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建筑设计中的应用研究从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

合集下载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的设计手法在现代建筑中的应用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文化以其独特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特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

本文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艺术设计的特色分析,探寻在现代建筑中如何利用古典园林设计形式来适应现代建筑的需求,并对我国现代园林发展提出了个人见解。

关键词:古典园林;设计手法;现代建筑1、前言中国古典园林积淀了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化,经过岁月的流逝已经形成风格各异的多个流派。

其追求自然山水景色的意趣,园景构图模仿自然,布局灵活多变。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院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古代园林设计手法的运用,在当代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在各个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继承。

2、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特色中国古典园林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世界造园艺术的奇观。

中国古典园林是人类用勤劳和智慧创造出的境界独到、风范高雅的工艺造物,以其沉静典雅、平淡含蓄、心物化一的美学风范,成为世界造园艺术宝库中一朵魅力永恒的奇葩。

中国的造园艺术追求“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的自然审美旨趣,它深浸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内蕴,是中国五千年灿烂文化造就的艺术珍品,代表着中华民族内在的精神品格。

2.1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的主旨是表现自然美,追求意的优雅和境的深邃。

她将大自然中的各种美景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在二维的园址上突出三维的空间效果,通过借景、对景、分景、隔景等种种手法来组织空间,造成园林中曲折多变、小中见大、虚实相间的艺术景观效果,表现出具有中国传统特点的空间组织手法和空间的曲折变化,让山水风光、自然气息渗透入园林建筑,使人们在建筑环境中能尽情领略大自然的天趣。

2.2中国古典园林的景观配置中国古典园林是自然山水式园林,园中多以自然山水为主体。

这些自然山水虽通过叠山理水、植物配置等人工模拟而成,却浓缩了自然界美好的山水风光,在园林中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效果,体现着自然天成之美、自然天成之理和自然天成之趣。

浅谈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作者:秦立林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5年第21期[摘要]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通过对公园的景点空间总体布局分析,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开放性;公共休闲中图分类号:TU6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21-0223-01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园林是物质环境,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

构景要素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

第二类建筑,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与其说是造园,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而其他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比例协调,尺度适应,高低变化,错落有致;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虚实的对比,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首尾相顾,前后呼应,互相因借,此外,还使静态空间流动,达到动、静结合。

2.中国古典园林建筑中的总体布局总体布局,是造园家进行园林创作的首要一环。

要摸清园主需要在园中表现的主题思想,园林的功能以及所处的环境后,才能“立意”,才能做到“胸中自有丘壑”。

具体的步骤是,先根据功能内容,划分区域,分割出各种不同活动内容的区域空间,组织各种环境气氛的观赏路线,把园林组织得有条不紊;然后通过各种园林要素的精心配置,突出某一个主题景色,统一全园的气氛,使各个区域空间有机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在较大的园林中,还布置了许多“园中之园”,如苏州网师园中的“殿春簃”一院,北京北海中的:“静心斋”一院,颐和园中的“谐趣园”等等。

浅析古典园林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古典园林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古典园林手法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运用摘要:现代景观设计中穿插古典园林手法已成为一种趋势,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古典园林手法的发展及内涵,分析其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供有关人士参考查阅。

关键词:古典园林手法;现代景观设计;运用与对策Abstract: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of classical garden with technique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paper mainl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lassical gardens technique development and connotation, analyzes its in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for the concerned personage reference consultation.Keywords: classical garden technique; The modern landscape design; Use and countermeasures现代景观设计已成为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丰富了城市建设景观效果。

