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设置文化软实力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其路径问题研究_杨新洪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我国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通过其文化产出和文化传播所体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增强国家的国际竞争力。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代表着其经济、科技、教育、艺术、体育等各个领域的发展水平。
通过在国际上传播自己的文化,一个国家可以让世界了解和认同自己的价值观和方式,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增进国家间的友谊和合作。
文化是连接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纽带,通过共同的文化交流和合作,不同国家可以建立起更紧密的关系。
而一个国家拥有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将更容易吸引其他国家的青睐,促进国家间的友好合作和互利共赢。
提升文化软实力也有助于传承和发展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
一个国家的优秀传统文化是其独特的文化符号,是国家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提升文化软实力,国家可以将自己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并在国际上获得更好的认知和传播,从而推动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为了提升文化软实力,我们可以采取一些发展对策。
加大对文化创作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加大对文化产业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鼓励和培养更多的文化创作者和艺术家,推动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
可以建立一系列的奖励机制,激励在文化创意领域取得卓越成果的个人和机构。
加强文化交流和合作。
政府可以积极推动和组织各类文化交流活动,引进国际上的优秀文化资源,同时也要扩大自己的文化输出。
加强与其他国家的文化合作,共同举办文化节、展览和演出等活动,促进文化产业的互利共赢。
加强文化教育和培训。
通过加大对文化教育的投入和改革,提升人民的文化素质和创造力,培养更多的文化人才。
加强对外国人的文化培训,让他们深入了解和体验中国文化,增进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理解。
加强文化产业的保护和管理。
保护和管理好各个文化产业的知识产权,加强版权保护,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
加强对文化产业的规范管理,提高文化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文化软实力 研究报告

文化软实力研究报告文化软实力是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上通过文化产业和文化产品展示自己的力量和影响力的能力。
在全球化和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对文化软实力进行研究,探讨其重要性和发展方式。
首先,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可以通过艺术、音乐、电影、文学等不同领域的文化产品来展示。
这些文化产品不仅可以传达国家的历史、文化和价值观,也可以展示国家的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与其他国家分享自己的文化,一个国家可以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和合作,增进其他国家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同,从而提升自己的国际声誉和影响力。
其次,文化软实力对于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创造就业机会和增加国内收入的重要渠道。
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独特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文化产业,可以吸引外国游客和投资者的青睐,促进旅游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的增长和提升国家的竞争力。
同时,文化产品的出口也可以增加国家的外汇收入,促进贸易平衡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最后,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
政府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和保护力度,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市场机制,鼓励文化企业的创新和竞争。
企业需要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投资和支持,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开辟国际市场。
个人也可以通过提升个人素养和文化修养,增强国家文化的凝聚力和传播力。
同时,国际合作和交流也是文化软实力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文化交流和合作,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和优势,提升自己的文化软实力。
综上所述,文化软实力在国际关系和经济发展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和优秀的文化产业,可以通过展示自己的文化产品,吸引外国游客和投资者,提升国家的国际声誉和竞争力。
同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共同努力,通过加强政策支持、提高产品质量和加强国际合作,使文化软实力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

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随着中国的崛起,中国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渐扩大。
在国际上,由于强大的经济和政治地位,中国的文化软实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因此,研究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也逐渐增加。
一、文化软实力的定义和意义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自己的文化表现出来的各种优雅、高尚、美好的品质,以及这些品质所产生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在于它对一个国家的国际声誉、经济和政治利益、文化传播和文化交流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影响力。
文化软实力可以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它可以使一个国家的形象更加亲民、开放和有纪律性,从而让其他国家更容易接受。
其次,它可以增加国际上的文化影响力和文化传播力,让其他国家对本国文化更加认同和欣赏。
第三,它可以加强国际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加政治和安全的稳定性。
二、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特点中国文化软实力具有多种特点。
首先,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文化传统的古老国家。
这些文化传统包括儒、道、佛三家思想体系、中国画、中国音乐等艺术,以及茶道、武术、中医、描红等文化艺术。
将这些传统文化带到国际上,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对应的是中国的现代文化。
现代中国的电影、音乐、文学、艺术都具有独特的风格和魅力。
例如,中国的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和一些中外知名的小说、散文家、诗人的作品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它们在国际上的流传和传播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三,中国的民俗文化也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的传统节日,例如春节、中秋节等,除了它们庆祝的意义外,它们的细节和内涵也要有所关注。
例如中国的传统饮食文化,中国新年的春联和红包,还有中国的传统手工艺术品等,也是通过南山南北的人民口口相传而形成的。
第四,中国的语言和文字也是增强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因素。
汉字是一种非常独特的写作方式。
中国的文化符号,例如福字、中国古典名句、八卦、十二生肖等,都是全世界所知所晓的。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

