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西峰区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期末考试物理、化学综合试卷物理试卷分析2021学年度九年级期末考试是由区教育局组织的一次全区性统考,旨2020~在对全区九年级教育教学质量实行全面的摸底检测,弄清好的方面,找到缺乏之处,以便精准施策,为今后工作提供指导。
针对这次期末考试作如下分析:一、试题分析本次考试物理试题与化学试题合卷,总分140分,其中物理试题总分75分。
试题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水平考察,注重水平发展与核心素养考察,试题图文并茂、很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题型,题量都与往年中考试题一致。
所以能够检测全区九年级物理教育教学水平。
现对试题分析如下:由以上分析能够看出试题的特点:1、试题题型全面、准确,题量适中,各题型赋分科学合理,与近三年甘肃中考高度吻合。
2、试题知识点覆盖全面,考察维度到位。
试题考察的范围是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内能到第十八章电功、电功率所学章节内容。
试题几乎覆盖了所学内容的全部,考察维度全面,既考察了知识与技能、也考察了过程与方法,也注重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够准确检测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形成水平。
3、试题注重基础,紧扣课标、教材,注重对学生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放在首位,双技考察不是停留在机械记忆上,而是能结合具体的情境,考查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
4试题注重联系生活、生产、科技实际,充分表达“物理就在我们身边”的理念。
试题注重社会、科技最新发展,充分表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点。
5、试题题目注重创设科学合理的情景,通过学生比较熟悉的现象和事实为背景,考察学生现象背后的规律,指导学生学习过程中养成用物理的视角看世界,用物理的思维理解世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环保意识。
6、试题注重难点和易错点的考查。
7、试题注重水平考察,通过学生对文字的阅读、图片信息的捕捉、现象事实的分析思考和理解,获取有用信息,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归纳分析或计算得出结果。
2024届福建厦门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2024届福建厦门物理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1.小明自制了一种测定风速的装置,如图所示。
其中风速表是由电压表改装而成,R为定值电阻,R1为滑动变阻器,“T”型管道的竖直管内装有可上下自由移动的轻质活塞A,A和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相连。
当风速增大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活塞A向下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B.活塞A向下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小C.活塞A向上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大D.活塞A向上移动,电压表示数变小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塑料尺子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没有空隙D.塑料尺子很难被拉长,说明分子间有引力3.物理知识无处不在,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以下所描述的物理量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A.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为2VB.家用彩电的电功率约为2000WC.手电筒中通过小灯泡的电流大约是0.2AD.白炽灯正常工作时通过灯丝的电流大约是20A4.小科用一个不带电的轻质泡沫球靠近电脑显示屏,小球偏至如图实线位置.据此推测显示屏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一定带电5.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不变C.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D.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R=20Ω,在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流表B.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3V 0.5A”的小灯泡,小灯泡能正常发光C.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WD.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合适的电压表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7.图是张洁同学演示使用测电笔的几种握笔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B.甲和丙C.甲和丁D.乙和丁8.某品牌手持式电动螺丝刀如图甲所示,它有两个开关,其中开关S控制照明灯和电动机,开关S1只控制照明灯,则如图乙所示的电路图中符合要求的是()A.B.C.D.9.小军刚学完初中的电学知识,恰逢家中电灯不亮,他兴冲冲地拿电笔测试如图中的a、b、c、d四点时,只有b点不发光.请你帮他分析发生的故障是A.火线与零线短路B.电灯的灯丝断了C.a、d之间某处短路D.b、d之间某处断路10.洗衣机、电冰箱这些家用电器使用三线插头的目的是A.插头的造型美观B.节约用电C.插入插座更稳固D.防止触电11.下列选项哪个不是家用电器发展的总体趋势?()A.大型化B.智能化C.数字化D.网络化12.实验室里常常用验电器来检验物体是否带电,用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验电器的金属球时,可发现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会因排斥而张开,对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金属箔片带正电,金属球带负电B.