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五四制)

合集下载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1.直线的定义:直线是平面上的一组点,这些点的任意两个点都可以用直线上的一段有向线段连接起来。

直线也可以看作没有端点的线段。

2.相交线的性质:(1)相交线:两条直线在平面上的交点。

两条相交的直线不可能平行。

(2)轴:两条相交线的交点称为轴。

(3)垂直交线:两条相交线互相垂直,即交角为90度。

(4)垂线:一条直线与另一条直线垂直,称为垂线。

(5)垂直平分线: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到两条直线距离相等的直线,称为垂直平分线。

3.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在同一个平面内,两条直线不相交,称为平行线。

(2)平行符号:在直线上标记一对箭头表示平行关系。

(3)平行线定理:-同位角定理:两条平行线与同一条横截线相交,所得相对应的内角相等,相对应的外角相等。

-平行线之间的任意一对同位角互相相等。

(4)平行线判定定理:-直线与直线平行判定定理:直线与一条直线平行,则与这条直线平行的所有直线都平行。

-同位角平行判定定理:两条直线被一条横截线所截,使同位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垂直线判定定理: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这两条直线平行于同一直线。

(5)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两条平行线上任意两点之间的距离相等。

-平行线的夹角: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直线截断所得的内角和为180度。

-平行线的斜率:两条平行线的斜率相等或者其中一条线的斜率不存在。

4.平行四边形:(1)平行四边形定义:有两对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

(2)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对角线: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同位角:平行四边形的同位角互相相等。

5.直线的倾斜角:(1)倾斜角定义:一条直线倾斜角的正切值等于该直线的斜率。

(2)平行线的倾斜角:平行线具有相同的倾斜角。

(3)垂直线的倾斜角:垂直线的倾斜角之和等于90度。

6.平行线与欧几里得公设:(1)欧几里得公设五:经过点外的一条直线上至少有两条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是研究点、直线、平面之间的关系的重要内容。

下面是关于相交线和平行线的详细知识整理。

一、相交线的定义和性质:1.相交线的定义:当两条线或两条线段在空间中共有一个交点时,我们称这两条线或线段为相交的。

2.相交线的性质:(1)两条相交线必有且只有一个交点。

(2)相交线的交点在两条相交线上。

(3)相交线可以分割平面为两个部分。

(4)相交线可以交换位置,即线的交点不变。

(5)相交线的角度和弧度可以相互转化。

二、平行线的定义和性质: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两条直线如果没有交点,则称这两条直线为平行线。

2.平行线的性质:(1)平行线永不相交。

(2)平行线的夹角为0度。

(3)平行线在任何一点上的垂直线也是平行线。

(4)如果两条直线分别与一条直线相交,且对应的内角或同旁内角互补,则这两条直线是平行线。

(5)平行线与一个截线相交,对应角相等。

三、相交线与平行线之间的关系:1.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性质:(1)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长度相等。

(2)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夹角相等。

(3)两条相交线切割出的平行线互相垂直。

2.平行线夹角关系:(1)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切割,对应角相等。

(2)两条平行线被两条截线交叉切割,对应角互补。

四、平行线的判断方法:1.距离判定法:两条直线上一点到另一直线上的距离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2.角度判定法:如果两条直线上的任意一组对应角相等,则这两条直线平行。

3.线段比较法:两条平行线上两对相交线段的比值相等。

五、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应用:1.在建筑设计中,平行线用于调整房屋结构的直角度量。

2.在交通规划中,相交线和平行线用于规划道路的交叉口和分隔带。

3.在地理学中,相交线和平行线用于绘制地图上的经纬线和等高线。

4.在数学教学中,相交线和平行线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几何概念,并解决相关问题。

总结: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几何学中的基本概念,对于点、直线、平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七年级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

七年级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

七年级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在数学学科中,相交线和平行线是非常基础的知识点。

在七年级学生学习中,这个知识点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着重介绍七年级相交线平行线知识点,以期能够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这个知识点,并且在考试中获得高分。

一、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定义相交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交叉成交的情况。

