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ppt
适用于新教材2024版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课件湘教版

奥陶纪 中后期,陆地面积
空前繁盛;中期,出现了脊
显 古 志留纪 大大增加,欧亚大
椎动物——鱼类;后期,一
生 生 泥盆纪 陆和北美大陆的 造煤 部分鱼类演化成两栖类,
宙 代 石炭纪 雏形基本形成,我 时期 动物从海洋向陆地发展。
国东北、华北抬
②中后期,蕨类植物繁生。
二叠纪 升成陆地
③末期,发生了地球历史
C.松嫩平原 D.钓鱼岛
思维流程 第(1)题:
第(2)题:
答案 (1)C (2)B
考向训练
考向一 太阳辐射的日变化
(2022河北唐山三模)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荒漠地区在8月份阴天条件下的
辐射量日变化观测统计结果。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表示太阳辐射日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若在该地8月份天气晴好条件下进行观测,则( )
互相吸引
、互相绕转,构成不同级别的天体系
(2)太阳系
2.特殊行星——地球 (1)特殊性:产生了目前所知的唯一高级智慧生物——人类。 (2)地球上生物存在的条件 ①外部条件 安全 太阳系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宇宙环境 安全 稳定 稳定的太阳光照
②自身条件
填图绘图·再实践 月相是由于日、地、月三者位置的变化,从地球上看月亮,月亮盈亏变化而 出现的各种形状。观察月相的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在下图 中简略画出从新月到满月的月相图。
太阳 大气 层结 构
太阳 太阳黑子:周期约为11年 活动 某区域温度低,看上去暗
耀斑:周期约为11年
太阳风
Hale Waihona Puke 在地球的两极地①对气候的影响:不同纬
扰乱地球大气电离层, 区产生极光 使地球上无线电短波
(完整)高三第一轮复习——宇宙中的地球解读

高三一轮复习 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第一节 地球的宇宙环境自主复习:天体类型 自然和人造天体一、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可见宇宙、已知宇宙----150~200亿光年 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 星际物质:气体、尘埃一.宇宙 恒星:炽热气体组成、自己能发光,主要成份氢和氦,温度高,距地球远组成 行星:沿椭圆轨道绕太阳运转的球状天体,本身不发光,能反射太阳光天体 卫星:绕行星运转的质量很小的球状天体,月球是地球惟一的卫星 星云:气体、尘埃组成,呈云雾状,主要成份氢,体积大,质量大、密度小 慧星:扁长轨道、质量小,呈云雾状,哈雷慧星的公转周期为76年流星体:数量众多的尘粒和固体尘埃,大小不一。
【思考】你知道人造天体什么情况下是天体,什么条件不是天体呢?当物体运行在星际空间的时候称之为天体,特别是人造天体 二.天体系统 概念和层次在万有引力的三合板 永恒运动维持着,相近的天体相互吸引和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其层次性关系由大到小是的分别是:总星系(宇宙)、A 银河系(河外星系)、B 太阳系、C 地月系。
分析宇宙和总星系关系三.太阳系 成员1、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由距太阳远近的排列顺序是:水星、金星、火星、地球、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2、太阳系中八大行星的分类: 类地行星(水、金、地、火)、 巨行星(木、土)、 远日行星(天、海),或可根据位置分为地内行星(水、金)、地外行星(火、木、土、天、海)3、小行星带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太阳系中质量和何种最大的行星是木星,平均密度最大的是地球,最小的是土星。
4、特征:同向性(自西向东,呈逆时针方向运动)、近圆性(偏见心率小)、共面性(倾角小) 注意:为什么地球的平均密度最大?(答:地球是由地壳、地幔、地核三部分组成。
地壳主要是由O 、S i、F e、C a、N a、K 、M g等元素组成,地幔主要是铁、镁的硅酸盐类,地核的物质成分据推测以铁、镍为主)【思考】:围绕太阳运转,自身引力是以克服其刚力而使天体呈圆球状,能够清除轨道附近其他物体的天体称之为行星。
第一讲 地球的宇宙环境(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

影响 因素 日 照 时 数 纬度 地势 天气 年 太 阳 辐 射 总 量 纬度
