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大纲

合集下载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doc

《特种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性质、地位和任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及养殖技术》是一门研究除传统畜牧业以外的特种经济动物驯化、饲养、驯化、繁殖、育种及、疾病防治和产品开发的的课程。

是一门结合野生动物资源和家畜饲养管理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由于本课程涉及面广,因此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专题的形式进行讲授,课程的重点在于特种经济动物的驯化历史,方法及产品加工内容,以及怎样开发和利用我国丰富的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基本技能和方法。

本课程要求学生主要学习生物学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生物技术的基本技能,结合所在区域的资源特点,受到动物生产、动物产品加工及副产物综合利用、经营管理及贸易等方面实践技能的基本训练,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及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科技推广方面的基本技能。

二、课程基本要求1.掌握国家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福利与经济动物饲养技术法规的基本内容。

2.掌握特种经济动物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的方法;3.掌握毛皮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4.掌握药用动物饲养和产品加工利用的知识和技能;5.掌握各类特种经济动物的养殖技术。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1.特种经济动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专题。

2.毛皮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3.药用动物生产与利用专题。

4.特种经济禽类生产与利用专题5.肉食类经济动物开发和利用专题。

6.其他特种经济动物的的开发和利用专题。

四、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本课程结束后,根据课程基本要求,采取笔试方式进行考核,也可采取学生写课程论文的形式考核。

五、教材及主要教学参考书、网站1. 余四九主编。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21世纪教材2. 赵万里主编. 经济禽类生产. 北京:农业出版社出版,20003. 孙占鹏主编.特种动物生产学.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出版,20004. 朴厚坤.皮毛动物饲养技术.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5. 白秀娟.养狐手册.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19996. 潘红平.药用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郑文波.特种动物养殖与疫病防治大全.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8.李家瑞.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9.《中国特种经济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配置技术》杨嘉实主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10.《经济动物学报》,主办:吉林农业大学,11.《特产研究》,主办:吉林左家特产研究所12.韩坤,梁凤锡,王树志,中国养鹿学[M]1 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3. 中国特种经济动物信息网14. 农业部饲料工业中心15. 中国畜牧兽医信息网16. 中国饲料行业信息网17. 中国农业技术网18./ 北方毛皮动物在线19./ 农博特养情感语录1.爱情合适就好,不要委屈将就,只要随意,彼此之间不要太大压力2.时间会把最正确的人带到你身边,在此之前,你要做的,是好好的照顾自己3.女人的眼泪是最无用的液体,但你让女人流泪说明你很无用4.总有一天,你会遇上那个人,陪你看日出,直到你的人生落幕5.最美的感动是我以为人去楼空的时候你依然在6.我莫名其妙的地笑了,原来只因为想到了你7.会离开的都是废品,能抢走的都是垃圾8.其实你不知道,如果可以,我愿意把整颗心都刻满你的名字9.女人谁不愿意青春永驻,但我愿意用来换一个疼我的你10.我们和好吧,我想和你拌嘴吵架,想闹小脾气,想为了你哭鼻子,我想你了11.如此情深,却难以启齿。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

《畜牧业经济管理学》自学考试大纲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一)课程性质和特点《畜牧业经济管理》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是研究经济规律在畜牧业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和管理学原理在畜牧业中的具体应用,是从宏观上研究畜牧业的产业结构和宏观调控等经济问题,在微观上研究畜牧业企业经营管理的一门学科。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畜牧业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运动规律,掌握畜牧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方法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为推动畜牧业商品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在本课程共分为四篇,要求学习后能认识畜牧业经济的特殊性、畜牧业经济的发展,畜产品的市场特点,熟悉畜牧业中生产要素、加工贮运,掌握畜牧企业的投资、经营管理方法,熟练掌握畜牧业产业结构与布局,宏观调控与发展趋势等。

具体应达到以下要求:1.理解畜牧业的概念、特性及畜牧业的产生发展情况。

2.掌握畜产品的供需关系、市场体系及生产要素的合理利用。

3.熟悉畜牧业经济的微观组织、宏观调控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以及对畜牧业经济进行评估和分析的方法。

(三)自学教材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第二版),乔娟潘春玲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年。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导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畜牧业的特性、地位与作用,畜牧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二)学习要求1.熟悉畜牧业的概念,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对经济发展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2.掌握我国畜牧业发展的历程,及其在历史上的社会经济地位。

3.理解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性质、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领会畜牧业经济的产生与发展特点,改革开放后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原因。