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研究一、引言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通过文化手段实现国家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的能力。
在新时代,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快速推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响应时代需求和国家发展的重要任务。
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不仅对于加强国家形象、拓展国外市场和巩固国际地位具有重要意义,更能够增强国民的文化自信心和认同感。
因此,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新时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研究。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国家文化软实力包括了多个方面的内容,如传统文化、现代文化产业、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等。
首先,传统文化是每个国家最核心的文化软实力,是国家软实力的独特符号。
传统文化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人文底蕴,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独特性和传统价值观。
其次,现代文化产业是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支撑,包括电影、音乐、时尚、游戏等,通过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和竞争力。
此外,文化交流和文化传播也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途径,通过文化交流可以增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通过文化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国家的形象和价值观。
三、当前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的挑战在新时代,国家文化软实力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首先,全球化的进程导致了文化多元性的提升,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程度增加。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使自己的文化成为具有吸引力的独特符号,成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的关键问题。
其次,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文化传播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媒体和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主要渠道。
如何通过媒体和网络传播自己的文化,提高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另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此外,现代人对于文化需求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也给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塑造提出了更高要求。
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策略与路径1. 加强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核心,加强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意味着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有力支持。
政府应加大力度推进传统文化的保护工作,加大对传统文化研究和教育的投入,同时通过创新传统文化的表达方式,使之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

2007年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1。
“文化软实力”的概念首次被提出,并且成为党的执政纲领。
2012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自2007十七大以来首次以“文化命题”作为中央全会的议题。
在2013年“文化软实力”又被写进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成为国家建设文化强国的指导方针。
由此可见,文化软实力对于国家的重要意义,对文化软实力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必将对随后的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
一般认为,“文化软实力”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生命力、创新力、传播力和影响力。
[2它是软实力的一个核心部分,其理论外延被大大扩展。
文化软实力不仅被使用在国际政治领域来体现一国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也被广泛应用在国内文化建设上,作为一个衡量文化建设成就和发展状况的标尺。
1.1.1现实意义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应该以制度的形式来进行肯定和总结。
文化软实力建设中各建设主体和管理主体的权责需要制度进行保障。
制度作为一项保障措施,是文化软实力建设成功的必要保障。
破除一切妨碍国家文化软实力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稳定高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文化软实力制度建设更加符合国情。
从制度建设层面去讨论文化软实力建设问题具有极大的意义。
第一,根据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理论,文化属于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文化将以其强大的反作用对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先进的文化将有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促进国家实力和国际影响力的增强。
而文化软实力正是以文化为载体的综合力,所以文化强,则文化软实力也强;反之,文化软实力强大,则文化在社会和国家发展变革中所产生的推动力就越强。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2]中宣部理论宣传局. 理论热点面对面2008[M],北京:新华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08,第146页第二,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

论文化软实力的意义吴婷摘要: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之间的竞争已经由曾经的政治、经济、军事等硬实力竞争转向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的竞争。
软实力主要是一个国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认同力、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吸引力、基本路线和战略的执行力、公民的凝聚力、民族的创造力、文化的感召力以及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等。
今天文化软实力的提出具有特殊的时代背景及内涵,提升文化软实力在现时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软实力;概念;现实意义;途径Abstract: with the arrival of globalization and information era competition between nations has been the ever between the political , economic and military hard power competition shifts from the cultural and ideological appeal reflected the “soft power”competition .Soft power is primarily a nation ideology and identity strength values ,social systems and development models of the appeal ,the basic line and strategy execution ,civil cohesion ,national creativity ,cultural appeal ,and international affairs influence and so on .Today’s proposed cultural soft power has a special background and content ,improving cultural soft power in the present era of great practical significance .Key Words: Soft power,Cultural soft power ,connotation ,realistic meaning ,approaches.对于中国人来说,软实力的概念并非什么新事物。
