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合集下载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指人类在历史长河中所留下来的一切文化遗产、文化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文化瑰宝。

文化遗产是人类智慧和文化的结晶,是历史和人类变迁的见证,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学术、科研价值和艺术价值。

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不仅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智慧,更是人类文明事业所必须面对的一项严峻任务。

一、文化遗产的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指对文化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进行有效的保护、保存和维修。

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全球性的民族性的问题,包括了自然因素和人类因素两方面的要素。

1、自然因素文化遗产长期暴露在大自然的环境下,会受到自然因素的影响,如日晒、雨水、风化等。

例如,我国广西桂林地区有名的漓江风景区,景区内的喀斯特地貌广场、石林、洞穴、山谷、瀑布、湖泊、漓江、古桥、古镇以及文物古迹等,都深深地吸引着旅游者和艺术家们。

但长期的旅游开发,带来了严重的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环境问题。

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需要解决自然因素的问题。

2、人类因素文化遗产的保护,除自然因素外,人类因素也是影响文化遗产的重要因素。

例如,建筑遗产的破坏、文物遗迹的盗窃、文化艺术作品的侵权等都是文化保护面临的难题。

若要有效地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定期维护、整修、园区管理等工作的加强,以便减少人类因素的破坏。

二、文化遗产的传承文化遗产的传承是指将文化遗产的物质和非物质价值传递、保存和弘扬,使其能够传播到后世。

文化遗产的传承不仅涉及到文化的代代传承,更涉及到人民生活和文化素质的提高。

1、传承与开发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开发不仅是一个能够保护文化的有效手段,还可以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例如,中国南京的明清古城墙,就成为了城市旅游的重开发方向。

经过妥善的保护和开发,它向游客展示了中国古代城市建筑的独特文化价值。

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透过世代相传而存在于社会生活中的民间文化表现。

它集成了多个方面的人文因素,通过学习和传承,为新一代传递文化的涵养。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维度的系统,旨在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

这一体系在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中,已经形成了以下几个主要特点:1. 法律法规体系:中国已经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为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法律依据。

2. 管理体系:在国家层面,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负责全国文物保护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管理。

地方层面则由各级文物局或相关部门负责具体实施。

3. 分类保护: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对象包括不可移动文物(如古建筑、遗址、古墓葬等)、可移动文物(如书画、陶瓷、金属器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遗产,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4.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其合理利用,如将部分文物建筑改造为博物馆、展览馆等,既保护了文物,又使其发挥了教育和旅游的功能。

5.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合作,如世界遗产的申报和保护工作,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等国际组织保持紧密合作。

6. 公众参与:鼓励公众参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通过教育、媒体宣传等方式提高公众的文物保护意识。

7. 科技支撑: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数字化技术、遥感技术等,提高文物保护的科学性和精准性。

8. 保护与传承: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同时,注重其文化内涵的传承,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和教育项目,让文化遗产活起来,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9. 持续发展:中国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体系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保护理念、技术和方法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需求和挑战。

10. 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近年来,中国特别强调城乡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提出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构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确保历史文化遗产得到系统性保护。

这个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也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

我国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遗产的国家,在保护和传承我国文化遗产方面,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机构的设立、传统手艺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建设和修缮等。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措施。

其次,我国设立了专门的保护机构。

中国国家文物局是我国负责文物保护和管理的主要机构,负责制定文物保护的政策、法规和规划,组织实施文物保护工作。

此外,各地还成立了相应的文物管理机构,负责当地文物的保护和管理工作。

第三,我国大力保护传统手艺。

传统手艺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传统工艺、传统医药等。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手艺,我国采取了多种措施。

一方面,我们设立了一系列传统手艺保护名录,将一些重要的传统手艺列入其中,予以特殊保护。

另一方面,我们加强对传统手艺的培训和传承,组织专家学者对传统手艺进行研究和传承,培养传统手艺人才。

第四,我国大力发展文化遗产保护区。

文化遗产保护区是指为了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而建立的特定区域。

在我国,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区的目的是保护和展示我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增强人们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多个文化遗产保护区,例如故宫、颐和园、长城等,这些保护区不仅保护了具有历史和文化价值的建筑和景观,还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和体验我国文化遗产的场所。

