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时代的药品监管模式研究

合集下载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作者:束雅春江志伟来源:《中国药房》2021年第17期編者按: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2021年全国宣传部长会议和全国卫生健康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卫生健康事业历史进程中的重要决策、活动及成果,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展现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成就,我刊特从2021年7月起开设“党为人民谋健康的100年”专栏,从我刊实际出发,陆续推出一系列我国健康卫生事业与药学工作结合的相关文章,从而助力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制度保障、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卫生健康制度。

本期专栏文章《“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与思考》就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对智慧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通过江苏省中医院3年来对“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例如提供“线下+线上”有机结合的药学服务等,尝试开拓药学服务模式的信息化、智能化路径,为提升患者满意度、改善患者用药体验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中图分类号 R95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1-0408(2021)17-2149-05DOI 10.6039/j.issn.1001-0408.2021.17.17摘要目的:探讨“互联网+”背景下药学服务智慧化发展的新思路。

方法:通过江苏省中医院“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梳理“互联网+药学服务”的管理与体会,总结成效,提出新思考。

结果与结论:通过3年多以来“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实践,该医院的药学服务由线下模式转向“线下+线上”的模式,实行药品线上配送,提升了患者的满意度,实现了“医、药、患”的无缝对接;探索了海外抗疫药学新服务,发挥互联网医疗的药学服务优势;体现了药学服务新价值;推动药学服务新生态。

在“互联网+”的背景下,要让“三管齐下”(管好处方、药品质量和物流企业)成为“互联网+药学服务”模式的关键点、让数据提升药学服务竞争力、让自主创新促进药学发展、让智慧药学成为促进药学发展的创新切入点,不断开拓医疗健康与信息技术融合发展的全新境界。

关于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零库存药品管理

关于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零库存药品管理

关于基于互联网基础上的零库存药品管理为进一步深化医改政策,稳步推进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关于乡镇卫生院结合实际,完善数字化管理,探索医改政策下适合自己发展的药品管理模式。

一完善药品配送机制依托互联网技术,将卫生院信息化系统范畴由Intranet拓展到Internet,实现药品采购、配送、销售及使用全程的数字化管理。

卫生院通过药品集中采购网采购药品,药品配送商获取到采购信息后,根据采购计划配送药品,到达库房后直接扫描条码批量入库。

药品实行条码管理。

根据药品用量等设置药品库存量预警,设置库存量上限、下限及警戒值,配送企业可实时查询自己所配送药品的库存量,不足时可及时补充库存。

达到下限后自动提醒药品配送企业进行补库,达到警戒值后进行预警提醒,库房管理人员根据提示及时调货补库。

二加强药品存储监管引入物联网概念,加强药品质量管理,将药品从配送开始到使用全程监管,重点监管药品运输或存放环境的温度、湿度等信息,并进行全程记录,保障药品配送、存放环节符合药品存放要求可以随时调取药品从配送到使用全程的存储信息。

药品的存储按剂型、药理分类,按普药、贵重药品、精麻药品分类存放,并在软件系统里实现了库位管理。

三规范药品使用加强药品配伍禁忌管理,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药品使用存在配伍禁忌或使用禁忌的之后从系统进行提示,不允许医嘱下达和处方录入,对抗生素的使用实行医师分级制度,医师经过培训考核,方可授予相应级别的抗生素处方权,医师超出处方权限使用抗生素,系统拒绝生成处方,加强药品使用规范,保障临床用药安全。

信息化系统将药品配发、调制、注射等各个环节进行全程记录,使药品从配送到使用全程都在监管范围内。

四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供应商签订合作协议,实行药品零库存管理,药品资金引入第三方管理,按药品销售出库金额,由第三方为配送方划拨药品款。

完善供应商评估机制,重点将供应商配送药品质量、配送是否及时、服务是否到位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动态管理。

例如,某种药品已低于下限达到警戒值而供应商未能及时补库,卫生院可直接取消供应商此种药品的配送权,及时选择其他供应商配送该种药品补充库存,保障临床用药。

互联网医疗时代下的药品监管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医疗时代下的药品监管与管理研究

互联网医疗时代下的药品监管与管理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医疗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选择医疗服务的途径。

在这个时代下,药品的监管与管理也迎来了巨大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的药品监管与管理研究。

