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与评价
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选编

脆弱的早产儿有时也表现出惊人的适应力, 但更需要父母的帮助,而暖箱会把父母与 婴儿隔离开,袋鼠式照顾提供了亲子间皮 肤接触的机会,让其父母陪伴并参与早产 儿的照顾,父母会感到自己能为孩子做一 些事情,更好地满足孩子的需要,提高亲 子互动,培养感情,促进治疗及恢复家庭 功能;父母的关心、照顾使早产儿免受外 界的干扰,减少NICU的过度刺激对神经行 为系统造成的不良影响,使他们有安全感。
躯干和四肢用床单或绒毯围成舒适的鸟巢, 将患儿置于其中,使其肢体有边界感,维 持躯干直,四肢避免过度的外展和内收, 维持膝盖在中心位,臀部和膝盖屈曲90度, 肩膀向前屈曲以避免肩膀的内收,手放嘴 边安慰,发展手、嘴综合能力,预防不正 确的姿势及骨骼发育变形。
非营养性吸吮
在患儿喂养尚未耐受时、实施侵入性操 作前、哭吵时均可进行非营养性吸吮,它 可促进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安抚婴儿, 减轻疼痛,减少哭泣,增加氧饱和度,促 进食物消化。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减少、减轻疼痛刺激
给予有效的静脉、动脉置管,如PICC、 脐动静脉置管等,尽量减少频繁穿刺对患 儿的刺激;有创操作时口服30%的葡萄糖 溶液0.5ml或安慰奶嘴。
提供完整睡眠时间,避免打扰
集中护理,使其有不被打扰的睡眠时段, 若发现患儿疲惫,给予休息时段促进其复 原;不要突然惊醒患儿,在治疗前用轻柔 的声音唤醒或触摸患儿,使其有准备。
新生儿发展性照顾与评价

第一部分
理论依据
• 子宫内外环境的差异 • 神经行为发育的限制 • NICU环境的影响 • 新生儿行为发展的规律
不良刺激
早产儿子宫内外环境差异
子宫内
声音低频率 环境幽暗舒适 母亲作息有规律 羊水弹性刺激肌肉发育 温暖 无侵入性刺激 子宫包裹、具有安全感
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限制
各种检查和操作—危害
可导致早产儿氧饱和度和生理状态的不 稳定,对神经系统发育产生潜在的不良 影响。
各种检查和操作
气管插管 静脉穿刺 抽血 吸痰 更换尿布 撕脱敷贴、电极片
与父母分离
使父母产生恐惧、失控、不确定和无 信心
第二部分 早产儿发展性照护深远影响
NICU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NICU这样一个超强刺激的环境,是目前早产 儿感官和脑部发育阶段所不能承受的,从 而对婴儿形成压力,并且直接影响到脑细 胞的连接及造成脑损伤,并对脑部发育造 成长期影响。尤其是小于28孕周的早产儿。
声音—您能提供照护
避免敲打暖箱上面 放瓶子或其它东西时,使用垫子,不要直接放在暖箱上 减低警告声至基本可听到即可 将扩音器的声音调降 将电话声调小或改成闪灯式
声音—您能提供照护
计划白天一小时的安静时间转变 包括所有工作人员减少谈话或降低音量 将警告声转小 离开床旁,避免次要的处置或护理 不要开关门,移动设备,障碍物或垃圾桶 避免在周围查房 计划紧急需安静的时间
四、调整早产儿的步伐
当早产儿不稳定时,暂时停止正在进行的处 理。 在护理早产儿时,提供他休息与恢复的时期。 暂时停止时,可以伴随着宁握的使用。 提供照顾时,使用轻柔的触摸与谈话来叫醒 早产儿。 安排开始照顾的适当时间。
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

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观察【摘要】该文章旨在观察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
首先介绍了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特点,然后详细解释了发展性照顾的定义和内容。
接着分析了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和发育的影响,并对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深入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生长和发育有积极影响,有助于提高其身体和认知发育水平。
结论部分强调了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展望和建议。
本文通过系统观察和分析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的影响,为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提供了重要参考。
【关键词】早产儿、生长发育、发展性照顾、影响、研究、重要性、展望、建议、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信息早产儿是指出生时孕周在37周以下的婴儿,由于胎儿在子宫内发育时间过短,导致早产儿出生后因未完全成熟而面临许多健康问题。
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受到严重影响,容易出现身体瘦小、生长迟缓、智力低下等问题。