最后,我国加大了文化遗产的修缮和保护力度。

为了保护文化遗产,我国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资源进行文物修缮和保护工作。

这些工作包括文物的定期检测和维护、文物修复和保护、遗址和遗迹的保护和修复等。

其中,对于破损严重的文物,我国还采取了复制和搬迁的方式进行保护,以确保文物的完整性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我国在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方面采取了多种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法律法规的制定、保护机构的设立、传统手艺的保护与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区的建设和修缮等。

在未来,我国还将进一步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促进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与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与保护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其中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价值。

文化遗产是指由历史、艺术、科学、文学等方面形成的,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财富,它代表着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独特文化标识。

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对历史和传统的尊重。

本文将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问题。

一、文化遗产的概念与分类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文学、传统、风俗等方面的价值,形成于过去的时间,并由人类共同保护并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的财富。

它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方面。

(一)物质文化遗产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以物品形式保存下来的文化遗产。

如故宫、长城、丽江古城等。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统、表演艺术、社会实践、仪式、节日等。

如北京京剧、四川川剧、昆曲等。

二、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化遗产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拥有丰富的传统文化遗产,涵盖了方方面面的内容。

以下是几个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文化遗产。

(一)建筑遗产中国的建筑遗产举世闻名,如长城、故宫、秦始皇陵等。

这些建筑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顶峰,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劳动成果的结晶。

(二)书法与绘画中国古代的书法与绘画艺术独具特色,儒家的“六艺”中尤其重要。

从古代的甲骨文到现代的楷书行草,每种字体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三)传统音乐与戏曲中国的传统音乐和戏曲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演形式而闻名于世。

例如京剧、昆曲、豫剧等,它们通过表演艺术和音乐来传递故事和情感。

(四)传统节日与习俗中国拥有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与习俗,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和习俗反映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三、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保护和传承文化遗产是我们的责任,它不仅关乎个人、社会,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一)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涉及到建筑、遗址、文物等方面。

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保护文化遗产?

什么是文化遗产保护?如何保护文化遗产?文化遗产是人类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留下的文化资产。

文化遗产包括自然景观、历史古迹、传统手工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文化遗产事关留给后代的文化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保护文化遗产至关重要。

如何保护文化遗产?1.加强公众意识和认知保护文化遗产是全社会的责任。

公众应该积极参与、关心文化遗产的保护。

政府应该加强公众意识和认知的教育。

通过文化遗产教育,让公众深刻认识到文化遗产的珍贵和重要性,积极参与到文化遗产的保护中来。

2.完善法律体系完善相关法律体系,从法律层面上对文化遗产的保护进行规范和保障,是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

政府应该加强对文化遗产的管理和保护,加强文化遗产的制度和法规的建设,建立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体系。

3.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

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纳入国家发展重点的规划和项目,增强文物保护与利用工作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加大力度推进文物的调查、保护、修缮、展示和利用。

4.保护文化遗产同时兼顾经济效益保护文化遗产不是简单地保存,而应该兼顾经济效益。

政府和社会应该积极推动文化遗产的利用和开发,引导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有机结合,实现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挖掘文化旅游资源,以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

总结:文化遗产是人们的历史和文化遗留下来的源泉,是我们可贵的文化财富。

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加强公众的意识和认知,完善法律体系,加强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缮工作,同时也要兼顾经济效益。

相信,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文化遗产源远流长,更好地继承下去。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

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历史文化遗产的国家,无论是宏伟的古建筑、精美的艺术品还是博大精深的文学作品,都承载着中国悠久的历史与文化传承。

然而,面对现代化的冲击和文化多样性的冲突,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已成为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和非遗保护的意义、现状、挑战以及保护措施等方面进行讨论。