原因 极圈以内地区有极昼、极夜现象,极圈以外 地区夏季日照时数多于冬季 一般地势高的高原日照时数多于地势低的盆 地 多阴雨天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少;多晴朗天 气的地区,日照时数多 纬度低,正午太阳高度角大,获得太阳辐射 多 地势高,大气稀薄,透明度高,固体杂质、 水汽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 晴天多,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多。由此可知, 山地背风坡太阳辐射强
面的太阳辐射量分布图 ”,读图完成(1)~
(2)题。 (1)图中
太阳辐射丰富区丰富的 共同原因有 ①纬度低 上空臭氧少 A.①② C.②③ B.③④ D.①④ (
C )
④
②海拔较高
③云量少,晴天多
(2)太阳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在未来的经济发展中 意义非凡,关于我国太阳能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D ) ①我国太阳能丰富区与经济发达区不一致 这样的新能源 发达的地区 能源 ②我国
地环绕,降水量极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2 400小 时<乙<2 600小时。乙位于祁连山东南段,可受到来 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较多,晴天偏少,日 照时间较短。
例14
B
C
( 真题对接)日照时数是指每天从日出到日落之间太阳直接 照射到地面上的实际日照时间,以小时为单位。读“我国 部分地区年日照时数等值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2011·海南地理)能被植物光合作用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光合有效辐射 (PAR)。下图示意1961~2007年我国年平均PAR强度的空间分布。据此完成 (1)~(2)题。 (1)如仅考虑光合有效辐射,我国农业生产潜力最大的地区是(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华北平原 D.青藏高原 (2)乙地PAR值高于 甲地的主要原因是 ( ) A.纬度高 B.植被少 C.地势高 D.云雨少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课件第1讲地球与地图(PPT版)共54张

考点二 地图三要素与等高线地形图
1.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①概念:表示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②公式:比例尺=图实上地距距离离
③表示形式
形式
举例
文字式 数字式
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千米
1∶500 000或
1 500 000
线段式
④大小比较
a.图幅相同的情况下,所表示范围越大的地图,其比例尺越小。
图示
划分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180°
从赤道向南、向北各分90°
判定 度数的数值向东增加是东经,向西增加是西经
度数的数值向北增加是北纬,向南增加是南纬
特殊经 0°和180°经线为东西经度的分界线,180°经线大致与国际日界线 30°纬线是中、低纬度界线,60°纬线是中、高纬度界线;23.5°是热带、温带界
(3)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和基本特征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以根据等高线的特征,识别山峰、山脊、山谷和陡崖等 常见的地形部位。 a.等高线地形图的基本部位
地形 山顶 洼地 陡崖 山脊 山谷 鞍部
示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等高线特点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大 闭合,数值由外向内变小 等高线重合 凸向低处,一般成为分水岭 凸向高处,一般成为集水区 两个山峰和山谷之间的区域
③有经纬网的地图: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3)图例和注记 在地图中,用来表示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的符号和颜色,叫图例;用来说明地 理事物和现象的文字、数字,叫注记。如 1 000 m中“ ”为图例,“1 000m” 为注记。
2.等高线地形图 (1)绝对高度(海拔)和相对高度
(2)等高线和等深线 地图上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而成的线,叫等高线;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 而成的线,叫等深线。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第2单元第1讲

考点六
