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合集下载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用途有哪些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用途有哪些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用途有哪些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理设备、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等连接在一起,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交互和共享的网络系统。

它的出现为人们带来了便利和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本文将介绍物联网的概念、组成、应用领域和用途。

一、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智能设备、传感器和物理对象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互相通信和交互的网络系统,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共享和智能控制。

物联网通过数据采集、传输、分析和应用,实现对物理世界的感知和控制。

二、物联网的组成物联网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感知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主要包括各种传感器和探测器,用于采集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线、声音等。

2. 传输层:传输层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网络系统。

常见的传输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红外线、RFID等。

3.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系统的最上层,主要用于数据分析和应用。

通过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实现物联网系统的智能控制和应用。

三、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涵盖了工业、农业、医疗、交通、家居等多个领域。

1. 工业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工业生产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控制。

通过实时监测和控制工厂中的设备运行状态、生产流程等信息,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2. 农业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对农田土壤、气候、植物生长状态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精准的灌溉和施肥,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3. 医疗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医疗设备和健康管理。

通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药物剂量等信息,实现远程医疗和健康监护,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4. 交通领域:物联网可以用于交通管理和智能交通系统。

通过对道路交通流量、车辆位置等信息进行监测和分析,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控制和车流调度,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安全性。

5. 家居领域:物联网可以应用于智能家居系统。

通过对家居设备如家电、照明、安防等进行连接和控制,实现远程和自动化的家居管理,提高居住舒适性和生活便利度。

什么是物联网?一分钟详解物联网概念

什么是物联网?一分钟详解物联网概念

什么是物联网?一分钟详解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指的是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RFID、互联网通信等技术,将物理设备、生物体、人员等对象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的互联网。

物联网的出现,使得各种设备和物品可以实现智能化管理和智能化服务。

通过
各种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设备和物品连接起来,实现互联互通,从而使得各种设备和物品之间可以相互协作,进行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物联网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如智能家居、智能医疗、智能交通、智能城市建
设等等。

智能家居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家电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智能医疗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医疗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智能交通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车辆之间的互联互通,智能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城市各项设施之间的互联互通。

物联网技术的核心是无线传感技术。

通过无线传感技术,各种设备和物品可以
实现无线互联互通。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RFID技术实现对商品进行追溯管理,同
时可以通过无线传感器网络对生态环境进行监控和调节。

总之,物联网是一种可以让各种设备和物品实现智能化互联互通的技术,它将
会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更多的便利和创新。

物联网的定义和概念

物联网的定义和概念

物联网的定义和概念物联网,全称为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对物体进行感知、理解和交互,使物体能够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通信,实现物与物、物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智能互联的网络系统。

一、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种利用各种传感器、通信技术和云计算等手段,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物体与互联网相连接的网络系统。

它将物体赋予了感知、计算、通信和决策的能力,实现了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智能交互和协同工作。

物联网不仅仅是简单的物品互联,更主要的是将物体与互联网相融合,实现了智能化的管理和应用。

它能够实现物体之间的信息传递和交换,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和应用场景。

二、物联网的概念1. 物联网的三要素物联网的核心是物、网络和服务三个要素的结合。

物指的是各种传感器、执行器、无线设备等智能物体;网络指的是无线通信技术、互联网以及云计算等基础设施;服务指的是基于物联网平台提供的各种应用和服务。

2. 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的架构包括物体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四个主要组成部分。

物体层负责物体的感知和执行功能,感知层负责收集和处理物体产生的数据,网络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应用层负责对物体数据进行分析和应用。

3. 物联网的应用场景物联网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涉及到农业、交通、能源、医疗、制造等各个领域。

例如,农业领域可以通过物联网监测土壤湿度、气温等环境指标,实现精准灌溉和农作物保护;交通领域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智能交通管理,提高交通效率和安全性;能源领域可以通过物联网实现能源的智能管理和优化利用等。

4. 物联网的挑战尽管物联网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是安全与隐私问题,物联网中大量的物体和数据都需要进行安全保护,以防止信息泄露和攻击。

其次是标准与互通问题,由于物联网涉及到多个领域和设备,各个设备之间的标准和互通仍存在不足。

最后是能源消耗和环境影响问题,物联网设备数量庞大,对能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也需要引起重视。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物联网是指将传感器、设备、物品等与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互联互通和自动化控制的网络系统。