一、历史文化遗产的意义与保护中国的历史文化遗产不仅仅是国家的财富,更是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这些古老的遗产承载着中国人民的智慧与创造力,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不仅可以增进人们对历史的了解,更能够促进国家的文化自信与认同感。

然而,历史文化遗产面临着多重威胁,如环境污染、自然灾害以及人为破坏等。

为了有效保护这些遗产,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设立保护区、加强监督和管理,以及进行必要的修复与保养工作。

此外,培养社会公众的保护意识,提高人们的文化素养也是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二、非遗文化的特点与保护除了历史文化遗产,中国还拥有丰富多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这些非遗包括传统技艺、传统节日、口述传统等。

与历史文化遗产相比,非遗文化具有更强的活力与时代性。

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在社会发展和民众生活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变迁和现代化的迅猛发展,非遗文化面临着丧失、衰落的风险。

为了保护非遗文化,中国已经将一批非遗项目列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这些措施包括传承人培养、传统技艺的推广与传播、非遗项目的保护与传承机构的建设等。

同时,政府还鼓励社会参与,提倡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非遗保护面临的挑战非遗保护与传承面临着诸多挑战。

首先,现代化进程中的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给非遗文化的传承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传统技艺的传承需要时间、空间与资源的支持,而现代都市化的快节奏和功利主义的价值观对非遗保护造成了冲击。

其次,知识传承与培养非遗传承人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摘要中国拥有丰富的古代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这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对古代文化和传统技艺的冲击,这些文化遗产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濒危。

怎样保护和传承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一个紧迫而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从保护古代文化遗产的意义、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等多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中国、古代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第一章绪论1.1 研究背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包括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艺术作品、文化传统等等。

这些古代文化遗产不仅是历史记忆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符号。

同时,中国还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工艺、民间艺术、口述传统和表演艺术等。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然而,由于历史变迁、社会发展和现代化的冲击,中国的古代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和濒危,许多宝贵的文化遗产已经失去或濒临失去。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本文旨在探讨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问题。

通过对古代文化遗产的意义、现状以及保护措施的分析,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并为其保护和传承提供参考。

同时,本文也可以提供给相关部门和社会公众参考,以促进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工作。

第二章中国古代文化遗产的意义2.1 历史记忆的见证古代文化遗产是历史记忆的见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通过对古代文化遗产的研究和保护,可以更好地了解和理解中国的历史,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

2.2 独特的精神符号古代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符号,代表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和身份认同。

通过保护和传承古代文化遗产,可以激发民族自豪感和归属感,巩固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内聚力。

2.3 文化遗产旅游的推动古代文化遗产是文化遗产旅游的重要资源。

通过保护和利用古代文化遗产,可以促进文化旅游的发展,推动经济社会的繁荣和文化的创造性转化。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策略中国拥有丰富而独特的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中国制定了一系列的保护策略。

一、宏观策略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把握住了宏观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立法保护:中国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通过立法的方式保护和规范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2. 国家级保护:中国根据文化遗产的重要性和价值,确定了一批国家级文化遗产保护单位,例如故宫、长城等,对这些遗产进行全面的保护和管理。

3. 国际合作:中国积极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参与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组织,分享经验和技术,共同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二、文物保护和修复策略中国重视对文物的保护和修复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监测保护:建立了文物保护监测体系,对文物的保存状况进行实时监测,及时采取措施,防止文物受到损坏和破坏。

2. 维修修复:采用科学的修复方法和技术,对受损的文物进行维修和修复,确保其完整性和原貌。

3. 考古发掘:通过考古发掘工作,将埋藏在地下的文物进行发掘和保护,为研究和保护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文化的独特组成部分,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中国采取了以下措施:1. 鉴定认定: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鉴定认定工作,确定具有传承价值的项目,并加以保护和传承。

2. 传承培育:通过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培育活动,培养和选拔优秀传承人,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

3. 社区参与:鼓励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传承。

四、世界遗产保护策略中国拥有丰富的世界遗产资源,为了保护这些遗产,中国采取了以下策略:1. 制定规划:对世界遗产进行保护规划的制定,明确保护目标和措施,合理规划世界遗产的开发和利用。

