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合集下载

中央空调 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 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中央空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舒适环境设备,在现代建筑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它通过集中供冷、供热和通风,为建筑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然而,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中央空调的需求也不断增加。

因此,对中央空调的研究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性能特点以及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情况,为中央空调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同时,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研究,进一步了解它对室内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为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三、研究内容1. 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中央空调系统由制冷机组、冷却水系统、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制冷机组通过循环制冷剂实现室内空气的冷却,冷却水系统将冷却剂传递到室内各个区域,送风系统将冷却后的空气送入室内。

控制系统负责监测和调节整个系统的运行。

2. 中央空调的性能特点中央空调具有高效、节能、舒适等特点。

它采用集中供冷、供热和通风的方式,能够在室内保持恒定的温度和湿度,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同时,中央空调还能够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调节,实现能源的合理利用。

3. 中央空调在不同环境下的应用情况中央空调在不同场所的应用情况各不相同。

例如,在商业建筑中,中央空调能够提供舒适的购物环境,吸引消费者;在医院中,中央空调能够为病人提供洁净的空气,保障医疗质量;在办公楼中,中央空调能够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改善工作环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实地调研、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等方法进行。

通过对中央空调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调查和观察,收集相关数据。

然后,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实验,对中央空调的性能特点和应用情况进行研究和评估。

五、研究意义中央空调作为一种现代化的舒适环境设备,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影响。

通过对中央空调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了解它对室内空气质量、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的影响,为中央空调的设计、安装和维护提供科学依据。

【开题报告】杭州市城郊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开题报告】杭州市城郊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

开题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杭州市城郊某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在现代建筑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它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我国建筑物能耗约占能源总消耗量的37%左右,在有中央空调的建筑物中,中央空调的能耗约占总能耗的60~70%,对于商场和综合大楼则高达60%以上。

在欧美等一些发达国家中, 空调耗电量甚至占了其城市总用电量的30%以上,一些发达国家相继制定了节约能源的法规和建筑能量管理系统的标准,借以控制和规范空调能耗水平。

目前国家对节能减排的要求越来越强烈,因此,认识清楚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效利用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我国现阶段中央空调系统的应用中,更多的关注的是空调系统温湿度控制效果、空气品质控制效果,而忽略了空调系统的能耗情况,整体来说,我国中央空调系统能效并不高,这样就造成能源的浪费,虽然我国能源储量大,但是,我国是个人口大国,造成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因而减少中央空调系统的能耗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项可行的措施。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经济的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是我们应该承担的责任。

中央空调是现代建筑中不可缺少的能耗运行系统,它在给人们提供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时,又消耗了大量的能源。

因此,认识清楚目前存在的问题,高效利用中央空调系统的能源,采取有效的节能措施就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近10年来,冬季在我国以往不取暖的地区如长江流域,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也普遍出现了各种取暖措施。

因此对于中央空调系统的节能措施与方法的研究是刻不容缓的。

建筑开题报告范文 xx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开题报告范文  xx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

建筑开题报告范文 xx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题目:xx某办公楼空调系统设计学院名称:土木建筑学院专业班级: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07-1班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一、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要求我们巩固和加深已学过的基础理论和暖通空调专业知识,培养自己综合应用所 1.学基础知识和专业技术技能,进一步提高绘制工程图,使用计算机的能力,增强作为现代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师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2. 通过在老师的指导下熟悉设计的全过程,掌握设计方法,提高设计能力,独立地完成规定的课程设计任务,掌握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了解我国有关的技术规范、方针和政策,并能够正确查询和使用。

3. 通过课程设计,可以使我们综合所学的制冷与空调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得到工程实践的实际训练,提高其应用能力及动手能力,学会针对自己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何广泛而尽可能地搜集有关资料和研究成果,了解本专业现状和需要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4. 培养自己深入调查研究,联系实际问题,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全面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工作作风,为毕业设计打下好的工作基础。