发展性照顾是针对早产儿的一种特殊护理方法,旨在通过提供适当的环境刺激、情感支持和早期干预,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帮助他们尽快实现生理和心理上的发展。
发展性照顾内容包括定期体格检查、早期康复训练、定期心理支持等。
在面对早产儿生长发育问题时,发展性照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通过本文对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进行观察和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更多的参考和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通过观察发展性照顾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影响,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提高早产儿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水平方面的作用机制,为临床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
通过深入研究发展性照顾的定义和内容,并结合相关研究成果分析,旨在帮助医护人员更好地了解发展性照顾的重要性及其对早产儿生长发育的积极影响,为提高早产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提供依据和建议。
1.3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是本研究的核心部分,它的设计和执行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采用纵向观察研究设计,对一定数量的早产儿进行监测和评估。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发展性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

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发展性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评价洪丽锦王小燕李科霞(泉州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医院,福建泉州362000)【摘要】目的评价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发展性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80例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随机分为2组。
对照组采用普通护理,发展组采用发展性照顾模式。
比较2组满意程度;重症监护室护理时间、转普通病房住院时间;护理前后血气指标情况;不良预后发生率。
结果发展组满意度、血气指标、重症监护室护理时间、转普通病房住院时间、不良预后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对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患儿实施发展性照顾模式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发展性照顾模式应用效果DOI:10.19435/j.1672-1721.2020.09.022由于早产儿护理的特殊性,在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治疗早产儿中,除了实施各项治疗措施,还需要最大程度改善护理质量。
发展性照顾模式旨在改善早产儿重症监护病房的环境和护理,改善早产儿的生命体征,使早产儿有更好的环境,提高适应能力,促进早产儿发育,而且有助于控制早产儿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高[1]。
本研究分析了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护理中发展性照顾模式的应用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纳入我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80例早产儿重症监护室患儿,随机分为2组,各40例。
发展组男28例,女12例,胎龄31周~36周,平均(33.21±2.70)周;Apgar评分7分~10分,平均(8.61±1.22)分;出生体重为1720~ 2620g,平均(1921.21±182.10)g,早产儿肺炎24例,败血症6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
对照组男27例,女13例,胎龄32~36周,平均(33.27±2.50)周;Apgar评分7~10分,平均(8.65±1.21)分。