人类对宇宙漫长的探索
1.人类对宇宙的探测,经历了由无人探测到载人探测的发展阶段。 2.宇宙探测的重要意义 (1)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人类关于太阳系和宇宙的知识,了解宇宙起源和演化 规律。 (2)使人们进一步了解了地球的宇宙环境,并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3)促进了天文学的发展。航天技术是高科技技术、多种科学技术的结合,是
探测意义 中国航空 事业发展
人类对 宇宙的 新探索 开发宇宙
空间资源 太阳能资源 矿产资源 空间垃圾产生的来源
保护宇宙资源
空间垃圾危害 措施
考点深入研究
(精选自衡水重点中学特级教师备课教案本)
考点一
天体和天体系统
1.天体: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一般情况下,没有脱离地球大气层的 不是天体。如流星是天体,但其到达地球后,其残余部分——陨星已成为地球的一
不仅有良好的海上运输条件,而且火箭航区和残骸落区安全性好。回收场在内蒙草
原的四子王旗。
考点十
图解月相变化
月相的变化可采用下列图解帮助理解
{特别提醒}
1.天体系统与星座一样吗? 答案:不一样。天体系统中的天体具有相互吸引、相互绕转的关系;星座是人们
为了便于记忆恒星,将同一区域相近的恒星连成一定图形,并加以命名,它们之间
矿产资源
在月球、小行星上分布广 泛,且富含地球上稀缺的 矿种(如3He)
① 发展太空采矿业 ②设想将小行星牵引到月球或陨落到地 球指定地点进行冶炼
考点八
宇宙环境问题
1.空间垃圾产生的原因 (1)工作寿命终止或损坏的航天器; (2) 因意外2.空间垃圾的危害
的大量带电粒子流击中地球磁场,产生了强磁暴。当时,不少地方出现了绚丽多彩 的极光,美国北部一些电网出现了电流急冲现象。据此回答(1)~(3)题。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地球的宇宙环境和地球的圈层结构 PPT

---------------------------深化整合----------------------宇宙生命探索问题的分析
(1)地球存在生命的条件的分析思路
(2)宇宙生命探索的分析方法 在分析某行星是否有生命物质存在时可从“四看”入手分析:
考点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第 5 题,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地区是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地 区。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地势高,大气稀薄,且远离海洋,全年降水少, 光照时间长,太阳能资源很丰富;而黄土高原、山东半岛和东南丘陵位于东部季 风区,夏秋季节受夏季风影响阴雨天较多,太阳能资源相对不丰富。第 6 题,太 阳能光热电站通过反光板聚焦太阳能发电,使部分太阳辐射不能到达地面,会降 低地表温度,故 A 错;反光板的亮光会使过往飞机的驾驶员眼花缭乱,但不会干 扰飞机电子导航,故 B 错;分散的太阳能经过反光板聚焦后会使发电站上空的温 度很高,导致过往鸟类被高温灼伤,故 C 对;太阳能光热电站与农作物产量无相 关性,故 D 错。
命题点一 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2014·全国卷Ⅰ)太阳能光热电站(下图)通过数以十万计的反光板聚焦太阳能, 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电机发电。据此完成 5~6 题。
5.我国下列地区中,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6.太阳能光热电站可能会( )
①外部条件安稳全定的的太宇阳宙光环照境
②自身条件适适合宜生的物温生度存条的件大气条件 液态水 的存在
命题点一 地球的宇宙环境 (2016·上海闵行一模)2014 年 11 月 13 日,在经历了长达 10 年的飞行后,“罗 塞塔号”彗星探测器的着陆器成功登陆“楚留莫夫—格拉西缅科”彗星,这是人 类航天器首次登陆彗星。回答 1~2 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探测器在飞行中要对抗宇宙中高真空、超高温、强辐射等环境 B.探测器在飞行中可借助太阳系天体引力加速和变轨 C.彗星质量较小,一般围绕行星运转 D.着陆器是降落在彗星长长的彗尾上的
【步步高】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2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5讲 地球的自转及其地理意义名师课件 湘教版必修1

区时
4 3 2
1 中时区 0˚
1 2 3 4
567
90˚W
N
90˚E
567
8 9
10
11
180˚ 西东12区
11
10 9 8
深度思考
北京时间
有同学认为北京时间就是北京的地方时; 当地时间为当地的地方时。请判断是否 正确。
不正确。
北京时间是指北京所在的东八区的区 时,而不是北京的地方时。当地时间 是指当地的区时而不是地方时。