一、本课题的主要设计研究内容(提纲)1)先熟悉设计资料,准备必要的设计手册,材料等;2) 根据提供的建筑图纸和其他资料规范等以及教师给定的设计地点,计算夏、冬两季冷、热、湿负荷;3) 空调系统设计方案的选择,包括确定室内送风状态,送风量,新风量及换气次数,确定夏、冬两季空气处理过程等;4) 确定空调系统气流组织,进行气流组织方面的计算;5) 空调水系统的设计;6) 空调系统设备的选择与机房的布置,如风道,选择风机型号等,;) 绘制空调系统施工图纸,图纸绘制应符合国家制图标准,表达准确,图面整洁; 78) 编写设计说明书,包括原始条件,设计计算公式和相关数据,文字说明及附图,字迹工整,计算准确,简明扼要。

三、文献综述(国内外研究情况及其发展)高层建筑先后在美、欧等层或大型民用建筑。

某学校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某学校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开题报告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某学校办公楼中央空调设计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1.依据: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工业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空调系统的运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城市人口集中、用地紧张以及商业竞争的激烈化,加剧了房屋设计的复杂性,许多多高层建筑不断的被建造。

这些结构复杂的建筑无论从工艺要求上还是从舒适度要求上,都客观的需要空调系统,这样空调系统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办公楼是一个多人集中办公的场所,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新鲜空气量等,对在建筑内办公职工的身体健康影响很大。

因此,办公楼建筑的空气环境越来越被主管部门所重视。

我国卫生防疫部门对办公楼建筑提出了卫生要求,对较大的重点办公楼还进行过监测,对一些已建的大中办公楼要求进行改造,增设通风设施或加建空气调节装置。

新建的大中办公楼建筑纷纷安装了空调系统,以提高办公楼的档次,吸引更多的人。

各大城市中频频展开的“商战”更加速了空调系统在办公楼建筑中的普及。

办公楼建筑不断的增多,以及人们对室内空气的温湿度、洁净度和空气品质问题越来越重视。

由于能源的紧缺,节能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迫切需要为办公楼建筑物安装配置节能、健康、舒适的中央空调系统来满足人们对舒适工作环境的追求。

2.意义:现代化发展需要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技术的发展与提高依赖于现代化。

空气调节技术为人类提高室内品质。

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不仅对人体的舒适和健康有益,而且能够显著提高室内人员的工作效率。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1.研究现状:中央空调在世界上已有百年的发展历史,在中国也有20多年的应用时间,然而真正引起国内企业关注还是近几年。

目前国内市场中央空调领域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随着价格战连绵不断,在家用空调领域几乎已经无利可图的企业纷纷开始在中央空调领域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和利润增长点。

国外中央空调发展趋势在世界冷剂式空调行业中,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前,60%的市场被日本所占有,并且在设备开发和控制技术上都处于世界最前沿。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上海市某高速公路管理中心办公楼,该办公楼属于多层建筑,层高7层,总高度为21.7m。

其中办公楼一二层的空调区面积大于三~七层的空调区面积,一层分别有小型办公室和传达室,以及大面积的多功能厅、审批大厅、门厅(一二层相通);二层除小型办公室之外,还有大面积的会议室和规划展厅;三层均为办公室;四~六层为标准层,办公室均为办公室;七层除了一间公会,其他房间均为办公室。

1.3设计资料(1)室外计算参数1) 城市位置:上海市,北纬31°10',东经121°26',海拔4.5M2) 大气压力:冬季102.51kPa,夏季100.52kPa3) 年平均气温:15.7℃4) 极端最低气温:-10.1℃5) 极端最高气温:38.9℃6) 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夏季空调:34℃;夏季通风32℃冬季空调:-4℃;冬季通风3℃7) 室外计算湿球温度:夏季空调28.2℃,最热月平均83%,冬季空调75%;8) 室外风速:冬季平均3.1m/s,夏季平均3.2m/s;9) 主导风向及频率:冬季西北4%,夏季东南15%,全年东南偏东10%;最大冻土深度:8cm。

