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仪行为规范

合集下载

个人行为规范礼仪要点_行为礼仪的内容

个人行为规范礼仪要点_行为礼仪的内容

个人行为规范礼仪要点_行为礼仪的内容从表面看,个人礼仪仅仅涉及个人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之类无关宏旨的小节小事,但小节之处显精神,举止言谈见文化。

为帮助大家学习方便,小编收集整理了个人行为规范礼仪,希望可以帮助您,欢迎借鉴学习!目录个人行为规范礼仪(一)仪表仪表是指人的容貌,是一个人精神面貌的外观体现。

一个人的卫生习惯、服饰与形成和保持端庄、大方的仪表有着密切的关系1、卫生:清洁卫生是仪容美的关键,是礼仪的基本要求。

不管长相多好,服饰多华贵,若满脸污垢,浑身异味,那必然破坏一个人的美感。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做到入睡起床洗脸、脚,早晚、饭后勤刷牙,经常洗头又洗澡,讲究梳理勤更衣。

不要在人前"打扫个人卫生"。

比如剔牙齿、掏鼻孔、挖耳屎、修指甲、搓泥垢等,这些行为都应该避开他人进行,否则,不仅不雅观,也不尊重他人。

与人谈话时应保持一定距离,声音不要太大,不要对人口沫四溅。

2、服饰:服饰反映了一个人文化素质之高低,审美情趣之雅俗。

具体说来,它既要自然得体,协调大方,又要遵守某种约定俗成的规范或原则。

服装不但要与自己的具体条件相适应,还必须时刻注意客观环境、场合对人的着装要求,即着装打扮要优先考虑时间、地点和目的三大要素,并努力在穿着打扮的各方面与时间、地点、目的保持协调一致。

(二)言谈言谈作为一门艺术,也是个人礼仪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1、礼貌:态度要诚恳、亲切;声音大小要适宜,语调要平和沉稳;尊重他人。

2、用语:敬语,表示尊敬和礼貌的词语。

如日常使用的"请"、"谢谢"、"对不起",第二人称中的"您"字等。

初次见面为"久仰";很久不见为"久违";请人批评为"指教';麻烦别人称"打扰";求给方便为"借光";托人办事为"拜托"等等。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文明礼仪是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貌的重要标志,也是人与人之间进行良好沟通和互动的基本准则。

遵守文明礼仪的行为规范,不仅可以增进社会和谐与友好关系,还能提升个人形象和修养。

本文将从不同场景和情境出发,分享一些常见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

一、公共场所行为规范在公共场所,我们需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维护良好的公共秩序和社会形象。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公共场所行为规范:1. 排队有序:在购票、乘坐交通工具或者排队等候服务时,应该遵守排队秩序,不插队,不拥挤,不争抢,保持文明和谦让的态度。

2. 保持清洁:在公共场所,不随地吐痰、乱丢垃圾,尊重环境和公共设施,爱护公共财物。

3. 小声交谈:在公共场所,要注意音量控制,尽量不要大声喧哗,以免影响其他人的休息和工作。

4. 尊重他人隐私:不窥探别人的隐私,不拍摄他人私密照片或视频。

二、社交场合行为规范在社交场合,文明礼仪显得尤为重要。

如何言谈举止得体,彰显出自己的风度和教养,是社交成功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社交场合行为规范:1. 尊重他人:在与他人交流时,要尊重对方的意见和观点,不进行人身攻击或过度争辩。

保持礼貌,不张扬自我。

2. 注意形象:在社交场合,应该注重仪表仪态,穿着得体,注意言谈举止的文明和谨慎。

3. 文明用餐:在宴会或餐厅用餐时,应注意餐桌礼仪,不大声喧哗,不用筷子点菜,不随意吐痰或弃骨等。

4. 懂得倾听和表达:在与他人交谈时,要有耐心和关注别人的讲述,不打断对方,不以自我为中心。

同时,表达自己的意见时要清晰明了,不带有冒犯性的言辞。

三、网络行为规范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礼仪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网络上的言行举止,直接关系到个人形象和网络环境的健康稳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网络行为规范:1. 文明用语:在网络上,避免使用脏话、恶意攻击或其他冒犯他人的言辞。