发展性照顾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护理中的运用效果评价

患儿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构成良性刺激。
1.3 观察指标 观察 2 组的临床相关指标(睡眠时间、喂
奶量、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 x±s 表示,采用 t 检验,计 数资料采用 字2 检验,P<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 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甲组患儿的不良反
护理与临床
成长、发育[3]。发展性照顾护理为新型的新生儿护理模式,更加 关注护理服务对新生儿行为、环境造成的影响[4]。因为早产儿对 于外界环境的适应力较差,经合理调节重症监护室光线亮度 (模拟昼夜节律变化)、温度,为患儿提供舒适的环境;进行浴巾 包裹、抚摸护理,能降低外界环境所致威胁,对患儿神经系统发 育构成刺激,使副交感神经系统处于兴奋状态,利于肠蠕动并 改善消化功能、营养状况[5,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2 组在不良反 应、睡眠时间、喂奶量、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比较, 甲组均具有明显优势(P<0.05)。说明,对重症监护室早产儿实 行发展性照顾护理,可有效改善患儿的睡眠、喂奶量、体重等情 况,并且能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 2 2 组患儿临床相关指标对比
组别
例数
睡眠时间 (h/d)
喂奶量 (mL)
体重恢复正常 时间(d)
住院时间 (d)
甲组 77 21.3±2.1 468.1±47.3
14.7±2.2
34.6±7.3
乙组 77 16.8±1.7 358.1±38.3
19.9±3.7
42.6±8.7
t
14.615
发展性照顺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我

发展性照顺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我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儿科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也得到了大幅提高。
而在早产儿护理中,发展性照顾理论的应用更是为早产儿的成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帮助和价值。
本文将探讨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分析其作用和意义。
一、什么是发展性照顾?发展性照顾是一种致力于提高儿童、成人及其家庭自我发展、自我实现能力和生命质量的照顾方法。
在这种照顾中,照顾人员提供个性化的、温暖的、关怀的、支持的照顾,以促进个体的生长、成长和优质发展。
早产儿作为一种危重患者,需要特殊的护理和关爱。
早产儿往往存在生理方面的不成熟、心理方面的脆弱等问题,如果没有适当的护理和照顾,容易引发严重的后果,影响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而发展性照顾作为一种高度人性化的照顾方式,很好地满足了早产儿个性化、全面化的护理需求,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
二、发展性照顾在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现状1. 构建个性化护理方案早产儿出生后,根据孩子的生理情况和脆弱程度,医护人员会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包括喂养、睡眠、康复等方面。
发展性照顾理论认为,照顾人员应该了解早产儿的个性化需求和发展阶段,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生长和发展。
因此,在实施护理计划时,要对孩子和家庭进行全面评估,确定各种照顾的优先次序和时间,使护理有序、科学、个性化。
2. 创造生命丰富的环境发展性照顾认为,生命丰富的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在早产儿的护理中,照顾人员应该创造出一个温馨而丰富多彩的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关注,以提升孩子的幸福感和愉悦感。
在孩子的护理过程中,可以使用些温暖的色彩和音乐,让孩子感受到舒适和安全,进而促进早产儿的发展和成长。
3. 心理关怀和支持早产儿往往存在各种问题,在生理和心理上都需要医护人员的关怀和支持。
发展性照顾理论认为,在早产儿护理中,照顾人员要对孩子和家庭进行精神上的支持,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提升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发展性照顾在 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分析发展性照顾在NICU早产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如何。