10)室外计算(干球)温度(℃):冬季夏季供暖空气调节最低日平均通风空气调节空气调节日平均日较差通风-2 -5 -11.3 3 35.2 31.9 6.3 33(2)室内设计参数:房间名称夏季冬季新风量m²/h.P 噪声温度相对湿度温度相对湿度 :办公室 26 -- 18 -- 30 ≤55会议室 26 -- 18 -- 30 ≤55门厅 26 -- 18 -- 30 ≤55活动室 26 -- 18 -- 30 ≤55休息厅 26 -- 18 -- 30 ≤55其他 26 -- 18 -- 30 ≤551.4主要参考文献和所用设计规范[1]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XX);[2]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暖通空调动力》;[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95);[4] 《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XX[5] 《采暖通风设计手册》陆耀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6] 《暖通空调制图标准》(GB/T50114-XX);[7] 《高层建筑供暖通风与空调设计》方修睦等,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XX[8] 《传热学》杨世铭,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9] 《空调工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XX[10]《采暖、空调、制冷设计手册》机械出版社,1987[11]《注册建筑设备工程师设计手册》龙惟定,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8[12]《建筑设备工程CAD制图与识图》于国清,机械工业出版社,XX年源自-六~维"论`文;网(加7位QQ3249`114[13]《中央空调实用技术》冶金工业出版社,XX[14] K. Raschke and A. Resemann. The midday depression of C02 assimilation in leaves of Arbutus diurnal changes in photosynthetic capacity related to changes i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J].Planta (Springer-Verlag 1986)[15] Gyuchang Lim, Jong-Kil, Ki-Ho Chang. Dynamical Analyses of the Time Series for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 [J]. Journal of the Korean Physical Society. January XX [16] Chapter 4 - Load Calculations.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Manual. Pages 63-77.[17] Michael K.J.Anderson, P. Shutting down central steam plants to reduce energy and operating costs[J]. Exploring Energy & Facilities Management Opportunities in a Changing Marketplace.1998[18] Chapter 8 - All-Water Systems. Air-conditioning System Design Manual. Pages 183-211[19] V. Shutthanandan ,J. Zhang , P. Ray. Energy and mass dependence of isotopic enrichment in sputtering[J]. Materials Science & Processing XX.7[20] HE Hua ,LONG Tian yu, ZHAO Juan. Energy Saving Potential of Public Building in Jiangbei District of Chongqing[J].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anagement and Service Science (MASS XX)。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办公楼空调设计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现代化办公环境的不断发展,办公楼空调设计成为保障员工舒适工作环境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办公楼空调设计的相关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以提高办公楼空调系统的效能和能源利用效率。

二、背景办公楼空调设计的目标是为员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同时合理利用能源。

然而,由于办公楼的特殊性质,空调系统设计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首先,办公楼通常拥有复杂的楼层结构和不同功能区域,需要考虑到不同区域的热负荷和空气流通问题。

其次,办公楼的使用人数和活动强度变化较大,需要灵活调节空调系统的运行模式。

最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也是办公楼空调设计的重要考虑因素。

三、问题分析1. 空调系统的热负荷计算:办公楼的不同区域热负荷差异较大,需要准确计算每个区域的热负荷,以确定合适的空调设备容量。

2. 空气流通问题:办公楼的复杂楼层结构和不同功能区域的设置导致空气流通不畅,需要设计合理的通风系统,以保证室内空气的质量。

3. 运行模式的灵活性:办公楼的使用人数和活动强度变化较大,需要空调系统能够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节运行模式,以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

4. 能源利用效率:办公楼作为大型建筑,其能源消耗量较大,需要设计高效的空调系统,以降低能源消耗并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四、解决方案1. 热负荷计算:采用现代化的热负荷计算软件,结合办公楼的具体情况和使用需求,准确计算每个区域的热负荷,并确定合适的空调设备容量。

2. 空气流通问题:通过合理布局通风口和设置换气设备,保证办公楼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和健康水平。

3. 运行模式的灵活性:引入智能化的空调控制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数据分析,实时监测办公楼内的人数和活动强度,自动调节空调运行模式,以满足不同需求。