但现代景观设计也是建立在古典园林手法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成。

中国古典园林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

远在周朝,我国就有园林营造的记载,囿即古典园林的雏形。

秦朝阿房宫、汉代上林苑、隋代西苑、宋代艮岳均是我国古典园林的精品。

直到现代,我国古典园林中的美学特征已广泛渗透到现代景观设计中,为整个城市建设服务。

园林创作和管理人员如何正确理解古典园林手法的特点及其跟现代景观设计的关系具有深远意义。

古典园林手法的总体特点通常我们所说的古典园林手法指的是在农耕文明的背景下,由多种艺术融合而成,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谈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浅谈古典园林建筑设计原理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呼应 , 互 相 因借 , 此外 , 还 使 静态 空 间流动 , 达 到动 、 静 结合 。
2 . 中国 古典 园林 毫 筑 中的总 体 布局 总 体布 局 , 是造 园 家进行 园林创 作 的首 要一环 。 要 摸清 园 主需要 在 园中表
现的主题思想 , 园林的功能以及所处的环境后, 才能“ 立意” , 才能做到“ 胸中 自
光 影 明暗的 变幻 , 虚 实的对 比, 又能将 各种 空间彼 此穿插 、 渗透, 首尾相 顾 , 前后
在 现代城 市开放性 公共休 闲空 间设计 中 , 在某 些景观 处理上 更大胆地 借用
视觉 的冲击力 , 不论 在 形式感 、 秩序 感还 是 比例 、 尺度 以及 样式 、 图案 、 格局 的处 哩 上 有超 越古典 的 手法 。 而且 , 在 空 间的层 次性 上 , 使得 空 间向着 多维 化发展 。 4 . 1 . 4历 史 文脉 设计 要 素 城 市的 发展 和文化 、 文脉 、 历 史发展 唇齿 相依 , 与 古典 园林 不同 的是 , 城市 开放性 公共休 闲空 间所表述 的历 史文化 远远 比古典 园林 中所 表达 的更系统 化 , 科学 化 。 4 . 1 . 5理 论 及技 术要 素 自1 9 0 0 年, L a n d s c a p e Ar c h i t e c t u r e 作 为一 门现 代独 立学 科 开始 , 西 方 的造 园理论逐 渐成 为一个 系统化 的知识 学科 。 计算机 技术 的发展 更加促进 了该 学科 的发 展 , 基于 G I S 上 的现代 景观 规划设 计 , 使得 规 划设计 更加 科学 化 。 同 时 景观 生态 学 中景观 格局 的提 出 , 把人性 的 崇尚 自然 、 效法 自然 的心理 更加 直观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11-01T03:15:53.011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7期作者:蒋晴雯[导读]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历经了多个发展时期,蒋晴雯华汇工程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杭州一鸿分公司,310052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历经了多个发展时期,所遗留的设计理念与方法均能为现代景观设计起到借鉴和指导作用。

中国古典园林主要遵循“天人合一”的设计思想、“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的设计技巧、“意境创造”的文化内涵。

将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相结合,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审美价值,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景观,创造有民族特色的现代园林,保证自然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传承中国古典文化。

关键词:现代园林设计;古典园林;天人合一;文化内涵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组成部分之一,其融合了传统文化,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是展现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载体,能够反映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宗教信仰、文化艺术等。

在园林造景中,将现代园林与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相结合,可以使得园林景观同时具备功能性和审美价值,打造出特色鲜明的现代景观。

1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古典园林不同于西方国家的园林建筑,其漫长的演进过程与当时的社会背景息息相关,随着封建王朝的形成、鼎盛,直至朝代的消亡,中国古典园林也在不断演变进化。

古典园林主要有4个特点:本于自然,高于自然;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诗画的情趣;意境的涵蕴。

中国古典园林与“自然”不谋而合,从自然的基础上进行打磨、修饰,力求创造与自然相一致的园林,体现了其“本于自然、高于自然”的思想。

自然美与建筑美相融合是指一种达到人工与自然高度协调的境界,即“天人合一”的境界。

我国古典园林大多都将诗中所描述的园林意境融入园林设计中,达到林中有诗的意境。

意境的涵蕴中的“意”即主观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生活、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

简述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简述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

简述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古典园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更是对现代社会生活方式的一种理性思考和适应。

本文将从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以及古典园林设计思想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应用等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一、古典园林的设计思想古典园林是中国古代文明的杰作,其设计思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自然主题古典园林设计始终以自然为主题,追求自然山水之趣,体现山水之美。