一、互联网医疗的兴起互联网医疗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为患者提供医疗服务的一种新型医疗模式。

它打破了传统医疗服务的时间和地域限制,给患者带来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体验,也缓解了医疗资源不足的问题。

在互联网医疗的推动下,药品销售和服务也开始逐渐在网络上开展。

二、互联网医疗时代下药品监管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药品销售和服务的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这种变化也带来了药品监管和管理方面的问题。

(一)药品的真实性难以保证在传统药店和医院中,患者可以看到药品,了解药品的来源和质量。

但是,在互联网上购买药品,患者不能亲眼看到药品,可能被一些“假药”所骗。

此外,一些非法销售渠道也会将假药冒充真药销售给消费者。

(二)药品信息不透明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流量尽量带来的是不透明的药品价格和信息。

有些药品经销商或电商平台上,同一个药品的价格可能会有很大的差别,这也给患者带来了困扰。

(三)药品的安全风险加大互联网医疗模式下,药品的流通渠道更为复杂,药品的品质也难以保证。

一些商家会为了追求利润而导致药品的安全风险加大,甚至会出现过期药品乱象。

三、互联网医疗时代下药品监管与管理的建议(一)加强互联网药品监管为了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对药品的监管需要更加严格。

有关部门可以建立公开、透明、有效的药品监管机制,加强对互联网药品的监管力度,完善药品的溯源系统,及时治理非法网售药品。

(二)加大药品信息公开力度政府部门可以建立药品信息公开平台,让患者和消费者了解药品的市场价格、品质等信息,有利于消费者自主选择,也能减少一些商家为了谋求暴利而故意对药品信息进行掩盖。

(三)建立安全药品供应链在互联网医疗时代下,建立一个安全、透明、稳定的药品供应链也非常重要。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信息化与大数据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了各个领域,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也不例外。

信息化和大数据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监管部门提供了更加高效、准确和全面的手段。

一、信息化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和存储信息化技术使得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快速、准确地收集食品药品安全相关的数据。

通过物联网技术和传感器,可以实现对生产企业的实时监控,监测生产环节中的关键数据。

同时,各个环节的数据也能够被迅速且有效地存储起来,便于后续的分析和查询。

2. 数据共享和传递信息化技术打破了各个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加强了监管部门与生产企业、流通环节以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

通过建立统一的信息共享平台,可以实现信息的快速传递和共享,让各方能够及时获得最新的食品药品安全信息。

同时,监管部门也能够更好地与社会大众进行互动,提高食品药品安全知识的普及度。

3. 风险预警和预防信息化技术使得监管部门能够更加及时地发现食品药品安全隐患,从而提前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监管部门可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并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提醒相关企业和消费者。

这有助于避免食品药品安全事故的发生,保护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

二、大数据在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的应用1. 数据分析和挖掘大数据技术可以对大量的食品药品安全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发现其中的规律和问题。

通过对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食品药品安全的动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追踪问题的根源。

这样,监管部门就能够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监管效果。

2. 风险评估和预测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对历史数据和相关指标的分析,建立食品药品安全风险评估和预测模型。

通过模型的运算和分析,可以评估不同产品和企业的风险水平,并提前预测可能存在的问题。

这为监管部门制定科学合理的监管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3. 质量溯源和追溯大数据技术可以实现食品药品的质量溯源和追溯,确保产品的安全和可靠性。

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探索

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探索

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探索第一章:引言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群众对药品安全的关注度不断提高,药品追溯成为了医药行业的重要议题。

医药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药品追溯领域。

本章将介绍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意义和目的。

第二章:医药物联网技术概述本章将对医药物联网技术进行简要介绍。

医药物联网技术是指通过将药品与物联网相连接,实现对药品的定位、监控和管理的技术。

它通过传感器、通信网络和信息处理技术,实现药品的实时追踪、定位和监管。

第三章:药品追溯的意义和目的本章将探讨药品追溯的意义和目的。

药品的追溯是指通过对药品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过程进行溯源,最终确保药品的质量和安全性。

药品追溯能够减少假冒伪劣药品的流通,提高药品的质量和可靠性,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第四章: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案例本章将介绍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案例。