物联网的核心是通过感知、识别和获取物体信息,并通过互联网进行数据传输和分析,实现物品的联网和智能化。

物联网的应用广泛,涵盖了多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等。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发展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连接物体、设备和传感器,实现智能化的互联互通系统。

物联网的概念最早出现在1999年,随着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技术的发展,物联网逐渐成为一个热门话题。

物联网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自动识别阶段、感知计算阶段和智能互联阶段。

现如今,物联网已经成为数字经济和数字化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⒈自动识别阶段在物联网的发展初期,主要以自动识别技术为主。

自动识别技术包括条码识别、RFID识别等,通过这些技术可以对物体进行标识和追踪。

这一阶段主要应用于物流、零售等行业。

⒉感知计算阶段随着传感器技术的发展,物联网进入了感知计算阶段。

传感器可以感知和获取环境中的数据,并将这些数据传输给云端进行分析和处理。

这一阶段物联网应用广泛,如智慧家居、智能交通等。

⒊智能互联阶段智能互联阶段是物联网发展的最高阶段。

在这个阶段,物联网不仅可以实现物体之间的互联互通,还可以实现智能化的自动化控制。

例如,智能城市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能交通、智慧能源等功能。

二、物联网的核心技术和组成要素物联网的实现离不开以下核心技术和组成要素:⒈传感器技术传感器是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感知和获取环境中的各种数据,如温度、湿度、光照等。

传感器的种类繁多,如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光传感器等。

⒉无线通信技术物联网需要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常用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局域网(Wi-Fi)、蓝牙(Bluetooth)、移动通信(2G/3G/4G/5G)等。

⒊云计算技术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实现大规模数据存储和处理的重要手段。

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什么是物联网?⒈物联网的概念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一种新型的网络技术,通过将物理设备、感知技术、网络通信和数据分析等技术相结合,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连接与交互。

物联网的基本思想是通过无线传感器、射频识别技术、云计算等手段,实现对物体的智能感知、信息传输、数据存储和智能分析,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实时监控和管理,提升生产效率、改善生活质量。

⒉物联网的架构物联网的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和支持服务层。

- 感知层:感知层主要由传感器、执行器等物联网设备组成,用于实时采集和感知物体的状态和环境信息。

- 网络层:网络层负责将感知层采集的数据传输到云端或其他节点,常用的通信技术包括WiFi、蓝牙、射频识别等。

- 应用层:应用层是物联网的核心,负责数据处理、信息分析和决策支持,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和用户的互动和应用场景的控制。

- 支持服务层:支持服务层提供诸如数据存储、数据备份、安全认证等基础设施,保证物联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⒊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领域:通过监测和控制设备状态,实现智能制造、降低生产成本和提升生产效率。

- 农业领域:通过感知农田土壤、气候等信息,实现智能灌溉、精准施肥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 健康领域:通过可穿戴设备和传感器,监测个人的健康状况,提供个性化的健康管理和远程医疗服务。

- 城市管理:通过智能交通系统、智能能源管理等手段,提升城市的安全、便利性和可持续发展水平。

- 家庭生活:通过智能家居设备,实现家庭设备的远程控制、安防监控等功能,提高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

⒋物联网的挑战与风险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与风险:- 安全风险:物联网设备的安全性容易受到攻击,对网络和个人隐私产生威胁。

- 隐私问题:大量的个人信息通过物联网设备进行收集和传输,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各种物理设备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互。

它将传感器、设备、平台和数据连接在一起,使得物体能够感知周围环境、收集信息并进行智能化的分析与决策。

物联网的出现,将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和隐私问题。

一、物联网的概念和原理物联网的概念最早由麻省理工学院自动识别实验室的创始人Kevin Ashton提出。

物联网的主要原理是通过传感器和网络连接物理设备,并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和协作。

物联网中的设备可以是传感器、智能手机、电视、家电、汽车等,通过互联网建立起彼此之间的联系。

二、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的应用覆盖了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慧城市、工业制造、医疗健康等。

在智能家居中,通过物联网可以实现家电的智能控制和管理,实现远程监控和操作。

在智慧交通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交通信号的智能调度和车辆的流量监控。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物联网可以帮助管理者实时监控城市的环境信息,提升管理效率。

在工业制造中,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互联互通,实现生产线的智能化管理。

在医疗健康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医疗设备的互联互通,实时监测病人的身体状况。

三、物联网的优势和挑战物联网的出现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它可以帮助人们更加高效地管理和利用各种资源。