古典园林力图在有限的空间中再现大自然的壮丽景象,通过种植树木、建筑亭台、挖掘池塘等手段模拟自然景观,让人仿佛置身于山水之间,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 空间布局古典园林的空间布局以多样性为特点,主要包括九曲十八弯、曲径通幽、远近相宜、虚实结合等设计手法。

这些手法使得整个园林空间布局错落有致,曲折婉转,营造出一种阴阳错落,曲折回环的美感。

3. 情境营造古典园林在设计中注重情境营造,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为目标。

其设计中会参考诗词、书画、音乐等文化元素,以达到情景交融,意境深远的艺术效果。

以上三点正是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核心所在,也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应用和传承的重点。

二、现代景观设计的特点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城市环境质量和精神享受的需求不断提高,这也催生了现代景观设计的兴起。

现代景观设计在传承古典园林设计思想的基础上,也有其自身的特点和发展方向:1. 生态可持续现代景观设计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倡绿色、低碳、可持续的发展理念。

在设计中会采用环保、节能、可回收等材料,引入自然植被,营造出生态平衡的园林景观。

2. 人文关怀现代景观设计注重人文关怀,追求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更加注重景观设计与人们的生活需求和感受相结合。

在设计中会考虑人的感官体验,强调景观的互动性和参与性。

3. 艺术创新在现代景观设计中,艺术创新是一个重要方面。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仍然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以下是一些具体的应用方式:1.顺应自然,因地制宜:这一理念强调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改造自然,使其与自然环境相协调。

在现代园林设计中,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地形、植被等条件,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使设计既符合功能需求,又具有生态可持续性。

2.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中国古典园林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园林设计应借鉴这一理念,注重人的参与和体验,创造一个舒适、自然的绿色环境。

例如,在城市公园的设计中,可以结合自然山水的形成规律,创造一个充满自然之趣的景观。

3.追求意境和象征意义:中国古典园林常常通过景观的布局和设计来传达特定的意境和象征意义。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种手法,通过植物、水体、小品等元素的组合,表达特定的主题和情感。

4.注重空间感和层次感:中国古典园林的空间感和层次感非常强,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一特点,通过植物的高低搭配、空间的开合变化等手法,营造出一个有层次、有深度的园林空间。

5.强调步移景异的原则:中国古典园林追求步移景异的效果,即随着观赏者的移动,景色也会发生变化。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通过对景、借景、障景等手法的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变的景观效果。

6.注重植物造景:中国古典园林非常注重植物的选择和配置,现代园林设计应借鉴这一经验,根据不同的环境和需求选择适合的植物,并通过合理的配置创造出优美的景观。

7.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国古典园林中常常融合了大量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诗词、书画、音乐等。

现代园林设计可以借鉴这些元素,将其融入到设计中,使园林更具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总之,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理念为现代园林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将这些理念应用到现代园林设计中,不仅可以创造出优美的景观效果,还可以提高设计的生态可持续性和文化内涵。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

浅谈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中的应用摘要古典园林作为历史文化传承的载体,承载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内涵,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园林发展中也占据了一定的地位。

我国现代园林景观如何吸收并继承古典园林设计概念、充分满足休闲审美需求,成为了园林事业应该关注的内容。

论文主要针对园林突出特点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古典园林艺术在现代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设计思想;传承;应用引言当今社会快节奏发展,营造出放松身心的自然环境,回归自然是现代人梦寐以求的居住环境,也是现代景观设计需要把握的设计意识和设计理念。

对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学习,不在于形式而在意识和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以它独特的民族风格和高度的艺术水平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并对西方的造园艺术产生了影响。

中国古典园林造园以“有假拟真,有若自然”为审美原则,主要从满足人的游玩、观赏、居住等需求出发,将人工景观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营造出具有诗情画意的艺术空间。