对他人的观点和意见要保持尊重。

2. 分享有益信息:在分享信息时,要尽量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不散布谣言和不良内容。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正文】基本礼仪行为规范一、引言基本礼仪行为是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方面,它涉及到人们之间的尊重、关爱和和谐相处。

遵守基本礼仪行为规范,有助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增进沟通和理解。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基本礼仪行为规范,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二、日常的基本礼仪行为1. 礼貌用语:关键词"请"和"谢谢"是日常交往中的基本礼仪用语,用以表达尊重和感激之情。

使用这些词语时要用真诚的态度,不要轻率或滥用。

2. 目光交流:和他人交谈时,应保持适度的目光交流。

避免眼神游离,既不要视线过于凝视,也不要目光飘忽不定。

3. 注意口头礼仪:在言谈间尽量避免使用粗俗、侮辱性或冒犯他人的词汇。

遵守正确的词语和用语方式,在说话时要用温和、友善的语气。

4. 注意身体语言:身体姿态和动作反映着个人的修养和礼仪意识。

要尽量避免嘈杂的动作、手势或姿势,保持端庄、得体的形象。

5. 礼让他人:礼让是展示个人修养和关爱他人的表现方式之一。

在日常生活中,要尊重他人的感受,并主动让步,如让座、让行等。

三、公共场所的礼仪行为1. 注意口音音量:在公共场所要控制好声音的大小,尽量避免大声喧哗或尖锐刺耳的噪音。

保持和谐的音量有助于创造宜人的环境。

2. 排队规范:在排队等候时要耐心等待,不要插队或者争抢。

按照先来先服务的原则,有秩序地进行。

3. 关注环境卫生:在公共场所,要注意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行为。

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是对他人的尊重。

4. 文明驾驶:遵守交通规则,文明驾驶是道路交通礼仪的一种体现。

要尊重并让行行人、遵守红灯绿灯信号等。

四、商务场合的礼仪行为1. 着装得体:在商务场合,外表整洁得体是一种尊重他人、展示自信的方式。

要根据场合选择适合的服装,体现职业形象。

2. 入场顺序:在会议或宴会等场合,遵守入场次序,按照规定的座位安排就座。

3. 礼仪用语:在商务交流中,要注意使用恰当的称呼和礼貌用语。

礼仪行为规范

礼仪行为规范

礼仪行为规范(参考)一、仪容仪表(一)着装。

上班必须按照单位规定着装,不得奇装异服或过于曝露着装。

工装要保持干净、平整,无明显污迹、破损。

上班不穿拖鞋,不光脚、露脚趾穿皮鞋。

(二)发式。

男士不留长发、怪发,不留长胡须;女士不留怪异发型,不染鲜艳发色,不浓妆艳抹。

(三)姿态。

站姿挺直舒展,坐姿文雅端正,行姿自然稳健。

不跷腿,不将脚放在办公桌椅、茶几上。

二、商务礼仪(一)接待客人1.接待要热情大方,起立迎接,握手致意;进门上楼,请客人先行,陪同人员在左前方引导;客人告别,送出门外,握手道别。

2.在办公室接待客人,应让座倒水。

若被访人不在场,应告知客人被访问人大致返回时间。

3.接待来访、业务洽谈要在会议室内或其他单位指定区域进行,并主动为客人准备茶水,必要时提供有关资料。

