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某公司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合集下载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1.假想 ( 或商讨 ) 的依据与意思:本工程为某办公楼采取多层框架布局,为永远性修建。

该楼总修筑面积为 8000 ㎡,拟建地位另行给定, 抗震撤防烈度为8 度。

依照都会都会计划. 修建范围和恳求以及现有的情景形象前提( 气温.相关于湿度 . 主导风向 . 基础雪压 ). 工程园地地质前提 . 及资料供给和施工前提举行假想。

西办公楼由主楼和集合中央两部分构成,主体布局为 7 层,表里装饰均为一般装饰。

相关假想依据:(1). 《修建地基假想标准》gb50007-XX(2). 《混凝土布局假想标准》gb500010-XX(3). 《修建布局荷载标准》gb50009-XX(4)、《修建抗震假想标准》 gb500011-XX(5).《砌体布局假想标准》 gb50003-XX(6).《房屋修建制图对峙规范》 cb/t50001-XX(7).《修建布局制图规范》、 gb/t50105-XX(8).《修建假想防火标准》 gb50045-1995(9).没关规范图集、相关教科书和及相关划定。

意思:最近几年来框架布局在天下各地又有了很大的进展,很多都会宽泛兴建了包孕阛阓、室庐、酒店、办公楼和多功能修建等各种典范的框架修建。

土木匠程业余弟子卒业后参加或处理框架布局假想已成为必要面对的理想之一。

经由过程卒业假想对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和使用,经由过程自己对在熟悉任务书的基础上参观、比较同类修建,查阅、聚集没关假想资料使我的所学的知识得以综合的使用,进步综合知识的使用才能,对所学过的知识得以系统的深入。

并培养我自力解决修建假想、布局假想的内容和步伐,及控制修建施工图布局施工图绘制的要领,为今后工作打下优良的根基。

同时卒业假想是学生在卒业前半年的最先深造和综合锻炼的实践性深造环节,是深造深入、拓宽、综合教授修养的首要进度; 是弟子深造、商讨与实质结果的周到总结 ; 是弟子综合修养与实质才能培养结果的周到检讨 ; 是弟子卒业及学位资历认定的首要依据 ; 也是衡量高档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首要评估内容。

《S集团办公楼设计开题报告2700字》

《S集团办公楼设计开题报告2700字》

S集团办公楼设计开题报告一、选题依据(一)研究目的和意义1.目的在较高的高层建筑中,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整体性较好,刚度更大,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侧向变形小,侧向变形是弯曲型,承载力要求也容易满足。

墙体同时也作为围护及房间分隔构件。

竖向荷载由楼盖直接传到墙上,因此的间距取决于楼板的跨度。

一般情况下,间距为3至8m,适用于要求较小开间的建筑。

当采用大模板、滑升模板或隧道模板等先进施工方法时,施工速度很快,可节省砌筑隔断等工程量。

因此,结构在住宅及旅馆建筑中可以得到广泛的应用。

毕业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既可以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解决一般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进一步提高和训练学生的工程制图、理论分析、结构设计、施工方案设计、计算机应用和外文阅读能力。

2.意义本设计为大庆市世纪家园小区住宅楼,采用结构。

建筑设计时,在满足安全、适用、耐久的要求下,结合城镇规划及居住区规划进行整体设计,考虑各空间的功能及规范要求进行套型的合理布局,交通部分设计时充分考虑消防用途、应急用途等,最终完成该住宅楼的平面设计、立面设计及剖面设计,能够对今后的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1.国外研究现状Kedar等(2020)归纳了基于性能方面的工程结构抗震设计包括的主要内容,提出了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需要满足的要求,同时认为现有的一些设计方法具有局限性。

V oisey等(2019)把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应用于钢结构的抗震设计中,研究结果表明,基于位移的设计方法是代替加速度反应谱法的良好选择。

Nakajima(2021)结合美国现行规范,以结构的最大层间变形为破坏指标,采用等效单自由度模型,研究了建筑结构的全寿命总费用评估模型以及参数影响。

在结构方案的选型方面,Marco(2019)提出一个基于神经网络的专家系统方案,设计人员在进行高层建筑结构体系选型时,可以利用计算机应用这套方案,选择合适的结构体系。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关乎着建筑物的安全性、稳定性和耐久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们对建筑物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探索和研究新的建筑结构设计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标本研究的目标是通过对建筑结构设计的深入研究,探索新的设计方法和技术,提高建筑物的结构安全性和稳定性,为建筑工程的发展做出贡献。

