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安全周知卡

合集下载

氩气、二氧化碳、氧气、丙烷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氩气、二氧化碳、氧气、丙烷安全周知卡(危化品)

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危险性标志有毒氩气ArgonArCAS号:7440-37-1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189.2沸点(℃):-185.7相对密度(水=1):1.40/186℃饱和蒸气压(kPa):100mmHg(20)惰性气体,有窒息性,在密闭空间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普通大气压下无毒。

高浓度时,使氧分压降低而发生窒息。

氩浓度达50%以上,则引起严重症状;75%以上时,可在数分钟内死亡。

当空气中氩浓度增高时,先呈呼吸加速,注意力不集中,共济失调。

继之,疲倦乏力、烦躁不安、恶心、呕吐、昏迷、抽搐,以至死亡。

接触后表现现场急救措施对皮肤、粘膜等组织有强烈的刺激作用。

急性中毒短期内大量吸入,初始有眼和上呼吸道刺激症状。

经数小时至24小时,刺激症状加重,可有畏光,流泪,气急,胸闷等症状。

并可并发皮下气肿、气胸。

误服灼伤消化道;可致眼、皮肤灼伤。

慢性影响:长期接触低浓度可刺激眼和上呼吸道。

皮肤接触: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消毒沙布包扎。

就医。

尽量防止进一步的组织损害,不要将冻结的衣服从冻伤处撕开。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呼吸困难时给输氧。

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隔离直至气体散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

切断气源,通风对流,稀释扩散。

如有可能,即时使用。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MAC(mg/m3):未制定济南市章丘区消防救援大队济南市章丘区人民医院消防:119医院:120危险性类别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危险性标志不燃窒息性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CO2CAS号:124-38-9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56.6沸点(℃):-78.5相对密度(空气=1):1.53饱和蒸气压(kPa):1013.25(-39℃)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安全周知卡

安全周知卡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二甲醚)危险性类别易燃易爆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甲醚Natural gasC2H6O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外观:无色气体,有醚类特有的气味。

相对密度:(空气=1)为相对密度:(水=1)为危险特性危险特性: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

接触空气或在光照条件下可生成具有潜在爆炸危险性的过氧化物。

气体比空接触后表现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麻醉作用弱。

吸入后可引起麻醉、窒息感。

对皮肤有刺激性。

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用工业覆盖层或吸附/吸收剂盖住泄漏点附近的下水道等地方,防止气体进入。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浓度MAC(mg/m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彭州市消防大队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大队:119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二氧化碳)危险性类别当心窒息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忠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中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现场急救措施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

化学品安全周知卡Chemical Safety Know-How Card 化学品名称Chemical Name危害信息Hazard Information氧气oxygen 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与易燃物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One of the basic elements of combustion and explosion of combustibles and combustibles, which can oxidize most active substances and form explosive mixtures with inflammables.危险性标志Hazard Symbol安全措施Safety measures助燃剂Combustion aid 储存于通风、阴凉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度不宜超过30度,应与易燃物分开存放。

Store in a ventilated, cool warehouse, away from fire, heat, storage temperature should not exceed 30 degrees, should be stored separately from combustibles.乙炔瓶与氧气瓶存放距离不小于5m,与动火作业点间距不小于10m。

The storage distance between the acetylene bottle and the oxygen cylinder is not less than 5m, and the distance from the hot work point is not less than 10m.急救措施first-aid吸入:氧气浓度超过40%导致氧中毒,迅速脱离现场至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道畅通。

Inhalation: Oxygen poisoning caused by oxygen concentration exceeding 40%, quickly get out of the scene to fresh air, keep the airway open.发生火灾时,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迅速切断气源,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盐酸、硫酸、液碱、乙醇、氧气、乙炔、丁醇、丙酮安全周知卡