一、中国古典园林美的特征1.1 师法自然中国传统哲学崇尚“自然天成之趣”,在其影响下中国古典园林形成了以自然为美的美学观念,人们喜爱大自然,欣赏大自然,崇拜大自然。

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已将物质生产与对大自然的审美需求结合起来,在自然山水中修建离宫别苑。

道家“道法自然”的哲学理念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造园艺术,奠定了中国古典园林“从自然出发,师法自然”的造园理念。

中国古典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对自然山水进行提炼、改造,进而在有限的空间内微缩、模拟大自然,创造出能够满足人们游赏玩乐需求的艺术空间环境。

1.2 建筑美与自然美的结合建筑是园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筑美与自然美融合则是中国古典园林的一个主要特点。

为满足各种功能需求,园林中的建筑物较多,建筑类型也丰富多样,但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能与山、水、植物有机结合、协调统一,共同构成优美的风景画卷。

1.3 意境的追求中国古典园林不仅能够满足人们居住、游赏玩乐等需求,还能在欣赏景色的同时,使人获得精神慰藉和感知自然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简介: 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 以其空间处理手法在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设计中的应用为基点, 经过对浙江省龙游市江滨公园的景点空间分析, 论述古典园林私密性空间到现代城市开放性公共休闲空间的联系与发展。

关键字: 空间处理; 私密性; 开放性; 公共休闲
1.概述中国古典园林空间设计手法
园林是物质环境, 构成园林的物质要素称为构景要素。

构景要素大致能够分为三大类, 即山水、建筑物和动、植物。

第二类建筑, 广义的包括人工构筑的园林建筑、园路、广场雕塑和园林小品等[1]。

在中国的古典园林造园中, 与其说是造园, 还不如说是建筑的布局和构造, 因为建筑构成了整个园子, 而其它要素的则作为建筑的附属部分。

”天人合一”的思想在中国的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园林构筑物与山水要素、动、植物要素达到了完美的融合, 根据文人雅客对圆子的实用要求与艺术要求构筑了独具一格的东方造园艺术。

中国传统园林空间处理手法: 比例协调, 尺度适应, 高低变化, 错落有致; 即要能很好地运用光影明暗的变幻, 虚实的对比, 又能将各种空间彼此穿插、渗透, 首尾相顾, 前后呼应, 互相因借, 另外, 还使静态空间流动, 达到动、静结合[2] 。

2.. 城市化加剧, 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开放性空间呼唤人性的场所
近年来, 中国越来越多的地区出现了”城市化”, 城市整体所面临的建设环境范围的, 速度快, 甚至有许多大尺度的公共空间建设项目, 都被要求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从立项、策划到设计的全过程。

前写年的”疏林草地”, ”喷泉广场”流行与全国, 对外来艺术风格和视觉形象过分追求, 布置大量的草地, 反而减少了人的活动空间, 吸引不到人们来使用[3]。

现代人文地理学派及现象主义景观学派强调人在场所中的体验, 强调普通人在普通、日常的环境中的活动, 强调场所的物理特性、人的活动以及含义的三位一体性。

这里的物理特性包括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 这里的人则是一个景中的人而不是一个旁观者; 这里的含义是指人在具体做什么。

因此, 场所和景观离开了人的使用便失去了意义, 成为失落的场所( placeless) ( Ralph, 1976) 。

现代城市公共休闲空间的关系应该是形式的, 她是体验、是生活、是交流——人与人的交流, 人与自然的交流[4]。

3 案例分析
3.1 以浙江龙游市江滨公园为例
3.1.1 龙游市概述
( 一) 悠久的历史文脉
龙游, 地处浙江西部, 钱塘江上游, 金衢盆地的中心, 大约25 前的春秋时期, 龙游为姑蔑国都城, 当时一直是浙西南一带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