2.掌握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重点掌握畜牧业的概念、畜牧业的作用特别是畜牧业的多功能性。

第一篇畜产品市场(一)课程内容本篇介绍了畜产品的供给与需求,畜产品现货及期货市场,畜产品的国际贸易与国际竞争力。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_课程代码:6173_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_课程代码:6173_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 61731.促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的措施有哪些?答:1).建立良种繁育体系,规范品种市场,提高品种质量2).增加科技投入,促进规模化生产3).加大产品开发力度,提高经济动物产品的市场占有力4).发展中要注意动物福利对特养业的影响2.人工哺乳仔鹿应注意哪些方面?答:1)、产后精心管理:母鹿分娩期间,应有专人值班守护,发现情况及时处理,确保鹿的母仔健康。

2)、及时人工哺乳:若母鹿产后因病死亡或产后无乳,乳汁不足等,应及时对仔鹿进行人工哺乳,用牛乳或山羊乳直接喂给仔鹿。

同时,每次用完哺乳器具后要坚持消毒,以防细菌进入仔鹿消化道,造成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影响仔鹿生长。

3)、哺乳仔鹿早补饲:早补饲能使仔鹿锻炼消化器官的生理机能,提前断乳。

随着仔鹿日龄的增加,补给一些青草、枝叶及优质的青干饲料。

仔鹿开始采食精、粗饲料后,舍内应设置水糟,供给充足清洁的饮用水。

4)、母仔适时分栏:仔鹿采食趋于正常时再分栏,母仔栏之间的距离不宜过远,以利母仔呼应,开始分栏时,可将母鹿中午、晚间各集中一次,让仔鹿吃奶,对分栏的仔鹿护理更要耐心细致,动作切忌粗暴,建立亲和感,利于幼鹿驯化培育。

