性特征江苏油田探区泥页岩主要发育泥岩、灰质泥岩、泥质灰岩、页岩。
大部分地区发育灰质泥岩,按结构和构造的不同,灰质泥岩可分为块状灰质泥岩、层状灰质泥岩、纹层状灰质泥岩。
泥岩一般为泥质结构,呈纤维状、星点状,大部分已经绢云母化,含少量的炭质和铁质,砂质含量一般在5%以下,呈次圆状;灰质泥岩一般为泥质结构,泥质含量一般在65%左右,呈纤维状、星点状,方解石呈粉晶-泥晶状,砂质含量在7%左右,呈次棱-次圆状,石英分布均匀,含少量的生物碎屑;泥质灰岩发育较少,一般方解石含量较高,为粉晶-泥晶状,泥质含量在35%左右,砂质含量在7%左右。
随钻录井快速识别储集岩与烃源岩的方法及应用

随钻录井快速识别储集岩与烃源岩的方法及应用李怀军 李秀彬 翟亚杰 曾杰 张小虎 戴敏(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地质研究院(克拉玛依录井公司))摘 要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页岩油属于典型源储共生的非常规油气藏,储集岩与烃源岩共生,常规录井过程中对储集岩及烃源岩识别约束条件较多。
地化录井作为录井技术的一种特殊手段,在储集岩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通过对二叠系芦草沟组资料重新认识,利用完井试油结论进行验证,利用岩石热解色谱技术、岩石热解-气相色谱技术、三维定量荧光技术、核磁共振技术建立了一套适用于二叠系芦草沟组地化录井技术评价标准,在储集岩与烃源岩的识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依照储集岩与烃源岩评价标准,共提出试油井段7层,其中6层结论准确,解释符合率85.7%,为区域勘探开发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提升了录井技术在本区块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去白云石化 岩石热解色谱 岩石热解-气相色谱 三维定量荧光 核磁共振 溶蚀孔中图分类号:TE13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 9803.2021.01.009犕犲狋犺狅犱犪狀犱犪狆狆犾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狉犪狆犻犱犻犱犲狀狋犻犳犻犮犪狋犻狅狀狅犳狉犲狊犲狉狏狅犻狉犪狀犱狊狅狌狉犮犲狉狅犮犽狊犱狌狉犻狀犵犿狌犱犾狅犵犵犻狀犵狑犺犻犾犲犱狉犻犾犾犻狀犵LIHuaijun,LIXiubin,ZHAIYajie,ZENGJie,ZHANGXiaohu,DAIMin犆犖犘犆犡犇犈犆犌犲狅犾狅犵犻犮犪犾犚犲狊犲犪狉犮犺犐狀狊狋犻狋狌狋犲(犓犪狉犪犿犪狔犕狌犱犔狅犵犵犻狀犵犆狅犿狆犪狀狔),犓犪狉犪犿犪狔,犡犻狀犼犻犪狀犵834000,犆犺犻狀犪犃犫狊狋狉犪犮狋:TheshaleoilofPermianLucaogouFormationinJimusarSag,JunggarBasinisatypicalunconventionalhydrocarbonreservoirwithcoexistingsourceandreservoir.Reservoirrocksandsourcerockscoexist.Intheprocessofconventionalmudlogging,therearemanyconstraintsontheidentificationofreservoirrockandsourcerock.Asaspecialmeansofmudloggingtechnology,geochemicallogginghasuniqueadvantagesinreservoirrockevaluation.BasedonthenewcognitionofPermianLucaogouFormationdataandverificationofwellcompletiontestresults,asetofevaluationstandardsforgeochemicalloggingtechnologyofPermianLucaogouFormationisestablishedbyusingrockpyrolysischromatographytechnology,rockpyrolysis gaschromatographytechnology,3DquantitativefluorescencetechnologyandNMRtechnology,whichplaysanimportantroleintheidentificationofreservoirrocksandsourcerocks.Accordingtotheevaluationcriteriaofreservoirrocksandsourcerocks,atotalof7layersofwelltestsectionswereproposed,andtheconclusionwasaccuratein6layers.Theinterpretationcoincidenceratewas85.7%.Itprovidesanewtechnicalmeansforregional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andimprovestheapplicationeffectofmudloggingtechnologyinthisblock.犓犲狔狑狅狉犱狊:dedolomitization,rockpyrolysischromatography,rockpyrolysis gaschromatography,3Dquantitativefluo rescence,NMR,dissolutionpore引用:李怀军,李秀彬,翟亚杰,等.随钻录井快速识别储集岩与烃源岩的方法及应用[J].录井工程,2021,32(1):44 50.LIHuaijun,LIXiubin,ZHAIYajie,etal.Methodandapplicationofrapididentificationofreservoirandsourcerocksduringmudloggingwhiledrilling[J].MudLoggingEngineering,2021,32(1):44 50. 李怀军 高级技师,1986年生,2013年毕业于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现任中国石油西部钻探地质研究院实验检测中心技术监督,从事地化录井技术研究及新技术推广工作。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页岩油地质评价方法
1.古地理研究:在评价页岩油地质时,必须了解该地区的油气地质特征,地质背景、构造地质特征、成岩作用环境等,通过古地理研究和构造地质学分析,结合现有研究成果,初步确定油藏存在可能性。
2.断层裂缝研究:断层裂缝是页岩油藏发育的重要渠道,因此研究断层裂缝的形态、位置和数量及其对油气运移的影响,是进一步评价页岩油藏的重要依据。
3.沉积学研究:油气藏的发育直接决定了沉积作用,岩石层序、沉积演化和沉积环境等是评价页岩油藏勘探意义的重要参考依据。
4.地球物理研究:地球物理勘探是了解页岩油地质的最重要手段,如地震、电法、重力、磁法等,可以发现油藏的埋藏地质结构和构造,提高油气地质的预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页岩油烃源岩地化参数测井评价方法及应用
周妍;王长胜;林伟川;王艳梅;罗少成;张宇昆
【期刊名称】《测井技术》
【年(卷),期】2022(46)3
【摘要】测井资料进行烃源岩识别与有机碳含量评价已得到广泛应用,但由于有机碳含量的计算精度不高且其他地化参数测井定量评价方法相对空缺,烃源岩测井综
合评价体系还不完善。
基于烃源岩测井响应特征分析,建立有机碳含量、生烃潜率、氯仿沥青“A”、镜质体反射率这4种地化参数的多套测井定量评价模型,创新提
出改进的Δlog R法、细分岩性法计算有机碳含量,有效提高计算精度。
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73烃源岩为例,精细构建研究区烃源岩测井评价参数体系,同时基于烃源岩品质综合评价指数,建立研究区长73烃源岩分类评价标准,为后续“甜点”评价提供技术支持。
【总页数】6页(P334-339)
【作者】周妍;王长胜;林伟川;王艳梅;罗少成;张宇昆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测
井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
科技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84
【相关文献】
1.根据原油成熟度参数确定排烃门限的新方法——基于渤海海域莱州湾凹陷KL6D 构造区烃源岩评价与油源对比
2.M凹陷泥页岩储层有效烃源岩测井评价及应用
3.吉木萨尔凹陷页岩油储层有效烃源岩定量评价方法及应用
4.基于烃源岩地化参数评价页岩油运聚规律
5.鄂尔多斯盆地长7_(3)页岩油烃源岩测井综合评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