金属箔片带负电,金属球带正电C.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正电D.金属箔片和金属球都带负电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是一种LED 手电筒,它用两节新干电池做电源,电压为_____V,由6个LED 并联组成,每只LED 的额定电流为15mA,则这种LED 手电筒正常工作时的总电流____A。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九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30.0分)1.关于温度、内能、热量、热值和比热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高的物体含有的热量多B. 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 热值大的燃料燃烧释放的热量多D. 比热容大的物体温度升高快2.下列物态变化中,需要吸热的是()(l)滴在桌子上的墨水逐渐干了;( 2 )寒冷的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走进暖和的教室内,镜片上突然蒙上一层小水珠;( 3 )刚剥去包装纸的冰棒周围冒“白气”;( 4 )放在衣柜内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A. (l)( 2 )B. (2 )( 3 )C. (2 )( 4 )D. (l)( 4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开关S闭合后电流表测量的是()A. 通过灯L l的电流B. 通过灯L2的电流C. 通过灯L l和L2的电流之和D. 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4.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在t时=6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B. 在BC段,该物质放热C. 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D.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45℃5.一只标有“220V 40W”的灯泡L1和一只标有“110V 40W”的灯泡L2都正常发光时()A. L1、L2一样亮B. L1比L2亮C. L2比L1亮D. 无法判断6.如图是检测酒精浓度的测试仪原理图,图中电源电压恒定为8V,R1为定值电阻,酒精气体传感器R2的阻值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
当酒精浓度为0时,R2=60Ω,此时电压表示数为2V.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若酒精气体浓度越大,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都越大B. 定值电阻R1的阻值为20ΩC. 酒精浓度为0时,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为0.6WD. 若电流表示数达到0.2A时,表示酒驾,此时R2消耗的电功率为0.8W7.阻值为R的电阻丝接在电压为U的电路中,在t时间内电流做功为W,那么电阻为的电阻丝接到电压为U的电路中,在t时间内电流做功为()A. WB. WC. 2WD. 4W8.小明家汽车的大灯在汽车启动后可以手动开、关,也可以是自动开、关.当调到自动调节档时,若光线较暗,大灯会自动开启;若光线充足,则自动关闭.下列电路图可以代表他家汽车大灯工作原理的是(其中S代表汽车启动开关,S1代表手动开关,S2代表感光开关)()A. B.C. D.9.超市的商品上贴有具有磁性的标签,当未消磁的标签经过超市出口处的安全门时,安全门上的线圈会产生电流,触发报警器达到防盗目的.则超市防盗装置的工作原理是()A. 电磁感应B. 通电线圈受磁力C. 电流的磁效应D.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1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

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末成绩分析及整改措施一、试题总体情况本次试题注重基础知识,特别注意了对能力的考查,重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试卷难度较大,但由于平时有过练和讲解,相对来说降低了难度。
这次考试成绩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老师的教学和学生平时听讲的效果及效率。
本次试卷和去年考试试卷相比,题型相似。
特别是选择和填空的设置上,非常相似。
总体来说本次试卷的难度较去年有所提升。
但由于最近几次课我们对去年模拟考试试卷进行了精讲,把握了复的重点和考试的方向。
总的来说效果不错。
整体来看,本次试题仍是一套可以检测学生和老师实际情况的试题,具有一定的分析价值。
试题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试卷对能力的考查,实验和科学研究能力以及获取知识能力的考查非常到位。
二、试卷反映出来的问题从考试结果来看,成绩还在意料之中,但是容易失分。
从试题调查看还是实验探究题、综合性强的题失分相对较多。
从学生的答卷分析,也反映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差,如某些题失分较多,应变能力差,不知如何下手。
部分学生平时听讲效果不好,具体体现为某些题目仍然有很多人做错。
复时间紧,一些知识点虽然强调了但落实得还不是很到位。
三、考试成绩具体分析班有*个满分,90分以上**人、优秀人数**人,临界生(没达到优秀)*人。
差生(80以下)*人。
两率一平情况:3班平均90.28分,及格率98%,优秀率80%。
四、与平行班对比分析1、平均分对比:1---*班中,*班平均**分,*班**分,*班**分,*班**分,全*平均**分。
2、满分对比:**班满分5人,年级11人。
全*物理满分**人。
3、及格率对比:3班**%,年级98.5%,XXX.4、优秀率对比:3班**%,年级81.9%,全区**%。
成绩出来后,我们对每位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了统计,并自己设计并打印了表格。