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家电的远程控制和管理,实现能源的节约和环境的保护。

在工业制造领域,物联网可以实现设备的远程监测和维护,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然而,物联网的普及也面临一些挑战,包括安全和隐私问题,数据的收集和分析问题以及标准和协议的制定问题。

四、物联网的安全和隐私问题随着物联网设备的普及和应用领域的扩大,安全和隐私问题愈发凸显。

物联网设备通常携带大量的个人和敏感信息,如家庭住址、银行账号等,这些信息一旦被黑客获取或滥用,将对用户造成巨大的损失。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

物联网简介物物联网主要作用是什么物联网简介及其主要作用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技术和应用模式,它将现实世界的物理对象与互联网进行连接和交互,实现信息的智能感知、传输、处理和应用。

物联网的出现和发展改变了传统的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之间的界限,为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机遇。

本文将对物联网进行简要介绍,同时深入探讨其主要作用。

一、物联网的定义和结构物联网是一种基于互联网的技术体系,通过传感器、数据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将各类物理对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庞大的网络系统。

这些物理对象可以是传统的物品,如电器、汽车、家具等,也可以是人、动物和环境,甚至是非物质实体,如虚拟现实、数字化的服务等。

物联网由三个基本组成部分构成:物体(Things)、网络(Internet)和服务(Services)。

物体指的是被感知和控制的对象,包括各种传感器、执行器和智能设备等。

网络则是将各个物体连接在一起的通信网络,可以是有线或无线的。

服务则提供物联网的支持和应用功能,包括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和应用开发等。

二、物联网的主要作用1. 实时智能感知和监控物联网利用传感器和数据采集技术,可以对环境、人员和设备等进行实时监控和感知。

通过接收来自各个物体的数据,物联网可以帮助我们获取准确、全面的信息,从而更好地了解和掌握所监测对象的状态和动态。

例如,智能家居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对家庭环境的监测和控制,实时调节温度、湿度等参数,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

2. 智能化的数据传输与处理物联网通过无线传输技术将物体采集的数据传输至云端,实现海量数据的实时传输和存储。

云计算和大数据技术可以实时处理这些数据,提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分析和挖掘。

物联网的智能化数据处理能力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精确、全面的决策支持。

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城市交通状况,并根据数据进行智能化的交通管控,提高交通效率。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即指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IoT),是指利用各种信息传感器将各类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实现智能化、网络化管理和服务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及介绍:1.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各种感知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从而实现对各类物品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

2.物联网的基本原理物联网的基本原理是通过物联网中的感知设备将实体物体的信息采集并传输给网络中的通信设备,通信设备将这些信息传输给云平台进行处理和存储,然后根据用户需求通过各种应用进行数据展示、分析和应用。

3.物联网的关键技术(1) 传感技术:包括各种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等,用于感知环境中的各种参数。

(2) 通信技术:包括无线通信技术和有线通信技术,用于将感知设备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物联网中的通信设备。

(3) 云计算技术:通过云平台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实现对物联网中海量数据的处理和存储。

(4) 大数据技术:用于对物联网中收集到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

(5) 安全技术:保障物联网系统的安全性,包括数据传输的机密性、完整性和可靠性等方面。

4.物联网的应用领域物联网已经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智能家居、智能交通、智能农业、智能医疗、智能制造等。

通过物联网,各种设备可以相互连接,实现智能化的管理和服务。

附件:本文档没有涉及附件。

法律名词及注释:1.物联网:物联网是通过互联网技术,使各种感知设备和信息通信设备实现互联互通,同时与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结合,实现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从而实现对各类物品进行实时监测、管理和控制的网络系统。

2.云计算:云计算是一种通过互联网提供各种计算资源和服务的方式,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云平台上的资源和服务,而无需在本地安装和维护这些资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物联网,物联网概念及介绍物联网百科名片物联网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hings)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和扩展的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目录定义背景用途应用发展未来问题定义物联网的英文名称为"The Internet of Things” ,简称:IOT。

由该名称可见,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第一,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之上的延伸和扩展的一种网络;第二,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

因此,物联网的定义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这里的“物”要满足以下条件才能够被纳入“物联网”的范围:1、要有相应信息的接收器;2、要有数据传输通路;3、要有一定的存储功能;4、要有CPU;5、要有操作系统;6、要有专门的应用程序;7、要有数据发送器;8、遵循物联网的通信协议;9、在世界网络中有可被识别的唯一编号。

