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标准
医院药学部年度培训计划

医院药学部年度培训计划2022年度药学部年度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标
1. 提高药学部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2. 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3. 提升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质量意识
二、培训内容
1. 临床药学知识的更新与拓展
2. 药物配方与调配技能的提升
3. 药物管理和药物安全知识的培训
4. 患者用药指导及药物咨询技巧的提高
5. 团队协作与沟通技巧的培训
三、培训对象
药学部所有员工
四、培训方式
1. 线下课程培训
2. 在线视频学习
3. 实地参观与实践操作
五、培训安排
1. 春季培训:临床用药知识更新与拓展
2. 夏季培训:药物管理与药物安全知识培训
3. 秋季培训:患者用药指导与团队合作沟通技巧
4. 冬季培训:年度总结与复习
六、其他事项
1. 员工需按时参加培训,培训期间不得请假
2. 员工需完成培训考核,考核成绩将计入绩效考核最终评定
3. 员工需按照培训内容整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七、培训效果评估
1. 根据培训考核结果和员工反馈,评估培训效果
2. 及时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八、年度培训计划最终解释权归药学部所有。
医院药品培训计划培训内容

医院药品培训计划培训内容一、培训目的医院药品培训是为了提高医院药师和医生对药品的认识和运用,使他们能够更加专业地进行用药指导和药物治疗,提高医院用药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二、培训对象医院药品培训对象为医院药师、临床医生和其他与药品相关的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1. 药品基础知识(1)药品分类:根据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用途对药品进行分类,如化学分类、功能分类、来源分类等。
(2)药品命名规则:了解药品命名的规则和意义,如通用名称、化学名称、商品名称等。
(3)药品的贮存与保管:掌握药品的贮存与保管的要点和方法,保证药品的质量。
(4)药品剂型:对常见的药品剂型进行了解和解释,如片剂、胶囊剂、注射剂等。
(5)药理学基础:掌握常用药物的药理学知识,了解其作用机制和用途。
2. 药品使用指南(1)抗生素使用指南:掌握抗生素的使用原则和临床应用技巧。
(2)镇痛药物使用指南:了解镇痛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和不良反应。
(3)抗凝药物使用指南:了解抗凝药物的使用原则和药物相互作用。
(4)抗病毒药物使用指南:了解抗病毒药物的使用适应症和注意事项。
3. 药物不良反应与处理(1)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的种类和出现频率,了解其危害和预防措施。
(2)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与报告:学习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和报告流程,提高对不良反应的识别和报告能力。
4. 药品安全知识(1)医院用药安全标准:了解医院用药安全管理的标准和要求,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2)药品用药教育:掌握对患者进行用药教育的方法和技巧,提高患者用药合理性。
5. 药物相互作用与合理用药(1)药物相互作用的认识:了解药物相互作用的机制和影响,提高对药物相互作用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2)药物合理用药指南:掌握药物的合理使用原则和方法,确保患者用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6. 药品管理与规范(1)医疗机构药品管理规范:了解医疗机构药品管理的规范和流程,提高药品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水平。
医疗机构药学服务规范

通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药学服务管理,保障药学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处方管理办法》《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等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医疗机构药学服务是指由医疗机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以下简称药师)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优化患者治疗效果和节约治疗费用而进行的相关服务,旨在发现和解决与患者用药相关问题。