公元222年秦始皇在全国首批设立县时, 龙游为太末县治所, 距今有2228年的建县历史。

唐贞观八年( 公元634年) 更名为龙丘, 五代时称龙游, 一直沿用至今。

历史文化积淀极其丰厚, 境内有各种古遗址十七处, 其中石器时代的古文化遗址有各种石器、陶土出土, 透露了”浙西文明发源地”的信息。

( 二) 得天独厚的条件
龙游县城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拥有”二山二江二滩”, 鸡鸣山、凤凰山盘踞县城南北, 衢江、灵山江穿城而过, 衢江船厂沙洲、石窟沙洲于县城东西。

优越的自然条件为创立”生态型文化旅游城市”和建设”没有围墙的景区”提供良好的基础。

龙游物产丰饶, 是文明的”中国笋竹之乡”、”中国黄花梨之乡”, 气候温暖湿润, 土地资源丰富, 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理想区域。

近年来发掘的龙游石窟, 位于龙游县城北三公里的凤凰山麓, 是一处气势恢弘、瑰丽壮观的古代地下石窟群, 被誉为”世界第九大奇迹”。

石窟群的发现已越来越受到国内外考古、探谜、旅游爱好者的广泛关注和青睐, 成为华东重要的旅游新亮点, 当前正在积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其它如鸡鸣山明清民居苑, 龙南竹海森林, 白佛岩瀑布, 三叠岩, 唐代古刹招庆寺等风景名胜均为
中外游客钟爱。

3.1.2 龙游江滨公园实地考察
( 一) 概况
位于衢江南岸临环城北路, 东至交警大队办公室, 西接城西公园, 长约1800米, 宽为35~250米间, 总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 其中建筑占地4000平方米, 绿化面积65000平方米, 铺装面积35000平方米, 水体面积6000平方米, 总投资3000万元, 整个公园由杭州园林设计院设计, 上海市政园林工程公司负责施工, 工程建设历时160天, 内设童趣苑, 明月湾, 凝碧轩, 天香斋, 翠光阁, 日晷台, 磊园, 清幽谷, 百舸急流, 遍地龙游等十大功能分区, 是集休闲、文化、娱乐与一体的城市开放性公园。

( 二) 主要景点分析
( 1) 童趣苑
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设计不同, 本身公园就是一个开放性的场地, 主要面对对象是儿童, 因此该场地建有迷宫、戏沙池、十二生肖、大双亭等设施。

各设施由一条曲廊相联系, 顶为木制花架, 两册设有大理石石凳, 可供儿童和家长休憩见( 见附图1~2) 。

十二生肖石雕栩栩如生, 程弧状排列在一小台地上, 台地左边设有1.2米高的铁制隔离墙, 既防止儿童划入对面的水池游乐
场, 又起到”引景”的作用; 右边挡土墙上方种有一片竹林, 既为景墙, 又有隔离空间的作用, 这样, 既有一定的私密性, 又有一定的开放性, 可是作为现代的公园, 本质上它是一个开放性的, 至少也是一半围合的空间。

( 2) 明月湾
该景点是一个宽窄变化无规律的人工湖, 引衢江之水, 设为岩间涌泉, 流至主体湖。

在此过程中设有流水落差, 可听潺潺之声, 湖畔置石与古典园林之法颇似, 如仿自然之势, 湖中种植睡莲、菖蒲以及本地的水草, 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湾内有一长42米, 重1500多吨的天然溪滩石, 上设涌泉、流水, 四周配有雾森, 喷雾是云雾缭绕, 流水潺潺, 如梦如幻。

溪滩石一旁设有两列原石汀步, 游人可踏汀步登上该石玩耍, 同时汀步也形成水位落差, 以观水之动感( 见附图3) 。

在处理手法上更注重公共休闲, 使得游人能够亲自登上所置之石, 满足场所由人来参与的思想, 这在古典园林里的假山那里是见不到的, 从古典的假山发展到现在的”假山”, 这不能不说是一种超越。

在湾旁设有多处亲水平台, 一满足游人的亲水的天性。

( 3) 翠光阁
一座小桥横卧于明月湾上, 直通向临江的翠光阁。

翠光阁是一仿古建筑, 因与翠光岩隔江相望而得名。

阁分6层( 地下1层) , 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