方法:共选择我院NICU早产儿92例至本课题中,要将其按照数字表法分成两组,确定名称各为对照组、研究组,各个组别中的病例都是46例,在进行临床护理时,分别予以的是常规护理、发展性照顾护理,对比护理效果,以评定护理方法的优势所在。
结果:研究组体重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是缩短的,每日睡眠时间相较于对照组是延长的,每日金奶量相较于对照组则是增多的,且几项均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发展性照顾护理模式不仅可以促进NIHCU早产儿正常进奶、睡眠,还可以促进体重增长,加快病情康复。
【关键词】NICU早产儿;发展性照顾;护理效果早产儿因为没有在母体中得到充分的发育,大多数的组织器官功能还没有成熟和完善,所以相比于正常胎儿,其更加难以适应外界环境,容易有呼吸困难的表现,而这却会严重的威胁其生命安全。
将早产儿安置到重症监护病房中,不仅可以将相应的支持提供给他(她),还可以促使其适应能力得到强化,保证其健康[1]。
对于NICU早产儿,治疗期间强化护理干预可以让外界损伤降至最低,为患儿成长发育奠定坚实的基础。
本课题共有92例NICU早产儿被纳入,执行过程具体为: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课题共选择了92例NICU早产儿作为研究的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需要将其分成名称各为对照组、研究组的两组,各组别中均为46例患儿。
对照组男患儿、女患儿各为26例、20例;孕周在28-34周的范围内,平均的孕周是(31.5±0.6)周;体重范围介于917-2348g间,平均的体重是(1635.8±47.58)g;研究组男患儿、女患儿各为28例、18例;孕周在27-36周的范围内,平均的孕周是(32.4±0.7)周;体重范围介于915-2350g间,平均的体重是(1638.5±46.32)g。
早产儿的护理与发育评估

早产儿特点
外观特点
早产儿通常比足月儿更小,皮肤更薄,头部 相对较大,身体比例不匀称。
生理特点
早产儿的器官功能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差,呼 吸、消化、免疫等系统均未完全发育成熟。
行为微、肌 张力低下等行为特征。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早产儿的发病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母体内感染、胎盘功能异常、子宫内环境 不良等。
选择合适喂养方式
根据早产儿吸吮、吞咽及呼吸协调能 力,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如经口喂 养、胃管喂养或静脉营养。
预防感染措施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01
医护人员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戴口罩和帽子,严格执行消
毒隔离制度。
加强皮肤、脐部及眼部护理
02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避免破损;脐部残端保持清洁干燥,每日
用酒精消毒;眼部有分泌物时及时用生理盐水擦拭。
脑白质损伤
早产儿脑白质易受损伤,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处理策略包括使用神经营养药物治 疗、进行康复训练等。
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可能导致视网膜病变。处理策略包括激光治疗、冷冻治疗 等,以防止病变进一步发展导致视力丧失。同时,定期进行眼底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问 题。
05
家庭参与和支持系统建设
06
总结与展望
当前存在问题和挑战
01
护理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医护人员专业水平和经验 差异,早产儿护理质量存在不 稳定因素。
02
并发症风险高
早产儿免疫系统较弱,易感染 且并发症风险较高,如呼吸窘 迫综合征、颅内出血等。
03
发育评估标准不统一
目前缺乏针对早产儿的统一发 育评估标准,导致评估结果存 在差异。
安全防护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ICU
杂音高分贝高频率 光线明亮刺眼 无时间作息 刺激缺乏规律性 疼痛无法预测 非预期性侵入高 肢体活动无边界
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限制
•神经传导系统发育限制 •易发生颅内出血 •免疫能力不成熟易发生感染 •吸吮-吞咽-呼吸协调能力差 •体温控制能力不成熟 •较无能力对抗或因应外界刺激 •较无织传导 子宫内的声音是低频率和振幅
NICU
声音强度、音频范围大 不同于子宫内的感觉环境 杂音比例的讯号增高
声音
•