而平行线则是指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永不相交的情况。

二、相交线和平行线的性质1.同侧内角相加定理同侧内角指的是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所穿过后,位于两条平行线同侧的两个角。

同侧内角相加定理指的是,两个同侧内角之和等于180度。

2.同侧外角相等定理同侧外角指的是两条平行线被一条相交线所穿过后,位于两条平行线同侧的两个角。

同侧外角相等定理指的是,在平行线上,同侧外角的度数相等。

3.对顶角相等定理对顶角指的是,一条直线穿过两条平行线所形成的角对称角之间的角。

对顶角相等定理指的是,在两条平行线相交的情况下,对顶角的度数相等。

三、相交线和平行线的判定方法1. 同线测量法同线测量法是指,在已知两个角相等或者加起来等于180度的前提下,用直尺量出另外两条线段,并且测量它们的长度是否相等。

如果相等,则这两条线段构成的两条直线是平行的。

2. 画辅助线法画辅助线法是指,在有一条直线上已知两个角,想要判定与这条直线平行的另一条直线,可以画一条相交于原直线的辅助线,从而形成三角形或者四边形,在结合一些定理进行推导,从而得到所需要的结论。

3. 角平分线法角平分线法是指,在一个角内,构造一条角平分线,使得这条角平分线将原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则这两个角所在的直线互相垂直。

四、练习题1.已知图中AB // CD,AC与BD相交于点O,则∠AOC+∠BOD=2.在图中的平行线AB和CD交于点P,∠APD=110°,则∠CPD=3.在图中的平行线AB和CD交于点P,AP:PB=3:2,则CP:PD=答案:1.180度2.70度3.4:3总结:相交线和平行线是基础知识,但是在数学学习中非常重要,同学们一定要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点,并且多做练习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总结

名师总结优秀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总结段.它只能量出或求出,而不能说画出,画出的是垂线段这个图形.一:相交线三、平行线( 1 )相交线的定义1、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 1)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条直线为相交线.记作: a∥ b;读作:直线 a 平行于直线 b .( 2 )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对于这一( 3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 4 )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角.∠ 1 和∠ 3,∠ 2 和∠ 4 是对顶角 .( 3)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 5 )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2如图,过点 P 只有直线 a 与直线 b平行如图:∠ 1 和∠ 2,∠ 2 和∠ 3 是邻补角 .( 4)平行公理中要准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从作图的角度说,( 6 )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如图∠ 1 =∠ 3,13它是“能但只能画出一条”的意思.∠2=∠ 4)4( 5)平行公理的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 7 )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如图∠ 1+∠ 2 = 180 °)如图,如果 a ∥ c, b∥ c,那么 a ∥c( 8 )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的邻补角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 1)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角中,若两个角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

相交线与平行线的知识点一、相交线。

1. 邻补角。

- 定义: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 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它们的和为180°。

例如,∠AOC和∠BOC是邻补角,那么∠AOC+∠BOC = 180°。

2. 对顶角。

- 定义: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 性质:对顶角相等。

如∠AOC和∠BOD是对顶角,则∠AOC = ∠BOD。

3. 垂直。

- 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 性质:- 在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 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单说成:垂线段最短。

- 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二、平行线。

1. 平行线的定义。

-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用符号“∥”表示平行关系,如直线a平行于直线b,记作a∥b。

2. 平行公理及推论。

- 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 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即如果a∥b,b∥c,那么a∥c。

3. 平行线的判定。

-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如果∠1 = ∠2(∠1和∠2是同位角),那么a∥b。

-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 = ∠3(∠2是内错角,∠3是同位角),则a∥b。

-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当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2+∠4 = 180°(∠2和∠4是同旁内角),那么a∥b。