二氧化碳、氢气、甲烷、盐酸、硫酸、液碱、乙醇、氧气、乙炔、丁醇、丙酮安全周知卡

表1-001 乙炔气安全周知卡标识中文名:乙炔英文名:acetylene分子式:C2H2分子量:26.04 CAS号:74-86-2 危规号:21024理化性质性状:无色无臭气体,工业品有使人不愉快的大蒜气味溶解性:微溶于水、乙醇,溶于丙酮、氯仿、苯熔点(℃):-81.8(119kpPa)沸点(℃):-83.8 相对密度(水=1):0.62临界温度(℃):35.2 临界压力(MPa):6.14 相对密度(空气=1):0.91燃烧热(KJ/mol):1298.4 最小点火能(mJ):饱和蒸汽压(KPa):4053(16.8℃)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烧性:易燃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闪点(℃):无意义聚合危害:聚合爆炸下限(%):2.1 稳定性:稳定爆炸上限(%):80.0 禁忌物:强氧化剂、强酸、卤素引燃温度(℃):305 最小点火能(mJ):0.02危险特性: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会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质。

消防措施: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接触限值: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美国 TVL-TWA ACGIH 窒息性气体。

毒理资料:动物长期吸入非致死性浓度本品,出现血红蛋白、网织细胞、淋巴细胞增加和中性粒细胞减少。

尸检有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肺充血和脂肪浸润。

对人体危害侵入途径:吸入。

健康危害: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注意。

氧气危害告知牌

氧气危害告知牌

氧气危害告知牌氧气,作为一种常见的气体,虽然对人体和环境有诸多用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为了保障工作场所的安全,特制定氧气危害告知牌,以提醒人们在接触氧气时需要注意的事项。

告知内容1. 注意火源:氧气具有促进燃烧的特性,与火源接触会加剧火势或引发爆炸。

因此,在使用氧气时,必须远离明火、火种以及易燃物质。

2. 避免压力过高:氧气压力过高可能导致爆炸。

使用氧气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规程,避免将暴露于高温环境或损坏。

3. 防止氧气泄漏:氧气泄漏不仅会浪费资源,还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

使用氧气设备时,要确保连接部位的密封性,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情况。

4. 避免长时间暴露:长时间接触高浓度的氧气可能引发眼部和呼吸道不适。

在使用氧气设备时,应控制好接触时间,避免长时间暴露。

5. 储存安全:氧气储存应遵守相关规定,保持通风、干燥、无热源的环境。

避免与可燃物质、易爆物质和酸性物质共同存放。

如何使用告知牌1. 牌面明确:告知牌要有醒目的标题和图形,清晰表明与氧气相关的危害内容。

2. 明确位置:告知牌应该放置在易受氧气影响的场所,如氧气储存区、氧气使用区或操作台附近。

3. 可视性强:告知牌要具备足够的尺寸和亮度,确保人们在远处也能清晰看到。

4. 多语言表达:根据需要,在告知牌上可以加入多种语言的描述,以便不同语言背景的人员都能理解。

注意事项- 告知牌的内容应准确、完整,切勿夸大或省略重要信息。

- 告知牌应定期检查,一旦损坏或不再适用,应及时更换以确保其作用。

- 除了告知牌,还应配合相关培训和注意事项,加强人们对氧气危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 氧气危害告知牌只是提醒措施之一,对于具体的安全操作规定,请依据实际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通过将氧气危害告知牌放置在适当位置,能有效提醒工作场所相关人员在使用氧气时注意安全事项,以减少意外风险的发生,保护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氧气氧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精选文档

氧气氧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精选文档

氧气氧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精选文档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危险性类别助燃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码氧、氧气危险性标志危险性理化数据熔点(℃):沸点(℃):相对密度(水=1):-183℃相对空气密度(空气=1):危险特性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有爆炸性的混合物。

接触后表现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氧中毒,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

吸入的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工作服。

手防护:必要时戴防护手套。

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的工作服。

切断火源。

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物接触。

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漏气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浓度MAC(mg/m3):未制定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县消防大队镇医院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消防:119。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氧气,氩气,CO2)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乙炔(电石气)Acetylene 易燃易爆 CH 22CAS号 74-86-2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81.8(119kPa) 极易燃烧爆炸。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沸点(?):-83.8 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饱和蒸气压(kPa):4053(16.8?) 触猛烈反应。