目前,医药物联网技术已经成功应用于药品生产、流通和监管环节。

例如,药品生产企业可以通过医药物联网技术对药品生产过程进行追溯,确保每一批药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药品流通环节可以利用医药物联网技术对药品的运输过程进行监控和追踪,防止药品假冒伪劣。

药品监管部门可以通过医药物联网技术对药品的销售和使用情况进行实时监管,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

第五章: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挑战和解决方案本章将评估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所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医药物联网技术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面临数据安全性、信息管理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取技术手段,比如加强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等。

此外,还可以加强各方之间的合作,共同制定相关政策和标准,确保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有效应用。

第六章:结语医药物联网技术在药品追溯中的应用,为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和健康提供了重要的手段和技术支持。

通过对医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案例和挑战的讨论,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掌握这一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我国网络药品经营监管

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我国网络药品经营监管

互联网时代如何加强我国网络药品经营监管摘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的方便了社会大众的日常工作与生活,还进一步带动了各行各业的发展,并给传统医药产业开辟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模式,但随之而开的监管盲区也指的社会各界思考。

本文简要概述了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药品经营发展特征及当前药品监管存在弊端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围绕《药品管理法》制定法规政策,并将处方药销售网络与远程诊疗制度匹配起来,以此明确网络药品经营监管与流通监管关系,最后通过建立标准药品数据库及线上线下追溯机制的方式加强网络药品经营监管。

关键词:互联网时代;网络药品;经营监管;兼顾弊端;监管措施一、互联网时代我国网络药品经营发展特征1、网络药品经营高速发展国务院在2015年的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互联网”技术融合了移动网络、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多个前沿科技,需要融入现代化制造行业中,以此推动电子商务行业的发展。

这项提议为网络药品销售平台的搭建奠定了坚实基础,近几年的药品流通数据也进一步展示出我国医药电商行业的迅猛发展。

与网络药品经营监管相关的法规政策也在不断的更新迭代,网络药品销售形式也逐渐扩展为网站自建交易、药企合作销售及第三方平台入驻,其中第三方平台入驻又涵盖了天猫医药馆、阿里健康大药房、网络药品搜索平台等多种形式。

2、网络药品经营发展失衡《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将医药电商划分为A、B、C这三个级别,其中医药B2B第三方机构可以申请A证,医药企业可以申请B证,而连锁药店则职能申请C证。

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内A证审批发放16张、B证审批发放42张、C证审批发放322张。

据相关数据报道显示,A证多出现于北京地区,B、C证则多出现于广东地区,由此可见我国的网络药品经营发展模式存在失衡的情况,这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规模、网络技术更新态势及医药企业经营状况直接相关。

二、互联网时代如何我国网络药品经营监管弊端1、网络平台屡次出现销售假药事件药监局对于药品销售使用的监管主要侧重于渠道监管,目前已经能够实现对药品生产、销售流通、服用使用等一系列闭环环境的监管,因此假药产品很难进入我国合法销售渠道。

药品电子监管方案

药品电子监管方案
建议
进一步完善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协作和信息共享,提高监管 效率;加大对非法行为的打击力度,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加强宣传和培训,提 高公众对药品电子监管的认知度和参与度。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大数据分析技术应用
数据挖掘
通过对药品监管数据的大数据分析,挖掘出药品 监管中的规律和问题,为决策提供支持。
趋势预测
基于历史数据和实时数据,对药品监管的趋势进 行预测,提前发现潜在问题。
风险评估
通过对药品监管数据的分析,评估药品监管的风 险,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提供依据。
人工智能技术应用
智能识别
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药品进行智能识别,提高药品监管的效率和 准确性。
销售使用监管流程
销售许可与规范
企业需取得药品经营许可证,并按照规定规 范销售行为。
使用环节监管
对医疗机构、药店等药品使用环节进行监管 ,确保药品使用安全、有效。
处方药销售管理
对处方药的销售进行严格管理,确保处方药 的销售符合法规要求。
不良反应监测与报告
建立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和报告制度,及时发 现并处理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对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 理,确保数据传输过程中 的安全性。
数据存储与处理
数据存储
将采集的数据存储在监管 系统的数据库中,以便后 续的数据分析和处理。
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处理
对采集的数据进行清洗、 整合和分析,提取有用的 信息,为监管决策提供支 持。
数据备份与恢复
定期对数据库进行备份,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完整 性;在数据丢失或损坏时 ,能够及时恢复数据。
问卷调查法
向药品生产、流通、使用等环节的相关人员发放问卷,了解他们 对药品电子监管的看法和意见。