5)、精心护理断乳鹿:仔鹿断乳后要按性别、体质、个体情况进行分群饲养。

3.狐的营养需要有哪些?如何对仔狐进行护理?答:1)狐的营养需要有能量、无机盐、水2)对仔狐进行护理(1)一般在母狐产后6一8小时检查产仔情况。

健康的仔狐叫声小且短促有力,不必开箱检查。

(2)发现仔狐频频嘶叫且软弱无力,则要诱出母狐,开箱检查,检查仔狐体质及垫草状况。

体弱的仔狐多表现大小不一,挣扎无力,叫声嘶哑,腹部干瘪。

(3)对于体弱的仔狐,可将大小相似,体质情况相近的仔狐分出由其它产期相近的有代养能力的母狐喂养。

注意将分出的仔狐身上涂擦代养母狐的粪尿后,再放到代养母狐的窝内。

若代养母狐排斥仔狐,应及时更换,以免咬伤。

(4)也可用人工哺乳的方法喂养。

特种动物养殖课程教学大纲

特种动物养殖课程教学大纲

特种动物养殖课程教学大纲《特种动物养殖》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为教育部"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注册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课.课内学时90,实习实验45,电视授课12,学分5.第一部分大纲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特种动物养殖》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专业课.是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育种,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的科学,是一门理论与生产实践紧密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二,本课程的目的任务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对一些主要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育,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系统地掌握适合农村饲养的,经济价值较高的一些动物的养殖基本知识,重点掌握几种适合学习者当地饲养,而自己又感兴趣的动物养殖方法,并学会分析和解决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和方法.三,本课程的教学基本要求1.学习本课程之前,应学好本课程的前期课程:家畜解剖学,动物生理学,动物营养学,兽医基础,动物繁殖学和饲养与饲料学等专业基础课及专业课.2.本课程是一门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学科,要很好地掌握本课程所介绍的养殖知识,必须把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在学习过程中应以文字教材为基础,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结合观看录像教材,进一步了解,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实际中的技术要求和各种措施,同时,尽可能地就近参与养殖生产,只有通过大量观察及养殖生产实践,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掌握其饲养方法及技巧,更好地为发展地方特色经济服务.3.各章具体的教学要求分重点掌握,一般掌握和基本了解三个层次,重点掌握的是各章的核心内容,一般掌握的为基本内容.考试以重点掌握和一般掌握的内容为主,基本了解的内容在考试中占比例很小或不考.第二部分媒体使用和教学过程建议一, 媒体的选择根据课程的性质和特点,选用文字教材,录像教材并配合实践教学.文字教材作为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是进行教学的基础.录像教材配合文字教材,充分利用其声,像优势,用于明确教学目的,强化教学内容,指明重点,讲解难点,给出学习思路和方法,重现必要的教学活动.实习课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和方法.1.文字教材采用合一型(1)主教材:根据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按照学科体系编写,力求循序渐进,通俗易懂,便于自学.每章后有小结和思考题.(2)实习教材:附在主教材后,主要是针对教学实习提出要求2.录像教材采用系统讲授专题结合的形式.录象教材的优化设计重点体现在录像内容的选择,表现形式和编辑制作的优化.内容选择根据教学需要,有利于发挥录像课的特长,不搞全部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再现. 二,教学环节1,录像教材(电视课)收看录像教材(电视课)是本课程重要的教学环节,是学生获得本课程知识的重要媒体之一.2,面授与自学面授课应依照本教学大纲的要求,以文字教材为主,结合录像教材和生产实际,进行讲解和讨论.学生应组成学习小组,以文字教材为主要教学媒体,结合收看录像教材,参加面授辅导课进行自学.3,形成性考核和终结性考试形成性考核成绩占总成绩的40%,包括作业,实习以及参加学习小组活动和集中辅导答疑的出勤情况.终结性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60%.每次成绩满分为100分,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平均数乘以40%再加上终结性考试成绩的60%,为课程成绩.课程成绩按百分制记分,60分为及格.本课程教学时数为90学时,其中实验实习45学时,另有录像12学时,学分为5学分. 序号教学内容课内学时实习学时录象学时1绪论22第一章兔4523第二章水貂3414第三章狐狸3315第四章貉226第五章狗2217第六章鹿4518第七~八章麝,麝鼠33944110第十~十六章44111第十七~十九章54112第二十~二十二章33113第二十三章33114第二十四~二十八章331合计454512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绪论(重点内容)一,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与分类二,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意义三,我国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四,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相关法规教学要求:本部分要求重点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分类以及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掌握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现状及发展对策;了解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相关法规.第一篇哺乳类(兽类)动物第一章兔(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兔产品的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兔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特征;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方法,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产品的采收加工.第二章水貂(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水貂的繁殖技术,饲料配合和各个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及产品采收,初加工方法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水貂的生物学特征,场地建设等内容.