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1 / 13 第五单元 课题3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测试题
1.在反应22M中,当1.6 g 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 g R,且反应生成的R和M的质量之比为11∶9,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之比为( )
A.23∶9 B.16∶9 C.32∶9
D.46∶9
2.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A克,加热完全反应后得到B克氧气和C克氯化钾,则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
A.()克 B.()克 C.()克 D.()克
3.已知A物质与B物质反应生成C物质,现有12克A与32克B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物质的质量是( )
A.44克 B.32克 C.22克
D.12克
4.已知A物质发生分解反应生成B物质和C物质,当一定量的A反应片刻后,生成56克B和44克C;则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为( )
A.12克 B.44克 C.56克
D.100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2 / 13 5.只含铜和氧两种元素的固体样品9.0 g,测得铜的质量为8.0 g。已知铜的氧化物有和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固体样品的组成只有两种情况
B.固体样品一定是与2O的混合物
C.固体样品可能是2O
D.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其中一种质量分数为4/9
6.在2A2C的反应中,1.2 g A完全反应生成2 g C,又知B的式量是32,则C的式量为。
7.已知在反应3A+22C中,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当反应生成C和D的质量共140 g时,B消耗的质量为。
8.蜡烛燃烧后的产物有二氧化碳和水,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石蜡的组成中一定含有、元素。(填写元素名称)
9.在化学反应342Z中,已知X和Z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是32和102,则Y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0.火力发电厂用石灰石泥浆吸收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以防止污染环境,其反应方程式为:23(粉末) + 22+ O224+ 2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3 / 13 (1)若100克废气中含6.4克二氧化硫,则处理100克这种废气需含碳酸钙(3)的石灰石克。
(2)处理上述100克废气,可得到含4 85%的粗产品克。
11.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穆朗玛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的液氧4.8 g。求:
(1)这些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 g·1)
(2)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用这种方法给登山运动员供氧,是否可行?简述理由。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4 / 13 12.小强同学前往当地的石灰石矿区进行调查,他取回了若干块矿石样品,对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行检测,采用的办法如下:取用8 g这种石灰石样品,把40 g稀盐酸分4次加入,测量过程所得数据见下表(已知石灰石样品中含的杂质不溶于水,不与盐酸反应)。请计算:
(1)8 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多少克?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下表中m的数值应该为多少?
序号 加入稀盐酸质量 剩余固体质量
第1次 10 5.5
第2次 10 m
第3次 10 1.2
第4次 10 1.2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5 / 13
(4)要得到280 ,需要质量分数为80%的石灰石多少千克?(化学方程式:32↑)
13.(2010福建福州中考,30)某综合实践活动小组同学,对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污水进行检测,发现主要的污染物为氢氧化钠。为测定污水中氢氧化钠的含量,取100 g污水于烧杯中,加入36.5 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假设污水中其他成分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O)[来源:学科网]
求:(1)100 g污水中含氢氧化钠多少克?
(2)污水中所含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
14.早在17世纪,质量守恒定律发现之前,英国化学家波义耳曾经做过一 高温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6 / 13 个实验:在密闭的容器中燃烧金属时,得到了金属灰,然后打开容器盖,称量金属灰的质量,发现比原来金属质量增加了。
(1)试解释金属灰质量比原金属质量增加的原因。
(2)由于波义耳称量方法上的原因,他错过了发现质量守恒定律的机会。请你改进他的称量方法,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7 / 13 【参考答案】
1.答案:B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的知识是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按一定的质量比进行,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等(即质量守恒)。
设生成M的质量为x。
2 + 2M
11 9
4. 4 g x
(1)11/4.4 g=9, 3.6 g。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Y的质量为:4.4 g+3.6 g-1.6 g=6.4 g。
Y和M的质量之比是:6.4 g∶3.6 g=16∶9。
2.答案:B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二氧化锰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氧气和氯化钾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前氯酸钾的总质量。即:氯酸钾的总质量=() g,二氧化锰的质量 () 克。
3.答案:A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8 / 13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物A和B的总质量等于生成物C的总质量。32 g+12 44 g。
4.答案:D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实际发生分解的A物质的质量等于分解后生成的物质B和C的质量总和。即物质A的质量等于56克44克100克。
5.答案: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根据元素和元素的质量比判断物质组成的能力。由铜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固体有以下几种情况:①只为②只为2O③与2O的混合物④与的混合物⑤2O与的混合物⑥、2O、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又因为固体样品中铜为8 g,氧为(9 g-8 g)=1g,而中m()∶m(O)=4∶1,2O中m()∶m(O)=8∶1。若固体样品由两种物质组成,则上述组合中③、⑤不成立,④的组合中质量为5 g,的质量为4 g。综合可知选项C、D正确。本题的D选项属难点,若不能将固体样品组合,进行定量分析,则易得出错误结论。
6.答案:40
思路解析: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为2 g-1.2 g=0.8 g。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9 / 13 设C的式量为x。
2A2C
32 2x
0.8 1.2 g
。
7.答案:80
思路解析:此题能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于生成物C和D的质量共140 g,所以A和B的质量之和也应为140 g。由于反应物A、B的质量比为3∶4,则可将物质总质量视为7份(3+4=7),A占其中3份,B占其中4份。所以消耗B的质量为140 g÷7×4=80 g。
8.答案:氢、氧
思路解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含义,即“三不变”原则:反应前后原子(或元素)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原子质量不变。产物中存在C、H两种元素,反应前石蜡中也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
9.答案:27
思路解析:此题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Y的相对分子质量。解题时,首406.12.132,228.032ggxgx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10 / 13 先要确定4Y的值,即3×32+4Y=2×102,4Y=2×102-3×32=108,Y=27。
10. 答案:(1)12.5 (2)16
思路解析:题中给出的化学方程式,即为计算的依据。
设需含3 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生成纯4的质量为y。
23+22224+22
200 128 272
0.8x 6.4克 y
,12.5克
13.6克
13.6克÷8516克
11.解答:(1)4.8 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3 356.6 L。
(2)设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x。
24K24+ 22↑
316 32
x 4.8 克4.61288.0200x,2724.6128y克1143.110008.4••Lgkggg △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习题和答案-人教版初三化学第五单元课题3
11 / 13 47.4
(3)不行。此法成本太高,经济上不合算;或在实验室制如此多氧气,耗时太长。
此题难度不高,主要考查学生有关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两个重要的注意点:(1)气体体积和气体质量的换算(即气体体积=气体质量÷气体密度);(2)化学方程式中单位的换算,如题目中出现“”与“g”之间的换算。此题中不仅仅是一道有知识背景的简单计算,还考查了学生在物质制备时是否考虑原料成本和反应时间的因素。
12. 答案:(1)1.2 g (2)85% (3)3 (4)625
思路解析:(1)8 g石灰石样品中含有杂质为1.2 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85%。
(3)m=5.5 g-(8 g-5.5 g)=3 g。
(4)设需要80%的石灰石的质量为x。 3 + 2↑
100 56[来源]
x×80% 280 328.4316,8.432316gxxggg82.18 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