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运用

04
未来展望与发展建议
未来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趋势
智能化技术应用
全程可追溯系统
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药品物流管理 中将发挥更大作用,实现智能化的库存管 理、运输路径优化等。
借助信息化手段,建立药品全程可追溯系 统,确保药品来源清晰、流向可控,提高 药品安全性。
云计算与物联网整合
无人化技术普及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
数据挖掘,辅助决策
数据分析与决策支持系统通过对药品物流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预测,为企业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这有 助于企业及时发现潜在问题,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药品物流管理的精细化水平。同时,该系统还能为企业制定长远发展战略 提供数据支持。
03
信息化手段对药品物流管理的提 升与变革
培养专业人才
加强药品物流信息化人才的培 养与引进,造就一支具备专业 技能和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
推动行业合作
鼓励企业间开展合作,共同研 发和推广药品物流信息化解决
方案,实现行业共同进步。
THANKS
感谢观看
• 综上所述,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应用信息化手段 ,我们能够应对药品物流管理中的挑战,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最终实现药品 物流的高效、安全运营。在未来的发展中,进一步探索和优化信息化手段在药 品物流管理中的应用将成为行业的重要方向。
02
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 应用
药品信息追溯系统
信息化手段在药品物流管理中的价值
• 提升效率:通过信息化手段,药品物流管理能够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 理,大幅提高工作效率。
• 强化监控与安全性:信息化手段有助于构建更加透明、可追溯的药品供应链, 确保药品在流通过程中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联网时代的药品监管模式研究
胡 漾,张 凌,张 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北京 100810)
摘要: 目的研究物联网时代的药品监管模式。

方法通过对物联网的研究,结合已开展的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探讨药品监管新模式。

结果与结论物联网技术将提升药品监管工作效率,优化药品监管工作格局。

关键词: 药品监管;物联网;电子
中图分类号:TP399∶R9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7777(2010)1020944202
Study on the Drug Administration with Use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
Hu Yang,Zhang Ling and Zhang Zhe(Information Center of State Food and Drug Administ ration,Beijing 100810)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 udy t he drug administ ration wit h use of t he internet of t hings.Methods According to investigate t he internet of t hings wit h t he experience of drug elect ronic administ ration, discuss t he new mode of drug administ ration.R esults and Conclusion The technique of t he internet of t hings will imp rove efficiency of drug administ ration and optimize t he st ruct ure of it.
KEY WOR DS: drug administ ration;t he Internet of t hings;elect ronic
2010年作为信息时代的一个新标记,我们将在未来的10~15年内进入到物联网时代。

如何结合信息技术的更新和发展,做好药品的监管工作,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1 物联网的定义和发展
111 物联网的定义
物联网(The Internet of t hings)是通过射频识别(RFID)、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物联网的概念是在1999年提出的。

物联网就是“物物相连的互联网”。

这有两层意思:一是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在互联网基础上延伸和扩展的网络;二是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

112 物联网的发展
接下来的10~15年中,物联网将会广泛地用于商贸、流通、教育、卫生等民用领域。

通过信息技术构建的知识信息网络系统的支持,为政府机构改革带来了契机和动力,要求政府建立扁平化的组织结构,最终目的是提高政府服务的品质和效率。

食品药品监管也应当提前思考物联网时代下的药品监管模式,更多地关注并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改善监管手段和提升监管水平。

2 物联网时代的监管事权划分
便捷的网络构架下的信息化时代,物物相连的信息传输模式和物流模式,必然打破传统意义上的多种边界。

随之而来,建立在属地管理基础上的监管体制将面临事权分割的挑战。

怎样划分好事权,依托于辖区的行政管理职能如何应对广泛来源的监管对象,这不仅关系到依法行政的具体落实,也与我们的监管效率和水平密切相连。

传统的监管模式中,根据事权划分,行政机构对辖区内管理相对人和违法行为进行管理和查处。

这样的工作形式和效率,与当前的药品安全事件范围广和药品流通形式多样的现状相比,已经显示出了不足。

在扁平化政府建设理论的实践过程中,势必会产生监管内容与传统监管职能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基层监管部门权利设置和职责划分将要进行
作者简介:胡漾,本科,工程师;Tel:(010)88331937;E2mail:huyang@sda1gov1cn
一番新的规划和调整。

