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分录

合集下载

金融资产分类及重分类(思维导图)

金融资产分类及重分类(思维导图)

金融资产分类1. 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债权投资应收账款贷款2.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债权投资其他权益工具投资3.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股票基金可转换债券业务模式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为目标以收取合同现金流量和出售金融资产为目标其他业务模式(出售)股权投资非交易性交易性债权投资SPPI测试金融资产重分类从3出发3转113转22无差额从1出发1转231转34两差额转出从2出发2转152转36转+转+冲(减值)消除错配指定分类通不过通过分类消除错配指定分类不指定指定分类备注:1. 借:债权投资贷:交易性金融资产2. 借:其他债权投资贷:交易性金融资产3. 借:其他债权投资贷:债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借: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或:借:其他债权投资债权投资减值准备贷:债权投资其他综合收益(或借记)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4. 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取得成本] ——公允价值变动 [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取得成本]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余额结平] 贷:债权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差额,或借记]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5. 应当将之前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转出,调整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并以调整后的金额作为新的账面价值,即视同该金融资产一直以摊余成本计量。

(1)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明细科目对应结转:借: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 贷:其他债权投资——成本 ——利息调整 ——应计利息(2)将重分类前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冲回:借: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 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如果重分类前公允价值曾向下波动但并不存在预期信用损失,则做上面分录的相反分录;如果重分类前该金融资产存在预期信用损失而计提了损失准备,则结转其减值准备】借:其他综合收益——信用减值准备 贷:债权投资减值准备6. 应当继续以公允价值计量该金融资产。

重分类调整会计分录

重分类调整会计分录

重分类调整会计分录
重分类调整是指将一个账户的余额或发生额从一个类别转移到另一个类别,以更准确地反映财务状况或经营成果。

以下是一个重分类调整的会计分录示例:
假设有一个公司在进行年末财务报表编制时,发现以下需要进行重分类调整的事项:
1. 将应收账款中的$2000 元从 A 客户调整到 B 客户。

2. 将预付账款中的$1000 元从供应商 C 调整到供应商 D。

3. 将其他应收款中的$500 元从员工 E 调整到员工 F。

以下是相应的重分类调整会计分录:
1. 应收账款重分类调整:
- 借:应收账款 - B 客户 2000
- 贷:应收账款 - A 客户 2000
2. 预付账款重分类调整:
- 借:预付账款 - 供应商 D 1000
- 贷:预付账款 - 供应商 C 1000
3. 其他应收款重分类调整:
- 借:其他应收款 - 员工 F 500
- 贷:其他应收款 - 员工 E 500
通过以上重分类调整会计分录,公司的财务报表将更加准确地反映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的实际情况,有助于提供更可靠的财务信息给决策者。

请注意,重分类调整的具体分录和金额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记录和调整,以上示例仅供参考。

在进行重分类调整时,应遵循会计准则和公司的会计政策。

如果你有具体的会计问题或需要更详细的指导,请咨询专业的会计师或财务顾问。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39讲_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5)

2020中级会计 会计 第39讲_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5)

第三节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的计量3.考点 金融资产的后续计量五、金融资产之间重分类的会计处理(无需掌握分录,明白原理即可)(一)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的重分类1.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间的差13额计入当期损益。

( → )一般会计分录为: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终止确认原损失准备) 贷:债权投资(原账面余额)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倒挤,或借方)【例题·判断题】企业将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2019损益的金融资产,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

( )( 年)【答案】√8-132161015500 000【教材例 】 × 年 月 日,甲银行以公允价值 元购入一项债券投资,并按500 000规定将其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该债券的账面余额为 元。

171015变更了其管理债券投资组合的业务模式,其变更符合重分类的2× 年 月 日,甲银行21811要求,因此,甲银行于 × 年 月 日将该债券从以摊余成本计量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1811490 000 6 000 2× 年 月 日,该债券的公允价值为 元,已确认的信用减值准备为 元。

假设不考虑该债券的利息收入。

【答案】甲银行的会计处理如下:借:交易性金融资产 490 000 债权投资减值准备 6 0004 0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倒挤) 贷:债权投资 500 0002.企业将一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的,应当按照该金融资产在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进行计量,原账面价值与公允价值之12间的差额计入其他综合收益。

( → )一般会计分录为:①借:其他债权投资(重分类日的公允价值) 贷:债权投资(账面余额) 其他综合收益——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可借可贷)该金融资产重分类不影响其实际利率和预期信用损失的计量。

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核算、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考试知识点

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核算、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考试知识点

其他债权投资及其他权益工具投资的核算、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考试知识点【知识点】其他债权投资▲▲▲(一)其他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原则1.初始成本的认定①初始入账成本=买价-到期未收利息+交易费用;②类似于“债权投资”。

2.公允价值变动形成的利得或损失,应当计入所有者权益(其他综合收益),在该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转出,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