4. 平行线的性质。

- 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若a∥b,则∠1 = ∠2(∠1和∠2是同位角)。

初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初一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整理摘要: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β∠∠与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β∠∠与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β∠∠与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180αβ∠+∠=︒;反之如果180αβ∠+∠=︒,则αβ∠∠与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5.1相交线1、邻补角与对顶角两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存在几种不同关系的角,它们的概念及性质如下表:注意点:⑴对顶角是成对出现的,对顶角是具有特殊位置关系的两个角;⑵如果∠α与∠β是对顶角,那么一定有∠α=∠β;反之如果∠α=∠β,那么∠α与∠β不一定是对顶角⑶如果∠α与∠β互为邻补角,则一定有∠α+∠β=180°;反之如果∠α+∠β=180°,则∠α与∠β不一定是邻补角。

⑶两直线相交形成的四个角中,每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而对顶角只有一个。

2、垂线⑴定义,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的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符号语言记作:如图所示:AB ⊥CD ,垂足为O⑵垂线性质1: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与平行公理相比较记)⑶垂线性质2:连接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

简称:垂线段最短。

3、垂线的画法:⑴过直线上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⑵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

注意:①画一条线段或射线的垂线,就是画它们所在直线的垂线;②过一点作线段的垂线,垂足可在线段上,也可以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AB C D O画法:⑴一靠:用三角尺一条直角边靠在已知直线上,⑵二移:移动三角尺使一点落在它的另一边直角边上,⑶三画:沿着这条直角边画线,不要画成给人的印象是线段的线。

4、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记得时候应该结合图形进行记忆。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

人教版初中数学相交线与平行线全章知识点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基础知识之一,本章主要介绍了相关概念、性质和应用。

一、基本概念1. 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且在无限远处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称为平行线。

2. 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有公共点的两条直线称为相交线。

3. 夹角:由两条相交的直线和它们所夹的两个角所组成的角称为夹角。

夹角可以用符号“∠”表示。

4. 同位角:当一条直线与另外两条直线相交时,同侧对应的角互为同位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5. 对顶角:由两条相交的直线所形成的两组相对角称为对顶角,它们的度数相等。

二、性质与定理1. 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具有如下性质:(1)平行线不相交,无交点。

(2)平行线所成的同位角互相相等。

(3)平行线与一条截面所成的内角和为180°。

2. 相交线的性质:相交线具有如下性质:(1)相交线所成的对顶角互相相等。

(2)相交线所成的内角和为360°。

三、应用1. 判断两条直线的关系:根据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可以判断它们是否平行或者相交。

2. 求解线段长度:通过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计算出在平行线所形成的三角形中,线段长度之间的比例关系。

3. 构造平行线:通过辅助线的方法,可以在给定的平面内构造出一条与已知线段平行的直线。

4. 解题方法:利用夹角、同位角、对顶角等概念与性质,结合所给条件,运用相关的定理和公式进行计算和推理。

相交线与平行线是初中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对于理解和掌握平面几何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熟练掌握相关的概念和性质,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实际问题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中去。