第三条本规范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规范内容包括通则、药学门诊、处方审核、药物重整、用药咨询、用药教育、药学查房、用药监护和居家药学服务等。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适合本机构的药学服务管理制度,包含但不限于组织管理、人员资质、环境要求、设施设备、服务内容、服务要求、质量控制与评价改进等内容。
第五条药学服务管理工作应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组)指导下,由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负责实施并管理。
第六条从事药学服务工作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应取得相应资质。
第七条药学服务对象包括门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医务人员及与医疗机构签约的居家患者。
第八条药学服务工作宜采集患者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用药信息、需求信息等,同时记录药师对患者进行的服务信息。
医疗机构宜建立药学服务信息管理系统,制定相关的安全保密制度,保护患者个人信息。
相关记录表格参见图1-2。
其中药物治疗相关问题(MRP)类别可参考表1设定。
图1 门诊药学服务记录表图2 住院药学服务记录表第二章药学服务人员资质要求第九条药学门诊出诊药师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一)取得临床药师岗位培训证书、主管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从事临床药学工作2年及以上;(二)具有高级职称、从事临床药学工作2年及以上。
第十条开展处方审核的药师应满足以下条件:(一)具有药师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具有3年及以上门急诊或病区处方调剂工作经验,且接受过处方审核相应岗位的专业知识培训并考核合格;(二)负责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抗菌药物处方审核的药师还应当接受相关培训并考核合格。
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用药教育教学体系的规范化设计

-药事管理•Pharmaceutical Administratioo2021年6月2日第3卷第12期Vol. 30, No. 12, June 20, 2021China Pharmaceuticalsdoi :10. 3969/j.i 曲n 1006 -4931.2021. 12. 002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用药教育教学体系的规范化设计**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20YFC2005502]。
第一作者:田怀平,女,主管药师,研究方向为医院药学,(电子信箱)hanhuainine@ xinVuamed. com. co 。
△通信作者:张健,男,博士,主任药师,研究方向为临床药学,(电子信箱)zhannmn@ xinVuamed. com. a 。
田怀平,李莉霞,李 方,姚慧娟,过晓雯,陆晓彤,张 健人(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药学部,上海200092)摘要:目的探索同质化、标准化的临床药师师资培训用药教育教学方案。
方法设计规范化教学体系,分析培训中的用药教育模块,制 订教学目标,梳理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流程和教学方法,并建立教学评估标准。
结果用药教育模块规范化教学体系由教学目标、教学流程、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估组成。
通过基于问题的教学方法,开展"角色互换,AB 角互评”的互动式教学,实现师资学员带教技能的提升。
结论用药教育教学在教学中应结合案例教学,并通过教学质量评估等手段加以完善,建议在临床药师师资培训中推广。
关键词:临床药师培训;师资培训;用药教育;药学服务中图分类号:R95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4931(2021)12 -0005-05Standardized Design oi Medication Education and Teeching System C Clinicai Phai *m adttTeechee TreiningTIAN Huaiping ,LI Lixia ,LI Fang ,YAO Huijuan ,GUO Xiaowen , LU Xiaotong , ZHANG Jian(Department of Pharmacy , Xinhua Hosppo! AfiPpn o Shanghai, Jon Tong UnPeniiy Schont of Mmpnn , Shanghai , Chian 200092)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homogeneous and staneardized teachine scheme of medication education for clinical pharmacist's teacher trainine. Methods The stanaardized tenchine system was aesigned ,the meaicahon eancahon mooula in the trainine was ana lyzed ,the teachine 0耳6。