第三章狐狸(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狐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掌握北极狐,银黑狐在营养要求方面的差异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场地建设.第四章貉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五章肉狗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六章鹿(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鹿茸的发生规律和影响鹿茸生长的因素第七节鹿茸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鹿的生物学特征,鹿茸生长的特点,影响鹿茸生长的因素,鹿的繁殖特点;掌握一般疾病防治和鹿茸的采收及加工技术;了解养鹿场场地建设.第七章麝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七节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八章麝鼠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产品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篇鸟类(禽类)动物第九章肉鸽(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肉鸽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繁殖技术和饲料配合方法(包括保健沙的配合方法),乳鸽的饲喂方法等;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了解肉鸽的场地建设.第十章鹧鸪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一章雉鸡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二章乌骨鸡(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重点掌握乌骨鸡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特点以及繁殖期的饲养管理技术;掌握主要疾病的防治方法;了解场地建设特点.第十三章鹌鹑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四章番鸭(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五章野鸭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六章鸵鸟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三篇两栖类和爬行类动物第十七章牛蛙(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牛蛙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牛蛙饲养对环境的要求,牛蛙饲养的场地特点和饲养管理方法; 掌握牛蛙主要疾病的防治方法;了解场地建设.第十八章中国林蛙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蛤士蟆油的提取技术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十九章蟾蜍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七节蟾酥采收,加工与品质鉴定教学要求: 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章蛤蚧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产品加工炮制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一章蛇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七节蛇毒采取,保存和药材的加工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二章鳖(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教学要求:要求重点掌握鳖的生物学特征,对水质和饲养条件的要求,繁殖技术和饲料配合技术,饲养管理方法;掌握一般疾病防治技术;了解场地建设的方法和要求.第四篇节肢动物和环节动物等第二十三章蝎(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全蝎的加工和蝎毒的提取技术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蝎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饲养管理技术和饲料虫饲养;掌握蝎场的建设和疾病防治技术;了解全蝎的加工方法.第二十四章蜈蚣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药材加工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五章地鳖虫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采收加工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六章蜜蜂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蜂产品生产加工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七章黄粉虫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黄粉虫加工与利用教学要求:掌握生物学特征和经济价值,其它各节为了解内容.第二十八章蚯蚓(重点内容)第一节生物学特性第二节品种和繁育技术第三节饲养管理第四节场地建设第五节疾病防治第六节蚯蚓采集与加工教学要求:本章要求重点掌握蚯蚓的生物学特征,适合人工饲养的蚯蚓品种,蚯蚓的繁殖技术,蚯蚓饲料的配合和投喂方法,蚯蚓的采收加工方法;掌握主要疾病的防治技术;了解场地建设.《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课程实习大纲课程名称中文: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实习英文:Practice of Special Economic Animal Breed课程编号适用专业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专业;畜牧兽医专业培养层次专科开课学期第学期总学时45学分实习学时45一,课程实习性质,教学目的与总体要求本课程实习是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专业和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专业实习,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须环节.通过课程生产实习,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育,饲养管理,场地建设,疾病防治及其产品初加工等方面知识,熟练掌握常见特种经济动物的生产技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基本实践操作技能及进行养殖生产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研究作风和创新能力,通过生产实习,使学生对养殖场生产管理和经营运作有一定的认识,并得到广泛锻炼,为毕业后尽快适应环境,胜任相关工作奠定基础.