(二)拜访客人1.事前要与对方商定拜访事宜、时间、地点和拜访人员。

2.拜访要严格守时,并按尊者优先原则相互介绍。

3.与客人交谈时,言辞得体,落落大方,使用文明语言。

结束拜访应向对方道谢。

(三)交接名片1.名片递接应先把自己的名片正面朝向对方双手递给客人或上级领导,并简短自我介绍。

2.收到对方名片时,应仔细看看,以示尊重,不要马上收起来。

若没有名片可交换,应向对方表示歉意,并告之联系方式。

(四)馈赠礼物1.对外公关赠送礼物,应当以宣传单位形象和展示单位文化产品为主,严禁赠送现金和购物卡、消费卡、商业预付卡等各种有价证券、支付凭证以及贵重礼品等。

2.对可能影响公正履行职务、超出正常礼尚往来或其他各类违反规定的礼品、礼金、消费卡和有价证券等财物必须当面拒收。

对因特殊原因确实无法当面拒收的,必须在事后五日内(特殊情况如出差、出国等,自回单位之日起)退还。

三、电话礼仪(一)接听电话首先问好,自报单位和姓名,仔细聆听对方讲话并及时作答,重要事项应做好记录。

(二)拔打电话一般应在对方工作时间。

通话时态度礼貌、用语规范、表述准确、言简意赅。

(三)通话结束时,一般长者、上级、女士或接听方先挂电话。

礼仪行为规范

礼仪行为规范

一、仪容仪表1.发型基本要求:女职工应保持淡雅清妆,不得留披肩长发(特殊工种除外),不得做怪异发型,不得浓妆艳抹,指甲要剪短,不涂有色指甲油。

2. 饰物基本要求:工作时间内不得佩戴饰物,如手链、耳环、胸针、脚链、手镯及夸张头饰。

若戴发卡一律为黑色,戴项链不外露。

3. 着装基本要求:按规定着工作服,并保持整洁挺括,不得有开裂及纽扣脱落现象;纽扣要齐全扣好;不得敞胸露怀,衣冠不整、不洁,不能将衣袖裤子卷起;统一黑色皮鞋或布鞋,鞋面饰物不得超出鞋面的三分之一。

4.卫生基本要求:工作时间不擦香水;注意防止口臭,如大蒜、韭菜的气味。

5. 每日上班前要检查自己的仪表,在公共场合所需整理仪表时,要到卫生间或工作间,到客人看不到的地方,不要当着客人的面或在公共场所整理。

上班之前,前后台工作人员都应检查仪表,做到着装整洁。

二、行为姿态1. 微笑基本要求:要面带微笑,和颜悦色,给人以亲切感;不能面孔冷漠,表情呆板,给客人以不受欢迎感。

2.站立基本要求:站立要端正,挺胸收腹,眼睛平视,嘴微闭,面带笑容,双臂自然下垂或在体前交叉,右手放在左手上,以保持随时向客人提供服务的状态。

双手不叉腰、不插袋、不抱胸。

女子站立时,脚呈V字型,双膝和脚后跟要靠紧,男子站立时双脚与肩同宽,身体不可东倒西歪。

站累时,脚可以向后站半步或移动一下位置,但上体仍应保持正直。

不可把脚向前或向后伸开太多,甚至叉开很大,也不可倚壁而立。

男女可采用背手势3. 行走基本要求:行走应轻而稳。

注意昂首挺胸收腹,肩要平、身要直。

女子走一字步(双脚走一条线,不迈大步),男子行走时双脚跟走两条线,但两线尽可能靠近,步履可稍大。

在地上的横向距离3米左右。

走路时男士不要扭腰,女士不要摇晃臀部,行走时不可摇头晃脑、吹口哨、吃零食,不要左顾右盼、手插口袋或打响指。

不与他人拉手、搂腰搭背,不奔跑、跳跃。

因工作需要必须超越客人时,要礼貌致歉,说声对不起。

同时注意:1)尽量靠右行,不走中间。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

基本礼仪行为规范
一、文明礼貌
1、文明礼貌的口头表达
文明礼貌在言语表达当中体现的尤为明显,比如说:面对他人,要采
取“多说礼貌的话,少说无用的话”的态度,做到“口语应礼、谦虚谨慎、礼貌待人”,一定要做到客气礼貌,说话要客气,做事要文明。