药剂科培训工作制度

药剂科培训工作制度一、总则药剂科培训工作制度是为了提高药剂科员工的业务水平、保障医疗安全、提升服务质量而制定的。
本制度适用于药剂科全体员工,包括新入职员工、在职员工和离职员工。
二、培训目标1. 提高员工的专业知识水平,使员工掌握药剂专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 增强员工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
3. 提升员工的团队协作能力,增强科室凝聚力。
三、培训内容1. 专业知识培训:包括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基本知识。
2. 技能培训:包括药品调剂、药品储存与管理、药品配送、药学服务等操作技能。
3. 服务培训:包括沟通技巧、患者满意度调查、投诉处理等。
4. 团队建设培训:包括团队协作、领导力培养、员工激励等。
四、培训方式1. 定期培训:每月组织一次集中培训,由科室主任或经验丰富的药师负责授课。
2. 专项培训:针对新技术、新政策、新法规等,组织专项培训。
3. 在职培训:鼓励员工参加在职学历提升、专业技能培训等。
4. 外部培训:安排员工参加外部学术会议、培训课程等。
5. 自学:鼓励员工利用业余时间进行自学,科室提供相关学习资料。
五、培训安排1. 新入职员工培训:新入职员工需参加为期一个月的入职培训,包括专业知识、技能、服务等方面的培训。
2. 在职员工培训:在职员工每年参加不少于20学时的在职培训。
3. 离职员工培训:离职员工需参加离职前一个月的基本培训,确保其具备基本的药剂业务能力。
六、培训考核1. 考核方式:采用笔试、操作考核、服务满意度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
2. 考核周期:每半年进行一次全面考核,每年进行一次年终考核。
3. 考核结果: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考核合格者给予奖励,不合格者给予警告或调整工作岗位。
七、培训效果评估1. 定期收集员工培训反馈意见,了解培训效果,不断调整和改进培训内容和方法。
2. 关注科室业务发展,评估培训成果,提高员工业务水平。
药剂科药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药剂科药师规范化培训细则药剂师培训分两个阶段,共 5 年。
第一阶段 3 年,为全科培训。
第二阶段 2 年,为专业培训。
—、第一阶段全科培训轮转计划二、第一阶段培训内容及考核安排(第 1 - 3 年)【培训内容及要求】(一)理论学习1 .公共必修课:医学统计、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2 .专业必修课:药物治疗学、临床药理学.(二)专业外语学习完成 2 篇外文专业文献的翻译工作(每篇不少于500 个字)。
(三)论文及其它1 .完成2000 张以上处方的综合分析论文1 篇。
2 .阅读专业文献并完成文献综述2 篇。
3 .每年参加住院医师论坛不少于10 次,并积极参加本院或科级学术活动至少10 次。
(四)专业技能培训1 .调剂、药品供应(20 个月)轮转科室:门诊药房12 个月,病房药房7 个月,药库1 个月。
培训要求:( 1 )掌握各类主要药品的通用名(中国药物通用名称或国际非专利药名)、商品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 2 )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掌握本院使用的品种、处方用量及限量.( 3 )熟悉门诊、急诊、病房药房及药库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
( 4 )熟悉药品采购、质量验收、记账核对、保管等程序和技术要求。
掌握药品有效期知识及管理办法。
了解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相关政策与法规。
( 5 )熟悉医院药品的分级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在药品管理上的应用。
( 6 )熟悉常用中毒解救药物的使用.要求完成的工作量:( 1 )调配20000 张以上处方。
( 2 )纠正100 例以上处方不当,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 3 )审查10 张以上麻醉药处方,完成100 张以上精神药品处方的管理.( 4 )独立完成2 次药品领入计划。
( 5 )独立完成2 次且≥ 300 种药物的效期登记。
2 .制剂(6 个月)轮转科室:普通制剂 4 个月,灭菌制剂 2 个月培训要求:( 1 )掌握制剂学及生物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临床药师实践培训计划表