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相对密度(水=1): 0.62爆炸上限%(V/V): 80.0 反应。

能与铜、银、汞等的化合物生成爆炸性物爆炸下限%(V/V): 2.1 质。

危险性描述现场急救措施本品易燃,具窒息性。

具有弱麻醉作用。

高浓度吸入可引起单纯窒息。

急性中毒:暴露于20,浓度时,出现明显缺氧症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状;吸入高浓度,初期兴奋、多语、哭笑不安,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后出现眩晕、头痛、恶心、呕吐、共济失调、嗜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睡;严重者昏迷、紫绀、瞳孔对光反应消失、脉弱而不齐。

当混有磷化氢、硫化氢时,毒性增大,应予以注意。

身体防护措施泄漏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产生的大量废水。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浓度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话缙云县消防中队缙云县消防中队:119 3MAC(mg/m):未制定缙云县人民医院缙云县人民医院:120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卡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码及CAS危险性类别危险性标志码氧气Oxygen 助燃 O2CAS号:7782-44-7危险性理化数据危险特性熔点(?):-218.8 本品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沸点(?):-183.1 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氧气安全告知牌

氧气安全告知牌

轻咳,进而胸闷、胸骨后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
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窒息。吸入的氧 畅通。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浓度在 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
白、眩晕、心跳过速、虚脱,继而全身强直性抽
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个体防护措施
泄露处理及防火防爆措施
危险化学品安全周知牌
危险性提示词
化学品标签
危险性标志
助燃
氧气 Oxygen
气体
Oz CAS 号:7782-44-7
危险性理化数据
危险特性
熔点(℃):-218.8
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元素之一,能氧
沸点(℃):-183.1
化大多数活性物质。液态气体有低温冻伤可能。
相对密度(水=1):1.14/-183℃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名称
当地应急救援单位电话
MAC(mg/m³):18%-40%院:120
{泄露处理}: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相应工作服。切断火源。避免与可燃物或易燃
物接触。切断气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泄露容器不能再用,且要经过技术处
理以清除可能剩下的气体。
{灭火方法}:切断气源。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灭火剂:雾状水、二
氧化碳
最高容许浓度
与易燃物(乙炔、甲烷)等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相对密度(空气=1)1.43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接触后表现
现场急救措施
常压下,当氧的浓度超过 40%时,有可能发生氧 皮肤接触:如果发生冻伤,立即用清水冲洗受伤
中毒,吸入 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 部位 10-15 分钟,最好浸入水中,不要涂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险性类别 助燃 品名、英文名及分子式、CC 码及CAS 号 氧 Oxygen,compressed O 2 CAS 号:7782-44-7 危险性标志 危险性理化数据 熔点(℃):-218.8 沸点(℃):-183.1 相对密度(水=1):1.14(-183℃) 饱和蒸气压(kpa ):506.62(-164℃) 危险特性 危险特性: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与易燃物(如乙炔、甲烷等)形成有害爆炸性的混合物。

接触后表现 当氧气的浓度超过40%时,有可能发生中毒。

吸入40%-60%的氧时,出现胸骨后不适感、轻咳,进而胸闷,胸骨烧灼感和呼吸困难,咳嗽加剧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甚至出现呼吸窘迫综合证。

吸氧浓度在80%以上时出现面部肌肉抽动、面色苍白、眩晕、心动过速、虚脱,断而全身直性抽搐、昏迷、呼吸衰竭而死亡。

长期处于氧分压为60-100kPa 的条件下可发生眼损害严重可失明。

现场急救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身体防护措施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避免与可燃或易燃物接触,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灭火方式:用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急剧助长火热。

迅速切断气源,用水喷淋保护切断气源的人员,然后根据着火原因选择适当灭火剂灭火。

高浓度环境中,佩带供气式呼吸器或自给式呼吸器。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

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手防护:戴一般作业手套。

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 氧气安全标示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