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熊正德1,2,郭荣凤1(1.湖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2;2.湖南大学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湖南长沙410082)[摘要]本文认为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由文化价值吸引力、文化知识生产力、文化体制引导力以及文化产业竞争力构成,据此构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实证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总体发展趋势及各省域文化软实力发展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和制约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文化软实力逐年稳健上升;各省域文化软实力整体上是随着地域自西向东逐步增强;由于地区优势不同,各省域对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作用力和作用效果不同,西部省域文化价值吸引力和文化产业竞争力普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本文提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家文化软实力;四力模型;指标体系;主成分分析法[中图分类号]F12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80X (2011)09-0016-11一、引言文化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源泉,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强弱必然从根源上影响一国综合国力的提升。
Joseph S.Nye (2004)最早提出软实力是一种吸引力和同化力,主要来自文化、政治价值观和外交政策这三种资源。
文化软实力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结合中国背景对其内涵进行探讨。
孙亮(2009)认为软实力概念经过中国化后,“文化软实力”更加贴近中国“和谐共处”的涵义。
按照他的观点,文化软实力是由发展模型软实力、核心价值观软实力、国家形象文化软实力、文化生态软实力、外交软实力和传播软实力等六大要素构成。
王淑娟等(2009)指出文化软实力包含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文化传统的吸引力与凝聚力、文化的传播渗透力与辐射力、文化的创新能力与发展活力。
国内学者对文化软实力测度评价问题也进行了一定的探索,如杨新洪(2008)设计了由价值指标、实物指标、相对指标构成的硬指标体系和文化软实力主体方阵统计评价模型。
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

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及提升路径研究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探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价和提升路径。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文化软实力已成为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塑造国家形象、提升国际地位、增强国际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界定了文化软实力的概念,分析了其内涵和特点,然后从多个维度构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体系,包括文化资源、文化传播、文化创新、文化认同等方面。
接着,本文深入剖析了当前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具体路径和策略,包括加强文化创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高文化传播力、增强文化认同感等。
本文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化对文化软实力的理解,也为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二、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理论框架在深入研究国家文化软实力时,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理论框架是至关重要的。
这个框架不仅需要能够全面、客观地评估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而且还需要具备指导实践、促进提升的功能。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价应基于多维度、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这些指标包括但不限于文化创新力、文化传播力、文化影响力、文化吸引力以及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等。
这些指标能够全面反映一个国家在文化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评价过程中应注重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通过定量分析,可以对各项指标进行客观的量化评估,从而得出具体的数据支持。
而定性分析则能够深入挖掘背后的原因和机理,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更为具体和可行的建议。
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评价还应考虑到国际比较的视角。
通过与其他国家的横向对比,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本国文化软实力的优势和不足,从而为制定针对性的提升策略提供参考。
评价理论框架还应具备动态性和开放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国际形势的变化,文化软实力的内涵和外延也在不断变化。
因此,评价框架应能够及时调整和更新,以适应新的形势和需求。
构建一个科学合理的国家文化软实力评价理论框架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相关职能部门和地区的文化产业统计制度日 臻完善。目前,有关职能部门建立了自己的文化产业 统计制度,各地区也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文化产业统计 制度,这为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提供了充 分必要条件。
2 构建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的主体理念与原则
文化产业活动与人们的社会生活、经济生活密切 相关。它是涉及多行业、跨部门的一个交叉集合体,在 内容和形式上表现得复杂而多样。进行文化产业统计 指标体系研究,首要的问题就是明确文化及文化产业 的概念,进而对文化产业统计指标体系的范围进行界 定,也就是对文化产业概念的外延进行选择。
(1)世界发达国家文化产业统计为我们提供了宝 贵经验。
世界各国有关文化产业的名称各不相同,英国、 新西兰等国,称之为“创意产业(CreativeIndustries)”, 韩国称之为“文化内容产业(CultureContentIndustry)”, 我国则称之为“文化产业(CulturalIndustries)”。尽管名 称各不相同,但文化统计的内涵却有相同之处,为我
关键词:文 化 软 实 力 ;文 化 产 业 ;统 计 评 价 指 标 体 系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Research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Process of Establishing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Industries