临床药师实践培训计划表一、培训目的本实践培训计划旨在提高临床药师的实践技能和专业知识,培养其在临床药学实践中的能力和素养,使其能够独立承担药学工作的任务,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药学服务。
二、培训内容1. 临床药学知识的系统学习:包括药理学、药物治疗学、药剂学等基础知识,以及临床应用、用药指导和药物安全等相关内容。
2. 药品管理和信息服务:包括药品采购、库存管理、合理用药指导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
3. 临床用药指导技能的培养:包括患者用药指导、用药审核等技能的训练。
4. 临床药师的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培养:包括患者沟通技巧、医护团队协作等方面的实践操作技能。
三、培训方法1. 理论学习:通过课堂教学和自习,系统学习临床药学理论知识。
2. 实践操作:通过参与临床药房工作和患者用药指导等实际操作,培养实践技能。
3. 案例讨论:通过临床药学实践中的案例讨论,提高临床分析和应用能力。
4. 师徒结对:由有经验的临床药师担任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
四、培训计划第一周- 理论学习: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基础知识的学习- 实践操作:参与临床药房工作,熟悉药品管理和配药操作第二周- 理论学习:临床应用药学的知识学习- 实践操作:参与患者用药指导,学习临床用药指导技能第三周- 理论学习:药物安全和用药审核知识的学习- 实践操作:参与用药审核和药物安全监测,培养临床分析和判断能力第四周- 理论学习: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的学习- 实践操作:参与患者沟通和医护团队协作,培养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第五周- 案例讨论:复习和讨论临床药学实践中的案例,提高综合应用能力- 师徒结对:由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的指导和交流,总结培训经验和成果五、评估和考核1. 学习成绩考核:培训期间的学习成绩将纳入考核范围。
2. 实践操作考核:培训期间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技能将进行考核。
3. 案例讨论考核:培训期间的案例讨论成果将进行考核。
4. 师徒结对考核:培训期间的师徒结对指导和交流成果将进行考核。
医院药房管理课程标准

《医院药房管理》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药学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药品生产、流通、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的使命,课程是实现这个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
我系根据高等职业院校课程建设必须贯彻“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专业建设为龙头,工学结合为导向,加快课程改革和强化特色的要求,于2006 年12 月开始组织高职高专药品类专业(包括药学、药品经营与管理、药物制剂技术、药物分析技术、生物制药技术)的教学计划(草稿)和课程标准的编制工作,为了进一步完善教学计划,编写好课程标准,在岗位调研的基础上,我们先后召开了药学专业的改革与发展研讨会征求行业专家和技术骨干的意见;组织系教学指导委员会进行了多次专题讨论;在学习、调研、讨论和总结我校多年药学专业教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以下课程建设的共识:1.教育理念职业化人才培养方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突出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以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为目标,体现以就业为导向得原则。
2•培养方向市场化课程体系“以宽口径平台支撑多个就业岗位”,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培养,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
为学生适应社会需求的动态变化,结合个人兴趣与潜能,及时调整学习方向提供可能。
3•课程结构模块化突破传统“三段式”课程模式,从分析专业岗位能力,分解岗位任务入手,明确岗位课程,设计适合复合型药学应用性人才培养特点的课程模块。
4.知识体系综合化课程标准应根据高职教育特点和多个岗位需求,体现课程整合的特色,以便及时适应药学行业技术不断升级和高新技术转化迅速的特点。
要体现高等、突出职业、强化技能,在素质、知识和技能方面都要有明确的要求。
二、课程性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是指医疗机构内以服务病人为中心,临床药学为基础,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药的药学技术服务和相关的药品管理工作。