3.采用实际利率法计算的其他债权投资的利息,应当计入当期损益(投资收益等)。

【要点提示】掌握其他债权投资的会计处理原则。

(二)其他债权投资的一般会计分录1.取得其他债权投资时借:其他债权投资——成本(面值)——应计利息——利息调整(溢价时)应收利息贷:银行存款其他债权投资——利息调整(折价时)2.其他债权投资持有期间的会计处理(1)每期投资收益=期初摊余成本×内含报酬率;(2)利息收益的账务处理同债权投资的核算,只需替换总账科目为“其他债权投资”。

(3)期末公允价值波动的会计处理①计算过程 a.先由摊余成本与公允价值比对出期末应认定的累计增值或累计减值额;b.再基于已经确认的累计增值或累计减值额,倒挤出当期应追加的增值额或减值额;【解释】2020 年年末其他债权投资摊余成本 8 万元,公允价值为 9 万元,涨了 1 万元。

此时账面价值为9 万元。

对公允价值的变动的处理为:借:其他债权投资 1贷:其他综合收益 1假设 2021 年年末,其他债权投资摊余成本 11 万元,公允价值为 17 万元,公允价值累增 6 万元,曾经确认过 1 万元,追增 5 万元。

相关会计分录为:借:其他债权投资 5贷:其他综合收益 5②会计分录a.增值时借: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b.贬值时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其他债权投资——公允价值变动【基础知识题】2×14年初,甲公司购买了一项债券,剩余年限 5 年,公允价值为 90 万元,交易费用为 5 万元,根据其管理该债券的业务模式和该债券的合同现金流量特征,将该债券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重分类调整会计处理例解

金融资产重分类调整会计处理例解

金融资产重分类调整会计处理例解作者:熊娟来源:《财会通讯》2009年第06期一、金融资产的分类新会计准则对企业资产的规定比之以前更加详细,尤其在金融资产方面。

根据新准则的规定,金融资产属于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股权投资、债权投资、衍生工具形成的资产等。

其中,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属于旧制度中所指的货币资金,新准则对此的规定变化不大;股权投资中的对子公司、联营企业、合营企业投资以及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的长期股权投资,这部分业务在长期股权投资准则中有详细的规定。

为此,上述的这两种金融资产不予以讨论。

根据金融工具的确认和计量准则的规定,企业应当结合自身业务特点、投资策略和风险管理要求,将取得的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时划分为四类:(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人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2)持有至到期投资;(3)贷款和应收款项;(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金融资产分类与金融资产的计量密切相关,不同类别的金融资产,其初始计量和后续计量采用的基础也不完全相同。

一般来说,企业在将金融资产在初始确认为四类中的一种之后不应随意变更。

但是在特殊的情况下,企业需要根据新准则的规定对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调整。

二、金融资产的重分类调整第一,重分类调整的理论基础。

会计信息的可比性特征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相互可比,其中一条是同一企业不同时期的会计信息可比,这就要求同一企业不同时期发生的相同或者相似的交易或者事项,应当采用一致的会计政策,不得随意变更。

但是,满足会计信息可比性要求,并非表明企业不得变更会计政策,如果按照规定或者在会计政策变更后可以提供更可靠、更相关的会计信息的,可以变更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中所采用的原则、基础和会计处理方法。

在判断一项变更是否为会计政策变更时,可以变更事项的会计确认、计量基础和列报项目是否发生变更作为判断的基础。

发生会计政策变更时,有两种会计处理方法,即追溯调整法和未来适用法,两种方法适用于不同情形。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各种金融资产会计处理以及会计分录(精华版)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会计分录(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x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会计分录(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三、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一)贷款1未发生减值(1 )企业发放的贷款借:贷款 ---- 本金(本金)贷:吸收存款等贷款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2)资产负债表日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贷款一一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合同利率与实际利率差异较小的,也可以采用合同利率计算确定利息收入。

(3)收回贷款时借:吸收存款等贷:贷款一一本金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差额)2.发生减值(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贷款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借:贷款一一已减值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贷:利息收入同时,将按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计算确定的应收利息金额进行表外登记。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金融资产会计分录