三、研究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工程中的核心环节,它涉及到力学、材料学、工程力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

本研究将从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出发,探讨不同类型建筑物的设计方法和技术,并分析其优缺点。

2. 新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新材料的不断涌现为建筑结构设计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本研究将研究新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探索如何利用新材料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和耐久性。

3. 结构优化设计结构优化设计是指在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对结构形式、材料选择、构件尺寸等参数的优化,使结构在重量、成本、抗震性等方面达到最佳状态。

本研究将研究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技术,探索如何通过优化设计提高建筑物的结构性能。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和数值模拟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研究。

首先,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其次,进行实验研究,通过试验验证和分析不同设计方法和技术的优缺点。

最后,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对结构进行仿真分析,评估不同设计方案的性能。

五、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对建筑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进行总结和归纳,形成一套完整的设计理论体系。

2. 提出新材料在建筑结构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和技术,为建筑工程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3. 提出结构优化设计的方法和技术,为建筑物的结构性能提高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

4.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参加学术交流会议,与同行学者进行深入的学术讨论。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办公楼结构设计开题报告1. 设想(或研讨)的根据与意思:本工程为某办公楼接纳多层框架布局,为永久性修筑。

该楼总修筑面积为8000㎡,拟建地位另行给定,抗震撤防烈度为8度。

依据都会都会计划.修筑范围和请求以及现有的景象形象前提(气温.相对于湿度.主导风向.基础雪压).工程园地地质前提.及资料供应和施工前提举行设想。

西办公楼由主楼和集会中央两部分构成,主体布局为7层,表里装修均为普通装修。

相干设想根据:(1).《修筑地基设想标准》 gb50007-XX(2).《混凝土布局设想标准》 gb500010-XX(3).《修筑布局荷载标准》 gb50009-XX(4)、《修筑抗震设想标准》 gb500011-XX(5).《砌体布局设想标准》 gb50003-XX(6).《屋宇修筑制图对立规范》 cb/t50001-XX(7).《修筑布局制图规范》、 gb/t50105-XX(8).《修筑设想防火标准》 gb50045-1995(9).无关规范图集、相干教科书和及相干划定。

意思:近年来框架布局在天下各地又有了很大的进展,许多都会广泛兴建了包孕阛阓、室庐、旅店、办公楼和多功能修筑等种种范例的框架修筑。

土木工程业余门生卒业后参加或处置框架布局设想已成为必需面临的理想之一。

经由过程卒业设想对大学时期所学的常识做一个体系的总结和使用,经由过程本人对在熟习任务书的基础上观光、比拟同类修筑,查阅、汇集无关设想材料使我的所学的常识得以综合的使用,进步综合常识的使用才能,对所学过的常识得以体系的深化。

并培植我自力解决修筑设想、布局设想的内容和步调,及控制修筑施工图布局施工图绘制的要领,为往后工作打下精良的根底。

同时卒业设想是学生在卒业前半年的最初进修和综合锻炼的实践性进修环节,是进修深化、拓宽、综合教授教养的首要进程;是门生进修、研讨与实际结果的周全总结;是门生综合素养与实际才能培植结果的周全检讨;是门生卒业及学位资历认定的首要根据;也是权衡高档教导品质和办学效益的首要评估内容。

框架结构办公楼开题报告

框架结构办公楼开题报告

框架结构办公楼开题报告框架结构办公楼开题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办公楼成为城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传统的办公楼结构存在一些问题,如建筑材料的浪费、施工周期长等。

因此,本文将探讨框架结构办公楼的设计与建设,旨在提高建筑结构的效率和可持续性。

二、背景传统的办公楼结构多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这种结构在承重能力和抗震性方面表现出色,但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钢筋混凝土结构需要大量的建筑材料,导致资源浪费。

其次,施工周期长,影响工程进度。

因此,我们需要寻找一种更加高效和可持续的办公楼结构。

三、框架结构办公楼的设计原理框架结构办公楼是一种新型的建筑结构,其设计原理基于框架的力学原理。

该结构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如钢结构和玻璃幕墙,以提高建筑的可持续性和能源效率。

框架结构办公楼的设计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结构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轻质钢结构,具有较高的强度和刚度。

通过合理的结构布局和连接方式,可以实现建筑物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

2. 空间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的空间设计注重灵活性和开放性。

通过采用大面积的玻璃幕墙和开放式平面布局,可以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和通风,提高员工的舒适度和工作效率。