医疗机构药事工作是医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药师规范化培训细则
医院药学是一门涉及面广、专业性和实用性强的药学分支学科。
其工作范围与研究内容包括药品供应、调剂、制剂、质量监控、临床药学、临床药理、药物信息、药事管理、医院药学教育和药学研究等方面。
医院药学的主要任务是以病人为中心、保证药品质量和供应,加强合理用药研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
因此,培养医院药师的目标,不仅要求掌握本专业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求了解和熟悉临床医学有关学科的基本知识,使之在未来的工作中具备实施全程化药学服务的能力。
一、培训对象
(一)高等医药院校药学专业本科毕业,从事医院药学工作的药师。
(二)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从事医院药学工作,可参加相应年度的培训。
二、培训目标
医院药师经过规范化培训,达到下列要求:
(一)热爱祖国,热爱专业,遵纪守法,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以下简称《药品管理法》)和卫生工作方针。
具有良好的医德医风,刻苦钻研业务,对技术精益求精,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二)熟练掌握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具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并能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三)较熟练地掌握本专业技能,能独立解决本专业工作实践中的疑难技术问题,具有指导下级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的能力及水平。
(四)基本掌握医院药学专业的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科研工作能力,在上级药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有关医院药学的科研工作,写出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
(五)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外文资料和翻译专业书刊,有一定书写外文的能力。
三、培训方法
(一)必选的轮状科室及时间
培训时间为3年。
受训者在药学部各二级科(室)轮转学习,实行二级科(室)领导负责与上级药师指导相结合的培训方法。
轮转科室轮转时间
调剂、药品采供6个月(包括门诊药房、急诊药房、住院药房、
药库等)
制剂科6个月(包括在上级医师指导下骨科门诊1个月)药品检验6个月
临床药学实验室18个月(包括在医师和上级药师指导下,参与
临床查房)
合计36个月
(二)可选择的轮转科室:
科室科室
普外科感染科
心血管内科精神科
呼吸内科肾脏内科
内分泌科血液科
三、培训内容与要求
培训目的是使医院药师掌握调剂、制剂、药品检定、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药品管理法》及有关药事管理法规。
1.药学理论:充实基础理论知识,阅读本专业的主要著作,学习培训所要求的必修课。
公共必修课:医学统计、医用科研设计、医学心理学、伦理学、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外语。
专业必修课:药物治疗学、医学检验、临床药理、微生物学、分子免疫学。
以上课程可根据医院具体情况选择。
2.专业技能:掌握各专业的操作技能,如药品管理、处方的审核分析与调配;各类制剂的组方、配制;制剂检验与药品质量监控;血药浓度监测及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药品信息检索与咨询、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计算机应用等。
3.专业外语:每小时达到笔译2500个外文印刷符号。
4.论文及其它:阅读外文资料及中(外)文专业期刊,完成综述一篇,每年参加市级以上学术活动至少2次,参加本院、科级学术活动至少10次。
(一)调剂、药品供应
6个月(含门诊药房、住院药房、中药房和药库)
1、轮转目的
掌握:药理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有关药品管理的法规和办法;各类主要药物的通用名(中国药品通用名称或国际非专利药名)、商品名、药理作用、临床应用、用法用量及注意事项等。
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采购、供应、管理和使用的有关规定,掌握本院使用的品种、处方用量及限量;门诊、急诊、病房药房及药品科(药库)等部门的工作内容、规章制度及工作程序;药品采购、质量验收、记帐核对、保管等程序和技术要求。
掌握药品有效期知识及其管理办法。
了解药品分类管理(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医院药品的分级管理内容、质量管理制度、管理方法及计算机在药品管理上的应用;常用中毒解救药物的使用。