2.如果都以当地时间8:00~12:00和14:00~18:00作为工作时间,在 M国的中资企业若在双方工作时间内向其总部汇报业务,应选在当地时 间的( A ) A.8:00~9:00 B.11:00~12:00 C.14:00~15:00 D.17:00~18:00
解析 M国国土大部分位于0°经线和10°W经线之间,主要属于中时区,
A.1/4
B.1/3
C.1/2
D.3/4
解析 本题中已知客机出发时北京时间为6月22日12时,此时180°经线 的地方时为6月22日16时,客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时,180°经线的地 方时为6月23日6时,此时6月22日为旧的一天,可见,新的一天6月23 日约占全球范围的1/4,那么旧的一天6月22日占全球的范围约为3/4。
答案
题组二 日期范围的判定 (2014·天津文综)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假设一架客机于北京时间6月22日12时从北京(116°E,40°N)起飞,7小 时后途经a地(165°W,67°N)上空,14小时后抵达芝加哥(87.5°W,42°N)。
2.客机抵达芝加哥时,属于6月22日的地区范围约占全球的( D )
3.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 A )
高考地理大一轮复习 第一章 宇宙中的地球(含地球和地图)第六讲 地球的公转(二)课件

当太阳直射B点(10°N)时: A点(40°N)正午太阳高度: H=90°-AB纬度差=90°-(40°-10°)=60°。 C点(23.5°S)正午太阳高度: H=90°-BC纬度差=90°-(10°+23.5°)=56.5°。
[特别提醒] 在南(北)极圈有极昼现象出现时,南(北)极点的太阳高度无日
B.北半球为夏季
C.太阳直射 20°S
D.南极圈以南地区极昼
(2)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
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
安装高度
A.①③
C.②③
12/10/2021
B.①④
解析
D.②④
一日,徐州与甲国首都相比
()
A.徐州的正午太阳高度较高
B.徐州的白昼较短
C.两地正午物影方向相同
D.两地日出方位角相同
解析
12/10/2021
2.(2014·海南高考)某纬度 φ 的正午太阳高度 H=90°-∣φ- δ∣,其中 δ 为太阳直射点纬度,夏半年取正值,冬半年取 负值。下图示意某地北京时间 18 时的太阳位置。据此完成 (1)~(2)题。
12/10/2021
(1)该地经度为 A.30°E C.60°E (2)该地纬度可能为 A.10°N C.50°N
B.30°W D.60°W
B.10°S D.50°S
12/10/2021
() ()
解析
3.(2012·浙江高考)地表点Q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之间的纬度
差为α,其正午太阳高度为H。若H等于α,则Q点的纬度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要便于定位和跟踪观测。
我国发射时间:主要选择在冬季,便于航天测控网对飞船 监控、管理、回收;另外,我国有三艘“远望号”监测船
在纬度较高的南半球海域,选冬季是为了避开南半球恶劣
的海况。 (2)方向:一般与地球运动方向一致,即向东发射。 (3)我国的回收场地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地区。该地区地 形平坦,视野开阔,水域面积少,便于搜救;人烟稀少,
总星系
地球 月球 太阳系 地月系 银河系 其他行星系统
其他恒星系统
河外星系
掌握:八大行星的位置及特点 小行星带的位置
太阳系小天体
二、太阳系
组成:由太阳、八大行星、小行星、彗星、流星及星际物质组成。
八大行星顺口溜:水金地火 小,木土天海星。
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
水金地火
类地行星
木土
天海
巨行星
远日行星
重难点2
影响年太阳辐射总量的原因分析
[2014·新课标全国卷Ⅰ] 太阳能光热电站(图1)通过数以十万计的 反光板聚焦太阳能,给高塔顶端的锅炉加热,产生蒸汽,驱动发 电机发电。据此完成1~2题。 1.我国下列地区中, 资源条件最适宜建太阳 能光热电站的是( ) A.柴达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山东半岛 D.东南丘陵 2.太阳能光热电站可 能会( ) A.提升地表温度 B.干扰飞机电子导航 C.误伤途经飞鸟 D.提高作物产量
[2015·山东卷] 日照时数指太阳在某地实际照射的时间。图们江 是中国与朝鲜的界河。图3为图们江流域日照时数年内变化柱状图 。完成7~8题。 7.该流域日照时数在7月出现 低谷的影响因素是( ) A.云量 B.海拔 C.下垫面 D.正午太阳高度 8.日照百分率为一个时段内某 地日照时数与理论上最大的日照 时数的比值(%)。该流域3月份的 日照百分率约为( ) A.53% B.62% C.70% D.78%
2.太阳辐射对地球的意义
太阳核反应
4H
聚变
He+能量
为何?