交易性金融资产1、取得: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投资收益(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含有已到付息期尚未领的利息)贷:银行存款2、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1)股票: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2)债券:资产负债表日计算利息借:应收利息(面值×票面利率)贷:投资收益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实收金额)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变动(或借方)投资收益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相反分录)(1)出售环节投资收益=出售净价-取得时成本(2)出售时处置损益(影响利润总额的金额)=出售净价-出售时账面价值(3)累计确认的投资收益=现金流入-现金流出持有至到期投资1、取得:(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利息调整(差额,或在贷方)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贷:银行存款(实付金额)(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应计利息(价款中包含的已计提利息)—利息调整(差额,或在贷方)贷:银行存款2、持有期间利息收益(1)分期付息、到期一次还本的债券借:应收利息(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2)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债券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票面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可借)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本期计提的利息-本期收回的利息和本金-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3、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减值转回借: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资产减值损失4、重分类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公允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余额)其他综合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5、出售持有至到期投资借:银行存款等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贷: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利息调整-应计利息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提示】持有至到期投资账面价值=持有至到期投资余额-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余额贷款和应收款项1、金融企业发放贷款借:贷款——本金(本金)贷:吸收存款等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2、持有期间:(未减值情况)1)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借:应收利息(按贷款的合同本金和合同利率)贷款——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利息收入(按贷款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2)收回贷款时借:吸收存款等贷:贷款——本金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差额)(减值情况)1)资产负债表日,确定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贷款损失准备同时:借:贷款——已减值贷:贷款(本金、利息调整)2)资产负债表日确认利息收入借:贷款损失准备贷:利息收入(摊余成本×实际利率)3)收回贷款借:吸收存款等贷款损失准备(相关贷款损失准备余额)贷:贷款——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差额)3.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贷款借: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已减值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取得1)股票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应收股利(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等2)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可贷)贷:银行存款2、持有期间股利或利息收入:1)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现金股利(股票)借:应收股利贷:投资收益2)资产负债表日利息收入(债券)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的利息)贷:投资收益(实际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可借)3、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正常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其他综合收益2)公允价值下降借:其他综合收益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4、发生减值: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其他综合收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原直接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4.已确认并转销的贷款以后又收回:借:贷款——已减值贷:贷款损失准备借:吸收存款等贷款损失准备贷:贷款——已减值资产减值损失(差额)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减值转回: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资产减值损失(债券情况)其他综合收益(股票情况)5、与持有至到期投资可相互转换6、出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在借方)同时:借:其他综合收益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其他综合收益(从其他综合收益中转出的公允价值累计变动额)。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和会计分录(doc 6页)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和会计分录(doc 6页)

金融资产会计处理和会计分录(doc 6页)(一)企业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借:交易性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扣除下面内容)投资收益(发生的交易费用)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含有的利息)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期间的股利或利息借:应收股利(被投资单位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投资持股比例)应收利息(资产负债表日计算的应收利息)贷:投资收益(三)资产负债表日公允价值变动1.公允价值上升借: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利润表上单独有的项目)2.公允价值下降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贷: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四)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借:银行存款(价款扣除手续费)贷:交易性金融资产投资收益(差额,也可能在借方)同时:借: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原计入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贷:投资收益或:借:投资收益贷: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提示】为了保证“投资收益”的数字正确,出售交易性金融资产时,要将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期间形成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转入“投资收益”第三节持有至到期投资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处理持有至到期投资的会计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处理利息调整”科目核算)实际支付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可能是借方也可能是贷方)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计量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银行存款等(二)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后续计量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持有至到期投资——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贷:投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第四节贷款和应收款项二、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贷款和应收款项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后续计量采用实际利率法,按摊余成本计量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第五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会计处理初始计量债券投资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其中,交易费用在“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核算)与持有至到期投资一样交易费用进成本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应当确认为应收项目股票投资按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已宣告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后续计量资产负债表日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所有者权益(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资本公积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处置处置时,售价与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投资收益将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间产生的“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转入“投资收益”(一)企业取得可供出售金融资产1.股票投资(取得)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公允价值与交易费用之和)应收股利(已宣告但尚未发放的现金股利)贷:银行存款等2.债券投资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成本(面值)应收利息(实际支付的款项中包含的利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贷方)贷:银行存款等第六节金融资产减值二、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量对于第一类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已经计入利润表中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中了,及影响到利润总额,也影响到资产项目计提减值准备减值准备转回金融资产减值损失的计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按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的)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如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价值已恢复,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量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公允价值,原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因公允价值下降形成的累计损失,也应当予以转出,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债务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在随后的会计期间公允价值已上升且客观上与原减值损失确认后发生的事项有关的,原确认的减值损失应当予以转回,计入当期损益可供出售权益工具投资发生的减值损失,不得通过损益转回,公允价值上升计入资本公积(价值上升时对于可供出售债务工具转回后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可供出售权益工具转回是计入资本公积)(一)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减值损失的计量1.持有至到期投资、贷款和应收款项等金融资产发生减值时,应当将该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减记至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减记的金额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计入当期损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分录
金融资产重分类是指将原本被归类为某一类别的金融资产,转换为另一类别。

这种转换可能会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产生重大影响,因此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

具体来说,金融资产重分类的会计分录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1. 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至持有至到期投资
当企业将原本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转换为持有至到期投资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2. 从持有至到期投资重分类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当企业将原本被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投资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
3. 从贷款及应收款项重分类至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当企业将原本被归类为贷款及应收款项的资产转换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贷:贷款及应收款项账户
4. 从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重分类至贷款及应收款项
当企业将原本被归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投资转换为贷款及
应收款项时,需要进行以下会计分录:
借:贷款及应收款项账户
贷: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户
总之,金融资产重分类需要进行相应的会计处理,以确保企业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