3. 节能设计:框架结构办公楼在节能设计方面有着显著的优势。

通过采用高效的隔热材料和节能设备,如太阳能板和智能控制系统,可以降低建筑物的能耗,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四、框架结构办公楼的优势和挑战框架结构办公楼相比传统结构存在一些明显的优势,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1. 优势:- 资源节约: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轻质建筑材料,减少了对资源的消耗,有利于可持续发展。

- 施工周期短:框架结构办公楼的施工周期相对较短,可以提高工程进度,减少投资成本。

- 空间灵活性:框架结构办公楼的空间设计灵活,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调整和改造。

- 能源效率:框架结构办公楼在节能设计方面具有优势,可以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2. 挑战:- 技术难题:框架结构办公楼的设计和施工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对设计师和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有较高要求。

建筑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开题报告1. 项目名称金奥达工贸公司办公楼结构设计。

2.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浙江金奥达工贸有限公司办公楼,该项目位于台州市滨海工业园区内,五层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902 m2,建筑基底面积840 m2 ,最大建筑高度为25.50m。

本工程位于6度抗震区,场地为软弱土,风荷载为0.70kn/m2,属二级建筑,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50年,屋面防水等级二级,耐火等级二级。

3. 地基情况及基础选型3.1 地基情况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场地所在地貌单元为冲海积平原,地形平坦,用地现状为小型建筑及道路,建筑物己拆除。

地基土构成与分布特征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勘探深度59.60m范围内可划分8个工程地质层,11个亚层。

自上而下分述如下:①杂填土: 杂色,湿,松散。

层顶标高-0.20~0.10m,层厚0.70~2.20m。

②粘土: 灰黄色,软塑,局部软可塑。

层顶标高-1.90~-0,80m,层厚0~1.80m。

③淤泥: 灰色,流塑。

层顶标高-3.30~-1.40m,层厚2.90~9.70m。

④粘土: 灰黄色,硬可塑。

层顶标高-12.10~-4.30m,层厚2.10~6.30m。

⑤粘土: 灰色,软塑。

层顶标高-15.60~-9.10m,层厚0~10.50m。

⑥粘土: 灰黄-青灰色,硬可塑。

层顶标高-22.80~15.20m,层厚0~10.50m。

⑦-1粘土: 灰色,软塑。

层项标高-29.40~-16.10m,层厚0~12.60m。

⑦-2含砾砂粉质粘土:灰色,硬可塑。

砾砂含量含量20~30%,粒径0.2~20mm 为主,个别40mm,余为粘性土充填。

层顶标高-37.70~-7.00m,层厚O~5.10m。

⑧-1全风化凝灰岩: 黄褐色,中密。

原岩结构完全破坏,已风化成砂土状,局部夹强风化残块。

层顶标高-42.20~-13.50m,层厚0~10.70m。

⑧-2强风化凝灰岩: 黄褐。

紫红色,湿,稍硬。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

建筑结构设计开题报告一、本课题研究考察内容:首先,在建筑设计方面:1、要先对建筑外观、建筑面积、建筑高度、层高和室内净高进行设计;2、然后对局部进行设计,如地下室墙身、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

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3、最后要明确框架结构的抗震级数,采用规则结构以利于房子抗震,按照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的原则,确定柱网尺寸,确定材料及截面尺寸,以及基础的选定。

其次,在体系的选择方面:1、由于在发生地震时,框架柱首当其冲,一旦出现塑性铰,将危及该柱距范围内的上层建筑,并可能引起相邻柱距范围的上层建筑连续倒塌,所以框架结构不宜采用单跨形式;且纵横两个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都由抗侧力构件承担,结构应设计成双向框架体系;2、框架结构的柱与梁宜上下左右贯通,不宜采用复式框架;以及砖混框—剪结构。

3、在填充墙的布置方面:宜采用轻质材料,且应避免形成上、下层刚度变化过大;避免形成短柱;减少因抗侧刚度偏心所造成的扭转。

再次,在结构设计方面:1、根据不同的设计要求选取不同的荷载代表值来进行承载力计算。

2、进行变形验算。

3、进行横向水平与纵向水平地震的作用计算。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1、做好“强柱弱梁”的设计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

框架柱在压力、弯矩、剪力的共同作用下,纵筋按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箍筋按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此外为了使柱具有一定的延性,要控制柱的轴压比。

2、做好“强剪弱弯”的设计框架梁的截面设计包括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设计和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然后再根据构造要求统一调整和布置纵向钢筋和箍筋。