太阳辐射 ——地球能量来源 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 电磁波 周放射能量,这种现象称为太阳辐射。
意义:
⑴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 ⑵维持地表面温度; ⑶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 的主要动力; ⑷为人类提供基本能源
太阳辐射是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大气运动、水循环、生 物活动和变化的动力。太阳能发电、太阳能热水器、太阳灶做饭等 是人们直接利用太阳能,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人们利用太阳能转 化的能源。
三、地球
1、普通性:在八大行星中就大小和质量而言,其并不显眼。 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 2、特殊性
(1)表现:地球是目前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唯一有生物, 特别是存在高级智慧生物的天体。
( 2 )生命存在的环境条件。
宇宙中的地球
普通性:八大行星之一 特殊性:有生命
★地球的特殊性在于
_______有生命物质存在
速度较大;
(3)要尽量选择多晴朗天气,大气污染轻、透明度高的地区。 (4)建海上发射平台,在海上发射的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火箭 飞越有人居住的地区,更主要的是海上发射平台可以根据 需要移动,发射位置能灵活选择。
2.航天发射时间、方向和回收场地的选择 (1)发射时间:在一天中,一般选在晴朗无云的夜晚,主
A
2.C [解析] 反光板具有反射作用,使地面获 得的太阳辐射减少,地表温度降低;太阳能光热 电站不会产生电子辐射,故不会干扰飞机电子导 航;图中显示太阳能反光板可以聚焦太阳能,给 高塔顶端加热,强光、高热会使飞鸟飞过时被灼 伤,故C项正确;太阳能电站的建设对农作物没 有影响,不会导致作物产量提高。
青藏高原成为太阳辐射的高值中心,主要是因为:
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尘埃含量较少,晴天较多,日 照时间较长 ②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能量多。 而四川盆地成为低值中心的原因在于:
①盆地地形,水汽不易散发,空气中水汽含量多,
② 阴天、雾天较多,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强,从而造成日 照时间短,日照强度弱,太阳能资源贫乏。
C
[2015·安徽卷] 图7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 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兆焦/米2,图中阴影部分表 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32~33题。 32.图中M日最接近(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3.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 影响因素主要为( )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 32.B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等值线图的判读能力。根 据图示可知M日时图示半球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一年中北半球 夏至日时太阳高度最大,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多,其他节气北半球 获得的太阳辐射都较少,所以B项正确。 33.A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辐射的基本分布规律及影响因 素。a、b两点中a点太阳辐射值明显较大,而根据两点的纬度可知 ,a点的明显较低。影响地球表面的太阳辐射量大小的根本因素是 纬度(太阳高度),所以A项正确。
有利于疏散人群;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
太阳辐射:太阳源源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向四周放射能量。
观察图中太阳辐射 的能量的分配情况 如何?主要集中在 哪个光区?
太阳辐射 波长范围பைடு நூலகம்
紫外线(7﹪):0.15—0.4微米
可见光(50 ﹪):0.4----0.76微米(红橙黄绿青蓝紫)
红外线(43 ﹪):0.76---4微米
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
宇宙中的地球
一、宇宙
1、天体
(1)划分依据:天体的体积、质量、温度、成分、形态等物理和化学性质。
(2)分类:星云、恒星、行星、卫星、彗星、流星和星际物质等
(3)基本天体:恒星和星云
2、天体系统
银河系
总星系
太阳系
地月系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性 天体除具有物质性外,还具有运动性,正是由于天体 间的相互吸引、相互绕转才形成了多层次性的天体系统。 其关系如下所示:
原因
一 宇宙环境条件
1、 太阳的稳定→ 光照稳定 2、 大小行星各行其道→ 比较安全
二 自身物质条件
1、 距日远近适中→适宜的温度
2、 体积质量适中→ 适宜呼吸的大气 3、 原始海洋形成→ 液态水
规律·方法·技巧
1.航天发射基地选择的条件 (1)尽量选择较低的纬度,纬度低,地球自转线速度大; (2)尽量选择地势较高的地区,地势高,地球自转的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