二,实习项目与学时分配序号实习项目名称学时实习性质实习类型每组人数1家兔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5必开综合12水貂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4必开综合13狐狸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3必开综合14貉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2选开综合15狗的品种及饲养管理2选开综合1<BR>6鹿的饲养管理,繁殖及产品加工5必开综合17麝香的采集与加工3选开综合18肉鸽养殖的主要环节4必开综合19乌骨鸡或番鸭的主要环节4必开综合110牛蛙的主要环节4必开综合111鳖卵的孵化3必开综合112全蝎的加工和蝎毒的提取技术3必开综合113蚯蚓的养殖与加工3必开综合1合计45实习性质:必开/选开;实习类型:验证,设计,综合,研究.三,实验教学大纲序号实习项目,实习目的,实习要求,实习内容和实习地点1实习项目家兔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实习目的掌握兔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方法,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产品的采收加工. 实习要求掌握家兔的品种,饲养管理,繁殖技术,主要疾病防治及产品分级标准.实习内容1. 家兔的品种鉴别;2. 饲养管理与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5. 兔皮,兔毛的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地点养兔场(户)2实习项目水貂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实习目的掌握水貂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产品的采收及初加工.实习要求掌握家水貂的饲养管理,繁殖技术,主要疾病防治及毛皮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内容1. 水貂的饲养管理方法;2. 水貂的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5. 貂皮的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地点养貂场(户)和貂皮加工厂3实习项目狐狸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实习目的掌握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狐狸皮的初加工. 实习要求掌握狐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掌握北极狐,银黑狐在营养要求方面的差异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场地建设.实习内容1. 狐狸的饲养管理方法及日粮配合;2. 繁殖技术;3. 主要疾病防治;4 狐皮的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地点养狐场(户)和狐狸皮加工厂4实习项目貉的饲养管理,繁殖与产品等级鉴别实习目的掌握貉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貉皮的初加工.实习要求掌握貉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和饲养管理方法;掌握貉饲料配方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场地建设和貉皮的初加工.实习内容1. 貉的饲养管理方法及日粮配合;2. 繁殖技术;3. 主要疾病防治;4 貉皮的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地点养貉场(户)和貉皮加工厂5实习项目狗的品种及饲养管理实习目的熟悉狗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饲养管理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狗的品种及特殊用途.实习要求掌握狗的生物学特征,繁殖技术,饲养管理和主要疾病防治方法;了解狗的品种及不同类型狗的用途.实习内容1.狗的品种及用途;2. 狗的饲养管理方法;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实习地点养狗场(户)及警犬基地6实习项目鹿的饲养管理,繁殖及产品加工实习目的掌握鹿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和饲养管理技术;了解场地建设和产品的采收及初加工.实习要求掌握鹿的生物学特征,鹿茸生长的特点,影响鹿茸生长的因素,鹿的繁殖特点;掌握一般疾病防治和鹿茸的采收及加工技术;了解养鹿场场地建设.实习内容1. 鹿的饲养管理方法;2. 鹿的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5. 鹿茸的初加工及质量鉴定.实习地点养鹿场7实习项目麝香的采集与加工实习目的掌握麝的生活习性,泌香规律和取香方法;了解麝香的初加工.实习要求掌握麝的生活习性,泌香规律和取香方法;了解麝香的初加工.实习内容参观养麝场,了解麝的生活习性,泌香规律,取香方法和麝香的初加工方法.养麝场8实习项目肉鸽养殖的主要环节实习目的掌握肉鸽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掌握饲养管理技术,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实习要求掌握肉鸽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繁殖技术和饲料配合方法,乳鸽的饲喂方法等;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了解肉鸽的场地建设.实习内容1. 肉鸽的品种及性别鉴别;2. 饲养管理与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实习地点养鸽场(户)9实习项目乌骨鸡或番鸭的主要环节实习目的掌握乌骨鸡或番鸭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掌握饲养管理技术,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实习要求掌握乌骨鸡或番鸭的生物学特性,品种,繁殖技术和饲料配合方法;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了解肉鸽的场舍建设.实习内容1. 乌骨鸡或番鸭的品种及性别鉴别;2. 饲养管理与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实习地点乌骨鸡或番鸭养殖场(户)10实习项目牛蛙养殖的主要环节实习目的了解牛蛙的生活习性,繁殖生理特征;掌握饲养管理技术,主要疾病防治方法.实习要求掌握牛蛙的繁殖技术和饲料配合方法;掌握主要疾病防治技术;了解牛蛙的场地建设.实习内容1. 牛蛙的性别鉴别;2. 饲养管理与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4. 主要疾病防治.养蛙场(户)11实习项目鳖卵的孵化实习目的了解鳖的繁殖特点,掌握鳖卵的孵化技术.实习要求掌握鳖受精卵的鉴别和卵的孵化方法.实习内容1. 鳖受精卵的鉴别;2. 卵孵化前的准备;3. 孵化方法.实习地点养鳖场(户)12实习项目全蝎的加工和蝎毒的提取技术实习目的熟悉蝎的采收,加工及蝎毒的提取技术.实习要求掌握全蝎的加工和蝎毒的采集方法.实习内容1. 蝎的采收与加工;2. 蝎毒的采取.实习地点养蝎场(户)13实习项目蚯蚓的养殖与加工实习目的了解蚯蚓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掌握饲养管理技术和蚯蚓的采集与加工.实习要求掌握蚯蚓的饲养管理和饲料配合方法;掌握蚯蚓的采集与加工方法.实习内容1. 蚯蚓的养殖方式;2. 蚯蚓的日粮配合;3. 繁殖技术与管理措施;4. 蚯蚓的采集与加工.实习地点蚯蚓养殖场(户)四,考核方式实习成绩根据学生实习态度(10%),操作技能(40%),实习结果及实验报告完成情况(50%)综合评定. 五,其他说明(一)实习地点及动物类型,可根据周围的养殖场和当地主要养殖的动物种类作适当调整.(二)若条件许可,地方电大可组织学生到养殖场进行实习.。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