由于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区域文化产业发展 的不平衡也在逐步拉大。东北文化、西北文化、中原文 化、江淮文化、闽粤文化等区域文化艺术,异彩纷呈,逐 鹿中国的文化市场;相继发掘的濒临灭绝的传统文 化,为大中国文化发展注入新的智慧元素,这给文化 产业的区域发展和区域布局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 和发展空间,也使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竞争力进一步 加剧。 1.2.2 创意产业的崛起, 要求为传统文化产业的发展 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的繁 荣而兴盛。文化产业正以全新的方式改变着中国文化 建设与发展的形态,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 国家战略的创新,在深化计划经济条件下形成的文化 形态和文化结构改革的同时,正在创造性地构建中国 文化发展的新体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今世界,文 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 作用越来越突出。并提出了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目标 任务是,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创 新为重点,形成科学有效的宏观文化管理体制、富有 效率的文化生产和服务的微观运行机制、以公有制为 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统一、 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能否把文化产 业的积极成果转化成可供公共文化消费的文化产品 和公共文化服务,把经济效益转化为社会效益,为社 会公平和公民精神健康提供价值体系和价值观支持, 将成为我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战略新的价值取向和衡 量标准。因此,适时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恰逢其时,时机成熟。 1.3.2 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条件基本具 备
Yang Xinhong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heritage, spiritual support and development soul of a country (region) or a nation, and cultural power is the materialized strength of culture. Cultural industries, however, are the economic representation of cultural power. Therefore, there exists a derived relationship among the concepts of culture, cultural power and cultural industries, and they constitute cultural soft power and show its significance all around the world. In material aspect of cultural soft power, cultural industrie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in the transformation of culture into cultural power. It is a complicated and realistic research to explore and establish the statis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cultural soft power industries, and to evaluate the performance and constitu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第3期 (总第 114 期)
2009 年 3 月
统计教育 Statistical Thinktank
No. 3 (Series No. 114)
Mar 2009
关于设置文化软实力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 意义及其路径问题研究
杨新洪
摘 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地区)和一个民族的传承血脉、精神支柱与发展灵魂;而文化力,则是由文化衍生出来 的物质力量;那么文化产业,又是文化力的经济词表现。 可见,文化、文化力与文化产业三者形成递进关系,构成文 化软实力,在当今世界凸显威力。 从物质范畴考察文化软实力,文化产业是文化转变为文化力的重要载体,若要对 文化软实力的规模水平及构成作出价值考量评价, 积极探索建立相应的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成为一个复 杂的现实课题。
Key Words: cultural soft power;cultural industries;statistical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1 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 的历史机遇与条件
1.1 文化复兴为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提 供的历史性机遇
随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成为中国的治国 方略,增强“文化软实力”正式写入了执政党的十七政 治报告中。加强文化立法,完善人文社会法制环境建 设,通过法定程序将党的文化主张和政策逐步上升为 法律法规,这为我国文化法制体系建设创造了前所未 有的良好契机,已成为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制度性力
19
权,而是通过这种文化权力的转移,充分实现公民的 文化权力,提高政府管理文化的能力和质量。这种转 变是文化生产力构成质量和构成形态的转变,能提高 党和政府的文化执政能力和社会公信力,形成政府、 社会、公民共同办文化的新格局。文化产业市场的建 立,要求创新文化产业体系,开辟新的发展道路,并要 相应地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加以及时准 准的描述和反映。 1.2.1 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 要求化解区域文化 产业发展的不平衡矛盾。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资源 和文化元素丰富多彩,为中华民族繁衍和发展做出了 不可磨灭的贡献。随着新技术革命的兴起,创意产业 的催生,为传统制造业发展与改造提供新的支持系统 和持续发展因素的同时,也带动了中国文化的发展与 创造,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新的思维空间。创意产业 的崛起与发展,在改变传统制造业和传统经济的同 时,也在改变着人们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新认识。历 史文化价值观的更新,将对文化产业发展和人们关于 发展文化产业的思维方式提供巨大的推动力。各种经 济形态将在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过程中产生新的生 产力形态。 1.2.3 对外传播与交流的日益广泛, 要求建立国家文 化安全保障体系
量。而由此推进的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更加开放文化 市场,日益繁荣文化产业,必将使中国文化、文化力和 文化产业建设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因此,适时建 立文化产业统计是当今时代的客观要求,是文化发展 到一定阶段的历史性选择。 1.2 在文化转化为文化力的实践过程中,加快发展文 化产业显现出许多新的战略走向要求
构建“和谐社会”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 目标,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意识形态上的 权向文化分权的转变。这种转变不是放弃政府的文化
作者简介:杨新洪,1964 年生,福建南平人,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院博士,深圳市统计局副局长。
第3期
杨新洪:关于设置文化软实力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意义及其路径问题研究
2.1 从统计意义上界定文化产业的内涵与范围 2.1.1 统计范畴的文化产业
从广义上讲,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一切物质产品 和文化产品的总和;从狭义上讲,它是指语言、文学、艺 术以及一切意识形态在内的精神产品。文化产业的定 义当然是和文化的定义密切相关的,但众所周知,“文 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多层次的概念。把所研究的范 围确定在“文化”概念的哪一个层次上,需要进行大量 的研究和论证。而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产业发展的角 度研究一般意义上的“文化事业”及相关行业的发展 规模、发展趋势及其在国民经济整体结构中的比重和 影响。
要求中国的文化产业必须迎头赶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加速,文化与政治经济
相互交融,像文化这种软实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 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近年来,欧、美、日、韩等国家和 地区的文化产业得到了长足发展,他们的文化产品大 举挺进中国市场,尤其是韩国的影视作品更为泛滥对 中华民族文化产生很大影响。这就要求中国必须急起 直追,迎头赶上,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构筑中华民族的 精神家园,铸造自己民族文化的坚强盾牌。 1.3 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时机与条件 已具备 1.3.1 建立文化产业统计评价指标体系有着深刻的政 治经济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