要尊重他
人的言论,聪明人不喜欢用口头辱骂别人,一般都要以礼貌的语气和谦逊
的态度来回答,通常不要拿自己的知识和学识来与别人相比较,不要说一
些让他人难堪的话或者说一些不受别人欢迎的话语,言论恰当为每个人戴
上一副礼帽。

2、文明礼貌的肢体表达
不仅仅要言谈文明,在每一次的肢体表达中也应该要礼貌,比如说:
相见之时要微笑,落座要有礼貌,谦让老人、年轻孩子等;同别人面对面
交谈时,要做到贴心微笑,注意双方的距离,保持自己相貌端正;与尊长
或长辈接触时要敬礼,比如说鞠躬、叩头;与不熟的老人接触时,应该站
起来深深的鞠躬一礼;而面对老辈的亲戚,要做到婉言谦语,对待别人要
有温馨的心,眼神要友善,做到“尊老爱幼、和睦相处”。

3、文明礼貌的礼仪习惯
礼仪习惯的文明礼貌,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有力标志,比如说,
宴会上要注意讨论话题。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方面。

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具体内容如下:一、尊重他人尊重是一种基本的人际关系准则,体现在言语和行为上。

要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不进行人身攻击、诋毁或恶意揣测别人,不歧视他人的种族、性别、宗教等身份特征。

同时,要尊重他人的隐私,不擅自揭露别人的私人事务。

二、言行适度言行适度是一种成熟文明的表现,要注意言谈之间的修养和举止之间的得体。

在公共场合要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不随地吐痰、小便等。

言辞上要遵循社会道德规范,不使用粗俗、恶意或侮辱性语言。

在用餐时要注意进食文明,不发出过大的声音,不挑食或浪费食物。

三、文明交通文明交通是一种良好公民素养的表现,要遵守交通规则,不闯红灯、逆行、超速等违法行为。

要礼让行人,保护弱势群体的出行权益。

同时,要理性驾驶,遵守交通秩序,不酒后驾车,不使用手机等导致分心的行为。

四、环保减废环保减废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表现,要坚持垃圾分类,积极参与环保活动。

同时要节约能源资源,合理使用水电等公共资源。

五、关爱弱势群体关爱弱势群体是一种社会责任的体现,要关心残疾人、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的权益。

给予他们关怀和帮助,帮助他们融入社会,享受平等的生活和教育权益。

六、友善互助友善互助是社会和谐的基石,要与他人和睦相处,尊重他人的意见和习惯。

在需要帮助他人时要伸出援手,给予实际的帮助和支持。

同时,要尊重公共秩序,不推挤、打闹或挑衅他人。

七、文明用餐文明用餐是一种仪表端庄的表现,要保持良好的餐桌礼仪。

用餐时要讲究卫生,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

在宴会或聚会上要守秩序,不占用他人的餐具或食物。

八、尊重规则尊重规则是一种公民素养的表现,要遵守法律和规章制度,不进行恶意破坏或违法行为。

在公共场所要遵守秩序,不插队和打架斗殴等不文明行为。

九、公共秩序保持公共秩序是一种对社会负责的表现,要遵守公共场所的规定和指引。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

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有哪些
第一、尊重他人:与他人交往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权利,不侵犯
对方的人身自由和名誉权。

避免侮辱、欺负、歧视或恶意揣测他人。

第二、友善待人:与人相处要友善、互助,以和善的态度对待他人,
不做伤害他人的行为。

第三、注重卫生:保持个人和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保
持环境整洁。

第四、守信用:言行要合一、承诺要守信,不撒谎、不欺骗他人。


守合同和约定,不背信弃义。

第五、谦虚谨慎:做事要谦虚谨慎、不自负、不浮夸,不傲慢自大,
及时纠正错误,接受他人的批评和建议。

第六、守时守规:讲究时间观念,守时守约,不迟到、不随意取消约定。

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法律法规。

第七、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用电、用纸等资源,避免浪费,保护环境,倡导可持续发展。