4. 能源利用效率:采用节能型空调设备,结合定时开关、温度控制和能量回收等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五、预期效果通过以上解决方案的实施,预期将达到以下效果:1. 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改善员工的工作体验和生产效率。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系统的设计一、本课题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1、本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为了保证温度恒定,中央空调系统已广泛应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领域,例如酒店、宾馆、办公大厦、商场、工厂厂房等场所。

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也改变了。

舒适节能才是最符合人们对中央空调系统提出新的要求,希望在能耗更低的情况下保持室内合适的温度、湿度。

统计数字显示,传统的中央空调控制系统耗电量极大,且存在巨大的能源浪费。

中央空调系统普遍存在着30%以上的-无效能耗,有些中央空调系统的无效能耗甚至可以提高50%以上。

采用新技术降低系统能耗成为当务之急。

因为能源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因素,我国近年来能源短缺的现实,节能减排才是重中之重。

建设节能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保障。

在传统的设计中,中央空调的制冷机组、冷冻水循环系统、冷却水循环系统、冷却塔风机系统、风机盘管系统等都是按照建筑物最大负荷制定的,且留有充足余量。

不管在什么时间,负荷的多少,各电机都长期处在工频状态下全速运行,虽然可满足最大的用户负荷,但不具备随用户负荷动态调节的功能,而在大多数时间里,用户负荷是较低的,这样就造成很大的能源浪费。

有个例子可以很好的说明这些,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冷冻水泵和冷却水泵,一年四季长期在固定的最大流量下工作,但由于季节、昼夜和用户负荷的变化,在绝大部分时间内,空调的实际热负载与决定水泵流量和压力的最大设计负载相比,一年中负载率在50%以下的小时数约占全部运行时间的60%以上。

一般冷冻水设计温差为5~7℃,冷却水的设计温差为4~5℃,在系统流量固定的情况下,全年绝大部分运行时间温差仅为1~3℃,即在低温差、大流量情况下工作,从而增加了管路系统的能量损失,严重浪费了水泵运行的输送能量。

也就是说,中央空调系统存在着至少30%以上的节能空间。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

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中央空调开题报告一、引言中央空调是一种集制冷、制热、通风、除湿等功能于一体的系统,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办公楼、医院、酒店等场所。

随着人们对室内环境舒适性要求的提高,中央空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本报告将探讨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应用范围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二、中央空调的工作原理中央空调系统由制冷机组、冷却水系统、送风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

制冷机组通过制冷剂的循环流动,实现室内空气的制冷。

冷却水系统则通过循环水的供应,将室内的热量带走。

送风系统负责将处理过的冷风送入室内,实现空气的循环。

控制系统则通过传感器和控制器,监测和调节室内温度、湿度等参数,以保持室内环境的舒适。

三、中央空调的应用范围1. 商业建筑:中央空调在商业建筑中的应用已成为标配。

它能够为商场、超市、办公楼等提供舒适的室内环境,提高顾客和员工的工作效率。

2. 医院:中央空调在医院中的应用至关重要。

它能够为手术室、病房等提供洁净、温度适宜的环境,为医疗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

3. 酒店:中央空调在酒店中的应用能够提供舒适的客房环境,提高客人的入住体验,增加酒店的竞争力。

4. 工业厂房:中央空调在工业厂房中的应用有助于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提高生产效率,并为工人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

四、中央空调对环境的影响1. 能源消耗:中央空调系统需要大量的电力供应,因此其能源消耗量较大。

为降低对环境的影响,应选择能效比较高的中央空调系统,并合理运用节能措施。

2. 制冷剂泄漏:中央空调系统中的制冷剂,如氟利昂等,如果泄漏到大气中,会对臭氧层造成破坏,加剧全球变暖。

因此,中央空调的运行和维护应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以减少制冷剂的泄漏。

3. 噪音污染:中央空调系统的运行会产生一定的噪音,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生活造成干扰。