50-60 平时说话 50-60 保温箱内声音 55-92 警报声.音响声.电话声 92-124 开关门窗(保温箱) 63-75 传统的呼吸机 85-110 高频呼吸机 • 我国环境保护机构建议的噪音标准,即在医院和疗养区内,白天噪音
• 视觉神经元的快速发展时期为孕28-34周 • 视觉神经系统通过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而完善的,整个过程包括接收、感觉和识别图像 • 胎儿在孕23周时就对声音有反应
到足月时听觉系统逐步成熟 • NICU婴儿焦虑的反应表现为
与噪音有关的生理和行为的改变
早产儿子宫内外环境的差异
子宫内
声音低频率 环境幽暗舒适 母亲休息有规律 羊水弹性刺激肌肉发育 温暖 无侵入性操作 子宫包裹有安全感
声音 你能提供照护
• 温柔的说话或轻声的交谈 • 避免撞击垃圾桶、推车或障碍物 • 注意婴儿周围设备所发出的声音 • 讨论时远离易敏感的婴儿床边 • 避免猛烈的关门、窗(柜子) • 如果暖箱有塑料套,就慢慢的转动 • 避免敲打暖箱上面 • 放瓶子或其它东西时,使用垫子,不要直接放在暖箱上 • 减低警告声至基本可听到即可 • 将扩音器的声音调降 • 将电话声调小或改成闪灯式
二 、NICU环境 的影响
• NICU的护理环境中的许多因素已经被确定是引起 重症或早产儿不良刺激的潜在来源
• NICU环境中的有害因素包括:
• 噪音 • 光线 • 不舒适的体位 • 各种检查和操作 • 与父母分离
(一)声音的危害
• 增加颅内压力
• 增加呼吸及心跳速率 • 刺激屏气及心跳减慢的机会 • 皮肤出现花纹般的微细血管收缩 • 睡眠受到干扰 • 生长激素降低不利发育
长期仰卧或俯卧可导致髋部关节外翻,扁平变形, W 型手臂,形成类似青蛙式的姿势。
(四)各种检查和操作
• 气管插管 • 静脉穿刺 • 抽血 • 吸痰 • 更换尿布 • 撕脱敷贴、电极片
危害
可导致早产儿氧饱和度和生理 状态的不稳定,对神经系统发育产 生潜在的不良影响。
(五)与父母分离
父母: 使父母产生恐惧、失控、不确定和无信 心
美国儿科学会建议新生儿加护病房光线明亮度是60ftc 特殊治疗时 100 ftc
光线——你能提供照护
• 监测光线的亮度 • 对直接的太阳光有所防护 • 降低周围光亮度 • 可调控个别的光亮度 • 四散的光线 • 周期性的灯光改变:晚上灯光
微暗和日间灯光较亮
(三)不舒适的体位
• 俯卧
优点:增加氧合,潮气容量,及肺的顺 应性,促进换气功能,减少呼吸 使呼吸更稳定,减少能量消耗, 促进睡眠,胃食管返流发生
不超过45dB,夜间不超35dB
声音
• 在保温箱上写字 64
• CPAP的气泡声
65
• 保温箱警报声
67
• 关柜子声
73
• 点滴警报声
74
• 关保温箱窗、门声 80
• 敲打保温箱
82
• 放奶瓶于保温箱上 84
• 呼吸暂停警告声
85
• 打开塑料包装声 86
• NICU中90%的尖峰噪音是由医护人员活动产生,医护人员 的各种活动声音为55~85dB,成为NICU的主要噪音来源
(二)光线的危害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机会上 升
• 体重上升缓慢 • 睡眠时进入深睡期时间短 • 无法发展出日夜作息频率 • 互动时无法睁开双眼
光线
• NICU的光线可以改变早产儿的视觉灵敏度、色觉、视觉注 意能力、视觉辨认能力、视觉识别能力、视觉运动调整等
光线明亮度约60-90 ftc 加热灯 200-300 ftc 照光机器 300-400 ftc 日光 >1000 ftc
早期的脑发育
• 早产儿在脑发育的关键时期离开子宫,到 NICU的环境中,早产打破了大脑结构发育 的正常过程,脑细胞的成熟、突触的形成 、髓鞘的形成等都受到了影响
感官系统的发育
• 从动物实验中发现感官发育过程当中各个器官之间的发育 相互影响
• 在孕30-32周是视觉开始了它的复杂的发育过程,该系统 的发育要到3周岁才发育完善
(优选)早产儿的发展性照顾 与评价
一 、早产儿发育支持 性护理评估程序
• 包括了行为观察学和适合与个体发展目标的护理支持。
• 资料显示:
• 超过50%的极低出生体重儿(VLBW)在8岁以前需要特别的 辅导教育
• 15%的VLBW有留级现象
• 根据随访以及一些评估系统和发育检测技术的进步,已经 能够及早发现多种神经发育问题,这些问题包括学习能力 降低,平均IQ分数下降,注意力缺陷,多动症,神经精神 障碍,语言发育延缓,情感问题,自我调整差,在极低出 生体重儿中50-70%发育问题是一个重要的挑战。
早产儿: 亲子关系建立困难
三. 早产儿发展性照顾 深远影响
NICU对早产儿神经发育的影响
NICU这样一个超强刺激的环境,是目前早产儿感官和 脑部发育阶段所不能承受的,从而对婴儿形成压力,并且 直接影响到脑细胞的连接及造成脑损伤,并对脑部发育造 成长期影响。尤其是小于28孕周的早产儿。
因此,对于NICU中的早产儿医护人员不但应该满足 其生理需要,更应该在其现有神经功能基础上发展满足其 神经发育需求。为了使早产儿获得良好的神经发育支持, NICU的医护人员需要在免于早产儿死亡的同时应避免神经 的损伤
缺点:长时间俯卧可导致肩内缩、颈 部过度外转及肩部后仰
体位
• 仰卧
• 优点:臀部和膝关节放松建立脚的支撑避免颈部伸展 • 缺点:增加惊吓反射及导致睡眠障碍
体位——危害
• 早产儿头部的塑形 扁平头是因颈部肌肉张力较差,头部重量偏向侧边,
而导致颜颅变形长时间的使用C-PAP 固定头部,使头部发 展受限,特征是高而窄缩的前额,长型而窄的脸面,影响 外观。 • 早产儿髋部的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