第八、关心他人:关心他人的生活和感受,乐于助人,关心弱势群体,倡导关爱社会风气。

第十、尊重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往中要尊重和理解他人的文化差异,避免以自我为中心,抱有包容与开放的态度。

第十一、素质教育:注重自身素质和修养的培养,努力提高自己的知
识水平和技能,追求终身学习。

第十二、弘扬美德:传承和弘扬道德美德,坚守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培养自律和自我约束能力。

以上是一份优秀的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准则,每个人都应该以身作则,积极践行这些准则。

通过遵守这些规范,我们能够营造一个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峡大学学生会学生干部礼仪行为规范
第一条为规范广大学生干部的行为,树立良好的学生干部形象,依据《三峡大
学学生会章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三峡大学学生会全体学生干部。

第三条学生干部工作期间应保持整洁的仪容仪表,具体应当按下列要求进行:
(一)应保持头发、手、口、牙齿清洁无异味;
(二)男生头发要求前不遮眉、侧不掩耳、后不及领,女生有长发的要求将长发束起;
(三)应保持面部清洁,不得化浓妆;
(四)不得佩戴过多饰物或长链形饰物,不得佩戴多于一枚的戒指;
(五)保持手部清洁,女生可涂无色指甲油;
(六)服饰应大方得体,不得着奇装异服。

第四条学生干部应当有充满青春活力的站姿、走姿和坐姿,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作期间,不得倚靠物体,不得躺卧;
(二)男生站姿应挺胸、抬头、收腹,双肩后张,左手握拳,右手握住左手腕并置于腹部,双脚开列与肩同宽;
(三)女生站姿应挺胸、抬头、收腹,双肩后张,双手五指并拢,右手置于左手上,左脚置于右脚三分之一处,成丁字步;
(四)工作期间,应当有目标的行走,不得徘徊行走,不得奔跑;
(五)不得将物品夹于腋下,不得横穿老师或领导前排,应从其背后经过,遇到老
师或领导,应当点头问好;
(六)坐下时,应双手交握于桌上,轻起轻坐,坐于椅面三分之二处,不得发出声
音,起身时应将椅子推回原处,不得倚背而靠,不得抖动,双手不得摆弄物品。

第五条学生干部应当有良好的服务习惯,具体要求如下:
(一)指示方向:五指并拢,掌心向上,手背伸直,不得单指指引;
(二)递接物品:递送笔、刀等物品,应保证尖锐端朝向自己,递送有文字物品时
应保证文字正面朝向对方,接受纸质材料时,应有意识的看一下,以示尊重;
(三)递送水杯:倒水时,应倒七分满,递送到对方手上,如果是热水,应提醒对方;
第六条学生干部应当合理使用手机,具体要求如下:
(一)手机的正常开机时间应当为6:00-23:30,其间午休时不得关机,可能的条
件下可保持全天开机;
(二)手机应随身携带,并保证在工作期间为振动状态,自见到或应当见到未接
来电或短信时起,应当在五分钟之内回复,多条重复短信,回复一次即可,如遇上课,
不便接电话,应当在五分钟之内短信告知;
(三)工作期间,特别是会议期间,禁止玩手机,除非紧急事件,不得在会议期间
接电话;
(四)陌生来电,应注意礼貌,推荐用语“喂,您好,请问您是哪位?”。

第七条学生干部应当掌握各种礼貌用语,具体要求如下:
(一)称呼:对校级及院级学生会的高年级学生干部一律用“学长”,切忌直呼姓名,对老师在任何场合都不得直呼姓名;
(二)礼貌用语:合理使用“你好”“请”“对不起”“谢谢”“稍等”“再见”“麻烦你”等礼貌用语;
第八条在工作期间应注意下列问题:
(一)不得倚靠物体;
(二)不得躺卧;
(三)不得吸烟;
(四)不得玩手机;
(五)不得吃东西(除正常的就餐);
(六)不得嬉戏;
(七)不得与人争吵。

第九条本规范最终解释权归三峡大学学生会。

第十条本规范自公布之日起开始实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