人教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和例题精讲

人教七年级数学平行线与相交线总复习知识点归纳和例题精讲

平行线与相交线期末考试总复习考点1:余角、补角、对顶角一、考点讲解:1.余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2.补角:如果两个角的和是,那么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3.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公共顶点,并且它们的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这样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4.互为余角的有关性质:①∠1+∠2=90°,则∠1、∠2互余.反过来,若∠1,∠2互余.则∠1+∠2=90○.②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如果∠l十∠2=90○,∠1+∠3= 90○,则∠2= ∠3.5.互为补角的有关性质:①若∠A +∠B=180○则∠A、∠B互补,反过来,若∠A、∠B互补,则∠A+∠B=180○.②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如果∠A+∠C=18 0○,∠A+∠B=18 0°,则∠B=∠C.6.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1-1】如图l-2-1,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AB于点O,OF平分∠AOE,∠1=15○30’,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2 =45○B.∠1=∠3C.∠AOD与∠1互为补角D.∠1的余角等于75○30′解:D 点拨:此题考查了互为余角,互为补角和对顶角之间的综合运用知识.三、针对性训练:1._______的余角相等,_______的补角相等.2.∠1和∠2互余,∠2和∠3互补,∠1=63○,∠3=__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两个互补的角中必有一个是钝角B.一个角的补角一定比这个角大C.互补的两个角中至少有一个角大于或等于直角D.相等的角一定互余4.轮船航行到C处测得小岛A的方向为北偏东32○,那么从A 处观测到C处的方向为()A.南偏西32○B.东偏南32○C.南偏西58○D.东偏南58○5.若∠l=2∠2,且∠1+∠2=90○则∠1=___,∠2=___.6.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九分之二多1°,求这个角的度数.7.∠1和∠2互余,∠2和∠3互补,∠3=153○,∠l=8.如图l-2-2,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0个B.l个C.2个D.3个9.如果一个角的补角是150○,那么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10.已知∠A和∠B互余,∠A与∠C互补,∠B与∠C的和等于周角的13,求∠A+∠B+∠C的度数.11.如图如图1-2-3,已知∠AOC与∠B都是直角,∠BOC=59○.(1)求∠AOD的度数;(2)求∠AOB和∠DOC的度数;(3)∠A OB与∠DOC有何大小关系;(4)若不知道∠BOC的具体度数,其他条件不变,这种关系仍然成立吗?考点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认识及平行线的性质一、考点讲解:1.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是:相交或平行.2.“三线八角”的识别:三线八角指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而成的八个角.正确认识这八个角要抓住:同位角位置相同,即“同旁”和“同规”;内错角要抓住“内部,两旁”;同旁内角要抓住“内部、同旁”.3.平行线的性质:(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2)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和已知直线平行.(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是指在一条直线上任意找一点向另一条直线作垂线,垂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二、经典考题剖析:【考题2-1】如图1―2―4,直线a ∥b,则∠A CB=________解:78○点拨:过点C作CD平行于a,因为a∥b,所以CD∥b.则∠A C D=2 8○,∠DCB=5 0○.所以∠ACB=78○.【考题2-2】(2004、开福,6分)如图1―2―5,AB∥CD,直线EF分别交A B、CD于点E、F,EG平分∠B EF,交CD于点G,∠1=5 0○求∠2的度数.解:65○点拨:由AB∥CD,得∠BEF=180○-∠1=130○,∠BEG=∠2.又因为EG平分∠BEF,所以∠2=∠BEG=12∠BEF=65°(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针对性训练:1.如图1-2-6,AB∥CD,AC⊥BC,图中与∠CAB互余的角有()A.l个B.2个C.3个D.4个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必平行;(2)在同一平面内不平行的两条直线必相交;(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得的同位角相等;(4)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一对内错角的平分线互相平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相交线与平行线》知识点归纳(五四制)第十二章相交线与平行线
相交线与平行线
一:相交线
(1)相交线的定义
两条直线交于一点,我们称这两条直线相交.相对的,我们称这两条直线为相交线.
(2)两条相交线在形成的角中有特殊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的有对顶角和邻补角两类.
(3)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重合除外)
相交:如图所示,直线AB与直线CD相交于点O,其中以O为顶点共有4个角: 1,2,3,4
对顶角与邻补角
(1)对顶角:有一个公共顶点,并且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2)邻补角:只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关系的两个角,互为邻补角.
(3)对顶角的性质:对顶角相等.
(4)邻补角的性质:邻补角互补,即和为180°.
(5)邻补角、对顶角成对出现,在相交直线中,一个角的邻补角有两个.邻补角、对顶角都是相对与两个角而言,是指的两个角的一种位置关系.它们都是在两直线相交的前提下形成的
邻补角:其中1和2有一条公共边,且他们的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像1和2这样的角我们称他们互为邻补角;
对顶角:1和3有一个公共的顶点O,并且1的两边分别是3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1和2互补,2和3互补,因为同角的补角相等,所以1=3。

所以对顶角相等
二:垂线
(1)垂线的定义
当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四个角中,有一个角是直角时,就说这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它们的交点叫做垂足.
(2)垂线的性质
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注意:“有且只有”中,“有”指“存在”,“只有”指“唯一”“过一点”的点在直线上或直线外都可以.
如图所示,图中ABCD,垂足为O。