•第一章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总复习)•特种经济动物:是有别于传统的养殖业而言的,指除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各种野生动物。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以特种经济动物作为饲养对象,进行商品性生产的产业称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学:研究特种经济动物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特性、品种特征、养殖技术、产品利用和疾病防治及其相关联学科知识的科学。

•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可按其经济用途、自然属性分类•鹌鹑(quail)是一种古老的鸟类,古称鹑鸟、宛鹑、荞鹑,简称鹑。

•鹌鹑的驯化和饲养起源于日本。

我国是野鹌鹑主要产地之一,饲养野鹌鹑的历史悠久•鹌鹑是特种经济禽类具有生长快、成熟早、产蛋多、耗料少、周期短•鹌鹑肉特别适合中老年人以及高血压、肥胖症患者食用。

•人工孵鹌鹑只需17天即可出雏,一对鹌鹑一年可繁殖4-5代,一年可扩大到千只以上。

•鹌鹑开产早,只需45天左右•在产蛋家禽中,鹌鹑首屈一指,被称为小型“产蛋机器”。

•鹌鹑是一种野生候鸟,是一种早熟性鸟类。

•鹌鹑形似雏鸡,雌鸟重于雄鸟。

•成年鹌鹑的适宜环境温度为20—22℃。

温度低于15摄氏度和高于30摄氏度,产蛋率下降。

•鹌鹑目前均为笼养,笼舍高度在15—25厘米,避免受惊时起飞撞伤头部。

•鹌鹑食量小,代谢旺。

每只鹌鹑从孵出到产蛋,仅耗750g饲料,但鹌鹑对饲料质量要求较鸡高。

•日本鹌鹑系利用中国野生鹌鹑为育种素材,主要分布在日本、朝鲜、中国及印度一带。

•日本鹌鹑成年公鹑体重110g,母鹑130g。

35-4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50-300枚,蛋重10. 5g。

•朝鲜鹌鹑系由朝鲜采用日本鹌鹑培育而成,形成了龙城品系和黄城品系,成年公鹑体重125-130g,母鹑约150 g。

45-50日龄开产,年产蛋量270-280枚,蛋量11.5-12g左右。

•中国白羽鹌鹑由北京市种鹑场、南农、中农等单位培育的。

成年公鹑体重145g,母鹑体重170g,开产日龄45天,年平均产蛋率80%-85%。

模块二 特种经济动

模块二  特种经济动

(三)选配
选配是选种工作的继续,就是对动物的配对加以人工控制,优秀个 体获得更多的交配机会,并使优良基因更好地重新组合,促进动物 的改良和提高。
食性是动物的首要生活条件,每种动物都有它的食性特点。如 狐,主要以鼠类为食;麝喜食松萝(山挂面);麝鼠喜食侧柏。如果 不把这些食性特点调查清楚,人工养殖就很难获得成功。
2.生境调查
调查动物在野生状态下的生态环境,对确定动物的营 养方式、场舍建筑、设备供应、饲养管理方法等都可以 提供基本依据。 在自然界中,气候作为生态因素综合效应的形式影响动 物。温度对动物的影响重要,每种动物都有一定的适温 范围,在该范围内生命活动最旺盛,发育繁殖正常。超 过这一温度范围,发育迟缓,繁殖力下降或停滞,甚至 死亡。 在自然界中温度和湿度总是同时存在,综合作用于动物。 水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基础,水是水生动物的生活环境。 土壤是一切陆生动物赖以生存的基质。 光直接影响动物的生长发育、生殖、活动、取食、迁移 等。如短日照是诱发鹿性腺发育的决定因子。
模块二 特种经济动物养殖总论
一、饲养前的准备和引种
人工养殖的特种兽类中有不少种类是近几年才由野生转为饲养,引 种是野生动物变为家养的第一个重要环节。它包括生活习性调查、 捕捉、检疫和运输等一系列工作。 (一)生活习性调查
习性调查是一项基础性工作。只有摸清动物的生活规律,特别是野 生状态下的生活规律,才能知道在家养时应提供动物哪些生活条件, 保证动物正常生活、繁殖、生长、发育。习性调查的内容很多,主 要包括以下几点: 1.食性调查
须根据这些行为特征,来制定年周期或日周期的饲养管
理制度。
(二)捕捉
对野生动物的捕捉,除了力求减少对机体的损伤之外,还 应注意尽量减少精神损伤。野生动物多胆小易惊,对初捕后的 护理是十分重要的。在护理原则上,一是要保持安静,二是要 精心饲喂。要使动物尽快地解除惊恐状态,并适应新环境。在 鸟兽中,长期的惊恐会造成植物性神经系统机能失调,有的出 现循环系统或呼吸系统的生理障碍,造成窒息或心力衰竭而死 亡,有的出现消化系统机能紊乱,食欲减退或绝食,也会造成 死亡。所以对初捕动物要尽量在原地暂养一个时期,保持安静, 给予动物最喜欢食的食物,养到动物不拒食和精神稳定之后再 起运。 在捕捉野生动物时,要根据引种需要考虑雌雄比例和年龄 比例,保证较高的繁殖率。幼年动物比成年动物具有易捕获、 易运输、易驯化和易养殖等特点,所以在引种时多以幼龄动物 为主,从年龄比例上适当搭配。

养禽学自学考试大纲

养禽学自学考试大纲

天津市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课程名称:养禽学课程代码:1051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一、课程性质与特点养禽学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专业的重要的专业课程之一。

养禽学是在学生较为完整地学习了本专业各门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开设的,是应用各科专业基础理论,阐述家禽生产实践的课程。

除育种、孵化等特殊生产环节以外,将生理、环境、营养与饲料、管理等融入到各类家禽不同生长或生产阶段之中,使学生能够系统、完整而且连贯地掌握家禽生产的全过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一)课程目标:1、了解蛋鸡、肉鸡、水禽生产的主要特点。