为了防止梁端,柱端在弯曲屈服前出现脆性剪切破坏,在设计中要求做到“强剪弱弯” 亦即构件的受剪承载力要大于构件弯曲时实际达到的剪力。

开题报告---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开题报告---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系 ( 院 ): 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所属教研室:课题名称: 桂林市商贸公司综合办公楼建筑设计、结构设计专业(方向): 土木工程 (工民建)班级:学生:指导教师:开题日期:1一、毕业设计(论文)选题的依据(包括课题名称、研究或应用意义、国内外研究或应用现状,附主要参考文献)(一)课题名称:桂林理工大学科技综合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毕业设计是总结我们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成果,是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建筑、结构、施工设计的重要实践过程。

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习、掌握和提高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问题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根据毕业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老师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我在开始设计时做了一系列的准备。

我做的是框架结构设计,设计的题目为框架结构的“桂林市商贸工资综合办公楼”的建筑及结构设计。

(二)研究或应用意义、国内外研究或应用现状:毕业设计是在专业有关已修完的基础上进行的综合实践教学环节。

我们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毕业设计的实践,学习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建筑方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实践工程的结构设计,初步掌握其设计原则、方法和步骤,并获得设计技能的基本训练。

此次我选的设计小组是框架结构体系设计一组。

课题以七层框架结构的“综合办公楼”为主题进行建筑和结构设计。

随着近代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高层建筑越来越被广泛采用。

高层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框架结构体系,剪力墙结构体系,框架一剪力墙结构体系(简称框剪结构体系),筒体结构体系,框架一筒体结构体系和巨型结构体系等。

这些体系的受力特点、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侧向刚度和抗震性能等都各有不同。

框架结构侧向刚度差,抵抗水平荷载的能力较低,底部层间位移大,容易引起非结构性破坏和次生灾害,对抗震不利,但它具有空间大,平面布置灵活,立面处理丰富等优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土木工程
某公司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
一、本课题国内外研究动态,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一)国内研究动态
1 建筑设计方面:
(1)总平面布置应合理布局、功能分区明确、节约用地、交通组织顺畅,并应满足当地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和指标。

(2)根据使用要求、用地条件、结构选型等情况按建筑模数选择开间和进深,合理确定建筑平面,提高使用面积系数,并宜留有发展余地。

(3)进行局部设计,如地下室墙身、楼地面、顶棚、屋面、楼面、坡面及楼梯位置,消防要求等进行设计。

各部分都要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

2 在结构设计方面:
(1)框架结构在竖向荷载作用和水平向荷载作用下内力计算分别采用弯矩分配法和D值法。

(2)框架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内力确定后,必须找出各构件的控制截面及其最不利内力组合。

荷载组合有可变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和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的组合。

(3)主梁按弹性理论计算,次梁和板考虑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
3 进行“三水准、两阶段”设计方法进行抗震设计:
(1)“强柱弱梁”的设计
由于框架柱受轴向压力作用,其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一旦框架柱先于框架梁出现塑性铰,就会产生较大的层间位移,甚至形成同层各柱上下端同时出现塑性铰的“柱铰结构”,从而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因此当发生地震作用时应先使梁先破坏。

(2)“强剪弱弯”的设计
强剪弱弯是保证构件延性,防止脆性破坏的重要原则,它要求人为加大各承重构件相对于其抗弯能力的抗剪承载力,使这些部位在结构经历罕遇地震的过程中以足够的保证率不出现脆性剪切失效。

对于混凝土框架结构梁应注意抗剪验算和构造,使其满足相关规范要求。

(3)做好“强节点弱构件”的设计,
当建筑许可时,尽可能将柱的截面尺寸做得大些,使柱的线刚度与梁的线刚度的比值尽可能大于1,并控制柱的轴压比满足规范要求,以增加延性。

(二)国外研究动态
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危机和环境污染已是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生态节能办公建筑成为了人们推崇的建筑模式,建筑师不懈追求的目标。

人文关怀与对人性化办公环境的日益重视,使办公建筑制造出更多的城市公共空间、大尺度绿色中庭、空中花园以及与商业、餐饮、娱乐、公寓、酒店混合开发的城市综合体;建筑个性化的需求使办公建筑形式成为传递信息与意象的符码,并借助新科技与新材料编织出夺人眼球的建筑表皮。

下面通过论述国内外不同方面的研究情况指出在国际的水准下我国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1 建筑形式的改变
受到社会文化背景、哲学思想、以及现代艺术发展的直接影响。