垂直的两条直线共形成四个直角,每个直角都是90。

垂线段最短
(1)垂线段:从直线外一点引一条直线的垂线,这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垂线段.
(2)垂线段的性质:垂线段最短.
正确理解此性质,垂线段最短,指的是从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所作的垂线段最短.它是相对于这点与直线上其他各点的连线而言.
(3)实际问题中涉及线路最短问题时,其理论依据应从“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和“垂线段最短”这两个中去选择.
点到直线的距离
(1)点到直线的距离:直线外一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距离.
(2)点到直线的距离是一个长度,而不是一个图形,也就是垂线段的长度,而不是垂线段.它只能量出或求出,而不能说画出,画出的是垂线段这个图形.
三、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平行和相交(重合除外).(1)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平行线.记作:a∥b;读作:直线a平行于直线b.
(2)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或相交,对于这一知识的理解过程中要注意:
①前提是在同一平面内;
②对于线段或射线来说,指的是它们所在的直线.
如图,直线a与直线b平行,记作a//b
平行线公理及推论
(1)平行公理: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2)平行公理中要准确理解“有且只有”的含义.从作图的角度说,它是“能但只能画出一条”的意思.
(3)推论:如果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互相平行.
(4)平行公理的推论可以看做是平行线的一种判定方法,在解题中要注意该结论在证明直线平行时应用

四、平行线的性质
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同一个平面中的三条直线关系
三条直线在一个平面中的位置关系有4中情况:有一个交点,有两个交点,有三个交点,没有交点
(1)有一个交点:三条直线相交于同一个点,如图所示,以交点为顶点形成各个角,可以用角的相关知识解决
(2)有两个交点:(这种情况必然是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图所示,直线AB,CD平行,被第三条直线EF所截。

这三条直线形成了两个顶点,围绕两个顶点的8个角之间有三种特殊关系:
①*同位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的同侧,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即位置相同),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位角;
②*内错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 的两旁(即位置交错),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内错角;
③*同旁内角:没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它们在直线AB,CD之间,在第三条直线EF的同旁,这样的一对角叫做同旁内角;
④三线八角中的某两个角是不是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完全由那两个角在图形中的相对位置决定.在复杂的图形中判别三类角时,应从角的两边入手,具有上述关系的角必有两边在同一直线上,此直线即为截线,而另外不在同一直线
上的两边,它们所在的直线即为被截的线.同位角的边构成“F“形,内错角的边构成“Z“形,同旁内角的边构成“U”形.
平行线性质定理
定理1: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定理2:两条平行线被地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定理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
五、平行线的判定
两条直线平行,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有如下关系:
定理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定理4: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定理5:在同一平面内,如果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同一条直线,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1=2(或者3=4;5=7;6=8),就可以说AB//CD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6=2(或者5=4),就可以说AB//CD
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只要满足5+2=180(或者6+4=180),就可以说AB//CD
5、两条直线同时垂直于第三条直线,两条直线平行
这是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相交时的一种特殊情况,由上图中1=2=90就可以得到。

(3)有三个交点
当三条直线两两相交时,共形成三个交点,12个角,这是三条直线相交的一般情况。

如下图所示:
三个交点可以看成一个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三个交点直线的线段可以看成是三角形的三条边。

(4)没有交点
这种情况下,三条直线都平行,如下图所示:
即a//b//c。

这也是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位置关系的一种特殊情况。

六平移
1、平移的概念
(1)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的方向移动,这种图形的平行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平移是指图形的平行移动,平移时图形中所有点移动的方向一致,并且移动的距离相等.
(3)确定一个图形平移的方向和距离,只需确定其中一个点平移的方向和距离
平移的性质
2、平移的条件
平移的方向、平移的距离
3、平移的性质
(1)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直线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
(2)新图形中的每一点,都是由原图形中的某一点移动后得到的,这两个点是对应点.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且相等
4、作图----平移变换
(1)确定平移后图形的基本要素有两个:平移方向、平移距离.
(2)作图时要先找到图形的关键点,分别把这几个关键点按照平移的方向和距离确定对应点后,再顺次连接对应点即可得到平移后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