2、理解家禽培育生产的技术原理。

(二)基本要求:1、熟悉健康家禽的生命活动现象。

2、掌握家禽的饲养管理技术要求。

3、掌握家禽场的疫病综合防制。

三、与本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关系本课程与畜牧兽医专业开设的繁殖、育种、药理等课程密切相关。

特别是生理学、病理学、环境卫生学、动物营养与饲料等都与本课程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第二部分课程内容和考核目标第一章绪论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类型及现代家禽业的生产特点及在经济建设中的地位。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家禽与现代家禽业(一般)识记:家禽的定义及类型;家禽的特点;现代家禽业理解:现代家禽生产的特点;现代家禽业的支柱第二章家禽的生物学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外貌特征,家禽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特点,掌握家禽的生理特点及在生产实践中的意义,分析家禽的解剖特点与抗病力,根据鸡头部的状态及发育程度判断鸡的健康状况。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一)家禽的外貌特征(重点)识记:家禽的一般外貌特征;鸡头部的组成及特征(二)鸡的外貌特征(次重点)识记:鸡颈部的特征;鸡体驱的特征;鸡四肢的特征;禽类羽毛的类型(三)其他家禽的外貌(一般)识记:鸭的外貌部位及特征;鹅的外貌部位及特征;鸡冠的类型(四)家禽的体尺测量(重点)应用:家禽体尺测量的指标及方法(五)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重点)识记:家禽骨骼、肌肉的构成及特点;家禽消化系统的组成;法氏囊理解:家禽的生理特点;家禽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作用;家禽消化系统的结构与家禽营养需要的关系;家禽的生理特点在生产管理中的意义;泌尿系统的特点应用:分析家禽的解剖特点与抗病能力的关系;根据鸡头部的状态及发育程度判断鸡的健康状况(六)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次重点)理解:家禽皮肤羽毛的特点及作用;家禽感觉器官的作用;气囊的作用(七)家禽的生理解剖特点(一般)识记:家禽泌尿、生殖系统的组成理解:家禽内分泌器官的组成及作用第三章家禽品种和育种一、学习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家禽的分类,理解蛋鸡育种的早期选择和两阶段选择,掌握育种工作的非遗传措施。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理学自考

特种经济动物:是指出家畜、家禽和家鱼以外的其他有较大经济价值且不同程度被人工驯养又能进行人工养殖的野生动物。

包括:兽类、禽类和其他类。

养殖意义:1提供产品满足人们物质需要2增加出口创汇支援国家现代化建设3发展农村经济4加强野生资源保护维持生态平衡。

兔生活习性:昼伏夜出夜晚采食,合群性差争斗行腔,胆小怕经系安静,视觉退化嗅觉发达,怕湿热喜清洁。

采食性:草食性、肯食性、挑食性、惯食性、食粪性。

生长特性:生长发育快周期短,出生时闭眼无毛,4天张毛12天睁眼20-30天吃饲料。

繁殖特性:1繁殖力强3-6月性成熟,妊娠期30-31天四季均可,一胎多仔。

2刺激性排卵,3假妊娠:母兔在寿性刺激后排卵而未受精,但仍出现乳腺膨胀泌乳、衔草筑窝、不接受公兔交配等妊娠反应症状。

公母比例1:8-10人工1:100-150利用年限3-4年。

发情周期8-15天。

种公兔的饲养管理:1、种公兔的饲料要营养全面2、保持日粮营养均衡,配种前三周,应适当增加精饲料3、应加强运动,多晒太阳4、留种用公兔,应在三月龄前后就开始分笼饲养,一兔一笼5、配种时,应把母兔捉到公兔笼内6、要合理使用公兔。

配种次数成年公兔每天两次为宜。

初配青年公兔,每天一次为宜。

连续配种两天,最好休息一天7、换毛期不能配种8、夏季配种最好在早、晚进行。

冬季在中午进行。

喂食前后半小时不要配种。

种母兔的饲养管理:1、空怀期:看膘喂料保持七八成饱2、妊娠期:看胎喂料,要做好护理工作,防止流产、早产和死胎的发生。

做好产仔准备工作,洗刷消毒。

3、哺乳期:自分娩到仔兔断奶一般为35~40天。

做到看奶喂料。

产后20天泌乳高峰,增加精料。

仔兔的饲养管理:仔兔依生长发育特点可分睡眠期和开眼期两个阶段。

饲养管理的重点是:1、早吃奶,吃足奶2、防寒防暑防鼠害。

3、抓好开食补料工作4、做好产箱和兔笼卫生5、适时断奶(一次/分期断奶法)断奶时做到饲料、环境、管理三不变。

青年兔的管理:3-6月龄称青年兔或后备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纲1006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06173特种经济动物饲养管
理学
南京农业大学编
江苏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
一、课程性质及其设置目的与要求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课程是我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畜牧兽医科学类的一门专业课程,其任务是使应考者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的基本知识和技术,为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发展培养人才。