2009年9月,在北京举办的物联网与企业环境中欧研讨会上,欧盟委员会信息和社会媒体司RFID部门负责人Lorent Ferderix博士给出了欧盟对物联网的定义:物联网是一个动态的全球网络基础设施,它具有基于标准和互操作通信协议的自组织能力,其中物理的和虚拟的“物”具有身份标识、物理属性、虚拟的特性和智能的接口,并与信息网络无缝整合。

物联网将与媒体互联网、服务互联网和企业互联网一道,构[1]成未来互联网。

背景物流网示意图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当时基于互联网、RFID技术、EPC标准,在计算机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射频识别技术、无线数据通信技术等,构造了一个实现全球物品信息实时共享的实物互联网“Internet of things”(简称物联网),这也是在2003年掀起第一轮华夏物联网热潮的基础。

传感网是基于感知技术建立起来的网络。

中科院早在1999年就启动了传感网的研究,并已取得了一些科研成果,建立了一些适用的传感网。

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提出了,“传感网是下一个世纪人类面临的又一个发展机遇”。

2003年,美国《技术评论》提出传感网络技术将是未来改变人们生活的十大技术之首。

2005年11月17日,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WSIS)上,国际电信联盟发布了《ITU互联网报告2005:物联网》,引用了“物联网”的概念。

报告指出,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时代即将来临,世界上所有的物体从轮胎到牙刷、从房屋到纸巾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主动进行交换。

射频识别技术(RFID)、传感器技术、纳米技术、智能嵌入技术将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根据ITU的描述,在物联网时代,通过在各种各样的日常用品上嵌入一种短距离的移动收发器,人类在信息与通信世界里将获得一个新的沟通维度,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的人与人之间的沟通连接扩展到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沟通连接。

物联网概念的兴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际电信联盟(ITU)2005 年以物联网为标题的年度互联网报告。

然而,ITU的报告对物联网缺乏一个清晰的定义。

虽然目前国内对物联网也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定义,但从物联网本质上看,物联网是现代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一种聚合性应用与技术提升,将各种感知技术、现代网络技术和人工智能与自动化技术聚合与集成应用,使人与物智慧对话,创造一个智慧的世界。

因为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几乎涉及到了信息技术的方方面面,是一种聚合性、系统性的创新应用与发展,也因此才被称为是信息技术的第三次革命性创新。

物联网的本质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互联网特征,即对需要联网的物一定要能够实现互联互通的互联网络;二是识别与通信特征,即纳入物联网的“物”一定要具备自动识别与物物通信(M2M)的功能;三是智能化特征,即网络系统应具有自动化、自我反馈与智能控制的特点2009年,月,,日,奥巴马就任美国总统后,与美国工商业领袖举行了一次“圆桌会议”,作为仅有的两名代表之一,,,,首席执行官彭明盛首次提出“智慧地球”这一概念,建议新政府投资新一代的智慧型基础设施。

2009年2月24日消息,IBM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钱大群在2009IBM论坛上公布了名为“智慧的地球”的最新策略。

此概念一经提出,即得到美国各界的高度关注,甚至有分析认为,,,公司的这一构想极有可能上升至美国的国家战略,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轰动。

,,,认为,,,产业下一阶段的任务是把新一代,,技术充分运用在各行各业之中,具体地说,就是把感应器嵌入和装备到电网、铁路、桥梁、隧道、公路、建筑、供水系统、大坝、油气管道等各种物体中,并且被普遍连接,形成物联网。

针对中国经济的状况,钱大群表示,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空间广阔,而且中国政府正在以巨大的控制能力、实施决心、和配套资金对必要的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建设,“智慧的地球”这一战略将会产生更大的价值。

在策略发布会上,IBM还提出,如果在基础建设的执行中,植入“智慧”的理念,不仅仅能够在短期内有力的刺激经济、促进就业,而且能够在短时间内为中国打造一个成熟的智慧基础设施平台。

钱大群表示,当今世界许多重大的问题如金融危机、能源危机和环境恶化等,实际上都能够以更加“智慧”的方式解决。

在全球经济形势低迷的同时,也孕育着未来的发展机遇,中国不仅能够籍此机遇开创新乐观产业和新的市场,加速发展,摆脱经济危机的影响。

IBM希望“智慧的地球”策略能掀起“互联网”浪潮之后的又一次科技革命。

IBM前首席执行官郭士纳曾提出一个重要的观点,认为计算模式每隔15年发生一次变革。

这一判断像摩尔定律一样准确,人们把它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

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1980年前后以个人计算机的普及为标志,而1995年前后则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每一次这样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