2. 增强管理能力:加强对世界遗产的管理和保护能力,提升遗产管理者的专业水平和服务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随着经济全球化趋 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正在发生巨大变 化,文化遗产及其生存环境收到严重威胁。 不少历史文化名城(街区、村镇)、古建筑、古遗址 及风景名胜区整体风貌遭到破坏。文物非法交易、盗窃和 盗掘古遗址古墓葬以及走私文物的违法犯罪活动在一些地 区还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大量珍贵文物流失境外。 由于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许多重要文化遗产消亡 或失传。在文化遗存相对丰富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 人们生活环境和条件的变迁,民族或区域文化特色消失加 快。 因此,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刻不容缓。地方各级人民政 府和有关部门要从对国家和历史负责的高度,从维护国家 文化安全的高度,充分认识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性,进一 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 • • •
曲艺:西府道情 西府曲子 民间美术:西秦刺绣 宝鸡陈仓区宝鸡社火脸谱 民俗:宝鸡炎帝祭祀 陇县陇州社火 传统手工技艺:岐山哨子面 岐山空心挂面 凤翔草编技艺 麟游县血面条 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数失传已久,有的几乎残缺 不完整,现在终于得到了重视与发掘,虽然起到了一定的 作用,但文化遗产不免会有损失。这样保护文化的现象非 常普遍,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非物质文化 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 文化遗产保护包括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 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我国文化遗产蕴 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 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 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 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 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 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 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 明的瑰宝。 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 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 社会的必然要求保护的政策性措施
• • • • • • • • 落实领导责任 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以及城乡规划。要建立 加大执法力度 健全文化遗产保护责任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要建立文化遗产保护定期 加强队伍建设 加大宣传力度 通报制度、专家咨询制度以及公众和舆论监督机制,要充分发挥有关学 遗产普查 术机构、大专院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各方面的作用。 保护规划 (2)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法律法规建设,推进文化遗产 遗产抢救 保护的法制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积极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 建立遗产名录体系
(1)落实领导责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将文化遗产保护
《历史文化名城和历史文化街区、村镇保护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 立法进程,争取早日出台。 (3)加强队伍建设:各级人民政府要将文化遗产保护经费纳入本级财 政预算,保障重点文化遗产经费投入。抓紧制定和完善有关社会捐赠和 赞助的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团体,企业和个人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积极 性。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管理机构和专业队伍建设,大力培养文化遗产保 护和管理所需的各类专门人才。 (4)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保护文化遗产的良好氛围。认真举办“文化 遗产日”系列活动,提高人民群众对文化遗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 全社会的文化遗产保护意识。