通过分析各班的得失分分布的不同,我们找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贾青华一、命题原则及试卷特色这次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3、实验技能薄弱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4、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对实验中一些结论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5、灵活应用不够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计算能力差许多学生在计算中能把公式写好,但算不出结果。
三、教学建议在下阶段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课标本,,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复习效益。
有关下阶段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1、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实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复习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复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九年级物理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试卷结构、题型、占分全卷共有三大题。
总共31小题。
第一题为单选题,分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第二题为填空题,分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第三题为解答题,分9小题,共48分。
二、试题特点(1)基础题仍占较大的比例。
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基本规律的简单应用。
(2)重视理解能力的考查,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方面,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3)与以往相比这次考试加重了实验题的占分,重视了实验能力、实验方法的考查,在选择题中第11小题考查了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填空题中第17、18两小题分别考查了内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演示实验的现象分析及判断和测小灯泡功率的学生实验过程中的量程选择、数据分析。
联系实际,以实际社会生活作为题目的背景,创设情境。
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解答题中增加了实验探究、实验设计题,这是2009年江苏省统一命题变化特点之一,根据新课程理念的教学要求,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试卷充分体现了这一改革精神。
第29小题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其中方法的总结归纳得出结论的能力。
第30小题主要考查学生设计电路的能力,要求会画出正确的电路图和正确连接实物图。
第31题探究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哪些因素有关,该题的立意是2009年中考增加的一个点,斜面机械效率,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考查的知识面较宽,方法要求也较多,学生在解决该题时困难较多,应引起各们的注意。
三、考试结果及分析(以溧阳市第二中学的学生为例)第一题单选题,共24分,平均得分20.37分,得分率84.86%。
第二题填空题,共28分,平均得分23.07分,得分率82.39%。
第三题解答题,共48分,平均得分33.11分,得分率69.25%。
全卷平均得分约76.55分,得分率约76.55%。
最高分100分。
最低分9分。
1、选择题错误较多的题是7、9、11、12 题得分率分别为79.63%、62.96%、75.93%、77.78%出现错误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不能正确运用基础知识,盲目死记概念,不能灵活运用。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九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特点1、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试题注重基本概念和规律、基本现象理解,有55%的容易题,尽可能从基础知识着手,来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
2、注重重点知识的考察试卷对每章的重点知识、重点章节的知识加大了考察力度,没有偏题。
3、加强了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试题加大了与实际联系的力度,有很多试题的情景取之于生活中,学生都比较熟悉,如5、9、10、11、14、15、25都和生活实际联系较紧密。
4、加大了实验探究的考查力度试卷中的实验与探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题旗帜鲜明地单列出来,且分值占26分,以此突出实验探究在新课程中的地位,充分体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有利于指导物理教师的日常教学。
7、注重了试题的变化和灵活性二、典型错题分析题号错答错误原因4选A或D对惯性和力的概念理解不透彻9选C或D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不高13等于综合运用知识解答能力欠缺15不做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0(3)和(1)(2)方法相同题目难度过高23(3)分析不准确对机械效率公式变形理解欠缺25(3)回答没有和物理知识结合不能把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26(1)计算的铝的体积审题不仔细三、今后教学的建议考试不是目的,考试只是一种评价手段,考试的意义应该在考试之外,这次考试带给我们重要的启迪和反思。
(一)重视基本知识的教学新课程提出了“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从单纯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的要求这并不是不注重基本知识,而是要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产生物理知识的过程,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把知识的学习作为培养能力的途径和载体。