合理的隔音设计和运行管理可以减少噪音对环境的影响。

五、结论中央空调作为一种重要的室内环境控制设备,广泛应用于商业建筑、医院、酒店等场所。

它的工作原理和应用范围已经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题报告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一、综述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说明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改革开放之前,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鲜见制冷空调设备,国内能够生产制冷空调设备的企业也屈指可数,更谈不上专业化生产。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宾馆、酒店、写字楼、商业中心、文化体育、教育、医疗、国防、科研、居民住宅、特殊工业厂房等建筑的增长,带动了中央空调行业的快速发展。

目前,人们对居住条件生活环境的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对中央空调的需求越来越大,对中央空调节能、舒适、健康更加关注。

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

在建筑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

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和医疗净化空调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

当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空调设计是作为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专业学生所必须要掌握的重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次设计是对专业知识的综合掌握、合理利用。

对于行政办公楼,在采用合理的暖通设计方法掌握建筑土建资料信息的同时,运用本专业相关知识,记录设计步骤,运用CAD辅助设计软件完成其暖通建筑施工图的绘制。

使自己的设计方案能通过图纸完美体现,并能准确的指导建筑安装、施工,达到毕业设计的目的。

本设计项目为行政办公楼建筑中央空调工程设计。

该建筑共4层,层高为3米,各层面积为770㎡,总面积为3080㎡左右。

主要为各种性质的办公室和会议
室。

由于各层楼的结构和房间布局及途差别较大,故在设计时分开考虑。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根据合理利用能源的原则,因地制宜,在比较各种方案的可行性后,选择一个技术可靠,经济合理,管理方便的设计方案。

最终确定方案为: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本建筑物采用扬子的风冷热泵冷水机组作为冷源。

水系统选择闭式、竖直同程、水平异程式、双管制、单级泵,变流量系统。

设计内容包括:空调负荷的计算;空调系统的划分与系统方案的确定;送风状态及送风量的确定;冷源的选择;空调末端处理设备的选型;风系统的设计与计算;室内送风方式与气流组织形式的设计及校核;水系统的设计及计算;风管系统与水管系统保温层和防腐设计;消声防振设计等内容。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房间冷负荷计算、空调系统方案的选取、空气处理方式的确定、风机盘管选型、风管布置、水管布置。

三、研究步骤、方法及措施:
步骤一:根据就建筑的功能等确定空调系统设计方案。

步骤二:根据已知条件计算房间冷负荷和湿负荷。

步骤三:确定房间所需风量,进行气流组织计算。

步骤四:根据风量和负荷选择风机盘管等设备型号。

步骤五:进行空调风管和水管水力计算,并采用CAD绘制出相应的空调系统图和原理图。

步骤六:对设计进行排版、检查和修整。

四、参考文献
[1] 周邦宁.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洁净与空调技术[J].2006,15(2)2:4-25.
[2] 苗若愚.暖通空调常用数据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7,(6):62-73.
[3]卜春贵.暖通控制系统在高层民用建筑中的使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34).
[4]邵宗义.建筑通风空调设计图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5]王志勇,刘振杰.暖通空调设计资料便览[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3.11.
[6] 王万钢.消防科学与技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5,22(1):
34-36.
[7] 周邦宁.中央空调设备选型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11.
[8]赵荣义.简明空调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2):323-336.
[9] 孔德浩,董炳南,林维国.某办公写字楼暖通空调设计经验[J].山西建筑,2007,(12).
[10]梁辉宏,史步海,龚冠祥.中央空调变流量控制系统探讨[J].电气应用,2009,(15).
[11]李小岷.空调系统新风的节能控制[J].仪器仪表与分析监测,2009,(4):54-57.
[12] 钱济雄.浅析暖通空调系统的节能[J].山西建筑,2010,36(3):264-265.
[13] 殷平.空调节能技术和措施的辨识[J].暖通空调,2009,39(2):57-63.
[14] 闫斌,郭春信,程宝义.舒适性空调室内设计参数的优化[J].暖通空调,1999,
29(1):44-45.
[15]电子工业部第十设计研究院.空气调节设计手册[M].第2版.北京: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