在当今的建筑界,刮起了一股极简之风。

光洁的玻璃幕墙、单纯的方形形体,一些毫无“手法”、“符号”的建筑开始大行其道了。

建筑师用更洗练的表现形式,更简化的设计原则设计出极具简约之美的作品。

2 框架结构设计
结构类型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根据框架结构的特点,在进行建筑、与结构设计的时候,国际上流行采用“三统一”的原则。

即“统一柱面、统一层高、统一荷载”的模式设计。

统一柱面可使办公楼根据人们的需要和功能要求实行相对任意分割,不至于因建筑柱面不同而在改变使用功能上受到制约;统一层高可使楼房采光效果好,空气流通顺畅,人员来往便利,布局安排合理,水平运输畅通无阻,有利于使用功能的相互替代;统一荷载,打破了会议室和其他部门之间的明显界限。

3 结构抗震设计
为降低地震作用效应,在抗震设计中,国外往往会采取在基础与主体间设一弹性层,或者在建筑顶部安装一个“反摆”装置,地震时它的位移方向与建筑物顶部的位移相反,由于对建筑物的振动产生阻尼作用,从而使建筑物位移减小,达到了降低地震作用效应的目的。

(三)选题的依据
在设计中,认真贯彻“适用、安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进一步掌握建筑与结构设计全过程、基本方法和步骤。

建筑外观简洁明快,符合公司办公楼的现象。

标准层设计选择一字形平面, 简洁合理, 以小进深、小开间办公室为主, 每个办公室均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 形成了健康的工作环境。

适宜的空间尺度、顺畅的公共联系、自然的采光与通风、先进的材料与技术能够实现人性化设计。

(四)选题的意义
在即将结束本科四年的学业生涯时,毕业设计我选择了做一个建筑形式趋于纯净,结构体系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办公楼。

它是对于我大学四年理论知识学习的一个总结,也是对于我的一个考验。

它让我再次温故了大学四年的主干课程《房屋建筑学》、《土力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荷载与结构设计方法》、《基础工程》、《结构概念设计》等等。

本次办公楼设计的目的是系统的将所学的知识联系在一起,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建筑工程设计的程序和方法。

同时熟悉建筑工程建设的各
项法规与规程,了解建筑工程项目设计的基本内容和环节;熟悉多层类型房屋的建筑和结构选型、结构布置、结构计算及主要结构施工图绘制全过程;通过绘制施工图,编制计算书强化绘图和使用专业软件进行分析计算的基本技能;了解建筑工程中多工种协调、配合的重要性,培养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从而具备工程技术人员应有的基本技能和素质。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包括建筑设计和结构设计。

1.建筑设计:设计为五层公司办公楼建筑结构设计,主体为框架混凝土结构,建筑物占地面积
m,总建筑面积约为2706.682m,建筑总高度为18.3m。

建筑设计包括平面设计、约为535.632
立面设计、剖面设计。

2.结构设计:本设计采用混凝土框架结构体系,楼板为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

结构设计包括结构选型及布置,板、梁、柱等构件尺寸的确定,竖向荷载作用下的内力计算以及框架内力组合和梁、柱截面设计。

主要解决建筑平面图的布置,结构的选型,一榀框架计算简图的确定以及结构材料的选择。

三、研究的主要技术路线、步骤、方法及措施
1 进行底层平面图、标准层平面图、屋顶平面图、正立面图、剖面图及节点详图等建筑设计。

2 标准层的结构平面布置
3 风荷载、恒荷载、活荷载的计算与效应组合
4 取一榀框架对其结构进行内力分析
5 估算梁、柱截面尺寸并进行配筋计算
6 现浇楼梯、雨蓬的内力分析与设计
7 现浇楼面板设计
8 柱下独立基础的设计
9 用PKPM软件进行结构内力分析计算,其结果与手算进行对比
10 结构各构件的施工图绘制
通过以上内容的设计与分析,是对大学所学知识进行一次全方位的巩固。

四、参考文献
[1] 庄崖屏,江见鲸. 钢筋混凝土基本构件设计. 北京:地震出版社,1996.
[2] 包世华,龙驭球. 结构力学.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
[3] 东南大学,同济大学,天津大学. 混凝土结构.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4] 陈希哲 .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5] 周景星,王洪瑾. 基础工程.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
[6] 赵西安. 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设计.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5.
[7] 沈杰. 地基基础设计手册. 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8] 杨志勇. 工民建毕业设计手册. 武汉:武汉工业大学出版社,1997.
[9] 朱福熙,何斌. 建筑制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5.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办公建筑设计规范(JGJ67-89).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