而互联网革命一定程度上是由美国“信息高速公路”战略所催熟。

20世纪90年代,美国克林顿政府计划用20年时间,耗资2000亿-4000亿美元,建设美国国家信息基础结构,创造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而今天,“智慧的地球”战略被不少美国人认为与当年的“信息高速公路”有许多相似之处,同样被他们认为是振兴经济、确立竞争优势的关键战略。

该战略能否掀起如当年互联网革命一样的科技和经济浪潮,不仅为美国关注,更为世界所关注。

“物联网前景非常广阔,它将极大地改变我们目前的生活方式。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国家电工电子示范中心主任赵国安说。

业内专家表示,物联网把我们的生活拟人化了,万物成了人的同类。

在这个物物相联的世界中,物品(商品)能够彼此进行“交流”,而无需人的干预。

物联网利用射频自动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互联网实现物品(商品)的自动识别和信息的互联与共享。

可以说,物联网描绘的是充满智能化的世界。

在物联网的世界里,物物相连、天罗地网。

2008年11月在北京大学举行的第二届中国移动政务研讨会“知识社会与创新2.0”上,专家们提出移动技术、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带动了经济社会形态、创新形态的变革,推动了面向知识社会的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下一代创新(创新2.0)形态的形成,创新与发展更加关注用户、注重以人为本。

有研究机构预计10年内物联网就可能大规模普及,这一技术将会发展成为一个上万亿元规模的高科技市场,其产业要比互联网大30倍。

据悉,物联网产业链可以细分为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四个环节,每个环节的关键技术分别为RFID、传感器、智能芯片和电信运营商的无线传输网络。

EPOSS在《Internet of Things in 2020》报告中分析预测,未来物联网的发展将经历四个阶段,2010年之前RFID被广泛应用于物流、零售和制药领域,2010~2015年物体互联,2015~2020年物体进入半智能化,2020年之后物体进入全智能化。

作为物联网发展的排头兵,RFID成为了市场最为关注的技术。

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RFID市场规模已从2007年的49.3亿美元上升到52.9亿美元,这个数字覆盖了RFID市场的方方面面,包括标签、阅读器、其他基础设施、软件和服务等。

RFID卡和卡相关基础设施将占市场的57.3%,达30.3亿美元。

来自金融、安防行业的应用将推动RFID卡类市场的增长。

易观国际预测,2009年中国RFID市场规模将达到5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33%,其中电子标签超过38亿元、读写器接近7亿元、软件和服务达到5亿元的市场格局。

MEMS是微机电系统的缩写,MEMS技术是建立在微米/纳米基础之上的,市场前景广阔。

MEMS传感器的主要优势在于体积小、大规模量产后成本下降快,目前主要应用在汽车和消费电子两大领域。

根据ICInsight最新报告,预计在2007年至2012年间,全球基于MEMS的半导体传感器和制动器的销售额将达到19%的年均复合增长率(CAGR),与2007年的41亿美元相比,五年后将实现97亿美元的年销售额。

真正实现了物联网经济增长点业内专家认为,物联网一方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大大节约成本;另一方面可以为全球经济的复苏提供技术动力。

目前,美国、欧盟、中国等都在投入巨资深入研究探索物联网。

我国也正在高度关注、重视物联网的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会同有关部门,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正在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政策措施。

中国移动总裁王建宙反复提及,物联网将会成为中国移动未来的发展重点。

他表示将会邀请台湾生产RFID、传感器和条形码的厂商和中国移动合作。

据他介绍,运用物联网技术,上海移动已为多个行业客户度身打造了集数据采集、传输、处理和业务管理于一体的整套无线综合应用解决方案。

最新数据显示,上海移动目前已将超过,,万个芯片装载在出租车、公交车上,形式多样的物联网应用在各行各业大显神通,确保城市的有序运作。

在上海世博会期间,“车务通”将全面运用于上海公共交通系统,以最先进的技术保障世博园区周边大流量交通的顺畅;面向物流企业运输管理的“,物流”,将为用户提供实时准确的货况信息、车辆跟踪定位、运输路径选择、物流网络设计与优化等服务,大大提升物流企业综合竞争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