因此对物理基本知识的教学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要求更高、更科学了。
(二)重视实验、探究教学在日常的教学中,不要为实验而实验,要正确理解实验与知识的联系,重视演示实验,学生自己动手的小实验,特别是探究实验,真正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过程,自然而然地得到知识。
2013-2014学年九年级物理期末试卷分析

九年级物理试卷分析九龙一初中王道双一、试卷情况简评1、试卷特点:题型稳定----共五大题,22小题;与近几年中招命题一致。
2、试卷从平时教学实际出发,结合生活实际,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物理知识,例如1、2、3、5、7、8、9、11等。
知识点覆盖广,难度小,没有偏题,怪题。
题目所要求解决的问题指向性准确,学生不易产生歧义。
总之,试卷注重学生基本能力考察,是一份可使学生接受的试卷。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我校批改二初中片的2468份试卷,最高分70分,最低分5分;大多数学生能达到优秀以上,少数学生不及格。
这次考试真实地检测了学生一学期来的学习情况,好的方面及存在的问题;同时,也为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取长补短,为下一步的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指明教学方向:1、大部分学生答题能较好的按要求作答;2、但少数学生对基本技能掌握不够,例如:2、6、11、16;3、学生对实验探究题掌握不够好,例如:18(3)的第一空,19(3)、20(4)出错率高;4、做题格式不规范,无公式、无单位或符号乱用,例如:22;5、作图16题较差,未按题目4个要求连接,甚至空白。
三、一点建议本试卷16题:根据实物图要求画电路图,其中所给实物连接线太多,不仅学生出错率高,也给阅卷带来难度和强度;而中招考试中也只连1-2根导线或找出一根错线加以纠正。
四、今后努力方向:1、对于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严格要求学生牢固掌握。
实验教学要给予足够的重视,不能只看实验、讲实验,一定要通过做实验,来解决实验中的一些问题。
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巩固经验,找出失败原因,提高实验能力。
2、养成良好的做题习惯。
要求学生平时对数据、计算公式、步骤、单位书写一定要规范。
3、加强基础知识的学习。
加强学生能力的培养,注重过程分析和表达以及对物理规律的正确运用。
4、注重物理名词的准确性,杜绝错别字。
5、提高学生做题速度和准确率。
2014.01.14。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卷分析
贾青华
一、命题原则及试卷特色
这次考试卷以教材为基础,以新物理课标为指导,坚持注重基础,加强应用,,在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考查的基础上,加强对学生物理知识应用与实验探究能力的考查,强化观念理解;联系生活,注重知识运用;探究实验,突出过程方法;
二、考试中反映出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不清一些基本物理量的含义、物理规律弄不清,相似的概念或规律不能辨析。
2、生活知识贫乏也不注意观察和体验生活,生活常识缺乏,在联系生活生产实际、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等方面的能力较弱。
3、实验技能薄弱主要表现在物理知识与物理现象混淆不清,不关注实验过程,不明确实验过程中各操作步骤的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应用,不注意观察实验现象,不会正确分析实验数据,答不出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
4、语言表述能力不强对实验中一些结论说不清楚或答不到关键点上,实验题得出的结论不合逻辑,思维较乱。
5、灵活应用不够许多学生还是习惯于背概念、代公式,对题意的理解、方法的选择不灵活,或不能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6、计算能力差许多学生在计算中能把公式写好,但算不出结果。
三、教学建议在下阶段有限的复习时间内,要注意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在备课时应该以教材、课标本,,有针对性地训练,提高复习效益。
有关下阶段的教学,提出如下建议:
1、调整复习计划,提高复习实效,要根据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物理知识复习的进度等因素,及时调整复习计划,采取有效的教法,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和讨论问题,让每节课或每阶段的复习有重点或有目的地解决学生中存在的问题。
2、紧扣课本内容,关注双基部分要以物理教材和课标要求为本,以教材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知识和方法作为复习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课本中的物理量的引入、插图与图像、学生实验和演示实验、生活中的物理、简答题、假想题等专题进行多种形式的复习,及对一些易混淆的物理概念进行整理和比较,以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和基本规律,掌握一些解题方法。
不要花大量的时间在难题和大型计算题上。
3、重视实验复习,培养探究能力以力学和电学中的重要实验为主线带动实验的复习,要在实验原理(目的)、实验器材的选择、如何观察实验现象、设计实验记录表格和记录数据、分析实验现象分析及实验数据处理等方面加强训练,引导学生弄清各实验步骤的设计理由,注意实验设计的可操作性和准确性,尤其是重视对实验器材的使用理解和拓展,对实验步骤的叙述、实验现象数据的分析、实验结论的得出等,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4、联系热点实际,加强语言表达现在教材大大加强了科学技术与社会联系的内容,复习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我们身边的一些热点问题,例如:地球的温室效应、气候与热污染、石油危机和能源科学、核电站和核废料处理、神州五号飞船、、地铁通车、秦淮河的水污染和治理、南京地区用电分时计费、天然气的使用成本问题等都可以作为考题的来源和背景,加强知识的应用和迁移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