通过一个全国连通的中央工作平台,在国家与省级、一线的市、县级之间形成更加快捷的工作任务沟通方式。

这就对省级药品监管部门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枢纽和组织作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各级药监部门职能定位和事权划分,关系到整个药品监管组织机构的高效运转。

3 物联网时代下药品监管的新模式
311 药品流通领域电子监管
在2008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指出:实施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和产品质量追溯制度、召回制度。

目前,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已经开展的药品电子监管,是体现了物联网的技术特性、具备前瞻性监管理念的一项工作。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编码技术和已建成的第三方技术平台,建立对规定入网药品目录品种的监控、追溯系统。

通过在药品最小销售单元的外包装上,按照一物一码的原则对药品进行赋码,同时通过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实时上传有关生产、经营数据,实现对入网监管药品的流量、流向、库存等信息的及时获取,并且通过药品有关安全信息的预警和处理,满足药品监管工作的需要。

药品流通领域的电子监管,一是可以有效打击假劣药品行为,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药品电子监管网实施闭环运行,使得非法药品难以进入国家正规销售使用渠道。

二是可以有效实施问题药品追溯与召回。

由于对入网药品的流量、流向和库存能够进行实时掌控,因此发生药害时,通过该网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快的速度进行问题药品追溯,对于危害药品的迅速召回和药害事件的控制发挥重大作用。

312 物联网技术下的药品电子监管
上述电子监管只是在药品流通领域的运用。

随着物联网技术不断完善和广泛应用,应当把药品研究、生产、流通、使用几大环节和电子监管工作密切结合起来,形成全面的药品电子监管模式。

从监管信息的采集、集中、分析,到监管资源的再分配,再到监管任务的下达和执行,甚至是技术审评、行政审批、移动执法、司法移交、统计分析等等业务工作环节的重组,引领监管工作向智能化的模式迈进。

届时,作为监管部门,不仅能随时掌握各个药品的流量、流向、库存、不良反应等信息,还能开展区域内和时间段内国民用药情况统计和分析,突发社会公共事件下的药品紧急调拨和调剂,等等。

这些工作信息,对辅助我国现阶段医改工作,调查国民用药情况和进行医药卫生工作研究都将奠定重要基础。

4 潜在问题的探讨
411 工作平台的稳定性
在物联网技术下,所有的信息传递依赖于互联网,所以信息的存储和分析都依赖于单中心或多中心的数据库和系统工作平台。

因此,互联网的稳定可用性和工作平台的安全可靠性需要关注。

当前的技术方案中,已经形成同城备份或者异地备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这一问题。

412 数据安全问题
大量信息数据同时贮存于一个或多个中央数据库,数据的安全性也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大量数据集中管理,一旦发生数据外泄等情况,对我国医药产业状况、国民用药情况和企业商业秘密等重要信息安全均构成重大威胁。

因此,必须通过法律、规章和技术手段加大对数据信息的安全管理。

总之,面对物联网时代的到来,药品监管部门应该在明确监管方向和任务的前提下,充分运用现代政府管理理念和信息技术,加快推动监管手段的提高和方式的改革,形成具备时代特点和实际效用的监管新格局。

参考文献:
[1]BILL GA TES1The Road Ahead[M]1New Y ork:peguin
books,19961
[2]百度百科1物联网[EB/OL]1[2010204210]1http://
baike1baidu1com/view/11363081ht m?fr=ala0_1_11
[3]百度百科1政府管理知识[E B/OL]1[2010208210]1http://
baike1baidu1com/view/40510781html1
[4]温家宝1政府工作报告(2008年)[M]1北京:人民出版
社,20081
[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关于实施药品电子监管工作有关
问题的通知[Z]1国食药监办[2008]165号,20081
[6]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S]1国务院令第292号,20001
[7]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1关于印发《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审
批暂行规定》的通知[Z]1国食药监市[2005]480号,20051 [8]商务部1关于网上交易的指导意见[Z]1商务部公告
[2007]19号,20071
[9]张建平1政府要加强对网上售药的监管[J]1中国药业,
2007,16(2):22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