(二)本课程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在介绍本学科相关的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分别阐述哺乳类、鸟类、两栖类和爬行类特种经济动物的生物学特性、繁殖生理与技术、饲养管理方法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通过对本书的学习,要求应考者对特种经济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饲养与管理特点、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控措施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并掌握相应的技术。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
特种经济动物生产课程属于畜牧学科的专业课程,因为该课程涉及多种动物的生物学特征、繁殖生理、营养与饲养方法以及疫病的防治等诸多内容,应用性较强,因此,在学习本课程前,应修完动物学、动物繁殖学、动物营养学、动物生理学、兽医学等专业基础课程,以帮助掌握特种经济动物生产相关的理论与实践知识。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绪论
(一)课程内容
本章简要介绍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特点和国内外的养殖与研究动态。

(二)学习要求
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概念和特点,以及我国发展特种经济动物养殖的意义和方向。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了解特种经济动物的分类方法和特点。

第一篇哺乳类
第一章哺乳类动物生产-鹿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鹿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鹿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鹿的生活习性
2、掌握鹿的分类、外貌特点、生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章哺乳类动物生产--犬
(一)课程内容
主要介绍犬的分类、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殖生理特点和相关繁殖技术,一般饲养管理方法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犬的生物学特征、相关的繁殖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犬的生活习性
2、掌握:肉犬的分类、繁殖特点、饲养基本要求、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章哺乳类动物生产-其他兽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的生活习性。

2、掌握:水貂、狐狸、麝、小灵猫和果子狸繁殖和饲养管理方法,1~2种
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二篇鸟类
(一)课程内容
本篇重点介绍鸵鸟、鹧鸪、鹌鹑、乌骨鸡、火鸡、珍珠鸡、鸽、野鸭和番鸭等特种禽类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主要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和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主要鸟类动物的生活习性。

2、掌握:3~4种鸟类动物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每种鸟类1~2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第三篇两栖类和爬行类
(一)课程内容
重点介绍鳖(甲鱼)和蜜蜂的生物学特征、繁殖和饲养方法、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二)学习要求
了解鳖(甲鱼)和蜜蜂的生活习性、繁殖特点与饲养技术以及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
1、理解:鳖(甲鱼)和蜜蜂的生活习性。

2、掌握:鳖(甲鱼)和蜜蜂的繁殖、饲养管理方法,1~2种常见疾病的病因、症状和防治方法。

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
(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有关提法的说明
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理解”与“掌握”两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前者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并能够作出正确的解释、说明
和阐述;后者要求应考者掌握有关的知识点,正确理解和记忆相关内容的原理、方法、程序等。

(二)自学教材
本课程使用教材为:《特种经济动物生产学》,余四九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年6月第1版。

(三)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课程是一门的专业课程,应用性强,应考者在自学过程中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在阅读教材过程中,应根据大纲中提出的学习要求和考核知识点,抓住重点,通过比较动物种间的共性和差异,掌握基本的理论与技术。

2、因为教材涉及的特种经济动物的种类多,应考者可以结合实践,对每一类动物,找出2-3个重点,深入学习、了解,以做到学有所用。

(四)关于命题和考试的若干规定
1、本大纲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中,各条细目都是考试的内容,试题覆盖到章。

2、试卷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试题所占的比例大致是:“理解”30%,“掌握”70%。

3、试题难易程度分为三档:易、较易、较难、难,这四档在各份试卷中所占的比例约为2:3:3:2。

4、本课程考试试卷采用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及问答题(包括论述题)等类型(见附录题型示例)。

5、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附录题型示例
一、选择题
如:梅花鹿属于动物。

A. 杂食
B. 反刍
C. 全年发情
D. 季节性单次发情
二、填空题
如:绿头野鸭的人工孵化期为天。

三、名词解释
如:就巢性
四、简答题
如:水貂的生活习性。

五、问答题或论述题
如:叙述乌骨鸡种蛋人工孵化的程序和关键控制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