5.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1)遗产普查:各地区进一步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认定和登记 工作,全面了解和掌握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种类、数量、分布状况、 生存环境、保护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向社会公布普查结果。 (2)保护规划: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 抓紧制定国家和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明确保护范围,提出长 远目标和近期工作仸务。 (3)遗产抢救:采取有效措施,抓紧征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和资料,完善征集和保管制度。有条件的地方可 以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库、博物馆或展示中心。 (4)建立遗产名录体系: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进一步完善 评审标准,严格评审工作,逐步建立国家和省、市、县非物质文化遗产 名录体系。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要制定科学的保护规划, 明确有关保护的责仸主体,进行有效保护。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的代表性传人,要有计划地提供资劣,鼓励和支持其开展传习活劢,确 保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 (5)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加强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的 保护。重点扶持少数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对文化遗产 丰富且传统文化生态保持较完整的区域,要有计划地进行劢态的整体性 保护。对确属濒危的少数民族文化遗产和文化生态区,要尽快列入保护 名录,落实保护措施,抓紧进行抢救和保护。
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 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 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 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 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贯彻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 求。
2.引用特例:宝鸡文化现象
2.1 物质文化遗产 (1)宝鸡,古称“陈仓”,地处八百里秦川西部, 是周秦两代的发源地,文物资源丰富,其中以青铜器 为最多,现已陆续出土毛公鼎、大盂鼎等五万余件青 铜器,被誉为“青铜器之乡”。 特:1948年,国民 党退守台湾,大量南京故宫博物院珍贵文物南迁至台 北,毛公鼎亦在其中。现在毛公鼎收藏于台北国立故 宫博物院。 文物颇多,难免流失,或倒卖,或被盗,这是 文物保护中常见的现象。 (2)佛、儒、道三家文化的汇集地,以出土佛骨 舍利而闻名于世的法门寺在盛唐时期已成为皇家寺院 和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 A 经济搭台,宗教唱戏,公司办寺院骗取钱财 B以集资建庙为名,骗取善款 C假冒僧尼,沿街化缘踩点,乘机或骗或偷 D附佛之名,行诈骗之实
中国文化遗产保护
白俊生 电气1103
目录
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概念 2引用宝鸡文化现象进行阐述说明 2.1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缺失 2.2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缺失 3折射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4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紧迫性 5正确保护中国文化遗产的措施 5.1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政策性措施 5.2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5.3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5.2中国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
• (1)保护规划切实做好文物调查研究和不可移动文物保 护规划的制定实施工作。加强文物资源调查研究,并依法 登记、建档。在认真摸清底数的基础上,分类制定文物保 护规划,认真组织实施。 • (2)重点工程切实抓好重点文物维修工程。统筹规划、 集中资金,实施一批文物保护重点工程,排除重大文物险 情,加强对重要濒危文物的保护。 • (3)文物保护提高馆藏文物保护和展示水平。高度重视 博物馆建设,加强对藏品的登记、建档和安全管理,落实 藏品丢失、损毁追究责任制。 • (4)市场整顿清理整顿文物流通市场。加强对文物市场 的调控和监督管理,依法严格把握文物流通市场准入条件, 规范文物经营和民间文物收藏行为,确保文物市场健康发 展。
在寺庙保护中出现的问题
(3)炎帝活动过的天台山—— 宝鸡市南郊,秦岭山脉北麓。 (4)著名道人张三丰主持修道 的金台观 ——宝鸡市金台区北坡森林 公园半坡处。 (5)典雅的五丈原诸葛亮庙— —宝鸡市岐山县五丈原. (6)姜子牙隐居垂钓的钓鱼 台——宝鸡市陈仓区城南17千米潘溪河 畔。 (7)雄伟壮观的周公庙——宝 鸡市岐山县 (8)隋唐帝王皇家温泉(汤峪 温泉)——宝鸡市眉县汤峪镇。 (9)一代名流苏东坡主持修建 的凤翔东湖——宝鸡市凤翔县县城东部。 (10)等等。
3.折射出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
1资源消失急速、流失过多,缺乏规范的传承体系; 2公民、社会团体积极参与文化保护的意识弱; 3文物破坏的追究问责制度的缺失,地方政府违法成 本较低; 4地方文物保护单位隶属于地方政府管辖,造成监督 权限的缺位; 5文物拆迁、修复、重建缺乏国家层面的统一管理和 专家学者的可行性论证; 6文化产业六大“怪”:【大干快上同质竞争】【挂 羊肉卖狗肉】【名人故里之争】【申遗热】【仿古潮】 【节庆风】 特例:文化遗产保护不到位 山西平遥古城墙再次局 部坍塌 。
2.2 非物质文化遗产
日前,宝鸡市政府批准公布了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项目,共四大类13项:张三丰传奇、党阁老传 说、民俗泥塑、陈仓剪纸、女登传说、木旋玩具制作技 艺、钟吕坪传说、眉县剪纸、陇县染色剪纸、陇县花灯 工艺、岐山油漆绘画技艺、扶风剪纸、麟游地台社火。 具体分类还有—— 民间舞蹈:眉县高跷赶犟驴 岐山转鼓 宝鸡千阳八打棍 宝鸡陈仓区西山刁鼓 陈仓秧歌 民间音乐:陈仓姜马察回 陈仓区西山酒歌 传统戏剧:千阳灯盏头碗碗腔皮影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