了解:药物评价、药物利用研究和药物经济学基本知识和研究方法。
2、要求完成的工作:
(1)参与门诊、急诊、病房药房等岗位的各种值班,完成调配人平均处方量的70%以上。
(2)在上级药师指导下,每周半天从事药品咨询服务,完成咨询60人次。
(3)统计处方、药品单据等,参与药品盘点,及时登记效期药品和处理过期(变质)药品。
(4)完成2000张以上处方的综合报告,及时发现并纠正医师处方中的错误,写出10张以上不当处方分析。
(5)收集并填写2-5份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
(6)阅读外文资料和翻译专业文献三篇(每篇不少于500个字)。
3、参考书刊:《新编药物学》、《药理学》、《临床药物治疗学》、《急性中毒诊断与救治》、《药品管理法》、《中国医院药学杂志》、《中国新药杂志》及《中国药房》等。
(二)制剂
6个月(含普通制剂、中药制剂和眼用制剂)
1、轮转目的
掌握:药剂学及生物药剂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掌握制剂处方组成原理和各组分的理化性质;各类剂型及其制剂的配制理论、方法和特点(包括工艺流程、操作步骤和灭菌方法等);各类制剂、原料药、中药材和制剂用水的质量要求;医院制剂主要设备的工作原理与使用及维护方法(如热压灭菌器、四级截流制水设备、中药提取设备等);掌握制剂室各项规章制度,各岗位的操作规程,正确书写各种登记表格。
熟悉: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的配制与原料、成品的领发保管制度;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与纯化的方法,掌握常用中药饮片加工炮制与中药制剂工艺流程和操作方法;制剂质量管理规范的内容和要求。
了解:医院制剂的申报程序,标准制剂和非标准制剂质量要求及需申报的项目。
2、要求完成的工作:
(1)按操作规程完成20批次以上的普通制剂配制工作,如溶液剂、合剂、混悬剂、糖浆剂、酊剂、霜(软膏)剂等。
(2)按操作规程参与灭菌制剂、中药制剂配制的全过程,每步骤操作2-5次。
(3)完成眼用制剂不得少于3批次。
(4)参与各种包装材料的质量检查和处理工作。
(5)熟悉各种制剂设备的操作,独立制备蒸馏水。
3、参考书刊:《药剂学》、《生物药剂学》、《中国医院制剂规范》、《中草药化学》、《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
(三)药品检验
6个月(含化学分析、仪器分析和微生物限度检查)
1、轮转目的
掌握:药物分析和卫生学检查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常用制剂和药品的化学、物理、仪器、生物等测定方法的原理及计算方法;各种滴定液、常用标准液的配制与标化操作技术。
熟悉:常用分析仪器的性能,并掌握使用方法,能对仪器进行一般维护、保养及定期校正工作;各项规章制度,正确的记录实验数据、书写检验报告。
2、要求完成的工作:
(1)本院自制制剂每一个品种至少做一次检验,根据实验结果写出检验报告。
(2)掌握容量分析方法(如中和法、银量法、络合滴定法、氧化还原法、碘量法等)。
以上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不得少于4批次。
(3)掌握热原检查法:兔热原检查法具体操作1-2次,鲎试剂内毒素检查法具体操作至少5次。
(4)掌握分析天平、显微镜、pH计、紫外分光光度计、微粒计数仪、高效液相色谱仪及其他分析仪器的操作技能。
每一台仪器至少独立操作1-2次。
(5)掌握药品卫生检验法和无菌检查法,具体操作至少1-2次。
3、参考书刊:《药物分析》、《中国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美国药典、英国药典、日本药典和《药物分析杂志》等。
(四)临床药学及临床药理
18个月(含实验室和药师下临床)
1、轮转目的
掌握:临床药学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熟悉:常规血药浓度监测原理与方法,参与制订药物治疗方案;药学信息资料和文献的检索方法(包括计算机的应用),并进行药物信息咨询工作;常用药物
的不良反应,掌握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了解:药效学、药代动力学、生物利用度的研究课题设计与方法。
2、要求完成工作:
(1)在上级药师指导下,进行1-2个药物常规血药浓度监测的实际操作,并进行有关的动力学计算,调整、制定个体化给药方案。
(2)收集药物不良反应2-3例,并写成规范化的个案报道2篇。
(3)熟悉临床各科室的用药规律,每周参与临床用药讨论1-2次,每月参加病例讨论或会诊不少于2次。
(4)进行药物信息资料的收集,整理、分类不少于20份,药物咨询50人次。
参加相关临床科室的实习,参加该科(室)的查房、会诊、药物治疗和抢救工作。
(2)结合临床科室的药物治疗,书写药历不少于10-20份。
(3)随机调查住院病历100-200份,了解药物利用情况,对某一类或某一种药品的临床用药趋势进行分析,并对合理用药,安全、有效和经济性写出一篇评估文章。
(4)在收集临床药物不良反应和积累资料的基础上,对某一类药物的安全性进行研究分析,写出论文一篇。
(5)完成1-2类治疗药物进展及文献综述报告。
3、参考书刊:《药物动力学》、《治疗药物监测理论与实践》、《临床药理学》、《中国药学杂志》、《中国临床药学杂志》、《药物不良反应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